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腹部的应用

合集下载

磁共振新技术在腹部的应用-34页精品文档

磁共振新技术在腹部的应用-34页精品文档

RTFSE
Fiesta(TrueFISP)
Fiesta(TureFISP) ---结构特性图像;不易检出实性占位病变!
TrueFISP和 HASTE 对肝脏病灶的检 出和定性诊断均 不够!
肝硬化再生结节的基础上 出现单发或多灶肝细胞癌
T2WI T1WI* + FS Portal Phase
T1WI Arterial Phase Delayed Phase
不降低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 !
常规图像质量的标准
SNR(信号噪声比) CNR(对比噪声比) Artifacts (伪影) Scan Time (扫描时间) Spatial Resolution (空间分辨率)
病变检出率 定性诊断
快速扫描序列的优点
• 扫描效率高,图像清晰度好 • FSE 较 SE时间明显缩短
磁共振新技术在腹部的应用
叶慧义 等 北京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
腹部 MRI 序列的选择
肝脏 MRI 序列的选择
序列选择的目的
• 提高扫描的效率
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
序列选择
在不降低病灶检出和定性 诊断的前提下,尽可能提
高扫描的效率!
病灶的检出和定性诊断

扫描效率高、图像质量好!
有机统一
图像质量好的前提
T1WI* + FS 动脉期
肝硬化、肝细胞癌 ?
门静脉期 门静脉期和延迟期
诊断
肝右叶多血供肝细胞癌 肝硬化、脾大、腹水
呼吸触发脂肪抑制 FSE 应成为肝脏 (腹部)常规检查的首选!!
结论
• FSE 加呼吸门控和脂肪抑制是肝脏 (腹部)首选 T2WI 扫描序列
• 该序列最有利于肝脏(腹部)小病 灶检出

磁共振腹部成像

磁共振腹部成像
腹部磁共振成像
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 赵本华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特点:多平面成像,多参数成像,无骨伪影, 分辨率较高。
绝对禁忌症: 心脏起搏器、体内金属异物如 瘤术后金属夹,金属假体。
腹部M R I成像扫描前准备
检查前禁食8-12小时。 MRCP和MRU扫描前最好要做肠道准备。 MRU扫描前半小时饮水 憋尿。 呼吸训练(呼吸要平稳均匀)。 增强扫描时要了解血压 过敏史。
降低图像边缘模糊,提高T2图像的清晰度
快速自旋回波的缺点
由于多个180度脉冲所采集的回波信号的TE各 不相同,因而,长回波链的情况下,可出现图 像的模糊。
脂肪组织信号强度增高,可能影响对某些病变 如出血的判断
能量沉积增加
快速自旋回波T2WI/脂肪抑制序列1
快速自旋回波T2WI/脂肪抑制序列2
由于三个方向上都加补偿梯度,可以消除匀速血流产 生的相位差。
成像速度快,对运动不敏感。 图像中含有T1和T2两种对比。 对含水分较多的组织显示较好,而软组织的对比较差。
因此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容易漏诊。 磁场不均匀时,容易产生带状伪影。
True FISP序列的图像
腹部成像的难点-运动伪影
求比较高的 解剖部位.如:腹部. 与SE相比,磁敏感性伪影常较明显,SNR低.
SPGR序列的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
3D扫描肝脏3 期
3D多时像肝脏 动态增强扫描, 进一步提高分 率,可多角度 重建,有助于 小病变的检出 与鉴别
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飞利浦——Balance FEE
Balance fast field echo
呼吸运动伪影 肠蠕动伪影 心脏跳动伪影 腹主动脉搏动伪影

