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考研真题(史纲部分)

合集下载

历史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历史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历史学考研题目及答案题目一:简述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演变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井田制到均田制,再到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在西周时期,实行的是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由国家分配给农民耕种。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逐渐瓦解,私有制开始出现。

汉代实行的是均田制,即国家将土地按户分配给农民,但农民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

隋唐时期,均田制逐渐被地主土地所有制所取代,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地主阶级逐渐形成并壮大。

明清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主导,土地集中现象严重,农民丧失土地的情况日益普遍。

题目二:论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答案: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具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和等级分明的选拔机制。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考试内容主要围绕儒家经典。

这一制度的特点包括:一是考试内容的标准化,强调文学和经典知识的掌握;二是选拔过程的公开性和公正性,考试结果由皇帝亲自裁定;三是考试结果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地位的巨大影响。

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了社会流动,为平民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二是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选拔忠诚于皇帝的官员来巩固统治;三是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题目三: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商品大量涌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业经济。

其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量的关税自主权,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削弱了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再次,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租界,进行经济掠夺,加剧了中国的经济危机。

最后,随着西方资本的渗透,中国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近代工业,但这些工业大多受外国资本控制,中国自身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题目四: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研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研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本题难度系数为0.8)()A.经济侵略B.文化侵略C.军事侵略D.宗教渗透2.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4.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5.放火烧毁了凝聚着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的皇家园林中的“万园之园”的侵略者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A.八国联军B.英军C.英法联军D.法军6.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并“班列六部之前”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7. 通过侵华战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

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留兵驻守”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8.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义和团与部分清军与八国联军进行的殊死搏斗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外国侵略者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D.台湾人民的多次反抗侵略者的战斗10.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其中侵入西藏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11.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5)()A.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B.中法战争以后C.甲午战争以后D.八国联军侵华以后12.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5)()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13.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B.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C.帝国主义列强改变了侵略中国的策略D.西方列强主观上没有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意图1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本题难度系数为0.85)()A.林则徐B.严复C.洪秀全D.康有为15.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林则徐B.严复C.魏源D.康有为16.1894年11月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洪秀全B.严复C.孙中山D.康有为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考研政治真题近代史纲要36题

考研政治真题近代史纲要36题

考研政治真题近代史纲要36题1、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是()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单选题] *A.①②③B.②③④(正确答案)C.①③④D.①②④2、关于新中国成立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B.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答案)3、在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真正坚持()[单选题] *A.马克思主义(正确答案)B.社会主义C.民主和法治D.独立自主4、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科学发展观②毛泽东思想③习近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单选题] *A.①③④(正确答案)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其中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是(? ?)[单选题] *A.从2020年-2035年(正确答案)B.从现在到2020年C.从2035年-2050年D.从2020年-2050年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单选题]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答案)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7、61. 纳税人应该自觉履行纳税人义务行使纳税人的权力。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94. 消费能促进生产,所以在消费中多用一次性用品。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20. 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

* [单选题] *A、无偿性(正确答案)B、免费性C、平等性D、公平性10、4.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的是(? )[单选题] *A.原始社会(正确答案)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奴隶社会1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单选题] *A.“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正确答案)B.“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D.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12、84.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民经济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研题库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研题库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研题库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研题库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阶段。

对于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人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考研题库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通过解答题目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研题库的内容。

第一部分:晚清时期的政治变革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

考研题库中可能会涉及这些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考生需要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如农民起义、工人运动等。

考研题库中可能会涉及这些社会变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考生需要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

第三部分: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

考研题库中可能会涉及这些经济发展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考生需要了解相关的经济理论和实践。

第四部分:近代中国的文化变革近代中国的文化变革是中国近代史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发生了许多变革,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考研题库中可能会涉及这些文化变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考生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理论和历史事件。

第五部分:近代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近代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压力和挑战,如列强侵略、不平等条约等。

考研题库中可能会涉及这些外交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考生需要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国际关系理论。

总结: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研题库,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同时,通过解答题目,考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研真题与解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研真题与解答

2013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研真题及解答1.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及“用”是不可分的。

中学有中学的“体”及“用”,西学有西学的“体”及“用”,把中学之“体”及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

