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物理:浮力-液面升降问题
初中物理——浮力与液面变化

液面变化类(与浮力有关)问题教学目的:掌握液面变化类问题的解题技巧【模块一】考点解析知识复习: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F浮=G排液=ρ液gV排浸没时V排=V物部分浸入时V排=V-V出2.物体的浮沉条件(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V排=V物)F浮<G物,下沉(ρ液<ρ物)F浮>G物,上浮(ρ液>ρ物)F浮=G物,悬浮(ρ液=ρ物)(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F浮=G物(V排<V物)液面升降问题类型一:容器中的固态物质投入水中后判断液面升降实质是比较前后V排的变化。
实验:情景如图所示,小船和石块一起漂浮在水中,将石块(或金属块)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面。
怎样用理论知识解释你看到的现象?理论推导:变化:如果将沉在水底的石块放入船中使船漂浮,液面如何变化?原因是:。
进一步探讨:从船中取出怎样的固态物质放入水中,水面不变?答:。
原因是:。
类型一的结论是:此类问题判断前后液面变化,实质是比较V排的变化,因为液体密度不变,浮力跟V排 有关,所以转化为判断浮力的变化。
若浮力变大,则V排 变大,液面 ;若浮力变小,则V排变小,液面 ;若浮力不变,则V排 不变,液面 。
从容器中往水中投放固态物质,也可以比较ρ物和ρ液的关系,若ρ物>ρ液,则液面 ;若ρ物≤ρ液,则液面 。
反馈练习:如图所示,一个小船中放有ABC 三个小球,小船和球一起漂浮在水面上,其中A 球密度小于水,B 球密度等于水,C 球密度大于水,小船可以自由的漂浮在水面上。
①只将A 球放入水中, 则A 球 (填浮沉状况),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②只将B 球放入水中, 则B 球 (填浮沉状况),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③只将C 球放入水中, 则C 球 (填浮沉状况),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④若将ABC 三球同时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则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完整版)浮力液面升降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技巧

液面升降问题的分析冰浮于液面的问题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在各类试卷中经常出现, 但由于这类问题的现象不太明显, 观察需要的时间较长,不为一般的学生所重视.即使一部分学生有意识地去进行观察, 出会现因为问题类型比较多, 而结论只有“升”和“降”两种, 常常出现而把现象和条件的对应关系混淆的现象,导致认识的偏差。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引起液面“升”、“降”的原因,准确把握条件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可以将各类问题进行分类处理,从最基本的漂浮在液面上的冰熔化成水后液面的升降问题为基点,逐步展开思考形成系统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思考,把许多有关物体浮沉及液面变化问题连成一个整体。
一、液面升降的主要类型有:类型一:纯冰浸于液体,熔化后判断液面升降1、纯冰在纯水中熔化;2、纯冰在盐水(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中熔化;3、纯冰在密度比水小的液体中熔化;类型二:冰块中含有其它杂质,冰块熔化后判断水面升降。
1、含有木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2、含有石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3、含有煤油(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液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类型三:冰块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冰块熔化后判断水面升降。
类型四:容器中的固态物质投入水中后判断液面升降1、固态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2、固态物质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3、固态物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二、解题关键:液面上升也好、下降也好,关键在于我们比较的问题是什么,确立好问题就知道如何下手。
实际上我们要比较的是冰熔化前(或物体投放前)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冰熔化成水后的体积(或物体投放后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若前体积大于后体积,液面下降;若前体积等于后体积,液面不变;若前体积小于后体积,液面上升。
三、判断方法1、比较体积变化法:比较的是冰熔化前(或物体投放前)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冰熔化成水后的体积(或物体投放后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若前体积大于后体积,液面下降;若前体积等于后体积,液面不变;若前体积小于后体积,液面上升。
中考物理复习《浮力液面高度变化量计算方法与技巧》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浮力液面高度变化量计算方法与技巧一、原理分析如何计算液面高度变化量呢?关键是弄清液面变化所对应的体积和相应的底面积,如图所示。
1.高度关系:+h h h ∆=∆∆浸物液①V h S ∆∆=排液容②(ΔV 排=V ②+V ③+V ④)V h S ∆∆=排浸物③(ΔV 排=V ①+V ④)2.体积关系:①V ①=V ②+V ③ ⇒ S 物·Δh 物=(S 容-S 物)·Δh 液⇒ S h h S S ⋅∆∆=-物物液物容 ②V ②+V ③+V ④= V ①+V ④ ⇒ S 容·Δh 液=S 物·Δh 浸 ⇒ S h h S ⋅∆∆=浸物液容3.递进关系:Δh 液 → Δp 液 → ΔF 液 → ΔF 浮 → ΔF 外二、例题分享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足够长的圆柱形金属块,容器底面积S 容=30cm 2,圆柱体底面积S柱=10cm 2,容器中盛有水,金属块吊在一根细线下,现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水未溢出,金属块上下底面始终和水面平行。
求:①若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达到15cm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多少?②若绳子从金属块底部刚好接触到水面时开始向下放下15cm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了多少?1.第1小问分析过程:要求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也就是求水位增加的高度。
如何求水位增加的高度呢?思维过程如下:当圆柱体浸入水中15cm时,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圆柱体一边下降,水位一边上升,圆柱体下降的深度加上水位上升的高度刚好为15cm。
由此可见,如何将动态变化过程转化为静态过程才是解题关键。
多数同学可能有这样的思维过程:假设原来水位不变,我们把圆柱体浸入水中后排开的水用容器接到,然后将排开的水再倒回容器中。
这个时候有两种思考:(1)倒入圆柱体两边的空白处,这样水位上升的高度,Δh=V排/(S容-S柱)。
显然,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就是15cm+Δh,跟题意矛盾。
浮力专题液面变化及其解题技巧(很全面很详尽)