高场强30T磁共振在腹部的临床应用优势

高场强30T磁共振在腹部的临床应用优势
转移瘤) + 血管性病变(梗死,脾动脉瘤) + 炎性病变 + 外伤
1.观察胃肠道恶性肿瘤局部侵犯和转移情况。
2.以颈段和上胸段食管、直肠诊断准确性高,直 肠更适应行MRI检查。
3.评估恶性肿瘤病人的化疗、放疗疗效;精确估 算放射治疗的放疗野。
4.MRI不能显示粘膜病变,故胃肠道疾病应首选 内窥镜检查或螺旋CT和钡剂造影。
+ 先天发育异常 +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 + 子宫内膜癌 + 宫颈肿瘤 + 附件区肿瘤及炎性病变
T2W-SPAIR
T1W TSE
T1W SPIR +C
E-THRIVE dyn+c
T2W SPAIR SAG
T2W SPAIR SAG
T1W SPIR+C
+ 前列腺增生 + 前列腺癌 + 前列腺炎
结构改变(软组织分辨力) + 脂肪变性、出血(化学位移成像) + 细胞密度(DWI) 血供改变(三维动态增强THRIVE) 代谢改变(MRS) 细胞功能改变(特异性对比剂)
1.根据特征性信息变化,能明确病变的性质、 程度和范围。
2.对肝脏、脾脏囊肿和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确 诊作用 。
3.可敏感地检出早期肝转移瘤。
3.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可确定病变的部位、性质或先天 性发育异常。
4.对肾结核的诊断优于螺旋CT: (1)可确诊炎症性病变和肿瘤 性病变; (2)可确定病变的范围,有助于临床分期。
5.能较好地鉴别肾周脓肿、含尿囊肿、淋巴囊肿等。
6.可判定肾脏损伤的部位、范围、肾周血肿或尿液外渗以及 术后并发症。
6.MR诊断腹主动脉瘤准确性高,不同对比剂能敏感地检 出腹主动脉夹层,诊断准确率与螺旋CT血管造影相近。

腹部MRI临床应用(总)

腹部MRI临床应用(总)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发展方向
技术创新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腹部MRI的图像质量和分辨率将进 一步提高,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应用拓展
腹部MRI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不仅限于腹部疾病的诊断,还 可能用于治疗和预后的评估。
个性化治疗
基于腹部MRI的结果,未来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号,经过处理后形成图像。
组织分辨力
腹部MRI能够清晰地显示腹部器官 的结构和形态,对不同组织具有较 高的分辨力,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无创无痛
腹部MRI检查无需侵入体内,无创 伤、无痛感,对患者的身体无不良 影响。
腹部MRI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腹部MRI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的 特点,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 腹部器官的细节显示清晰,有助于疾 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克罗恩病诊断
MRI能够检测出克罗恩病导致的肠道壁增厚和病变范围,有助于克 罗恩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肠道炎症性疾病诊断
MRI能够检测出肠道炎症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如肠道黏膜水肿、肠 壁增厚等,有助于肠道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诊断
1 2 3
泌尿系结于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评估。
泌尿系肿瘤诊断
MRI能够清晰显示泌尿系肿瘤的形态、大小、位 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泌尿系肿瘤的 早期诊断。
肾脏功能评估
MRI的灌注成像技术能够评估肾脏的血流灌注情 况,有助于评估肾脏功能和诊断肾脏疾病。
04
腹部MRI的最新进展
快速MRI技术
01
02
03
快速MRI技术
通过提高扫描速度,减少 扫描时间,提高患者舒适 度。

腹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技术课件

腹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技术课件
诊断有重要价值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成像速度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 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信噪比低:图像噪声较大,影响 诊断准确性
成像质量受磁场均匀性影响:磁 场不均匀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成本较高:设备价格昂贵,维护 成本高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组织 内部图像,有助于医生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具有无创、无辐射、安全、 准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技术特点
01
无创性:无需注射造影剂,对人体无伤害
02
高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组织结构和病变
03
多参数成像:可以同时获取多种参数信息
演讲人
目录
01.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简 介
02. 腹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技 术应用
03. 腹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技 术操作
04. 腹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技 术发展
1
技术原理
利用磁共振现象,通过检测组织中的氢原子核在磁 场中的位置和运动情况,获得组织内部结构的信息。
通过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氢原 子核,从而获得组织内部化学成分的信息。
图像质量
03
数据分析:对预处 理后的数据进行化 学位移成像分析, 获取化学成分信息
04
数据后处理:对 分析结果进行可 视化处理,生成 化学位移成像图

