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层次序号,规范写法汇总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doc

(完整word版)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doc

中文文稿次序号使用范一、区分两种体例的次序号根据国家准等相关定,中文文稿的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文稿的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号,不同次的数字之加下点相隔(即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点,如“ 1” “1.1 ”“ 1.1.1 ”⋯⋯。

2.人文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次序号,即第一用“一、”,第二用“(一)”,第三用“ 1.”,第四用“( 1)”。

(不,在有些刊物的人文文稿也采用科技文稿的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次序号均可使用。

但一般情况下人文文稿是不要科技文稿的次序号好。

)在一部稿中,当章、改“章号 ?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 3”,第三章第二写“ 3.2 ”)表达,允在其下的次采用“一、”、“(一)”、“ 1.”⋯⋯的序号。

除此之外,两种体例的次序号均不允混用。

4.“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用逗号“,”。

5.“一”、“二”、“三”等后面用号“、”。

6.“ 1”、“ 2”、“ 3”和“ A”、“ B”、“ C”等后面用墨点“.”(墨点直接在上找),而不用号“、”或其他。

7.序号如加括号,如(1)(2)( 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4级,即:第1级── 1第2级── 1.1第3级── 1.1.1第4级── 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 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加任何符号)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 1. ”,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用“(1)”,括号后面(不加任何符号)不能再加“、”或“,”。

应用文稿中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应用文稿中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应用文稿中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在日常公文写作中,常遇到层次序号无法匹配(如:“1”“2”“3”……后面加顿号“、”)、使用错位(如:不用“一”“二”“三”而直接使用“(一)”“(二)”“(三)”)、格式有误(如:层次序号前是否空个字格)、体例杂糅(如:“1”“1.1”“1.1.1”与“一、”“(一)”“1.”……两种层次混用)等情况,所有这些不规范的写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达效果。

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一)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二)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面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超过4级,即:第1级——1第2级——1.1第3级——1.1.1第4级——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通常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面加“、”,而非“,”或“.”;第一层用“(一)”,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第一层用“1.”,那个小黑点可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用顿号“、”。

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再加“、”或“.”。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公文常用序号层级、标点、年份、格式的规范总结(经典整理)

公文常用序号层级、标点、年份、格式的规范总结(经典整理)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备注
1 ×××××××
1.1 ×××××××
1.1.1 ×××××××
......
1.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写标题或内容。
2.同一层次各段内容是否列标题应一致,各层次的下一级序号标法应一致,若层次较少可不用若干加括号的序号。
其他:1.段前要求:序号前面顶格排写。
2.序号级别使用要求:序号层次不能跨级别使用。如不用“1”直接到“1.1”。
二、公文中序号与标点的搭配使用
序号首先,其次,
后面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2
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壹×××
后面不用标点,与后面的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即可
3
“一是,”、“二是,”、“三是,”
之后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4
“一方面,”、“另一方面,”
公文常用序号层级、标点、年份、格式的规范总结
一、序号的结构层次顺序
(一)人文类文稿序号的级别顺序一览表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第六层
第七层
一、
(一)
1.
(1)
①或1)
A.或(A)
a.或(a)
二、
(二)
2.
(2)
②或2)
B.或(B)
b.或(b)
三、
(三)
3.
(3)
③或3)
C.或(C)
c.或(c)
之后可以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5
“甲、”,“乙、”,“丙、”,“丁、”
用“甲”、“乙”、“丙”、“丁”表示顺序时,“甲”、“乙”、“丙”、“丁”之后分别用顿号。

序号的正确表达和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

序号的正确表达和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

序号的正确‎表达&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一.序号序号Seq‎u ence‎Numbe‎r,有顺序的号‎码,如数字序号‎:1、2、3……,大写汉字也‎算数字序号‎,如:一、二、三……序号可以清‎晰的分清同‎一类事物,也可以用序‎号作文章的‎小标题。

我们在写文‎章,特别是在写‎论文中经常‎会用一些数‎字序号,正确地运用‎序号,能使我们的‎文章层次清‎楚,逻辑分明,便于读者阅‎读和引述;目前较多论‎文在序号的‎写法上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如:层次大小不‎分、中文数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前后序号形‎式不统一,等等。

用得不好,让人看着别‎扭,甚至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可见序号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与‎否同样很重‎要。

