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期疾病作业题

合集下载

第五章繁殖技术

第五章繁殖技术

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一、名词解释发情发情周期发情持续期休情排卵排卵数自发性排卵诱发性排卵初情期性成熟体成熟人工辅助交配人工授精精子的果糖分解作用精液的云雾状精子活率精子密度受精冷冻精液输精精子获能透明带反应卵黄膜的封闭作用胚泡多精子受精双雌核受精卵裂桑葚胚期囊胚胚泡附植脐带胎盘妊娠诊断分娩预兆分娩难产诱导发情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公畜效应卵核移植基因导入胚胎移植繁殖力正常繁殖力适繁母畜受配率受胎率总受胎率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受胎率不返情率分娩率产仔率仔畜成活率繁殖率产犊指数繁殖障碍流产二、填空题1.发情周期可分为和两个阶段。

2.家畜的排卵类型有和两种。

3.家畜的发情分为和两个类型。

4.目前发情鉴定的方法有、、。

5.母牛发情时最显著的特征是。

6.母牛的卵泡发育可分为、、、四个时期。

7.母马的直肠检查时,寻找卵巢和子宫的方法有和。

8.母马的卵泡发育可分为、、、、、六个时期。

9.母马的卵泡发育常有、、、等异常现象。

10.家畜的配种方法有和两类。

11.自然交配有和两种形式。

12.精液主要有和两部分组成。

精清是和的分泌物1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精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4.精子的代谢有两种形式,即作用和作用。

15.精子的运动形式有、、三种。

16.最适合精子生存的PH为左右。

17.家畜的采精方法主要有和。

18.假阴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9.假阴道采精时应具备的条件有、、。

20.精液直观检查的内容包括、、。

21.精子活率检查的方法有和两种。

22. 精子活率的评定通常采用法。

23. 精子活率的评定的方法有和两种。

24.精子密度测定方法有和两种。

25.估测法来估测精子密度时其稠密程度划分为、、三级。

26.精子畸形主要有、、、四种。

27.精液保存的主要方法有、、。

28.液氮的沸点为。

29.颗粒精液的解冻方法有、两种。

30.牛输精常用法。

31.精子运行过程中,精子要经过、、三道栏筛。

32.受精时精子依次卵外围的、、三层结构。

兽医传染病学网上作业题

兽医传染病学网上作业题

兽医传染病学网上作业题作业题(一)第一章、第二章•填空题1.依据病原体的种类和先后顺序可将感染分为()()()()2.国际兽医局规定的A类传染病有()()()()()()()()()()()()()()()3.家畜传染病发展的阶段包括()()()()4.动物传染病在流行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5.采取隔离封锁的基本原则()()()()•名词解释1.感染1.生物安全1.传染病1.检疫1.隔离1.自然疫源性疾病1.慢病毒感染1.紧急接种1.假定健康动物1.地方流行性•简答题1.简述造成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简述动物传染病不同的传播方式?1.实施动物检疫的主要内容?1.简述传染病在流行过程中表现出季节性的原因?1.什么是病原携带者?并简述其类别?•论述题1.试述造成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2、当发生国际兽医局规定的A类传染病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作业题(二)第三章•填空题1.口蹄疫的七个血清主型有()()()()()()()。

2.大肠杆菌可引起猪的传染病有()()()()。

3.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分为三期,即()()和()。

4.“疯牛病”又称()是由()引起的牛的一种传染性脑病,该病原还可以引起那些疾病()()()()。

5.写出下列疾病的病原,结核病的病原是()、AI的病原是()、猪水肿病的病原是()。

•名词解释1、“虎斑心”2、“珍珠病”3、传染性变态反应4、炭疽5、Q热6、钩端螺旋体病7、附红细胞体病8、莱姆病三、简答题1、简述牛结核病的变态反应诊断方法?2、简述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措施?3、OIE判定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标准是什么?4、狂犬病的主要传播突进是什么?如何预防?四、论述题试述口蹄疫的流行病学?作业题(三)第四章猪的传染病一、填空题1、在猪的病毒性传染病中,可引起繁殖障碍性有:()、()()()()。

