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阻常用的接线方式及原理

合集下载

标准热电阻接线方法

标准热电阻接线方法
热工控制与保护
标准热电阻 接线方式
一 、引出线 二 、热电阻接线方式

引出线
引出线形式
将热电阻体线端引至接线盒,便于外部导线及显示 仪表连接。
引出线材料 材料最好与热电阻丝相同,避免产生附加热电势。 为减小附加测量误差,其直径较粗,一般约为1mm。

热电阻接线方式
二线制方式 U0=I1R1-I2(Rt+2Rw)
结构简单、费用低,但是引出 线电阻的变化会带来附加误差。
二线制适用于引出线不长、 测温精度要求较低的场合。
三线制方式
热电阻三线制连接可减 小或消除导线电阻受环境温度 的影响。用于一般精度的工业 测量。
U0=I1(R1+Rw)-I2(Rt&两端各用两根导线 为电阻提供恒流源I,在电阻 上产生电压降,用另外两根 导线连到显示仪表进行测量, 从而完全消除导线电阻受环境 温度的影响,主要用于高精度的 温度检测。
内容小结
热电阻接 线方式
各接线方 式应用
感谢观看
实验室四线制之一
R1+A=B+Rt R1'+A=B-Rt
可以进行热电阻高精度测量, 使之不受引线影响。
Rt=(R1-R1')/2
实验室四线制之二
可以进行热电阻校验测量。
思考
热电阻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分别用在什么场合? 二线制用于引出线不长、测温精度要求较低的场合。 三线制用于一般精度的工业测量。 工业四线制用于高精度的温度检测。 实验室四线制用于热电阻校验或测量。

rtd热电阻三线工作原理

rtd热电阻三线工作原理

rtd热电阻三线工作原理热电阻是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度变化。

其中,rtd热电阻是一种基于电阻值与温度之间关系的传感器。

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领域,rtd热电阻广泛应用于温度控制、监测和调节等方面。

rtd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导线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当电流通过金属导线时,由于电阻的存在会产生热量,而这种热量会随着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而rtd热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已知的,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值来确定温度的变化。

rtd热电阻通常由铂金等金属制成,因为铂金具有较高的电阻温度系数和较低的温度漂移。

在rtd热电阻的工作过程中,一般会采用三线接法。

三线接法能够有效地抵消导线电阻对温度测量的影响,并提高测量的精度。

三线接法的原理是在rtd热电阻的两端分别接入两条导线,而第三条导线则连接到rtd热电阻的中间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由导线电阻引起的误差。

具体来说,当电流通过rtd热电阻时,中间点的电压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测量中间点的电压值,就可以确定温度的变化。

三线接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四线接法或更多的线路连接方式,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

总结起来,rtd热电阻三线工作原理是基于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或电压值,可以确定温度的变化。

三线接法可以消除导线电阻对温度测量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并进行相应的校准和调整,以确保温度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rtd热电阻的三线工作原理在工业领域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温度测量数据,为温控系统的运行和调节提供支持。

同时,在工程设计中,也可以根据rtd热电阻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和布置,以满足特定应用的要求。

rtd热电阻三线工作原理是一种基于电阻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通过合理的接线方式和测量方法,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温度测量数据,为工业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pt100热电阻接线图

pt100热电阻接线图

pt100 热电阻接线图pt100 热电阻二线制接法如下图。

变送器通过导线L1、L2 给热电阻施加激励电流I,测得电势V1、V2。

计算得Rt:由于连接导线的电阻RL1、RL2 无法测得而被计入到热电阻的电阻值中,使测量结果产生附加误差。

如在100℃时Pt100 热电阻的热电阻率为0.379Ω/℃,这时若导线的电阻值为2Ω,则会引起的测量误差为5.3 ℃。

pt100 热电阻三线制接法PT100 铂电阻传感器有三条引线,可用A、B、C(或黑、红、黄)来代表三根线,三根线之间有如下规律:A 与B 或C 之间的阻值常温下在110 欧左右,B 与C 之间为0 欧,B 与C 在内部是直通的,原则上B 与C 没什幺区别。

