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本合集-农村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合集下载

农村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农村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材料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材料可分为集体事迹材料和个人事迹材料。

一般事迹材料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村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篇1我是保师附校南校区三年级五班的班主任李xx。

自从踏进保师附校的大门,我听到一个最多的词那就是“家人”。

从此让我知道在工作中也能找到像家一样的感觉。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家庭。

我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全家人相互关爱,老人爱护包容子女,我们做子女的更是对老人倾注了全部的爱心来孝敬老人。

我们的家乡是阜平老区,每个家庭成员骨子里都带着山区人民的勤劳和朴实。

公公是干了一辈子的老教师,现已退休。

曾荣获过“市级优秀劳动模范”奖,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深知在山区,要想让孩子们有出息,再苦再累也得让他们上学。

”也就在他们那个文革的年代,别人都不让孩子上学,这位老人却用每月一两块钱的工资,供出了四个大学生。

现在的每个孩子都在县城和市区工作。

也正因为此,儿女们非常孝顺,敬重父母。

在当村也是出了名的幸福家庭。

正因为父母的勤劳,影响着这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对待工作,我一直是勤勤恳恳、努力工作。

把教室布置成像“家”一样温馨。

对待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们一样,教他们做人,希望他们成才。

对领导分给的每一项任务,尽全力做好。

我是2012年来附校的,曾接待过市教科所的听课,受到领导们的好评,去年接受学校临时派给的《爱牙护齿》主题班队会,获得优秀主题班队会奖。

今年的11月份我校迎接各县校长团的听评课活动,我被临时受命。

因时间紧,任务急,来听课的60多名校长均是各县教育界的专家,我倍感压力重重。

但经过几天几夜的备课,再加上附校语文大教研组这个坚强后盾,我们顶住了压力,在当天呈现了一节具有现代气息的小组互助展示课堂。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精选5篇-精品文档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精选5篇-精品文档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精选5篇-精品文档【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

】内容如下-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精选5篇【篇一】xx区xx家庭是xx市首届文明家庭、2018年度xx市最美家庭、2019年度xx省最美家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xx作为xx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一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组织上号召,于1月27日加入到新庄孜街道治东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他胸前佩戴着党徽,左臂戴着“党员志愿者”红袖章,亮明党员身份,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

他带头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宣传员”,苦口婆心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帮助居民消除对疫情的恐慌;带头做群众疫情防控的“安全员”,坚守卡点,对出入小区的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及时提醒广大群众戴好口罩、减少外出;带头做群众生活需要的“服务员”,主动询问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帮助群众购买生活必需品,代取快递,真正成为新庄孜街道治东社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群众依靠的“主心骨”。

自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后,xx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12个小时不间断在治东社区和平村小区值守,不叫苦不喊累,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自1月27日至3月3日,xx同志没有休息一天,一直在疫情防控岗位上坚守。

3月4日上午,由于连日无休,十分疲惫的xx不慎在疫情防控巡查中摔伤,经诊断为左脚多处骨折。

xx对前来看望他的治东社区党总支书记姬玉雪说到,“疫情还没结束,我却倒下了,真的很遗憾,想和你们一起战斗到最后。

”同是中共党员的xx妻子柏雪是xx日报社淮河早报一名记者,至今工作已经15个年头了,在这15年里,柏雪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着。

2020年春节万家团圆的时候,柏雪就接到大年初一一早采访xx市一线抗击疫情医务人员的指令。

而此前柏雪父亲患重病手术刚出院,公公长期患病身体虚弱需要照顾,当公公知阿道柏雪即将进入医院进行采访时,十分担心她,却并未阻拦,只是一个劲地叮嘱,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最新农村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最新农村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最新农村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最新农村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通用6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材料了吧,事迹材料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如实记载和反映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的书面材料。

大家知道事迹材料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农村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新农村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篇1患难与共三十载,无怨无悔伴永远家庭是幸福生活的港湾,是温馨的爱巢。

新坝镇曙光村的杜发奋家庭他们用心经营爱情,共同克服生活中的坎坷,相互理解包容,杜发奋用他勤劳、善良、耐心和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着生病的妻子,他用坚实的身体为多灾多难的家庭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

他的大爱和感人事迹被众邻里传为佳话,并被新坝镇党委政府授予“最美丈夫”荣誉称号。

妻患重病,不离左右显大爱1987年,杜发奋与丁玉桂结为夫妇,婚后小两口的日子过得拮据而清贫,但夫妻两人恩爱有加,相敬如宾,相互关爱和支持,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压。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6年妻子丁玉桂患上了精神病,这个噩耗对于他们家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妻子终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此刻的他心疼着妻子又担心着家庭未来的生活,但他知道他不能倒下,因为他是这个家唯一的支柱。

