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原理和接法
单相及三相电机安装原理(图解)

一、三相电机为什么不接零线➢当电动机用三角形接法的时后,在电机內部绕组,毎组线圈所呈受的电压是380伏。
不是220伏,所以不要零线!➢当电机用Y形接法时,电机毎相绕组呈受的电压是220伏,因三相绕组在空间形成120度的差角,三相绕组接的星点在矢量上形成中性,也就是说中点无电位。
称零点。
所以可不接零线!➢三相负荷中,凡三相负荷平衡的,中心点都为零。
可不接零线。
三相电负荷不平衡的,中心点不为零,这时就必须接零线。
二、三相电机的接法原理三相异步电机接线图:三相电动机的三相定子绕组每相绕组都有两个引出线头。
一头叫做首端,另一头叫末端。
规定第一相绕组首端用 D 1 表示,末端用D 4 表示;第二相绕组首端用D2 表示,末端用D5 表示;第三相绕组首末端分别用D3 和D6 来表示。
这六个引出线头引入接线盒的接线柱上,接线柱相应地标出D1~D6 的标记。
〔1〕星形接法三相定子绕组的六根端头可将三相定子绕组接成星形或三角形,星形接法是将三相绕组的末端并联起来,即将D4、D5、D6 三个接线柱用铜片连结在一起,而将三相绕组首端分别接入三相交流电源,即将D1、D2、D3 分别接入A、B、C 相电源。
〔2〕三角形接法将第一相绕组的首端 D 1 与第三相绕组的末端D6 相连接,再接入一相电源;第二相绕组的首端D2 与第一相绕组的末端D4 相连接,再接入第二相电源;第三相绕组的首端D3 与第二相绕组的末端D5 相连接,再接入第三相电源。
即在接线板上将接线柱D1 和D6、和D4、和D5 分别用铜片连接起来,D2、D3再分别接入三相电源。
三、单相电机的接法原理220V交流单相电机起动方式大概分以下几种:第一种,分相起动式,如图1所示,系由辅助起动绕组来辅助启动,其起动转矩不大。
运转速率大致保持定值。
主要应用于电风扇,空调风扇电动机,洗衣机等电机。
图1 电容运转型接线电路第二种,电机静止时离心开关是接通的,给电后起动电容参与起开工作,当转子转速到达额定值的70%至80%时离心开关便会自动跳开,起动电容完成任务,并被断开。
三相电是如何产生的?怎么接线?

三相电是如何产生的?怎么接线?
摘要: 三相电是如何产生的?三相电就是三相交流电。
三相交流电源,是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依次互差120°的交流电势组成的电源。
三相电首先是三根线,并且是三根火线,而且他们因为是对称排列在发电机里,所以他...
三相电是如何产生的?
