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3例
自制中药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中医护理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自制中药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中医护理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慢性肾衰竭(chronicenalailure,CRF)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缓慢进展,有效肾单位逐渐减少,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和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本病属中医学溺毒、关格等病症范畴。
中药灌肠疗法是以患者自身的结、直肠作为透析膜,利用其吸收和排泄功能,起到清除体内有毒代谢产物的作用。
笔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配合自制中药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CRF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012013-10本科符合CRF1-3期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8~70岁,平均(50.611.2)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5.61.2)年;原发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6例,高血压性肾病8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例,多囊肾2例。
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6~73岁,平均(52.112.4)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5.81.6)年;原发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性肾病5例,慢性间质性肾炎3例,多囊肾1例。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予降血压、降血糖、控制感染、利尿、纠正贫血、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对症治疗。
1.2.2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高位保留灌肠。
1.2.2.1用物准备一次性医用灌肠器、一次性吸痰管、自制中药灌肠液(制备方法:生黄芪30g,生大黄30g,蒲公英30g,生牡蛎30g,六月雪20g。
上药加水500mL,水煎浓缩至200mL,滤去杂质,放入50mL的瓶中备用)、常规灌肠用具。
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7例

行 第 2个疗程 。 观察方法 : 治疗 期 间 每 天 观察 记 录 水 肿 、 恶
心 、 吐 、 量 的 变 化 ; 疗 程 前 后 查 血 尿 素 氮 呕 尿 每
( u ) 血 肌酐 (c ) 以综 合 判定疗 效 。 Bn、 Sr , 疗 效标 准 参 照 18 9 7年第 3次 全 国 中 医 肾 病 学术 会 议 通 过 C F 的拟 定 标 准 _判定 : 效 : R - 5 显 临床 症状 减 轻或 消失 , 量增 加 , u 、 c 降≥ 尿 B n S r下
9 7
[ ] 王海燕. 1 肾脏 病学 . 2版. 第 北京 : 民卫生 出 人
版 社 ,9 6 18 . 1 9 :3 5
[ 2]
A l n J n iec f ho i e a hme . Ic n o crnc n l d r
is fiin y Ac a M e c n p 1 1 7 5 2: . n u f e c . t d S a d Su p . 9 5: 8 1 c
舌草、 生牡 蛎各 3 g 制 附子 1g 灌肠 前排 尽大 小 0, 0。 便 , 膝 右侧 卧 位 , 部垫 高 1 ~ 1 c 病人 深 呼 屈 臀 0 5m,
吸, 以放 松腹肌 , 轻腹 压 。肛 管要 细 , 减 宜选 1 ~ 4
3 ; o 有效 : 临床症状 减轻 , 尿量有所增加 ,u Bn
功效 。
主题 词 肾功 能 不全/ 医药疗法 慢性 保 留灌肠 中
自 20 0 0年 8月~ 2 0 0 6年 6月应 用灌 肠 方保 留灌肠 治疗 慢性 肾功 能衰 竭 5 7例 , 取得 了一定 的 疗效 , 总结如 下 。 现 临床 资料 5 例 均 为慢 性 肾功 能衰 竭 病例 。 7 其 中男 3 6例 , 2 女 1例 ; 年龄 最大 7 3岁 , 年龄最 小 2岁, 7 平均 年龄 6 . 岁 ; 发病 为 慢性 肾小球 肾 15 原 炎 2 例, 9 慢性 肾盂 肾炎 1 8例 , 高血 压 性 肾损 害 4 例 , 尿病 性 肾病 6 。 糖 例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4例临床观察

次 内生 肌 酐 清 除 率 ( c ) C r 、血 肌 酐 (c ) S r 、尿 素 氮 (u) B n 等指标 , 观察 2个 疗程 。 22 对 照组 予 以包醛 氧 淀粉 治疗 . 日3次 . 次 . 每 每 5 , 程 同治疗 组 g疗
3 疗 效 观 察
入选及 排 除标 准 :全 部病 例均 符 合参 考 文献 『1 31 疗 效标 准 1 .
