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柑橘病虫害防治

2、柑桔上的为害症状:主要以口针刺破叶片、嫩枝及果实表 皮,吸取汁液。受害幼芽不能抽出和展出,受害的幼果畸形 变小,果皮增厚,呈灰白或灰褐色并引致落叶落果。锈壁虱 则造成乌皮果。
幼树和初结果树春梢发病,叶片转绿后开始褪绿,全株新 叶均匀黄化,夏秋梢发病则是新梢叶片转绿过 程出现淡黄无光泽,逐渐均匀黄化。成年树则常在整园中,出现 个别或部分植株树冠上少数枝条的黄化,俗称“鸡头黄”或 “插金花”;结出来的果实,橘类常表现 “红肩”果,橙类表现果皮青绿无光泽的“青果”。 2、发病规律:远距离通过带病苗木或接穗传播,田间
1、症状: 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胶胞炭疽菌) ,病菌属于弱性寄生
菌,树势衰弱时容易发病。常引起大量落叶、枝梢枯死和树 皮爆裂,严重时可致全株死亡。常为害叶片、枝梢花朵、果 梗、果实、苗木等。 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分生孢子 借风雨和昆虫传播。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芽管,从 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组织。
(1)在谢花后一个半月内每隔半月喷一次药。 药剂可用: 诺:势赢;白托1000倍; 瑞:秀库6000-8000倍;贝萃5000-8000倍。
(2)果实贮运期认真检查,及时剔除病果, 防病害蔓延。
主要虫害(一)红/白/锈蜘蛛
1、螨类危害特点 :
我国的害螨种类有500 多种其中危害严重的约40多种,它 们主要危害果树、棉花、麦类、蔬菜、烟草、茶叶、玉米、 大豆、花生等作物。农业害螨体积小、繁殖快、适应性强, 易产生抗性,是公认的最难防治的有害生物群落。
红/白/锈蜘蛛为害状
柑桔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课件

柑桔树脂病
3、防治方法: (1)重要措施:冬季剪除病枯枝。 (2)防治时间:在早春萌芽期、谢花2/3时及幼果期和 秋梢萌发期各喷1次,共喷4~5次。谢花2/3时及幼果期这2 次药是关键。 (3)有效药剂: 75%百菌清800倍效果好(但高温期易烧伤果面); 80%代森锰锌600倍; 10%多氧霉素800倍; 50%克菌丹1000倍等交替喷雾。
柑桔炭疽病
柑桔炭疽病
1、为害症状类型 (1)叶片症状分类 叶腐型(急性型) 叶斑型(慢性型) 叶枯型(落叶型) 次生型
(2)枝梢症状分类 分慢性、急性两种。 (3)果梗症状 枯蒂型 (4)果实症状分类 分僵果型、果腐型两种。
炭疽病—急性型
炭疽病—慢性型
炭疽病—落叶型
炭疽病-枯蒂型
枯蒂型
柑桔炭疽病
1、发生为害与病原 (1)柑桔溃疡病是细菌性病害,世界上柑桔生 产国几乎都有分布; 病菌传播途径广,传染迅速,危害严重,顽固 难防,被列入为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 (2)病原: 属黄单胞菌属,为野油菜黄单胞菌柑桔致病型。
柑桔溃疡病
脐橙溃疡病
溃疡病为害各品种状
柑桔溃疡病
2、发生特点 (1)病菌主要潜伏在病叶、病梢、病果的病 斑组织中越冬,尤以秋梢上的病斑是越冬的主要场 所,成为次年的主要初侵染源。 (2)翌年春季,温度适宜多雨时,病菌从病 斑中溢出,由风雨、昆虫、枝叶接触和人工操作等 途径传播。
2、发生特点: (1)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 (2)发病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枝梢枯 死,僵果和枯蒂落果,枝干开裂,导致树势 衰退,产量下降,甚至整株枯死。 (3)在贮藏运输期间,还常引起果实大 量腐烂。
柑桔炭疽病
2、发生特点: (4)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枝、病叶和病果上越冬; 翌年春季,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侵入寄主,引起发病。 (5)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来自枯死枝梢及病果梗,少数 来自叶片上的病斑。 (6)有潜伏侵染现象。
柑橘病虫害(图谱大全)

