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行书基本笔画写法

合集下载

田英章钢笔行书字帖(3500个常用字)

田英章钢笔行书字帖(3500个常用字)

田英章钢笔行书字帖(3500个常用字)
文档概述
本文档是田英章钢笔行书字帖的模板范本,旨在提供给使用者一个规范清晰的书写参考。

该模板包含3500个常用汉字,具备极致详细的内容和操作指南。

文档结构
一、字帖格式
1.1 常见笔画名称
1.2 字帖形式
1.3 笔画及笔势
1.4 字帖显著特点
二、字帖书写要领
2.1 书法基本功
2.2 书法技法
2.3 字帖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三、花絮故事和人生感悟
3.1 田英章先生简介
3.2 字帖创作背景
3.3 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
3.4 艺术人生感触
四、字帖内容展示
4.1 字帖前言
4.2 字帖展示及注释
五、附录
5.1 笔画图片展示
5.2 常见汉字字形表
5.3 拼音注解
五、致谢
注释
1. 常见笔画名称:本部分介绍了书法常用的笔画名称,包括提起、落锤、橫撇勾等。

2. 字帖形式:介绍了田英章字帖的书写风格和版式设置。

3. 笔画及笔势:深入解析每个汉字的书写笔画和笔势的演变。

4. 字帖显著特点:分析田英章钢笔行书字帖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显著特点。

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档不涉及法律名词。

(完整版)硬笔书法全套课件

(完整版)硬笔书法全套课件

定义
硬笔书法是使用硬质笔尖的书写 工具,按照汉字的书写规则进行 书写的一种艺术形式。
特点
硬笔书法以线条流畅、结构严谨 、气韵生动为特点,注重笔画的 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运笔过程。
工具与材料选择
01
02
03

一般选用钢笔、铅笔或签 字笔等硬质笔尖的书写工 具。

选择质地细腻、吸墨性适 中的纸张,如宣纸、毛边 纸或普通打印纸等。
创作思路拓展与个性化表现
创作思路指导
讲解硬笔书法的创作思路,包括主题选择、风格定位、章法布局 等方面,帮助学生拓展创作思路。
个性化表现引导
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和创意,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独特风 格。
创作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 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REPORTING
草书特点及代表作品欣赏
草书特点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 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代表作品欣赏
《平复帖》、《月仪帖》、《出师颂》等。
硬笔草书基本笔画和用笔技巧
基本笔画
点、横、竖、撇、捺、提、折、钩等 。

钢笔可使用黑色或蓝色墨 水,铅笔则无需墨水。
正确握笔姿势与坐姿
握笔姿势
三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捏住笔 杆,中指垫在笔杆下方,无名指和小 指自然弯曲并拢,垫在中指下方。
坐姿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即头部保 持正直,身体坐直不倚靠,两臂自然 分开平放在桌面上,双脚平放在地上 。
PART 02
基本笔画训练
隶书起源于秦朝,成熟于汉代,是由篆书演化而来的一种书体。 其特点为字形扁方,笔画平直,结构严谨。

