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读懂古诗词的方法》课件
读诗识性,自进于道——读懂古诗词的有效策略

查 方 面 的 这 些 变 化 ,不 仅 是 江 苏 性 散文。 的方 向 , 也 将 会 是 全 国 的方 向 。
3 . 命题方面 : 突 出能力 , 尤 其
是 根 据 语 境 阅 读 理 解 及 分 析 评
1 . 选材方面 : 人物传记 、 各 类 价 的 能 力 , 翻 译 语 言 的 组 织 能 4 . 具 体 的 复 习 教 学 中 要 下 足
可 以说 ,江 苏 卷 在 文 言 文 阅读 考 优 秀 散 文 ,特 别 要 重 点 关 注 叙 事 力 。
冷” “ 淡 ” “ 绿” “ 红” “ 绿” “ 老” 好 课本 、 读 本 中选 录 的诗 词佳 作 , 的 常 态 ,使 诗 歌 语 言 进 发 出生 气 中 的 “
肥” , 均 为形 容词 的使动 用法 , 这 要 努 力 拓 展 知 识 面 , 精 选 名 家 诗 和 活 力 ,展 示 出 诗 歌 语 言 的 神 秘 “ 词 曲 中 的 名 篇 进 行 阅读 、 分析 、 背 和魅 力 。 所 以, 我 们 讲 的诗 歌 语 言 些 词 语 各 有 妙 用 ,但 有 一 点 是 共 诵 , 充实 头 脑 , 开 阔视 野 。除此 之 就是 艺 术化 的语 言或 日诗 化 的语 同的 , 那 就是 化腐 朽 为神 奇 , 增 强 宾 语 前置 、 成 分省 略 和词类 所谓“ 文” , 则是 指 动 句 、 的 传 统 文 化 底 蕴 奠 定 基 础 。 学 习 和 习 惯 用 法 等 ;
等等。 这 些 超常 岸 ”、 蒋捷 的“ 流光容易把 人抛 , 内, 提 高素 养 , 即要 指 导 学 生 掌 握 语 运 用 不 合 习 惯 ,
绿 了芭 蕉 ” 、 周 邦 彦 的 有关诗 、 词 、 曲 的文 体 常 识 , 为 文 设 置 的 目的 在 于 使 诗 歌 语 言 拉 大 红 了樱 桃 , 风 老莺雏 , 雨 肥梅 子 ” 。以 上 句 子 学 鉴赏 打牢 基础 。 为此 , 要 认 真 学 字 面 表 层 和 深 层 的 距 离 ,超 越 它 “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2古诗三首优质课堂教学PPT课件

主旨概括
《示儿》是诗人陆游八十 五岁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 诗,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 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 切心情。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爱国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爱国情感 十病位天出僵尚夜铁一骨师卑地卧 阑思马未神支一月为孤 卧冰敢灵离 表四国村听陆河忘 扶纱 通十日诉入不风戌游忧 庙帽 今一风病衷国 社宽 古轮自吹梦病月雨起陆, ,, ,情起台哀雨来四大游书事京孤夜书。。, ,日作怀定华臣半怀州此风犹父万挑。生雨须老里灯关谁当胡待望客更大河料年未阖和江细作梦,灭万棺銮干看断心,里。。。。诉何在鬓觅陆衷处天先封游情,山秋侯尘,,,暗身泪匹旧老空马貂沧流戍裘洲。梁。。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 北宋京城 ④暖风:这里不
把/杭州/作/汴州。
仅指自然界和煦的风,还指 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
“暖风”。⑤临安:南宋的
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古代的“题壁诗”。据《宋诗纪事》, 作者林升是宋孝宗淳熙间临安位士人,生平无考。
用对辽、西夏、金的屈辱退让换取苟安,是赵 宋王朝自开国起即已推行的基本国策。其结果是, 中原被占,两朝皇帝做了俘虏。然而,此一教训并 未使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略为清醒;他们不思收复国
悟诗情
西暖湖风歌熏舞得几游时人休醉?。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 靡之风。表“达游了人对”统特治指者那苟些且忘偷了生国,难整,日苟陶且醉偷安,寻 欢作于乐歌的舞南生宋平统,治醉阶生级梦。死诗生中活“的熏辛”辣“讽醉刺”与两字用得精 妙无作比者,的把无那奈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 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表达技巧+课件(30张PPT)

