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木类概述

合集下载

茎木类

茎木类

性状鉴定

观察其外形,是完整还是其中一 部分。
形状:各式各样,是否带叶, 粗细与长短:一般用厘米或毫米度量 颜色:各种复合色,如褐黄色、红紫色等。 表面:皱纹、光滑、 有无加工痕迹等。 质地:软硬程度、组织结构。 断面:切面、折断面的状况,如层次、结构、 年轮有无等。 气味:香、臭、苦、甜、异常。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25g,加水250ml,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 至50ml,放冷, 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50ml、25ml), 合并正丁醇液,加2%氢氧化钠溶液洗涤5 次,每次30ml,正 丁醇液加水洗涤至中性,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5ml 使溶解,加 盐酸2ml,回流1小时,蒸干,残渣加水10ml,搅 匀,加水饱和的醋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10 ml,合并醋酸乙 酯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 取齐墩果酸对 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供 试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 取上述两种溶 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丙酮(4:1) 为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 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 照品色谱 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 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 点。
青风藤Caulis Sinomenii


民间整理药物 为防已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毛青 藤S.acutum var.cinereum的干燥茎藤 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功效,主要 用于风湿痹痛,关节炎等,
性状鉴别

本品呈长圆柱形,常微弯曲,长20~70cm 或更长,直径0.5~2cm。表面 绿褐色至棕 褐色,有的灰褐色,有细纵纹及皮孔。节 部稍膨大,有分枝。体轻,质硬而 脆,易 折断,断面不平坦,灰黄色或淡灰棕色, 皮部窄,木部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部 淡 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苦。

茎木类药材

茎木类药材

第五章 茎木类药材
一、木通 Akebiae Caulis
知识链接
混伪品—关木通 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藤茎。主产东北地区,因产量大、价格低,发展到全国 并有出口,商品习称“关木通”。本品呈长圆柱形,略扭曲。 表面灰黄色,节部稍膨大。体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黄色 ,导管与射线整齐排列成放射状,髓极小。气微,味苦。如图 5-3所示。 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观察木通、川木通药材和混伪品关木通,找出主 要性状鉴别特征,并进行比较。
一、木通 Akebiae Caulis
射线
图5-2 川木通饮片
图5-3 关木通切片
第五章 茎木类药材
一、木通 Akebiae Caulis
案例分析
案例:2004年2月《搜狐新闻》报道:长春市某医院工作的王女士,因经 常有眼睛模糊、口苦等症状,开始服用龙胆泻肝丸。从1995到2001年6年时间 内,她一共吃了 50多盒龙胆泻肝丸。1998年时,王女士的眼圈、嘴唇周围出 现了黑圈,并且出现全身乏力、形体消瘦、夜尿多,呼吸困难等症状,于 2001年被确诊为尿毒症,开始了漫长的透析之路。 分析: 2003 年以前,因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引发肾病(龙胆泻肝丸中毒 事件)的报道多见于报端。这是由于龙胆泻肝丸处方中的木通被错误的用成 关木通,而长期服用关木通其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可导致慢性肾功能损伤, 甚至肾衰竭。上述案例可以确定王女士是由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中毒引起 的肾病。 2003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关木通,2005版起 中国药典未再收载。原关木通及其制剂,一律用木通代替。
【性状鉴定注意点】 1.藤茎呈圆柱形,稍弯曲。 2.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外 皮粗糙,具突起的皮孔。节部膨 大或不明显。 3.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 断面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 中空。 4.气微,味微苦而涩。

