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和短语的区别

合集下载

词语和短语的区别

词语和短语的区别

功能。
短语的组成元素
名词短语
名词短语由名词、代词、数词等 名词性成分组成,用来指代人、 事物、地点等。
动词短语
动词短语由动词、助动词、情态 动词等动词性成分组成,用来表 达动作或状态。
形容词短语
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副词等修 饰性成分组成,用来描述人或事 物的性质或状态。
03
词语和短语的功能
和特点
介宾短语
由介词和宾语组成,如“在桌子上” 。
05
04
偏正短语
由修饰语和中心词组成,如“非常漂 亮的衣服”。
05
词语和短语的使用
场景
词语的使用场景
独立使用
词语可以独立使用,表达完整的意思,如“苹 果”、“汽车”。
构成短语
词语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短语,如“红 色的苹果”、“漂亮的汽车”。
表达情感
名词
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如“苹果 ”、“汽车”。
形容词
描述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词,如 “大”、“美”。
代词
代替名词的词,如“这”、“ 那”。
短语的分类
并列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并列组成, 如“美丽的花朵”。
01
主谓短语
由主语和谓语组成,如“他笑了”。
02 03
动宾短语
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如“吃苹果”。
词语的功能式,其意义和 用法在语言中是相对稳定的。
构成句子
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是表 达完整思想或概念所必需的。
03
02
独立性
词语可以独立使用,表达完整的意 思或概念。
语义明确
词语的意义通常比较明确,不容易 引起歧义。
04
短语的功能和特点
灵活性

现代汉语_第三章..

现代汉语_第三章..

词义最小的单位是义素.
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词义单位是义项.
[口袋]①用布、皮等做成的装东西的用具。 ②衣兜。 义素:用布、皮等做成的 义项: ① ② 装东西的 用具
“口袋”有两个义项,这两个义项有联系,因此 是多义词.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词的主体,词的语 音是它的形式,是词的载体。 词义的内容很丰富,它以概念义为基本 内容,还含有各种各样的色彩义,例如感情 义、古今义、雅俗义、语体义、修辞义等; 从词义的发展来看,有本义、基本义、引申 义以及修辞义。 从词义的稳定性来看,有固定义、临时 义;从词义存在状态和使用功能来看,有具 有独立交际作用的表层义,有主要反映词义 的历史发展过程及词义内部系统的深层义。
引用性 三、惯用语:口语中形成的表达一种习惯含义 的固定词组。 开夜车 马后炮 天晓得 以三个字的动宾短语为常见
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
1.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的书面语色彩浓。 2.惯用语含义简单、风趣,成语含义丰富、凝炼。 3.惯用语的定形性比成语的弱
碰钉子:碰了一个大钉子
4.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成语以四字格为主。
非联合式成语
三、词与短语的关系
(一)词与短语的区别
1、从意义上看,某个语言单位,如果构 成成分的意义融合一个整体,就是词,否则就是 短语。
大豆:①一年生草本植物,……②这种植物的 种子。
2、从语音形式看,词的语音结构具有整体性, 内部不允许有停顿,而短语则可以有内部的语音 停顿。 3、从语法功能上看,词不具有扩展性,而短 语结构可以扩展,甚至可以前后易位。 白菜:白的菜(×) 白布:白的布
(3)运用功能分析法:“摧残”的对象一定是有 生命力的,特别是妇女儿童,比喻用法也可指文 学艺术、科学等;“摧毁”的对象是无生命力的, 如建筑物、工事、阵地,比喻用法也可是政权、

大学现代汉语(王力版)第四章词汇练习与答案

大学现代汉语(王力版)第四章词汇练习与答案

第四章词汇一、填空题1.词最重要特点在于:它是_________的语言单位。

2.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_,如按音节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按构词功能和构词位置,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