钢笔行书字帖-可打印

钢笔行书字帖-可打印

钢笔行书字帖-可打印钢笔行书字帖中,每个笔画都有其独特的书写方法。

启下点笔画,须由尖入,重顿后向下出锋带下。

启右点笔画,要由上向下轻入重顿,然后向右上出锋收笔,与右侧的笔画呼应。

长点笔画一般作反捺使用,收笔时略露附钩,或向右下方顿笔即收,不带附钩。

启上横笔画在书写时末端向上引带,以和下笔连接,如“天、大、古”的上横。

启下横笔画则要向左下引带出锋,以和下笔呼应。

悬针竖笔画要入纸后稍顿转笔向下由重变轻,出锋收笔。

垂露竖笔画则要落笔稍顿即提笔向下,至末端回锋收笔。

短竖笔画同楷书,但有的以点代替。

平撇笔画要落笔稍顿后迅即向左平方向撇出。

斜撇笔画同楷书,只是在撇时要果断,不要迟疑,而且要全力送到位。

短挑笔画落笔后略顿,然后在提笔向右上方用力挑出。

(均有“土、王”等偏旁下端的短横变化而来)长挑笔画与短挑相似,唯其笔画稍长。

可单独起承托作用,有时也同点画结合,如“独”等字。

斜捺笔画要顺着撇势轻落笔,稍作横行即向右下行笔捺出,捺时要用力,并将笔势由斜改平斜。

平捺笔画则要回锋落笔,略横即向右下行笔,最后平捺出锋,平捺要“一波三折”,呈流动态势。

竖钩笔画先写竖然后顿笔用力向左下钩出。

整体要挺拔,遒劲有力。

斜钩笔画侧锋落笔后纵笔而下,最后翻笔向下钩出。

斜钩中部要略带弧,有韧劲刚中含柔,并有纵势。

卧钩笔画要顺笔直入并向下向右用力作下弧,至笔画末端翻笔向左上用力钩出。

背抛钩笔画要顺笔写上横,到转折处折笔而下,顺势婉转写弯曲,最后翻笔向左上钩出。

浮鹅钩笔画要落笔稍重,接着引笔向下写竖,随即右拐变写横,最后翻笔向上钩出。

平折笔画要落笔先写横,折时稍用力向左下方钩出。

竖折笔画则要先写竖画,至折时笔略提起,再顿后转笔向下,迅速向左上钩出。

两点水笔画先写点,顺势向下出锋与提画笔断意连。

三点水笔画只用两点,第一笔写点,第二点与竖画连写。

言字旁笔画先写点,再写横折提,点与横折提的横画笔断意连。

单人旁笔画下笔写短撇,不出锋,随后回锋翻笔顺势写垂露竖,有时根据右边的部首可回锋向右下以连右部。

钢笔行书字帖-可打印

钢笔行书字帖-可打印

钢笔行书字帖-可打印钢笔行书字帖启下点:尖入,重顿后向下出锋带下。

启右点:由上向下轻入重顿,然后向右上出锋收笔,与右侧的笔画呼应。

长点:一般作反捺使用,收笔时略露附钩,或向右下方顿笔即收,不带附钩。

启上横:书写时末端向上引带,以和下笔连接,如“天、大、古”的上横。

启下横:书写时向左下引带出锋,以和下笔呼应。

悬针竖:入纸后稍顿转笔向下由重变轻,出锋收笔。

垂露竖:落笔稍顿即提笔向下,至末端回锋收笔。

短竖:同楷书,但有的以点代替。

平撇:落笔稍顿后迅即向左平方向撇出。

斜撇:同楷书,只是在撇时要果断,不要迟疑,而且要全力送到位。

短挑:落笔后略顿,然后在提笔向右上方用力挑出。

(均有“土、王”等偏旁下端的短横变化而来)长挑:与短挑相似,唯其笔画少长。

可单独起承托作用,有时也同点画结合,如“独”等字。

斜捺:顺着撇势轻落笔,稍作横行即向右下行笔捺出,捺时要用力,并将笔势由斜改平斜。

平捺:回锋落笔,略横即向右下行笔,最后平捺出锋,平捺要“一波三折”,呈流动态势。

竖钩:先写竖然后顿笔用力向左下钩出。

整体要挺拔,遒劲有力。

斜钩:侧锋落笔后纵笔而下,最后翻笔向下钩出。

斜钩中部要略带弧,有韧劲刚中含柔,并有纵势。

卧钩:顺笔直入并向下向右用力作下弧,至笔画末端翻笔向左上用力钩出。

背抛钩:顺笔写上横,到转折处折笔而下,顺势婉转写弯曲,最后翻笔向左上钩出。

鹅钩:将笔微微放下,然后将笔垂直向下画,再向右横着写,最后将笔翻转到钩上。

平折:落笔先写横,折时稍用力向左下方钩出。

竖折:先写竖画,至折时笔略提起,再顿后转笔向下,迅速向左上钩出。

两点水:先写点,顺势向下出锋与提画笔断意连。

三:只用两点,第一点写,第二点用竖画写。

言字旁:先写点,再写横折提,点与横折提的横画笔断意连。

单人旁:下笔写短撇,不出锋,随后回锋翻笔顺势写垂露竖,有时根据右边的部首可回锋向右下以连右部。

如撇画长,则竖画短,撇画短,则竖画长。

双人旁:下笔写短撇不出尖,回锋折笔写第二撇,再回锋翻笔向下写竖,有时可回锋写右部。

钢笔行书字帖-直接打印练习(DOC)

钢笔行书字帖-直接打印练习(DOC)