液面升降问题的分析各种情况都包含,配有详图2018年2月11日对于液体中的物体由于某种变化而引起的液面升降问题的形式出现,本文介绍一种简便快捷的判断方法——“状态法”.(一)、状态法:就是对液体变化前、后的物体所处的状态进行比较来判断液面的上升、下将、不变的方法.(二)、状态法迅速判断液面升降方法:①若变化前后液体中的物体都处于漂浮、悬浮状态,而无沉体出现,则液面不变②若液体中的物体,在变化前无沉体,而变化后有沉体出现,则液面下降③若液体中的物体,在变化前有沉体,而变化后无沉体出现,则液面升高;说明变化前后液体中物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不变.(三)、证明设液体中的物体的总重为G,变化前后在液体中所受的总浮力分别为F浮、F浮′.若变化前后均无沉体出现,由浮沉条件知①F浮′=F浮=G,ρ液gV排′=ρ液gV排,则V排′=V排,液面不变.②若变化前无沉体,变化后有沉体,由浮沉条件知F浮=G,F浮′<G,则F浮′<F浮,即V排′<V排,故液面下降.③若变化前有沉体,变化后无沉体,由浮沉条件知F浮<G,F浮′=G,则F浮′>F浮,即V排′>V排,故液面上升.一、液面升降的主要类型有:类型Ⅰ:纯冰浸于液体,熔化后判断液面升降①、纯冰在纯水中熔化;②、纯冰在盐水(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中熔化;③、纯冰在密度比水小的液体中熔化;类型Ⅱ:冰块中含有其它杂质,冰块熔化后判断水面升降。
①、含有木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②、含有石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③、含有煤油(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液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类型Ⅲ:冰块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冰块熔化后判断水面升降。
类型Ⅳ:容器中的固态物质投入水中后判断液面升降①、固态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②、固态物质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③、固态物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二、解题关键:无论液面上升或者下降,关键在比较的问题是什么,确立好问题就知道如何下手。
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知识讲解