柑橘病虫害(图谱大全)柑橘就是我国南方地区得一大果树种类,也就是我们常见得水果之一。
在柑橘栽培过程中常会遇到很多病虫问题,危害特别严重.因此了解柑橘种植中常见得病虫害及其基本防治技术对科学种植栽培柑橘显得尤为重要。
这期就给大家整理一下,柑橘常见得病虫害类型.柑橘病害1、柑橘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与果实。
危害特征:叶片染病:初期就是黄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蜡黄色病斑。
后期病斑木质化凸起,叶背突出,叶面凹陷,成漏斗状,发生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
新梢染病:与病叶症状相似,幼嫩枝梢染病后变短小,有扭曲状,但病斑不明显。
幼果染病:初期产生茶褐色小斑,后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得瘤状突起.果实小,皮厚,味酸,发育畸形。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择无病苗木;合理修剪、整枝,彻底剪除树上病枝、病叶,增强通透性,降低湿度;加强肥水,促使新梢健壮整齐。
(2)化学防治在春梢与幼果时各喷1次药,可选择: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代森联、戊唑醇+肟菌酯、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络氨铜等喷雾。
2、柑橘炭疽病可为害地上部分得任何部位.危害特征:叶片受害可分为叶斑型与叶枯型. 叶斑型:症状多发生在老叶边缘或近边缘处,干燥时病斑稍向下凹,中央灰白色,有轮纹状排列黑色小点。
叶枯型:症状多从叶尖开始,初期为开水烫伤状暗绿色病斑,渐变为黄褐色,叶卷曲,常造成严重脱落。
果实:幼果初期症状为暗绿色油渍状病斑,后扩大至全果,湿度大时,出现白色霉层及红色小点,后变成黑色僵果,一般不脱落.成熟果受害出现黄褐色圆形凹陷病斑,果肉一般不受害.贮藏期受害,病斑一般为深褐色,后逐渐扩大引起全果腐烂,表面会长黑绿色得菌丝体与黑色小点.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冬春剪除病虫枯枝,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
(2)化学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可选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戊唑醇+肟菌酯、多菌灵+溴菌腈或嘧菌酯等喷雾。
柑橘栽培管理措施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柑橘栽培管理措施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导读】柑橘如何栽培?栽培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管理措施?今天咱们就从柑橘的土肥水管理、科学保花保果和疏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学习一篇柑橘种植技术。
柑橘如何栽培?栽培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管理措施?今天咱们就从柑橘的土肥水管理、科学保花保果和疏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学习一篇柑橘种植技术。
一、柑橘栽培管理措施(一)土肥水管理1. 土壤管理在柑橘栽培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对于幼龄橘园,最好在7—8 月使用扩穴法、壕沟法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同时将其和埋压有机肥有效结合在一起。
在对土壤进行深翻的过程中,深度控制在60~80cm。
另外,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对于幼龄橘园可以借助行间空地,在树盘外间作花生、白菜、豆类等矮秆经济作物或者是绿肥,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效果。
而在柑橘生长过程中,需要加强土壤管理,可以使用稻草作为覆盖物,对树盘进行覆盖,以此来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及同时还能起到减少杂草、保持土壤湿润的效果。
最后,在冬季柑橘采收完成后,需要对果园再一次进行深翻,深度控制在20~30cm,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园间土壤透气性,同时还能有效灭除越冬病虫害。
2. 水分管理在对柑橘进行栽培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水分管理,做到“春湿、夏排、秋灌、冬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在萌芽坐果期(3—6月),柑橘需水量大,我国柑橘产区降水量较多,能满足生长发育的要求。
但此时也容易出现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影响柑橘生长的现象,应注意及时排水。
柑橘开花坐果期对水分极为敏感,一旦遇到高温干旱,容易导致落花落果。
此应注意及时灌水喷水,降温增湿。
其次,在果实膨大期(7—9月),柑橘叶片光合作用旺盛,果实迅速膨大,需水量大,当土壤水分含量较低时要及时灌溉。
再次,在果实生长后期至成熟期(10—12月),土壤水分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大,这个时期如果遇到连续干旱,那么每隔15d左右应淋水1次,保持土壤水分均衡,防止因缺水而影响果实膨大,并防止久旱下大雨导致裂果。
《柑橘常见病虫害》课件