钢笔行书字帖启下点: 尖入,重顿后向下出锋带下。

启右点: 由上向下轻入重顿,然后向右上出锋收笔,与右侧的笔画呼应。

长点: 一般作反捺使用,收笔时略露附钩,或向右下方顿笔即收,不带附钩。

启上横: 书写时末端向上引带,以和下笔连接,如“天、大、古”的上横。

启下横: 书写时向左下引带出锋,以和下笔呼应。

悬针竖: 入纸后稍顿转笔向下由重变轻,出锋收笔。

垂露竖: 落笔稍顿即提笔向下,至末端回锋收笔。

短竖: 同楷书,但有的以点代替。

平撇: 落笔稍顿后迅即向左平方向撇出。

斜撇: 同楷书,只是在撇时要果断,不要迟疑,而且要全力送到位。

短挑: 落笔后略顿,然后在提笔向右上方用力挑出。

(均有“土、王”等偏旁下端的短横变化而来)长挑: 与短挑相似,唯其笔画少长。

可单独起承托作用,有时也同点画结合,如“独”等字。

斜捺: 顺着撇势轻落笔,稍作横行即向右下行笔捺出,捺时要用力,并将笔势由斜改平斜。

,平捺: 回锋落笔,略横即向右下行笔,最后平捺出锋,平捺要“一波三折”呈流动态势。

竖钩: 先写竖然后顿笔用力向左下钩出。

整体要挺拔,遒劲有力。

斜钩: 侧锋落笔后纵笔而下,最后翻笔向下钩出。

斜钩中部要略带弧,有韧劲刚中含柔,并有纵势。

卧钩: 顺笔直入并向下向右用力作下弧,至笔画末端翻笔向左上用力钩出。

背抛钩: 顺笔写上横,到转折处折笔而下,顺势婉转写弯曲,最后翻笔向左上钩出。

浮鹅钩: 落笔稍重,接着引笔向下写竖,随即右拐变写横,最后翻笔向上钩出。

平折: 落笔先写横,折时稍用力向左下方钩出。

竖折: 先写竖画,至折时笔略提起,再顿后转笔向下,迅速向左上钩出。

两点水: 先写点,顺势向下出锋与提画笔断意连。

三点水: 只用两点,第一笔写点,第二点与竖画连写。

言字旁: 先写点,再写横折提,点与横折提的横画笔断意连。

单人旁: 下笔写短撇,不出锋,随后回锋翻笔顺势写垂露竖,有时根据右边的部首可回锋向右下以连右部。

如撇画长,则竖画短,撇画短,则竖画长。

钢笔行书字帖 直接打印练习

钢笔行书字帖 直接打印练习

实用文档启下点:尖入,重顿后向下出锋带下。

启右点:由上向下轻入重顿,然后向右上出锋收笔,与右侧的笔画呼应。

长点:一般作反捺使用,收笔时略露附钩,或向右下方顿笔即收,不带附钩。

启上横:书写时末端向上引带,以和下笔连接,如“天、大、古”的上横。

启下横:书写时向左下引带出锋,以和下笔呼应。

悬针竖:入纸后稍顿转笔向下由重变轻,出锋收笔。

垂露竖:落笔稍顿即提笔向下,至末端回锋收笔。

短竖:同楷书,但有的以点代替。

平撇:落笔稍顿后迅即向左平方向撇出。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同楷书,只是在撇时要果断,不要迟疑,而且要全力送到位。

斜撇:(均有“土、王”等落笔后略顿,然后在提笔向右上方用力挑出。

短挑:偏旁下端的短横变化而来)与短挑相似,唯其笔画少长。

可单独起承托作用,有时也同点画长挑:结合,如“独”等字。

顺着撇势轻落笔,稍作横行即向右下行笔捺出,捺时要用力,并斜捺:将笔势由斜改平斜。

回锋落笔,略横即向右下行笔,最后平捺出锋,平捺要“一波三平捺:,呈流动态势。

折”先写竖然后顿笔用力向左下钩出。

整体要挺拔,遒劲有力。

竖钩:侧锋落笔后纵笔而下,最后翻笔向下钩出。

斜钩中部要略带弧,斜钩:有韧劲刚中含柔,并有纵势。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顺笔直入并向下向右用力作下弧,至笔画末端翻笔向左上用力钩出。

