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 试论述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集体上涨”的原因及后果

合集下载

国庆黄金周旅游景区门票涨价

国庆黄金周旅游景区门票涨价

国庆黄金周旅游景区门票涨价国庆黄金周是中国人民难得的长假期,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各个旅游景区游玩。

然而,近年来,不少旅游景区在国庆黄金周期间选择提高门票价格,引起了广泛讨论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国庆黄金周旅游景区门票涨价的原因和影响。

一、国庆黄金周旅游景区门票涨价的原因1. 增加运营成本:国庆黄金周期间,旅游景区面临着更高的运营成本,包括人力资源、安全保障费用等方面的增加。

为了保证游客安全和提供更好的服务,景区需要增加人员配备,比如导游、保安等,这都会增加景区运营成本。

2. 引导游客分流:黄金周期间,游客数量激增,景区的游客容量有限,为了避免拥堵和过度拥挤,不少景区选择提高门票价格以引导游客选择其他时间或其他景区游玩。

通过提高门票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游客数量,保持景区环境的良好状态。

3. 促进旅游业发展:景区门票涨价也是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提高门票价格,景区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用于改善景区设施、提升服务品质。

这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进而带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国庆黄金周旅游景区门票涨价的影响1. 经济负担加重:门票价格的上涨对游客来说无疑增加了旅游的经济负担。

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和学生群体来说,高昂的门票价格可能会让他们望而却步,影响了他们的游览计划。

2. 游客体验下降:由于门票上涨,一些游客可能会选择放弃原先计划前往的景区,或者缩短游玩时间,以减少费用开支。

这可能会导致景区游客量减少,但同时也意味着景区的收入减少,对景区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3. 游客心理变化:旅游者对门票涨价有不同的接受心理,一些游客可能会对此持谅解态度,愿意为更好的服务和环境乐意支付更高的门票价。

然而,也有部分游客对此持反感态度,认为景区提高门票价格是在“敲诈游客”,容易降低他们对旅游景区的好感度。

三、解决国庆黄金周旅游景区门票涨价的对策1. 提供优质服务:景区应注重提升服务品质,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确保游客所支付的门票价格物有所值。

门票上涨的原因

门票上涨的原因

我国多家景区上调门票价格情况调查导读:国内旅游业虽然一直在提倡摆脱“门票经济”,打造旅游产业链,但是旅游直接的经济收入被看得还是太重。

景区应大力谋求转型升级,把吃、住、行、娱乐、购物和交通6个要素充分利用起来,将“门票经济”转变成产业经济。

进入9月以来,国内多家景区纷纷上调门票价格。

9月1日起,广东丹霞山景区门票价格由原来平日160元、节假日180元统一调整为200元;9月3日,保定涞源十瀑峡景区调价方案获得通过,门票从35元上调至50元。

此后9月16日,国家5A级景区之一的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发布调价公告,宣布门票价格将从105元/人次调整为130元/人次,执行时间为2015年5月10日起。

这只是今年以来新一轮景区门票涨价的缩影。

据中智林了解,6月10日起,“中国最年轻火山岛”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门票价格由90元调整为115元;7月1日起,云南大理苍山景区票价由30元涨到40元,同日,苏州园林主要景点门票价格也进行调整,其中,拙政园旺季票价季由70元调整至90元,虎丘从60元调整至80元,2014版中国文化旅游市场调研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此外,宜昌三峡大瀑布景区8月份举行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提出目前门票价格偏低,拟将门票价格由98元/人次调整为128元/人次或130元/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地景区门票价格的频频上涨,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超过百元。

2013年中国所有5A级景区平均票价为109元,52.94%的景区门票价格在100-200元之间,7.19%的景区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

门票价格上涨“两头叫苦”专家吁建合理票价生成机制2007年,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但景区门票似乎落入了“3年必涨”的怪圈,往往3年时间一到,景区调价的消息就不绝于耳。

