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考模拟卷三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选择题测试(三)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选择题测试(三)姓名 ( )1.可调千斤顶适用于检测( )。
A .平行度误差 B .平面度误差 C .直线度误差 D . 圆度误差 ( )2.产品质量往往要受到5M1E 的影响,以下不属于5M1E 要素的是( )。
A. 机器 B .材料 C .环境 D .运输 ( )3.利用万能角度尺的角尺和基尺的组合,可以测量的范围为 度 ( )。
A. 0-50 B. 50-140 C. 140-230 D.230-320 ( )4.30h6,30f6,30g6三个公差带( )。
A. 基本偏差相同,公差等级不同 B. 基本偏差相同,公差等级相同 C. 基本偏差不同,公差等级相同 D. 基本偏差不同,公差等级不同 ( )5.可用于检定角度样板,也可用于测量精密零件的角度的量具是( )。
A .90°角尺 B .万能角度尺 C. 正弦规 D. 角度量块 ( )6.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轴径属于( )。
A. 间接测量 B. 相对测量 C. 动态测量 D.绝对测量 ( )7.用螺纹千分尺分别在5个测量点测量三角形螺纹,可得5个尺寸值M ,此时以 作为被测螺纹的实际中径值。
( ) A. 最小值 B. 平均值 C. 最大值 D.公式d 2=M-C 60( )8. 计量值控制图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最常用的工具。
( ) A. B. - C X ~- D.X-Rs( )9.有一批孔类零件,孔径尺寸φ50±0.027mm,经检测,该批零件的内孔尺寸标准差为0.0054mm,假设零件的公差分布中心与质量特性值分布中心重合,其工序能力为 。
( ) A. 工序能力过高 B. 工序能力充足 C 工序能力尚可 D.工序能力不足 ( )10.主要用于测量孔和沟槽的深度及两平面间的距离的千分尺是 。
A .内径千分尺 B .深度千分尺 C .螺纹千分尺 D .公法线千分尺 ( )11.如果梯形螺纹的公称直径是Tr40,那么检测螺纹外径跨度最适用的公法线千分尺量程应为 。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考模拟卷十八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统考班级学号姓名成绩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尺寸偏差简称,它包括和,而极限偏差又包括和。
2.国家标准中对组成配合的原则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和。
3.国家标准设置了个标准公差等级,其中精度最高,_________ 精度最低。
4.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该包括、、和四要素。
5.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一般为0.5mm,当微分筒转一圈,则测微螺杆的轴向位移是_______mm。
微分筒圆周上刻有______等份,此千分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mm。
6.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称为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1、一般以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作为基本偏差。
( )2、按过渡配合加工出的孔、轴配合后,既可能出现间隙,也可能出现过盈。
( )3、测量内螺纹使用螺纹环规,而测量外螺纹使用螺纹塞规。
( )4、正弦规对内外圆锥角都可以进行测量。
( )5、最大极限尺寸一定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一定小于基本尺寸。
( )6、误差是加工和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公差是设计给定的。
( )7、量块使用后为了保护测量面不碰伤,应使量块结合在一起存放。
( )8、万能角度尺是用来测量工件内外角度的量具。
( )9、外径千分尺测微螺杆的移动量一般为25mm,因而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的起、止数值一般为25mm的整数倍,如25-50mm、50-75mm等。
( )10、塞规的通规作用是防止孔的作用尺寸大于孔的下极限尺寸。
三、选择题(每空格2分,共20分)1、具有互换性的零件是()A.相同规格的零件B.不同规格的零件C.相互配合的零件D.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2、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考模拟卷九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统考班级学号姓名成绩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孔的上极限偏差用_________表示,轴的下极限偏差用________表示。
2.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后零件表面上具有较小_________和________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
3.任何测量过程都包含测量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和测量误差等四个要素。
4.公差带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基本要素确定的。
5.基准制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6.塞尺主要用来检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几何误差分为形状误差、位置误差、___________和________。
