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复习1

合集下载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复习重点《木兰诗》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复习重点《木兰诗》

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复习重点《木兰诗》本文是关于初一下册语文期中复习重点《木兰诗》,感谢您的阅读!
1相关背景
《乐府诗集》,为南宋郭茂倩所编,共一百首依照音乐性分为十二类,《木兰诗》属于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的〈梁鼓角横吹曲〉当中。

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2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3分段及段意
全诗共分成四层:
第一层就是第1自然段,讲的是:木兰纺织;
第二层是第自然段到第3自然段,讲的是:木兰从军;
第三段是第4自然段,讲的是:木兰征战;
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讲的是:木兰还乡。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专题04名著与综合性学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

专题04名著与综合性学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

04 名著与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的三段文字,联系整部作品,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文段一】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

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

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

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

【文段二】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文段三】“为什么不去卖了它们,再买上一辆车呢?”想到这,他几乎要跳起来了。

A.“他的希望更大了”说的是“他”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拉车挣更多的钱,好回老家买地造房子,过上安稳的日子。

B.“他”的车没了,是因为他为了挣钱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最后劳累到生病了,为了看病。

“他”只得把车卖了。

C.“它们”指的是骆驼,“他”从军营逃走的时候带走了三匹骆驼,后来把它们牵到城里卖了钱,买了第二辆车。

D.他从农村来到北京,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成潦倒、麻木、自私、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完成问题。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是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眼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课时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脸上永远红扑扑的。

特别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选段中的“他”是名著_____中的主人公_____。

这部书由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我们曾在六年级时学过他的一篇作品:_____。

(2)选段主要采用了_____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3)请结合原著简要说说主人公的性格前后发生的变化,完成下面题目:主人公前后性格的变化:从(最初)_____到(最后)_____。

3.名著阅读阅读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后,班里决定开展读书交流会,活动比较丰富,有说一说人物经历,画一画人物样貌,品一品人物形象,演一演小说情节,出一期阅读小报。

《孙权劝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专项练习模拟金卷

《孙权劝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专项练习模拟金卷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总复习《孙权劝学》知识点汇总讲解+专题训练一、原文及翻译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二、字词理解(1)字词注释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初一文言文期中复习古文练习过关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初一文言文期中复习古文练习过关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古文过关卷一、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邪!但.()..()为()博士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木兰诗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zhù)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织。

不闻机杼何所思..(kè hán)()..(tiě)(),可汗..()。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问女何所忆大点兵..()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 ()市.()..()。

军书十二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iū jiū) ()。

..(jì) ()鸣啾啾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 ()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 ()。

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

文学常识.1 •《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2•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称谓),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称谓)臧克家。

3. 《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4.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5.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文学家、史学家(称谓)。

6.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7.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表现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光未然,本名张光年。

现代作家、评论家。

8. 《土地的誓言》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 -散文》卷一。

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现代作家。

阅读题:1.事件概括要考虑文章中心,句式是:什么人+干什么;什么人+怎么样或为什么+干什么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2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内容《土地的誓言》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内容《土地的誓言》

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内容《土地的誓言》
本文是关于初一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内容《土地的誓言》,感谢您的阅读!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ch)痛嗥(ho)鸣谰(ln)语镐(gǎo)头污秽(hu)默契(q)
2.解释下列词语。

(1)炽痛:热烈而深切。

(2)标直:笔直。

(3)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4)亘古:远古。

(5)污秽:肮脏的东西。

二、重点句子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广西北海市2022年春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检测卷(含答案)

广西北海市2022年春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检测卷(含答案)

期中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康肃忿然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卖油翁》)(3)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4)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原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愈笔下与“晚春仍是百花争艳”意思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蚌埠局属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1分)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昼夜,A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

给他guàn下去,他的确睁开眼看了看,可是过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嘴里叽叽咕咕,不晓得说了些什么。

A这才想起去请大夫。

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

既心疼钱,又恨自己这样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

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

什么也无须说了,他接过碗来,把药吞下去。

他躺了十天。

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有改动)(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guàn()下去赘.着()(2)加点词语“不济”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广东专用)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广东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广东珠海·七年级珠海市文园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射于家圃( )(2)卖油翁释.担而立( )(3)尔安敢轻.吾射( )(4)康肃笑而遣.之( )2.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2)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乙)陈康肃公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技之长,岂汝先父之志邪?”遂杖之。