卧钩:翻笔向左上钩出。

落笔稍重,接着引笔向下写竖,随即右拐变写横,浮鹅钩:最后翻笔向上钩出。

平折:落笔先写横,折时稍用力向左下方钩出。

迅速向左上钩出。

至折时笔略提起,先写竖画,再顿后转笔向下,竖折:先写点,顺势向下出锋与提画笔断意连。

两点水:只用两点,第一笔写点,第二点与竖画连写。

三点水:先写点,再写横折提,点与横折提的横画笔断意连。

言字旁:文案大全.实用文档下笔写短撇,不出锋,随后回锋翻笔顺势写垂露竖,有时根据右边单人旁; 的部首可回锋向右下以连右部。

如撇画长,则竖画短,撇画短,则竖画长。

下笔写短撇不出尖,回锋折笔写第二撇,再回锋翻笔向下写竖,双人旁:有时可回锋写右部。

钢笔行书字帖直接打印练习

钢笔行书字帖直接打印练习

钢笔行书字帖直接打印练习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9UPT2&KBNTL9&UYNN208]钢笔行书字帖启下点:尖入,重顿后向下出锋带下。

启右点:由上向下轻入重顿,然后向右上出锋收笔,与右侧的笔画呼应。

长点:一般作反捺使用,收笔时略露附钩,或向右下方顿笔即收,不带附钩。

启上横:书写时末端向上引带,以和下笔连接,如“天、大、古”的上横。

启下横:书写时向左下引带出锋,以和下笔呼应。

悬针竖:入纸后稍顿转笔向下由重变轻,出锋收笔。

垂露竖:落笔稍顿即提笔向下,至末端回锋收笔。

短竖:同楷书,但有的以点代替。

平撇:落笔稍顿后迅即向左平方向撇出。

斜撇:同楷书,只是在撇时要果断,不要迟疑,而且要全力送到位。

短挑:落笔后略顿,然后在提笔向右上方用力挑出。

(均有“土、王”等偏旁下端的短横变化而来)长挑:与短挑相似,唯其笔画少长。

可单独起承托作用,有时也同点画结合,如“独”等字。

斜捺:顺着撇势轻落笔,稍作横行即向右下行笔捺出,捺时要用力,并将笔势由斜改平斜。

平捺:回锋落笔,略横即向右下行笔,最后平捺出锋,平捺要“一波三折”,呈流动态势。

竖钩:先写竖然后顿笔用力向左下钩出。

整体要挺拔,遒劲有力。

斜钩:侧锋落笔后纵笔而下,最后翻笔向下钩出。

斜钩中部要略带弧,有韧劲刚中含柔,并有纵势。

卧钩:顺笔直入并向下向右用力作下弧,至笔画末端翻笔向左上用力钩出。

背抛钩:顺笔写上横,到转折处折笔而下,顺势婉转写弯曲,最后翻笔向左上钩出。

浮鹅钩:落笔稍重,接着引笔向下写竖,随即右拐变写横,最后翻笔向上钩出。

平折:落笔先写横,折时稍用力向左下方钩出。

竖折:先写竖画,至折时笔略提起,再顿后转笔向下,迅速向左上钩出。

两点水:先写点,顺势向下出锋与提画笔断意连。

三点水:只用两点,第一笔写点,第二点与竖画连写。

言字旁:先写点,再写横折提,点与横折提的横画笔断意连。

单人旁:下笔写短撇,不出锋,随后回锋翻笔顺势写垂露竖,有时根据右边的部首可回锋向右下以连右部。

48个常用字的钢笔行书写法

48个常用字的钢笔行书写法

48个常用字的钢笔行书写法
钢笔行书是一种优美的书法艺术,它要求用笔法工整、结构严谨、布局得当。

在使用钢笔书写行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笔墨选择,使用硬笔,如钢笔,选择适合自己的笔尖硬度和
笔墨颜色。

一般来说,行书用硬笔书写,墨水颜色可根据个人喜好
选择。

2. 姿势与手法,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对于书写行书非常重要。

握笔时要保持手腕放松,笔尖与纸张呈45度角,以便掌握笔画的粗
细变化。

3. 基本笔画,行书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提、点等。

这些基本笔画要求用笔工整、有力,要有起笔、按笔、收笔的分明
过程。

4. 结构和布局,行书的结构要求严谨,每个字的构造要符合书
法规律,整体布局要合理美观,字与字之间要有适当的间距。

5. 用笔技巧,行书书写时要注意用笔的轻重,掌握好笔画的粗
细变化,使字体线条流畅有力,整体效果优美。

总的来说,行书书写需要综合考虑笔墨选择、姿势与手法、基
本笔画、结构和布局、用笔技巧等方面的要素。

通过反复练习和积
累经验,逐渐提高行书书写的水平。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笔行书基本笔画写法
钢笔行书的点画写法,尽管来自于毛笔行书,但用笔远比毛笔行书简单,它不强调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的法则。