8.________是一种测量偏离水平面的微小角度变化量的常用量仪,它的主要工作部分是__________。
9.________是测量外螺纹中径比较精密的________测量方法。
10.在直方图中,M为_________,_________为样本数据平均值。
二、判断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1、为使零件具有互换性,零件的加工误差必须控制在设计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 )2、只要孔和轴装配在一起,就必然形成配合。
( )3、任何机械零件除了标注尺寸公差以外,必须标注几何公差,以保证零件的精度。
( )4、直线度是限制被测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 )5、零件旋转一圈,量表显示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圆度误差。
( )6、线对面、面对面、线对面、面对线四种情况下,平行度误差的数据处理方法是一样的。
( )7、面对面垂直度误差检测时,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角尺与塞尺测量。
( )8、对于同轴度误差检测,采用普通V形块替代基准轴线是常用方法之一。
( )9、外径千分尺测微螺杆的移动量一般为25mm,因而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的起、止数值一般为25mm的整数倍,如25-50mm、50-75mm等。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期中试卷

10数控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期中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大小关系。
()A、大于B、等于C、小于D、大于、等于或小于2、某对配合的孔和轴,测得孔为Φ50+0.025/0,轴为Φ50+0.050/+0.034,则孔轴的配合性质为。
()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过盈或过渡配合3、对偏差与公差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B、上偏差越大,公差越大C、上、下偏差越大,公差越大D、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4、尺寸合格的条件是()A、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B、实际偏差在公差范围内C、实际偏差处于上、下偏差之外D、实际尺寸小于或等于基本尺寸5、最大实体尺寸是指()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C、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6、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字母表示方式()A、eiB、esC、LminD、lmax7、基本尺寸是()A、测量时得到的B、加工时得到的C、装配后得到的D、设计时给定的8、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基本尺寸D、实际尺寸9、当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代数差为正值时,此代数差称为()A、最大间隙B、最小间隙C、最大过盈D、最小过盈10、当孔的下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无法确定11、下列形位公差项目中,属于形状公差的是()A、圆柱度B、平行度C、同轴度D、圆跳动12、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
A、上偏差B、下偏差C、基本偏差D、实际偏差13、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基本偏差是()。
A、上偏差;B、下偏差、C、实际偏差;D、靠近零线的上偏差或下偏差14、所谓____ _,是指制成同一规格的零件中,不需要作任何挑选或附加加工(如选配或钳工加工)就可以组装成部件或整机,并能达到设计要求。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考模拟卷十三 (附参考答案)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期末试题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直方图又称 ,是一种 的图表,它是 图。
2.合格的零件可以用下列不同的方式来描述:最大极限尺寸 实际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下偏差 实际偏差 上偏差。
(≥,≤)3.对孔、轴公差带之间相互位置关系规定的两种基准制是 和 。
基准制选择原则:优先选用 。
4.标准公差等级分为_________级,其中IT01级精度_______。
5.设计时给定的尺寸称为 ,而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称为 。
6.机械零件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往往受到人、机、 、 、 和 六大因素的影响。
7.塞尺主要用来检验 和 。
8.杠杆千分尺是 千分尺,用来测量 , 的 零件。
二、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入表格对应位置上).互换性的零件应是( )A .相同规格的零件B .不同规格的零件C .相互配合的零件 2.普通三角螺纹的牙型代号是( )。
A .TrB .GC .MD .R 3.Φ30F6,Φ30F7, Φ30F8三个公差带( )A .上偏差相同下偏差也相同B .上偏差相同但下偏差不同C .上偏差不同且下偏差相同D .上.下偏差各不相同4.基本尺寸相同,孔的上偏差小于轴的下偏差的配合,应是( )配合。