2、由病毒引起的猪的消化道重要传染病主要有:()()()()。

3、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属于()科()属,其野毒株独立差异很大,有强、()()()以及()之分。

传染病学总论第一节测试

传染病学总论第一节测试

传染病学总论第一节测试共40题,每题2.5分1.下列关于隐形感染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免疫学检查异常B.组织损伤轻或无C.有生化改变(正确答案)D.无体征E.无症状2.介导体液免疫的是()[单选题]*K细胞B.T细胞C.K细胞D.B细胞(正确答案)E.NK细胞3.潜伏性感染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之处是()[单选题]*A.无临床症状B.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正确答案)C.存在于所有传染性疾病中D.病原体存在于体内时间短4.下列属于内毒素的是()[单选题]*A.脂多糖(正确答案)B.细菌素c.破伤风毒素D.白喉毒素5.在感染中,标志近期感染的抗体是()[单选题]*A.IgGB.IgEC.IgM(正确答案)D.D.IgA6.病原携带者的共同特点是()[单选题]*A•携带病原体时间在6个月以上B.无或有轻微的临床症状C.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正确答案)D.携带病原体时间在3-6个月之间7.外毒素发挥作用是通过()[单选题]*A.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正确答案)B.其侵袭能力C.其溶解能力D.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8.一般而言,急性携带者携带病原体的持续时间短于()个月[单选题]*A.1B.2C.3(正确答案)D.69.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病原体时间超过()个月才算慢性携带者[单选题]*A.3B.5C.6(正确答案)D.810.关于传染病的概念,正确的是()[单选题]*A.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传染病B.只有造成流行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C.寄生虫感染不属于传染病D.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正确答案)11.在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中最常见的是()[单选题]*A.隐性感染(正确答案)B.B.显性感染C.C.病原携带状态D.D.潜伏期感染12.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不包括()[单选题]*A.隐形感染B.B.机会性感染(正确答案)C.C.显性感染D.D.潜伏性感染E.E•病原体携带状态13.对于隐性感染,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单选题]*A.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B.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c.不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D.病原体被完全清除(正确答案)14.下列哪项一般不为传染源()[单选题]*A.显性感染B.隐形感染C.潜伏性感染(正确答案)D.病原携带状态E.受感染的动物15.条件致病菌是指()[单选题]*A.正常菌群中的细菌B.入侵的病原菌C.在特定条件下由正常菌群变成的致病菌(正确答案)D.患者排除的病原菌16.与志贺菌致病作用类似的毒素是()[单选题]*A.伤寒沙门菌(正确答案)B.肉毒外毒素C.霍乱外毒素D.白喉杆菌17.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而人体无症状这称为()[单选题]*A.隐形感染B.病原携带状态(正确答案)C.潜伏性感染D.显性感染18.病人急性期血清中出现较早的抗体是()[单选题]*A.IgGB,IgEB.IgMC.D.IgA(正确答案)19.下列哪种情况不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单选题]*A.隐形感染B•注射疫苗C.生活规律(正确答案)D.注射胎盘球蛋白20.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单选题]*A.有季节性B.有传染性(正确答案)C.有免疫性D.有地区性21.下列哪种传染病病后免疫力不持久()[单选题]*A.麻疹B.水痘C伤寒D.细菌性痢疾(正确答案)22.下列哪种抗体主要作用于入侵的原虫和蠕虫()[单选题]*A.IgGB,IgE(正确答案)D.IgME. D.IgA23.关于感染的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隐性感染非常少见B.病原体感染必会引起发病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期感染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只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不是全部(正确答案)24.隐性感染增加时,()[单选题]*A•病原携带者增加B.慢性感染病人增加C.潜伏期病人增加D.免疫人群增加(正确答案)25.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单选题]*A.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正确答案)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部位C.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D.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26.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这种表现是()[单选题]*A.机会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正确答案)C.隐形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27.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单选题]*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C.散发、流行、爆发流行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正确答案)28.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单选题]*A.协助诊断B.确定检疫期(正确答案)C.预测流行趋势D.追踪传染来源29.传染病检疫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单选题]*A.隔离期B.传染期C.最长潜伏期(正确答案)D•平均潜伏期30.关于病原体的传染过程中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 A•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的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力成正比B•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的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潜伏期成正比(正确答案)C.病原体的毒力与致病力成正比D.病原体的侵袭力与致病力成正比31.病原携带状态见于下列疾病,除外()[单选题]*A.麻疹(正确答案)B.流脑c.白喉D.霍乱32.潜伏性感染见于下列疾病,除外()[单选题]*A.结核B.疟疾C.细菌性食物中毒(正确答案)D.带状疱疹33.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B.特异性免疫能力(正确答案)C.预防用药D.增强体质34.病原携带者是指()[单选题]*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正确答案)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并排出病原体的人35.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特异性免疫通常只针对一种病原体B.感染后免疫都是特异性免疫C.特异性免疫都是被动免疫(正确答案)D.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36.下列哪种疾病很少会再次感染()[单选题]*A.疟疾B.血吸虫病C.流行性腮腺炎(正确答案)D.钩虫病37.(多选题)下列哪些疾病在病原体被清除后,感染者可获得较为稳固的免疫力(*A.麻疹(正确答案)B.甲型肝炎(正确答案)C.伤寒(正确答案)D.阿米巴痢疾38.(多选题)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哪些方面()*A.侵袭力(正确答案)B.毒力(正确答案)C.数量(正确答案)D.变异性(正确答案)39.(多选题)以下哪些是外毒素()*A.白喉杆菌(正确答案)B.破伤风杆菌(正确答案)C.霍乱弧菌(正确答案)D.伤寒沙门菌(正确答案)40.(多选题)关于免疫反应的概念,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传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正确答案)B.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正确答案)C.所有的免疫反应对机体都是有利的D.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正确答案)E.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正确答案)。