杜发奋带着妻子开始了漫漫求医路,从大医院到小诊所,从西药到中药乃至民间偏方,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妻子的病情没有丝毫转变,反而欠下了上万元的债务。

从1996年至今,二十载寒暑交替,他对妻子和家庭的付出超越了人们的想象,他把生活的苦涩留给自己,把岁月的重负悄然担起。

抗争命运播撒真情伟丈夫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不分离。

杜发奋扛起家庭的大梁,肩负起当家作主的责任。

二十年如一日照顾妻子和孩子,每天重复着给妻子洗漱、穿衣服、按摩、做饭、喂药这些琐碎事情,有好吃的先让妻子和女儿吃,买新衣也先顾着她们。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优秀8篇)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优秀8篇)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优秀8篇)什么是文明家庭篇二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是家庭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结合融入到文明家庭推选之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篇三小凤家庭,浙江省某某市某某区某某街道新屋里社区,家庭成员49人。

94岁的小凤老人和丈夫小苏育有九个子女,如今9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每个子女都有了自己的儿孙,原本的14口人变成了如今的49口人。

多年来,九家人之间团结互助、尊老爱幼、亲密无间,尽管人口众多,却没有争吵、没有纠纷。

举办了10多年的家庭“春晚”;留在墙上的值班表、通讯录;13间房17张床,家中环绕着的浓浓亲情感染每一个人。

每年除夕,在小凤家里,有一台充满着欢声笑语、浓情蜜意的家庭“春晚”。

歌舞、击鼓传“蛇”、书法表演……四世同堂,自编自导自演,轮番登台献艺,带来一台精彩的家庭“春晚”。

10多年来,家庭“春晚”从未断过。

在小凤家,墙上贴着的一些纸尤其醒目。

一张是值班表,表上详细地列着值班人、值班日期、月份等。

从丈夫去世那年开始,儿女们就开始排表,轮流照顾母亲。

值班表一年一换,如今墙上已经贴满13张。

在值班表的右下角,还特别用曲线标示了一行字:“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带大,母亲年岁大了,我们……”一句言之未尽的话,全家人用无数个日日夜夜,24小时对母亲的陪伴中,写全了心中的孝道。

不仅儿女孝敬母亲,儿媳女婿也都视小凤如自己母亲。

子女们还为母亲设立了基金会,用于老人看病、出游和老屋修缮等。

小凤家庭曾荣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篇四小赵,现年46岁,初中文化。

老洲乡中心村合作12组村民,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他依靠自己一双勤劳的双手、过硬的瓦工技术、良好的信誉,不断发展创业项目,不断开拓致富门路,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能工巧匠,带动了周边20多名农户就业。

小赵同志18岁就进入了建筑行业,一开始做的还是又苦又累的小工,然后学砌墙和抹灰。

文明家庭事迹介绍(通用15篇)

文明家庭事迹介绍(通用15篇)

文明家庭事迹介绍(通用15篇)文明家庭事迹介绍【篇1】家庭是船,事业是帆,船儿扬的是风帆,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是幸福,有人认为位高权重是幸福,我们经过风风雨雨的战斗,工作深感勤劳、朴实、宽容、相敬才是最有价值的幸福。

一、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我系山西省孝义市柱濮镇大窳村医生,计生员叫小明,妻子小美柱濮镇小学教师,儿子孝中上学,我兄弟四人家有71岁的老母,身患瘫痪病,在家族的帮助下分家了,我们各自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可家里的老母亲无人照顾,我和妻子商量把母亲接到离老家30多里的大窳村赡养,当时妻子又不在本村工作,只有我挑起了既当医生,又种地,还要照顾71岁的老母亲及家务活,我想我是一个男子汉应面对各种困难默默奉献,妻子看到我从早到晚忙碌不停,利用星期天给71岁的老母亲洗屎尿裤,洗脚、剪指甲,做好饭端在老人面前从没埋怨的举止,当时妻子的压力也很大,没房没转正,没儿子可他边教书边进修承担着毕业班的教学任务班主任,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这是一对孝顺的夫妻。