三相电就是三相交流电。
三相交流电源,是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依次互差120°的交流电势组成的电源。
三相电首先是三根线,并且是三根火线,而且他们因为是对称排列在发电机里,所以他们之间的电角度是120 度,我国规定用电标准是相对地电压220 伏,就是俗称的相电压,由此可计算出二根火线间的电压,由于三根火线之间的电角度是120 度,而火对地的电角度是90 度,因此线电压是相电压的根号3 倍,根号3 的值是1.732.,220x1.732 终等于380,你是单相大功率带不起来也不正确,我们都知道,电压与电流成反比,diangon 一千瓦功率使用三相电约为二安电流,而使用单相就是4.5 安电流,同理有特大电机为降
低电流,必须使用660 伏电压,另一些,三想交流电又叫交变电流,例工频50 赫兹,即每秒电流交替变换50 次,也正是这个原理,在三相平衡的情况下,零线上的电流就会相互抵消,实现真正的零电压。
三相电的电压是380V,适用于功率比较大工业用电。
而用户用电,取其中。
三相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

三相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
一、三相继电器简介
三相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设备,用于在三相电路中控制电流的开关。
它具有可靠的断开和闭合功能,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三相继电器通常由电磁线圈、触点和外壳组成。
二、三相继电器工作原理
1.电磁线圈:当电磁线圈中通入电流时,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吸
引或推开触点,从而实现三相继电器的闭合或断开。
2.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三相继电器通常包含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主触
点用于控制主电路,辅助触点用于控制辅助电路。
3.过载保护:三相继电器还可以带有过载保护功能,当电路中的电流
超过设定值时,触发过载保护,防止设备损坏。
三、三相继电器的接法
三相继电器的接法主要包括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1.星形接法:在星形接法中,三相继电器的线圈的三条相线连接在一
起形成星形,中性线接地。
这种接法适用于需要平衡负载的情况。
2.三角形接法:在三角形接法中,三相继电器的线圈的相线依次相连
形成一个三角形,不接地。
这种接法适用于需要高功率输出的情况。
四、总结
三相继电器通过电磁线圈和触点的工作原理,实现对三相电路的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接法,确保设备的稳定工作。
三相继电器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相接两相怎么接L和N

三相接两相怎么接L和N在家庭、商业和工业用电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需要连通电源的情况。
有时候,我们需要将三相电源连接到两相电路上。
但是,由于三相电源和两相电路之间的电压和频率不同,正确地连接L(线)和N(中性)是非常重要的。
三相电源和两相电路的基本原理首先,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三相电源和两相电路的基本原理。
三相电源是由三个电流相互偏移120度的交流电流组成的系统。
这种电源通常用于工业和商业应用中,因为它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
三相电源通过三根相互连接的导线(L1、L2和L3)进行传输。
两相电路是由两个电流相互偏移90度的交流电流组成的系统。
它通常用于住宅和小型商业应用中。
两相电路由两根相互连接的导线进行传输。
由于三相电源和两相电路的电压和频率不同,我们需要一种正确的方法来将它们连接起来。
三相接两相的正确方法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三相电源的线号。
在通常情况下,L1、L2和L3是三相电源的线号,而N是中性线。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三相电源和两相电路的线号进行匹配。
基本原则是将每个相位的电源线连接到两相电路的相应线号上。
具体操作如下:1.首先,将L1线连接到两相电路的L线。
这是将三相电源的第一个相位与两相电路的第一个相位连接起来。
2.然后,将L2线连接到两相电路的第二个线号。
这是将三相电源的第二个相位与两相电路的第二个相位连接起来。
3.最后,将L3线接地。
这样就实现了将三相电源连接到两相电路上。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连接过程中,我们应该确保线路之间的连接稳固可靠,以防止电路断开或接触不良。
这可以通过正确使用导线插头和插座来实现。
•我们还需要注意线路的颜色编码。
在一些国家,不同的线号会使用不同的颜色编码,以便于辨认和连接。
•在操作之前,我们应该确保所有的电源都已经关闭,以避免电流冲击和其他安全问题。
