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提出“经济”一词的经济学著作是, ,A、柯鲁麦拉的《农业论》B、亚里斯多德的《经济论》C、加图的《农业论》D、色诺芬的《经济论》 2、《萨利克法典》反映的经济观点是, ,A、保护土地私有制B、保护所有居民的人身自由及其私有财产C、保护了氏族经济思想残余D、肯定所有居民一律平等 3、下列中,主张限制人口数量并重视人口质量的希腊学者是, , A、色诺芬 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奥古斯丁4、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时期是, ,A、1-5世纪B、5-10世纪C、10-15世纪D、15-17世纪5、亚里斯多德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他的, ,A、《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B、《理想国》和《法律篇》C、《政治论》和《伦理学》D、《农业论》和《论农业》 6、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主要论述, ,A、财产管理与经营问题B、奴隶的管理与训练问题C、农业耕作问题D、财政不足问题二、简答题1、简述色诺芬对社会分工的主要观点。

12、简述色诺芬的财富观点。

3、简述阿奎纳的公平价格学说。

4、简述经院学派的财富观。

5、亚里斯多德对“经济”和“货殖”是怎样区分的,参考答案一、1、D 2、C 3、B 4、B 5、C 6、D 二、,答案要点,1、色诺芬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因而必须实行社会分工。

分工是每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使工作做得更好。

他还谈到分工和市场范围大小的关系,认为市场大小是社会分工的条件。

2、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只有用货币交换到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才是真正得到了财富。

色诺芬已经认识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3、阿奎那认为,实现公平价格的制度条件是,市场上不存在商业欺诈和垄断行为,交易完全出于自愿的原则和共同的愿望。

关于公平价格,掌握两个原则:其一是效用原则,其二是成本费用的原则。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1, 经济学説史:经济学说史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

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二.问题题1.从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答:(1)经济学说往往包括一些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生产力问题的认识和论述,也包括着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论述。

而经济学说史则是以经济学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时期经济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

(2)总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具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A: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情况,检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什么样的经济观点,其中哪些经济观点反映了客观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具有科学价值;哪些观点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哪些经济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或辩护性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些经济学说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B:通过学习经济学说史,判断一下经济学说今后发展的趋向。

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经济学说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吸收其中的科学成果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

C:帮助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对其基本原理的内容和意义的正确理解;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提高识别各种不同经济学说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

2.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是什么?答: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总体是按照时代分期的。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名词解释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他在《政治论》中将生财之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2,柏拉图的“理想国” :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这三个等级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汇总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汇总

经济学说史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A、消费不足B、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过剩D、储蓄过多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B、《赋税论》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A、重金主义B、重工主义C、重农主义D、重币主义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凡勃仑B、富兰克林C、亨利⋅乔治D、克拉克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马歇尔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A、李嘉图B、威斯特C、安德森D、华莱士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B、詹姆斯⋅穆勒C、萨伊D、西尼尔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期D、20世纪初期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A、物品的客观效用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C、物品的生产费用D、物品的主管效用12、亚里斯多德认为()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A、供给最重要B、需求最重要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A、约翰⋅洛克B、大卫⋅休谟C、威廉⋅配第D、托马斯⋅格莱辛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A、威廉⋅配第 B 、亚当⋅斯密C、约瑟夫⋅马西D、约翰⋅洛克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A、大卫⋅休谟B、范德林特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A、历史演绎法B、抽象演绎法C、经验归纳法D、历史归纳法19、奥地利学派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取决于()A、生产资料的边际效用B、生产资料内含的劳动量C、用它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D、用它生产出的人和产品的边际效用20、李嘉图经济理论和哲学基础是()A、休谟的人性论B、边沁的功利主义C、笛卡尔的方法论D、培根的唯物主义二、简答题1、什么是“斯密教条”?它错在哪里?2、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都提出了经济危机理论,他们的立场有何不同?3、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4、“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什么?三、论述题1、李嘉图在阐述国际贸易理论时曾说:“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么?”他又说:“由此看来,一个在技术和机器方面占有极大优势因而能够用远少于邻国的劳动来制造商品的国家,即使土地较为肥沃,种植谷物所需的劳动也比输出国更少,也仍然可以输出这些商品以输入本国消费所需的一部分谷物。