二、爱岗敬业,互相尊重我是一名党领导下培养的医生,时刻牢记医生的职责,救死扶伤为人民,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1975年卫校毕业班回到乡镇医院,1980年成为农村医生,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严肃认真,无间断一时一分,急病人所急,供病人所求,无论是炎热的夏天,泥泞的小路,还是严寒刺骨的冬天,我步行或骑摩托车到外村看病,从没挣大队的补贴,更没收过出诊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奉献,对病人和谒可亲的态度,得到大队干部和群众的好评,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特别遇到大的困难得到各界有名人士的大力支持,我真正体会到:只有你爱人民,人民才会更爱你。

这时更体会到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对爱人的工作我只能默默无闻的奉献支持,使我妻子事业有成,从一个民办教师转成正式师范生,并成为一名小学高级教师,从17岁当老师到50多岁的教学成绩,每次名列前茅,在教学20的同时不停的提升自己的学历,从一个高中生进修考入汾阳师范,又考入山西大学,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考试一次没有少,道德品德方面更为优秀在柱濮镇镇志“贤人名士”录上登了高级教师小美的名字。

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

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

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具有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

一起来参考事迹材料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1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一个国家的兴盛繁荣,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文明和睦。

羊井子湾乡王进福,模范文明家庭代表,他用平凡的举动,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淳朴的家风,折射着文明的光芒;他用自己的行为教育着家庭成员,感染着左邻右舍,传递着文明信仰。

王进福,1987年移民到到羊井子湾乡。

今年52岁,初中文化,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家中有8口人,大儿子王俊军在家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小儿子在十四号开一家餐馆自主创业。

他们为人和善、纯朴善良,家庭和睦,生活快乐美满,通过30年的努力,把三世同堂的小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

王进福出生在一个淳朴的农民家庭,从山大沟深的老家到金塔,刚来的时候,条件非常不好,吃的是苦井水,睡的是地窝铺,沙尘暴刮起来,吃饭的碗里黄沙都半指头深。

他学着倒土块,建土房,铺地膜,种棉花,家里的条件一天天好转。

前几年,棉花收成价钱都不好,他响应乡上打造“万亩葡萄乡”的号召,2012年就种了7亩葡萄,现在已全部进入丰产期挂果,年成好的时候每亩的能收1万多。

他还会修房子,开挖机,农闲的时候就想办法外出打工,每年家里能收入10多万元。

近几年乡上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他还兼任了乡供水站站长一职,干一行,爱一行,他尽量精打细算,提高管理水平,目前全乡群众都已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因此,他连续多年评为乡和村上的优秀党员,去年还被评为县上的“五一劳动模范”,得到了乡邻和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个党员他热心参与村上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到那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今年乡上实施了千亩防护林建设工程,树栽好了水浇不上,他受乡上领导的委托,沿着每道渠,盯着每棵树,一段一段的铺设了滴灌设备,认真做好苗木养护工作,截至今年年底,胡杨林苗木的成活率达90%以上。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精选24篇)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精选24篇)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精选24篇)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精选24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

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明家庭事迹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篇1蓝金宝同志有一个崇尚文明、用心、相敬相爱的家庭。

夫妻敬业爱岗,勤奋上进,十个月的儿子乖巧可爱,他们一家人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就是在这种和谐文明的氛围中构建出幸福快乐的和睦家庭。

一、爱国守法,崇尚科学蓝金宝一家共有三口人,丈夫是一名建筑工程师,还有一位十个月大的儿子。

夫妻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一向以来都未发生过任何违纪违规的事情,良好作风经常受到邻居的赞扬。

该家庭在生活中一向以来都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照科学规律办事,反对封建迷信。

并且经常向周围的人宣传科学知识,扫除迷信危害。

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蓝金宝同志作为县外经贸局办公室副主任,日常工作较繁琐,她依然兢兢业业,尽心竭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县外经贸局工作七年来,业务潜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赞扬。

丈夫陈凯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工作作风认真踏实,任劳任怨,以工作至上为原则,对工作高度负责,得到了广泛好评。

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丈夫平时工作重,在单位时间多,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

蓝金宝同志对此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

她不仅仅做好单位事外,把家务事也处理的妥妥当当,让丈夫儿子有一个温暖温馨的家。

对于孝敬老人、养育孩子,她与丈夫一齐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四、团结邻里、热心公益蓝金宝一家人在邻里间有着很好的人缘,他们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能够和睦相处,经常给予邻居力所能及的帮忙。

此外,他们都很支持公益的开展,不仅仅为困难群众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并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公益活动。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8篇)关于最美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8篇)关于最美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8篇)关于最美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一:孝老爱亲最美文明家庭的先进事迹之一发生在李家。

