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一00529答案及试题

文学概论一00529答案及试题

文学概论(一)模考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今文艺学对“文体”的一般理解是()A.以文为本B.修改前的初稿C.成为书本的文字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2.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

”这是指小说注重()A.结构B.声音美C.格律D.押韵3.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A.艾布拉姆斯B.艾略特C.英加登D.苏珊·朗格4.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A.自然世界的奥秘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C.客观世界的规律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5.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A.语法、逻辑、修辞B.声调、语调、情调C.词法、句法、篇法D.字法、词法、句法6.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7.“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 ( )A.《周易·系辞》B.《庄子》C.王充《论衡》D.叶燮《原诗》8.“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康德B.黑格尔C.姚斯D.理查兹9.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A.诗歌B.小说C.散文D.剧本10.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A.毛宗岗B.金圣叹C.脂砚斋D.张竹坡11.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A.故事时间的长短B.叙述语言的长短C.叙述节奏的快慢D.叙述时距的变换12.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A.情节B.情景C.故事D.场景A.诗歌、小说和剧本B.诗歌、小说和散文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14.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A.意与境浑B.真情实感C.客观真实D.典型环境15.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A.创作冲动B.创作动机C.创作构思D.创作经验16.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B.创作动机的发生C.艺术构思过程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17.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A.显露情感B.投射情感C.表现情感D.传达情感18.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A.情调B.气势C.氛围D.韵味19.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关注的是风格要素中的()A.独特的言语形式B.作家的创作个性C.内容与形式D.读者感受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及解析第I部分选择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7世纪之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是()。

A.个性说B.类型说C.共性说D.写实说2.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了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的阅读心理现象,通常称为()。

A.误读B.共鸣C.灵感D.召唤3.美国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发人们的()。

A.正义感B.生命力C.激情D.美感4.我国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是()。

A.庄子B.刘勰C.王昌龄D.王国维5.《牡丹亭》处理情与理的方式是()。

A.合情合理B.悖情悖理C.牵理就情D.牵情就理6.一般说来,浪漫主义强调情感的()。

A.节制抒发B.自然流露C.深藏不露D.服从理性7.抒情作品的根基和血肉是()。

A.思想B.情感C.韵律D.节奏8.文学创作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A.客体制约主体B.主体驱使客体C.主客体双向建构D.主客体互不关联9.既是象征主义的理论纲领,又是象征主义的忠诚实践,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是()。

A.《恶之花》B.《交感》C.《荒原》D.《西风颂》10.下列诗句按王国维的标准属于“隔”的是()。

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B.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C.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D.谢家池上,江淹浦畔11.文学文本存在的基本方式是()。

A.形象B.文字C.语言D.纸张12.我国古代将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统称为()。

A.小说B.骈文C.散文D.古文13.先秦时代所谓“文学”是指()。

A.诗歌及文学性散文B.一切文化学术的总称C.政令律法D.教育中的一门学科14.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

”A.希望发生的事B.将发生的事C.事件引发的情D.可能发生的事15.第一次在文学中运用“现实主义”一词的文学家是()。

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的本质、功能、创作、欣赏和批评等方面的基础性学科。

以下是一份自考文学概论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A. 语言B. 情节C. 人物D. 主题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的基本功能?()A. 审美B. 娱乐C. 教育D. 宣传答案:D3. 文学创作中的“灵感”通常来源于()A. 个人想象B. 生活实践C. 梦境D. 随机事件答案:B4. 在文学批评中,新批评主义强调的是()A. 作者意图B. 文本自身C. 读者反应D. 社会背景答案:B5. 下列哪位作家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A. 托尔斯泰B. 巴尔扎克C. 卡夫卡D. 狄更斯答案:C6.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主要区别在于()A. 规范性B. 形象性C. 逻辑性D. 简洁性答案:B7.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体现了文学欣赏中的()A. 主观性B. 客观性C. 多样性D. 一致性答案:C8. 下列作品中,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是()A. 《巴黎圣母院》B. 《百年孤独》C. 《动物农场》D. 《局外人》答案:A9. 文学中的“意象”是指()A. 文学形象B. 文学语言C. 文学主题D. 文学情节答案:A10. 文学作品的“三一律”是指()A. 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B. 人物、情节、主题的统一C. 情感、形象、语言的统一D. 思想、艺术、技巧的统一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的审美价值。

答案:文学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能够通过语言艺术的形式,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提供美的享受。

文学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如象征、隐喻、拟人等,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实现对读者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提升。

2. 论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文学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首先,社会是文学创作的土壤,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全国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共98分)1.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 文本。