面对不断上涨的景区门票价格,一方面,民众叫苦不迭,发出“玩不起”的感叹;另一方面,景区面对民众对高票价的不满,也以自身运营压力大为由而大倒苦水。

我国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我国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高、 上 涨快 、 涨 价 形 式 多样 等 问题 。 在 分 析 门 票 价 格 上 涨 的景 区 管 理 体 制 缺 陷 、 景 区供 给 严 重 不足 、 景 区发 展 依 赖 门票
经济、 旅 游产业链发展 不充分等原 因基础上 , 从 立法保障 、 创 新 管理 体 制 、 增 加 产 品供 给 、 延 伸 旅 游 产 业 链 等 方 面提 出
是象征性收费 . 甚至免费 , 在人均月 收人中所 占比例一 般不超 过 1 %。嘲 据相关 资料 了解 , 比利 时 、 以色列 、 法
国、 捷克、 俄罗斯 、 菲律宾 、 日本 景 区 门 票 价 格 占 当地 居 民人 均 月 收 入 的 比 重 分 别 为 0 . 3 3 %、 0 . 1 7 %、 0 . 4 %、
门票 价 格 不 断 上 涨 , 涨 价幅度 大 、 提 价不 提质 , 引 发 社 会 强 烈 质 疑

0 . 5 %、 0 . 7 5 %、 1 . 7 %、 1 %。 美 国 约有 1 / 3的 国家 公 园 需 要 门票 . 2 / 3 免 门 票 。[ 3 ] 而 中 国 故 宫 旺季 门 票 价 格 为 6 0 元/ 人次 .占 2 0 1 1年 全 国 农 村 居 民 平 均 月 收 入 的
部分低 ( 免) 票价游客带来 的景区运营成本最终转移到
普 通 游 客 2 . 地 方 政 府 是 景 区 门票 价 格 上 涨 的直 接 受 益 者 在பைடு நூலகம்一 些 旅游 业 相对 发 达 的地 区 ,地 方 政 府 出 于 当
效期在数天 以上
我 国 门票 价 格 的上 涨 幅 度 相 对 较 快 。 据统计 , 在 过
位等具有公共资源属性 的高 等级景 区 “ 票价高 、涨 价

旅游景点门票涨价的思考

旅游景点门票涨价的思考

门票价格:涨你没商量
2005年被人们戏称为旅游 景点的“涨价年”。自北 京确定故宫等世界遗产景 点门票涨价方案以来,各 地景区的涨价风潮可谓此 起彼伏。其中五台山风景 区从90元涨至168元, 张 家界从158元涨至245元, 黄山从130元涨为200元, 九寨沟在3月中旬搞了听 证后,从145元涨至220 元……那么,它们涨价的 理由是什么呢?
• 众多中国知名景区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发 展起来的, 展起来的,体制的缺陷使得这些景区承受 着沉重的经济压力。 着沉重的经济压力。 • 资金障碍也是很多景区门票涨价的原因。 资金障碍也是很多景区门票涨价的原因。 • 我国财政对重点景区的支持与景区的数量 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涨价主要为弥补文物保护资金不足 • 备受关注的“三孔”景区门票价格调 备受关注的“三孔” 整听证会召开, 整听证会召开,物价局公布的方案获 得代表们几乎一边倒的支持, 得代表们几乎一边倒的支持,但反对 的声音也不容忽视。 的声音也不容忽视。听证方案提出的 涨价理由,是文物保护资金不足。 涨价理由,是文物保护资金不足。资 金的缺口是否应该由游客承担? 金的缺口是否应该由游客承担?
由于我国经济 的快速发展, 的快速发展,人们 的闲暇时间的增加, 的闲暇时间的增加, 人们出游的愿望越 来越强烈, 来越强烈,同时人 们的旅游又只能集 中于黄金周和暑假、 中于黄金周和暑假、 寒假, 寒假,我国目前的 旅游景区是有限的, 旅游景区是有限的,这就形成了游客集中于 有限的时间,在有限的地点旅游。 有限的时间,在有限的地点旅游。
二、建立景区统Biblioteka 管理主体• 要规范统一管理好 景区,需要一个统一且有 力的管理主体
三、立法建立旅游行业规范
• 立法建立会计审计制度,对旅行社合理 的佣金进行规定,建立旅游诚信市场