这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家庭,家中的祖母年迈体弱,生活能力有限。

李家的父母非常尊敬老人,每天都会亲自为祖母准备三餐,并亲自喂她吃饭。

为了确保祖母的生活质量,家中父母轮流照顾,确保祖母的身体得到适当休息。

这种孝老爱亲的行为感动了邻居和街道的居民们,纷纷称赞他们是最美文明家庭。

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二:文明出行杨家的文明出行使他们成为一个最美的文明家庭。

无论男女老少,出门时都会主动关好大门,确保家中的安全。

他们积极倡导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公交车或地铁里,杨家人总是会自觉地让座给有需要的人,展现出了他们的大公无私。

这样的行为不仅赢得了他们家庭的口碑,也为整个社区树立了榜样。

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三:社区志愿者王家是一个文明家庭,他们的先进事迹是成为社区的志愿者。

无论是社区清洁、植树还是扶老助残,王家都主动参与并付出自己的力量。

他们带着孩子一同参加志愿活动,教育他们关爱社会、关心他人。

王家的这种行为为社区注入了正能量,也为更多家庭树立了身边的榜样。

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四:敬业爱岗刘家是一家文明家庭,他们的先进事迹是在工作中展现出的敬业爱岗精神。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他们在工作上都能够尽职尽责,积极投入。

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们的这种精神感染了周围的同事,也为家庭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五:节约环保张家是一个注重节约环保的文明家庭。

他们从小事做起,注重绿色环保。

家里从来不浪费食物,总是把剩余食物保存好,并妥善处理。

他们骑自行车上班,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在家里,张家人都养成了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等良好的习惯。

这样的家庭不仅俭约节约,也积极呼吁周围的人关注环保,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六:邻里和睦赵家是一个邻里和睦的文明家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本合集:农村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篇一】在xx市经开区凤凰办事处龙山小区有一户无人不晓的家庭――xx一家。

多年来,该家庭一直以“孝老爱亲,家庭和睦,热心公益”的良好形象影响着周边,获得了许多夸赞。

今年,xx家庭也获评xx 市“文明家庭”。

xx,男,出生于1951年,妻子戴玉兰生于1952年,二人于1975年结婚。

结婚以来,夫妻俩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照顾与关心,始终做到互敬互谅,生活一直美满幸福。

然而在2007年,xx妻子戴玉兰突感疲乏无力,伴随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不幸被查出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想到未来无止境的治疗费用,戴玉兰感觉到了绝望。

但xx安慰妻子不要为钱操心,专心治疗。

十几年来,xx陪伴妻子治病、养病,花费了几十万元。

xx一直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

如今,妻子戴玉兰的病情虽得到控制,却留下了后遗症,双眼失明,连起床、吃饭、穿衣这种平常事也难以自己完成。

xx为了妻子的医药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下班后又立马挑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做饭洗衣、照顾妻子、操心孩子,为这个家不停操劳着。

可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对孩子们的教育从不放松。

xx教育孩子从细节出发,讲究方式方法,注重培养孩子们谦逊、自强的优良品质,教育他们要独立自主,学会做人、做事。

也正是xx的言传身教,他大女儿成了一位人民教师,二女儿成了一名“白衣天使”。

xx家庭和左邻右舍相处得非常融恰,邻里关系亲如兄弟。

此外,xx一家也非常热心公益,会为白血病患儿捐款;会为困难地区的人民送去衣物,为贫困地区的儿童送去书籍。

xx也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参加社区开展的各项志愿者活动。

xx一家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篇二】xx,女,1955年7月出生,是xx省xx市望都县黑堡乡固现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热衷于慈善事业。

她有一个幸福美满、妻贤子孝、相敬相爱的家庭。

儿子从事木业生意,儿媳是名教师,他们爱岗敬业,事业有成,子女在学校勤奋刻苦、热情礼貌、健康上进。

提起xx的事迹,十里八乡没有一个不知道的,她心地善良,乐善好施,不计名利,两年来,她用自己手中的针线缝出了对藏区孩子的爱。

xx生在农村,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由于排行老大,所以书读得不多,但她懂得怎样去关爱兄弟姐妹,更愿意为街坊邻居做些好事,这就是她最大的快乐。

“帮助别人,我觉得这是自己该做的,啥也不图”。

xx最拿手的就是做针线活,在村庄,谁家的儿媳妇快生孩子,她就提前把自己做的手工棉衣棉裤送给人家。

2012年的春天,xx从侄孙口中得知四川省德格县连降大雪,一些孩子缺少棉衣御寒时,她听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怎么才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帮助这些孩子们呢?她想起自己有一手好针线活。

