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大题

合集下载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题汇总(岳).doc经济学说史期末练习题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填空题。

1、色诺芬是古代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他的主要经济著作是()和()。

2、柏拉图是古代希腊哲学家,政治家,他的()的设计被马克思称为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

3、古代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对商品的()发表了天才的见解。

4、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等人的著作中。

5、罗马帝国瓦解时期,基督教的最著名的思想家是(),他提出了()的概念。

6、西欧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学说是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他的经济思想反映在()一书中。

二、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提出“经济”一词的经济学著作是()A、柯鲁麦拉的《农业论》B、亚里斯多德的《经济论》C、加图的《农业论》D、色诺芬的《经济论》2、《萨利克法典》反映的经济观点是()A、保护土地私有制B、保护所有居民的人身自由及其私有财产C、保护了氏族经济思想残余D、肯定所有居民一律平等3、下列中,主张限制人口数量并重视人口质量的希腊学者是()A、色诺芬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奥古斯丁4、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时期是()A、1-5世纪B、5-10世纪C、10-15世纪D、15-17世纪5、亚里士多德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他的()A、《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B、《理想国》和《法律篇》C、《政治论》和《伦理学》D、《农业论》和《论农业》6、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主要论述()A、财产管理与经营问题B、奴隶的管理与训练问题C、农业耕作问题D、财政不足问三、名词解释。

1、经济学说2、经济学说史3、色诺芬讲的经济一词四、简答题。

1、简述色诺芬对社会分工的主要观点。

2、简述色诺芬的财富观点。

3、简述阿奎纳的公平价格学说。

4、简述经院学派的财富观。

5、亚里斯士德对“经济”和“货殖”是怎样区分的?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一、填空题。

1、重商主义认为,()是财富的主要或唯一形式;获取财富的源泉或途径有两个,一是(),二是()。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

小点补充:1.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两者区别在于增加货币手段不同重商主义对后世的影响:(1)强调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2)持久的影响了人们对商人的态度(3)倡导民族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贸易保护主义、国家干预经济)2. 威廉·配第(1623~1687)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

著作:《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爱尔兰政治剖视》、《政治算术》、《货币略论》作为大题的一个补充3.休谟(1711-1776)对斯密有影响的经济学家。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

他的主要经济学论著包括《论商业》、《论货币》、《论利息》、《论贸易平衡》、《论赋税》和《论社会信用》等,这些论著收集在他于1752年出版的主要著作《政治论丛》中。

休谟在这些论著中主要讨论了货币、贸易和利息等问题,他关于货币价格的理论,成为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的代表。

4.重农学派的外貌重农主义体系具有封建主义外貌重农学派体系的矛盾。

重农学派的理论有着资产阶级实质和封建主义的外观。

思想基础:重农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秩序”观念“自然秩序”是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

重农学派提出了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

“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

后面这一段是帮助理解5.著作1、《国富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构2、《道德情操论》6.斯密价值学说的科学贡献(1)第一次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2)宣称生产一切商品的劳动都创造价值,实际上把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

(3)第一次区分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4)阐明了价值规律。

斯密悖论:在斯密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理论,在价值、利润、地租和工资等分析上常出现双重的或多重的观点和论述,被称为斯密理论的二重性。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

1、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产生于古希腊。

2、公元前11到前8世纪,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度向奴隶主所有制时代过渡,史称“荷马时代”。

古代希腊早期的经济思想就见于此时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

3、色诺芬在政治上拥护斯巴达贵族寡头政治,反对雅典民主政治。

4、色诺芬的著作主要有《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等。

5、古代希腊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代表人物有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6、《经济论》约写于公元前387—前371年间,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

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

7、柏拉图在政治上他拥护贵族专政,反对雅典民主制。

8、柏拉图曾创办了“阿卡德弥亚”哲学学园。

9、柏拉图提出“理想国”的设计:“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

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他们能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于知识,能够以政治国;第二等级是战士,他们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担负保卫国家的责任;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专门从事经济活动,没有思考和参与政治的能力,只为其他阶级提供生活资料。

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10、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死后,他离开雅典到各地游历,公元前343年被聘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35年返回雅典,创立逍遥学派。

1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论》中提出了不同于柏拉图理想国的组织,他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

并且把奴隶制下的社会分工当做自然分工,用天生的人的差别(性别、种族、生理等)来论证奴隶制度的合理与自然。

12、亚里士多德的两种生财之道: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的追求货币增殖。

前者是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的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也是有限的,是合乎自然的,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也是违反自然的。