05
数据存储:将处 理后的数据存储 到数据库中,便 于后续分析和研

影像解读与诊断
01
影像解读:观察图像,分析病变部位、形态、大小等特征
02
诊断依据: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04
实时成像:可以实时观察组织变化,便于诊断和治疗

磁共振腹部扫描规范及策略

磁共振腹部扫描规范及策略

肝硬化再生结节多序列比较
整理ppt
T2WI高信号病灶边界不清
肝 细 胞 肝 癌
整理ppt
化学位移成像技术(in/outT1WI)
原理:人体磁共振信号主要来水和脂肪。水中氢质子的 进动频率要比脂肪中氢质子的进动频率快 3.5ppm,(150Hz//T)。对于同一像素中的水和脂肪中 的氢质子,给予RF激发后,水和的脂肪的横向磁化矢 量处于同一相位,当RF停止后,由于水中的氢质子比 脂肪中的氢质子进动频率快,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当 水中的氢质子的相位与脂肪中氢质子相位差为180度时, 其宏观横向磁化矢量相互抵消(Mxy=0),MR检测到 的信号为水和脂肪信号相减得差值,把这种图像称之 为反相位(outof phase)图像。在经过一段时间后, 水中氢质子的相位与脂肪中氢质子的相位相差360度 时,两者的相整位理ppt再次重合(即Mxy相叠加),此时
FSE(fast spin echo) GE公司
常规加脂肪抑制
整理ppt
肝脏T2WI的技术关键
T2WI序列选择 呼吸触发中段ETL 常规需加脂肪抑制技术 --肝脏生理性含脂 --慢性肝病常有脂肪变性 --FSE类序列连续180度脉冲增加了脂肪信号, 病灶与背景肝实质对比降低 --脂肪抑制可增加病灶与背景肝实质的对比
--肝实质: 0.71+0.16 --实性病变:1.09+0.26 --血管瘤: 1.87+0.29 --囊肿: 3.04+0.34 X10-3mm2/s
整理ppt
DWI有利于小肝细胞癌灶的检 出
B=1000
整理ppt
B=1000
动脉期
DWI有利于肝脏病变的鉴别诊 断
T1WI
动脉期
平衡期

磁共振新技术在腹部的应用

磁共振新技术在腹部的应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肠道疾病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诊断
磁共振新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具有无创、无痛的优势,能够提供详细的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信息。
总结词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炎症等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MRI还可以通过功能成像技术评估肾脏的排泄和分泌功能,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总结词
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包括扩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波谱分析等。这些技术能够提供关于腹部器官生理功能和代谢状态的信息,如组织灌注、细胞代谢、水分子扩散等。通过分析这些功能参数,能够发现早期病变、评估病变对器官功能的影响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功能成像技术
磁共振新技术在腹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03
VS
02
总结词
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能够提供更清晰、更细致的腹部结构图像,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和早期病变。
详细描述
通过采用高磁场强度和先进的成像序列,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获取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呈现出腹部器官和组织的细微结构。这对于诊断早期病变、微小肿瘤以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总结词
动态增强成像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腹部器官和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评估病变的恶性风险和预后。
总结词
肝脏疾病诊断
磁共振新技术在肠道疾病诊断中具有无创、无痛的优势,能够提供详细的肠道结构和功能信息。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肠梗阻等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MRI还可以通过功能成像技术评估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为肠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MRI化学位移成像对几种常见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