A .间隙配合B .过盈配合C .过渡配合D .间隙或过渡配合 5.用螺纹环规检测三角螺纹时,止规的旋入量不允许超过( )螺距。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6.下列对于量具的使用与保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机床上测量零件时,要等零件完全停稳后进行班级 姓 学号 -------------------------------------------------装-----------------------------------------订-----------------------------------------线--------------------------------------------- (装 订 线 内 不 准 答 题)B.精密量具不可以测量铸件C.画线时不可以用游标卡尺进行画线D.车削时,游标卡尺可以放在床头箱等较平坦地方7.检验与测量相比,其最主要的特点是()A.检验适合大批量生产 B.检验所用的计量器具比较简单C.检验只判断被测几何量的合格性,无需得出具体值D.检验的精度比测量低8.普通三角螺纹的牙型角为()。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考模拟卷十六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测验班级学号姓名成绩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互换性是指制成的的一批零件,不作任何、调整或就能进行装配, 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3、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分别是上极限尺寸和.它们是以公称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
4、零件的尺寸合格时,其实际(组成)要素在和下极限尺寸之间。
5、当上极限尺寸等于公称尺寸时,其偏差等于零;当零件的实际(组成)要素等于公称尺寸时其偏差等于零。
6、孔轴配合分为以下三种、、。
7、以加工形成的结果区分孔和轴:在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大变小的为,尺寸由小变大的为_________。
8、零件装配后,其结合处形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凡称为孔,凡_______统称为轴。
9、零件的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实际偏差,当实际偏差在___________和之间时,尺寸合格。
二、判断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 1、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 ) 2、零件的实际(组成)要素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 ) 3、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换性,必须使各零件的几何尺寸完全一致。
( ) 4、零件的实际(组成)要素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零件的该尺寸为合格。
( ) 5、公称尺寸必须小于或等于上极限尺寸,而大于或等于下极限尺寸。
( ) 6、某尺寸的上极限尺寸一定大于下极限尺寸。
( ) 7、由于上极限偏差一定大于下极限偏差,且偏差可正可负,因而一般情况下,上极限偏差为正值,下极限偏差为负值。
( ) 8、尺寸公差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是用绝对值来定义的,因而它没有正、负的含义。
( ) 9、合格零件的实际偏差一定在两极限偏差(即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之间。
( ) 10、在公差带图中,表示公称尺寸的一条直线称为零线。
三、选择题(每空格2分,共30分)1、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A.上极限尺寸B.下极限尺寸C.公称尺寸2、公称尺寸是()A.测量时得到的B.加工时得到的C设计时给定的3、上极限尺寸与公称尺寸的关系是()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两者之间的大小无法确定4、下列尺寸标注正确的是()A、Ф20015.0021.0++B、Ф30033.0+C、Ф25025.0-5、上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A.上极限偏差B.下极限偏差C.实际偏差6、游标卡尺主尺的刻度间距为()。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训练练习题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综合训练姓名:________ 部门:________ 成绩:________1.百分表校正后(即转动表盘,使零刻度线对准长指针),如果长指针沿逆时针转过了30格,指向标有70的刻度线,则测量杆沿轴线相对于测头方向()。
A.缩进0.3mmB.缩进0.7mmC.伸出0.8mmD.伸出0.3mm2.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C.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
D.不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经济效益也好。
3.适宜于沟槽类零件测量的量具是()。
A.游标卡尺B.外径千分尺C.量规D.尖头千分尺4.不能用来检测外螺纹中径的量具是()。
A.杠杆式千分尺B.公法线千分尺C.内径千分尺D.螺纹千分尺5.同轴度公差属于()。
A.形状公差B. 定位公差C. 定向公差D. 跳动公差6.关于尺寸公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尺寸公差只能大于零,故公差值前应标“+”B.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定义的,没有正、负的含义,故公差值前不应标“+”C.尺寸公差不能为负值,但可为零D.尺寸公差为允许尺寸变动范围的界限值7.当孔的上极限尺寸与轴的下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正值,此代数差称为()。