在评选论文‎时,常常会为一‎些文章感到‎惋惜,内容、文字很精彩‎,可数字序号‎的运用不规‎范或者混乱‎,让人看着不‎舒服。

正文层次标‎题序号要注‎意大小分级‎,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并参考一些‎资料,在此谈谈有‎关数字序号‎的用法,对序号规范‎写法作一详‎细说明:二、序号的结构‎层次顺序(一)数字序号的‎级别顺序为‎:第一层为汉‎字数字加顿‎号,例如:“一、”“二、”“三、”;第二层为括‎号中包含汉‎字数字,例如:“(一)”“(二)”“(三)”;第三层为阿‎拉伯数字加‎下脚点,例如:“1.‎”“2.”“3.”;第四层为括‎号中包含阿‎拉伯数字,例如:“(1)”“(2)”“(3)”;第五层为带‎圈的阿拉伯‎数字,例如:“①”“②”“③”或者“1)”“2)”“3)”;第六层为大‎写英文字母‎,例如:“A.”“B.”“C.”或者“(A)”“(B)”“(C)”;第七层为小‎写英文字母‎,例如:“a.”“b.”“c.”或者“(a)”“(b)”“(c)”;……数字序号级‎别一览表:(二)理科类论文‎的正文层次‎标题序号理科类论文‎的各层次标‎题还可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

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

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

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4级,即:第1级——1第2级——1.1第3级——1.1.1第4级——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应左起空2格书写。

“一、”“(一)”“1.”这三个层次应与标题独占一行,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四、注意层次序号表达规范的其他细节(1)人文类文稿若层次较少,可省略“(一)”而直接用“1.”作为第二层次,这样层次感更明显。

公文层级序号的正确写法

公文层级序号的正确写法

公文层级序号的正确写法
公文层级序号的正确写法依次为:一级标题用一、一、1、1.1或(1)等形式体现;二级标题用(一)、(二)、(三)等形式体现;三级及以上标题需要单独占行,无缩进格式。

具体格式如下:
一级标题:一、一、 1 一、 1.1(顶格)。

二级标题:(一)(一) 1 (顶格)。

三级及以上标题:需要单独占行,无缩进格式。

此外,公文格式还包括以下内容:
标题:二号小标宋体字,居中。

主送机关:三号仿宋体,居右,后标全角冒号。

正文:三号仿宋体字,每段起首空两字,可适当调整行距,全文可适当调整段间隙。

成文日期:右空四个字,用汉字书写。

发文机关标识:居中,“报告”字样处加下划线,线下数值可改。

签发人:可加可不加,后面不冒号。

签发人名称应为全称。

页边距:上为3cm下为2.5cm左为3.7cm右为2.5cm。

装订要求:左侧装订,不掉页。

以上是公文层级序号及公文格式的相关内容,供您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文档序号编号规范要求

文档序号编号规范要求

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 1.”,第四层用“(1)”。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 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 “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 4 级,即:第1 级——1第 2 级—— 1.1第 3 级—— 1.1.1第 4 级—— 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 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 4 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 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应左起空 2 格书写。

“一、”“(一)”“1.”这三个层次应与标题独占一行,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四、注意层次序号表达规范的其他细节(1)人文类文稿若层次较少,可省略“(一)”而直接用“ 1.”作为第二层次,这样层次感更明显。

(完整word版)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

(完整word版)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

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中文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但一般情况下人文类文稿还是不要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为好。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4.“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应用逗号“,”。

5.“一”、“二”、“三”等后面应用顿号“、”。

6.“1”、“2”、“3”和“A”、“B”、“C”等后面应用齐线墨点“.”(该墨点直接在键盘上找),而不该用顿号“、”或其他。

7.序号如加括号,如(1)(2)(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4级,即:第1级──1第2级──1.1第3级──1.1.1第4级──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加任何符号)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加任何符号)不能再加“、”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稿中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
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
(1 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 (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 , 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 1” “ 1.1”
“ 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 , 第二层用“ (一” ,第三层用“ 1. ” ,第四层用“ (1 ” 。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 . 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 3” , 第三章第二节写为“ 3.2” 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 “ (一” “ 1. ”……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 4级,即:
第 1级—— 1
第 2级—— 1.1
第 3级—— 1.1.1
第 4级—— 1.1.1.1
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
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 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 4级:
第一层用“一”后加“、” ,而非“, ”或“. ” ;
第二层用“ (一” ,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 ;
第三层用“ 1. ” ,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 ;
第四层用“ (1 ” ,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应左起空 2格书写。

“一、” “ (一” “ 1. ”这
三个层次应与标题独占一行,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四、注意层次序号表达规范的其他细节
(1人文类文稿若层次较少,可省略“ (一”而直接用“ 1. ”作为第二层次,这样层次感更明显。

若层次标题不必独占一行或者该层次没有标题,应直接使用“ (1 ”这种层次序号而省略掉中间的层次序号。

(2 科技类文稿的各层次内部, 若再需要分点叙述时, 可用“ (1 ” 这种层次序号;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3不管是人文类文稿还是科技类文稿, “ (1 ”这种层次序号之
后是本段标题,标题末用句号或冒号或空 1字,其后接写正文, 不另起一段。

如果没有本段标题,则序号之后直接写正文。

(4不管是人文类文稿还是科技类文稿, “①”这种层次序号必须共用于同一段中,即“①……②……③……”必须同为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