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

合集下载

流浪地球的读后感

流浪地球的读后感

流浪地球的读后感流浪地球的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流浪地球的读后感1说实话,我是学渣。

评论里面各种物理学霸的科普其实我都不是很懂,虽然有些是高中物理知识。

小说很精彩,但我更喜欢电影的版本。

作为一个物理白痴,我只有以下这些感想:1、如果我们当下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但这种优越的生活条件是建立在后代子孙痛苦之上的,我想我们这一代人也不会觉得高兴。

本书的男主提到,当他听到那首赞颂太阳的歌时,想到将来他的第一百代子孙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星球,感动到流眼泪,即便第一百代子孙的福祉是建立在前九十九代子孙的痛苦之上的。

2、在看到电影里莫斯向全球宣布“流浪地球”计划宣告失败时,里面有的人用枪自杀;有的人则稍微幸福一些,能跟家人相拥,度过最后的时光。

我则握着我的爱人,试图记住他脸庞上的每一根毛发,每一条皱纹。

虽然这只是电影,虽然还没有到世界末日,但影片结束时我由衷地感到幸福,能握着自己爱人的手,而且大家都还活着。

真是太好了。

因为我是又感性,又矫情,物理又不好的人,所以在我看来,整部戏的内核就是在表达家人的重要性。

如果问我死前我最想做什么事?我想应该就是这件了――再好好看你一眼。

流浪地球的读后感2我常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读书,大概理由有三:消遣,寻找共鸣,了解异域文化。

消遣可以说是最大的诉求,或许说很遗憾就算已经是成年人,阅读小说还是停留在读情节,于是就有了第二个理由的支撑,寻找共鸣。

这本小说的人物,哪个我最喜欢?哪个更像我?我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性格缺陷,我要怎么变更好?当然对于读异域文学,了解他们的文化也是一个大的出发点。

大致相当于行万里路,这对于一个囿于繁琐生活,房贷,工作压力的人,是一个很好的解脱。

那读科幻小说是为了什么呢?我不太确定。

之前看过刘老师的三体,看得太快有一些趋于表面,看这本流浪地球虽然跟最近的口碑有关,但也是让我沉浸其中。

恢宏,想象力,学术词汇,人类的未来,最重要的希望。

我觉得这本书传递的最大的价值观是人要有希望,或者理想。

流浪地球观后感2000字作文

流浪地球观后感2000字作文

流浪地球观后感2000字作文流浪地球观后感2000字作文篇1春节期间,我看了一部电影《流浪地球》,你看了吗?这是一部科幻影片,主要讲了因为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它的热量会慢慢侵蚀我们生活的地球,这样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和毁灭。

人类为了自救,为了逃离太阳系,建造了一百座行星推进器和七十一座行星转向器,而且还建造了一座宇航员空间站帮助地球前进。

还在每一座行星推进器下面建造了一座地下城市。

十七年过去了,地球离太阳越来越远了。

地球飞到了木星附近,被木星强大的吸引力吸住了,很多行星推进器因为受到木星吸引力而关闭。

要是关闭行星推进器,地球就会更快与木星相撞,在这关键的时刻,全球救援队出动救援和维修。

由于救援维修错过了最佳时机,就在地球将要被毁灭的时候,一位宇航员的儿子刘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行星推进器的热量喷到七千亿公里高,就可以与木星吸收地球的大气发生点火,把地球的方向改变。

可是,行星推进器的热量只能喷到五千亿公里高,这该怎么办?刘启的爸爸——宇航员空间站的一位宇航员想到了一个办法,宇航员空间站有三十万吨燃料,只要把太空站燃烧就可以把两千亿公里给补上。

伟大的宇航员为了拯救全球人的生命,开着空间站飞进了火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最后成功的救下了所有人。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我们国家未来在太空领域的发展让人自豪。

只有国家强大、民族强大,我们每一个人才会强大。

通过观看电影,也让我明白了,美丽的地球——我们的家园,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有责任爱护它、保护它。

