东北地区水稻智能催芽综合增产技术

合集下载

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

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

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阔,产量丰富。

而水稻种子的浸种催芽方法对于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

首先,常温浸种法。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浸种催芽方法,适合于一般的水稻种子。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水稻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左右,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湿润的纱布袋内,在温暖通风处进行催芽,一般3-4天即可发芽。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泛。

其次,温水浸种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老化较重的水稻种子,可以加快种子的吸水速度和促进萌发。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水稻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湿润的纱布袋内,进行催芽。

温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5-30摄氏度之间,可以促进种子的吸水和呼吸,提高萌发率。

另外,还有盐水浸种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抗性较弱的水稻种子,可以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水稻种子放入盐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湿润的纱布袋内,进行催芽。

盐水的浓度一般控制在0.1%-0.2%之间,可以起到抑菌作用,提高种子的存活率。

最后,还有生长调节剂浸种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品种的水稻种子,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和发育。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水稻种子放入生长调节剂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湿润的纱布袋内,进行催芽。

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需要根据具体品种和生长环境来确定,可以提高种子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综上所述,水稻种子的浸种催芽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的品种和生长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控制浸种时间、浸种温度和浸种浓度,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速度,从而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标准

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标准

浸种催芽技术标准推广智能化程控系统设备进行种子处理,为培育壮秧集中统一提供优质标准芽种。

种子处理必须严格依据农艺要求做好。

1、种衣剂包衣种衣剂采用18%的米欢多咪福米双,10公斤药加2公斤水,拌500公斤种子,搅拌五分钟,达到搅拌均匀,颜色一致的标准。

2、消毒剂使用杀菌剂采用亮地,按照种箱水的比例1:4000,水箱中的水在调温箱里循环加药,循环10到20分钟,调好温度,保证充分拌匀再加入浸种箱。

3、浸种操作规范浸种时用沙网袋装2/3种子,整齐码放在浸种箱内(距箱边10cm~15cm),加入清水没过种子15cm~20cm。

浸种温度11℃~12℃,时间7天~8天,浸种积温100℃以上,烘干种子要延长浸种时间2天~3天,但不宜增加浸种温度,严防温度过高浸种过度,种子内含物外渗,影响浸种质量。

智能化浸种技术,设备可自动监测调节浸种温度。

集中浸种时每天进行1次~2次浸种液循环,调温增氧;常规浸种装置袋装浸种时,可以上下翻动浸种袋,但要轻拿轻放,不允许散放浸种。

4、浸好种子的标志种子颖壳表面颜色变深,种皮呈半透明状态,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剥去颖壳米粒易掐断,手捻米粒成粉末,没有生芯,浸好种子捞出后即可直接催芽。

5、智能化催芽技术将浸好的种子整齐码在催芽箱内(距催芽箱边缘10cm~15cm),先加入35℃~38℃的温水(或经过加热的浸种液)没过种子5cm~6cm,待种子表面温度不再升高时,将水抽出,重新加入35℃~38℃温水(或加热后的浸种液),至种子表面温度达到30℃~32℃时,抽净催芽箱内所有的水分,将催芽箱上部盖好,防止顶部因温度散失过快温度过低出芽不齐;种子破胸时,温度上升很快,当温度超过32℃时,立即用25℃~26℃的温水进行降温,保证种子在25℃~28℃适温条件下进行催芽,时间20~24小时左右;催芽时要保证种子内外、上下温度均匀一致。

当种子芽长达到1.5mm~1.6mm时,再注入18℃~20℃温水一次,以降低种子表面温度,减缓芽种生长速度,并使其接近外界温度;当种子芽长达到1.8mm时即可出箱,种子内部的余温即可使种子芽长达到2mm左右。

浅谈黑龙江水稻种植综合技术

浅谈黑龙江水稻种植综合技术

浅谈黑龙江水稻种植综合技术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水稻种植在黑龙江省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浅谈黑龙江水稻种植综合技术将成为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良种选育、种植制度、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水稻种植综合技术在黑龙江的应用。

一、土壤改良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但随着长年的种植和耕作,土壤的肥力逐渐减弱,因此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要对土壤进行化验,了解土壤的酸碱度、养分含量等情况,然后根据化验结果施肥。

通常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肥料,如追肥、底肥、叶面喷施等,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

还可以通过有机肥、绿肥等方法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最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二、良种选育水稻的良种选育对于提高产量和抗逆性非常重要。

在黑龙江,水稻良种选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二是进行新品种的培育。

对于第一点,要选择成熟期适中、抗逆性强、适应当地种植制度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以确保水稻在黑龙江的生长和发育。