经济思想史大题

经济思想史大题

共同点:1.威克塞尔也与马歇尔一样,在大致相同的时间里,建立了综合古典经济学和边际效用论的理论体系。

2.他们通过各自的综合体系,分别创建了从20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两个寿命最长的学派:瑞典学派和剑桥学派。

区别:1.马歇尔综合体系的主要成就在于微观方面,而威克塞尔综合体系的主要成就在于宏观方面;2.马歇尔以局部均衡为框架综合了古典经济学和边际主义,威克塞尔以一般均衡为框架综合了古典经济学和和边际主义思潮内部的不同观点也进行了一定的综合;3.对于古典经济学,马歇尔综合体系的肯定语调较浓,威克塞尔综合体系的肯定语调较淡;4.马歇尔综合体系与后来的凯恩斯革命的逻辑联系较弱,威克塞尔综合体系与凯恩斯革命的逻辑联系较强。

穆勒认为:生产的增加第一依赖于劳动;第二依赖于资本;第三依赖于土地。

穆勒的生产理论可以概括为七条命题:(1)一切生产都需要劳动、资本和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与动力(或土地);(2)土地报酬递减法则;(3)生产的增加依存于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增加与(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劳动增加的法则就是人口在无限制时按几何级数增加,所以生产一般不会受到人口的限制。

但是当人口增长速度快于生产技术改良时,社会趋于贫困,所以限制人口增长速度是必要的;(5)资本的增加依靠纯产品(可节约和储蓄的对象)的增加及节约和储蓄欲望的增强;(6)资本(而非劳动)往往决定生产规模、就业人数和劳动效率;(7)当资本一定而且就业人数一定时,生产的增加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产力取决于劳动者的能力与熟练程度、机械的性能、分工协作的程度以及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

弗朗索瓦魁奈:重农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创建者。

1.自然秩序理论是魁奈的社会观和方法论;2.交换的等价性是理论是魁杂研究经济问题、建立理论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3. “纯产品”理论在魁奈的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4.社会阶级结构将社会划分为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三个基本阶级;5.把投在农业上的生产资本划分为年预付和原预付;6.经济表是对于宏观经济最早的均衡分析。

最新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说史》第十一章 19世纪30-60年代的经济学说

最新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说史》第十一章 19世纪30-60年代的经济学说

第十一章19世纪30-60年代的经济学说一、填空题1、西尼尔最著名的理论是——,以此解释资本收入的合理性。

2、西尼尔认为价值的三个构成要素是——、——、——3、约翰穆勒深深同情劳动人民,被称为资产阶级的“———”4、穆勒的最重要代表作是《——————》5、穆勒的国际价值理论实质是——的延续。

6、凯里在外贸问题上主张————7、巴师夏的价值理论被称为“————”8、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最浅薄也是最成功的代表是———9、凯里反对的对象是——,巴师夏反对的对象是——10、庸俗经济学主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理论。

二、名词解释1、节欲论2、服务价值论3、约翰·穆勒三、问答题:1、凯里和巴师夏的学说有何异同点?2、叙述并评价西尼尔的政治经济学基本命题。

四、辨析题1、约翰穆勒和巴师夏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者。

2、西尼尔的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3、凯里和李嘉图对地租现象分析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

第十一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节欲论”2、效用;供给有定限;可转移性3、人道主义者4、政治经济学原理5、萨伊定律6、关税保护7、服务价值论8、巴师夏9、李嘉图学说;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0、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二、名词解释1、节欲论:由英国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西尼尔提出,是指人们节制欲望,即主动放弃现阶段的收益,以期得到未来更多收益的行为。

2、服务价值论:由法国学者巴师夏提出,认为人类社会是交换的社会,价值产生自交换过程中人与人彼此提供的服务,即获得他人提供的直接的享受或可以由此免除的痛苦。

3、约翰穆勒:19世纪中叶英国最重要的经济学家。

接受了经济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试图调和相互矛盾的各阶级,其经济理论体系是折衷主义的。

三、问答题1、相同点:(1)两者都以反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作为自己理论的对立面(2)两人都炮制了“阶级和谐论”不同点(1)凯里的理论主要是反英国的李嘉图主义,巴师夏主要是反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习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习题

第五章一、单选题1.1920年, 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经济学》中认为, 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消亡, 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再需要()。