A.最大间隙B.最小间隙C.最大过盈D.最小过盈8.关于间接测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的是与被测尺寸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其他尺寸B.计量量具的测量测量装置不直接和被测工件表面接触C.必须通过计算获得被测尺寸的量值D.用于不便直接测量的场合9.()公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不同形状的公差带。
A.直线度B.平面度C.圆度D.圆柱度10.下列计量器具中,测量精度最高的是()。
A.游标卡尺B.千分尺C.杠杆千分尺D.杠杆百分表11.标注形位公差时,若被测要素是中心要素,则指引箭头应()。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考模拟卷五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考模拟卷五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模拟卷五一、判断题(1×15=15分)1.凡是合格的零件一定具有互换性。
(×)2.生产单件小批量零件应选用通用测量器具。
(√)3.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的越小越好。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5.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间隙配合。
(×)6.一般的孔与轴的配合中,往往孔的公差等级选用要比轴低一级。
(√)7.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8.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就是它本身的制造精度,不论使用的怎样真确,卡尺本身就存在这些误差。
()9.用游标卡尺测量锻铸件毛坯或精度要求高的尺寸也是合理的。
(×)10.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进行测量,因而测量精度高,主要用于高精度测量。
( √ )11.在机床运转时可测量工件是外径千分尺的一大优势。
(×)12.量块的精度,根据他的尺寸(即中心长度)的精度和两个测量的平面平行度的准确程度,可分五个精度级,其中3级精度最高,00级精度最差。
(×)13.外径千分尺测微螺杆的移动量一般为25mm,因而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的起、止数值一般为25mm的整数倍,如25~50mm,50~75mm等。
(√)14.塞规的止规作用是为了防止孔的作用尺寸大于孔的上极限尺寸。
(√)15.一般不允许用塞规检查刚加工完的孔。
(√)二、选择题(1.5×20=30分)1、具有互换性的零件是( A )。
A、相同规格的零件B、不同规格的零件C、相互配合的零件D、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2、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叫做( C )A、间隙B、联结C、配合D、过盈3、公差带图中,孔的公差带在零线上方,则基本偏差为( B )A、ESB、EIC、esD、ei4、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下方的配合为( C )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5、在下列标准公差中,精度最高的是( B )A. IT10B. IT01C. IT0D. IT16、用于测量零件的高度和精密划线的是( C )A. 游标卡尺B. 千分尺C. 高度游标卡尺D. 钢直尺7、适宜于沟槽类零件测量的量具是( C )A. 游标卡尺B. 内径千分尺C. 尖头千分尺D. 量规8、分度值0.02mm的游标卡尺,当游标尺上第9格对齐时,游标小数部分的读数应为(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
模拟卷三
一、填空题(1×20=20分)
1.人们在设计时规定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称为公差。
2.配合公差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最大值。
它表示配合精度,是评定配合质量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
3.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是产品的标准化。
4.孔、轴的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带代号与公差等级组成,并且要用数字和英文字母书写。
5.测量梯形螺纹常常用__三针__法。
6.测量孔径可用_外径千分尺__、_内径量表__、_内侧千分尺__等方法测量。
7.通常判断控制图异常的标准有_点子超出界限__和_点子排列存在缺陷__。
8..圆度误差的测量方法有_两点法__和_三点法__。
9.产品加工完成后的测量为被动测量,正在加工过程中的测量为主动测量。
10.圆柱度公差同时控制圆柱轴线的_直线度_,以及两条素线的_平行度_。
二、选择题(2×24=48分)
1.对于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上极限偏差愈大,公差愈大
B.实际偏差愈大,公差愈大
C.下极限偏差愈大,公差愈大
D.上、下极限偏差之间的绝对值愈大,公差愈大
2.当孔的下极限尺寸与轴的上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正值时,此代数差为(C)。
A.最大间隙
B. 最大过盈
C. 最小间隙