对于第二点,要借助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杂交、选择、育种等工作,培育出适应黑龙江气候和土壤的水稻新品种,以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的需求。

通过良种选育,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为黑龙江省水稻的种植提供更多选择。

三、种植制度水稻的种植制度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黑龙江,水稻种植的主要制度包括秧插制、直播制和机插秧制。

不同的制度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水稻品种,其选择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农耕水利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秧插制适合骨干灌溉区,其优势是株型整齐、密植程度高,但劳动强度大。

直播制适合大片均匀田块,其优势是操作简便、节约劳动力,但防控农作物病虫害难度较大。

机插秧制适合大面积高产区,其优势是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但对育秧技术和秧育条件要求高。

水稻催芽技术

水稻催芽技术

水稻催芽技术一、晒种。

晒种有利提高种子的发芽势。

浸种前选晴天,把种子倒在水泥地面上,均匀铺成3―4厘米厚,要勤翻轻翻,使种子均匀受光,一般要晒1―2天。

翻动种子时注意不要戳破种皮。

阳光充足温度较高时要增加种子翻动次数。

二、选种。

选种可进一步除去秕谷、病粒等,使种子达到饱满度均匀,这样才能保证秧苗生长整齐一致。

通常采用清水和盐水选种2种方法。

盐水选种的关键是配好比重适宜的盐水,比重以1.10―1.13最适宜,具体配制方法是:100公斤清水加食盐20―25公斤,搅拌溶解后用比重计测,也可用鲜鸡蛋替,以鲜鸡蛋放入溶液中露出5分硬币大小即为适宜。

三、浸种坚持药剂浸种的目的主要是杀灭稻种携带的病菌。

水稻种子传播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苗期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等。

目前常用的浸种药剂有“菌虫清”、“吡虫啉”等。

使用方法应掌握三个要点。

第一、药量与兑水量。

用菌虫清1.5~2包(20克)加10%吡虫啉10克,两种药剂先混合后加少量水调成浆糊状,然后加清水8公斤,均匀稀释。

第二、稻种量与药液量:将晒选过的稻种5~6公斤,浸入配制成的8公斤菌虫清和吡虫啉的混合药液中,上下翻动数次,浸种容器需加盖,并置于阴凉避光处。

如在同一容器内需浸的稻种数量较多时,可按上述比例配制药液。

第三、浸种时间与气温:在日平均气温18~20℃时,浸种60小时(三夜二天),23~25℃时浸种48小时。

一般5月底以前浸种的,要求浸足60小时,6月初开始播种的需浸足48小时,浸足时间是保证药效的关键。

浸种时间长短也可以种子吸足水份为依据,其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剥去颖壳米粒易折断而无响声,用手能碾碎时,表明种子已吸足水分。

一般2-3天左右。

浸种后不必淘洗可直接催芽。

四、催芽催芽是人为创造适宜的水、气、热条件,促使稻种集中、整齐地发芽的过程。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催芽播种比不催芽播种出苗快3天以上,而且苗整齐一致,成苗提高5%―10%。

水稻大型智能化程控浸种催芽设备的应用与推广

水稻大型智能化程控浸种催芽设备的应用与推广
中浸种 催芽 设备 。 黑龙 江省前 进农 场 于 2 0 1 0年 引进 了水 稻大 型智 能化 程 控浸 种催 芽 设 备 。该 设 备根 据 水 稻栽 培 措 施 的
要 求 及水 稻种 子浸种 、 催 芽 阶段 的生长 特性 , 利用 水作 为导 热介 质 , 将水 稻种 子通 过水来 升 温 、 降温 、 控温 、 保 温, 实现 其在 浸种催 芽 箱 内一 次性 完成 标 准化 、 机械 化 的浸种 、 破胸 、 催 芽等生 产 过程 。为 实现水 稻 芽种集 中
前 进农 场 建立 的 占地 1 . 8万 m 的水稻 芽 种 生产 基 地 , 共 2栋 大棚 , 每栋 一 次 浸种 催 芽 6 0 0 t , 可供0 . 8 9 万 h m 水 田育 秧 所 需 芽 种 , 育 秧期 间可实 现2 次 浸 种 催 芽 ,2 栋 大棚 可负担 3 . 5 3 万h m 水 田育 秧 所 需 芽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0 8
现代 化农 业
2 0 1 3年 第 5期 ( 总第 4 0 6期 )
・ 5 9 ・
物 联 网技 术在 水稻 芽 种 生 产 中 的 应 用探 讨
・ 5 8 ・
现代 化农 业
2 0 1 3年 第 5期 ( 总第 4 0 6 期)
水 稻 大 型智 能 化 程 控 浸 种 催 芽设 备 的应 用 与 推 广
毛 文 军
( 黑 龙 江省 前 进 农 场 , 黑 龙 江 同江 1 5 6 3 3 是水 稻生 产全程 机 械化 中 的一项很 重要 的内容 。催芽 技 术是提 高育 秧质 量 的
时 。近 年来 , 人春 常 出现一些 极 端气候 , 如 持续 低温 、 多雪 多雨 、 回暖偏 晚 等 , 给寒 地 水 稻 芽种 生 产 带来 了难

