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妊娠毒血症的预防与治疗-畜牧渔业论文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羊妊娠毒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严重威胁羊的生命和胎儿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一、发生原因1. 饲养条件不佳:如果羊在饲养过程中受到不良的环境影响,如饮水不洁、饲料不新鲜等,就容易引发妊娠毒血症。
2. 饲养管理不当:包括饲养密度过大、饲料不合理、饮水不足等,都会造成羊体内的营养失衡,增加患病的风险。
3. 疾病感染:一些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如猪链球菌、布氏菌等的感染,也是导致妊娠毒血症的原因之一。
4. 怀孕过多:羊如果一次怀孕的仔羔过多,会增加母羊的体力负担,易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引发妊娠毒血症。
以上几点是导致羊妊娠毒血症发生的原因,饲养者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注意预防,减少患病风险。
二、临床症状1. 体温升高:患有妊娠毒血症的羊常常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
2. 食欲不振:患病的羊常常会出现食欲减退的症状,拒绝进食。
3. 体重减轻:由于食欲不振导致,患病的羊体重减轻,精神萎靡。
4. 产后问题:患有妊娠毒血症的羊在产后容易出现产后低产、产褥痛、产后感染等问题。
5. 其他临床症状:如呼吸急促、腹部积水、腹泻等。
三、防治措施1. 饲养条件改善:保持饮水的清洁、饲料的新鲜、饲养密度适中,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2.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充分考虑营养需求,保证羊的营养均衡;合理安排羊的生产计划,避免一次怀孕过多。
3. 疫病防治:做好疫病预防工作,定期为羊进行疫苗接种,防止疾病的传播。
4. 早期诊断和治疗:一旦发现羊出现妊娠毒血症的症状,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5. 适当调控羊只的怀孕数量:根据羊只的体质和生产能力,适当调控其怀孕数量,避免一次怀孕过多的情况。
羊妊娠毒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严重威胁着羊只的生命和胎儿的健康。
饲养者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预防,一旦发现羊出现症状,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保障羊只的健康和生产。
羊妊娠毒血症的预防与治疗

3 临 床 症 状
本病 发生 症状 一 般 随分 娩 期 的迫 近 而加 剧 , 但 与营 养供 给情 况有关 。如果母 羊在 疾病 早期 流产 或 早产 , 症状 可 随之 缓 解 。初 期 精 神不 振 , 食 欲减 退 , 体 温 正常 , 离群 独 立 , 举步不安, 步 态 不稳 。逐渐 出 现食 欲废 绝 , 反刍 停 止 , 磨牙 ; 粪球干小, 排 尿频 数 ; 眼结 膜可 见苍 白, 后 期黄 染 , 视 力减 退 。严重 时触 诊 脉 搏 快而 弱 , 呼吸浅 表 , 呼 出的气体 带酮 醋 味 。出现 反 应迟 钝 , 运动 失调 , 似 醉酒状 态 , 步态蹒 跚 , 或做 转 圈运动 。唇 部肌 肉抽 搐 , 颈部肌 肉阵挛 , 头颈频 频 高
春 季 气候 多变 , 早 晚温差 大 , 由青绿 多汁 饲料转 到 干 草 或 玉米秸 秆 时 , 常 导致 血糖 降低促 使本 病 的发生 。
症 的病 例 逐 年 递 增 , 初 步 统计 2 0 1 3年 5 6 8只 羊 发
病, 经 过治 疗存 活 4 7 7只 , 死亡 9 1只 , 死亡 率 1 6 ;
病 。母 羊胎 盘 过 早 剥 离 也 可 引 发 本 病 。在 东 北 地 区, 我 县羊 大多 在每年 9 月 中旬 进行 配种 , 第二 年 的 2 ~3月 集 中产 羔 , 在 冬 季 枯 草季 节 , 妊娠 母 羊 经 常 饲 喂黄 玉米 秸秆 , 精料补充少, 导致 营养 不 足 , 使 蛋 白质 、 碳水 化合 物和脂 肪代 谢发 生紊 乱 , 中 间产 物 酮 体 增加 , 引起 肝 功能受 损 , 丧失 排毒 、 解毒 功能 , 导致 低 血糖 症 、 高酮 血症及 高 皮质 醇 症 。垂 体一 肾上腺 系 统 平衡 紊乱 。肾上腺 过度 活动 和循环 中皮 质醇 水平 升高 , 致使 神经 细胞 丧失 对糖 的利用 率 , 因此 出现 神
浅析羊妊娠毒血症的防治