柑橘病虫害的传播途径
自然传播
介体传播
通过风、雨、昆虫等自然媒介传播, 如蚜虫、粉虱等昆虫传播病毒病。
通过病健株接触传播,如溃疡病等。
人为传播
通过苗木、接穗等带病材料传播,或 通过农事操作、水源等污染传播。
柑橘病虫害对果园的影响
01
02
03
04
产量损失
病虫害会导致柑橘树势衰弱, 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进
04
柑橘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01
02
03
04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农业管 理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柑橘病虫
害的方法。
选择健康种苗,避免从病区引 种。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 土壤肥力和通透性,促进柑橘 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适时修剪,去除病枝、病叶, 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减少病菌
滋生和传播。
生物防治
详细描述
黄龙病是一种由韧皮部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柑橘木虱等昆虫传播。 感染黄龙病的柑橘叶片出现黄化现象,果实品质下降,甚至可能导致整株死亡。
炭疽病
总结词
真菌病害,引起柑橘叶片和果实上出 现褐色斑点。
详细描述
炭疽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侵染柑 橘叶片和果实。病斑呈褐色,圆形或 椭圆形,有时有轮纹。在高温高湿的 环境下容易发生,导致叶片枯死和果 实腐烂。
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在病虫害发生初 期及时用药。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 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科学用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配制合 适的浓度和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或滥 用农药。
05
柑橘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某果园黄龙病防治案例
总结词
科学防治、综合施策
详细描述
病害防治-黄龙病

病害防治-黄龙病概述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又称为黄龙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柑橘类植物的病害,由念珠激酶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引起。
该病害主要通过蝗虫传播,并在植物体内引起严重病变,最终导致柑橘类植物的枯死。
黄龙病已成为全球柑橘类植物种植业的重大威胁,对柑橘类植物产量和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病害防治的角度介绍黄龙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害的症状、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并提供相关参考资料。
1. 病害的症状黄龙病的症状通常在柑橘类植物的叶片上出现。
具体症状包括:•黄化:柑橘叶片开始出现局部黄化,随后扩散至全叶,整株柑橘树呈现黄化症状;•落叶:受害树木逐渐失去叶绿素,叶片开始逐渐干枯、变黄,最终落叶;•萎蔫:柑橘树的枝条逐渐枯萎,导致整株柑橘树体力消耗增加,生长受限;•果实异常:黄龙病受害树木的果实质量下降,形状畸形,皮色深黄或绿黄,内部组织受损。
2. 传播途径黄龙病主要通过蝗虫传播,感染柑橘类植物。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蝗虫叮咬:感染黄龙病的植株被蝗虫叮咬后,蝗虫体内的病原菌进入新的植株,导致新的感染;•种子传播:携带病原菌的种子可以传播黄龙病;•嫁接传播:感染病原菌的柑橘苗木嫁接到健康的柑橘树上,导致病害传播;•根接触传播:柑橘根部接触到感染黄龙病的土壤,病原菌经根部进入植株;•工具传播:通过使用被感染的工具,如修枝剪刀、挖掘工具等,将病原菌传播到健康植株上。
3. 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黄龙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预防措施•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柑橘品种中的抗病种类,增加植物对黄龙病的抵抗力;•检疫出入苗木:检查苗木是否携带黄龙病病原菌,防止携带感染的苗木进入种植区;•病害监测:定期检查柑橘树的症状,发现病害早期症状,采取及时措施;•病害源管理:对已感染黄龙病的植株进行病原菌的清除,防止病害进一步扩散。
3.2 机械防治措施•蝗虫防治:采用黄色黏板、黄色水容器等方式诱捕或淘汰蝗虫,减少病害传播;•种子处理:采用适当的种子处理方法,杀灭种子表面或内部的病原菌;•工具消毒:定期对接触过病原菌的工具进行消毒,防止工具传播病害。
柑橘病虫害(图谱大全)

