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术馆及红砖美术馆案例分析
金贝尔美术馆案例分析

③朝向与自然光照的关系 东西朝向有利于光线最大限度的从天窗均匀射
入。
4.光是此建筑的要乃至主导元素
“金贝尔美术馆是康对光的献礼” ——《静谧于光明》
采光装置的设计
该建筑最激动人心的还要算是采光 装置的设计.在美术馆里使用直射光 或是明亮的光线看上去十分的暗淡, 尤其是陈列易损品的地方,比如水彩 画.康设计的是一套双向反射系统, 透过拱壳沿顶端槽孔安装的透明天 窗,天光和阳光会洒在一组有穿孔金 属装置散发出了自身的光芒,然儿大 部分的光线还是被反射到了混凝土 拱壳的底侧,然后由此反射到绘画展 品上.
②绝大多数艺术品的创作都是在自然光的条件之下 完成 ,为了忠实地再现展品的原貌 ,在展览空间之 中引入自然光当然是最佳选择。但是有不可过多的 引入自然光,因为强烈的紫外线对艺术藏品有着极 大的损害。
康还设计了三处光井,使观众参观时处在室内室 外变换着的视觉感受中,由此而消除了疲劳。
光井的位置
拱形的光带
采光设计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最为成功之处:一是具 有特设的自然采光,二 是采光与建筑内外形象 的完美结合。
经过多方案的比较,
康在每个拱壳中间,做 了一个0.9米的通长天 窗。天窗下面铝制穿孔
把反射板顶棚呈人字形造型十分优美。这样使展室内 既得到柔和的自然光,又避免了眩光的困扰。同时康 还在拱壳与山墙交接处设计了一条细长的弧形采光带。 这给建筑朴素的外观增添了一分细腻,又使拱顶产生 一种悬浮感,室内也因此而显得生动。
9
主要功能空间
2
流线示意
1.门厅 房
2.管理
一层(地下层)平面 3.储藏 4.工作间 5.研究室 6.讲堂 7.机
6
8 7
4
9 5 3
金泽21世纪和成羽町美术馆案例分析

设计师介绍: Patrick BLANC,法国设计师。 是一位植物学家兼艺术家, 目前在探究植物在极限条件 下的生长状况,所以作品多 是在垂直面上种植的植物。
设计师:Florian CLAAR 建造时间:2004 材料:铝、聚苯乙烯管、混凝土 尺度:91.5 x 101.6 x 71.5, 68.7 x 101.6 x 66.1, 46 x 101.6 x 61 cm 作品介绍: 在博物馆周边的草地上,有12个小 号状的管口,这些管口在地下是 两两联通的,好像是通话管一样。 联通的管子并不位于同一个地方, 这样人们就可以在其中听到出乎 意料的声音。这是一个关于“声 场”的艺术品。 设计师介绍: Florian CLAAR,德国设计师。 Florian CLAAR多使用声音来创 造三维的空间,探索声音的可能 性,他的作品都基于声波的数字 分析。他呼吁人们注意几何结构 和不同寻常的感官体验。
• 外观 • 一层连续的、透明的落地玻璃表皮弱化建筑底座的存在感。二层的白 色实体,在相对于周边建筑的轻的感觉之外,与一层的虚形成反转的 对比。
建筑构件的轻盈
• 柱子 • 在光的漫射下,圆柱的 边缘模糊,白色圆柱消 隐在白色墙壁、白色屋 顶的背景中,呈现出一 种白色轻盈的感觉。
• 墙体 • 墙体是由双层钢板组成,将各种管道置于双层钢板的空腔之内,墙的 真正厚度为单层钢板的厚度,通过墙体的“薄”表达出建筑的轻盈。
现代艺术
游泳池 设计师:Leandro ERLICH 建造时间:2004 材料:混凝土、玻璃 尺度:H280 x W402 x D697 cm 作品简介: 人们可以从游泳池的旁边向下看, 或是从“水底”向上看,其实水层 只有薄薄的10厘米。游泳池作为一 个艺术品,意在让人们感受到自我 与他人的交融。
建筑师王树作品介绍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馆(1993,方案);
■中国杭州虎跑禅心茶道园(1994,方案);
■一个退休建筑教师的住宅(1996-1999,方案);
■自宅室内(1997,已建成);
■浙江海宁陈默艺术工作室(1998,已建成);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1998-2000,已建成);
宁波美术馆--1
2005年10月,宁波美术馆落成,它是由轮船码头航运大楼改建而成,规模仅次于北京中国美术馆。整座美术馆外墙由青砖、木材、钢材构成,像一艘即将远航的轮船,给人的印象是沉稳、内敛、厚实,又略带几分神秘。开馆以来,平均每天都有200人光临这个艺术殿堂。
鸟瞰图
沿街面
轮船码头
作为三江文化长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美术馆也是国内乃至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拥有码头的江边美术馆。据了解,该馆总投资1.2亿元,分大小展厅9个,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集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艺术交流、艺术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现代化、高品位的造型艺术博物馆,同时也是一座既有港口特色、富有现代气息,又具备中国气派的公共建筑。
王澍生平简介
■1963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
■1985 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学士
■1988 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1988至1995 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2000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 博士
■现在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任教
南方民居中常见的砖、瓦、檐、竹、木,让王澍的建筑充满了江南的灵性。整个象山校区的建筑,片片鳞瓦,铺陈栉比;重重密檐,错落有致。“你知道,南方诗歌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是下雨,以及下雨之后看到雨水从哪里下来。”他说,做瓦檐的时候,一直在想象学生们从窗外看着雨水从瓦檐上滴落的浪漫场景。另外,瓦檐还有着奇妙的实用价值。瓦片间充满了交叠出的缝隙,这是天然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风从缝隙间吹出来,自然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成自我调节。
经典案例分析美术馆PPT课件