所以我告诉自己,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像这些宇航员一样保卫我们的地球家园。

流浪地球观后感2000字作文篇2相信大家对《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并不陌生。

看完后,很多人想到的是希望,是人性,是勇敢……而我却想到了环保。

在本部电影中,因为地球的衰竭,全球大雪纷飞,地表毫无生机。

看不到葱茏的树木,寻不见鲜花的痕迹,连野草都没有踪迹。

所有的建筑基本都塌了。

流浪地球观后感两千字(9篇范文参考)

流浪地球观后感两千字(9篇范文参考)

流浪地球观后感两千字(9篇范文参考)流浪地球观后感两千字篇1假期里,我和爸爸踏进电影院,看了号称中国第一部科幻片《流浪地球》。

作为一部科幻片,当然要有震撼的片段和细节啦!这两样《流浪地球》都有。

再带上3D眼镜,那震撼的效果不是我能说的。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正在慢慢的老化,膨胀。

只要到了一定程度,太阳就会爆炸,就会毁灭整个太阳系。

为了人类的生存,人类搭建几千个大型喷射器把地球推出太阳系,飞到遥远的新家。

人类把这项计划叫做“流浪地球计划”。

在计划的实行当中,因为渐渐远离太阳,导致地球地表的温度达到零下81度。

所以人类又建造了温暖的地下城图以生存。

在这时,男女主角出现了,由于男女主角从小就在地下城长大,没见过地表长什么样子,对地表的印象只停留在三岁的时候。

所以他们想出去看看地表。

当他们出去时,一场灾难发生了:当地球接近木星时,由于木星的一些特性,导致地球的喷射器大半出了故障。

如果地球被木星的引力吸去的话,会把地球撞碎的!这时无数位科学家们想了无数个办法,但都无济于事,而男主角听到这件事情后,想起了小时候爸爸给他说的话:木星的气体百分之九十是氢气,而氢气是可燃物,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地球上的最大的喷射器发射一束激光,用激光使木星的气体点燃,发生的冲击波足以让地球脱离木星的引力。

他把这个办法告诉政府,但是政府却说有一个科学家提出过这个办法成功几率为零。

无奈之下他只好拉一些人来秘密潜入喷射器来实行这个计划。

通过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地把地球拉出来,把这成功几率为百分之零的计划实现了。

看完这个电影,我认为:希望是可贵的,有了希望,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我还想说:如果人们再不注意的话,地球上的资源将会用尽。

所以,请珍惜身边的一切资源吧!流浪地球观后感两千字篇2春节期间火遍各大影院和朋友圈的《流浪地球》,讲述一个为了自救,人类把地球从太阳身边偷走的故事!整场电影看下来,最大的赞叹是对于电影整个场景,真的做得太好了,有点不相信我们国人也能做到这么好的地步了。

《流浪地球》读后感5篇

《流浪地球》读后感5篇

《流浪地球》读后感 5篇《流浪地球》读后感一原创:江山多娇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说,小说首次发表于杂志《科幻世界》2000年第7期。

小说中,科学家预测400年后太阳将在一次氦闪时发生剧烈爆炸,地球同时会被汽化。

为了生存,人类达成共识,决定向外太空恒星际移民。

分歧在于移民的方式,“飞船派”主张建立象上海或纽约那么大的飞船生态系统,去寻找新的行星家园。

“地球派”主张,带着地球一起,向距离4.3光年的半人马座比邻星移民,这是最近的、也是当时人类的技术条件能够达到的恒星。

最终“地球派”胜出,但“飞船派”也不甘心失败。

其实,小说中还有另外一派,即质疑400年后地球将毁于太阳爆炸的预测,不妨把他们称作“质疑派”。

“地球派”的人类逃亡计划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42年)、逃逸时代(约几十年)、流浪时代Ⅰ(加速、滑行,1800年)、流浪时代Ⅱ(减速,500年)、新太阳时代(泊入新恒星轨道,100年)。

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100代人,2500年时间。

小说中的“我”出生在地球刹车时代结束、逃逸时代开始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380年,距离科学家预测的太阳氦闪剧烈爆炸还有20年。

“我”生活在一个剧烈变化的、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人类地球停止自转、加速到逃逸速度,首先极大改变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灾难。