维新派及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D)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解析:洋务派和维新派主要分歧在于何者位“体”即:洋务派要求延续封建专制统治,维新派则希望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以期望实现君主立宪!2.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同志在同华北记者团谈话时,讲了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巨人安泰是地神之子,他在同对手搏斗时,只要身不离地,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不断吸取力量,所向无敌;但是,只要他一离开大地,就会毫无力量。

他的对手赫拉克勒斯发现了他的这一特征,在一次搏斗中突然把他举到半空中将他扼死。

刘少奇借用这一神话故事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要(D)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保持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C.保持对敌人的高度警惕 D.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解析:本题难度不大,题干体现的考点很明确,即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密切联系群众”亦即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的血肉联系。

3.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及辛亥革命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ACD)A.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B.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C.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D.它是在以国共合体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解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和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都采取的武装斗争的形式,但是大革命及辛亥革命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大革命深刻广发的发动了工农群众,主要是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而辛亥革命的参及者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会党、新军。

史纲真题部分真题(七)

史纲真题部分真题(七)

史纲真题部分真题(七)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史纲部分详解一、单项选择题:9、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妄图瓜分中国、灭亡中国,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他们的这一图谋,其根本原因是( )A。

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B.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D。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答案】D【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中帝国主义列强未能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

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

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在于:第一,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重,都想独霸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独霸中国的矛盾是无法协调的。

第二,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由于是单选题,本题正确的答案只能是D选项。

不选ABC的理由是:选项A,“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决定中国和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差别。

选项B,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只能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选项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这是帝国主义列强没有瓜分灭亡中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10、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C.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答案】C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中国革命如何发展问题的知识点。

在旧中国,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024年考研-历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考研-历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考研-历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A. 对法西斯国家实行制裁B. 实现国际持久和平与合作C. 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D. 巩固和扩大了战时联盟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北宋政府控制商人和商业是通过()A. 行会B. 业主C. 市监D. 市场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陏唐时期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是()A. 扬州B. 宣州C. 洛阳D. 益州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东汉初年,迁移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的是()A. 鲜卑B. 南匈奴C. 北匈奴D. 羯5.(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封建农民起义军首次提出平均思想是在()A. 秦末农民起义B.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C. 隋末农民战争D. 唐末农民战争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以下有关庐山会议的说法,错误的是()A. 错误地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场“反右”斗争B. 严重损害了党内民主生活C. 违反了党内政治生活和准则D. 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晚清政府签订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不包含()A.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B. 《虎门条约》C. 《黄埔条约》D. 《马关条约》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1811年在广州出版了第一本西文书籍,揭开西学东渐序幕的是()。

A. 约翰逊B. 林乐知C. 马戛尔尼D. 马礼逊9.(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春秋时期,楚相()主持修建的“芍陂”,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水库。

A. 王景B. 李冰C. 孙叔敖D. 屈原10.(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王与马,共天下” 一语中的“王”是指()。

A. 临川王氏B. 太原王氏C. 东海王氏D. 琅琊王氏11.(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A. 轻徭薄赋B. 重用人才C. 减轻刑罚D. 善于纳谏1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朱元璋在废除了行中书省之后在全国地方设置的是()A. 左右布政使司B. 承宣布政使司C. 都指挥使司D. 提刑按察使司1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空前加强,据此回答下列题: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措施评价最正确的是()A. 通过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权力B. 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划时代的变革C. 有利于加强明边境的防御力量D. 政府各部分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减轻了人民负担1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揭开巴黎公社序幕的事件是()A. 普法战争B. 9月4日革命C. 法德签订停战协定D. 3月18日革命15.(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1553年,借口到澳门曝晒货物,随后占领澳门的国家是()A. 葡萄牙B. 西班牙C. 荷兰D. 英国1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政权中统一了北方的是()①北魏②前秦③北周④北齐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春秋后期用望闻问切的方法诊断病人的医学家是()A. 孙思邈B. 张仲景C. 华佗D. 扁鹊1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苏共二十大后,匈牙利知识分子纷纷组成社团,最著名的是()A. 裴多菲俱乐部B. 民主改革俱乐部C. 民主促进联盟D. 匈牙利民主俱乐部19.(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在古代西亚重要史料《贝希斯敦铭文》中并用的文字是()。

