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合集下载

13-14-2课程表(定稿)

13-14-2课程表(定稿)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13级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专业 班级 教室 13级临床医学 13级临床医学 13级临床医学 13级临床医学 13级医学影像 13级医学检验 节 星期 课 次程
1—5班
6—10班
11—15班
16—19班
技术 1—2班
技术 1—3班
教室8414
有机化学实验
教室8203
口腔医学导论 生理学 英语听力
1-3班,4-6班
8 1 2 3 二 4 5 6 7 8
药理学11-18W 高等数学2 体育
13临床16-19班+13检验+13视+13法
医用有机化学
英语精读
1-2班8208
病理学实验 微生物实验 药理学11-18W 英语精读
5-6班
基础医学概论1
计算机基础 8403
英语精读
英语精读3-4班8107 纲要1-2班8203 英语听力
1-2班
人体解剖学

纲要3-4班8414 病理学 护理学导论 基础护理学 英语听力 医用物理学
第1至9周教室为8101 第11至18周教室为84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
毛邓三概论1
毛邓三概论1
微生物理论
计算机基础
物理实验1-2班
8:00
13护理1-4班+13视光124 13护理1-4班+13视光124
3-4班8208
生理学
计算机基础
病理学实验 微生物实验
民法学1
英语精读1-2班8109 毛邓三3-4班8303
8205,7-8班8206
组织学与胚胎学
1 2 3 4 5 6 7 8

天津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

天津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推荐省市天津市所属学校天津医科大学课程名称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______ 课程层次(本/专)本科(五年制)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基础医学____________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病原生物学_ 课程负责人刘运德申报日期2006.4.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ΟΟ六年四月十一日填写要求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二、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

凡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1]情况[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2. 教学队伍情况3.课程描述3-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3-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课程组全体同志几年来逐渐加深对教学改革的认识,认识到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必须要做,几年来工作如下: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总体思路: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与体系,重单科系统性教学,轻多学科综合性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

为改革传统观念,合理使用师资,能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更大地开发基础医学实验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的潜能。

同时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体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体系。

通过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措施等一系列改革,促使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创新型转变。

预计课题进行中和完成后会使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产生深刻的改革。

目前进行本课程实验课内容和安排上的改革。

开出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

(1) 理论授课与实验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打破过去理论课自成系统,实验课仅起验证作用的授课安排。

把与实验内容密切相关的理论课放到小班,教师与学生边讲、边看、边做、边讨论,完成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微生物检验15189认可

微生物检验15189认可

ISO15189实验室认可中临床微生物检验要点举例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检验中心苏建荣主要内容Guidance in the Field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痰涂片:质量(回答问题),既是人员也是检验前在生物安全柜中(现场检查),也是安全Hodge试验(霍奇试验)常规?M ulti-D rug R esistanceMDR什么是MDR/PDR?摘自天津胡志东稿什么是MDR/PDR?MDR(多重耐药)指细菌对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类等在内的抗生素中的至少2-3类耐药。

PDR(泛耐药)指细菌除对粘菌素、舒巴坦可能敏感外,对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全部耐药,PDR是MDR中的特殊类型。

PDR产KPC酶(A类碳青霉烯酶)细菌的检测◆对一种或多种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续)对由这些分离菌引起的感染患者,应通知临床经治医师和感染控制人员,考虑选用其他抗菌药物。

初筛试验--2009、2010初筛试验--201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执行Modified Hodge Test (MHT)试验时机?⏹初筛试验阳性和对III亚类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和头孢曲松)中一种或多种药物耐药改良Hodge试验耐药基因检测PCRTaq基因检测结果M 1 2 31500900700500400200100920bp注:M 为DNA marker, 1.KPC 阳性对照菌;2.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3.阴性对照ATCC25922图2肺炎克雷伯菌bla KPC-2基因PCR 扩增产物电泳图小结:纸片初筛阳性5.2 设施环境5.2.1.1 实验室设施符合等级要求要有评估评估程序及依据生物安全(运送与交接)5.2.1.2 空间足够(领导)分子生物学要有独立设置三区5.2.2 闭门器洗眼设施有消毒及放水日期5.2 设施环境5.2.4 照明及电源(UPS)5.2.5 温湿度(记录)(校准的修正因子)5.2.10 病原存放遵守安全条例专人、专地、专记录设备5.3.1 设备配置(*关键技术要求评审原则) 无菌体液的直接显微镜检查应具备细胞离心机。