A.象征型B.表现型C.再现型D.创意型ABCD正确答案:C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A.文采B.情感C.观众D.文化ABCD正确答案:C3.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A.文学B.诗学C.佛学D.神学ABCD正确答案:A4.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 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美国B.俄国C.英国D.德国ABCD正确答案:B5.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意识性B.表象性C.表情性D.中介性ABCD正确答案:D6.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什可洛夫斯基B.高尔基C.车尔尼雪夫斯基D.巴赫金ABCD正确答案:D7.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实用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ABCD正确答案:A8.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

A.语境依托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ABCD正确答案:A9.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 文本。

A.创意型B.再现型C.象征型D.表现型ABCD正确答案:D10.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A.表意B.表象C.表情D.表志ABCD正确答案:A11.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A.表意B.表象C.表情D.表志ABCD正确答案:A12.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 、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全国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考试真题

全国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考试真题

2012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最早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B )1-22A .德谟克利特B.赫拉克利特C.苏格拉底D.柏拉图2.提出文学活动四要素说的西方现代学者是( D )1-17A .艾略特B.韦勒克C.苏珊?朗格D.艾布拉姆斯3.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音律上的特色是( B )2-115A .双声B.叠字C.叠韵D.押韵4.艺术“至境”概念最早见于( D )3-137A .刘勰《文心雕龙》B.严羽《沧浪诗话》C.王夫之《姜斋诗话》D.叶燮《原诗》5.主张人物性格描写要“表现出心情和灵魂的深度”的人是( D )3-152A .莱辛B.歌德C.席勒D.黑格尔6.下列诗歌中,属于“言史诗”的是( B )3-136A 李白《赠汪伦》B.杜甫《石壕吏》C.孟浩然《春晓》D.朱熹《观书有感》7.无视角限制的叙述通常属于( C )4-208A .第一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第三人称叙述D.无人称叙述8.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叫做( B )4-200A .虚构时间B.叙述时间C.现实时间D.阅读时间9.胡应麟认为《水浒传》的艺术价值在于( C )4-199A .把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都写出来B.情状逼真,笑语欲活C.游词余韵,神情寄寓处D.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10.在西方,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作品是( A )5-259A .《交感》B.《神曲》C.《失乐园》D.《浮士德》11.“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说这句话的人是( B )7-368A .柯勒律治B.华兹华斯C.乔治?桑D.莫泊桑12.古典主义抒情原则的灵魂是( B )5-257A .经验主义B.理性主义C.表现主义D.直觉主义13.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是( A )6-301A .创作个性B.言语结构C.审美效果D.修辞技巧14.魏晋南北朝时期提出“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的人是( D )6-297A .刘勰B.陆机C.钟嵘D.萧纲15.关于文风与人格的关系,扬雄提出的著名观点是( A )6-293A .心画心声说B.文如其人说C.知人论世说D.为情造文说16.艺术变形的根本目的是( C )7-392A .为了使艺术形象更生动B.为了引发读者的共鸣C.为了使作品意蕴更深刻D.为了增强作品的易读性17.认为艺术情感是“智慧的情绪”的学者是( B )7-367A .别林斯基B.维戈茨基C.普列汉诺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18.“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 A )8-405A .胡适B.鲁迅C.梁启超D.林语堂19.现代主义文学的第一个流派是( D )9-495A .表现主义B.直觉主义C.存在主义D.象征主义20.在西方文学史上,最早提出“浪漫主义”概念的人是( B )9-491A .康德B.席勒C.歌德D.雨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文学概论(一)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文学概论(一)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课程代码0052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文学创作中,作家体验的核心是A.情感B.理智C.知识D.经验2.卡西尔关于情感语言与命题语言的观点是A.动物只有命题语言而人既有命题语言也有情感语言B.情感语言能表达感情而命题语言可表达思维C.命题语言与情感语言的区别是人与动物界的分界线D.命题语言是在情感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什克洛夫斯基说:“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