而即将逃离太阳系,开始地球的流浪过程,整个人类都将真切地处在高度不确定的、漫长的流浪旅途中。

从400年前人类集体探索文明延续之路开始,整个社会观念也在发生着剧烈的改变。

“飞船派”和“地球派”的分歧固然都有其科学的依据,然而我们又不能不想到背后价值观的不同。

流浪地球观后感(通用16篇)

流浪地球观后感(通用16篇)

流浪地球观后感流浪地球观后感(通用16篇)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流浪地球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流浪地球观后感篇1我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里面最让我刮目相看的是小男孩的爸爸和爷爷。

就因为爸爸和爷爷。

让我感触很深。

小男孩的爸爸是一名宇航员。

只要地球上有危险。

小男孩的爸爸就会与自己的同事挺身而出去拯救地球。

有一次地球遇到了很大的危险。

木星要和地球相撞了。

就在危难时刻。

小男孩提出了用火把木星点燃的方法。

爸爸觉得儿子的方法非常不错。

可是把木星点燃。

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而且有失去生命的危险。

后来。

小男孩的爸爸牺牲了。

小男孩的爷爷。

是因为为了保护小男孩和小男孩的妹妹。

在峡谷开车时。

来了地震。

山上的落石压死了小男孩的爷爷。

就这样又牺牲了一位英雄。

就因为这牺牲。

让我感受到了英雄们的力量。

他们为了拯救世界。

拯救自己的孩子。

宁愿牺牲自己。

付出生命的代价。

英雄是伟大的。

可是有一位小孩子也让我很钦佩。

一位8岁的小女孩。

为了救自己得了很严重的病的妈妈。

在没有打麻药的情况下就去手术室让医生把自己的骨髓移植到妈妈身上。

她差一点也失去了生命。

原来。

这奉献精神可以战胜一切的困难。

就因为这奉献才有我们这美好的世界。

流浪地球观后感篇2今天在电影院看了最近很火的《流浪地球》,可能是荧幕和座位的问题,3D效果倒是没有很震撼。

先从观感来说吧,没有很震撼,也没有很煽情,可是要表达的主旨却很正面。

影片很明确的表示出我们要爱护地球,同时也很符合我国一直很倡导的和平共处,全世界都是一家人的理念。

还有一点很触动我的就是,我们需要深思一下,大数据时代人们对数据的盲目相信的后果,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和控制真的不会出现被反控的情况吗?在影片中地球避免与木星相撞的几率是零,大数据测算出这样的结果,广而告之,大家要放弃,但是大数据没有算到,人类是这些冰冷的数据,中无法预测的变数,所以人类选择了坚持,选择了奋力一搏,选择了自我奉献,最终地球也逃离了,人类文明得以继续延续。

《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五篇材料]

《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五篇材料]

《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五篇材料]第一篇:《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1昨晚在看电影之前纠结着是自律地学习,还是放松一下?放松的愿望占了上风,我舒服地坐沙发里,和家人一起看了《流浪地球》。

起初是我期盼想看的电影,因为看了朋友圈里的评价。

看的过程中我也承认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的进步,特效不错,内容也因为刘慈欣的想象力而可圈可点。

可是我从开头第一幕画面就开始出现了《星际旅行》的对比。

对比是不由自主的,都是“托孤”于老人,《星际旅行》里是老爷,这里也是老爷;父亲的缺席,都是不得已的身兼重任:拯救地球,拯救人类。

离开的时间都是数年,孩子在对父亲的思念和被抛弃的愤怒中长大;最后父亲总是因为亲人(孩子)在地球,拒绝抛弃地球或地球上的人类,不顾一切的要“回来”,救孩子,也拯救地球上绝望中寻求希望的,处境绝望的人类。