精品课程申报表

精品课程申报表

精品课程申报表
申请学校是否部属□
是否已获市级精品课程□获奖年度
课程名称
课程层次(本/专)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程负责人
申报日期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
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
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
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 教学队伍情况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5.自我评价
6.课程建设规划
7. 学校的政策措施
8. 说明栏。

高校医学微生物学教改课题申报书

高校医学微生物学教改课题申报书

高校医学微生物学教改课题申报书高校医学微生物学教改课题申报书一、引言微生物学作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医学微生物学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对高校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

二、课题背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对于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往往无法完全做到贯通。

我们有必要开展一项高校医学微生物学教改课题,以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三、课题目标本次教改课题的目标是通过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进行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改革,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材,引入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够对微生物学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度的了解;2. 创新教学方法,提倡问题驱动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3. 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实验室实习和临床实践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评台。

四、课题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将从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出发,逐步向学生展示微生物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价值。

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的分类、结构与功能、代谢及生长规律、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等内容。

我们还将结合最新的科研进展,增加对一些前沿课题的解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将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探索性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自主解决微生物学中的实际问题。

并且,我们还将借鉴案例教学的思想,通过真实的医学案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在教学资源方面,我们计划整合学校内外的各类资源,建立一个完善的微生物学实验室和临床实践基地,以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际的微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

2022年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2022年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2022年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一、判断题1、在炎症中,巨噬细胞的功能包括:搬运、吸收坏死组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吞噬杀灭病原体,形成炎性肉芽肿,参与免疫反应。

()2、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的排斥反应由宿主的B细胞和NK细胞介导。

()3、线粒体膜功能损害不可恢复,意味着细胞发生了不可逆性损伤。

()4、血友病A、B为X连锁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

()5、病原体可经神经感染侵入神经系统。

()6、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在炎症中可引起:发热、疼痛、血管扩张、组织损伤、白细胞渗出。

()7、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8、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9、侵蚀性葡萄胎可以发生远处转移。

()10、良性胸膜间皮瘤罕见。

()11、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基本病变包括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瑟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

()12、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需考虑有无内分泌系统疾病。

()13、酒精引起的维生素B,缺乏可造成Wernicke-Korsakoff脑病。

()1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基膜呈双线或双轨状。

()15、在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尾幼、童虫、成虫以及虫卵等均可对宿主造成损害,其中以成虫引起的病变最严重,对机体的危害也最大。

()二、选择题16、心衰细胞见于()A.右心衰竭时肺泡腔内B.左心衰端时肺泡腔内C.肝淤血时肝脏内D.牌淤血时脾脏内E.肺水肿时肺泡腔内17、下列哪种是原发性心肌病()A.风湿性心脏病B.高血压心脏病C.克山病D.肺源性心脏病E.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8、下列变化与细胞水肿发生有关的是()A.细胞内钾、钙离子增多B.细胞外钾、钙离子增多C.细胞内钠、钙离子增多D.细胞内钠、钾离子增多E.细胞外钠、钾离子增多从论持19、下列哪种病变常通过纤维性修复来完成()A.心肌梗死B.胃黏膜糜烂C.肝细胞点状坏死D.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E.细菌性痢疾20、关于垂体性库欣(Cushing)综合征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由下丘脑功能紊乱引起B.可由垂体腺瘤引起C.血清中ACTH减少D.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E.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21、易发生腹腔和盆腔种植性转移的是()A.绒毛膜癌B.子宫颈鳞癌C.子宫内膜样腺癌D.卵黄囊瘤E.恶性卵巢黏液性肿瘤22、光镜下基膜有钉状突起的肾小球疾病是()A.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B.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膜性肾小球肾炎D.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23、炎症引起的末梢血中白细胞的变化,不包括()A.计数增高B.核右移C.计数降低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淋巴细胞增多24、酒精中毒引起机体出现的病变有()A.脂肪肝B.肝硬化C.脑萎缩D.肌肉萎缩E.以上病变均可出现25、不是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的原因为()A.肝血窦闭塞B.肝血窦扩张淤血C.肝血窦窦周纤维化D.肝内肝动脉与门静脉形成异常吻合E.假小叶压迫小叶下静脉26、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最有力的证据是()A.肿瘤边界不清B.肿瘤出血坏死C.出现转移D.肿瘤较大E.切除后复发27、染色体结构异常错误的是()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E.扩增28、患者男性,45岁,感中上腹不适。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第一篇 细菌学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第一篇 细菌学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三、细菌的营养类型
1. 自养菌(autotroph) 化能自养菌(chemotroph),光能自养菌(phototroph)。
2. 异养菌(heterotroph) 腐生菌(saprophyte)和寄生菌(parasite)。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四、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
1.营养物质 2.氢离子浓度(pH) : 多数病原菌最适生长pH为7.2~7.6。 3.温度: 病原菌均为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
1. 基础培养基 2. 增菌培养基 3. 选择培养基 4. 鉴别培养基 5. 厌氧培养基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三、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 生长情况
【资源ID】328689
半固体穿刺生长 【资源ID】676377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1. 在医学中的应用 (1)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2) 细菌学的研究 (3) 生物制品的制备 2. 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等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菌体半透明、表面积大、带电现象、半透性、内部渗透压高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the nutrient and multiplication of bacteria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一)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
利用(C)四种试验合称为IMViC试验。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教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教学