A.货币金融学B.马克思主义C.政治经济学D.商品生产2.1936年年底,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第一次规定在高等学校开设广义()课程, 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列为单独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西方经济学3.()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经济政策的实质和意义进行了论述, 主张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应该多样化。

A.1954年B.1970年C.1981年D.1988年4.()是第一个突破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 提出社会所有制和“自治的社会主义”理论。

A.南斯拉夫B.捷克斯洛伐克C.波兰D.匈牙利5.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指出, 苏联存在着社会主义生产的两种所有制形式, 即()。

A.国家所有制和企业所有制B.国家所有制和集体农庄所有制C.集体所有制和企业所有制D.集体企业所有制和农庄所有制6.波兰经济学家()根据三个层次经济活动的决策方式, 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划分为四种。

A.兰格B.布鲁斯C.锡克D.马克西莫维奇7、苏联学者认为, ()战争动员使资产阶级国家经济的调节功能得到巨大发展, 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影响和干预进一步增强。

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B.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时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二、填空题1.1925年12月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国家的()。

2.苏联学者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中, 最有影响的是()。

3、20世纪80年代初, 在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经济改革试验中, 提出了对苏联经济改革进程和目标的总体设想的代表人物有()等。

4、苏联学者认为, 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时间, 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

经济思想史单选规范标准答案

经济思想史单选规范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被马克思称为重农主义体系发展最高峰的代表者是(分数:1分)A. 坎梯隆B. 布阿吉尔贝尔C. 杜尔哥D. 魁奈标准答案是:C。

2、亨利·乔治将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分数:1分)A. 土地垄断和投机B. 消费不足C. 生产过剩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标准答案是:A。

3、杰文斯提出的作为主观价值衡量标准的“最后效用程度”指的是(分数:1分)A. 总效用B. 平均效用C. 边际效用D. 序数效用标准答案是:C。

4、约翰·洛克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分数:1分)A. 《贸易论》B. 《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C. 《赋税论》D. 《政治经济学概论》标准答案是:B。

5、提出“经济”和“货殖”区别的古希腊思想家是(分数:1分)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色诺芬D. 亚里斯多德标准答案是:D。

6、斯密思想来源的三个主要部分是(分数:1分)A. 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B. 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学派C. 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D. 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学派标准答案是:C。

7、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的是(分数:1分)A. 范德林特B. 洛克C. 配第D. 马西标准答案是:D。

8、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分数:1分)A. 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B. 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C. 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规律D. 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标准答案是:C。

9、巴师夏“经济和谐论”的理论基础是(分数:1分)A. 效用价值论B. 劳动价值论C. 服务价值论D. 生产三要素论标准答案是:C。

10、以阶级利益调和论为资本主义辨护的美国早期经济学家是(分数:1分)A. 富兰克林B. 汉密尔顿C. 凡勃仑D. 凯里标准答案是:D。

11、古希腊的经济思想产生于(分数:1分)A.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早期,.B.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社会早期C.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社会末期D.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原始社会末期标准答案是:B。

经济学说史简答题论述题

经济学说史简答题论述题

经济学说史简答题论述题经济学说史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1、详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中。

(一)经济论,总的看来,色诺芬拥戴自然经济,反对雅典所实行的发展商业和货币经济的方针。

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建议,确认了奴隶主的经济任务,主张把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建为为一门专门学问。

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采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就是家庭经济。

(二)雅典的收入,约写作于公元前355年,论述了雅典不依靠加重盟邦负担而自谋增加收入的方法。

(1)他探讨国家财政问题,其中涵盖对货币问题的看法。

他已跌破货币的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表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3)他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4)他认识到物品存有采用和互换两种功能,但他从自然经济角度对待财富和互换的,这也充分反映在他对农业和分工的观点上:在一切技艺中他最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

他确实劳动分工的必要,指出一个人不可能将通晓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

(5)他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

他认为,雅典不论在气候、土地、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

(6)主张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他指出雅典具有对外贸易的得天独厚条件,主张授与商人特权、健全法院制度、创建基金等。

(7)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

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

(三)《论税收》是色诺芬晚年的作品。

它主要讨论了如何改进雅典的税收制度的问题,主张要在不增加税收的前提下维持雅典的财政平衡。

2、详述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反映在其著作《神学大全》里,主要论及封建农奴制、公平价格、货币、商业、利息等问题。

(一)阿奎那主要的经济思想1.阿奎那主要依据“自然法”的观念来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说史
第一章
1.什么是重商主义?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重商主义是秀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学说和政策体系。