3.成词语素的特点在于它本身就能____、又能_________,而不成词语素则只能_________。

4."北京猿人究竟多少人一群呢?"这句话中共有__个语素__个词。

5."小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__个语素__个词。

6."流连"是单纯词中的__词,"妯娌"是______词,"丁宁"是__词。

7.词是构成__或__的要素,语素是构成__的要素。

8.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___。

合成词是由_______语素构成的词。

9.单纯词的特点是:不管它有多少音节,但只有__个语素。

10.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包括___、___、___三种。

11.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有___和___两种形式。

12.复合式合成词是由____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是由____构成的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由_____组合而成的。

13.复合式合成词有_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14.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语的总和叫做__。

这里的"词语"指__和各种性质作用大致相当于词的__,在现代汉语中就是指成语、___、___、___等。

15.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____是词的内容。

16.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17."鬼"、"神仙"等词的意义是对客观世界的_______反映。

18.___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___,也可称作___。

19 .义项是词的_________。

现代汉语词和短语的关系及区分

现代汉语词和短语的关系及区分

秦文献语言。在区分词和短语时, 不能仅仅从共时 的角度分析, 而且要从历时的角度考察; 不能仅仅 从形式上区分, 而且要从语义上考虑界定标准。在 以上思想的指导下, 王宁先生 《 汉语双音合成词凝 结的历史原因及其结构模式》 ! 一文中认为可以用 以下方法区分双音合成词和短语。 () 非自由语素鉴定法 凡双音结构中有一个或两个都是非自由语素 的, 可确认为已结合成熟的合成词。就现代汉语来 说,正因为这些双音结构中含有一个不自由语素, 而且用的又是古义, 自然结合得非常紧密, 不能简 单拆解, 于是凝结成合成词。 ’) 非词源意义鉴定法 两个语素结合后产生的意义经过引申, 与原初 语素的组合意义完全不同, 称作非词源化。具有这 类现象的可以定为合成词。例如: “ 结束” 的“ 终了” 义是由穿衣产生。 古代长服装 “ ” 襟上部腋下处有短带, 系短带叫 结 。后来改为纽 扣, 也叫“ 结” 。 扎腰带叫“ 束” 。 中古时“ 结束” 一词当 “ “ “ 着装” 、 打扮” 讲, 如李益 《 塞下曲》 : 番州部落能 结束” 。 穿衣到了系短带和扎腰带的阶段, 已经是最 “ 后一道程序了, 所以, 结” 和“ 束” 已不易看出直接 关系, 当“ 终了” 讲的“ 结束” 也就无法拆开解释了。 *) 非现行语素鉴定法 两个语素的结合方式不属于现代汉语结构模 式的, 可以定为合成词。例如: “ “ 雪亮” 、 漆黑” 等采用名词作状语的偏正式, “ “ 飞奔” 跃进” 采用动词作状语的偏正式, 这种语法 结构属于古代汉语的遗存, 现代汉语不习惯将它们 拆开。 “ “ 开关” 、 买卖” 等词是由两个动词联合而成, 如果是短语的话, 应为动词性的结构, 而这些却转 化为名词, 所以我们认为它们不是短语而是词。 以上这些词都因为两个语素结合以后的语法 类别与短语完全不同, 而与短语相区别。 注 释:

词性和短语

词性和短语

一、词性一)、词语的概念词语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来词语的特征:一是能够独立运用,二是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句子也能独立运用)当中最小的。

二)、词类"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数词的语法特点: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

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有关“词汇”“词语”的区别

有关“词汇”“词语”的区别

有关“词汇”“词语”的区别“词汇”和“词语”是语言学中两个常用的概念,它们存在一定的区别。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

一、定义和概念的不同:1. 词汇:指的是某个语言中的所有词语的总和,是对所有可独立使用的语素进行的一种分类和整理。

词汇包括各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虚词(连词、介词、代词、助词、叹词等)。

2. 词语:指的是构成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包括单词、词组、短语等。

词语是对应实际事物或概念的语义单位,用于表达意思。

二、语法和语义的不同:1. 词汇: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出发,研究词汇在句子和篇章中的构成和作用,关注词汇的词类、形态变化等语法特点。

2. 词语:主要从语义的角度出发,研究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关注词语的词义、词组搭配等语义特点。

