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多义成语附例句
五年级下册成语解释还有例句

五年级下册成语解释还有例句
五年级下册部分成语解释和例句如下:
1. 兴高采烈:兴,兴致。
采,精神。
烈,旺盛。
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例句: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2. 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
形容非常生气。
例句: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3. 聚精会神:聚、会,聚集。
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例句: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以上只是部分五年级下册的成语,建议阅读教辅书或请教老师以获取完整的成语解释和例句。
重庆中考易错成语

重庆中考易错成语重庆中考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经常被学生、家长和教师关注。
中考考试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而成语是考查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题中的重点难点。
因此,在备考中,成语的学习和应用至关重要。
在重庆中考中,常出现的成语中易错的有许多。
这些成语有的是因为字形相似,但意义不同,有的是因为顺序易混淆,还有的是因为意思含义较为深奥。
这些易错成语如果不能正确掌握,会导致考生在中考中失分严重,影响最终的成绩。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重庆中考易错成语,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应对策略,帮助考生在中考中拿高分。
一、易错成语分类1.近义成语易混淆。
如“鸟语花香”与“花香鸟语”、“东山再起”与“东山再起水落归来”。
2.相似成语易混淆。
如“鹤发童颜”与“童颜鹤发”、“独树一帜”与“独具匠心”。
3.顺序易混淆。
如“随波逐流”、“逐流而下”、“逐流而上”。
4.多义成语易混淆。
如“临深履薄”、“履薄临深”。
二、易错成语学习方法和应对策略1.精选成语。
中考成语数量较多,可能不是每个成语都需要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资料来筛选出重点、难点和易错成语。
比如首先应掌握20-30个常用成语,再慢慢增加难度和范围,逐步提高自己的成语储备量。
2.领会成语含义。
在学习成语时不仅要知道成语的字面含义,更重要的是理解其隐含的寓意。
通过通过积累相关的解释、使用例句和故事,更容易领会成语作为语言符号的内涵。
3.运用成语作为文章语言组织的思路。
在阅读题时,可以注意到作文题中及选项中常出现成语,而且往往是升华文意、形象生动、含义丰富的成语。
这种采用成语的写作方式可以提高文章的语言水平和表现力。
4.多练习、多记忆。
练习成语,不仅要通过相关的试题来练习,还要注意平时语言运用时的积累。
实践证明,只有多记多用,才能真正掌握成语的用法。
三、重庆中考易错成语举例1.顺序易混淆-“逐流而上”、“逐流而下”和“随波逐流”这几个成语中,含有“逐流”和“随波”这些相似的词汇,使得考生容易混淆而失分。
【优选】2020年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成语积累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成语积累复习学案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3、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4、锋芒毕露: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出来。
也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5、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6、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7、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9、知人之明:鉴识别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
知,了解、知道。
明,眼力。
11、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12、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13、沥尽心血:用尽心思和力量14、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的排列15、一反既往:完全以应经过去的不同16、迥乎不同:很不一样17、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谈话等激动昂扬18、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19、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20、心会神凝:心思和精神完全集中起来21、无可奈何:毫无办法。
此词指人到了没办法的境地。
22、似睡非睡:又像睡又不像睡。
23、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比喻才识尚浅。
24、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25、九曲连环 : 一个套着一个的一串环,这里比喻一个接着一个的曲折的河岸。
26、浩浩荡荡:形容广阔或壮大。
27、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28、情有可原:根据实际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29、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30、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
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31: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
多用于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说不出道理。
莫,没有谁。
32、失群落伍:离开了队伍。
33、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易错成语分类

高考易错成语分类总结一、词语重复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⑶百姓生灵涂炭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⑹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⑻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⑼众多的莘莘学子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12)目前当务之急(13)妄自菲薄自己等。
资料补充容易造成重复的成语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
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
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
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
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2.难言之隐:隐,隐情。
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
难以说出口的隐情。
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3.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
泛指一场美梦。
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
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4.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
绌,缺陷,不足。
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
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5.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
形容惶恐不安。
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6.遍体鳞伤:遍,全部。
鳞,鱼鳞,这里指伤痕布满合身。
像鱼鳞一样密。
形容被打得合身都是伤。
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7.当务之急:当务,当前应办理的事情。
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
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
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8.接踵而至:踵,脚后跟。
一个跟着一个到来。
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
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9.津津乐道: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
乐道,乐于谈论。
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
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10.闻名遐迩:遐,远,迩,近。
远近都闻名。
形容名声很大。
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11.责无旁贷:责,责任。
贷,推卸。
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
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12.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
涂炭,沼泥和炭火。
比喻困苦的境地。
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13.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类型八 多义成语