(选自《碎金鱼》,有改动)【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及.守荆南回/及.鲁肃过寻阳B.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公亦以.此自矜C.岂.汝先父之志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D.遂.杖之/遂.反溯流逆上矣4.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岡不叹服5.请根据甲、乙两文回答以下问题。

(1)甲文中卖油翁“睨之”这一神态,写出了他怎样的心理?乙文中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_____________(2)结合上面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答案】1.曾经放下轻视打发2.(1)卖油翁回答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复习
同学们,期中考试已临近,所以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这张试卷,从而发
现自己的缺陷,在此,预祝大家期中
考试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论语 1.子曰:朝闻道,( )。 2.子曰:士志于道,( ),未足与议也。 3.子曰:君子怀德,( ),( ),小人怀惠。 4.子曰:( ),多怨。 5.子曰:不患无位,( )。不患莫己知,( )。 6.曾子曰:夫子之道 ( ) 7.子曰:( ),小人喻于利。 8.子曰:见贤思齐焉( )。 9.子曰:事父母几谏,( ),( ),劳而不怨 。 10.子曰:父母在,( ),( )。 11.子曰:父母之年,( ),( ),一则以惧。 1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 )。 13.子曰:( )鲜矣。 14.子曰:君子欲纳于言,( )。 15.子曰:( ),必有邻。 16.子曰:( ),乘桴浮于海。从我者,( )!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 17.宰予昼寝。子曰:(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子曰:始吾于人也,( );今吾于人也,( )。于予与改是。 18.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子曰:( ),( )。 1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 ),是以谓之‘文’也。 20.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 ),( ),( )。 21.季文子( )。子闻之,曰:( ),( )。 22.子曰:宁武子,( ),则知;( ,)则愚。其知可及也,( )。 23.子曰:老者( ),( )信之,( )。 24.子曰:已矣乎!吾未见
( )。
25.子曰:十室之邑,( ),不
如( )。
26.有颜回者好学,( ),
( )。不幸短命死矣。( ),
( )。
27.子曰:“其心( ),
( )。
28.子曰:“贤哉,回也!( ),( ),
( ),( ),
( )。贤哉,回也!”
29.冉求曰:“( ),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 ),
( )。”
30.子谓子夏曰:“( ),无为小人
儒。”

二.生字词
1、写字
菜( )qí 桑( )shân
斑( )máo ( )fù 盆子
确( )záo 轻( )jiã
( )yuán 博 人声( )沸
( )tì( )tǎng 祭( )
( )huǎng( )hū
( )钉( )铁 嘟( )nǎng
( )目结舌 妒( )
( )( )善诱 商( )quâ
天( )fù ( )延残( )
根深( )固 不( )chì
( )zhēn别 生死( )关
( )rùo大 跌( )dàng
( )qī息 ( )wǎn转
2

梦( )mâi销( )迹
相得益 ( )zhāng ( )pì美
2,注音
油蛉( ) 攒( ) 碴( )
靸( )鞋 抻( ) 泵( )
觑( ) 龟( )裂 冢( )
瀛( )

三.古诗默写 ( ),水面初平云脚低。 乱花渐欲迷人眼,( ) (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 ( ),中儿正织鸡笼。 种豆南山下,( ) 道狭草木长,( ) ( ),邀我至田家。 待到重阳日,( ) 四.文言文 “而”的用法: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敏而好学 默而知之 学而不厌 择其善者而改之 方背面而持其驾 而离楚愈远耳 马无故亡而入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堕而折其髀 丁壮者引弦而战 言终而死 而南门已牡下矣 穷暮而无所归宿者 “之”的用法: 学而时习之 知之为知之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默而知之 择其善而从之 我欲之楚 近塞上之人 人皆贺之 此子独以跛之故 汝取吾一只箭折之 徐行之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
“以”的用法:
可以为师矣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此子独以跛之故
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

“为”的用法
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
将奚为北面
此何遽不为福乎
予愠为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