MRI化学位移成像对几种常见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

MRI化学位移成像对几种常见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周磊;江宾;马晓涵;周琴;马春琼【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年(卷),期】2017(001)014【摘要】目的:探讨M R I化学位移成像对几种常见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腹部肿瘤患者,采用MRI化学位移成像方式对患者进行腹部肿瘤诊断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常规上腹部平扫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8.0%,在M R I化学位移成像诊断中准确率为100.0%;化学位移影像中信号均有突出表现,其中,反相位与同相位对比呈现出明显的部分信号或者全部信号减弱.结论:MRI化学位移成像方式对几种常见腹部肿瘤的诊断,能够提高对常见腹部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总页数】2页(P84-85)【作者】周磊;江宾;马晓涵;周琴;马春琼【作者单位】重庆石柱县人民医院重庆 409100;重庆石柱县人民医院重庆409100;重庆石柱县人民医院重庆 409100;重庆石柱县人民医院重庆 409100;重庆石柱县人民医院重庆 409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MRI 化学位移成像对脂肪肝患者的诊断价值 [J], 赵颖;薛晶2.MR弥散加权成像和化学位移成像对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 [J], 张薇;梁伟;过哲;张玉;程晓光3.3.0T MR化学位移成像在常见腹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梁志鹏;姚立正;陈飞;王雪扬;陆鹏;胡建斌4.对比分析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椎体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J], 张梅舜;曾桂华;张竞成5.MRI化学位移成像对几种常见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 [J], 周磊;江宾;马晓涵;周琴;马春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敏感性超过常规MRI和CT。 判断肝脏局灶病灶内是否存在脂肪变性。因为肝脏局灶病变
中发生脂肪变性者多为肝细胞腺瘤或高分化肝细胞癌。 有助于肾脏或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其他含脂病变的诊断
和鉴别诊断。
临床应用
有助于脊柱单纯性和病理性压缩骨折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快速梯度回波反相位序列上,病理性压缩椎 体多为高信号;单纯性压缩椎体在则大多表现为低 信号。
椎体良性病变组显示为反相位低信号、同相位高信 号; 椎体恶性病变显示为反相位高信号、同相位低信 号。
同相位和反相位成像技术 在盆腹部脏器的应用
同相位和反相位成像
脂肪抑制技术在腹盆部MRI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 定性显示含脂肪的病变。它能用来辩认主要含脂 肪的组织,但是当组织内脂肪和水的含量接近时, 多数脂肪的组织抑制技术不能很好地抑制脂肪信 号,在这种情况下,可用同相位和反相位成像技 术抑制组织内的脂肪信号。
在低场机,SE或FSE都可利用Dixon方法很容易进 行获得水脂分离图像,应用较多的是骨关节系统。
反/去相位(OP)图像的特点
脂水混合组织信号明显衰减; 纯脂肪组织的信号没有明显衰减; 勾边效应。
临床应用
肾上腺病变的鉴别诊断。因为肾上腺腺瘤中常含有脂质,反 相位明显降低,其敏感性70~80%,特异性90~95%。
OP
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
反相位梯度回波T1W1显示胰头区局灶性低信号(箭 示),为局灶性脂肪浸润所致。在其他所有序列上该区 域表现信号正常,包括同相位成像。胆管和胰管正常。
弥漫性肝脂肪浸润(脂肪变性)
T1WI:弥漫性信号增高(轻度脂肪变性时信号强度的变化 可以不明显或者没有改变)。T2WI:在非脂肪饱和快速自 旋回波像上表现为轻度高信号(轻度脂肪变性时信号强度的 变化可以不明显或者没有改变)。增强模式:正常。