18春西南大学0894《兽医产科学》作业答案

18春西南大学0894《兽医产科学》作业答案

1、直接把胎儿和羊水包裹的胎膜是()1.尿膜2.卵黄膜3.绒毛膜4.羊膜2、家畜的下列子宫疾患中,以哪种所占比例最大()1.子宫积水2.子宫颈炎3.子宫积脓4.子宫内膜炎3、下列家畜中,哪种家畜在产后约十天左右就可以配种()1.马2.羊3.猪4.牛4、由于公畜的原因引起母畜不育,检查公畜睾丸比较小、硬,多次检查精液出现无精和精子稀少,分析其原因1.睾丸炎2.前列腺炎3.睾丸发育不良或变性4.营养不良5、精液品质检查的项目中最重要的为()1. D. 颜色2.射精量3.密度4.活力6、牛妊娠期卵巢的特征性变化是()1.体积变小2.有卵泡发育3.质地变软4.有黄体存在7、一头经产奶牛由于年龄偏大,体质较弱,分娩时阵缩努责无力,子宫迟缓发生难产,检查胎儿状态和产道正1.剖腹产术2.截胎术3.矫正术4.牵引术8、发情母猪的“静立反射”出现在()1.发情后期2.间情期3.发情期4.发情初期9、牛的人工授精普遍采用直肠把握法输精,为了保证受胎率,通常将精液直接输入到母牛生殖器官的部位是(1.子宫颈内口2.子宫颈外口3.阴道内4.子宫角尖10、刚出生的新生仔畜如果呼吸道不通畅或无呼吸容易造成窒息而很快缺氧死亡,抢救时应首先进行()1.保温防冻2.纠正酸中毒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人工呼吸或输氧4.强心、补充营养液11、人工授精用液态保存的精子其活率要求不低于0.6,冷冻精液解冻后活率要求达到多少以上。