D. 最小过盈3.基本偏差代号为n、p的轴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孔可以构成(D)。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4.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能预防和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的是(B)。
A.动态测量 B.主动测量 C.综合测量 D.绝对测量
5. 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轴径尺寸属于(D)。
A.间接测量 B.相对测量 C. 动态测量 D. 绝对测量6.某仪器在示值为20 mm处的校正值为-0.02 mm,用它测量工件时,若读数正好为20 mm,则工件的实际尺寸为(C)。
A.20mm B.20.02mm C.19.98mm D.19.90mm 7.主要用来测量外径千分尺难以测量的沟和槽的量具是(C)。
A.游标卡尺 B.塞规 C.尖头千分尺 D.卡规
8.用于测量零件高度和精密划线的量具是(D)。
A.钢直尺B.游标卡尺C.外径千分尺D.高度游标卡尺
9.判断零件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其形位误差是否(D)其相应的形位公差。
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等于 D.小于或等于
10.被测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的公差是( D )。
A. 面对线平行度公差
B. 线对面平行度公差
C. 线对线平行度公差
D. 面对面平行度公差
11.利用螺纹环规测量螺纹时,止规的旋入量不允许超过(A)个螺距。
A.2 B.3C.4 D.5 12.下图所示直方图类型为( A )。
A.双峰型B.锯齿形C.平顶型D.正常型
13.尺寸公称带图的零线表示( B )。
A.上极限偏差 B.基本尺寸 C.实际尺寸 D.极限尺寸
14.某配对的孔和轴,测得孔为
025
.0
30+
φ
,轴为
050
.0
034
.0
30+
+
φ
,则该孔、轴的配合性质
为( B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过盈或过渡配合
15.公差等级的选用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用(B)等级。
A.高
B.低
C.任意
D.较高
16.某测量是在零件加工完毕后进行的,据此判断此测量的方法为( A )。
A.被动测量
B.主动测量
C.静态测量
D.综合测量
17.用来测量批量大、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零件,可采用(B)。
A.游标卡尺 B.杠杆千分尺 C.尖头千分尺 D.三者都可以
18.内径百分表校正后,若测量时长针沿逆时针方向转20格,指向标有80的刻度线,则测量杆沿轴线相对于测头方向( C )。
A.缩进0.2 mm B.缩进0.8 mm C.伸出0.2 mm D.伸出0.8 mm 19.下图所示,将万能角度尺的直尺、角尺和锁紧头全部取下,利用基尺和扇形尺的测量面进行测量,所测量的范围为( A )。
A.230°~320°B.140°~230°C.50°~140°D.0°~50°20. 垂直度的项目符合是( B )。
A. B. C. D.
21.对三角形螺纹的测量通常有定性测量与定量测量两种。
而定量测量则主要通过(B)、公法线千分尺等测量器具进行测量。
A. 螺纹通止规
B. 螺纹千分尺
C. 游标卡尺
D. 外径千分尺
22.图形一侧已经超越质量标准范围的是( C )。
A.无富余型B.偏心型C.能力不足型D.陡壁型
23.下图所示控制图点子排列( A )。
A.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B.点子集中在中心线一侧
C.趋势链D.无缺陷
24.在( A )的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A.给定平面内B.给定的一个方向上
C.给定的两个方向上D.任意方向
三、判断题(1×12=12分)
1.(×)正弦规是以直接法测量角度的常用量具之一,用于准确检验零件及量规角度和锥度的量具。
2.(×)绘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R计量值控制图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图应放在图纸下方。
3.(√)圆度公差带是两个同心圆构成的环形平面。
4.(×)用打表法测量直线度误差时,表头与被测表面必须平行.
5.(×)当被测要素为轴线、球心或中心平面时,箭头指向应注意与尺寸线错开。
6.(√)塞规的通规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尺寸小于孔的下极限尺寸。
7.(×)数值为正的偏差称为上偏差,数值为负的偏差称为下偏差。
8.(×)一对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0.030㎜,则此孔、轴组成的配合一定是间隙配合。
9.(×)利用基尺、角尺、直尺的不同组合,万能角度尺能进行0°~360°范围内角度的测量。
10(√)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线圆柱面之间所限定的区域。
11.(√)对螺纹M24×2LH-5g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均为5g。
12.(√)产品工序能力判断之前先要进行工序能力的调查,常用的基本方法是绘制直方图。
四、综合题(20分)
1.加工如图所示的零件,分析并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8分)
4)零件左端00.01525-∅尺寸应选用量程为_0~25mm_的_外径千分尺__量具测量。
5)如用三针法测量M24-5g6g 的螺纹,取多个测量点,测出尺寸M 值并记录数据,应取M 的平均值代入公式d2=_M-C60__计算被测螺纹的中径。
查表的螺纹中径尺寸为:0.0480.26022.054--, C60的值2.598, 测得三针外母线跨距为24.615,该螺纹尺寸是否合格_不合格_。
2.根据已知数据计算下表空格处的数值,并填写在相应空格中。
(1×8=8分)
3. 正确识读下列游标卡尺、千分尺和角度尺的示值,并在对应横线上注明。
(2×2=4分)
35.700mm
30.4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