2021/3/25
3
场地介绍
直岛是日本内海中的一个小岛, 位于日本香川县高松市以北约 1300米的地方。基地环境非常 纯净,大海浩瀚,阳光充沛, 景色幽美。
2021/3/25
4
设计说明
• 直岛美术馆集美术馆和旅馆设施于一体,美术馆的主旨是:“在某 一个场所经由时间来培育艺术”。
• 美术馆主要包括一个大展览厅和一个小旅馆,设计中材质上既采 用了混凝土,也采用了碎块毛石墙,通过向地下发掘创造出了一 种类似土木工程的作品。
经典案例分析
2021/3/25
演讲人:王浩宇
1
直岛当代美术馆
该美术馆是由安藤忠雄设计,虽然以 展示为主要功能,但是处于地势高起, 的海岬,周围环境观赏价值极高,同 时具备了观景建筑的功能,并且具有 较大高差。
2021/3/25
2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师。1941年出生于 日本大阪,以自学方式学习建筑,1969年创立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97年担任东京大学教 授。作品有“住吉长屋”、“万博会日本政府 馆”、“光之教会”等[1] 。从未受过正规 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 ,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 师之一
2021/3/25
光线 运用
14
谢谢观赏
2021/3/25
15
2021/3/25
16
• 与传统民居相呼应,最终以低调,素朴 让人与自然保持对话的意 境。
2021/3/25
5
总平面
建筑所处位置正好位于山头,拥有良 好的环形视野。并且北向视野可达高 远
2021/3/2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
美术馆外观
建筑共四层覆土两层,陆 后方圆形地上两层主要为 展览厅,外部矩形主要为 客房和观景平台。晚上看 建筑似镶嵌在山体中,显 得通透,明亮。
这60个中国最美乡村改造案例,告诉你乡村振兴怎么搞

这60个中国最美乡村改造案例,告诉你乡村振兴怎么搞安仁华侨城南岸美村老酒坊改造,四川华侨城南岸美村乡村客厅位于大邑县清源村,建筑原为废弃的酒坊。
设计团队提出“轻介入·在地化”的设计思路,通过老酒坊改造重塑乡村公共空间,探索安仁特色乡村振兴路径。
设计将项目定位为乡村客厅,如何通过设计在原有建筑中引入展陈、会议、接待、办公等功能,成为改造关注的重点。
对酒厂的衰败外壳进行集中整治并优化了室内空间,将原有的生产区域改造为会展大厅、文化展区、休闲吧馆、创客学院,并新增了丛林餐厅,打造了一处建筑、田园、游客可以同步进行“多维呼吸”的公共空间。
宋家沟乡村改造项目,山西以植入和空间换置等手法进行移民搬迁的工作,通过公共空间的秩序恢复和散点的分布规划来化解新旧隔阂,恢复乡土文化的自信。
沿河岸吸纳周边空余场地形成开放的活动空间,同时植入庙宇、浴室等公共建筑,将原来起单一带状的分割线,变成了有机多元的链接带。
对宋家沟村历史文脉及本地宋长城文化进行糅合提炼。
利用向村民旧砖瓦材料的收集过程,使村标的设计自然而然的从村庄内部渗出,与整个地域互相回应。
挚舍南禅观水酒店,无锡清名桥古运河之滨,故取名为“南禅观水”。
原址是典型的传统三进式院落,前低后高,较为保守。
旧建筑四周封闭,室内光感不强,楼道狭窄,藏匿了许多安全隐患。
改造后的建筑,依旧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保留了这座江南小院古朴典雅的气息,增加了更多的开放空间。
房间“溯、泛、泊、泽、瀚、澔、润、漾、湛、泓、渡、湉、漪、澹、澈、澄”,皆以水字旁的字命名。
干净利落的线条,裸露的原色墙面和金属,传达克制冷艳的美感,几何性和构成性创造出中性、纯粹的空间体验,粗犷别致之中不乏细腻的笔触。
铁锈板、简约的落地玻璃及独特的导向系统等现代设计元素,赋予了老宅新的活力。
d-u 渡咖文集,无锡在满足保持整体风格一致的需求下,又要体现其作为独立美学空间的多样性。
老街南下塘仍旧保留着当初枕河人家、小桥流水的古镇风貌。
两万平方米北京边上砌砖