维普资讯
一
一 誊 誊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 肾功能衰 竭 5 4例 临床观 察
张 秀 芳
( 州市人 民 医院 , 徽 亳 州 2 6 0 ) 亳 安 3 8 0
关 键词 慢 性 肾功 能 衰 竭 中药 复 方 直 肠投 药 肌 酐 清 除 率 血 肌 酐
2 治 疗 方 法
32 治 疗 结 果 .
2组 患 者 均 同时 给 予高 热 量 、 质 低 蛋 白、 磷 3 . 2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优 低 .1 2
治疗 组 5 4例 中 . 显效 2 0
饮 食 , 以降压 、 感染 , 辅 抗 纠正 水 、 电解 质 紊乱 和 酸 中 例, 效 2 有 6例 , 无效 8例 , 有效 率 8 .8 : 照组 总 51% 对 毒 、 血和心 力 衰竭等 对症 治疗 贫 4 4例 中 , 效 9例 , 显 有效 1 6例 , 效 1 无 9例 , 有效率 总 21 治 疗组 采 用 中药保 留灌肠 。 物组 成 : 大 黄 5 .2 2组 总有 效 率 比较 , 统 计 学处 理 有 显 著性 . 药 生 68 %。 经 ( 下 ) 0 , 牡 蛎 ( 煎 )0 , 地 榆 3 g 败 酱 草 差 异 ( < .1 。 后 3g煅 先 3g 生 0, P 00 ) 3 g 丹参 3 g 黄 芪 3 g 六 月 雪 2 g 0, 0, 0, 0。 3 . 2组 治 疗 前 后 实验 室 指 标 比 较 见 表 1 .2 2 灌 肠方 法 : 用药 前排 空 大小 便 . 上药 加 水 煎制 4 讨 论 将 成 3 0 L后 , 碳 酸 氢 钠 2 , 灌 肠 液 注 入 灌 肠 筒 0m 加 g将 C F是 在 各 种 慢 性 肾脏 病 的 基 础 上 缓 慢 出现 R 挂 于 输 液架 上 , 药 温 降 至 3 c ~ 0《 . 用 细肛 的 肾功 能 减 退 而 至 衰 竭 . 肾脏 清 除 尿 素 等 有 害物 待 7《 4 c 时 选 二 二 管 , 石蜡 油 润 滑 管 端 , 缓 插 入 肛 门 2 ~ 5 m, 用 缓 0 2 c 渐 质 明显 降 低 . 性 产 物 作 用 于 机 体 出 现 一 系 列 临 毒 渐灌 入 药液 ,压 力 宜低 ,药液平 面不 宜 高于 肛 门 口 床 症状 。 2 c I药 液 量一 般 为 1 0 2 0 药 液 太 少 ( 足 5 1。 T 5 ~ 5 mL 如 不 C F属 中医 “ 劳 ” “ 格 ” “ R 虚 、关 、 水肿 ” “ 闭 ” 、癃 等 10 L者 ) 则 达 不 到 治 疗 目的 :如 药 液 量 过 多 ( 病 范 畴 。 病 辨 证 多 为 脾 肾 阳虚 、 湿 内蕴 、 肾气 0m > 本 寒 脾 3 0 )则 液体容 易从 肛 门溢 出造 成浪 费 。 肠 要使 虚 、 湿 内阻 , 血 亏 虚 、 毒 内 蕴 , 0 mL , 灌 痰 气 浊 乃本 虚 标 实 之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

1 . 2西医诊断 :符合人 民卫生 出版社 2 0 年第六版 《 06 内科 学》 教材 慢性肾衰 竭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 2 0 02年版 《 中药新
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肾衰竭 。 l 主要表现为食少纳呆、 恶心呕吐 、倦怠乏力 、畏寒肢冷 、肢体 困重等。
l - 3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符合 C F诊断标准; R 年龄 4 ~ 0
343慢性 肾衰竭不 同证 型灌肠 治疗疗效 比较 ( ._ 见表 3 )
表 3 慢性 肾衰竭不同证型灌肠治疗疗效比较
的共 同途径 ,纤维化的程度与肾功能受损的程度密切相关 。肾
纤维化时超微结构常表现 出基底膜增 厚,球囊黏连 ,肾小球 内
微血栓 ,毛细血管腔塌陷或狭窄 ,血 管袢 被压 、闭塞及 肾间质
或 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 。血压靶 目标值为≤1 08mmHg 3 /0 。
22治疗组加用 中药灌肠 。药物组成 :大黄 3 g . 0 ,生牡蛎 3 g 0; 湿毒炽盛者加用土茯苓 3 g 0 ,阳虚者加 用炮 附子 1g 5 ,瘀 血明
显者加用丹参 3 g 0 。煎成 1 0 ,高位保留灌肠 ,保 留药液时 5 ml
血系统 等严 重原发性疾病 ;选择血液透析和 ( )腹膜透析 、 或
C C 中医临床 研究 2 1 年 第 3卷 第 3期 JM 01 为无效 。 33统 计学方法 .