三、层次的不同:1. 词汇:是对语言的整体而言的,是一个语言的基础要素,涵盖了该语言中所有的词语。

2. 词语:是在词汇的基础上进行的划分,是对词汇进行归类和整理的结果,是在具体语境中实际使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四、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的不同:1. 词汇: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语言中词汇的分类、形态构词、词义变化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各种语言的词汇进行对比和分析,揭示词汇的普遍规律。

2. 词语:是语义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词语的意义、搭配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词语的意义辨析和用法分析,揭示词语使用的规范性和变异性。

“词汇”和“词语”在概念定义、语法语义、层次和研究方法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词汇是对某个语言中所有词语的总称,主要从语法的角度研究词汇在句子中的构成和作用;而词语是构成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究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两者在语言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对应不同的研究领域。

第二节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第二节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异素同音异字 - + -
刚/钢
2 2 同音异形字
四、词的定义
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是词。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而词则是语言中最小 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比如“我是中国人”这个句子中,一共有五个语素,可是论起 词来,却只有四个:“我”、“是”、“中国”、“人”。所有的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我”、“是”、 “人”各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中国”则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再比如“你 要多注意休息”中,一共有五个词,其中“你”“要”、“多”各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注意”、“休息”则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那么,为什么有的词是由两个语素构成, 有的词却只是由一个语素构成呢?为什么“中国”、“注意”、“休息”各是一个词,而非“中 国人”或“注意休息”各是一个词呢?
3、一个音节表示多个语素,由于汉语音节数量有限,所以大多数音节都记录好几个 语素,有些音节代表的语素多达几十个,如yì、shì、zhì等音节的语素都在三十个 以上。
(二)语素与汉字 的关系 语素与汉字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一个汉字一个语素,如“灯、电、看、手、打”等,这种情况占多数。 2、一个汉字表示好几个语素,如“站(东站、站住)、弹(弹性、子 弹)、斗(斗争、五 斗) ”。 3、几个汉字表示一个语素,如“沙发、吉它、阿拉伯、纽约、秋千、逍遥、槟榔” 等。 4、单个汉字不表示语素,如“玻、璃、妯、娌、窈、窕”等,这种情况主要是连绵 字和其它必须由多个汉字合起来才能表示一个语素。 第 4 种情况与第 3 种情况中的记录外来语素的汉字不一样,外来语素只是借用同音汉 字来记录,这些汉字在记录外来语素时不能单独表示意义,不代表语素,但在其他场合仍 然是语素,如“沙发”中的两字在“沙土 、沙地、发展 、发达”中都代表两个不同的语素, 而第 4 种情况中的汉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单独记录语素。 上述语素与音节、语素与汉字的关系合起来考虑,会形成如下表的各种情况:

语素、词、短语区别

语素、词、短语区别

语素、词语、短语语素、词和短语是现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中的概念,初学者特别是中学生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常常搞不清楚,也因此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不明事理,以致影响了自己成绩。

可见分清三者的界限无论是在学术上分清是非,还是在实用上避免损失,都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辨析语素、词和短语呢?先弄清三者的概念。

在现代汉语里,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一个语言片段,一层一层的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最小的单位,就是语素。

”①词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短语是两个或以上的实词的组合,是大于词而小于句子的语言单位。

例如: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按语素切分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按词切分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按短语切分,则可以分成“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等短语。

可见,词是由语素构成的,短语又是由词构成的。

三者密切联系,又有互相区别的界限。

下面让我们来分别探讨一下语素与词,词与短语的关系吧。

先谈语素与词的关系,看下面的四组语言单位:(一)、天、地、人、牛、马、走、吃、大、红、一、二(二)、秋千、蜘蛛、流连、徜徉、荒唐、玫瑰、蝙蝠、囫囵、妯娌(三)、葡萄、扑克、幽默、法西斯、阿斯匹林、布尔什维克(四)、牙齿、短语、胖子、提高、船只、胆怯、伤心第一组中的11个单位都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有音有义,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语素。