【潮流客】两万平方米北京边上砌砖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还有人如此大动干戈地坚守艺术阵地,奉献滋润心灵的一方净土,实在令人敬仰。
红砖美术馆空间巨大,两万平方米的地皮,玩不怎么赚钱的艺术,能不叫奢侈吗?<红砖垒出气韵>在现代建筑材料里,豪华潮流的是玻璃、钢铁,绿色低碳的是木材、竹子,科技概念的是复合材料,而砖头,似乎早已被遗忘到角落。
红砖美术馆的主人是跨界玩艺术的地产大佬,设计者是北大教授董豫赣,用了4年时间,精心设计了美术领域的这一大杰作。
在这里,观者能够感受到设计者和工匠把一块块砖垒出气韵、格调、雅致,在建造砌筑过程中不切割,尽量保证每一块砖体的完整性,从而构成独特的建筑语言。
美术馆位于北京东北部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让其变成一座生长于喧嚣之外、拥有别样园林的当代美术馆。
<融合南北气质>美术馆建筑设计理念似乎融合南北建筑的典型气质,高高的红墙、深深的宅院,隐约映射着北方传统权力中心的影子。
作为对西方建筑与景观专业分离的批判,红砖美术馆的建筑与庭园设计分不同部分展开:一部分,以白居易《大巧若拙赋》对“巧”的匠心要求,将原有大棚简陋空间,改造为意象密集的美术馆展示空间。
另一部分,为改观当代景观图案式设计的乏味,美术馆设计借鉴中国城市山林经验,尝试经营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密集意象。
院落里的绿水、奇石、青砖、回廊,显露出了南方园林的艺术气息,既迷恋权力又寄情山水。
<艺术活动丰富>目前,红砖美术馆的永久收藏包括:克里斯丁.莱默茨、奥拉夫.埃利亚松、迈克.魁恩、托尼.奥斯勒、黄永砅、吴山专和英格等等国内外重要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
美术馆的展品较为多样,艺术活动丰富,确实是难得的从艺者和观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这里暂时忘却生活的琐碎、不如意,赤裸地释放原始好奇心,轻松惬意地消费掉一个个普通的周末。
普通人的一生不就是这样一段一段地走过吗?……哦,对了,这似乎也是那些聚敛了巨大财富的富豪们欲骆驼过针眼,实现自我救赎慈善的新模式吧。
木心博物馆

Report on architectural practice course
木心美术馆 案例分析
Case study of Muxin Museum
.
木心美术馆
木心美术馆的设计充分汲取了木心山水画的灵感,利用乌镇临水的设计机理,四面环水,曲桥相连, 建筑设计及照明设计均出自贝律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之手,陈丹青出任馆长。
总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
建筑层数:地上2层,地下1层
Contoso Ltd.
3
地理位置
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西栅景 区,四面环水,通过曲桥连接。
Contoso Ltd.
4
设计背景
美术馆设五座永久性专馆,长期陈列木心作品,由绘画馆, 文学馆,狱中手稿馆及影像厅组成,两座特展馆推出对木心 构成重要影响的 世界性艺术家年度特展。
Contoso Ltd.
14
二层平面分析:
1,画廊2 2,画廊3 3,画廊4 4,礼堂
Contoso Ltd.
15
分析:Biblioteka 立面分析:剖面图分析:
谢谢
Contoso Ltd.
8
设计细节 过度空间设计
○ 有些展厅彼此相交,有些则由街道相连。街道导向假山庭院或台阶。而台 阶则把客人迎向湖面。
○ 阳光通过大窗射入室内,在内墙上投设阴影条纹
○ 落地玻璃外,窗台底部安装了洗墙灯,均匀洗亮2米多宽的窗框勾勒出唯
美的景深感,在夜间柔和月光与人工光源的共同打造下,一山一水一墙一
Contoso Ltd.
6
设计细节 入口设计
美术馆的水泥墙里外都覆满线性的压痕。 铺有地砖的人行桥将建造入口大厅与湖岸连接起来。
意象与场景 北京红砖美术馆设计

i ma g e s of s e t t h a l f t h e wor k KE Y W ORDS Ra t h er t h a n Al
t he
V e s s e l s h ou l d a s s u me t h e s h a pe o f t h e ma t e r i a l ,t h e d e s i gn e r s h a v e a t t e mpt e d t o i n c o r p or a t e t he r e l i a n c e o n n a t u r al me a n s e x e mpl i ie f d i n t h e l i t e r a t i s g a r d en b ui l di n g i n t o t h e c r a f t s man s h i p of a r c hi t ec t u r a l d e s i gn . Th e d e s i gn o f R e d Br i c k Ar t Mu s e um h a s b e en s h o t t h r ou gh w i t h B a i J u y i s t wo r e qu i r e men t s f o r t h e c r a f t s ma n. F ol l ow r a t h e r t ha n a I t er t he o bi ec t s
T U 一 8 6 1 2 1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 0 0 5 - - 6 8 4 X ( 2 0 1 3 ) 0 2 - ・ 0 0 6 4 - - 0 6
) e f O r e r e n o v a t i o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