近现代史纲要考研真题

近现代史纲要考研真题

近现代史纲要考研真题近现代史纲要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历史专业的考研学生而言,熟悉和掌握近现代史纲要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选取一道近现代史纲要的考研真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真题题目】以下是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近现代史纲要试卷中的一道题目: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思想与实践对于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名字是()。

A. 李鸿章B. 孙中山C. 曾国藩D. 毛泽东【思路分析】对于这道题目,考生首先需要了解每个选项所代表的历史人物,然后根据他们的思想与实践对中国近代史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比较。

接下来,本文将对每个选项进行简要介绍,并逐一分析他们的思想与实践。

【李鸿章】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晚清中国的外交和军事事务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曾主持签订过《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的主要思想是"内亲、外敌",他积极主张改革开放和与外国建立良好关系。

然而,由于签订了多项不平等条约,他在国内也受到了很大的批评和反对。

【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和国父,被尊称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策略家和理论家"。

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主张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他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曾国藩】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名将和重要思想家,他主张"全面内外兼修,实事求是"的治国思想。

曾国藩推行改革,提出了"细藩治国"的方针,通过实施维新政策,力图挽救清朝的统治。

尽管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改革,但由于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斥和限制,他的改革举措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果。

【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并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史纲部分)一、单选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则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皆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9,从1984年到198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的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发的反抗,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从中国内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A军事战略错误 B.社会制度的腐败 C.经济技术的落后 D.思想观念的保守10,1953年9月,彭德怀在一份报告中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场战争的胜利:A.结束了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历史B.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C.奠定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D.赢得了近代以来中环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多选26.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A.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则B.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有关的是:A 《德黑兰宣言》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定》D、《彼茨坦公告》28.延安整风运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一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

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A.教条主义B.形式主义C.经验主义D.宗派主义29、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急的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A国家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C在土地改革后不答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D采取从互助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渐过渡形式论述36. 最近一本名为《苦难辉煌》的党史专著,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在这本著作中,作者一再追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几十个人,仅仅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就打败了对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历史给国民党很多机会,却只给共产党很少机会,但是共产党抓住了这极少机会,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这又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7000多万人的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起义后剩下不到800人到今天的威武雄师,党和军队为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拔荆斩棘?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自哪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力量来自哪里?作者回答:我们拥有一批顶天立地的真人,我们不为钱、不为官,只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

摘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4分)(2)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说明“主义”和“信仰”是有“力量”的?(6分)36.【答案要点】(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沉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不断的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其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它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各种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厂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可能性。

(2)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人民相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抗战时期,毛泽东阐释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

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虽然历经“大跃进”、“十年文革”的波折,但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终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一、单项选择题:9、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妄图瓜分中国、灭亡中国,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他们的这一图谋,其根本原因是( )A。

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B.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D。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答案】 D【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中帝国主义列强未能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

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

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在于:第一,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重,都想独霸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独霸中国的矛盾是无法协调的。

第二,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由于是单选题,本题正确的答案只能是D选项。

不选ABC的理由是:选项A,“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决定中国和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差别。

选项B,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只能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选项 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这是帝国主义列强没有瓜分灭亡中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10、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C.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答案】C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中国革命如何发展问题的知识点。

在旧中国,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革命是在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爆发的。

要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允许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上篇和下篇的关系,“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不选ABD的理由是:选项A,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的民主革命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根本是走不同的。

选项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选项D,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只能决定中国革命一定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正确的提法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二、多项选择题:26.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虎门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天津条约》【答案】BC【解析】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清政府与美、法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844中美年签订《望厦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

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也就是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而且在许多方面危害中国更厉。

1844年8月14日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黄埔条约(Treaty of Whampoa)又称《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8月14日清朝与法国在广州黄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不选AD的理由是:选项A,1843年7 月22日,《虎门条约》是中国政府和英国签定的。

英方在香港首先公布了《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

选项D,《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题目问的是美、法和中国签订的条约,而不是问英法和中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2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洋务运动由此兴起。

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主要有A. 翻译学堂B.工艺学堂C.军事学堂D.法政学堂【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中洋务运动活动有关的知识点。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