第二组中的9个单位都是由双音节组成,若把这两个音节拆分开来,单独看,它们都失去了意义,不能算语素;只有把两者组合在一起才有意义,才能算一个语素。

第三组中的6个单位都是从外语中音译过来的。

和第二组一样,拆分后它们也失去了意义,所以它们有的虽然由多个音节组成,但仍然只是一个语素。

以上三组的语素都能自由运用,因此它们又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这类词叫做单纯词。

第四组7个语言单位都可以拆分成两个有意义的单位,也就是说它们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看能不能扩展
。 如: 老虎 ×老的虎 老人 √ 老的人 “老虎”插入别的成分以后,意思 改变了,所以“老虎”不能迚行扩展,是词。 “老 人”可以插入别的成分,且插入以后,意思基本不变, 所以“老人”是短语。 运用扩展法,应注意有以下限制: A、短语扩展乊后意义不能产生明显的改变,若意 义发生改变的是词。 如:马路≠马乊路 故“马路”是词。 B、扩展只能在中间插入,不能在前后添加其它成分。 如:饭碗——盛饭的碗
3.节气,时辰: 立春 :春天的开始, 等于说开春。 惊蛰 :惊动冬眠的动物。 薄暮: 薄 ,迫近。天快黑的时候叫~ 。 凌晨:凌,靠近。 4.由用途演变而来: 围脖儿 、裹腿 、 护膝、 兜肚 、顶针 、扶手、 枕头、 靠背 、披肩等
三、仍能否扩展情况上来区别 由于词具有整体意义和凝固性,故在结构上不可 再插入其它成分。而短语的组合具有临时性,内部 结构松散,当中可以插入其它成分。 动宾结构中插入“着”、“了”、“过”或数 量短语,能插入的是短语,否则为词。 1、 动员 伤心 知己 司令 耐劳 2、买书 吃饭 说话 走路 读书 第一组不能插入,是词;第二组可以插 入,是 短语
(× )
C、插入的应一般是虚词或数量短语,不能是其它 实词。常用于插入的词语是: (a)联合结构中插 入“和”:书报——书和报 (b)偏正结构中插入“的 ”:飞鸟——飞的鸟 (c)动宾结构中插入“着”、“ 了”、“过”或数量短语:提水——提了水 (d)补充 结构中插入“得/不”:改好——改得好 选择插入 词语的一个总原则是:力求插入后保持相同的结构。
有的述补式组合不能扩展为上述甲、 乙、丙式,但是可以在“AB”中加 “得”,扩展成“A得B”,表可能,或 插迚“不”,“A不B”表不可能。 如:打迚、办成、看清、看见、完成 这些词能插迚“得”表可能,“不”表不 可能。所以这些是短语。 但是有些大家说这些不能插入“得”“不” 的肯定是词。能插入的不一定是短语。如 “看见”“听见”能插入“得”“不”, 但他们是词不是短语。
词语和短语的区别
(一)区别短语和词的常用标准 (二)区别词与短语应注意的问题 (三)述补结构动宾结构词和短语区分
1、看有没有非自由语素
短语的构成单位必须是词(即自由语素);词的 构成单位是语素,可以是自由语素,也可以是半自 由或不自由语素。 2、看有没有轻声语素 如“胡同、相声”等有轻声语素,一定是词。 需 注意的是轻重音还能区分词与短语 如:买卖 东西 兄弟 3、看意义有没有整体性 词的意义具有稳固性和整体性 如:黄瓜≠黄色的 瓜 铁路≠铁板路 而短语是临时组合在一起的混合物,意义不具有整 体性。 如:“开灯”、“石路”、“大雨”就是短语。
二、仍整休意义上鉴别. 有些动宾合成词是由两个可以独立成词的单音 节语素组成的,它们一旦组合在一起,便产生了新的 整休意义,同时具有了不可分性.各语素原来的意义 基本上失去。如:“举人”、 “靠山”、“打春”、 “救星”,“飞天,、“留神’等。,可是动宾短语则 没有新的整体意义产生,组成动宾短语的两个单音 节的词,仌然保持着各自原来的意义,如“下棋”、 “看戏’、“照像”、“洒水”、“干活”、 ‘打球等.
这里举一些例子: 1.按词性分: 理事 司机 扶手 化石 (名词) 借口 冒险 留心 雪耻 (动词) 醒目 出色 露骨 (形容词) 照常 到底 竭力 索性 (副词)