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一、判断液面升降方法:比较V排的变化物体浸在液体中,若浮力变大,V排变大,液面;若浮力变小,则V排变小,液面;若浮力不变,则V排不变,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1、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杯中水面_______.2、(1)如图所示,小船和石块一起漂浮在水中,将石块(或金属块)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后,水面。
(2)如图2所示,在一较大容器的水面上放一木块,木块上面放一个体积为1dm3、重7.84N的物体,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物体都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3、将冰块分别放在水、盐水和煤油(或酒精)中,冰块完全熔化后,判断液面的变化。
1)冰块放在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2)冰块放在盐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3)冰块放在煤油(或酒精)中,沉底,熔化后,液面。
4、冰块内包有一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水面。
5、冰块内包有一个石块(石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石块(填浮沉状况),则水面。
检测:1.(1)在图中,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水面上浮有木块甲,在甲上放有铁块乙,甲与乙之间用细绳相连,当木块翻转,铁块乙没入水中时,则()A.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不变 B.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降低C.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升高 D.容器内液面高度先升高后降低(2)现将绳子剪断,当木块和铁块都静止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铁块沉底,木块漂浮 B.水面下降,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C.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小 D.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2.重为5N 的木块A ,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最终木块所受浮力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填“增加”或“减小”)了。
浮力专题:浮力习题中的液面变化问题(有答案)

浮力专题:浮力习题中的液面变化问题【例1】(纯冰熔于液体)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答案】(1)不变;(2)上升【解析】液面是否变化,关键是看V排是否等于V化水。
(1)①当冰漂浮时,依漂浮条件知,F浮=G冰即ρ水ɡV排= G冰= m冰g ∴V排=m冰/ρ水②冰化成水后,冰的质量与水的质量没有变化即m化水= m冰∴V化水=m冰/ρ水③所以V排=V化水即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不变。
(2)同理:纯冰浮在盐水液面上,当冰熔化后液面将上升。
练习1:若一冰块在水中,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块完全熔化后,容器内的水面将怎样变化?【答案】上升【解析】冰块没有漂浮在水面上,冰块所受浮力小于冰块所受重力,∴熔化前F浮<G冰,即ρ水g V排<G冰,故得V排<m冰/ρ水。
熔化为水的体积V化水=m水/ρ水= m冰/ρ水,∴V排<V化水,即熔化后水面要上升。
【例2】(冰中有杂质)在盛水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冰中夹着一小木块,问:(1)当冰完全熔化为水时,水面将如何变化?(2)若冰中夹杂着一小石块,冰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答案】(1)不变;(2)下降【解析】方法一:比较体积变化法①冰块漂浮时:F浮=G冰+G木即ρ水gV排= G冰+G木,V前排= (m冰+m木)/ ρ水=m冰/ρ水+m木/ρ水②当冰块化成水时:m化水= m冰∴V化水=m冰/ρ水又因为木块仍漂浮,F木浮= G木即ρ水gV木排= m木g ∴V木排=m木/ρ水V后排=V化水+V木排= m冰/ρ水+ m木/ρ水 (2)由(1)(2)得:V前排= V后排故当冰完全熔化成水时,水面不变。
方法二:比较浮力变化法熔化前冰块和木块都漂浮∴F前浮= G冰+ G木熔化后熔化成的水悬浮,木块仍漂浮∴F后浮= G化水+ G木又G化水= G冰所以F前浮=F后浮,即熔化前后所受浮力不变,所以液面将不变。
3 浮力——液面升降问题(原卷版)

B.A的一半浸入水中前后,台秤的示数变化了
C.若剪断细线,A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
D.若剪断细线,待液面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11、小科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水盆中的水面将会(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一不小心倾斜沉入水底,水盆底受水的压强将会(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一、液面升降的三种情形
1、物体浸没
2、物体部分浸入
方法一:
方法二:
V1=2V2
V3+V1=V3+2V2
3、剪断绳子
液面升降:
二、液体和固压变化量:Δp水、ΔF水、ΔF桌、Δp桌
柱形容器中装有0.2m深的水,容器底面积为0.02m2,将重为10N,体积为1×10-3m3的正方体A放入上述液体中,A完全浸没且完全没有水溢出,求:
(1)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Δp水;
(2)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ΔF水;
(3)容器对桌面压力变化量ΔF桌;
(4)容器对桌ρ水gΔh=1.0×103kg/m3×10N/kg×0.05m=500Pa
(2)ΔF=ΔpS=500Pa×0.02m2=10N
(3)F压1=F支1=G液+G容F压2=F支2=G液+G容+G物ΔF桌= F压2-F压1=G物=10N
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0cm2,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待木块再次静止时,容器中水面将下降的高度是( )
A.4.0×103mB.6.0×10-3mC.1.0×10-2mD.1.6×10-2m
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