4常用中药饮片辨识-茎木类

4常用中药饮片辨识-茎木类
药用部位: 干燥藤茎
鉴别特征:
1.横切椭圆形薄片,边缘不整齐,有 纵向凹沟及棱线,残余皮部黄棕色, 易撕裂,节膨大。
2. 木部浅棕色或浅黄色,宽广,满 布小孔,排列成若干同心环状层纹, 被类白色射线分隔成若干束。髓位 于中央,类白色或黄棕色,有时中 心有空腔。
3. 体轻,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 不整齐。
2. 多数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 钩,或一侧有钩,另一侧为凸起 的疤痕。
3. 切面外层棕红色,皮部纤维状, 髓部淡黄白色而疏松或中空。
4. 质坚而轻,不易折断。无臭, 味微甘。
钩藤
表面红棕色或紫红色, 纵皱纹,光滑无毛
枝节上有钩
髓部黄白色,海绵状 或髓中空
竹茹——化痰药
来源: 禾本科植物青杆竹、大头典竹、淡竹
2.质坚体轻,不易折断。 3.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气
味。味苦。
关木通
木部宽广,有多层 整齐环列的小孔与 类白色射线相间, 呈蜘蛛网状。
皮部窄,颜色浅
髓部不明显,细条状
大血藤——清热解毒药
来源:木通科植物 大血藤
大血藤(红藤)
药用部位: 干燥藤茎 鉴别特征: 1.为类圆形厚片。
2.皮部红棕色环状, 有六处县内嵌入木部。
髓部
木质部
皮部
2. 气微,味微。
白色,海绵状 黄白色

槲寄生——祛风湿药
来源: 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
槲寄生
药用部位: 带叶茎枝 鉴别特征:
1. 茎枝圆柱状,直径3~8mm, 节部稍膨大,有紫黑色环纹; 表面金黄色、黄绿色,有不规 则纵斜皱纹。
2. 叶片对生于枝梢,易脱落,无 柄。革质,较厚,金黄色至黄棕 色,多横皱纹。 3. 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射线放射 状,髓小,常偏向一边。 4. 无臭,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中药鉴定学 茎木类

中药鉴定学 茎木类
民间整理药物 为防已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毛青
藤S.acutum var.cinereum的干燥茎藤 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功效,主要
用于风湿痹痛,关节炎等,
性状鉴别
青藤
毛青藤
药材
横切面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川木通Caulis Clematidis Armandii
亮叶鸡血藤M. nitida、商品名为网络鸡血藤,主产 广西,多自产自销。
昆明鸡血藤M. reticulata、在甘肃、江西、浙江、 广东、广西部分地区作鸡血藤使用,应加以区 别。
凤庆鸡血藤膏:云南产,其主要原料为木 兰科南五味子属Kadsura植物茎藤所提汁 液,应加以注意,不能仿效。
小通 草
大血藤
《新修本草》名苏方木 《本草纲目》海岛有苏方国,其地产此
木,故名,今人省呼为苏木。 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 主产台湾、广西、广东、云南。 砍树取黄红色或红棕色心材晒干,用对刨
薄片使用。
原植物

性状与显微鉴别
药材
横切面
理化鉴别与检查
降香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木类药材:药用部位仅为木质部,且以心 材为主,有沉香、降香、苏木等。
性状鉴定
观察其外形,是完整还是其中一 部分。
形状:各式各样,是否带叶, 粗细与长短:一般用厘米或毫米度量 颜色:各种复合色,如褐黄色、红紫色等。 表面:皱纹、光滑、 有无加工痕迹等。 质地:软硬程度、组织结构。 断面:切面、折断面的状况,如层次、结构、
东北、西北各省市以前将木通科〔大血藤 科〕的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做鸡血 藤使用,应加以区别药用。

第八章 茎木类

第八章 茎木类


传统认为:以条匀,无粗皮,内色鲜黄者为 佳。 药典规定,本品含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 16.0%,饮片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2.0%。
药理作用



1. 50%甲醇冷浸物对小鼠实验性水肿有利尿 消肿作用,其利尿作用强于淡竹叶,弱于猪 苓。 2. 体外实验,对革兰氏阳性杆菌,痢疾杆菌,致 病性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 3. 马兜铃酸腹腔注射可抑制大鼠腹水癌细胞 生长,并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细 胞免疫力.
第六章
关木通
茎木类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
采收加工及产地


【采制】秋冬二季采割木质茎,刮去粗皮, 晒干。 【产地】主产于东北三省,一般销黄河以北 地区。
性状鉴别



1. 长圆柱形,稍扭曲,长1-2m, 直径1-6cm, 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节部稍膨大。 2. 体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黄色或淡黄 色,皮部薄,木部宽广,有多层整齐环状排 列的大型导管,射线放射状,髓部不明显。 摩擦残余粗皮有樟酸A、B、D、Ⅳ,青木香酸, 齐墩果酸,马兜铃苷、木兰碱等。
理化鉴定