表 1 对 照组 与灌 肠 组治 疗后 疗效 比较
.7 .. 8.
计数资料用 检 验,等级资料用 Rii分析;计量资料数 dt
8 5岁。排除标 准:年龄< 0岁或> 5岁;合并心、脑、肝和造 4 8
减少< 0 C r 降低 , 3%; c无 或增加< O Sr 1 %; c无增加 , 或降低< 0 1%。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

[] 4 马红 , 王宝恩 , 陈翌阳 , 黄芪对免疫损伤性肝 纤维化大 等.
鼠的 防 治 作 用 [] 中 西 医结 合 肝病 杂 志 ,97 7 1 :2 J. 19 ,()3 .
[] 5 李文 . 中草药 抑制 H V D A的实验研 究 [] 中医杂 志 , B .N J.
维普资讯
中医研 究 20 06年 l 第 l 0月 9卷 第 l 0期
T M R sO t e 06V 11 o 1 C e. c br 0 o.9N .0 o 2
瘀软 坚 、 湿解 毒 、 。 肝 之功 。 利 滋 肾养
参考文献 :
果 酸 , 有保 肝 、 进 肝 细胞 再 生 作 用 。 因此 , 品 均 促 本
[] 7 熊磊 . 三七治疗肝病 的研究进展 [] 中草药 ,98 2 ( ) J. 19 ,9 8 :
5 7 5 8. 6 。6
具 有 明显 的抗慢性 乙 型肝炎 后肝 纤 维化 的作用 。
收 稿 L期 :060。7 t 20 .62 ( 辑 侯 勇谋 ) 编
超微结 构 的病 理 改 变 明显 减轻 , 能 减少 总胶 原 及 并
I、 、 Ⅲ V型胶 原在 肝 内的沉 积 J 4。黄 芪 、 丹参 、 柴胡
[] 3 郑筱萸 . 中药 新药 临 床研究指 导原则 ( 行) M] 北 京 : 试 [ .