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
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 4.松——孤直傲岸 。 6.梧桐——凄凉悲伤 8.秋蝉——高洁,悲凉 10. 柳——离情依依 12.芭蕉——孤独与忧愁 14.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16. 酒——浇愁、壮行、劝慰
诗词中的情感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
• [解题导引]《史记·李将军传》中说: “(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 号曰汉之飞将军。”清人沈德潜认 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 成,由将非其人这故;得飞将军备 边,边烽自熄”。因此,三、四句 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 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
小结 技巧七: 用典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 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 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 明用,也有暗用。
答题技巧——“情感”
【题目形式】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心情)。
【答题技巧】 1、注意从 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注释以及题干 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诗词中的意象
1.月——思乡,怀人。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5.莲——爱的象征 。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11.芳草——离恨 13.羌笛——凄切之声 15. 红豆 —— 象征爱情或相思。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课件(14张PPT)

《示儿》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企盼,表达 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恨,以 及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期望。
《题临安邸》通过对腐朽统治者纸醉金迷、歌舞升平 的自在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无比担 忧和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已亥杂诗》通过对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大声疾呼, 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反应了诗人希望改革现状、期 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语段分析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青山之外还有青山,楼阁之外还有楼阁,那些达官贵人通宵达 旦与歌女一起寻欢作乐,不知何时才能停休? 前两句抓住临安城的特征写出了当时虛假的繁华太平的景象, 诗人触景生情,不禁长叹: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 歌舞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洋洋的春风把达官贵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竟把 杭州当成了汴州。 后两句直斥南宋统治阶级忘了国恨家仇,苟且偷安,寻欢作乐。 简直把临时偷安的杭州当作了古都汴州。辛辣的讽刺蕴含着诗人极 大的愤慨和无穷的隐忧。
词语解释
示儿 元 九州 王师 乃翁 临安 邸 汴州 生气 万马齐喑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搞懂诗歌的意思+课件43张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解读: 有了这一介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容易多了。不难看出诗的一、二句写了暮
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 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 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译文】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 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季节 内容
秋思
借助题目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羁旅之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的教学?

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的教学?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让学生不仅能够读懂诗词,更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文化素养,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努力思考的问题。
一、深入挖掘诗词的文化内涵,打开学生理解诗词的大门古诗词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风俗、作者的人生经历等紧密相连。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着重挖掘诗词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等角度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情感以及时代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诗词的整体理解。
1. 了解创作背景:教师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帮助学生了解诗歌诞生的历史背景,清楚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语境。
例如,讲解《春望》时,可以介绍唐玄宗的政治背景、黄巢起义的社会环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痛之情。
2. 分析作者情感:古诗词一般来说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切身体会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并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分析诗歌所表达的具体含义。
例如,在讲解《静夜思》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床前明月光”的意象,体会李白思乡之情以及漂泊不定天涯的内心苦闷。
3. 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技巧:古诗词语言精炼,意象丰富,本身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艺术手法、修辞技巧、意象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例如,讲解《锦瑟》时,可以讲解“锦瑟”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体会李商隐的复杂情感。
二、崇尚诗词的诵读,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诗词的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节奏、韵律、音节,深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诗词诵读,并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1. 引导学生朗诵:教师可以先重点示范读诗,然后引导学生范读,并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进行不同的语气和语速处理。
例如,范读《赤壁》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大义凛然的语气朗诵,体会到诗歌的磅礴气势;朗读《静夜思》时,可以引导学生用低沉婉转的语气朗读,切身体会诗歌的思乡之情。
有效读懂诗歌