山东畜牧兽医2019年第40卷16浅析羊妊娠毒血症的防治唐共生(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273300)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04-0016-02 羊妊娠毒血症又称羊妊娠中毒症、羊妊娠反应病、羊产前不吃病、羊产前拒食症,是怀孕末期母羊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而发生的血压上升(妊娠型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水肿、失明、共济失调、尿量减少、呼吸困难、昏迷瘫痪、流产等症状的一种亚急性营养代谢性疾病。
多发于饲养管理失当的多胎母羊。
近年来,随着肉羊价格的逐步走高,养羊业在全国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大量优厚扶持政策出台以来,越来越多的养殖从业人员进入养羊业。
养羊业由过去散养为主逐渐过渡到规模化、标准化阶段。
为获取更大利润,各地引入繁殖率高的波尔山羊、小尾寒羊,及其与地方品种杂交的推广,多羔羊已在我国具有一定规模,因此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患妊娠毒血症的羊常发生流产、羔羊发育不良、适应能力弱、常见出生不久死亡,母羊多在产羔后康复,严重的在产羔前死亡,给养羊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该病作浅显的分析,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 病因本病病因较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的研究,认为至少与以下因素有关。
1.1 饲养管理不当(1)饲料单一、营养不足或不全,特别是饲喂低蛋白、低脂肪且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导致妊娠母羊不能从日粮中获取足够的糖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要而引起低血糖。
(2)日粮中维生素及矿物质的缺乏。
如钴和维生素B12的缺乏,导致肝脏利用丙酸盐的能力下降,维生素A的缺乏破坏消化道上皮细胞组织的完整性,降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维生素C缺乏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机能紊乱,而诱发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
(3)妊娠后期缺乏运动(圈养或爱惜不让其运动)造成机体脂肪蓄积,抵抗力下降脂肪蓄积为母羊妊娠后期大量分解体脂肪,提供能量创造了条件。
羊妊娠毒血症的预防与治疗

体 。该病发病原因广泛 , 严重限制了养羊业发展 。
1 发 病 情 况
2 0 1 3年 1 1 0只妊娠母羊患羊 妊娠 毒血症 , 其 中8 3只羊
处 于妊娠晚期 , 发病时 , 母羊表现 出不喜吃草 、 步态蹒 跚 、 呼
吸困难 等症状 。 对病羊进行 隔离 , 注意羊群的饲料供给 , 多饲 喂青 干草 、 胡萝 卜 等; 对 羊圈及羊舍用具 等进行 消毒; 对病 羊注射 2 5 % 的葡 萄糖 5 0 0 m L ,并 加入 维生 素 C注射 液 、维生 素 B 1 各
养殖从业人员进入养羊业 。 养羊业 由过去散养为主逐渐 过渡
到规模化 、 标准化 阶段 。为获取更大利润 , 以波尔 山羊 、 小尾
寒羊繁育为主的养殖场大量出现。小尾寒羊多胎高产 , 是优 良的肉毛兼用型养殖 品种 。 羊妊娠毒血症是怀孕母 羊的一种 亚 急性 代谢病 ,多发 生在妊娠最后 2个月 ,亦 见于分娩前
2 0 m L , 加入维生素 B 6 1 5 m L, 碳酸氢钠 l O O m L 。结合 患病羊情 况选择使用抗生 素注射液及地 塞米 松( 地塞米松容易引起羊
料显示 , 这类羊 占发病羊总数的 9 0 %以上 。 ( 4 ) 科学喂养羊群
发病率较低 , 喂养不精 细、 精心 , 多喂秸秆类饲料羊 群发病率
较高 。( 5 ) 生存环境恶劣 , 羊舍卫生差 , 放养牧 场连续放 养等
情况会增加羊群的发病几率 。 ( 6 ) 羊妊娠毒血症发病后羔羊 ,
死 亡率极高 , 以上资料表明患羊妊娠毒血症的母 羊流产率大 约在 8 0 %左右。 羊妊娠毒血症发病后 , 营养供给不 足 , 胎儿发
育停止 ; 为治愈母羊 , 有时必须终止妊娠 。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摘要】羊妊娠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常常给羊的生产带来严重危害。
本文从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对羊妊娠毒血症进行探讨。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胎儿和母体之间的免疫冲突,胎盘异常等。
临床症状包括母羊食欲不振、体温升高、水肿、黄疸和抽搐等。