(一)点
1.带勾点是由
点带出勾挑,如“不”
字,目的是牵引下一
字。

写法是先顺势写长
点,用笔要由轻而重、
由左而右,勾时再用力
顿一下,然后迅速向左
下勾出。

带勾点要有一
定的弯势,不能生硬僵
直;线条要遭劲流利,
不能软弱迟疑。

2·带下点是指
上下两点一笔带下,如
“淤”(于)字。

写法
是落笔写上点,用力顿
一下,再提笔写下点,
最后再用力顿一下,迅
速勾出。

上点略侧,下
点稍平,上下点之间,
用一细细的牵丝相连。

使上下连贯、粗细分明,
有形态、有动势。

4.合二点是指
左右两点相呼相应,如
“六”字。

写法是轻落
重按写左点,然后用力
向右上勾出,再顺着勾
势写右点,最后用力向
左下撇出。

合二点虽然
中间没有牵丝相连,但
要一气呵成,左点与右
点之间应左高右低,遥
相呼应。

2.上挑横是指横画上面带挑,如“古”字。

写法是在写(三)竖
1.悬针竖是指竖画下面尖尖的
好一横后,再用力一顿翻笔上挑而出.上挑横与下勾横不同处是末端收笔的方向不一样,前者上挑,后者下勾;上挑是为了顺势写上画,下勾是为了开启下笔。