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色诺芬谈到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的著作是()A.《经济论》B.《雅典的收入》C.《货币论》D.《政治论》2.重商主义主张()A.在对外贸易中多买少卖B.国家实行放任的对外贸易政策C.鼓励输出,限制输入D.限制手工业的发展3.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和统计学创始人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B.约翰·洛克C.大卫·休谟D.威廉·配第4.英国重商主义的最后代表、探讨经济学体系的第一个英国人是()A.大卫·休谟B.詹姆斯·斯图亚特C.马歇尔D.马西5.最先提出信用会创造资本理论的是()A.约翰·罗B.托马斯·格莱辛C.杰文斯D.萨伊6.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领袖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A.魁奈B.杜尔哥C.坎梯隆D.萨伊7.西方最早研究人口问题的学者是()A.马尔萨斯B.萨伊C.李嘉图D.亨利·乔治8.萨伊认为,生产中的三种必要的要素是()A.资本、土地、技术B.资本、土地、管理C.资本、土地、劳动D.资本、技术、管理9.李斯特认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国家实行保护政策的是()A.农业时期B.农工业时期C.农工商时期D.畜牧时期10.被称为“美国学派的创始人”、“美国第一个经济学家”的是()A.富兰克林B.汉密尔顿C.雷蒙德D.凯里11.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代表作《进步与贫困》一书主要研究()A.土地问题B.资本问题C.劳动问题D.技术问题12.经济思想史上明确以边际效用来解释商品价值决定的第一人是()A.阿奎纳B.尼古拉·巴尔本C.孔狄亚克D.威廉·福斯特·劳埃德13.奥地利学派中,马克思主义最公开的和最顽强的反对者是()A.欧根·庞巴维克B.卡尔·门格尔C.弗里德里希·维塞尔D.维克塞尔14.成为西方现代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和出发点的是()A.帕累托的理论B.瓦尔拉斯的理论C.杰文斯的理论D.屠能的理论15.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界居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B.约翰·穆勒C.李嘉图D.马歇尔16.巴师夏创立“经济和谐论”体系的动机之一是()A.论述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B.抨击资本主义制度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主张经济全球化17.奥地利学派认为,决定物品价值量的是它的()A.使用价值B.最大效用C.平均效用D.最小效用18.“戈森定律”认为人的某种欲望会随其不断满足而()A.递减B.递增C.不变D.有时递减,有时递增19.将亚当·斯密社会总产品价值理论中的错误概念称为“斯密教条”的思想家是()A.李嘉图B.马克思C.恩格斯D.凯恩斯20.最早将法国重农学派用“重农主义”一词加以概括的经济学家是()A.杜邦·奈穆尔B.亚当·斯密C.李嘉图D.马克思21.西尼尔的经济学说在价值取向上的特点是()A.具有同情社会主义的倾向B.露骨地为资本主义辩护C.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D.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弊端22.美国制度学派的研究方法主要是()A.抽象演绎法B.数理分析法C.历史起源法D.个案分析法23.西尼尔企图建立的“纯粹经济学”其实就是现代经济学所说的()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微观经济学24.亚当·斯密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解为三个部分,即()A.工资、利润和地租B.工资、利润和利息C.利润、地租和利息D.工资、地租和利息25.欧洲中世纪最著名的学者是()A.托马斯·阿奎纳B.马丁·路德C.J·加尔文D.T·闵采尔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有()A.把经济理论研究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B.研究了自由竞争秩序和规律,提出了“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C.奠定了劳动价值论基础D.