取本品粉末1克,加70%乙醇20毫升,加热 回流15分钟,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干 后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显天蓝色荧 光,于点样处加稀盐酸1滴,干后显黄绿色 荧光,用氨气熏后复显天蓝色荧光。
品质评价
显微鉴定


横切面: 可见残留的木栓细胞。中柱鞘部位有微木 化的纤维群。形成层明显。维管束12个。木质部宽 广,大形导管长单个环状排列,与小形导管相间交 错形成明显的层次。髓部条状。木质部和韧皮部射 线明显。 粉末淡黄色。⑴纤维管胞大多成束,直径11-20μm, 壁有明显的具缘纹孔,分隔纤维直径21-42μm, 斜纹 孔明显。⑵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20-40μm。⑶具 缘纹孔导管较大,直径约360μm。⑷石细胞少数, 类方形,壁较厚或一边较薄。尚有木栓细胞、淀粉 粒等

茎木类概述

茎木类概述

(二)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
(横切面、径向纵切面、切向纵切面)
1. 导管(管胞): 具缘纹孔及网纹, 侵填体
2. 木纤维: 斜裂隙状单纹孔, 分隔纤维
3. 木薄壁细胞: 生活细胞 4. 木射线
茎木类中药
一.茎类中药
1. 木质茎藤:关木通,鸡血藤 2. 草质茎藤:首乌藤 3. 茎枝:桂枝,桑枝,桑寄生 4. 茎刺:皂角刺 5. 茎髓:通草,灯心草 6. 其它:鬼箭羽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木类中药
1. 边材(液材)
2. 心材 (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
三、 性状鉴别
1. 形状: 圆柱形
2. 表面: 黄棕色/枯绿色
3. 质地: 质坚实/质脆 4. 断面: 木质部/髓部 5. 气味
二. 显微鉴别
(一)茎类中药的组织构造
1. 周皮或表皮: 落皮层/角质层, 毛茸, 气孔
2. 皮层: 比例, 纤维, 石细胞, 分泌组织, 后含物 3. 韧皮部: 外方常有纤维束 4. 木质部 5. 髓部: 环髓纤维, 环髓石细胞

茎木类概述

茎木类概述
表皮:一列细胞,角质层 皮层:与中柱界限不清楚 维管束:有限外韧型,散列于基本组织中 髓:不明显
韧皮部 木质部
●木类药材
横向切面
通常要取三切面(沉香),即: 1.横向切面:沿与长轴垂直方向 2.切向纵切面:沿切线方向 3.径向纵切面:沿直径方向
切向切面
径向切面
重点观察的部分
导管 具缘纹孔或网纹;侵填体、形状和颜色。 管胞(裸子植物)的具缘纹孔包括纹孔缘、纹孔 口、纹孔塞3部分。
木纤维 狭长厚壁细胞,壁厚胞腔小。 纤维管胞,明显的具缘纹孔。 韧型纤维,也称木纤维,具缘纹孔退化为单斜纹孔 分隔纤维,腔内具1-数个分隔。 木薄壁细胞 活细胞,贮藏,多木化。含淀粉粒或
草酸钙结晶
木射线 横切面 射线从中心向四周放射状排列,示宽度和长度。 切向切面 射线呈纺锤形排列,示射线宽度和高度。 径向切面 射线呈横带状排列,示射线高度和长度。

结构类型总结
16.双子叶木本茎构造 次生,桂枝 17.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偏心性排列成数个半圆形环,鸡血藤 18.茎具内生韧皮部,络石藤(同根茎); 19.茎具髓部异常维管束,海风藤(同根茎); 20.双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次生,紫苏茎 21.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初生,石斛 22.木类中药三切面,沉香 23.茎具内涵韧皮部,沉香(同根);
• 颜色不一,或具棕褐色 树脂状条纹或斑块;
• 注意年轮、质地和气味。
显微鉴别
●双子叶木本茎构造 次生
■ 周皮或表皮
老茎周皮,嫩茎表皮。
■ 皮层 有或无。
■ 无限外韧型维管束 韧 皮部厚壁组织,形成层,木 质部导管较密,射线狭窄。
■ 髓 薄壁细胞,环髓厚 壁组织。
桂枝茎横切面简图
异常构造
● 韧皮部和木质部成层状偏心性排列成数轮,如鸡血藤。

第06章 茎木类中药(1)