()1. 0.42. 0.33. 0.24. 0.512、下列关于绵羊妊娠毒血症叙述有误的是()1.母羊怀双羔、三羔或胎儿过大时易发2.如果施行剖腹产或人工引产,娩出胎儿后,患病母羊的临床症状多随之加重3.主要发生于妊娠最后1个月,多在分娩前10–20d,有时则在分娩前2–3d发病4.由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种亚急性代谢病13、母猪产后第一次发情的时间与仔猪吮促卵泡素乳有关,通常是在断奶后3-9天才发情,其主要是因为(1. B. 泌乳期分泌大量的促乳素抑制了促性腺激素的分泌2.泌乳期前列腺素分泌不足3.哺乳时卵巢上有持久黄体4.泌乳期卵巢产生了雌激素14、通常认为母牛的早期妊娠识别是()1.卵巢有黄体2.孕激素含量增加3.子宫内有胎儿4.胚胎滋养层分泌bIFN-τ15、高产奶牛,第3胎,产后3天表现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废绝,各种反应减弱,卧地不起,头颈姿势异常,奶牛最可能发生的疾病是()1.奶牛酮病2.生产瘫痪3.产后截瘫4.子宫破裂16、家畜分娩困难时最常用的激素是()1.催产素2.促乳素3.松弛素4. PMSG17、卵子受精时,下列属于阻止多精子入卵机制的是()1.顶体反应2.原核形成3.精子获能4.卵质膜反应18、在母畜妊娠维持中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1.前列腺素F2α2.雌激素3.孕酮4.催产素19、奶牛,6岁,努责时阴门流出红褐色难闻的黏稠液体,其中偶有小骨片。

鱼类增养殖学和疾病防控复习题(编辑)

鱼类增养殖学和疾病防控复习题(编辑)

《水产动物养殖及疾病防治》复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水产养殖:利用各种水域或滩涂,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

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鱼:通常用鳃呼吸;用鳍帮助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体披鳞片(大多数);终生在水中生活;变温脊椎动物.水产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的发病原因、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科学.双膜理论:在气、液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相对稳定的气膜和液膜;即使气相、液相呈湍流状态,这两层膜内仍保持层流状态。

无论如何扰动气体或液体,都不能将这两层膜消除,只能改变膜的厚度。

温跃层:水体上层有一水温变化不大的较高温水层,水体下层有一水温变化不大的较低温水层,两水层之间有一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的水层即为温跃层。

透明度:是太阳光能进入水体内大小的一种量度,也是反应水体肥力的指标,由水体含颗粒物质及色度决定。

水质: 水的性质,它是水中各种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不同而导致水的感官性状(色嗅味浑浊)物理化学性质(温度电导率放射性等)化学成分微型生物组成的综合特性。

硝化作用:氨在硝化菌作用下进一步氧化为NO3-的过程。

2NH4++3O2→4H++2NO2-+2H2O+能量(或文字叙述)2NO2-+ O2→2 NO3-+能量(或文字叙述)仔鱼期:从受精卵孵出至奇鳍鳍条基本形成时的鱼类早期发育个体。