马克思称重商主义是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

基本观点:(1)把金银货币看作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财富。

拼命的追求金银货币。

(2)认为财富的源泉在流通领域,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源(3)利润的产生是贱卖贱卖的结果。

(4)商品生产只是贸易的先决条件,工业为商业服务。

(5)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保护关税的政策。

(6)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多卖少买。

2.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有哪些异同?
答:(1)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多卖少买,重点强调少买。

晚期重商主义主张多卖少买,重点强调多卖,主张在出口大于进口的前提下,容许大量的购买外国的商品,反对限制金银出口的法令。

(2)早期重商主义可以说在于控制货币运动,狂热要求积累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可以说是控制商品运动,使出口多于进口,在贸易顺差中赚取更多的货币。

(3)早期重商主义是守财奴。

晚期重商主义有资本家的眼光。

(4)早期重商主义称之为重金主义,在对增加财富的见解上又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称之为重工主义,又叫做“贸易差额论。


(5)早期重商主义,重视农民利益。

晚期重商主义为了促进工商业发展,争夺国际市场,在国内采取了损害农民利益的政策。

3.重商主义的特点?
答:(1)重商主义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深受欧洲文艺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标准,而不是以神为标准。

(2)重商主义者从人文思想出发,主张用人的观点,用商人的观点研究一切事物。

寻找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

但他们没有深入经济生活的内部,只是从商业资本运动的流通过程的表面现象出发。

第二章
1.配第在价值理论上的主要贡献和缺陷是什么?(论述配第的价值理论实际上是指商品的价值)论述题
答:贡献:配第第一个提出价值来源于劳动的思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1)配第在《赋税论》一书中,区别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指出“自然价值的高低,决定生产自然必需品所需要的人口的多少。

”实际上配第已经看到自然价格是由生产商品时消耗的劳动决定的。

(2)配第认识到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他认识到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重要作用,对降低商品价值有重要的影响。

(4)他看到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在价值形式上的不同作用。

他认为,有技术的人比没有技术的人在同样的时间创造的价值多。

缺陷:(1)他没有把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三者区分开来。

而是混
在了一起。

(2)他没有始终坚持劳动价值论的观点。

(3)没有坚持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2.为什么说配第的地租理论实际上是剩余价值理论?
答:配第在工资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地租理论。

他认为地租是土地生产物扣除生产费用以后的余额。

而生产费用是指种子和工资。

他举例:一个人用双手进行生产,可以干多种活。

挖,掘,犁,耙,锄草,收割,运输,打场,脱粒,并假定他有播种这块土地所需要的种子,这样所收获的产品,扣除种子和工资之后,就是地租。

所以,配第所说的地租,实际上是全部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

3.布阿吉尔贝尔有哪些主要经济思想?
答:(1)重视农业:农业是各行各业的基础,一切财富都是源于土地的耕种,只有农业才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2)价值理论:他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

布阿吉尔贝尔从市场价格的背后寻找真正的价值。

他所说的真正价值实际是交换价值。

(3)价值规律。

(4)货币理论。

第三章
1.为什么说魁奈的“纯产品”学说实质上市剩余价值理论?
答:魁奈把纯产品看作是农产品的价值超过农业生产费用的余额。

(他所说的生产费用包括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及劳动者和农业资本家的工资),因此,这种纯产品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

所以说,魁奈在农业范围内正确地理解了剩余价值的创造。

2.魁奈的资本理论的内容如何?
答:魁奈认为只有农业才生产纯产品,只有农业生产才是真正的生产。

因此只有投在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生产资本,而工商业资本则不是生产资本,魁奈把农业生产资本作为研究的中心论,在农业生产资本中,按照他们补偿方法的不同划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年预付,”即每年所需付的投资,当年就能收回的。

另一部分为“原预付”即几年才支付一次,若干年才能逐步收回。

4.(论)魁奈的《经济表》是如何考察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魁奈怎
样分析社会再生产和流通问题?)五次交换
答:(1)土地所有者阶级用20亿货币地租的一半,即10亿货币向生产阶级购买粮食,10亿粮食由生产阶级手中转到土地所有者阶级中,10亿货币转到生产阶级手中。

(2)土地所有者阶级又以另一个10亿货币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

这样,10亿工业产品转到土地所有者手中,10亿货币流到不生产阶级中。

(3)不生产阶级用出卖工业品所得的10亿货币向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原料。

这样,10亿工业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