中 国 中 医药 科 技 出 版 社 ,02 1417 20 . .4 . 4
关键词 : 肾功 能 衰竭 , 性/ 疗 投 药 , 肠 内 慢 治 直 中 图 分 类 号 : 2 6 5 R 5 .1 文 献标 志 码 : B
中药灌肠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2 . 3 - 2 治疗 组 血 B U N 、 S C r 、 C C r 改 善优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 见表 2 。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血 B U N 、 S C r 、 C C r 指标变化 ( i ± s )
病变程度等情况均相近 , 治疗前两组血肌酐、 尿素氮、 肌酐清除率 、 血色素经统计学分析 , 无显着性差异( 尸 > 0 . 0 5 ) , 具有可比性。 1 . 2 治疗方法
中图分 类 号 : R 6 9 2 . 5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0 8 - 0 0 3 9 - 0 2
慢性 肾功 能衰 竭 ( c h r o n i c r e n a l f a i l u r e , C R F ) 见 于各 种慢 性 肾 脏疾 病 的晚期 , 为各种 原 发和 继发 性慢 性 肾脏 疾病 持续 发展 的共 同转 归 ,由于 肾功能 缓慢 进行 减退 ,最终 出现 以代谢 产物 潴 留 、 水、 电解 质紊 乱 、 酸 碱 平衡 失 调 和全 身 各 系统 症 状 为主 要表 现 的 临床 综合 征 。慢 性 肾衰病 人 除透析 治 疗外 , 目前多 采用 中西 医结 合的治疗方法 , 其中中药灌肠 已在全 国范 围内普遍采用, 疗效肯 定并有大量文献证据支持 , 本文采用中药保 留灌肠配合艾灸治 疗 慢性 肾功能 患者 , 取得 满意 疗效 ,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 2 0 1 1 年1 月一 2 0 1 2年 1 月本科选取 5 3例为血肌酐 ( C r ) 1 7 8 — 8 0 0 p , m o l / L ( 2 9 m g / d 1 ) 的非透析患者 , 均符合 C R F诊断 标 准 , 随机 分 为两组 。对 照组 2 6 例, 男性 l 8 例, 女性 8 例; 年龄 2 8 7 8 岁, 平均 5 6 岁; 病程最短 5 个月 , 最长 1 O年, 平均 3 . 5年; 其 中慢性肾炎 6 例, 糖尿病肾病 2 例, 肾病综合征 3 例, 高血压肾病 2 例 。治疗 组 2 7 例, 男性 l 7 例, 女性 1 O例 ; 年龄 2 5 — 7 9 岁, 平均 5 4 . 1 岁; 病 程最 短 4 个月 , 最长 8 年, 平均 3 年; 其 中慢 性 肾炎 5 例, 糖 尿 病肾病 4例 , 肾病 综合 征 2 例, 高血 压肾 病 1 例 。合 并严重 心脑 血管、 肝脏及 造血系统 等原发 性疾病 者予 以剔除 。 两组患 者病 因及
中药内服与灌肠综合治疗慢性肾衰50例疗效观察

潴 留、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体 内各种毒物排泄障碍而出 水
现全身一系列 的中毒症状。 随着腹膜透析 、 血液透 析及 肾移植 术的广泛应用 , 已成为 目前临床上治疗慢 性肾衰的重要手 段 , 由于经济 、 但 设备 等各 种条件 限制 , 许多慢性 肾衰 的患者不能进行 腹膜透析 、 血液 透
症【] J. 中国骨伤 ,96,( )2 . 19 9 1 :6 [] 刘 银军 .手法 治疗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机理 探讨 [.颈腰 痛杂 志 , 5 J 】
19 1 ( )2 6 97,8 4 :2 .
再生, 且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 腰椎牵引可使椎 间隙增宽 , 问 椎 盘内成为负压 , 有利 于突 出的髓核还纳 , 并能使椎间孔扩大 , 改
有 明显的快速 消炎作用 。 利多卡 因能完善地 阻断神经纤维的传
【 曾昭洋 , 2 2 J 张乾军 , 宋贵杰 . 煌消肿镇痛膏 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 I 敦 临
床观察f. J 中医正骨,0 6 1 ( )2 ] 2 0 ,8 2 :. [] 中药新药治疗腰椎 间盘突 出症 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3 草案 ) 1 l_ J 中 国中医骨伤科杂 志 ,9 5 3 5 :2 5 . 19 , ( )5 — 3