《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0031025课程名称: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总学时:136学时(其中理论68学时,实验68学时)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课面向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单位:基础教学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知识,各论部分主要介绍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染色特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点、抗原性和分类,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验的标本采集要求与方法、检验鉴定程序、具体的鉴定方法及鉴定要点和报告方式。

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巩固和加强对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理论、知识方面1.明确微生物学检验的研究内容,学习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认识医学微生物分类的意义及各类医学微生物的主要特性。

2.掌握医学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遗传与变异机理、理化因素及生物因素对医学微生物的影响。

3.熟悉病原微生物的主要传播途径、致病性及免疫性。

学会对各类病原性微生物感染的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

4.明确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防治和药物治疗原则。

5.掌握常见的微生物所致疾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指标6.了解对各类病原微生物的防治原则。

(二)能力、技能方面1.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

2.正确阐述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主要传播途径及引起疾病的类型。

3.掌握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诊断方法。

4.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验操作相结合,熟练掌握各种基本的医学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的机理,熟练各种基本实验的操作。

5.能运用学到的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专业知识,对各类临床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学的鉴定,及时地发出规范、准确的鉴定报告。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篇微生物学检验基础绪论(1学时)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微生物与微生物学(2)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3)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微生物的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学
必修课
个班;
医学影响专业 99-2003 届,各 2 个 情况


分子微生物学 基 础 医 学 6/周 X18 医学检验专业 99-2003 届、各 3
选修课
个班
学术 临床微生物学 基 础 医 学 8/周 X18 医学检验专业 99-2003 届、各 3
及检验
专业课
个班
研究 实 验 室 管 理 专 业 基 础 2/周 X18 医学检验专业 99-2003 届、各 3
一、 课程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 刘运德

政治面 貌
最终学 历 (学 位)
参加工 作时间 专业技 术职务
电 话
中共党员 授予
本科(学士) 单位
1983 年 教授 办: 23310543
电子信 箱
出生年月 1959 年 4 月 性 别

民族

天津医科大学
授予时间
1983
高校教龄 行政职务
宅: lyd@
论文(著)题目/教材名称
期刊名称、卷次/出版社
时间
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初步探 检验医学教育 2005 年 9 月第 2005 年

12 卷第 3 期
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微生物学教 检验医学教育 2003 年
2003 年
学改革
抓创新教育 育特色人才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 2002 年
2002 年/2
借“211”东风 迎接 21 世纪挑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 2001 年
3
导师制的验建教立学水平 抓创新教育 育特色人才
刘运德 2002 年 天教津育医研科究大20学03医年学
4 D-二聚体检测应用进展及临 刘运德 2005 年 中教国育医研学究检2验00杂2 年志/,2
5 B 型纳脲肽床检意测义在心血管疾 刘运德 2005 年 20国05外,2医卷学,2临期床;1生47-物148
7、教学梯队建设情况
本教研室现有在编职工 10 人,教师队伍 7 人,其中有教授 1 人 副教授 2 人,讲师 3 人,助教 1 人,教师中硕士研究生毕业 1 人,在读 2 人。技术人员 3 人,高级职 称 1 人,中级职称 2 人,其中本科毕业 1 人,检验专业大专毕业 2 人。 参加教学 的主讲教师中,高级职称占 50%, 青年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 100%。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 管理水平,不断探索并完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建立适 合医学教育特点的学分制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材施教, 增强教学活力。
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是医学检验主干课程之一,本学科发展快、实践性强、 新技术应用广,因此为医学检验本科教育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医学检验 特点而言,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 一半。
277-279
8 9 10
五、推荐、评审意见
申请学院 (部、中心)
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月日
专家组意见 专家(签字)
学校意见
年月日
(公章) 年月日
23 年 检验系主任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学术研究课题、作为第
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相关论文、获得的教学和学术研
究表彰/奖励。
(1) 承担本科生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人数(30 人/班)
医 学 微 生 物 基 础 医 学 6/周 X18 医学检验专业 99-2003 届、各 3
6 急性冠脉病综中合的征应及用冠脉搭桥 刘运德 2005 年 中化国学医与学检检验验学分杂册志;;
Yunde Liu, et al. Rare
7
术后血小板 5 项参数的实验研
刘运德
earth
compound
2005 年 202005参0,52加6,卷国66卷际期会4;3期议52;-354