最后,都是因为父亲的义无反顾的支持,孩子成功地寻求到了解决办法,在最后一刻地球和人类找到了新的希望。

最终,人类不是撤离地球,就是强迫地球拜托太阳引力,去流浪,寻找新的希望。

我为中国电影的进步而骄傲欣慰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星际旅行》更吸引我一些。

尤其是电影的结尾,出人意料地完成了一个完美的LOOP:回到童年,回到当初父亲离开前的场景,寻求灵感,解决眼前问题。

这一点上《流浪地球》也如出一辙,只是个人觉得平行宇宙与时间虫洞慨念让过去与现在的重叠,似乎更比炸木星及利用木星的冲击波解决地球危机更令人信服,更令人赞叹。

且不去探究这么多相似,是不是有抄袭之嫌,但之说电影的震撼了力,个人感觉《星际旅行》略胜。

这些都是主观的感受,每个人都见仁见智。

也许我喜欢那个聪明倔强的小女孩儿和长大后美丽倔强的女科学家多过那个叛逆勇敢的少年。

《流浪地球》读后感

《流浪地球》读后感

《流浪地球》读后感《流浪地球》读后感(精选16篇)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流浪地球》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流浪地球》读后感篇1《流浪地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刘慈欣,他有“中国科幻第一人”的称号,他写的最有名的书是“三体”,《流浪地球》也是他的一部科幻小说,这些小说都介绍了“地球末日”发生的故事。

刘慈欣这本《流浪地球》还被拍成了电影,春节的时候上映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是部让我目不转睛看完的电影,但是电影与书比较起来,还是书里讲的故事比较完整。

这本书主要讲了,刘启的爸爸刘培强在他四岁的时候去参加了“拯救地球计划“,成为了一名宇航员,帮助地球离开太阳系,而这时候他的妈妈缺生病死了,刘启跟着外公去了地球最后的掩蔽所“地下城”。

“拯救地球计划”是要用2500年时间帮地球逃出太阳系。

17年过去了,虽然“拯救地球计划”还没有成功,地球还没毁灭,但是地球遇到了麻烦,地球被木星巨大的引力所吸引,撞向木星!怎么能让地球自生自灭呢?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地球上的人类“选择了“希望”,刘启他们决定竭尽全力来拯救危在旦夕的地球与人类,他们想到一个办法,用地球上的氧气去点燃木星上99%的氢气,因为这两种气体一旦混合,只要一根火柴就会形成轰天震地的大爆炸,再利用大爆炸的气浪把地球弹离木星。

大爆炸成功了,地球得救了,而刘启的爸爸刘培强与千千万万人一起牺牲了,地球继续着他2500年流浪的旅程。

我敬佩刘培强叔叔为了人类牺牲自己的崇高品格,我也就像书里的韩朵朵一样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选择了希望,虽然它可能十分渺茫,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但我们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完成它,实现它。

今天我们更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希望一定能够变为现实。

《流浪地球》读后感篇2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将地球家园推离太阳系轨道往半人马星系去,历时2500年,100代人。

《流浪地球》读后感

《流浪地球》读后感

《流浪地球》读后感《流浪地球》读后感8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流浪地球》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流浪地球》读后感篇1“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星梦压星河”,浩瀚的宇宙中埋藏了许多神秘。

有黑夜中抬头望去的繁星闪烁,有五彩斑斓太空流浪的星球家园。

发生在茫茫宇宙的科幻大戏,被定格在《流浪地球》电影之中。

原作出自刘慈欣大师之手——这位科幻界的大师级人物,与电影导演郭帆强强联手,凭借深入的联想与想象,结合实际与未来,对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展开了深刻的剖析。

未来某一天,太阳急剧膨胀,人类要想办法逃离太阳系。

“持续两千五百年的漫长宇宙之旅,史称流浪地球计划。

”人类安装上万个行星发动器,把地球推离太阳系。

伴随猛烈的爆炸与震撼的音效,我们更能感受到灾难面前人类的无助,同时也有坚强。

眼看就要撞上木星,机智的人们想到点燃木星上的易燃物质使其爆炸,把地球推向另一侧。

主人公刘培强思忖过后坚定地驾驶空间站点燃木星,让地球脱离危险,可自己却英勇牺牲。

世上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一个个平凡人挡在其他人面前;也许当耀眼的光辉过去,生命的闪烁才历历可见。