稚鱼期:从鳍条基本形成到鳞片开始出现时的鱼类发育个体。

鱼苗:是指鱼类受精卵正常发育孵化脱膜后生长到体长2.6厘米这段时期的鱼体。

水花:刚孵出3~4天,鳔已充气,能水平游动,可以下塘饲养的仔鱼乌仔:鱼苗下塘后经10~15天的培育,全长约2cm时的仔鱼。

夏花:乌仔经过5~10天的培育,养成全长3cm左右时的稚鱼,也称火片或寸片。

秋片:夏花经3~5个月的培育,养成全长10~17cm的鱼种。

春片:秋片越冬后称为春片。

1龄鱼种:夏花鱼种培育到当年12月底出池时称为1龄鱼种。

传染病学-3

传染病学-3

传染病学-3(总分:32.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14,分数:14.00)1.霍乱肠毒素引起小肠过度分泌的机制是由于•A.弧菌内菌素引起肠细胞分泌功能增强•B.弧菌产生的酶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C.弧菌溶血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D.肠毒素激活细胞环磷酸腺苷介质系统的结果•E.胆汁分泌减少,引起肠道功能减退(分数:1.00)A.B.C.D. √E.解析:2.霍乱泻吐的主要原因是•A.内毒素作用•B.肠毒素作用•C.细菌的直接作用•D.肠道过敏反应•E.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分数:1.00)A.B. √C.D.E.解析:[考点评析]霍乱弧菌可粘附于上皮细胞刷状缘的微绒毛上,在繁殖和死亡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外毒素——霍乱肠毒素,由于胆汁分泌减少及肠液分泌量大,严重者出现米泔水样排泄物。

死亡患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严重脱水现象。

3.霍乱病人常见的临床表现是•A.先吐后泻•B.先泻后吐•C.吐泻同时发生•D.只泻不吐•E.只吐不泻(分数:1.00)A.B. √C.D.E.解析:4.霍乱的典型临床症状为•A.剧烈泻、吐米泔样物,严重脱水,肌肉痉挛、周围循环衰竭•B.剧烈泻、吐米泔样物,高热,严重脱水,肌肉痉挛、周围循环衰竭•C.剧烈泻、吐米泔样物,腹痛,严重脱水,肌肉,痉挛、周围循环衰竭•D.剧烈泻、吐米泔样物,高热,腹痛,严重脱水及周围循环衰竭•E.剧烈泻、吐米泔样物,腹痛,严重脱水,脑水肿,周围循环衰竭(分数:1.00)A. √B.D.E.解析:5.霍乱确诊条件必须依据•A.有腹泻,粪培养阳性或血清凝集试验,血清抗体测定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B.粪涂片可见革兰阴性弧菌•C.粪涂片见鱼群样细菌•D.剧烈的腹泻,腹痛不明显•E.有与霍乱病人接触史,同时出现腹泻(分数:1.00)A. √B.C.D.E.解析:[考点评析]根据临床表现和粪便检查或血清检查可确诊。

6.重型霍乱患者治疗的关键是•A.大量口服补液•B.有效抗菌治疗•C.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D.禁食•E.快速静脉补液(分数:1.00)A.B.C.D.E. √解析:7.抢救霍乱病人最紧急的措施是•A.抗生素•B.补液疗法•C.解痉药物•D.止吐和止泻药物•E.糖皮质激素(分数:1.00)A.B. √C.D.E.解析:8.霍乱病人的补液量,中型典型成年病人24小时内一般为•A.2 000~3 000 ml•B.3 000~4 000 ml•C.4 000~8 000 ml•D.8 000~12 000 ml•E.12000~16 000 ml(分数:1.00)A.B.C. √D.E.解析:9.消毒的基本概念是•A.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全部微生物•C.防止细菌生长繁殖,细菌一般不死亡•D.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E.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最后杀死细菌(分数:1.00)A.B. √C.D.E.解析:[考点评析]1.传染病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借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

动物繁殖基础8)

动物繁殖基础8)

第八章繁殖力一、名词解释1、情期受胎率:情期受胎率表示妊娠母畜头数占配种情期数的百分率。

2、不返情率:不返情率即配种后某一定时间内,不再表现发情的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率。

3、配种指数:即指参加配种母畜每次妊娠的平均配种情期数。

4、繁殖率:繁殖率即指本年度内出生自诩数占上年度终存栏适繁母畜数的百分比。

5、繁殖障碍:是指雄性或雌性动物生殖机能紊乱和生殖器官畸形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殖活动异常的现象,如公畜性无能,精液品质降低或无精;母畜乏情、不排卵、胚胎死亡、流产和难产等。