柑橘病虫害(图谱大全)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大果树种类,也是我们常见的水果之一。
在柑橘栽培过程中常会遇到很多病虫问题,危害特别严重。
因此了解柑橘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及其基本防治技术对科学种植栽培柑橘显得尤为重要。
这期就给大家整理一下,柑橘常见的病虫害类型。
柑橘病害1.柑橘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
危害特征:叶片染病:初期是黄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蜡黄色病斑。
后期病斑木质化凸起,叶背突出,叶面凹陷,成漏斗状,发生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
新梢染病:与病叶症状相似,幼嫩枝梢染病后变短小,有扭曲状,但病斑不明显。
幼果染病:初期产生茶褐色小斑,后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的瘤状突起。
果实小,皮厚,味酸,发育畸形。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择无病苗木;合理修剪、整枝,彻底剪除树上病枝、病叶,增强通透性,降低湿度;加强肥水,促使新梢健壮整齐。
(2)化学防治在春梢与幼果时各喷1次药,可选择: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代森联、戊唑醇+肟菌酯、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络氨铜等喷雾。
2.柑橘炭疽病可为害地上部分的任何部位。
危害特征:叶片受害可分为叶斑型和叶枯型。
叶斑型:症状多发生在老叶边缘或近边缘处,干燥时病斑稍向下凹,中央灰白色,有轮纹状排列黑色小点。
叶枯型:症状多从叶尖开始,初期为开水烫伤状暗绿色病斑,渐变为黄褐色,叶卷曲,常造成严重脱落。
果实:幼果初期症状为暗绿色油渍状病斑,后扩大至全果,湿度大时,出现白色霉层及红色小点,后变成黑色僵果,一般不脱落。
成熟果受害出现黄褐色圆形凹陷病斑,果肉一般不受害。
贮藏期受害,病斑一般为深褐色,后逐渐扩大引起全果腐烂,表面会长黑绿色的菌丝体和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冬春剪除病虫枯枝,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
(2)化学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可选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戊唑醇+肟菌酯、多菌灵+溴菌腈或嘧菌酯等喷雾。
柑橘病虫害(图谱大全)

柑橘病虫害(图谱大全)汇报人:日期:•柑橘病虫害概述•柑橘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柑橘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目录•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柑橘病虫害防治实践案例分享•未来展望与挑战分析01柑橘病虫害概述柑橘病虫害是指对柑橘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造成不利影响的各种病、虫、草害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联合作用,对柑橘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定义根据危害部位和方式,柑橘病虫害可分为病害和虫害两大类。
病害包括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等;虫害包括蚜虫、红蜘蛛、潜叶蛾等。
此外,还有草害和鼠害等非生物因素对柑橘造成危害。
分类危害柑橘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柑橘树体生长受阻、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甚至可能导致树体死亡。
同时,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也会对整个柑橘产业造成严重影响。
影响柑橘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
同时,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也会对整个柑橘产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食品安全和出口贸易。
因此,防治柑橘病虫害对于保障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和提高果农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防治柑橘病虫害的重要性保障食品安全防治柑橘病虫害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含量,提高柑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提高产量和品质防治柑橘病虫害可以促进柑橘树体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对树体的损害,使树体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
同时,健康的树体也能够更好地合成有机物质,提高果实的品质。
02柑橘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柑橘黄龙病会导致叶片发黄、脱落,树冠生长缓慢,果实品质下降。
症状识别加强检疫,防止带病苗木传入;及时清理病株,减少传染源;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防治方法柑橘溃疡病会导致叶片出现黄色或绿色斑点,果实表面出现溃疡状病斑。
防治方法加强检疫,防止带病苗木传入;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喷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