水稻应用智能设备浸种催芽与普通催芽对比试验分析

水稻应用智能设备浸种催芽与普通催芽对比试验分析

设 备 集 中浸种 催芽 技 术 与普 通 催芽 技术 进 行 对 比 , 验 证 智能 化 浸种 催 芽技 术 的先 进 实用 性 , 分 析应 用智 能 设备 集 中浸 种催 芽 的切 实可 行性 , 为 在北 方寒 地 大 面积推 广应 用 智能 化集 中浸种 催 芽技术 提 供理 论依 据 , 为水 稻工 厂化 育 秧奠 定基 础 。 关键 词 : 水稻 ; 智能化 ; 浸 种催 芽 ; 对 比分析 中 图分 类号 : S 5 1 1 . 0 4 1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3 - 6 7 3 7 ( 2 0 1 3 ) 0 5 - 0 0 2 8 — 0 3
C o n t r a s t E x p e r i me n t b e t we e n Ge r mi n a t i o n b y I n t e l l i g e n t De v i c e a n d C o n v e n t i 0 n a l Ge r mi n a t i o n o n Ri c e




V o 1 . 4 3 N O . 5
水稻应用智能设备浸种催芽 与普通催芽对 比试验分 析
程 守全
( 黑 龙 江省 甘 南 县 农 0 0 )

要: 北 方 寒 地 水 稻生 产 的产 量 基 础 在 于水 稻 的秧 苗 素 质 , 而 秧 苗 素质 与浸 种 催 芽 密切 相 关 。本 对 比试 验 通 过 应用 智 能
k e y wo r d s :R i c e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S o a k i n g a n d g e md n a t i o n ,C o m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水稻智能化育苗效果研究

水稻智能化育苗效果研究

水稻智能化育苗效果研究北方寒地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和智能化育秧大棚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就是采取保温措施,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优势,保证水稻充足的营养生长,发挥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水稻大棚建造标准大棚旱育稀植综合栽培技术采用高标准大棚育苗。

大棚的建造地点,如本田地距离近,可在庭院建棚;本田地距离远的留设集中的秧田地。

建棚地选择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有水源条件、土壤偏酸、比较肥沃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没有旱田的纯水田区,在水田中选返浆轻的高地,挖好截水排水沟,建成高出地面60 cm的高台集中秧田,确保旱育。

1.大棚规格钢管大棚高2.4 m、宽7 m,长度60m。

整幅农膜平辅大棚上部,下部裙围高80~100 cm,棚架入土深度根据土质而定,一般30~50 cm,棚架间隔依据春季风力大小、土质疏松情况而定,一般为1 m左右。

2.扣棚扣棚在播前15~20 d,增温解冻[1]。

棚膜选用0.08 mm以上的无滴防老化蓝色膜。

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光转换膜增温效果好,可促进生育进程,增加有效分蘖,增产可达10%。

整幅农膜盖在顶部居中,两侧分别用开闭式,通风时将农膜向上或向下拉,优点是方便管理,盖膜后要拉好防风绳,注意防风。

为提高保温效果,还可加盖草帘、棉被或遇有霜冻时在棚内小盆生烟、开灯或烧开水20 min 增温。

采用3层膜覆盖,增加保温效果,即在大棚内作小床,小床上扣小棚(类似于小棚育苗),苗床上再铺1层地膜。

这种方法保温效果很好,有利于培育壮苗。

二、培育壮苗技术1.选种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及分蘖力中上等的穗数型、穗重型品种。

第二积温区以龙粳21、龙粳26、绥粳4、垦稻12等为主栽品种;第三积温区适宜以龙粳14、龙粳20、龙粳25、龙粳24、龙粳26、龙空育131等为主栽品种。

2.做床当棚内土壤融化10 cm以上时开始翻地做苗床,翻地前均匀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土要细碎无大坷垃,耧出土中的根茬和杂物。