(3)
.
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
.
2.小红的妈妈有一只翠玉手镯,她想知道手镯的密度。现在只有如
下器材:一个水槽和足量的水、细线、刻度尺、一个正方体木块。请你
按照下面的实验设计思路,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利用测量中的表
示符号和水的密度ρ水,写出测量翠玉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实验 步骤:
①水槽中装入适量水,将木块放入水槽中,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h1;
5
【浮力与密度实验练习】
1.用图所示的方法可以粗测出橡皮泥的密度.请你将李明同学测橡皮泥密度的实验步
骤补充完整,并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实验步骤:
(1)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烧杯中水的深度 h1. (2)将橡皮泥捏成球状后放入烧杯中(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
测出此时烧杯中水的深度 h2.
9.下图是常见的厕所自动冲水装置原理图,水箱内有质量 m1=0.4kg,体积 V1=3×10-3m3 的浮筒 P,另有一厚度不计,质量 m2=0.2kg,面积 S2=8×10-3m2 的盖板 Q 盖在水箱底部 的排水管上,用细线将 P、Q 连接,当供水管上流进水箱的水使浮筒刚好浸没时,盖板 Q 恰好被拉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当盖板 Q 恰好被拉开 的瞬间,求:(1)浮筒受到的浮力大小。 (2)细线对浮筒 P 的拉力大小。(3)水箱中水的深度。
量△V 水=
。
,加入水
*若木块被按压又下降 h(水未溢出),则水面升高高度△h2=
。
2、将木块(密度为ρ,底面积 S0,高为 h0)立放于容器中(容器底面积 S0),
向 容 器 中 加 水( ,密 度 为 ρ 水 ),水 面 高 度 为 h ,木 块 未 浮 起 ,则 V 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积变化?
—物体排开液体的总体积变化? —浮力变化?
(1)船中物问题 思路:整体法
船和物 均漂浮
h
S
V排总不变
h1 F总浮 G总
G总不变
S
F总浮不变
液面不变h1=h
F浮总
G总 h
S
甲图
V排总变小
思路:
F船浮
甲图中
船和物
G船 N h2 漂浮
F球浮
液面上升h1〉h
(3)冰中物,冰熔化问题
物 水
h
水
水
h
h1
水
S
S
S
等效
熔化
液面不变hh
h1
水
S
S
等效
S
熔化
液面下降 h1 h
4、浮力与压力、压强相结合问题
h
h1
h1
h1
h1
S
S
S
S
S
甲
乙
丙
丁
hS V水 h1S V水 V排 hS V排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 从无到有
(2)找准研究对象,对其受力 分析,画受力分析图
(3)列力的关系式,注明角标
(4)必要时把浮力、重力带入展开
F浮 液g V排
G物 物g V物
F压 PS 液g hS 液gV排 F浮
4、浮力与压力、压强相结合问题
h1
h2
hS V排总
S
S
h1S V水 V排总 h2S V水 V排 总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 有中有变
F压 PS 液g hS 液g V排 F浮
5、浮力计算题解题思路
(1)边审题边画图,明确物理 状态、过程和条件
F总浮 G总
S
乙图
G球
乙图中
F球浮 G球
F总浮变小
液面下降 h2 h
(2)冰熔化问题
思路: 冰漂浮
F浮 G冰 G化水
m排水 m冰 m化水
h
h1
水
水
水V排 水V化水
S
S
点题:实际就是
比较V排和V化水
V排 V化水
液面不变h1=h
盐水
S
h
盐水
S
h
h1
淡盐水
S
V排 V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