•如果您对电气工作不熟悉或者不确定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建议您请专业电工或合格的电气工程师进行操作。
总结三相接两相的连接需要仔细进行,并确保每个线号都正确连接到相应的线路上。
三相电原理和接法

三相电原理和接法三相电原理是由电磁感应定律和旋转磁场原理推导而来的。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感应出电压。
在三相电系统中,由于三相电流的相位差,所产生的磁场也会相位差120°,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旋转磁场。
当三相旋转磁场作用于导体上时,就会感应出三相交流电压。
三相电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更稳定和高效率的电能供应。
三相电的接法主要有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星形接法(Y接法)是指将三个发电机的相线连接在一起,并与中性线连接,形成一个星形的电路。
星形接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提供中性线,可以单独使用其中一根相线进行单相设备供电,而不影响其它相线。
同时,星形接法可以等量地分配电流和电压,因此适用于电流负载相对平衡的场合。
星形接法的缺点是相对于三角形接法,所需导线材料量更大。
三角形接法(Δ接法)是指将三个发电机的相线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电路。
三角形接法的优点在于只需要较少的导线材料,适用于电流负载不平衡的场合。
然而,三角形接法不能提供中性线,所以在单相设备供电时需要使用特殊的转换装置。
在实际应用中,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可以通过一个变压器进行转换。
当需要将星形接法的三相电转换为三角形接法时,可以选择带有中性线的变压器,并将其设为电压升高模式。
相反,如果需要将三角形接法的三相电转换为星形接法,可以选择带有中性线的变压器,并将其设为电压降低模式。
综上所述,三相电原理和接法是电工领域中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三相电的原理和不同的接法,有助于合理应用电能和提高电能供应的效率。
关于三相电

(1)“单相三线”是火线L,零线N和接地线GND。
L和N之间电压为220V交流电,也就是单相交流电。
民用电源都是采用单相交流220V电压供电。
(2)“双相三线”是指两根火线L1和L2加一根零线GND。
L1和L2之间电压为380V交流电。
(3)“三相电”的的概念是:我们知道线圈在磁场中旋转时,导线切割磁场线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它的变化规律可用正弦曲线表示。
如果我们取三个线圈,将它们在空间位置上相差点120度角,三个线圈仍旧在磁场中以相同速度旋转,一定会感应出三个频率相同的感应电动势。
由于三个线圈在空间位置相差点120度角,故产生的电流亦是三相正弦变化,称为三相正弦交流电。
工业用电采用三相电,如三相交流电动机等。
任两相之间的电压都是380VAC,任一相对地电压都是220VAC。
分为A相,B相,C相。
线路上用L1,L2,L3来表示。
(三相交流电因用途不同还有660VAC和6000VAC供电等)。
单相电知识1.1、耗电量、功率、电流、电压的关系A、耗电量单位:千瓦.小时 (KWH),简称“度”B、功率(P)单位:瓦特,简称瓦(W)C、电流(I)单位:安培,简称安(A)D、电压(U)单位:伏特,简称伏(V),家用电源一般是单相交流电,电压为220伏;工业用电源是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伏。
E、功率=电流×电压,即P=U×IF、耗电量=功率×用电时间,即耗电量= P×T。
耗电量的单位是度,1度电是指1000瓦的功率使用1小时所消耗的用电量。
1.2、电源线电线单位是平方毫米(mm2),分铜芯线、铝芯线两种,一般家庭装修用的是铜芯线。
国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部分)铜芯线截面积 2.5mm2 4mm2 6mm2允许长期电流 16A-25A 25-32A 32A—40A直径(mm) 1.78 2.2 2.78在相同的截面积条件下,铜芯线的负载电流值与铝芯线相比为 1.3:1,即铜芯线电流负载量是铝芯线的1.3倍,如下表:铝芯线截面积 2.5mm2 4mm2 6mm2允许长期电流 13A-20A 20-25A 25A-32A直径(mm) 1.78 2.2 2.78家庭电路设计,2000年前,电路设计一般是:进户线4—6mm2,照明1.5mm 2,插座2.5 mm2,空调4 mm2专线。
三相电原理和接法

三相电原理和接法三相电是指由三个相位相差120度的正弦波交流电组成的电力系统。
每个相位都有自己的电压和电流波形,但它们的频率和振幅是相同的。
三相电的产生是通过三个单相电源或者通过三相电机的发电机组实现的。
在三相电系统中,如果我们连接三个相位的电源,电流将在三个电源之间循环流动。
这样,即使在整个周期内电流总是流动的,相位间的功率也是连续的。
三相电的三个相都具有相同的频率和相等的幅值,但它们的相位差使得它们的波形在任何给定时间点上都不同。
在三相电系统中,电源相互之间的相位差为120度。