2.多为职称:
主席 :仍前主管筵席、主持议席的人都叫~ , 现在多用于党和国 家机关的职务名称。 将军 :将, 率领, 率领军队的人就称为~ 。 司令 :发布号令叫~ , 并用以称人。司,主持、掌管。 董事 :董,监督管理。 还有,理事、 监工、司机 、司炉、 干事等
述补结构中,在形式上有三种典型的扩展式 可用来鉴别词和短语。 如果组合记作“AB”,则它的扩展式可记作: 甲、A得状B(“得”是结构助词,“状” 是B的状语) 乙、A宾B(“宾”是A的宾语) 丙、A了B(“了”是时态助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AB”能扩展成上述三式的,是短语。
如:1、“吃饱”“说明白”“打扫干净”等能扩展 成甲式, 像“吃得饱”“说得明白”“打扫得干 净”,所以是短语。 2、“寄出去”“走迚来”“提起来”等能扩展 成乙式,像“寄包裹出去”“走迚一人来”“提 起书包来”,所以是短语。 相反,不能扩展成这三种式的,都可看作词。 如:“注定”“改善”“拒绝”“加强”“改正”
2、“离合词”的问题
有一些组合仍意义上看具有整体性,甚至还可能有 半自由语素,但却可以扩展。 如:“理发、睡觉、 洗澡、吵架、结婚”等。 洗澡——洗一次澡 结婚——结了两次婚
述补结构的词和短语区分
述补结构是由谓语和补语两部分组成,后半部分对前 半部分补充,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后加补充的成分。 述补结构中有词和短语乊分,然而在词汇中把此结构的 词和短语区分较难,这里介绍一下方法:
注意
运用前面所讲的四种方法,尤其是观察意义
的整体性和扩展法是至今最有效的区别词与 短语的方法。 同时应该注意到汉语词和 短语有一些交叉的特殊的情况,这是与汉语 词汇发展的特点相关的。所以不能将词与短 语绝对化、一刀切。
1、“短词语”的问题
所谓“短词语”是指在功能上相 当于一个词,总是作为一个整体使用,具有整体意义; 但是在结构上又是由一个短语和一个粘着语素构成的; 形式上较一般的词长。这样的组合既具有词的特性, 又具有短语的特性,称为“短语词”。 “资产阶级自由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都不能扩 展,具有整体性,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但是在形式 上却较长,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词。
这里举一些可拓展预言片段(即短语)的例子
洗澡——洗一次澡 结婚——结了两次婚 革命—个落后观念的命 站岗——站了一夜岗 帮忙——帮不了什么大忙 结亲——结一门亲 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扩展很有限,不像其他短语 那样可以自由组合,组合中的语素意义也具有整体 性。所以,可以把扩展前的它们看作特殊的词。扩 展以后,语素升级为词,扩展形式就变成了短语。 正因为它们合则为词,离则为短语,故称离合词 (因为此概念争议较大,这里不做讨论)。
动宾结构词与短语简单区分
动宾结构的词是由语素构成的,动宾短语则是由 词组成的,二者构成的语言单位不同.如“战 士”、 “开心”分别由“战”、“士”和“开”、“心”两 个语素构成的。“打洞”、“提水”则分别由“打”、 “洞’和“提”、“水”两个词组成的.
区分方法:
一、仍语音上来区别 词有固定的语音形式,而短语没有固定的语音形 式,如“动员”和“动心”。“动员”有固定的语音形式, 第一个音节读重音,中间不能停顿,是词;“动心” 则没有固定的语音形式,两个音节都读重音,中间 可以停顿,是短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