灶性信号丢失区。
肝脏脂肪变性
同相位(A)梯度回波T1WI显示肝脏局限型短T1信号; 反相位(B)梯度回波像显示因局灶性脂肪浸润产生的
局灶性信号丢失区。
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
IP
T1WI 抑脂
同相位(A)梯度回波T1WI显示肝脏 信号均匀;反相位(B)梯度回波像显 示因局灶性脂肪浸润产生的局灶性信号 丢失区;梯度回波T1WI脂肪抑制技术 (C)对显示该脂肪变性区效果不佳。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技术 在腹部的应用
河南省桐柏县人民医院 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良
同反相位成像
也叫(水脂)同(在)/反(去)相位成像。人体MRI的信 号主要来源于两种成分:水和脂肪。水分子中的氢质子的 化学键为O-H键,而脂肪分子中氢质子的化学键为C-H键。 由于这两种结构中氢质子周围电子云分布的不同,造成水 分子中氢质子所感受到的磁场强度稍高些,最终导致水分 子中氢质子的进动频率要比脂肪分子中氢质子稍快些,其 差别为3.5ppm,相当于150Hz/T,这种进动频率差异随着 场强的增大而加大。
B:相同序列反相位像显示外侧部分(箭头)的信号丢失,说明其 为脂肪成分,而内侧部分由于没有化学位移伪影仍为高信号,说明 为出血。
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
T1WI:与正常肝实质相比呈等信号到稍高信号。 T2WI:非脂肪抑制像上呈等信号到稍高信号。 增强模式:与正常肝脏相近。 特征性表现:在反相位梯度回波像上信号消失。缺少对血管
同相位和反相位成像尤其适用于诊断腹腔内肝脏和胰腺这 样的器官的脂肪浸润,以及诸如肝脏或肾上腺腺瘤这样的 含脂质的肿瘤。
同相位和反相位图像
A:同相位像。来自胆囊切除术金属夹(箭示的磁化率伪影在长 TE像上更为显著。
B:反相位像。注意器官周围的黑线(箭头示),是由于在水脂 肪界面上相位抵消所致。骨髓由于含有脂肪和水而信号很低(细 箭示),磁化率伪影在反相位像上不显著(箭示)。
脂肪
脂肪在T1W1和快速自旋回波T2W1上信号很亮。 使用脂肪抑制可以显著降低脂肪信号。增强后扫 描,脂肪很少强化或不强化。
含有胞浆内脂质成分的病变,在反相位梯度回波 图像上会发生信号丢失(相对于同相位图像)。
脂肪和出血(出血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通过右肾肿块层面的同相位梯度回波T1W1显示病变的外侧部 分(箭示)和内侧部分(箭头示)信号增高。
那么: IP=W+F;OP=W-F
这样,两式分别相加和相减,得出: W=(IP+OP)/2;F=(IP-OP)/2
原理
这种单独水或脂肪的方法,称Dixon技术,也叫水 脂分离成像。不但可以用于扰相GRE T1WI序列, 也可以采用SE或FSE序列。采用了SE或FSE序列后, Dixon技术方能在低场强条件下较容易的实现脂肪 抑制。
同相位和反相位成像
只有当体素内的脂肪和水的含量相近时才会发生矢量抵消 现象。当一个主要含脂肪的结构与一个含水很多的结构相 毗邻时,在反相位像上信号的丢失只会出现在它们之间的 交界处,因为该处的脂肪与水位于同一体素内。因此,只 含有脂肪的体素,如脂肪瘤、腹腔内脂肪和皮下脂肪,在 反相位像上不会被抑制。
或胆管的占位效应。 分布:可以为局灶性、多灶性或弥漫性。位置多变,但典型
位置包括镰状韧带附近、肝左叶内侧段中心处、胆囊窝附近。 不典型表现:可表现为多发散在分布的结节。 类似病变:含脂肪的腺瘤或肝细胞癌。
肝脏脂肪变性
同相位(A)梯度回波T1WI显示肝脏局限型短T1信号; 反相位(B)梯度回波像显示因局灶性脂肪浸润产生的局
(理解为:16.7ms的时间水分子中的氢质子走一圈,而脂肪 分子中的氢质子走半圈-----反相位。再过16.7ms,即33.3ms 时,水走两圈,脂肪走一圈-----同相位)。
水脂分离成像
利用同相位和反相位像,还可产生单独的“水”或“脂肪” 信号的图像。 W(water): 水的信号强度;F(fat):脂肪的信号强度 I(IP):同相位信号强度;I(OP):反相位信号强度
0.2T,水分子比脂肪分子中的氢质子进动频率快30Hz。
原理
临床上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多采用2D扰相GRE T1WI序列,选 择不同的TE得到正反相位图像。 同相位TE=1000ms÷[150Hz/T×场强] 反相位TE=同相位TE÷2 0.2T,同相位TE=1000÷(150×0.2)=33.3ms 反相位TE=16.7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