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初步分析E.不同程度地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27.欧洲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A.限制手工业发展B.减少奢侈品的进口C.保持贸易总额的顺差D.多买少卖E.国家少干预经济生活,实行自由贸易政策28.下列关于魁奈的表述正确的有()A.他的经济学说形成于18世纪5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准备时期B.他在经济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发表了《经济表》C.他认为只有投在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生产资本D.他的思想是封建外观下资本主义本质的反映E.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29.西斯蒙第经济危机理论的缺陷在于()A.未能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B.未能分析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冲突C.片面地用消费不足去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D.受“斯密教条”影响,把市场上的产品全部归结为个人消费品E.忽视了经济危机时人民的穷困状况30.下列关于李嘉图的表述正确的有()A.他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发展到了最高峰B.他区分了绝对地租和相对地租C.他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必然发生危机D.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E.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31.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的早期制度学派代表人物有()A.凡勃仑B.凯里C.汉密尔顿D.米契尔E.亨利·乔治32.庞巴维克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A.系统阐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B.补充和完善了均衡价格论C.提出了时差利息论D.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E.赞成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33.古希腊著名的经济思想家有()A.奥略里·奥古斯丁B.亚里斯多德C.柏拉图D.色诺芬E.阿奎纳34.下列关于“萨伊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有()A.该定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B.该定律认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具有自我调节机制,它使商品生产供求平衡C.依据该定律,对商品生产最有利的办法是刺激消费D.依据该定律,国家应提倡经济自由E.依据该定律,国外产品输入并不会损害本国生产35.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主张实行自由竞争,国家少干预经济的学派有()A.重商主义学派B.法国重农学派C.德国历史学派D.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英国古典学派E.新古典学派三、简答题36.简述杰文斯对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认识。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以及答案(269)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以及答案(269)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和统计学创始人的是(),福利经济学之父是(),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2、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理论是(),科斯论证了企业本质,并提出了()的概念,亚当•斯密在1176年完成《国富论》,它的基本思想是()。