6、成活率:一般是指断奶成活率,即断奶时成活仔畜数占出生时活仔畜总数的百分率。

7、产犊指数:是指母牛两次产犊所间隔的天数,又称为产犊间隔。

8、窝产仔数:即猪或兔每胎产仔的头数。

9、产羔率:主要用于羊,即产活羔羊数占参加配种母羊数的百分率。

10、繁殖成活率:指本年度内成活仔畜数占上年度终适繁母畜数的百分率。

二、问答题1、试述繁殖力的概念及影响繁殖力的主要因素。

答:繁殖力可概括为家畜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

影响繁殖力的因素很多,除繁殖方法、技术水平外,公母畜本身的生殖生理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公母畜的遗传性,公畜的精液质量,母畜的发情生理,排卵数目,卵子的受精能力,胚胎的发育情况等都是影响繁殖力的重要因素。

2、简述母畜繁殖障碍的主要表现。

答:(一)遗传性繁殖障碍:1、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主要表现为卵巢和生殖道体积较小,机能较弱或无生殖机能。

2、雌雄间性指同时具有两性的部分生殖器官的个体。

3、异性孪生主要表现为不发情,阴门狭小,阴蒂较长,**短小,子宫角犹如细绳,卵巢极小。

乳房极不发达,乳头常无管腔。

4、种间杂交。

(二)卵巢疾病:1、卵巢机能减退。

2、持久黄体。

3、卵巢囊肿。

(三)生殖道疾病:主要变现为隐性子宫内膜炎、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积水、脓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积脓。

3、简述公繁殖障碍的主要变现。

答:(一)遗传性繁殖疾病:1、隐睾;2、睾丸发育不全;3、染色体畸变。

畜牧兽医考试题库及答案

畜牧兽医考试题库及答案

畜牧兽医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牛的胃有几个部分?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D2. 下列哪种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A. 布氏杆菌病B. 口蹄疫C. 狂犬病D. 鸡瘟答案:B3. 家禽的呼吸系统包括哪些部分?A. 鼻腔、喉、气管、气囊B. 鼻腔、喉、气管、肺C. 鼻腔、喉、气管、支气管D. 鼻腔、喉、气管、肺和气囊答案:D4. 以下哪个是动物疫苗的储存条件?A. 常温B. 冷冻C. 冷藏D. 干燥答案:C5. 家畜的繁殖周期通常包括哪些阶段?A. 发情期、排卵期、妊娠期B. 发情期、排卵期、产仔期C. 发情期、配种期、妊娠期D. 发情期、配种期、产仔期答案:C二、判断题1. 所有家畜都需要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

(错误)2. 家禽的气囊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有助于气体交换。

(正确)3. 牛的瘤胃是其消化纤维素的主要场所。

(正确)4. 家畜的繁殖周期中,发情期是最长的阶段。

(错误)5. 家禽的产蛋率与光照时间有直接关系。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家畜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答:家畜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增强家畜的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2. 描述家禽的呼吸系统结构。

答:家禽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和气囊。

气囊是鸟类特有的结构,起到辅助呼吸和减轻体重的作用。

四、论述题1. 论述家畜繁殖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答:家畜繁殖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包括繁殖效率低、繁殖周期不规律、繁殖疾病等。

解决方案包括:优化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疾病预防;采用科学的繁殖技术,如人工授精等。

2. 讨论家禽疾病防控策略。

答:家禽疾病防控策略主要包括: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如隔离、消毒等;实施定期的疫苗接种计划;进行疾病监测和早期诊断;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残留和抗药性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养殖场近期发现部分家禽出现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症状,经诊断为禽流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殖期疾病作业题(网上考查课)
一、奶牛妊娠毒血症的常见症状?
答:奶牛妊娠毒血症又叫奶牛肥胖综合征,是一种由能量代谢障碍所致的母牛妊娠期过度肥胖,临床上是以食欲废绝、衰弱、喜卧、心率加快、昏迷、严重的酮血症、高病死率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病因
不合理的饲养管理,如饲料品种单一,精料过多,粗饲料缺乏,运动不足等,造成母牛怀孕后期过肥。