仪表上接传感器的固定端子有三个:A 线接在仪表上接传感器的一个固定的端子,B 和C 接在仪表上的另外两个固定端子,B 和C 线的位置可以互换,但都得接上,如果中间接有加长线,三条导线的规格和长度要相同。

热电阻的3 线和4 线接法:是采用2 线、3 线、4 线,主要由使用的二次仪表来决定。

一般显示仪表提供三线接法,PT100 一端出一颗线,另一端出两颗线,都接仪表,仪表内部通过桥抵消导线电阻。

一般PLC 为四线,每端出两颗线,两颗接PLC 输出恒流源,PLC 通过另两颗测量PT100 上的电压,也是为了抵消导线电阻,四线精确度最高,三线也可以,两线最低,具体用法要考虑精度要求和成本。

pt100 三线制接线方式原因PT100 热电阻0℃时电阻值为100Ω,电阻变化率为0.3851Ω/℃。

由于其电阻值小,灵敏度高,所以引线的阻值不能忽略不计,采用热电阻三线式接法可消除引线线路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原理如下:PT100 热电阻引出的三根导线截面积和长度均相同(即r1=r2=r3),测量铂电阻的电路一般是不平衡电桥,铂电阻(Rpt100)作为电桥的一个桥臂电阻,将导线一根(r1)接到电桥的电源端,其余两根(r2、r3)分别接到铂电阻所在的桥臂及与其相邻的桥臂上,这样两桥臂都引入了相同阻值的引线电阻,电桥处于平衡状态,引线线电阻的变化对测量结果没有任何影响。

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

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

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发布时间:10-08-05 来源:点击量:2596 字段选择:大中小WZP-17□Y-□-L-□-□-(-50℃~120℃)WZP-27□Y-□-L-□-□-(-50℃~120℃)WZP-27□Y-□-L-□-□-(-50℃~120℃)-M12×1分度号:Pt100、Pt1000规格:φ6、φ5、φ4、φ3,管长L=30~300mm,引出线为三线制或四线制精度:B、A、1/3B~1/10B温度范围:-100~120℃材料:不锈钢;接插件为螺纹锁紧航空插头,耐热温度120℃WZP-27□Y-□-L/L1-□-□-(-50℃~500℃)分度号:Pt100规格:φ6、φ5,管长L=30~300mm,引出线为三线制或四线制精度:B、A、1/3B~1/10B温度范围:-100~500材料:不锈钢;接插件为螺纹锁紧航空插头,耐热温度120℃外加焊接护套型WZPT-27□Y-□-L-□□-(-50~120℃)-M12×1分度号:Pt100规格:φ6、φ5,管长L=30~300mm,引出线为三线制或四线制精度:B、A、1/3B~1/10B温度范围:-100~120℃材料:不锈钢;接插件为钢球锁紧航空插头,耐热温度120℃1、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在原理上的不同:二线制和三线制是用电桥法测量,最后给出的是温度值与模拟量输出值的关系。

四线没有电桥,完全只是用恒流源发送,电压计测量,最后给出测量电阻值。

2、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连接导线的电阻和接触电阻会对Pt100铂电阻测温精度产生较大影响,铂电阻三线制或者四线制接线方式能有效消除这种影响。

与热电阻连接的检测设备(温控仪、PLC输入等)都有四个接线端子:I+、I-、V+、V-。

其中,I+、I-端是为了给热电阻提供恒定的电流,V+、V-是用来监测热电阻的电压变化,依次检测温度变化。

请参阅下图:(1)四线制就是从热电阻两端引出4线,接线时电路回路和电压测量回路独立分开接线,测量精度高,需要导线多。

热电阻的接线方法

热电阻的接线方法

热电阻的接线方法
一、热电阻的接线
1、热电阻的类型
热电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阻型的热电阻,另一种是外阻型的热电阻。