想想生活中的我们,有多少人真诚地帮助他人,为社会生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又有多少人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坚持梦想,成为国家的栋梁?镜头落在土地的贫瘠、空气的混浊、植物凋零、人类藏匿的场景时,是人类无休止地浪费资源,肆意破坏环境,摧毁了原本脆弱的生态,也摧毁了自己生存的家园。

当今,庚子鼠年的大疫就又提醒了人类,威胁生命的不仅是病毒,还是人们对生态破坏的放纵。

果不其然——“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这部电影提醒了我,不要等到灾难降临,再感到无助与悔恨。

我们要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坚持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禁食野生动物,普及节能措施。

只有立即着手保护生态,才不会让地球的伤口流出人类的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
阅读是拓展人生空间的一个主要途径,每本书都是一扇门,通向我们没有涉足的新世界。在阅读中,我们经历了我们本来不可能在有生之年经历的事情,游历了那些我们的肉身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愿大家在阅读中建立美好的生活。——刘慈欣
在地球逃出太阳系进入流浪时代后,人们观察到太阳内部已经四百年来没有任何变化,人们怀疑“太阳爆炸论"是一个超级骗局,是联合政府中那些人的阴险野心,只是为了建立他们的独裁帝国!人们组成了反叛军,同联合政府的军队斗争,力图推翻联合政府,控制地球发动机,把地球从寒冷的外太空开回原来的轨道。由于民众已普遍相信这是联合政府的骗局,所以联合政府最终被推翻了,最后坚守地球发动机控制室的5000名联合政府人员全部被赶到户外极寒天气下被活活冻死。可就在所有联合政府人员被冻死后不久,太阳爆炸了,人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只是代价太惨重了。
读后感心得体会:
1、我对科幻小说的爱好还是从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开始的,还记得书中的主人公是原振侠,不知为啥我更喜欢他笔下的浪子高达这个人物,还傻乎乎的把QQ网名改成“浪子高达”,网站用户名、邮箱名等都注册为“langzigaoda”,莫非我还有一颗浪子的心,有一个浪迹天涯的梦想,要不然咋就从江汉平原给生生的跑到大东北去读书了呢?
4、关于电影还想唠叨两句,票房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这就不用多说了,目前已突破40亿。我想说的是:
《流浪地球》是我们拍摄的第一部外太空科幻片,观众有新鲜感是毋庸置疑的,个人觉得相比美国的外太空科幻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当然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毕竟路得一步一步走。
电影将剧情进行了更改,着重表现了脱离木星引力部分,删除了人们叛乱部分,我觉得这有点画蛇添足。叛乱的情节更能体现人们内心情感世界的演化和人性的本质。
第一次觉得编剧真的是挺厉害的,第一次看完电影比看完原著用时长。
另外就是游族影业你可长点心吧,你可是2014年就开始发力电影《三体》了,你自己说什么时候上映?可别拍砸了,不然强制冬眠然后扔进冥王星博物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经过此事后地球还是按原计划向比邻星逃逸,最终到达了比邻星,重新开始了阳光下的生活,结束了2500年的流浪之。
3、关于这次叛乱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在逃离太阳系的过程中伴随着无尽的黑暗,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暗无天日。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死亡
死亡是最可怕的么?其实不是,最可怕的是无尽的黑暗,永无止境的黑暗。为了逃避那无边的黑暗,人们可以痛苦、恐惧的活着。读后感亲爱的,痛苦呀恐惧呀这些东西,也只有在活着时才能感觉到,死了,死了什么也没有了,那边只有黑暗。还是活着好,你说呢?”经历了几百年暗无天日的生活,发生叛乱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已经进行了四十代人、还要延续一百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
不过现在年岁已大,多半是浪不起来了!
2、《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地球科学家证实太阳即将爆炸消失,而作为太阳行星的地球在那时也将瞬间被气化。为自我拯救,地球上所有国家组成了联合政府,计划通过地球发动机将地球航出冥王星轨道,驶离太阳系,最后到达比邻星,成为这颗恒星的一颗卫星,让人类继续延续。
整个计划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新太阳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