旅游门票价格上涨原因及管理对策研究_以南京市为例

旅游门票价格上涨原因及管理对策研究_以南京市为例

一、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近几年来,一些旅游门票价格景区不断调高,各景区给出调高门票价格要求的主要理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和国家重点景区资源,通过提高门票收入获得资金用于资源维护、保障可持续发展等。

但是,景区涨价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1.旅游景区运营成本过高,将增加的门票收入作为景区的运营资金。

现行景区管理体制对绝大多数重点景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要求景区自收自支,同时担负着地区经济建设的重任,因而景区实际上成了名副其实的经营实体。

据调查,国家对我国177个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年仅拨款1000万,各景区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创收,才能保障景区正常运营。

因此,门票收入成为各景区直接依赖的经济收入,而且部分景区包括世界遗产景区的收入被用于补充地方财政收入。

2.旅游景区客流量持续增加,提高门票价格为了更好地保护景区资源。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也成为一种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国内游客数量与日俱增;再加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景区资源、设施、材料费、景区资源环境保护费用、设施设备维护费用居高不下。

因此,增加景区的门票收入将有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旅游景区管理权限混乱,景区产权不明晰,利益主体不明确。

目前,我国的各大旅游风景区管理权限混乱,主要表现有:多头管理、多重目标,条块分割、秩序混乱,所有的旅游资源和文物资源分别由林业、文化、文物、宗教、海洋、地质、旅游等部门行使管理权。

另外,根据其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地域范围等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县级,分别由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如此繁杂的管理部门,致使各个景区产权不明晰,利益主体不明确。

在地方、部门、单位、个人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常常是本着发展当地经济的目的,以为当地谋取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利用景区大做文章,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摇钱树”,这样,涨价行为就再所难免了。

关注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问题

关注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问题

关注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问题老国本 0825******* 08经济学3班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据统计,2005年全国旅游总人数达11.09亿人次,致使许多旅游景区(点),特别是“金牌”景区(点)的环境容量在旅游峰值期———“黄金周”时呈“井喷”型增长,大大加重了景区(点)的环境、管理和资金负担。

门票价格是风景区综合价值的衡量。

但是国家级风景区,包括世界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唯一性,是大自然和先人留下的遗产,是无价之宝。

同时景区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具有社会公益性和福利性质,不具有赢利性。

正因为景区资源的垄断性和公共性,所以门票不能采用市场供求关系的定价机制。

一、文献综述2009年,临近十一黄金周,四川、贵州、天津、云南、安徽等地多个景点门票纷纷涨价,涨幅有的达到70%。

这是2009年以来国内景区首次大规模提价,也是发改委等部门去年发布“限涨令”到期后的又一轮涨价风潮。

国宝保护型景区主要是指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景区,如九寨沟、武陵源、黄山、周庄、故宫、西安兵马俑等,它们构成了目前我国旅游吸引物的主体,是我国旅游业中的璀璨明星,它们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地乃至整个国家旅游业的兴衰。

为了维护和限制客流量,它们中许多都对门票价格进行大幅地变动。

其中,九寨沟从145元涨至200元,涨幅达379%;武陵源从160元涨至245元,涨幅达53.1%;黄山旺季从135元涨至200元,涨幅达48.1%;周庄从60元涨至100元,涨幅达66.7%。

国内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分析“门票经济”和旅游经济时认为:“在当前需求旺盛的情况下,门票提高收入肯定会增长,但这给当地财政收入的增加贡献有限。

而从长期来看,这势必会导致游客的减少,对当地酒店业、购物、餐饮、娱乐等产业会带来更深的影响,对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负面的效果。

”景区管理部门对此给出三条涨价的理由。

一、现在的门票价格过低,不能反应景区的历史、文化、社会价格。

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现状和原因分析

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现状和原因分析

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现状和原因分析作者:王晓敏来源:《当代旅游》2015年第12期摘要:尝试分析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现状,探讨造成我国目前景区门票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以期对旅游的发展助益。

关键词: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原因前言: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旅游景区(点)管理体制的改革,关于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问题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自2000年9月我国发展委员会将20个著名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之后,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便不断上涨,甚至有竞相涨价的趋势。

特别是在2005年尤为明显。

各地景区门票价格竞相涨价的结果致使我国旅游门票价格总体偏高,而且随着景区门票价格的不断上调,使得景区旅游产品的福利性质难以完全体现,也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和健康发展。