3、亚当•斯密提出了四大赋税原则分别是()、()、()、()。

4、萨伊定律是指(),凯恩斯定律是指()。

5、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戈森提出著名戈森定律,主要是指()、()、()三大定律。

6、庞克维克提出了(),是奥地利学派的分配论的中心。

该理论把剩余价值的各种形态都归结为利息。

7、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影响人们实际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是()。

8、马歇尔代表著作是(),凯恩斯代表著作是(),李嘉图代表著作是()。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集大成的思想家,他的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名著()中。

A、《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B、《理想国》和《法律篇》C、《政治学》和《伦理学》D、《农业论》和《论农业》2、马克思认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开始于()。

A、威廉•配弟B、李嘉图C、布阿吉尔贝尔D、西斯蒙第3、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是(),他首先创立了一套完整的重农主义经济理论。

A、亚当•斯密B、魁奈C、威廉•配弟D、李嘉图4、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凯恩斯B、弗里德曼C、卢卡斯D、拉弗5、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A、罗宾逊B、萨缪尔森C、卢卡斯D、拉弗6、亚当•斯密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思想是()。

A.政府管制B.自由放任C.宏观调控D.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7、古希腊思想家中谁区分了“经济”和“货殖”的不同( )A.柏拉图B.亚里斯多德C.色诺芬D.苏格拉底8、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著作是( )A.《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D.《政治经济学批判》9、魁奈认为,纯产品是( )A.商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B.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C.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D.工业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10、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包括( )A.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B.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ⅠC.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ⅡD.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三、判断题(只需要用√和 做出判断就可以,不需要改错)(每小题12分,共10分)1、拉弗曲线是政府减税的重要依据。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试题附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试题附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经济学说史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A、消费不足B、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过剩D、储蓄过多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B、《赋税论》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A、重金主义B、重工主义C、重农主义D、重币主义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凡勃仑B、富兰克林C、亨利⋅乔治D、克拉克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马歇尔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A、李嘉图B、威斯特C、安德森D、华莱士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B、詹姆斯⋅穆勒C、萨伊D、西尼尔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期D、20世纪初期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A、物品的客观效用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C、物品的生产费用D、物品的主管效用12、亚里斯多德认为()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A、供给最重要B、需求最重要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A、约翰⋅洛克B、大卫⋅休谟C、威廉⋅配第D、托马斯⋅格莱辛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A、威廉⋅配第 B 、亚当⋅斯密C、约瑟夫⋅马西D、约翰⋅洛克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A、大卫⋅休谟B、范德林特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A、历史演绎法B、抽象演绎法C、经验归纳法D、历史归纳法19、奥地利学派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取决于()A、生产资料的边际效用B、生产资料内含的劳动量C、用它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D、用它生产出的人和产品的边际效用20、李嘉图经济理论和哲学基础是()A、休谟的人性论B、边沁的功利主义C、笛卡尔的方法论D、培根的唯物主义二、简答题1、什么是“斯密教条”?它错在哪里?2、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都提出了经济危机理论,他们的立场有何不同?3、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4、“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什么?三、论述题1、李嘉图在阐述国际贸易理论时曾说:“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么?”他又说:“由此看来,一个在技术和机器方面占有极大优势因而能够用远少于邻国的劳动来制造商品的国家,即使土地较为肥沃,种植谷物所需的劳动也比输出国更少,也仍然可以输出这些商品以输入本国消费所需的一部分谷物。

经济学说史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说史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说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卡尔·马克思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答案:A2. 边际效用理论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B.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C. 卡尔·门格尔D. 列昂·瓦尔拉斯答案:B3. 以下哪位经济学家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A. 亚当·斯密B. 约翰·洛克C. 弗朗西斯·培根D. 托马斯·霍布斯答案:A4. 经济学中的“看不见的手”概念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C.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D.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答案:A5. 以下哪位经济学家提出了“货币数量论”?()A. 亚当·斯密B. 约翰·洛克C. 大卫·休谟D. 卡尔·马克思答案:C6.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概念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C. 弗朗西斯·艾德华·卡特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答案:B7. 以下哪位经济学家被认为是“福利经济学”的奠基人?()A.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B. 阿瑟·塞西尔·庇古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答案:B8. 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B.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C. 卡尔·门格尔D. 列昂·瓦尔拉斯答案:A9. 以下哪位经济学家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A. 约瑟夫·熊彼特B. 米尔顿·弗里德曼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卡尔·马克思答案:A10. 经济学中的“公共品”概念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保罗·萨缪尔森B. 詹姆斯·布坎南C. 弗朗西斯·艾德华·卡特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卡尔·马克思D.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答案:ABCD2. 以下哪些理论是边际效用理论的主要内容?()A. 边际效用递减B. 消费者剩余C. 边际成本D. 机会成本答案:AB3. 以下哪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关于市场机制的理论?()A. 亚当·斯密B.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C.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答案:AC4. 以下哪些经济学家对货币理论做出了贡献?()A. 大卫·休谟B. 约翰·洛克C. 米尔顿·弗里德曼D. 卡尔·马克思答案:AC5. 以下哪些经济学家对福利经济学做出了贡献?()A.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B. 阿瑟·塞西尔·庇古C. 保罗·萨缪尔森D. 弗朗西斯·艾德华·卡特答案: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经济学说史试题(共计10套)

经济学说史试题(共计10套)