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
一瞬曙光成夕阳。
江上秋夜 (宋)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 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 月在浮云浅处明。 1.江上秋夜 2.秋晚悲怀 3.夜宿田家
春水别来应到海,
小松生命合经霜。 壶中若逐仙翁去, 待看年华几许长。
试读下列诗题,你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
【简析】 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微雨,却下得密,以致船帆涨饱了 ,鸟飞缓慢了。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二、三两联渲染迷 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 ,极为邈远。末联写离愁无限,潸然泪下。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
看题目
2、表达作者写作目的。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定语的位置。
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
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 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 语而挪前挪后。 A· 定语挪前 B· 定语挪后
A· 定语挪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杜甫诗《春夜喜雨》 :
文言文(词语、 语序、省略)
怜:喜欢 期:约定 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
宾语前置
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 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 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 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 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 “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 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课时读懂诗家语PPT课件

• 雪尽( )马蹄轻。
5、藏于
6、像
7、所以
补充省略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省主语
•野旷天低树
省介词
•
新城道中
•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知人面去何处, 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状语放在宾语的位置
21
回顾课本:
• 主语后置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
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 “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 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再看:
•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 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 • 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
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 原来作者用他们二人来比喻友人陈亮,分别说明 陈亮的文才和武略,
•
定语挪前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 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 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 玉门关。
小结:
• 古人写诗改变词序语序,固然出于诗歌语言新 奇的需要,但主要出于以下需要:
•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 •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读 懂 “诗家语”
三、 诗家语——句子成分的省略
• 例5、竹径通幽处,禅房( )花木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
1、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 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 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
②芊芊:草木茂盛。
问题: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 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问题: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四)看字句,把握情感关键字句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句,我们都称为情感
关键字句。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三) (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四)(重庆卷) 12.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 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 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2)散曲中 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 样的情?(4分)
21.这两首诗都以______来写愁。(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四)(重庆卷) 12.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 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 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2)散曲中 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 样的情?(4分)
作用。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 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 容。
【例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古代诗歌鉴赏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一)(山东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三)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示例】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古代诗歌鉴赏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 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 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一)看标题,抓住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2、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
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
去,月逐舟行。
问题: 本词的主旨是什么?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太
守
。
【分析】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
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感?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一)看标题,抓住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
作用。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 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 容
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
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
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
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
“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二)(新课标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 郎 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 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 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 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句表现 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 的?请简要阐述。(6分)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五)看意象,品意境
古代诗歌鉴赏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
特定的情感,主要关涉两个方面:形象和情意。因此,抓住那些典型的
意象,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特别要注
意“象”前后的表“意”词语,以抓住“意”和“象”的契合点。
【例一】(2012山东 )
有效读懂古诗词的方法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一、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1、考试大纲的要求 《考试大纲》表述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高考 试题中设分值为8分。 2、本课的学习目标 ①掌握有关古诗词的知识 ②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古代诗歌鉴赏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
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
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
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
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重要的作用。
1.关键词
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孤”、“喜”、
“闲”之类。
意象词:意象的特殊内涵与诗歌的传情达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修饰词:形容词、动词 、副词等,尤其是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
心情 。
2.关键句
首句(联):从首句了解基调,许多诗词,往往在开头部分,奠定基调,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问题: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
(六)看典故,解深意
统领全诗。
尾句(联):从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两句升华,卒章显志,或较为
鲜明直接地表达出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转含蓄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
重要句:隐含诗歌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
感。
典故句:辨析所用典故了有解考助纲,于明确把目握标 诗掌人握方情法,感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谢谢指导!
【例二】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问题】本首诗歌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了解考纲,明确目标 掌握方法,读懂诗词 合作学习,共试牛刀 精致导练,真题提升
有效读懂诗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