”这句话体现了对文学语言组织的A.内指性的诉求B.音乐性的诉求C.陌生化的诉求D.整体化的诉求4.下列关于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语言结构是语言集团言语的总模式B.言语是在特定语境下个人的说话活动C.语言结构包括语法、句法和词汇D.语言结构是一种信息,言语是一种代码5.说“人物性格要根据他们的处境来决定”的法国作家是A.左拉B.狄德罗C.巴尔扎克D.大仲马6.首先将“境”的概念虚化而用于精神领域的典籍是A.《周易》B.《左传》C.《孟子》D.《庄子》7.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人物理论属于A.类型人物理论B.性格人物理论C.扁平人物理论D.圆形人物理论8.在带有讲故事色彩的传统叙事风格中,叙述声音通常表现为A.显在叙述者B.隐在叙述者C.显在接受者D.隐在接受者9.认为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的作家是A.华兹华斯B.托尔斯泰C.波德莱尔D.科林伍德10.辛弃疾《摸鱼儿》中“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的抒情母题是A.别绪B.思乡C.伤春D.离情11.韵味是指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A.思想和情感B.逻辑和意义C.形式和结构D.情趣和意味12.在中国,刘勰较早地从有机整体性的角度指出,风格是A.作品的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结合B.作家的日常个性与创作个性的结合C.作家的内在个性与外在形式的结合D.社会的时代精神与艺术趣味的结合13.提出“气盛言宜”观点的人是A.李白B.杜甫C.李贺D.韩愈14.提出“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的人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高尔基15.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A.高级形态B.最终形态C.替代形态D.初级形态16.或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或以诗论诗,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感受,这样的感想式、鉴赏式的批评方法是A.印象式批评B.评点式批评C.诠释式批评D.原型式批评17.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主张艺术起源于A.模仿B.劳动C.游戏D.巫术18.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A.《悲惨世界》B.《红与黑》C.《娜娜》D.《幻灭》19.旨在反对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文化的批评方法是A.后结构主义批评B.女权主义批评C.英美新批评D.马克思主义批评20.在叙述动作中与叙述者相对的是A.作者B.隐含的作者C.接受者D.读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古代提出言、象、意三层面说的人是( )A.庄子B.刘勰C.王充D.王弼2.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是(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3.英加登所说的“形而上特质”是指( )A.文学文本的必要构造B.文学文本的抽象概念C.文学文本的基督教内涵D.某些文学文本中的崇高、悲剧性等特质4.黑格尔说“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他的意思是说( )A.文学形象不能融合抽象思维B.文学形象是具体可感的C.文学形象应该逼肖自然D.文学形象只为感官的愉悦而存在5.下列诗歌全部属于意境诗的一组是( )A.《登高》、《秋兴》、《死水》B.《再别康桥》、《死水》、《炉中煤》C.《锦瑟》、《荒原》、《雨巷》D.《山居秋暝》、《天静沙·秋思》、《乌衣巷》6.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论及人物形象问题的著作是( )A.《诗艺》B.《诗学》C.《诗品》D.《诗式》7.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时距是( )A.减缓B.场景C.概略D.省略8.缺少了推动故事发展的事件,就会破坏故事的( )A.形象性B.生动性C.思想性D.连续性9.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欣赏所引发的审美情感来源于作品的( )A.有意味的内容B.有意味的形式C.有意味的情感 D.有意味的故事10.古典主义抒情原则的灵魂是( )A.理性主义B.感性主义C.直抒胸臆D.交互感应11.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把文学风格分为八体的人是( )A.曹丕B.陆机C.刘勰D.严羽12.体现作家创作个性的语体称为( )A.抒情语体B.叙述语体C.对话语体D.自由语体l3.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风格”最初属于( )A.伦理学概念B.修辞学概念C.逻辑学概念D.政治学概念14.指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差异的人是( )A.苏东坡B.郑板桥C.王国维D.刘熙载15.相似性想象在心理学上的依据是( )A.联想B.记忆C.感知D.反射l6.柏拉图把诗人的艺术灵感的勃发状态称作( )A.升华B.欣悦C.净化D.迷狂17.在西方,有一种理论特别重视对艺术接受过程中阅读主体再生产、再创造特点的研究,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学: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人类情感、思想和生活经验的艺术门类。

2. 主题:主题是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念,是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集中体现。

3. 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是指文学作品中叙述者观察和讲述故事的角度和立场,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等不同的叙述方式。

4. 意象:意象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象征手法创造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形象或画面,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5. 文体:文体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总体特征和类型划分,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二、填空题1. 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情节、______和主题。

答案:环境2. 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有历史批评、伦理批评、______和形式主义批评等。

答案:审美批评3.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常常通过特定的______来表达深层的含义和主题。

答案:意象4. 叙述者的角度和立场会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是______理论的重要观点。