(共计-CAL-FENGHAL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经济学说史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西斯蒙笫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A、消费不足B、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过剩D、储蓄过多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B、《赋税论》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A、重金主义B、重工主义C、重农主义D、重币主义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凡勃仑B、富兰克林C、亨利乔治D、克拉克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马歇尔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A、李嘉图B、威斯特C、安德森D、华莱士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B、詹姆斯穆勒C、萨伊D、西尼尔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期D、20世纪初期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A、物品的客观效用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C、物品的生产费用D、物品的主管效用12、亚里斯多德认为()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A、供给最重要B、需求最重要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A、约翰洛克B、大卫休谟C、威廉配第D、托马斯格莱辛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约瑟夫马西D、约翰洛克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A、大卫休谟B、范德林特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A、历史演绎法B、抽象演绎法C、经验归纳法D、历史归纳法19、奥地利学派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取决于()A、生产资料的边际效用B、生产资料内含的劳动量C、用它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D、用它生产出的人和产品的边际效用20、李嘉图经济理论和哲学基础是()A、休谟的人性论B、边沁的功利主义C、笛卡尔的方法论D、培根的唯物主义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经济学说的主要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说史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A、消费不足B、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过剩D、储蓄过多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B、《赋税论》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A、重金主义B、重工主义C、重农主义D、重币主义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凡勃仑B、富兰克林C、亨利⋅乔治D、克拉克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马歇尔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A、李嘉图B、威斯特C、安德森D、华莱士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B、詹姆斯⋅穆勒C、萨伊D、西尼尔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期D、20世纪初期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A、物品的客观效用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C、物品的生产费用D、物品的主管效用12、亚里斯多德认为()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A、供给最重要B、需求最重要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A、约翰⋅洛克B、大卫⋅休谟C、威廉⋅配第D、托马斯⋅格莱辛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A、威廉⋅配第 B 、亚当⋅斯密C、约瑟夫⋅马西D、约翰⋅洛克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A、大卫⋅休谟B、范德林特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A、历史演绎法B、抽象演绎法C、经验归纳法D、历史归纳法19、奥地利学派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取决于()A、生产资料的边际效用B、生产资料内含的劳动量C、用它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D、用它生产出的人和产品的边际效用20、李嘉图经济理论和哲学基础是()A、休谟的人性论B、边沁的功利主义C、笛卡尔的方法论D、培根的唯物主义二、简答题1、什么是“斯密教条”?它错在哪里?2、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都提出了经济危机理论,他们的立场有何不同?3、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4、“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什么?三、论述题1、李嘉图在阐述国际贸易理论时曾说:“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么?”他又说:“由此看来,一个在技术和机器方面占有极大优势因而能够用远少于邻国的劳动来制造商品的国家,即使土地较为肥沃,种植谷物所需的劳动也比输出国更少,也仍然可以输出这些商品以输入本国消费所需的一部分谷物。

”请谈谈你对这两段话的理解,它们说明了什么原理?其历史贡献和缺陷与局限性是什么?2、试述马歇尔价格论中需求决定和变动趋势理论的要点,并指出在上述理论中马歇尔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其他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和见解。

参考答案一、1-5 A C D B C 6-10 D C C C B 11-15 D B A D C 16-20 C B D C B二、(答案要点)1、“斯密教条”,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

该教条错误在于丢掉了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中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

2、马尔萨斯认为市场有效需求充足,产品就能顺利实现,否则就会发生生产的普遍过剩,出现经济危机。

要避免经济危机、发展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保证和扩大非生产消费阶级的利益。

西斯蒙第是消费不足的经济危机理论,生产扩大,绝对消费需要也随之扩大,所以从这方面讲,不能说有生产过剩。

现实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源于收入不足;收入不足是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必然结果;市场与生产不适应时,就会发生消费不足的经济危机,形成社会的灾难。

3、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共同特点都是混淆了货币与财富,以货币积累为目的。

区别在于:早期重商主义主要是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是贸易差额论。

马克思称前者为“货币主义”。

后者为“真正的重商主义”。

后者反映成熟的商业资本的经济思想。

三、(答案要点)1、反映了比较优势原理。

贡献(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这是其科学因素。

这样就为把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找到了一个科学的出发点。

(2)李嘉图说明了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的差异,实质上是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应该给予肯定。

(3)该理论既反映了当时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经济状况、地位,也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它既为当时英国扩大资本积累服务,也为各国贸易在指导思想上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所以,该理论成为以后许多年,直到今天一直具有影响的国际贸易和分工的指导原则。

李嘉图比较成本原理的缺点和错误。

A.该原理是一种纯粹的抽象推理,它丢掉了经济关系中的历史和现实因素,把英国为支配国、其它国家为被支配国的分工贸易格局加以合理的肯定,似乎这是最理想的分工。

这是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立场来看问题的。

不能把它过分抽象化。

B.该理论的不彻底性使之未能解释和说明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问题。

C.尽管李嘉图区分了自然优势和人为优势,但往往把它们看作不变的和超历史的。

这样就把比较优势永恒化而不能说明比较优势原理在运用中的具体变化。

2、马歇尔认为,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效用量的大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着人的需求变动规律。