除乳 酸和机体 代谢 产物 , 有利于消 除无 菌性炎性反应 , 减轻 神 经根周围组织 的机械性压迫 和化学刺激 。现代解剖学认为 , 推 拿手法可以促使突 出髓核 回纳 , 调整关 节功能紊乱 , 松解粘连 , 改变突出物在异常结构 的走行 。推拿治疗 可以提 高腰椎周 围 肌肉及其筋膜 的代偿能力 , 加强脊柱 的稳定性 。
临床症状 的根本原因 。甘露醇能脱水消肿 , 盐酸 克林霉素 能抗
临床观察表明 , 采用骶管注药配 合静 脉滴 注活血化瘀 中药 制剂 、 水剂 , 脱 并予 中药外敷 、 引 、 牵 推拿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作者:严红兰庄智芳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2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慢性肾衰竭病例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使用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肌酐等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肾衰越早期使用中药灌肠疗效越好。
结论:中药灌肠能通过降低血肌酐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应尽早期辨证使用中药灌肠。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中药灌肠;疗效【中图分类号】R2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所有原发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灌肠治疗是利用肠道黏膜作为半透膜,通过肠道排除代谢产物、降低毒素水平,起到早期延缓肾衰竭的作用。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在缓解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发展、推迟透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科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6年1月-2019年1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CRF的诊断标准[1],且均处于肾功能衰竭期。
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45~70岁;病程:2-5年,51例;4年以上9例。
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3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高血压肾病3例,糖尿病肾病6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优质蛋白,高热量,低磷的饮食。
静脉滴注肾康,凯时等西医治疗,控制患者的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控制感染。
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行中药保留灌肠。
用生大黄30g、煅牡蛎30g、红花30g,蒲公英30g,附子30g,加水煎汁成200ml的药液,至38-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 ,是延缓慢性 肾衰竭进展的有效方法 。
运 化 ,肾失 主 水 ,水 湿 内 蕴 , 日久 成 浊 毒 ;浊 毒 壅 塞 三
C KD 4 期 1 3例 ,C K D5期 5例 。 两 组 患 者 性 别 、年
龄 、病 程 、分期 等方 面 比较 ,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具 有 可 比性 。
浙 江 中 医杂 志 2 0 1 3年 1 1月第 4 8卷 第 1 1 期
中药灌 肠 治疗 慢 性 肾功 能衰 竭 5 3例
张 庆 霞
浙江 省东 阳市 中医 院 浙江 东阳 3 2 2 1 0 0
关 键词