预防和治疗方面主要包括定期体检、合理膳食、注意休息,以及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羊妊娠毒血症是保障母羊和胎儿健康的关键。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发生率,提高羊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羊、妊娠毒血症、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总结1. 引言1.1 概述羊妊娠毒血症是一种严重威胁羊群健康的疾病,常常在羊妊娠期间发生。
这种疾病的发生会给羊的生产和繁殖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羊的生命。
在羊妊娠毒血症发生的过程中,羊的身体会产生过多的毒素,导致血液中毒,病情恶化。
及时了解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2. 正文2.1 发生原因羊妊娠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常见于怀孕晚期。
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血压:高血压是羊妊娠毒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
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胎盘对母体心脏的影响,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引发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
2. 免疫因素:孕妇在怀孕期间免疫系统会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免疫反应异常,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可能引发羊妊娠毒血症。
3. 血液循环障碍: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胎儿生长需要,会导致子宫扩大压迫腔静脉,进而影响血液的循环,加重母体心脏负担,从而诱发羊妊娠毒血症。
4. 胎盘异常:胎盘是胎儿的营养来源,如果胎盘出现异常,如胎盘植入异常,胎盘早期剥离等,可能导致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高血压、免疫因素、血液循环障碍和胎盘异常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了解这些发生原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羊妊娠毒血症。
羊妊娠毒血症的综合防治

2018年第10期羊妊娠毒血症是妊娠母羊后期经常发生的一种亚急性代谢病,通常在妊娠最后2个月发生,有时也可在分娩前2~3d 发生,主要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而引起。
病羊主要特点是低血糖,肝脂肪浸润,血液、尿液中含有酮体。
如果无法及时预防发病,可能给养羊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1临床症状母羊妊娠毒血症通常在妊娠最后2个月内发生,尤其是分娩前10~20d 更容易发生,有时会在分娩前2~3d 出现发病,主要症状会随者临近分娩期而逐渐加重,同时多胎妊娠时营养摄取和营养消耗之间的平衡程度也会影响症状轻重。
如果母羊在发病早期出现流产、早产或者及时进行剖腹产,则可立即减轻症状,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即可使其康复。
病羊精神萎靡,运动或者放牧时往往独自离群,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视力减弱,瞳孔散大,角膜反射完全消失,意识模糊。
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羊体温基本正常,但精神严重萎靡,可视黏膜发生黄染,脉搏弱而快;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停止反当,经常磨牙,出现前胃弛缓;排粪量减少,通常排出小且硬的粪球,往往附着粘液,甚至混杂血液,频繁排尿;呼吸浅表,会呼出散发醋酮味(烂苹果味)的气体;运动障碍,小心行走或者拒绝走动,步态蹒跚,四处盲目乱走,或者作圆圈运动,或者直往前行,但遇到人及障碍物或者坑沟无法自行躲避,往往会将头部在某一物体上抵靠不动;姿势异常,常见四肢姿势异常以及抬高下领呈“仰视姿势”。
病羊肌肉震颤或者出现痉挛,头部后仰或者向一侧歪斜,严重时只可卧地不起,明显虚脱,通常经过1~3d 发生死亡。
临死前,病羊陷入昏迷,全身痉挛,四肢胡乱运动。
即使母羊没有发生死亡,也往往会伴有难产,一般会产出非常衰弱的羔羊,或者产出死胎。