混群饲养,日粮未按不同生理阶段进行调整,使母牛在干奶期因能量过高而引起消化、代谢、生殖等功能失调。

在泌乳后期或干乳期饲喂高能量饲料,如饲喂谷物或青贮玉米太多;或分娩前停奶时间过早;或干奶期拖得过长;或妊娠前期饲料供应过多等,使能量摄入过多,致使妊娠后期母牛过度肥胖,在分娩、泌乳、气候突变或采食量锐减等应激条件下易发生本病。

另外,怀双胎或胎儿过大的母牛、产奶量高的奶牛、日粮中某些蛋白质缺乏或缺钙等都可导致此病的发生,
症状
奶牛异常肥胖,产后几天内食欲废绝,产奶量下降,倒地不起,呈现严重的酮病症状,采取治疗酮病的措施亦无效。

患牛日渐衰弱,通常经过7日~10日而卧地死去。

某些病牛有神经症状,长时间凝视,头抬高,头颈部肌肉震颤,最后昏迷,心跳增速,多数患牛死亡。

在整个病程中,体温、脉搏和呼吸正常。

如果在产前2个月发生脂肪肝,病牛常有10日~14日的拒食,精神委靡不振,躺卧,呈胸卧姿势,呼吸加快,鼻镜龟裂,鼻腔分泌物增多,有清水样鼻液;到后期排出腐臭的黄色稀粪,昏迷,在安静状
态下死亡。

本病死亡率高,病程10日~14日。

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分为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急性型
急性型随分娩而发病。

食欲废绝,少乳或无乳,可视黏膜发绀,黄染,体温升高到39.5℃~40℃,步态强拘,目光呆滞,对外界反应微弱。

伴拉稀,呈黄色恶臭稀粪,对药物无反应,于2天~3天死亡或卧地不起。

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多于分娩后3天发病,主要表现酮病,病牛食欲降低或废绝,乳产量骤减,粪少而干,尿具酮味,酮体反应阳性,伴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弛缓,产道内积多量褐色腐臭恶露,药物治疗无效,卧地不起,呻吟,磨牙。

二、难产的预防措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难产的预防措施:
1、不易配种过早,否则由于母畜尚没发育成熟,容易发生骨盆狭窄,造成难产。

2、保证青年母畜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以免其生长发育受阻而引起难产。

3、妊娠期间,因胎儿生长母畜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加,因此,对母畜进行合理饲养,供给充足的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青绿饲料。

保证胎儿母体的正常需要,但不可能使母畜过肥,在妊娠末期,应适当减少蛋白质饲料以免胎儿过大造成难产。

4、妊娠母畜要运动和使役,妊娠前半期可使役,以后减轻,产前2个月停止使役,但要进行牵遛或自由运动。

5、接近预产期的母畜,应当在产前一周至半月送入产房适应环境,避免改变环境造成不适。

6、产乳奶牛要在产前一定时间施行干奶。

三、子宫复旧延迟的治疗办法?
答:治疗方法:
1、静脉注射10%氯化钙(0.025g/kg体重)每日一次,连用三天。

2、用垂体后叶素或催产素5-6u/100kg体重,皮下注射。

3、恶露潴留或有持久黄体者,可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5mg.
4、经直肠按摩子宫,每2-3天一次,每次5-10分钟,连续2-3周。

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症状?
答:病因:1、产后子宫收缩无力,2、胎盘充血和水肿,3、胎盘炎症、4、胎盘组织构造,如牛羊的上皮绒毛膜胎盘本身易发本病,5、其他遗传季节(夏季多发)激素紊乱等。

症状:全部胎衣不下,阴门外悬吊一部分胎衣,大部分胎衣紧密连接,在1-2天内,胎衣腐败分解,从阴门排出恶臭的污红色液体及胎衣碎片。

母畜精神不振,弓背,努责,食欲泌乳减少,牛向外排出胎衣时间一般为7-10天,由于感染及腐败胎衣的刺激,病畜会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或慢性子宫内膜炎等,严重引起全身败血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