2、内阻型热电阻的接线
1)内阻型热电阻的接线电路均包括一个主接口,两个端口,以及一个调节电流接口。

一般情况下,主接口应连接到控制电路,以便达到恒温控制的目的;另外,端口连接热电阻的负载芯片;用来调节电流的接口则往往连接到调节电路,以实现温度的调节。

2)连接内阻热电阻时,可以使用弹片连接器、焊接式连接器或者插头连接器等多种方式。

3)连接内阻热电阻时,需要注意,连接线材必须满足挡件的电气特性安全技术要求,以确保热电阻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3、外阻型热电阻的接线
外阻型热电阻通常由若干热电阻元件直接接在电路上,热电阻元件的接线方式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弹片连接器、插头连接器等多种连接方式。

4、热电阻的安装
热电阻的安装应符合国家安全规范,严格按照热电阻厂家规定的要求安装,保证安装牢固可靠,并要求电路耐电压计算才能够满足规定的要求。

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在原理上的不同

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在原理上的不同

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在原理上的不同
1、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在原理上的不同:
二线制和三线制是用电桥法测量,最后给出的是温度值与模拟量输出值的关系。

四线没有电桥,完全只是用恒流源发送,电压计测量,最后给出测量电阻值。

温控仪表
2、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连接导线的电阻和接触电阻会对Pt100铂电阻测温精度产生较大影响,铂电阻三线制或者四线制接线方式能有效消除这种影响。

与热电阻连接的检测设备(温控仪、PLC输入等)都有四个接线端子:I+、I-、V+、V-。

其中,I+、I-端是为了给热电阻提供恒定的电流,V+、V-是用来监测热电阻的电压变化,依次检测温度变化。

请参阅下图:
(1)四线制就是从热电阻两端引出4线,接线时电路回路和电压测量回路独立分开接线,测量精度高,需要导线多。

(2)三线制就是引出三线,Pt100B铂电阻接线时电流回路的参端和电压测量回路的参考为一条线(即检测设备的I-端子和V-端子短接)。

精度稍好。

(3)两线制就使引出两线,Pt100B铂电阻接线时接线时电流回路和电压测量回路合二为一(即检测设备的I-端子和V-端子短接、I+端子和V+短接短接)。

测量精度差。

热电阻的引线方式介绍

热电阻的引线方式介绍

热电阻的引线方式介绍热电阻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元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科学实验、医学和军事等领域。

热电阻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受制于引线方式,因此正确选择和使用引线方式是保证热电阻测量精度的重要步骤。

引线方式的分类热电阻的引线方式多种多样,按照热电阻体的不同材料和形状,可分为以下方式:•柔性线:比较普遍的使用方式,适用于大多数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

它的优点是灵活、便于安装和调整,但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测量精度。

•绝缘线:该方式最常用于高温环境下,引线通过一个绝缘管直接固定在热电阻体上。

它的优点是耐高温、防潮、防腐蚀,但是连接会比较困难。

•热电偶线:该方式最常用于无法直接让热电阻体触及测量对象的情况。

它的优点是方便安装,可使热电阻测量更加灵活和准确,但极端情况下也可能影响测量精度。

•弹性接触线:该方式主要用于大型设备,连接时通过压力将热电阻和导体相接触。

它的优点是方便安装和维护,但需要使用垫片来保证接触的紧密程度。

引线方式选型建议正确选择和使用引线方式对实现精度要求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是一些选型建议:1.确定测量环境和测量领域后,选取与之相应的引线方式。

例如高温环境需要选用绝缘线,而潮湿环境需要选用耐腐蚀导线。

2.考虑热电阻体结构,以及实际试验细节,确保引线方式经过特别设计或选择。

3.考虑仪器的使用情况,根据仪器的类型和性能,选择合适的引线方式。

4.广泛性能测试和风险分析,将精度和稳定性作为重要测试指标之一,进行引线方式的选择,最终实现测量的目的。

注意事项在实际使用热电阻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1.要在热电阻测试前检查引线和接线是否牢固。

如果无法确定,需要重新安装并进行检测。

2.测量前需要保证热电阻的引线和测量环境相匹配,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不肯定,可以询问专业的测量人员或生产商。

3.定期校正仪器和设备,以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此外,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电磁干扰,或其他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干扰因素。