答案:叙事学5.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强调了诗歌创作的______功能。

答案:抒情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作品的主题可能涉及的内容?A. 人生哲理B. 社会现象C. 自然科学D. 情感体验答案:C. 自然科学2. 下列哪种叙述视角会让读者感到更加亲近和参与故事?A. 第一人称B. 第二人称C.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D. 第三人称限制视角答案:A. 第一人称3.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有所不同?A. 再现B. 表现C. 象征D. 类型化答案:D. 类型化4. 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通常以韵文的形式出现,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A. 小说B. 散文C. 戏剧D. 诗歌答案:D. 诗歌5. 下列哪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更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A. 审美批评B. 历史批评C. 伦理批评D. 形式主义批评答案:C. 伦理批评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人物类型?A. 英雄人物B. 平民百姓C. 反面角色D. 神话人物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创新性C. 系统性D. 深刻性答案:ACD3.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叙事技巧?A. 倒叙B. 插叙C. 对比D. 悬念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修辞手法?A. 比喻B. 排比C. 设问D. 夸张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A. 风骨B. 意境C. 情感D. 笔墨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是构成故事的基础,也是展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强调“文学只存在于读者与作品的交流活动中”,这种文学观念被称为
()
A.再现说
B.体验说
C.实用说
D.表现说
2.德国19世纪著名作家歌德曾把艺术家与自然的关系描述为()
A.艺术家必然是自然的主宰
B.艺术家只能是自然的奴隶
C.艺术家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
D.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
3.文学语言节奏的三种类型是()
A.低音型、中音型、高音型
B.声调、语调、情调
C.长短型、高低型、轻重型
D.单音型、双音型、和声型
4.伊格尔顿听说的“语言学革命”主要发生在()
A.文艺复兴时期
B.17世纪
C.启蒙运动时期
D.20世纪
5.下列选项中,对“意境”论描述不正确
...的是()
A.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审美范畴
B.意境是华夏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C.意境是抒情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D.意境是一切文学类型的最高追求
6.“意象”的古义指()
A.内心意象
B.表意之象
C.艺术形象
D.心理意象
7.故事时间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与文本时间中叙述语言的排列顺序相互对照,由此形成的关系是()
A.次序
B.视角
C.时距
D.频率
8.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守株者”属于()
A.表情性人物
B.表意性人物
C.“性格”人物
D.“圆形”人物
9.“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
A.诗歌、小说、散文
B.史诗、悲剧、喜剧
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
D.再现作品、表现作品、戏剧作品
10.在中国文学传统中,诗歌()
A.以叙事为主流
B.以抒情为主流
C.以议论为主流
D.以讽刺为主流
11.现代风格学认为,作为未经使用的素材整体,语言是一种()
A.编码
B.解码
C.中性代码
D.核心代码
12.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鲜明地体现了()
A.时代风格
B.地域风格
C.民族风格
D.流派风格
13.“语言是表达意义的工具”,意思是指()
A.意义决定语言
B.语言决定意义
C.语言与意义同等重要
D.语言超越意义之上
1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文学创作的客体是()
A.人的主观情感意念
B.自然界中的事物
C.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D.个体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
15.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叫做()
A.艺术直觉
B.艺术灵感
C.艺术情感
D.艺术想象
16.最早提出“胸有成竹”说的是()
A.陶渊明
B.苏轼
C.李贽
D.郑板桥
17.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被称为()
A.文学生产
B.文学消费
C.文学传播
D.文学创作
18.将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是()
A.接受美学批评
B.结构主义批评
C.解构主义批评
D.马克思主义批评
19.文学接受者应该()
A.具备专业知识
B.接受职业化培训
C.具有理论背景
D.进行创造性阅读
20.西方最古老的艺术起源论是()
A.游戏说
B.巫术说
C.劳动说
D.摹仿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定义所包含的命题有()
A.文学是一种文化样式
B.文学是一种社会审美意识形态
C.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D.文学是作家个体的体验的凝聚
E.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22.《祝福》与《变形记》的共同性在于()
A.都有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
B.都是对生活的模仿
C.都具有审美属性
D.都具有象征意义
E.都是作家审美创造的产物
23.抒情的一般原则包括()
A.诚挚性原则
B.写实性原则
C.典型性原则
D.独创性原则
E.客观性原则
24.审美创作主体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A.始终关注着现实的利益
B.始终保持着与童年经验的联系
C.始终伴随着艺术灵感
D.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
E.情感始终是创作的动力
25.“高雅文学”又可以称为()
A.纯文学
B.大众文学
C.严肃文学
D.精英文学
E.主流文学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
26.文采与韵味
27.叙述时间
28.原型意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什么是借喻?试举例说明。

30.如何理解“叙述语言”?
31.抒情的途径有哪些?
32.对话语体有何特征?
33.如何理解文学的时代风格?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