2综合防治通常根据病羊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保肝、提高血糖水平、降血脂、加快代谢、降低血酮含量以及纠正酸中毒,并配合强心、利尿、助消化、止痛等。
保肝、提高血糖水平,病羊可静脉注射100mL25%葡萄糖溶液、1g 维生素C,1次/d,连用1周;静脉注射100mL10%葡萄糖、100mgV B6、100mg 肌苷,1次/d,连用1周。
羊妊娠毒血症的预防与治疗

羊妊娠毒血症的预防与治疗羊妊娠毒血症(pregnancy toxemia)是一种羊妊娠后期常见的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脂肪肝、水肿、神经系统症状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介绍羊妊娠毒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预防措施合理饲养合理饲养是预防羊妊娠毒血症的基础。
应根据孕羊的繁殖阶段和体重状态,合理配合饲料,保证营养充足。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霉变、变质或污染。
控制运动量在妊娠后期,孕羊的能量需求会增加,但其运动量却显著下降,容易导致体内脂肪代谢异常。
因此,避免过度运动,以便充分利用饲料提供的能量营养。
定期体重监测孕羊在孕期后期体重快速下降是发生妊娠毒血症的先兆。
因此,定期体重监测是及时发现孕羊身体状况问题的重要手段,可通过监测体重的下降趋势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疫苗预防在怀孕期间定期注射疫苗,可有效提高孕羊的免疫力,降低发生感染引起的妊娠毒血症的概率。
治疗方法营养治疗针对轻度的羊妊娠毒血症,可采取营养治疗提高孕羊的能量摄入,维持正常的代谢水平。
常用的方法包括口服葡萄糖、植物油、糖浆等,以迅速补充体内能量缺乏的情况。
药物治疗对于中度以上的羊妊娠毒血症患者,需要进一步采取药物治疗。
口服丙酮酸、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可以提高酮体及血糖水平,改善代谢紊乱。
但需注意不要使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脂肪肝和其他并发症。
气道管理在中度以上的妊娠毒血症患者中,常伴有呼吸急促、鼻翼扩张等症状,需进行气道管理。
主要包括鼻导管、氧气面罩、气管切开等方法,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降低病情严重度。
外科手术在严重的妊娠毒血症患者中,若经过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仍未能做到有效控制病情时,可考虑进行外科手术。
常用的操作包括胃造瘘和腹膜透析等方法,以减轻肝功能负担,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存率。
小结羊妊娠毒血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繁殖疾病,合理饲养、定期体重监测和疫苗注射可以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羊妊娠毒血症的预防与治疗

2013 年 110 只发病羊经治疗存活 92 只袁死掉 18 只袁死 亡率 16.3%曰发病后母羊的治愈率均在 83.7%左右遥患病母羊 20%以上为双胎袁80%为多胎遥 2 羊妊娠毒血症的预防与治疗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因素众多袁渊 1冤 疫病感 染袁例如细菌进入羊消化道后袁饲养不当袁导致羊的消化功能 紊乱袁羊就容易发病遥 又如袁羊缺乏运动袁身体免疫力下降一 样会导致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遥渊 2冤 羊群饲料单一尧营养不全 也是导致羊妊娠毒血症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袁特别是双胎或 多胎羊袁受羊胎儿发育影响袁羊体的营养需求较大袁当羊进食 摄入的营养不够母体与胎儿需要时就容易引起碳水化合物尧 脂肪等代谢紊乱袁进而引起发病遥 妊娠末期袁如果母体获得的 营养物质不能满足本身及其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渊 尤其在多 胎时冤 袁母羊即动用组织中贮存的营养物质袁使蛋白质尧碳水 化合物和脂肪代谢严重扰乱袁 中间产物酮体等大量增加袁引 起肝功受损袁丧失排毒尧解毒功能袁导致低血糖症尧高酮血症 以及高皮质醇症袁病羊出血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及尿毒症症 状遥渊 3冤 母羊胎盘因某种因素影响发生剥离袁例如胎盘供血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妊娠毒血症的预防与治疗-畜牧渔业论文
羊妊娠毒血症的预防与治疗
楚德林1,刘广艳2