业学分制下的网络选课系统
我们的课程以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在遵循医学检验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 从整体角度出发,构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平台,优化临床微生物学及检 验的实验教学结构,创建协调的可持续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实验课程体系在结构和 内容上得到整体优化,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提供成材的环境和条件,为 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为学分制的实施创造了必要条件;强化主干课程的专业特 色,使本门课程成为能力培养型课程。
项,省部项目 万元
项。
最序 有号 代 表1 性 的2 成 果3
序 目号
成果(获奖项目、 论文、专著) 《实验诊断学》
《专业英语》
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 发表刊物,出版单位,时间 校级 1999 年优秀自编教材获得
二等奖 校级 2004 年优秀自编教材获得
三等奖
署名次序
项目名称
本人承担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经 费

2001 年
《实验诊断学》
自编教材留学生用
2003 年
《专业英语》
自编教材医学检验专业用
2003 年
谈谈微生物学教学的改革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 2000 年
2000 年/1
优化实验中心管理 提供实验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 2003 年
教学水平
2003 年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学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 2004 年
分制下的网络选课系统及导师 2004 年
制的建立
模拟临床实验教学法利于学生 国外医学 1999/20
1999 年
能力的培养
5、教学获奖及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限填市级以上以及相当的奖励,并附奖励证明书复印件,注明获奖者排名及时间、推广应 用范围)
6、近期课程改革设想 围绕当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强

必修课
个班
说明名 李建英 江虹 李昕 曲虹
二、课程组教师情况
出生年月
1953-12 1958 1962-7 1962-9
学历/学位 本科
本科/学士 本科/学士
本科
职称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讲师
刘晓春 王蓉 常成林 齐新 邸宝华
1964-8 1977-8 1955-3 1959-6 1970.4
工作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 国家

课程改革
担1


要2 项

3
序号
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清单(限填不超过 10 篇)
论文名称
作者 发表日期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
1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 刘运德
2004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
2 学优分化制实下验的中网心络管选理课提系供统实及 刘运德 2003 年 天教津育医研科究大20学04医年学
四、课程组科研工作情况
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检测细菌耐药性方法的建立,校重点学科项目 科 (2004xk47),经费 14.5 万元,2004-2006,项目负责人刘运德



出版教材、专著(译著等)
部。
汇 获奖成果共
项;其中:国家级 项, 省部级
项。
目前承担项目共 总
近三年科研经费共
项;其中:国家项目 万元,年均
3、承担教学改革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经费(万元) 主持或参加
起止日期
模拟临床实验 校级 教学法利于学 生能力的培养 提高寄生虫学 校级 实验教学中学 生能力的培养 学分制试点改 校级 革
0.05
李建英
1997-2000
0.1
李昕
2003-2206
刘运德
2001
4、教学改革研究论文、著作及自编教材情况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 张卓然
人民卫生出版社
检验
医学微生物学
周正任
人民卫生出版社
微生物学检验
刘运德
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施学分制,学时数减少,增加选修课 教学内容更新或教学
方法改革情况
2003 年
2003 年 2003 年
课件 教学手段研制开发
与应用情况
2、其他教学环节(指课程设计、实习、论文等) 指导研究生设计并完成毕业论文 本科生参与实验教学兴趣小组 本科生参与指导留学生实验课教学
04-05 下学期 126
2002 医学检验 110
05-06 下学期 108
2003 医学检验 94
课程获奖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2003 年12 月被评为2003 年校极优秀课程。
情况及时间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2001 年12 月被评为2001 年校极重点建设课程。
选用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情况
总编号:
天津医科大学精品课程
申请表
课 程 名 称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推荐单位(盖章) 医学检验学系 填 表 时 间 2006 年 4 月 11 日
天津医科大学教务处制
填表说明
1、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 清楚、工整。
2、封面总编号由教务处统一编写。 3、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4、教学论文及著作一栏中,均为已刊出或出版的论文或著作。截 止时间为填报之日。 5、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6、封面“推荐单位”请填写“天津医科大学”。 7、“课程获奖情况及时间”,指所申请课程获校以上级优秀课程等 奖项。
本科/硕士 研究生在学
大专 大专 专接本
副教授 助理工程师 高级实验师
实验师 实验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