如何实现水稻智能化育苗

如何实现水稻智能化育苗

如何实现水稻智能化育苗一、水稻智能化温室浸种催芽技术的使用效果(1)水稻智能化温室浸种催芽达到统一浸种、催芽、育苗,有利于统一品种,保证生产用种质量。

(2)保证浸种、催芽、育苗质量。

通过自动控制使水温达到恒温状态,种子受热均匀,可进行水循环导氧,种子浸种、催芽全过程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提高了种子芽势和芽率,利于培育壮秧。

(3)推进浸种、催芽、育苗标准化进程,通过浸种基地建设,实现浸种、催芽、育苗一体化,便于规范和提高操作标准。

(4)推进规模化生产进程,智能化浸种、催芽是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基础,通过育苗基地建设,实现浸种、催芽、育苗批量化,育苗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5)应用水稻智能化温室浸种催芽,浸种时间短,催芽快而齐,一般36h后出齐芽;而且芽根白色、新鲜、整齐度好;整个苗期稻苗生长稳健,白根多,盘根快,秧苗素质提高,成秧率达到97.5%。

二、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催芽时期的循环水高度以不浸泡底层种子为宜,保证最底层种子不要接触水面。

(2)种子装袋不要过满,装种量25kg/袋。

(3)种子码垛一定要码井字垛,但不要压实以免内部空间氧气流通不好造成出芽不齐等现象,浸种箱四周要留空隙,种子装箱后与浸种箱上口要留有40cm间距。

(4)催芽时种子上面应加盖麻袋片、种箱上口覆盖塑料膜,做好保湿保温措施。

(5)排水催芽时箱底水面要低于帘子下方,避免底层装种袋接触水层,不利于种子养气的流通。

时间10~12h,促使种子早破胸。

(6)管理人员要勤检查仪器,浸种箱内、种子中间、循环水的温度以及水量,并逐箱作好各时段温度管理记录,破胸期间要经常检查,破胸达到50%左右进行降温催芽。

(7)由于种子自身污垢较多,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喷淋摇摆设备是否畅通,如出现喷淋口堵塞和摇摆停止等现象,应及时处理,确保箱内受热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地区水稻智能催芽综合增产技术
【摘要】通过人工催芽和小型催芽机、大型智能温室催芽系统来完成试验研究。

经过多次试验发现:温度越高,浸种的时间越短,所用积温也会发生变化,大型机器升温慢,耗能多,为节省能源一般用较低的温度(11-12℃)浸种,所需时间较长(7-10天),而小型机械温度可以在18-25℃间,所需时间2-5天。

【关键词】智能催芽;浸种;技术流程;壮苗
1.研究目的
1.1水稻催芽是水田生产的第一关
1.1.1催芽失败的现象频频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近些年来,全省水稻生产中频繁出现浸种催芽失败的现象,例如2005年春遍及全省的“闭芽”事件,当时北林区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农户水稻催芽不出芽;2010春,在双河水稻园区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引起了一场很大的纠纷,这些事件的经过都是通过常规的人工浸种催芽程序后,水稻种子不出芽。

这种现象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因此损失大量种子,并延误农时。

1.1.2水稻催芽失败,主要是“外因”问题
种子发芽其本身质量是内因,发芽的环境条件是外因,水稻种子生命力很强,在休眠的条件下,可以在-40℃到40℃的温度范围内生存,一般情况下内因不会出现问题。

多年试验发现,催芽失败主要是由于操作不规范,不能满足种子发芽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所造成的。

1.2从国家到地方都把水稻催芽视为生产重点问题
上述问题随着逐年水稻面积的扩大,土地种植不断的集中,便逐渐成为了水稻生产的主要矛盾,所以从北林区到全省直至全国,对水稻催芽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针对目前水稻生产过程中的迫切需求,黑龙江省2011年在全省建立水稻催芽基地70个,其中大型基地27个,中型基地43个。

这其中包括我们北林区大型基地三处。

在上述的生产背景下,于2010年,我们拟定了“水稻智能催芽育壮秧综合增产技术”的课题,开始该项技术的试验研究。

2.研究方法
催芽试验采用试验室、示范户相结合,设备利用人工、小型催芽机、大型催芽车间设备。

田间试验的落实是园区和示范户相结合,采用大区对比、随机区组三次重复等方法。

3.研究内容
3.1催芽对壮苗的影响
为测定芽种质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设计了标准芽种(芽长2毫米)、不标准芽种(芽长1-5毫米不均匀)、干种子播种的试验,测定其出苗情况、秧苗素质和物候期。