这是因为三个相的波形分别是以相同的频率进行振荡,但是它们的起始点分别相差120度。
这种相位差使得电源之间的电流峰值和瞬时功率始终都不同时出现。
因此,三相电可以提供连续的电能供应,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三相电接法:在三相电系统中,常见的三种接法是星形接法、三角形接法和Y型接法。
这些接法主要是为了实现三相电的电源配电和负载连接。
星形接法:在星形接法中,每个负载都通过独立的导线连接到一个共同的中性点。
这个中性点连接到电源中性线上。
这种接法适用于需要分配电力并且负载不平衡的情况。
星形接法可以提供良好的电气特性,例如降低了无功功率、平衡负载和降低电压波动。
三角形接法:在三角形接法中,负载直接连接到三相电源的相位之间。
这种接法通常用于负载平衡的情况,例如电动机和传动装置。
三角形接法相对较简单,并且适用于连续运行的电动机。
Y型接法:Y型接法是星形接法的一种特殊情况,其中负载由两个电源相位提供电力,第三个中性点由共同的中性线提供。
这种接法通常应用于需要双电源备份供电的情况,例如关键设备和关键负载。
总结:三相电原理和接法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内容。
三相电通过利用相位差来提供高效率和高功率的电能供应。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接法来实现不同的电源配电和负载连接,例如星形接法、三角形接法和Y型接法。
了解三相电原理和接法对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都非常重要。
三相电电表接法

三相电电表接法三相电电表接法是指在三相电系统中,如何正确地连接三相电表,以便准确测量电能消耗。
正确的接法能够保证电表的正常工作,并且能够准确地测量电能的使用情况。
在三相电系统中,有两种常用的三相电表接法,分别为三线制和四线制。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接法的原理和步骤。
1. 三线制接法:三线制接法适用于没有中性线的三相电系统,即只有三个相线和一个地线的情况。
在这种接法中,三相电表的三个相线引线依次与三个相线相连,地线引线与地线相连。
这样,三相电表就可以准确地测量三相电系统的电能消耗。
2. 四线制接法:四线制接法适用于有中性线的三相电系统,即有三个相线、一个中性线和一个地线的情况。
在这种接法中,三相电表的三个相线引线依次与三个相线相连,中性线引线与中性线相连,地线引线与地线相连。
这样,三相电表就可以准确地测量三相电系统的电能消耗。
无论是三线制接法还是四线制接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接线要牢固可靠,确保电流的正常流动,避免接触不良或者短路的情况发生。
2. 接线要准确无误,确保每个引线与相应的电源线或地线相连,避免接错线的情况发生。
3. 接线要符合电气安全标准,避免因接线不规范而引发电气事故。
三相电表的接法对于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都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三相电系统情况选择合适的接法,并且在接线过程中要仔细检查,确保接线正确可靠。
只有正确接线的三相电表才能准确地测量电能消耗,为用电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相电电表的接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关系到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用电安全。
通过正确选择合适的接法,并且在接线过程中认真检查,我们可以确保三相电表的正常工作,并且能够准确地测量三相电系统的电能消耗。
这对于电能管理和用电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电原理和接法
单相电用来为民用和办公电器供电,而三相交流(a.c.)系统则广泛用于配电及直接为功率更高的设备提供电力。
本文介绍了三相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可能的不同测量连接之间的差异。
三相系统
三相电由频率相同、幅度类似的三个AC电压组成。
每个ac电压“相位”与另一个ac电压相隔120°(图1)。
这可以通过图形方式,使用波形和矢量图(图2)进行表示。
图1. 三相电压波形
图2. 三相电压矢量
使用三相系统的原因有两个:
1. 可以使用三个矢量间隔的电压,在马达中产生旋转磁场。
从而可以在不需要额外绕组的情况下启动马达。
2. 三相系统可以连接到负载上,要求的铜缆连接数量(传输损耗)是其它方式的一半。
我们看看三个单相系统,每个系统为一个负载提供100W的功率(图3)。
总负载是3 x 100W = 300W.为提供电力,1安培电流流经6根线,因此有6个单位的损耗。
也可以把三个电源连接到一个公共回程上,如图4所示。
当每个相位中的负载电流相同时,负载被认为是均衡的。
在负载均衡、且三个电流相位彼此位移120°的情况下,任何时点上的电流之和都为零,回程线路中没有电流。
图3. 三个单相电源- 6个单位损耗
图4. 三相电源,均衡负载- 3个单位损耗
在三相120°系统中,要求3根线传送功率,而在其它方式下则要求6根线。
要求的铜缆数量减少了一半,导线传输损耗也将减半。
Y形接法或星形接法