一天在饭桌上,xx把自己组织一帮人在家为藏区孩子做些棉裤来御寒的想法告诉儿子和儿媳妇,没想到她刚一提出来,儿子和媳妇没加思索立马就答应,并表示一定给她大力支持。

说干就干,xx首先自己捐款捐物,并找来村里几个老姐妹,同时,儿子和儿媳妇给予了大力支持,把全自动洗衣机贡献出来。

屋里炕上絮棉裤,棉絮满屋子到处乱飞,满地裁剪下来的废布条,儿媳妇非但没有任何怨言,每天下班还帮着她收拾,收拾干净了以后再做饭,并且一有时间就帮着做棉裤。

3月30日,老人们一针一线缝制的第一批290条棉裤连同村民捐献的过冬棉衣发往藏区。

2013年的冬天,藏区又需要一批棉裤,面对时间紧任务重,xx 和同村的老太太们加班加点的赶制,儿媳妇也利用晚上时间帮着做。

在这个过程中,就连xx的小孙女也投入到做手工棉裤的行列,写完作业后帮着翻翻棉裤,儿子对她的支持就更大了,棉布不够时,二话不说从银行取出积攒的钱,从来不打算盘。

各地捐赠的衣物,不管黑夜还是白天,只要有人打电话儿子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活立马就去。

两年多来,xx的儿子从定州、xx、顺平、涿州等地拉了无数次爱心人士捐助的衣物,看到儿子疲惫的身影,xx乐在脸上,疼在心里。

心疼归心疼,但她觉得这公益事业是不需要社会回报的。

三年多来,望都“爱心奶奶”爱心平台共为藏西缝制手工棉裤5000多条,另外各地捐来衣物近300包,每包衣物平均300多件,除为藏西义务加工棉服外,还为我省涞源等地捐赠棉被、衣服、手工棉裤共四车,并且还帮助了当地的孤残老人和儿童。

2012年上旬,新华社、《人民日报》、《xx都市报》、《xx日报》等新闻媒体在重点版面对xx以及“爱心奶奶”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如今,“爱心奶奶”已经成为了望都县“品牌”爱心平台。

2012年xx 被望都县精神文明办评为“望都好人”,被xx市精神文明办评为“xx 好人”;2014年xx被评为xx省“xx榜样母亲”;20XX年她的家庭被xx省及xx市妇联评为“最美家庭”,她被xx市精神文明办评为”xx市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及”xx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荣誉称号;20XX年她的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坚守公益、此生不渝”是xx家庭的家风,xx对此的恪守,影响着自己的晚辈。

在这个懂得和谐、感恩的家庭,在小小村子传递着正能量:谁家有困难,大家伙想办法去帮助,全村洋溢着一股积极向善向上的爱心力量……【篇三】xx、xx老两口结婚已60余年,现在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老人今年已经80岁的高龄。

是一位六十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是先进分子。

1966年出席了全国劳模大会。

在北京人大会堂,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主席,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接见。

在退休后二十多年里,他为社区、为社会做了不少公益事业。

在社区服务站,他自告奋勇,毫不保留的拿出义务服务项目:为老人讲保健知识80余场。

拔罐检测身体、治疗1400余人次。

修理小家电100余件。

2008年带头组建了“为老服务团”,2013年又组建了“老年爱心互助队”。

活跃在各社区和xx市各敬老院。

为老年人解决困难,开展娱乐活动。

义卖十几万自己的国画作品捐赠灾区及贫困失学、残疾儿童、困难老人。

他用自己的善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古城xx退休老人充实人生的样本。

他说:“能为他人服务是自己最大的乐趣。

”2004年被评为“优秀社区党员志愿者”、2006年荣获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国防文化研究会等组织颁发的“慈善贡献奖”荣誉证书和奖牌。

2009年评为“xx市优秀志愿者”称号。

2011年被xx市评为“敬老奉献奖”。

2012年被评为“xx市文明市民”,2013年被评为“xx 好人”荣誉称号。

他们相濡以沫,患难与共,老两口言传身教,优良家风令子孙耳濡目染,代代相传。

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家风让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2013年被评为“xx市最美家庭”。

xx还被评为xx好人的荣誉称号。

2014年,在第10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他们的家庭被省妇联评为“最美家庭”。