热电阻接线接线方式分类

热电阻接线接线方式分类

热电阻的引线接线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1二线制热电阻:在热电阻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来引出电阻信号的方式叫二线制:这种引线方法很简单,但由于连接导线必然存在引线电阻r,r大小与导线的材质和长度的因素有关,因此这种引线方式只适用于测量精度较低的场合○2三线制热电阻:在热电阻的根部的一端连接一根引线,另一端连接两根引线的方式称为三线制,这种方式通常与电桥配套使用,可以较好的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最常用的。

○3四线制热电阻:在热电阻的根部两端各连接两根导线的方式称为四线制,其中两根引线为热电阻提供恒定电流I,把R转换成电压信号U,再通过另两根引线把U引至二次仪表。

可见这种引线方式可完全消除引线的电阻影响,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温度检测1.接线方式的不同,在检测原理上的区别:二线和三线是用电桥法测量,最后给出的是温度值与模拟量输出值的关系。

四线没有电桥,完全只是用恒流源发送,电压计测量,最后给出测量电阻值。

2.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接线方式:因为热电阻的阻值小,因此连接导线的电阻以及接触电阻会对其测温精度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引入三线制或者四线制就是要消除这些影响。

与热电阻连接的检测设备(温控表、PLC输入等)都有四个接线端子。

I+、I-、V+、V-。

其中,I+、I-端是为了给热电阻提供恒定的电流,V+、V-是用来监测热电阻的电压变化,依次检测温度变化。

4线就是从热电阻两端引出4线,和4个端子连接。

3线就是引出3线,这需要检测设备方的I-\V-短接。

2线就使引出2线,这需要检测设备方的I-\V-、I+/V+短接。

3.不同的接线方式对精度的影响:2线,电流回路和电压测量回路合二为1,精度差。

(二线制的误差主要在电流回路在电缆中产生一定压降造成的测量误差)3线,电流回路的参考位和电压测量回路的参考位为一条线。

精度稍好。

4线,电路回路和电压测量回路独立分开,精度高,但费线。

另外,A级精度的热电阻是不能用2线制连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电阻温度测量原理及常用接线方式
热电阻(如PtIOO )是利用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原理制成的将温度量转换 成电阻量的温度传感器。

温度变送器通过给热电阻施加一已知激励电流测量其两端电压的方 法得到电阻值(电压/电流),再将电阻值转换成温度值,从而实现温度测量。

热电阻和温度变送器之间有三种接线方式: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由于热电阻本身的阻值较小, 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电阻变化值更小, 例如,铂电阻在零 度时的阻值R0=100 Q,铜电阻在零度时 R0=100 Qo 因此,在传感器与测量仪器之间的引线 过长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

在实际应用时,通常采用所谓的两线、三线或四线制的方式,
如图所示。

图热电阻的接入方式
在图(a )所示的电路中,电桥输出电压 Vo 为
R r )
当 R»Rt 、Rr 时,
V o [(R t -R r )
2
式中:Rt 为铂电阻,
Rr 为可调电阻,R 为固定电阻,I 为恒流源输出电流值。

1. 二线制
(c )三线制
(d )四线制
二线制的电路如图(b)所示。

这是热电阻最简单的接入电路,也是最容易产生较大误差的电路。

图中的两个R是固定电阻。

R r是为保持电桥平衡的电位器。

二线制的接入电路由于没有
考虑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有可能产生较大的误差。

如果采用这种电路进行精密温度测量,整个电路必须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校准。

2.三线制
三线制的电路如图(C)所示。

这是热电阻最实用的接入电路,可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

图中的两个R是固定电阻。

R是为保持电桥平衡的电位器。

三线制的接入电路由于考虑
了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带来的影响。

R11、R12和R l3分别是传感器和驱动电源的引线电阻,
一般说来,R11和R12基本上相等,而R13不引入误差。

所以这种接线方式可取得较高的精度。

3.四线制
四线制的电路如图(d)所示。

这是热电阻最高精度的接入电路。

图中R ii、R i2、R13和R14都是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

R ii和R12在恒流源回路,不会引
入误差。

R13和R14则在高输入阻抗的仪器放大器的回路中,也不会带来误差。

上述三种热电阻传感器的引入电路的输出,都需要后接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的仪器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