慢性 肾功能 衰竭 中药灌肠 临床观 察 1 5 %,血肌酐 降低 ≥ l 5 ;稳 定 :临床 症状 有 所改 善 , 症状积分减 少<3 0 , . 5岁 ;病 程 1 7 ~1 2 8个 月 ,平均 6 7
个月 ;C KD 2期 1 8例 ,C KD 3期 1 7例 ,C K D 4期 1 3 例 ,C KD5 期 5 例 。对 照组 5 0例 中 ,男 3 1 例 ,女 1 9 例 ;年龄 2 8 ~8 3岁 ,平均 5 5 . 7岁 ;病 程 1 9 ~1 2 4个 月 ,平均 7 1个 月 ;C KD2期 1 6例 ,C KD 3期 1 6例 ,
1 5 ;无效 :临床症状无改善或 加重 ,内生肌酐 清除率
1 0 3例 患 者 均 参 照 美 国 2 0 0 2年 发 布 的 K/ D oQ I 慢性 肾脏病 临床 实践 指南 进 行 诊 断与 分期 ,随机 分 为 两组 。治疗 组 5 3例 中 ,男 2 7例 ,女 2 6例 ;年 龄 3 2
笔者 自 2 0 1 1年 1月 ~2 0 1 3年 4月应 用 中药 保 留 灌 肠方 法治 疗 5 3例 慢 性 肾功 能 衰 竭 患 者 ,取 得 了 满 意 的疗 效 。现报 道如下 。
1 一 般 资 料
无 降 低 ,或 增 加 < 1 5 ,血 肌 酐 无 增 加 ,或 降 低 <
2 治 疗 方 法
焦而见变证 百出 ;浊毒羁 留 日久 ,脉 阻成瘀 。故 以通腑 泄毒排 浊为 治疗 大法 。中药保 留灌 肠 方剂 以大 黄为 君 , 大黄始载于 《 神农 本草经 》 ,谓 其 “ 下 瘀 血 ,血闭寒 热 , 破瘢瘕积 聚,留宿饮 食 ,荡涤 肠 胃,推 陈致 新 ,通利 水
紊 乱和 酸 中毒 、纠正贫 血 等对 症 处 理 。治 疗组 在 对 照 组 基础 上 加 中药 高 位 保 留 灌 肠 ,处 方 :生 大 黄 ( 后
下)1 5 g ,煅 牡 蛎 ( 先煎) 、煅 龙 骨 ( 先煎) 、蒲公. 英、
六 月雪 各 3 0 g ,丹参 2 0 g 。灌 肠 方 法 :先 予 生 理 盐 水 清洁灌 肠 清 空 肠 道 ,再 予 以 上 方 药 浓 缩 煎 至 2 0 0 ml , 待 药液 温度 降至 3 9 ℃~4 0 ℃ ,用一 次性输 液 器经 石 蜡 油润 滑 后 插 入 肛 门 至 2 5 ~3 0 c m 处 ,缓 慢 滴 入 药 液 ( 一般 在 2 O ~3 0 mi n之 间滴完 ) ,保 留时 间 2 ~4小 时 , 每 日灌 肠 1次 ,1 2天为 1 疗程 ,必 要 时问 隔 7天后 再
~
或 肾小球 滤过率降低 ,血 肌酐增加 。
3 . 2 结果 :经 上述 方 法 治疗 后 ,治 疗组 5 3例 中 ,显 效 1 9例 ,有效 2 1例 ,稳定 7例 ,无 效 6例 ,总有 效 率 8 8 . 6 8 ;对 照 组 5 0例 中 ,显 效 1 O例 ,有 效 1 8
例 ,稳定 5 例 ,无效 1 7例 ,总有效 率 6 6 . ( ) ( ) 。两组
总 有效率 比较 ,差 异有显 著性 意义 ( Pd 0 . 0 5 ) 。
4 体 会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 中医学 “ 水 肿” 、“ 关格 ” 、“ 癃 闭” 、“ 虚劳” 、“ 溺毒”等 病证范 畴。本 病属本 虚标实之 证 ,以脾 。 肾亏虚为本 ,湿 浊瘀 毒为标 。脾 肾两 虚 ,脾 失
用 1疗 程 。
吸收 ,改善氨基 酸代谢 ,促进 肠道 中毒性 物质排 出 ,抑
制 肾 小球 系膜 细 胞 与 肾小 管 上 皮 细 胞 增 生 ,从 而 延 缓 肾
衰竭的进 展 。蒲公 英 、六月 雪具 有 清热 解 毒除 湿 作用 , 能有效杀灭 肠道 内的细 菌 ,减少 肠毒 素 的生成 与 吸收 ; 煅牡蛎 、煅龙骨具有收敛 固涩作用 ,防止 大黄泻下太过 , 且富含多种钙盐 ,可使 灌肠液成 为高渗 液而达 到结 肠透 析的 目的。丹参 具有祛瘀 生新 、活血通络 的功 能 ,改善
谷 ,调 中化 食 ,安 和 五 脏 ” 。药 理 学 基 础 研 究 也 已证 实 : 大 黄 可增 加 肠 蠕 动 ,抑 制 蛋 白质 分 解 ,阻 止 肠 道 中 氨 的
对 照组采 用低 盐优 质 低蛋 白低磷 饮 食 ,保 证 足够
热 量供 给 ,根 据病情 辅 以利 尿 、降压 、纠正 水 电解 质
3 治 疗 结 果
高凝状态 ,减少 肾脏细胞凋亡 ,从 而延缓 肾衰竭 的进展 。
总之 ,中药灌肠疗法 具有疗 效好 ,治疗 费用低 ,操作 简
3 . 1 疗效标 准 :症状积分 根据 S t a n g h e l l i n i 标 准 分为 四
级[ 1 ] 。0分 :无 症状 ;1分 :偶 有症 状但 不 明显 ,不影 响 日常工作 生活 ;2分 :症状 较为 常见 ,轻 度影 响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