第06章 茎木类中药(1)
3.木薄壁细胞 细胞壁有时增厚或有单纹孔,大多木质化。 有时内含淀粉粒或草酸钙结晶。
4.木射线 细胞形状与木薄壁细胞相似,但在切面上的位置 和排列形式不同,射线细胞的长轴通常是半径向的,和导管 及纤维的长轴相垂直。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横切面 射线从中心向四周辐射,显示射线的宽度和长度; 切向切面 射线的轮廓呈纺锤形,显示射线的高度和宽度。
【注意】本品已经从2005版药典中删除。
精品课件
川木通 Caulis Clematidis Armandii
【来源】 为毛茛科 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l. 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 . –Ham. 藤茎
精品课件
【性状鉴别】
呈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2~3.5cm。 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
精品课件
1.导管和管胞 导管分子的形状、宽度、长度、 导管壁上纹孔的类型。此外还应注意导管中有 无侵填体及侵填体的形状和颜色。
松柏科植物的木材没有导管,而为管胞。管胞 两端较狭细,无明显末梢壁(纤维状管胞), 即使有斜形末梢壁但无穿孔而只有纹孔(导管 状管胞)。
精品课件
2.木纤维 占木材的大部分。通常为单个狭长的厚壁细胞, 细胞腔狭小,壁厚有斜裂隙状的单纹孔;少数细胞腔较宽。 有些纤维胞腔中具有中隔,称为分隔纤维。
精品课件
断面 髓偏于一侧:鸡血藤、槲寄生 导管小孔明显、射线放射状:关木通、大血藤、清风藤、 海风藤。 异型VB:鸡血藤、丁公藤、沉香
气味 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而无辛辣味; 降香、沉香等则有香气。
精品课件
二、显微鉴别
一般应作横切片、纵切片及解离组织进行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

包括药用木本植物的茎或其木材部分; 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 分茎(Caulis)类中药和 木(Lignum)类中药。
一、茎木类中药的类型:
(一)茎类(caulis)中药: 药用部位包括茎藤、茎枝、茎刺、 茎髓等
茎藤入药:
鸡血藤
茎枝入药:
带叶的茎枝入药:
茎刺入药:
茎髓入药:
双子叶植物茎的组织构造
异常构造: 如络石藤内生韧皮部、环髓纤维、 环髓石细胞。 鸡血藤异型维管束,韧皮部和木 质部相间排列; 海风藤髓部有6-13个外韧型维管 束。

鸡血藤

特殊细胞 和细胞内 含物:
(二)木类中药:
为双子叶木本植物和裸子植物。 1、制片类型:一般制作三个方 向的切片: 横切片、切向纵切片、径向纵切 片。 解离组织片和粉末片。


木类药材 三切面
2、组织构造特点: 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常常产生落 皮层。 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影响。 早材、晚材、年轮
3、木类中药的显鉴别要点:
(1)注意识 别导管(管 胞)的类型; 射线的形状、 宽度及长度。Fra bibliotek横切面
切向纵切面:
径向纵切面:
(2)注意分隔纤维;木薄壁细胞 及内含物。木薄壁细胞有时增厚 或有单纹孔。 (3)木类中药有时可见到内涵韧 皮部。
(二)木类(lignum)中药:





药用部位主要采用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 内的各部分,俗称木材。又分: 边材(液材):含水分多,颜色较浅。 心材:蓄积较多挥发油和树脂类物质, 颜色较深,质地致密。 心材可以逐年增加,而边材的厚度比较 稳定。 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 香、苏木等。

心材和 边材
二、性状鉴别:
(一)茎类: 一般应注意其形状、大小、粗细、 表面、颜色、质地、折断面及气 味等,带叶的茎枝,还应观察叶 的特征。 木质茎;草质茎
(二)木类:完整的生药多呈长 圆柱形或劈成块片状,形状多种, 颜色较深。要注意形状、大小、 色泽、纹理、质地、气味和断面 等。
沉 香
三、茎类中药的显微鉴别:
(一)制片类型:一般制作横切片、 纵切片、组织解离片、粉末片。
(二)显微鉴别要点:



常为次生构造 (1)周皮或表皮; (2)皮层; (3)韧皮部; (4)形成层是否明显、成环; (5)木质部; (6)髓部; (7)有无异常构造、特殊细胞和细胞内含物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