类型八多义成语有些成语在演变中会不断引申出新义,甚至发生转义,因此有些成语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往往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
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很容易误判成语。
对这些成语,要全面把握其多种含义及其不同的使用语境。
一调研典范题型领悟解题方法判断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是否恰当,如果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例1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判断:(正确)理由:此句中的“粉墨登场”用的就是本义。
“粉墨登场”出自明朝张岱的《蔡义伶文》:“汝身前,粉墨登场,努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
”“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装上台演戏,但现在一般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例句用其本义是正确的。
例2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判断:(正确)理由:“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
因而使用是正确的。
名师教你解题解答这类题时,对成语不但要知其一,还要知其二。
并且要注意追根溯源,掌握成语的本义、引申义或比喻义,尤其是当成语运用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如[例1]中“粉墨登场”的本义是演员化装上台演戏,语境用的便是其本义。
再如[例2]中的“灯红酒绿”,本义是形容夜饮聚会的情景,繁华热闹的场景,语境中也是用其本义。
例3我很胖,可是这位小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判断:(正确)理由:“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三十例常用的多义成语

三十例常用的多义成语三十例常用的多义成语1.登峰造极:①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界。
②也比喻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2.繁文缛节:①繁琐而不必要的礼仪。
②也比喻琐碎繁多的手续、事项。
3.灯红酒绿:①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②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4.想入非非:①胡思乱想。
②也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5.粉墨登场:①化装上台演戏。
②今多比喻打扮一番后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6.暗送秋波:①指暗中眉目传情。
②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7.不见经传:①指人或事物没有什么名气。
②也指某种理论缺乏文献上的依据。
8.不绝如缕:①形容局势危急。
②形容声音细微悠长。
9.指手画脚:①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②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10.秀色可餐:①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
②形容景物非常优美。
11.左右逢源:①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②也比喻办事圆滑。
12.淋漓尽致:①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
②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13.按图索骥:①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②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14.如虎添翼:①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
②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15.旁若无人:①形容态度自然。
②形容态度高傲。
16.非同小可:①形容事情重要,情况严重,不可忽视。
②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17.如蚁附膻:①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某种恶劣的`事物。
②也比喻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18.哀而不伤。
①用以形容某些诗歌、音乐优美典雅,感情适度。
②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19.高山流水:①比喻知音难遇。
②也比喻乐曲高妙。
20.孤芳自赏:①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②也指脱离群众,自命不凡。
21.光风霁月:①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
②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
22.走马观花:①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
②现常用来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23.捉襟见肘:①形容衣服破烂。
②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24.醍醐灌顶:①比喻把智慧灌输给人,使其彻底醒悟。
高考语文易混淆常见熟语大全