本文将尝试探讨景区门票价格的影响因素以及造成我国目前景区门票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并且在分析上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制定景区门票价格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所采取的定价策略。

一、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现状(一)门票价格水平总体偏高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旅游景区门票的当前价格水平总体偏高。

2000年,一些景区(北京故宫、四川九寨沟、安徽黄山等)的门票价格的制定权由国家下放给了地方。

自此,我国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便开始一路走高。

2005年被称作是我国旅游景区的涨价年。

其中,故宫门票价格首先上调,在淡季时由原来的40元/张涨到了80元/张,在旺季时从60元/张调整为100元/张。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景区门票价格做一对比(表1.1)。

从表1.1可以看出,表中景区的门票价格在我国居民月平均可支配收入中占据相当高的比重,尤其是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更高,特别是在2006年,九寨沟的景区门票价格甚至占到了农村居民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的89%。

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显得明显偏高,而且我国景区的门票价格在居民人均月收入的比重也普遍高于其他国家(见表1.2)。

景区门票涨价申论作文

景区门票涨价申论作文

景区门票涨价申论作文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景区进行休闲旅游。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景区门票的涨价,这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对此,我持有不同的看法。

涨价可以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景区设施和环境的维护需求不断增加,涨价可以增加景区的运营经费,用于维护设施、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升服务质量。

只有保持景区的良好状态,吸引更多游客,才能保证景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涨价也可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当前,一些热门景区常常人满为患,游客数量超出了景区的承载能力,给游客带来了拥挤、堵车等负面影响。

而通过适度的涨价,可以减少部分游客的涌入,使景区的游客量得到合理控制,提升游客游览的舒适度和品质。

然而,涨价也可能对一部分消费者造成负担。

尤其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游客来说,如果门票价格过高,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承受景区的费用,从而无法享受旅游的乐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景区可以采取差异化价格策略,对本地居民或特定群体提供优惠政策,让更多的人都能够进入景区旅游。

总的来说,景区门票的涨价具有双面性。

在一定程度上,涨价可以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但是,也需要在涨价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游客的消费能力,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人都能够享受旅游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经济学》期末论文题目:试论述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集体上涨”的原因及后果;学院:贵州大学林学院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081姓名:张海波学号: 080903110092指导老师:安艳玲2011年11月试论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集体上涨”的原因及后果张海波(贵州大学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存在普遍上涨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且各类涨价理由招致了大众的质疑。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旅游景区门票上涨的主要原因以及由于门票价格上涨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和后果,并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门票价格上涨提出一定的调控对策和方案。

关键词: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原因,后果,对策;一、景区门票现状浅析1、我国景区门票价格目前存在的问题1.1 景区门票价格过高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过高是不争的事实。

各旅游发达国家景区门票共性是价格低廉,价格占人均月收入比例一般不超过1%。

例如,比利时的博物馆和名胜古迹的票价只占到普通人月工资的0.33%,俄罗斯为0.2%,日本为1%。

而我国作为刚踏入小康门槛的发展中国家,其门票价格与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明显不相称。

2005年《中国物价》刊登了这样一张表,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表1);(表1)1.2 景区门票提价频繁近几年来,我国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频繁,且上涨幅度很大。

自北京六大世界遗产门票价格上调后,引发了各大景区一而再的涨价“多米诺”连锁效应。

江西庐山风景区继1997、2001、2003年三次门票上调,2011年公布的门票价格淡季135元/人,旺季180元/人。

部分景区10年内涨幅甚至超过200%,以黄山风景区为例,1995年门票价格为60元,2000年上调为85元,2002年上涨到130元,而2005年则要调整为200元,2011年的门票价格230元/人,仅仅16年涨幅为283.33%;1.3 门票收入成为主体在许多发达国家旅游景区如迪斯尼乐园的门票收入仅占其所有收益的20%;购物、餐饮、服务、娱乐等收入占主体的情况下,各大旅游景区经营者在发展中形成了强烈的门票经济意识,把门票收入作为经济收入主体。