20XX年,他们的家庭又被评为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

在家里,xx总说妻子xx,吃苦最多,贡献最大。

妻子在家庭中说话分量最重。

xx是从小没娘的苦命人。

十九岁和xx结婚后就撑起家的半边天。

丈夫在外工作,她肩负家中两老人。

三个孩子的吃、穿、用,还参加农业劳动。

几十年如一日奉养公婆,教养儿女,为孙辈付出了一生精力。

老伴xx的荣誉应有她的一半。

她把公婆看做是亲爹,亲娘。

在生活困难的年代,自己不穿,不吃也叫公婆、儿孙们吃饱穿好。

她知道没文化的苦,就苦心教育儿孙,好好学习,长大成人为国家出力。

大儿参军成了军官,二儿子成了汽车教练,小女儿成了国家一级演员,孙女是北京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

这一切都有她的功劳。

她是在农村长大、农村结婚。

婚后丈夫在外工作,两地分居二十多年。

七十年代末国家照顾夫妻分居才接入城市。

她一来xx就把八十岁的老婆婆带到xx同住。

她对婆婆的照顾比对亲娘还好。

婆婆经常对邻居们伸出拇指说:“儿媳在我们老家全村数第一,全县也找不出几个来。

”她说:“婆婆没有闺女,我就是婆婆的闺女,照顾婆婆。

”在婆婆有病,至到病危的那两年中,她每天24小时陪伴身边,喂吃,喂水,喂药,擦屎,洗身,端尿,都是她一人承担。

每天给老人翻几次身,擦洗几次,被褥拉了,尿了,马上换洗。

从不嫌脏,不怕累,她一天都不叫别人替换。

说:“你们不会弄,我知道老人的习惯,什么时间吃,喝,什么时拉尿,什么时候喂药她都记得清楚。

近两年伺候脑萎缩、瘫痪在床的婆婆直到老人去世她没休息过一天。

xx的孝敬慈爱之心,被儿女们尤其是儿媳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两个儿媳都说:“妈,你对我奶奶的这种孝心,我们努力学习恐怕也做不到你这样。

”如今两个儿媳对她比亲娘还亲,不论在什么地方说话都是我妈长,我妈短。

在公婆面前总是叫亲爹,亲娘。

不知道的总认为两个儿媳是两个闺女。

婆媳之间无话不说,没有半点隔阂,经常开玩笑。

儿媳给公婆买宽敞舒适的房。

2004年儿子从部队退下来,给了安家费。

儿子要把钱存起来备急用。

媳妇却说:“老爹老娘辛苦了大半辈子,住着没暖气,没燃气的又小又旧的房子,应该叫二老住舒服点的房子。

儿媳说:“老人越来越老,不能住高层,一楼潮湿也不行。

最好是二楼南北通透的房子。

”于是儿媳骑自行车跑遍全市,用一个月的时间,找到了一处二楼160平米、四室两厅,有双气的房子,叫公婆来住。

房子大叫儿女、孙辈们时常来陪陪二老。

2009年老伴大病一场。

两个儿子、儿媳一商量,把各家的车都卖了为老人治病。

儿女的孝心,使老人的病情几次从病危通知中化险为夷。

如今80多岁的老人又能上街买菜,做饭。

连医生也说出了奇迹。

老两口现在一个在社会上继续忙于公益事业。

一个在家做家务,几十年来搬了几次家。

无论住到哪里,他们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家风,都被左邻右舍称为模范家庭。

给每个家庭做出了榜样。

【篇四】xx,她的名字在望都大街小巷唱响,她的事迹被望都百姓传为美谈,被称为最美爱心妈妈”,被评为“中国好人”、“xx省优秀志愿者”、“xx市道德模范”,在她的身后有着一个用情和义默默支持她的家庭,有相濡以沫的丈夫,有孝敬懂事的儿子儿媳、有聪明懂事的孙子。

全家人团结和睦,拼搏奉献,积极进步,乐于助人,深受全社会的好评,2014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这是一个幸福美满,令人称羡的家庭,他们热心公益,全家人十几年来资助贫困学子300余人,把爱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尊老爱幼,教子有方;他们互帮互助,事业蒸蒸日上。

他们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绘就了一幅美丽的家庭生活画卷,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

一、这是一个有着大爱无界崇高品格的家庭从1998年至今,xx坚持资助包括蠡县、博野、及周边山区在内的300名贫困学生和30名孤儿。

义务承担这些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生活费。

还一次次为他们送去学习、生活用品,并为孩子们办了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险,甚至承担了一些贫困寄宿生的饭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