如针倒悬,如“半”字。

写法是落笔略顿,接着由上而下、由重而轻写竖画。

悬针竖要如针垂直端悬,不能东斜西倒。

2.垂露竖是指竖画下面不失如露水倒
垂,如“申”字。

写法是落笔略顿,接着由上而下写竖画,至末端再略顿一下,回锋收笔。

垂露竖的两端用笔重而中间用笔轻,两端书写速度慢而中间书写速度快,竖中带挺呈曲势,如人挺立,显得精神饱满。

3.曲勾竖是指竖画下端带曲勾,如“抑”字。

写法是写好一竖后,末端收笔时顺势向左下迅速勾出。

曲勾竖的竖中略带曲势,并非一味地端直。

4.仰勾竖是指竖画下端带仰勾,如“隆”字。

写法是落笔写竖画,至末端再用力向右上勾出。

仰勾竖与曲勾竖的差别是前者仰勾向上、由左而右,后者曲勾向下、由右而左;前者是承上笔,后者是启下画。

(四)撇
1.回锋撇是指撇画下端回锋向上,如“化”字。

写法是落笔稍重,随着向左下写撇,至撇尾再回锋向上收笔。

因为撇尾回锋收笔,并非出锋收笔。

所以撇尾不失而圆。

2.挑脚撇是指撇画下端挑脚向上,如“今”字。

写法与回锋
撇同,只是收笔时挑脚
而出呈勾状。

一般说,
回锋撇往往是撇后写
竖,笔势角度小,挑脚
撇往往是撇后写捺,笔
势角度大。

3.斜撇斜撇是
楷书写法,撇端尖尖的,
如“余”字。

写法是落
笔稍重,然后逐渐提笔
向左下撇出,撇时要轻
灵不要迟疑,而且力要
送到撇尖。

4.平撇平撇在
字头,短小而平,如
“重”字。

写法是落笔
重,略顿,随后提笔迅
速撇出。

平撇的形态有
点象鸟啄,短小尖锐。

(二)横
1.下勾横是指
横画下面带勾,如
“然”字。

“然”字下
面本来是四点,现改写
为一横画,是采用了草
书写法。

写法是落笔略
顿,再向右写横,至末
端用力折笔向左下勾
出。

3.带右点是由
左点带出右点,如
“以”字。

写法是用笔
轻落重按先写左点,然
后提笔写右点,略顿一
下用力向右上趯出,趯
勾要短小。

写带右点时
左点要大右点要小,如
两点差不多大,就缺少
变化。

(五)捺
1.斜捺是指捺画斜而长,
如“秦”字。

斜捺在汉字中往往与
斜撇相配,如同人的左右手。

写法
是顺着撇势轻落笔,略横行,接着
转笔向右下方写。

捺时要稍用力,
随即向右平捺出。

斜捺的形态是一
波三折,故又称“波画”。

2.回锋捺是指斜捺的捺脚
收笔处不是出锋而是回锋,如
“天”字。

写法与斜捺同,只是最
后回锋收笔,露出下尖勾,目的是
为了书写下一字。

3.反捺是从斜捺、回锋捺
变化而来,如“木”字。

写法是轻
落笔,触纸后徐徐用力向右下行
笔,然后用力向左下勾出。

4.圆曲捺是指游水捺的三
弯处圆曲如环。

写法是先落笔写一
点,接着顺势写一竖,再提笔向右
拐弯,然后回锋或藏锋收笔。

写回
曲捺要注意两点,一是拐弯要圆曲
不能生硬,二是捺尾要圆浑不能尖
利。

5.平捺在字的下面起托的
作用,因比字头或字中的斜捺角度
较小波画较平而名之,如“之”
字。

写法是回锋落笔,略横,随着
向右下用笔,然后用力平平捺出。

平捺与斜捺一样,形态是一波三
折,有一种流动的势态。

6.挑勾捺是指平捺的捺脚
上挑,如“超”字。

写法是写好平
捺后,捺脚不平出,而是顺势上挑
成勾状,目的是为了便于写“走”
字里面的部分。

挑勾捺其实是在平
捺快写后顺着笔势自然形成的一
种写法,不可勉强为之。

(六)挑
1.短挑是挑画的一种,线
条短小,如“地”字。

短挑在行书
中是承着其他点画书写而出,短小
精锐,恰似一把短剑。

写法是落笔
后略顿,随即逐渐提笔用力挑出。

2.撇折挑是指撇和挑连
写,如“福”字。

写法是先写一撇,
然后折笔用力向右上迅速挑出,撇
折挑要注意折处,书写时点画务必
交待清楚,不能含含糊糊,拖泥带
水。

(七)勾
1.蟹爪勾是指竖勾屈曲似
蟹爪,如“寺”字。

写法是先写竖
画,然后转笔向左行笔,再翻笔向
上勾出。

蟹爪勾是竖勾的变化写
法,形态优美、线条雄健、气势酣
畅。

2.戈勾即戈字勾,如
“戊”字。

写法是侧锋落笔,然后
纵笔而下,勾时用力翻笔向上勾
出。

戈画平中带弧有韧劲,刚中含
柔见纵势。

3.背抛勾是指从背面反抛
勾出,如“夙”字。

写法是顺势写
上横画,拐弯时折笔而下,然后宛
转提笔写下弯画,再翻笔向左上勾
出。

背抛勾转弯抹角处不能生硬有
棱角,勾尖要向内,对着字心首画。

4.浮鹅勾因形同白鹅浮绿
水而名,如“毛”字。

写法是落笔
稍重,接着用笔向下写直画,随即
提笔拐弯写横,最后翻笔向上勾
出。

浮鹅勾要鹅头高昂,鹅身平正,
方正中呈圆势,态度雍容大方,气
宇轩昂不几。

5.回锋勾如同回锋捺是斜
捺的快写形式一样,回锋勾是浮鹅
勾的快写形式,如“也”字。

写法
是顺势写竖横圆曲折,然后翻笔由
上绕一小圈向下勾出。

回锋勾与浮
鹅勾的不同处除了勾的形式和方
向不一样外,是回锋勾的竖横向内
圆曲而浮鹅句的竖横向外开拓。


内圆曲的比较宛转流利,向外开拓
的比较雄健挺拔。

(八)折
1.横勾折是指横画加折
勾,如“罪”字。

写法是落笔先写
横画,折时稍用力向左下方勾出。

横勾折不仅要横与勾的笔画分明,
而且转折要自然有力。

2.竖勾折是指竖画加折勾,如
“问”字。

写法是先写竖画,要心
胸挺起,折时不妨笔略提起,再顿
下去,然后迅速向左上勾出。

3.曲折在行书中用得很
多,凡是撇捺连续快写都成曲折,
如“根”字。

写法是落笔写撇画,
接着向右折笔,再随即向下勾。


折形似闪电,富于动态。

4.撇捺折是撇捺的连写,
但书写较工整,如“衣”字。

写法
是落笔稍重,再逐渐提笔写撇,然
后回锋向右下方写反捺,即成。


捺折在撇捺的交接处要连写,要有
折的风味。

5.三弯折是指三弯折曲折
成三弯,如“乃”字。

写法是先落
笔写横,再折笔写弯,接着顺势向
下弯出。

三弯折要折而有韧劲,弯
曲自然舒展。

6.内勾折是由横撇折的外
勾变为内勾,如“序”字。

写法是
写好横画后,接着翻笔写撇,撇要
成内包势,随即趁势向右上勾出。

7.鹅勾折是浮鹅勾的快速
简便写法,如“光”字。

写法是依
势落笔写短斜竖,随即折笔向右上
勾出。

鹅勾折的折处要圆润遒丽,
用笔要流畅明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