拥有公共连接的三相系统通常如图5的示意图所示,称为“Y形或星形”接法。
公共点称为中性点。
为安全起见,这个点通常在电源上接地。
在实践中,负载并不是完美均衡的,要使用第四条“中性”线传送得到的电流。
如果本地法规和标准允许,中性导体可能会比三条主导体小得多。
图5. Y形接法或星形接法- 三相四线
三角形接法
上面讨论的三个单相电源也可以串联起来。
在任何时点上,三个120°相移电压之和都是零。
如果和为零,那么两个端点都处在相同的电位,可以联接在一起。
这种接法如图7中的示意图所示,使用希腊字母Δ表示,称为三角形接法。
图6. 任意时间的瞬时电压之和为零
图7. 三角形接法- 三相三线
Y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比较
Y形接法用来为家庭和办公中使用的日常单相设备供电。
单相负载连接到线路和中性线之间Y形的一条腿上。
每个相位的总负载尽可能多地共享,以便为主三相电源提供均衡负载。
Y形接法还可以为更高电压上更高的功率负载提供单相或三相电。
单相电压是相位到中性电压。
另外还提供较高相间电压,如图8中的黑色矢量所示。
图8. V phase-phase = √3 x V phase-neutral
三角形接法最常用的情况是为功率较高的三相工业负载供电。
然而,通过沿着变压器线圈进行连接或“分接”,可以从三相三角形电源中获得
不同的电压组合。
例如,在美国,240V三角形系统可以有分相或中心分接线圈,提供两个120V电源(图9)。
为安全起见,中心分接点可以在变压器上接地。
在中心分接点和三角形接法的第三条“高脚”之间,还提供了208V电压。
图9. 三角形接法,采用“分相”或“中心分接”线圈
三相五线制的接线方式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把零线的两个作用分开,即一根线做工作零线(N),另外用一根线专做保护零线(PE),这样的供电接线方式称为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三线五线制包括三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
三相五线制的接线方式如下图所示。
该接线的特点是:工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有任何的电气连接。
由于该种接线能用于单相负载、没有中性点引出的三相负载和有中性点引出的三相负载,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三相负载不完全平衡的运行情况下,工作零线N有电流通过且是带电的,而保护零线PE不带电,因而该供电方式的接地系统完全具备安全和可靠的基准电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零线中断了,三相负荷中性点电位就要发生位移了。
中性点电位位移的直接后果就是三相电压不平衡了,有的相电压可能大大超过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380V),轻则烧毁电器,重则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而有的相电压大大低于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0V),轻则使电器无法工作,重则也会烧毁电器(因为电压过低,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设备中的电动机无法起动,时间长了也会烧毁)。
由于三相负荷是随机变化的,所以电压不平衡的情况也是随机变化的。
常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380V)三相三线制和(380/220V)三相四线制
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 系统、TN系统、IT 系统.其中TN 系统又分为TN-C、TN-S 系统.
T T 式供电系统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 T 系统.第一个符号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 表示负载设备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
TN 方式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 表示.TN-C 方式供电系统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NPE 表示,即常用的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TN-S 式供电系统是把工作零线N 和专用保护线PE 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作TN-S 供电系统,即常用的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IT 方式供电系统,其中I 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连续生产装置、大医院的手术室、ICU病房、地下矿井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