我国少数地方政府特别是以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的政府管理者出于当地经济利益把旅游景区门票收入当成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提高门票价格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景区门票涨价风愈演愈烈2.1 上涨幅度大,波及范围广自2000年9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将20个著名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权限下放地方后,旅游目的地调价之风便风起云涌,互相攀比。

2004年3月是泰山调价,6月是苏州园林调价,10月是大足石刻调价,12月张家界的调价也通过了论证;如今我国的众多著名景区都相继上调了景区门票,以峨眉山为例,可以看出景区门票上涨的幅度之大(见表2);(表2)2.2 涨价方式多样,变相涨价防不胜防如今景区涨价手段多种多样。

除直接上调价格外,有的地方还采取其它方式变相涨价;如贵州省4A级景区天河潭推出门票为10元,而实际上这样的门票只能观其外景,其景区核心溶洞游船部分和部分索桥另作收费项目;又如甘肃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在向游客兜售门票时还附加了一张敦煌史博园参观票和一张敦煌环幕影院参观票,门票价格则从以前的每张50元涨到了每张80元;还有的地方设置园中园、票中票,层层设卡收费。

二、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原因分析1、旅游门票收入经济化旅游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素质。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旅游风景区属于国家所有、是全民所有,应在经营过程中体现公益性,通过向游客展示景区内涵,弘扬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激发爱国热情,以使游客“游中取乐”的同时“寓教于游”。

然而当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的消费不能满足其利益需求时,景区管理者纷纷把景区的门票收入与地方经济捆绑起来,把门票收入作为地方财政的主要财源。

不少政府部门不考虑当地及国家经济水平,不考虑景区实际资源和服务现状,喊着“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以“控制游客量、保护景区”等为籍口,向国家提出涨价要求,将公共风景区变为他们的牟利工具,导致公益性景区门票的市场化。

2、旅游景区资源垄断化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名胜古迹,其旅游资源总是具有地域性、不可再生性、不可移动性、吸引性、价值性,都能在旅游者心中形成一定的消费偏好。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旅游风景区,在景区形成的过程中沉积了不同的自然和人类社会文化特色,是后天人工所不能模拟的,这决定了旅游景区在经营过程中呈现出较强的独特性;旅游景区的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是一种极其稀缺的物品。

其地域性、独特性以及稀缺性使得旅游景区在市场中以垄断者的姿态参与竞争,其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具有天然的垄断性。

3、门票价格管理多头化政出多门、体制不顺是旅游景区门票上涨的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较为混乱,管理部门多、范围广,存在一定的管理冲突:国家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管辖,文物单位由国家文物局管辖,国家森林公园属林业局管,国家自然保护区分属环保总局、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地矿局、水利部。

以江西庐山为例,它头上的桂冠有建设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部的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旅游局的4A级景点、中央政府的世界自然遗产等。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景区的定价权限未能明确,导致旅游景区门票定价的随意性大。

各地方政府在制定调整景区门票价格时,为了本地区经济利益,不考虑大众的消费水平,不惜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任其发挥自由度,不断地提高旅游门票价格。

4、景区经济收入单一化旅游业是个综合性产业,除门票收入外,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构成旅游经济收入的主体部分。

旅游发达国家大都本着提高国民素质、保障景区的公益性,实行低价策略,仅象征性地收取门票或不收费,景区经济收入大多来自旅游活动的食、娱等配套商业营运。

而我国国家财政经济不充裕,财政拨款正逐年减少,各大旅游景区为抵消物价上涨、基础设施的新建、资源保护所带来的管理成本增加,许多景区管理者寻求门票价格上调方式,而不是积极地挖掘景区潜力、延长景区产业链、经营多样化旅游产品,也不是主动地寻求社会资助实现多渠道筹集资金。

5、旅游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失衡这是近期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出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同时人们的旅游又只能集中于黄金周和暑假、寒假,而我国目前的旅游景区是有限的,这就形成了游客集中于有限时间,在有限的地点旅游,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加了,而旅游产品的供给却由于旅游产品本身的特点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就使景区门票涨价成为了一个可能,同时又由于我国旅游景区发展不成熟,过多游客的接待使景区的经营管理以及所付的成本的加大以及一些景区的急功近利使景区门票的涨价成为了必然。