3.1.1不同芽种出苗情况
此试验在双河水稻园区进行,品种垦稻12,经调查,标准芽种播种一周后出苗率95%,达到了出齐苗状态。

不标准芽种播种一周出苗78%,两周后出苗85%,三周后出苗90%,形成了大小三类苗;干种播种一周后不出苗,两周后出苗70%,三周后出苗85%。

出现严重三类苗。

3.1.2不同芽种的秧苗素质
此试验落实在双河水稻园区,播种量平方米干种四两芽种五两。

秧龄36天。

2010年5月20日采点调查结果:标准芽种的各项指标明显提高,百株干、鲜重和充实度较对照提高、叶龄也达到手插秧标准。

不标准芽种播种的3.2叶,勉强达到插秧状态,干种播种的秧龄36天达不到插秧的叶龄数。

3.1.3不同芽种对物候期的影响
试验在五营、秦家、双河水稻园区同时进行。

经调查,五营点有差别,其他点物候期没有影响。

3.2智能催芽的技术规程研究
试验研究通过人工催芽和小型催芽机、大型智能温室催芽系统来完成。

经过多次试验发现:温度越高,浸种的时间越短,所用积温也会发生变化,大型机器升温慢,耗能多,为节省能源一般用较低的温度(11-12℃)浸种,所需时间较长(7-10天),而小型机械温度可以在18-25℃间,所需时间2-5天。

人工催芽数量大时,温度不好控制,这也是以往催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0年和2011年我们用小型的催芽机器来试验智能催芽技术,操作时温度和时间便于控制。

2012年我们北林区建立了三处大型智能温室催芽车间,因为它生产量巨大,项目由试验示范顺利进入到推广,也使智能催芽技术的应用面积迅速扩大。

4.经济效益
通过田间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0年在双河水稻园区用智能催芽方法播种面积150亩,总增产6465公斤;2011年播种面积3000亩,总增产
10.47万公斤;2012年,由于引进了三处大型智能催芽设备,应用面积扩大,播种面积6万亩,总增产328.8万公斤。

三年实施总面积6.315万亩,累计增产339.917万公斤,总增收1085.38万元。

5.智能催芽生产技术流程
5.1计划浸种时间
根据当地不同用户的水稻播种计划,合理安排催芽、浸种的批次及时间。

播种前12-15天开始浸种,浸种前10-15天农户将种子送到基地,进行取样备份、测试芽率、分装、登记及安排浸种催芽时间。

5.2种子精选
利用晴好天气晒种2-3天,增强种皮透性;选种工作实行两统一“统一购盐、统一盐选”;选用的盐水比重为 1.13~1.17。

每选一次都要测试比重,保证选种质量。

5.3浸种箱注水
清洗后的种子放入网袋,装种量为不超过10㎏/袋。

组织人力按照同一品种装入同一浸种箱内,码垛形式为井字垛,垛与浸种箱四周预留10cm的距离;种子装箱后技术人员通过设置自动程序进行注水,注水以水面高出种子10-20cm为宜。

5.4定量加药
注水完毕后,进行加药消毒。

浸种消毒药剂采用施保克和天然芸苔素,消灭种子病菌,
(按100㎏种子需要25%施保克25ml+0.15%天然芸苔素20ml兑水100㎏浸种.),配置母液后均匀泼洒到浸种箱内。

5.5自动恒温浸种
按照浸种标准第一阶段水温要求控制在11℃左右,自动控制系统使浸种箱内水温保持在11℃附近,温度设定上限值12℃,下限值为10℃。

5.6 浸种达标:针对不同水稻品种每日进行浸种期种子状态检查,正常状态下种子恒温浸泡6-7天后,开始人工检测,种子颜色变深,折断无白芯,手指碾后成粉末状,即达到浸种标准。

5.7排尽药水
浸种完毕后,通过自动程序打开排水阀,循环泵排除浸种箱内的药水。

5.8注水清洗、种子升温
浸种药水排除后加入用户设定的高温水,对种子进行浸泡循环,升温并清洗残存药剂,进行循环半小时后,把水排掉。

保持浸种箱底部水面高度为20cm,不接触种子为止。

5.9高温破胸
自动控制系统根据用户的设置,将温度控制在32℃(上限值为33℃,下限值为31℃)左右,时间为10-12小时。

5.10破胸达标
经过专业技术人员对催芽箱进行逐一检查验收。

如达标进入下一阶段。

5.11出芽
将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进行催芽,保证催芽的温度要求,时间为10-12小时,待芽根成“双山”型,长度不超过2mm为宜。

5.12出芽达标
经过技术人员对催芽箱进行检查验收,待种子达到出芽种标准时停止第三阶段加温。

继续喷淋循环降温到出库。

5.13出库调拨
种子出芽完毕后,基地通知用户到基地进行交接,分发到户,及时进行播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