高考语文易混淆常见熟语大全一、要切实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要望文生义。
从成语的****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古诗文,是根据这些故事或古诗文的内容掐头去尾抽象概括出来的精髓,它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教育意义。
对这关成语我们绝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
例如:1.凿壁偷光——不能把它解释为:小偷挖墙入室,把别人的东西偷得干干净净。
如这样理解就大错而特错了。
而它的实际意思是:凿开墙壁,借助邻居的灯光读书。
此成语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后来就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2.文不加点——有的同学把它解释为:写*不加标点。
如果这样按今天常用的字面义,对“点”字进行望文生义地理解,是会贻笑大方的。
而成语的实际意思是:指写*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此成语出自《文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此类容易望文生义的常见成语还有:差强人意、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首当其冲、万人空巷、目无全牛、久假不归、为之侧目、从井救人、不赞一词、口血未干、明日黄花、目不窥园、再作冯妇、七月流火、述而不作、登高自卑、尾大不掉、河鱼之患、不忘沟壑、悼心失图、南州冠冕、一定不易、具体而微等。
二、要切实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要肢解成语含义。
成语为固定短语,在结构上已凝固成形,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其意义构成并非简单相加,更不能胡乱、随意地理解。
我们应该根据其结构特征来理解掌握。
例如:1.不学无术——从结构上看,它是由两个动宾构成的并列结构,而不是主谓结构。
此成语理解的难点在“学”、“术”二字上:学,是名词“学识”、“学问”,并不是动词“学习”;术,是“技术”、“本领”。
因其是并列结构,根据古汉语行文对举、意义互训的特点,此成语可以理解为: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好办法。
或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如果将其看作主谓结构,像个别同学理解的“不学习,就不会做算术题”或“不学习,就没有法术”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初级中学常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词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
概括起来,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
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
如“无论”,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
下面择要列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古今异义词。
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3、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6、感激古义:感动振奋。
今义:感谢。
例句: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出师表》)7、痛恨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无比憎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多义成语
成语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是生活中常用的!高考的重点在常用的易错成语和多义成语上。
对于易错成语,我们投入的精力较多,但往往忽略了常见的多义成语。
我根据近几年的高考和平时的教学情况,总结归纳了一些,供我们备考参考。
1、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褒;也比喻办事圆滑,贬。
如:
⑴精通典籍又有实践经验,写起文章来自然左右逢源。
⑵要想年终评先进,平时不搞好人际关系,不左右逢源是不行的。
⑶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2000年全国高考第四题)(错,两种意义都强调“做”而非“说”)
2、淋漓尽致:可指暴露得彻底,用于不好的事物;也可以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用于好的事物。
如:
⑴“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 2000年全国高考第四题)
⑵他把他的兴奋之情书写得淋漓尽致!
3、想入非非:常指胡思乱想,贬义;但还可以表示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中性。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
(95年全国高考题)
4、偃旗息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强调隐蔽性;也指停止战斗或停止批评、攻击的行动。
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2002年高考题)(错,偃旗息鼓在表示停止某种行动时,是短暂性的动作,与“一直”的持续性搭配不当)
5、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兼用手势,中性;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贬义。
每天清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2001年春季高考第四题)(错,既不是说话时的手势,又不是轻率地指点)
6、不三不四:既用于人,指品行不正派;也可指事物不像样子(不伦不类)。
如:
⑴不要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
⑵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2001年春季高考第四题)
7、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
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非连续不断。
⑴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错)
⑵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赤壁赋》)
⑶美英加紧向伊拉克周边运兵,海湾地区战云密布,不绝如缕。
8、舞文弄墨:玩弄文字技巧;或歪曲法律条文,也叫舞文弄法。
都是贬义。
如:
⑴他平日里舞文弄墨,志趣高雅。
(错)
⑵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司法制度,必须严厉打击舞文弄墨的现象。
9、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褒);也指怕招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利益(贬),同“明哲保身”。
如:⑴在军阀战争年代,他既无力挽狂澜于即倒,又不愿随波逐流,只得洁身自好。
⑵大家都在为振兴工厂而献计献策,唯他洁身自好,整天想着抽空去钓鱼。
10、珠圆玉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如:
⑴你字正腔圆,珠圆玉润,好好发展,将来一定会成为歌星。
⑵他的这篇文章珠圆玉润,赢得了评委的好感。
11、如虎添翼: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凶恶。
如:
⑴引入了科技成像技术后,公安干警们侦破案件时如虎添
翼。
⑵金三角的贩毒分子,在从境外获得轻武器补充后,如虎添翼,制毒贩毒更加猖狂。
12、披肝沥胆:比喻极尽忠诚(忠!同“肝脑涂地”);也比喻开诚相见(诚!同“肝胆相照”)。
如:
⑴比干冒死谏纣王,可谓披肝沥胆。
⑵“诤友”之间,无论见地如何,都能披肝沥胆、以诚相见。
⑶这部作品是作者披肝沥胆地花了十年工夫才写成的。
(错。
区别“呕心沥血”。
)
13、另眼相看:用不同一般的眼光对待;可以是歧视,也可以是优待。
如:
⑴对犯错误的同学,老师没有另眼相看。
⑵此等读书人,若不另眼相看,何以鼓励人才?
14、微乎其微:形容小;也可以形容少。
如:
⑴猿人和现代人的心,即使有些差异,也是微乎其微的。
⑵这不是“取回扣”或“取佣钱”,也不是偷窃,因为在原则上,所取的实在是微乎其微。
15、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也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
如:
⑴年青人应有朝气,怎能老气横秋?
⑵赵子曰老气横秋地用食指弹了弹烟灰,真带出了一些老大哥的派头。
16、金玉满堂:形容占有很多财富;也比喻很有才学,学识丰富。
如:
⑴王财主虽然金玉满堂,奈何儿子不成器,没几年就被挥霍得一干二净。
⑵夏越对来自各方面的刁难从容应答,对主持人巧妙设置的障碍一一化解,他真可谓金玉满堂。
17、引火烧身: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毁灭,也叫惹火烧身(贬)。
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帮助。
(褒)如:
⑴霸权主义者如果发动战争,必会引火烧身。
⑵我们的领导要有一种引火烧身的勇气,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
18、入木三分:比喻议论深刻;也用来形容书法有力(本义)。
如:
⑴鲁迅对社会的看法入木三分,唐韬先生和他交谈时时感到如坐春风。
⑵王羲之的书法入木三分,深受人们喜爱。
19、平铺直叙:形容写文章平淡无味,重点不突出,贬义;也形容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中性。
如:
⑴高考作文“结构精巧”的发展等级要求就是针对考生作文平铺直叙的毛病提出的。
⑵几位新闻记者发回的有关科索沃的新闻资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了新闻部主任的赞扬。
20、犬牙交错:指交界处参差不齐,像狗牙一样;也泛指局面错综复杂。
如:
⑴我国省界犬牙交错,就是很好地执行民族政策的体现。
⑵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颇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21、灯红酒绿:既可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贬);也可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褒)。
如:
⑴这地方一到深夜,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⑵成克杰平日对自己要求不严,大肆挥霍,灯红酒绿,把党纪国法丢在一边。
22、一步登天: 比喻地位一下升得很高;也比喻一下子达到最高的境界或程度。
⑴从基层做起,别希望一步登天,是对青年干部的最好忠告。
⑵亚洲合作不能期望一步登天,必须积跬步,致千里,分步骤进行,立足现有合作渠道,不断扩大合作范围。
23、玲珑剔透:(1)形容器物细致,空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2)形容人聪明伶俐。
如: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栏目的著名主持人鲁豫,身材娇小,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如此玲珑剔透,又如此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不可能有任何躲闪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