(1.黑龙江省青冈县迎春乡人民政府151635;2.黑龙江省青冈县劳动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151611)
近年来,养羊业得到快速发展,由散养过度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舍饲羊规模场区越来越高,随之疾病也出现新变化。
羊妊娠毒血症是妊娠母羊发生的亚急性代谢病,多发于妊娠100天以后,该病的特点是肝脂肪浸润、低血糖、血尿中出现酮体。
病因复杂,如不及时诊治会给养羊业造成很大损失,严重影响羊产业的发展。
1典型病例
中和镇四排五村某养羊户,饲养162只当地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肉羊,81只母羊其中26只处于妊娠末期发病,死亡7只,母羊表现出不喜欢吃草,步态缓慢,呼吸困难,流产、早产等症状,发病后母羊的治愈率为80%。
2发病原因
羊只感染细菌或病毒,影响消化吸收,就容易发病。
母羊胎盘过早剥离也可引发本病。
在东北地区,我县羊大多在每年9月中旬进行配种,第二年的2~3月集中产羔,在冬季枯草季节,妊娠母羊经常饲喂黄玉米秸秆,精料补充少,导致营养不足,使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发生紊乱,中间产物酮体增加,引起肝功能受损,丧失排毒、解毒功能,导致低血糖症、高酮血症及高皮质醇症。
垂体肾上腺系统平衡紊乱。
肾上腺过度活动和循环中皮质醇水平升高,致使神经细胞丧失对糖的利用率,因此出现神经症状。
长期舍饲,缺乏运动的羊易发
1
本病。
秋冬春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由青绿多汁饲料转到干草或玉米秸秆时,常导致血糖降低促使本病的发生。
3临床症状
本病发生症状一般随分娩期的迫近而加剧,但与营养供给情况有关。
如果母羊在疾病早期流产或早产,症状可随之缓解。
初期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正常,离群独立,举步不安,步态不稳。
逐渐出现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磨牙;粪球干小,排尿频数;眼结膜可见苍白,后期黄染,视力减退。
严重时触诊脉搏快而弱,呼吸浅表,呼出的气体带酮醋味。
出现反应迟钝,运动失调,似醉酒状态,步态蹒跚,或做转圈运动。
唇部肌肉抽搐,颈部肌肉阵挛,头颈频频高举或后仰,呈观天姿势或弯向腹肋部。
卧地不起,多在1~3天内死亡。
死前昏迷,全身痉挛。
不死者,常伴有难产,或产下弱羔、死胎的情况。
4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尸体消瘦,子宫中常残留死亡或干湿胎儿。
肝脏肿大,并且脂肪变性,呈土黄色或红黄色相间,质脆易破,切面油腻。
镜检可知肝细胞严重脂肪变性,胆囊肿大,充满黄绿色水样胆汁。
肾脏肿大,包膜极易剥离,切面外翻,质脆,皮质部呈土黄色,布满小红点,髓质部为棕红色,有放射状红色条纹。
肾上腺肿大3~4倍,皮质部质脆、呈土黄色;心脏柔软,色淡,心脏右心高度扩展;脾脏严重充血、出血;胃肠黏膜有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5治疗
本病的治疗应该主要以保肝、降血酮,促进代谢、防止酸中毒为主。
采用25%~50%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100~200毫升,每天2次,连用数天;同时,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5毫克,每天1次,连用数天,配合应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可
以提高治愈率。
为改善肝脏的代谢功能,可肌肉注射肌醇1克,每天1~2次。
配合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各20毫升等。
静脉缓慢注射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200毫升,缓解酸中毒,每天1次,结合病羊情况,连用数天。
上述方法无效时,尽早施行剖腹产或人工引产的方式,一旦胎儿排出,症状随即减轻。
每年秋季开始至母羊产羔结束,一般到翌年的3月份是本病高发季节。
我县每年羊发生妊娠毒血症的病例逐年递增,初步统计2013年568只羊发病,经过治疗存活477只,死亡91只,死亡率16%;发病后母羊的治愈率均在84%左右。
6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从饲养管理着手,给妊娠母羊合理调配日粮,精料量0.75千克左右,青干草1~2千克,补给胡萝卜、甜菜、米汤、骨粉及食盐等,降低青贮喂量或不喂。
定期检查妊娠羊的健康状况,有条件的可测定血糖、血酮和尿酮含量,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加强管理,每天上下午驱赶羊运动2次,每次1小时。
避免注射疫苗、频繁扑捉、气温骤变、饲料突然改变等不良因素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