马歇尔知道边际效用这种购买者主观愿望和估计的表现,是无法直接衡量的,因此,他求助于满足欲望所支付的货币量来间接衡量。

这就必须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即不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于是,他就以需求价格代替了需求,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变成了“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

马歇尔认为需求的一般规律是:“需要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大,并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

需求弹性分三种情况,当商品价格下跌(上升)1%时,需求量上升(下跌)大于1%,叫需求弹性大;当价格下跌(上升)1%,需求量增加(减少)小于1%时,叫需求弹性小(不足);当价格下跌(上升)1%时,其需求量也上升(下跌)1%时,叫需求弹性为1。

古尔诺曾考虑过商品价格的变动对总收益的影响问题,但他没有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完整概念,也没有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杜普伊在分析公用事业的效用时,认为存在着高于使用者所支付费用的效用,他称之为“保留给消费者的效用”,其含义与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相同。

马歇尔这一概念和思想,演变成为当代福利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

所以,西方一些经济学史的著作家非常强调马歇尔对经济学的贡献。

经济学说史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凯里阶级利益调和论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是()A、生产论B、价值论C、生产费用论D、分配论2、德国新历史学派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李斯特B、罗雪尔C、施莫勒D、韦伯3、克拉克提出的经济学三分法,认为经济学应分为()A纯粹经济学、静态经济学、动态经济学 B、一般经济学、静态经济学、动态经济学C、生产经济学、分配经济学、消费经济学D、生产经济学、分配经济学、交换经济学4、马歇尔的代表作是()A、《经济学原理》B、《政治经济学理论》C、《工业与贸易》D、《财富的分配》5、李嘉图的地租理论()A、只包括级差地租1B、只包括级差地租2C、只包括级差地租1和只包括级差地租2D、包括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6、坎梯隆的主要著作是()A、《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B、《古物论》C、《经济表》D、《商业性质概论》7、《蜜蜂的寓言》的作者是( )A、大卫⋅休谟B、亚当⋅斯密C、让⋅博丹D、孟德维尔8、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量的经济学家是()A、威廉⋅配第B、约瑟夫⋅马西C、达德利⋅诺思D、大卫⋅休谟9、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是对别人经济思想的一种通俗化。

因此可以说,萨伊这本书的基本理论来自于()A、魁奈B、李嘉图C、斯密D、西斯蒙第10、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柯尔培尔是()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B、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C、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1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最初是为了反对()A、马克思B、李嘉图C、葛德文D、西斯蒙第12、下列经济学家中,以时间因素去说明分配问题的是()A、维克塞尔B、克拉克C、威克斯蒂德D、庞巴维克13、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A、有效需求不足、B人们收入不足 C、商品生产过多 D、资本积累过度14、西斯蒙第后期经济思想批判的对象主要是针对()A、李嘉图的理论体系B、斯密的理论体系C、萨伊的理论体系D、马尔萨斯的理论体系15、托马斯阿奎纳的经济思想代表了()A、农学家的经济思想B、封建行会的经济思想C、宗教一段的经济思想D、经院学派的经济思想16、19世纪70年代,提出一般均衡理论的经济学家是()A、杰文斯B、瓦尔拉斯C、门格尔D、维克塞尔17、奥地利学派代表性的分配论是()A、时差利息论B、边际生产力论C、生产三要素论D、节欲论18、经济学说史上在文献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著作是( )A、《政治经济学批判》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19、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是()A、历史归纳法B、抽象演绎法C、逻辑推理法D、数学推断法20、被马克思评价为“重商主义的福音节”的著作是()A、《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B、《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C、《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D、《对近来我国各界同胞的一些抱怨的简单考察》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经济学说的主要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