尽管游客的消费需求逐渐多样化、复杂化和个性化;但其它类型的产品如度假、商务、体育、休闲等尚未发育成熟,人们只好寻求观光产品来替代;6、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开发水平低目前我国旅游产品的结构不合理。

旅游产品的开发长期停留在观光旅游产品层次上,休闲度假产品较少,旅游娱乐、旅游购物不发达。

在旅游营业收入中,商品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

我国旅游景区很多的景区仅仅是依靠原有的知名度,在现有的状态下维持整个景区的运转。

即使景区的经营不善,也可以通过商机主管部门申请提高票价,这样就使造就了景区经营惰性。

景区经营主体在经营思想上存在靠资源吃资源的理念,市场意识不强,经营存在短期行为,对景区长期的开发考虑不多,生产效率低下,在管理方式、产品项目的更新、形象营销等方面努力不够,却积极找各种理由向主管部门申请批准提高门票价格。

三、景区门票上涨引起的问题及后果1、门票价格上涨破坏了旅游景区的美好形象,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景区门票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了旅游目的地在游客心目中良好的印象感知。

给原本秀美绮丽、底蕴深厚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蒙上了阴影,这种负面效应将长期存在,并将制约潜在游客出游动机的形成。

在旅游形象越来越成为目的地有力竞争工具的今天显得极为不合时宜。

同时,旅游业追求的是可持续的发展,尽管门票涨价实现了旅游收益短期内的增长,但它是以长期的旅游行业发展迟缓为代价的。

随着涨价负面效应逐渐彰显,旅游行业的重新恢复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可谓得不偿失,旅游景区这一短视的行为值得深思。

2、门票价格上涨导致游客数量减少,减少了景区收入景区门票价格的上涨,并不会如景区所想的那样提高自己的收入。

据楚天都市报2010年 3月1日一则新闻报道,武汉国家级风景区东湖磨山景区悄然调整门票价格,由原来40元/人的成人票上涨到60元/人。

然而景区提价后的首个周六,游客量比往常双休至少下降6成。

2007年9月1日,中国青年报旅游周刊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8.3%的公众认为物价上涨影响了自己的黄金周出游计划,有40.4%的人为此“放弃出游”,有1/4的调查者改为近郊出游。

如果由于景区门票上涨导致游客的抵制心理,减少客流量,反而会使景区的收入大大的减少。

3、门票价格上涨容易引起其他客户的抵制随着一个个景区不理性的门票价格上涨,遭到了很多方面的抵制。

这对原本就经营不善的旅行社行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有的甚至形成封杀联盟对景区涨价予以抵制,而游客的“用脚投票”和旅行社的“集体封杀”最终必将旅游景区推至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4、损害游客和中间商的利益,不利于三方的长期合作首先,门票价格过高使得旅游活动成为富人的游戏,大部分低收入人群没有机会行使风景观赏权,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现行的法律,也违背了景区设立的初衷;其次,门票价格上涨还使得旅行社的经营出现困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旅行社不敢轻易将增加的门票成本转嫁到游客头上,而只能将其成本内化,形成这样的局面严重影响多方长期可持续发展。

5、加剧宏观经济的动荡,危害社会稳定旅游业是高关联度行业,具有前瞻效应、回顾效应和旁侧效应,尤其是回顾效应,其生产资料来源渠道是非常多的,因而拉动着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

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将必然影响到上游产品的定价,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而且价格具有传导机制,景区价格大幅上涨将促使整个社会的消费价格指数攀升,给原本就由房价等因素形成的虚假经济增添新的“泡沫”,加剧国家宏观经济的动荡,对国家宏观调控造成压力,给人民生活带来困难,危害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四、对此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1、分析景区定价需要考虑的因素1.1 资源品位景区门票定价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旅游资源的品位问题;一个世界级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相对于一个普通的风景名胜区,在门票价格上肯定应该有所差异,这也是旅游资源的价值特性在价格上的一种体现,在现实操作过程中,许多旅游资源的价值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来;1.2 成本投入景区门票价格制定除了考虑旅游资源品位,还要计算成本的投入;景区成本主要包含景区内各种项目在每个阶段的建设总投资及运营后景区内的各项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生态环境及文物保护费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