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等值线专题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等值线图的判读专题

等值线图的判读整理:付茂坤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震线图、等盐度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太阳高度线图、等太阳辐射线图等。
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就是等温线、等压线和等高线图,其它各类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分析方法均可借鉴这三者。
等值线图共同的判读方法:⒈分析等值线的数值、疏密和弯曲情况;⒉都适用“高低规律”——所谓“高”是指等值线的弯曲部位向高值凸出(即每条等值线弯曲的凸出部位指向等值线数值递增的方向),这时弯曲所示部位为相对低值区域;“低”与“高”相反,即等值线的弯曲部位向低值凸出,弯曲所示部位为相对高值区域。
⒊都要分析该等值线的影响因素。
一、等温线图的判读㈠概念:等温线图:表示温度的空间分布变化的图。
㈡分类:气温的等温线图和水温的等温线图。
㈢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地理纬度)、下垫面(地形、地势)、海陆分布、大气环流、洋流等。
㈣判读方法:⒈判断南北半球:温度一般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⒉判断地形:山地:在闭合的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气温越低;盆地:在闭合的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气温越高。
⒊判断地势:地势高:在非闭合的等温线图中,地势高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地势低:在非闭合的等温线图中,地势低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
⒋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由于海水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同纬度地区)正好相反。
北半球冬季(一月):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北半球夏季(七月):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⒌判断大气环流:一般,等温线的排列和大气环流的方向往往是垂直的。
如我国夏季风等温线呈东北——西南向排列,与夏季风的风向(东南风)基本垂直;欧洲一月等温线呈西北——东南向排列,与西风(西南风)基本垂直。
⒍判断洋流流向和性质:流向: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性质: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是暖流,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凸出是寒流。
高三地理复习等值线专题.ppt

二、等值线图的类型、功能和判读 (一)类型与影响分布的因素 (二)等值线有两个功能. (三)等值线的判断方法。
一看数值。 二看它延伸的方向。 三看递增递减规律。 四是看疏密程度
(一)类型与影响分布的因素
等高线 等深线 等温线
等值线类型
等降水量线
等太阳辐射量线
等压线 等压面
等盐度线
影响分布的因素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 等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 等 纬度、太阳高度、海拔高度、云雾量 等 热力作用(气温)、动力作用
海拔高度、热力作用(气温)、动力 作用 蒸发量、降水量、洋流、径流等
(二)等值线有两个功能.
等值的功能 界限的功能
B 图上距离2厘米
例5 读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图(图4,单位:百柏),回答1~2题。
1.图4中,此时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地区是
A 锋面雨带的位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山东半岛 B.长江三角洲 C.云贵高原 D.台湾岛
2.下列城市中,月平均气温和相应月降水量符合图4所示季节的是
A.巴 黎——3 ℃,35 mm
B.旧金山——14 ℃,51 mm
(三)等值线的判断方法
二看它延伸的方向
三看递增递减规律
2、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 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
100°
110°
32°
5500
26 °
如何分析等值线弯曲意义和原因?
a
b
a
c
b
d
c
d
图2
图3
高考地理 专题特殊等值线的判读专题课讲解

(6)看递变: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 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
(7)看特殊: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 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
等值线的类型非常多,而且每年高考试题中还在不断 的创新,出现新的知识.“新知识”是指试题情境中提供 的教材之外的知识,这类试题往往会在试题中给出“新知 识”的定义。解答此类试题的重点在于短时间内理解“新 知识”,并迅速将其与所学过的地理原理、规律联系起来。 因此解答平时练习没有见过的等值线试题时,除了遵循等 值线的共性外,还要注重从题干中获取该类型等值线信息, 从而转化为学过的知识,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其解题 思路如: 1.识别该等值线反映何种地理事物; 2.分析影响该地理事物分布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从曲线走向、弯曲情况、疏密程度、数值等方面进行 描述、分析等。
气温的日较差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 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 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 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较差
在一年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月份和一个最 低月份之差为气温年较差。北半球通常最高温度 出现在7月,最低温度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解析】第(1)题,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明显向北弯
曲,说明该区域油菜开花日期较同纬度地区早。四川
盆地因北侧高山阻挡冬季风,气温较我国同纬度其他
地区高。
第(2)题,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
高温多雨,适合种植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的水稻;冬
季温暖少雨,满足油菜生长对水热的需要;故在此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限时训练(八)

限时训练(八)-等值线专题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 )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图3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完成3-5题。
3.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雪量B.温度C.光照D.地形4.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 )A.农田B.林地C.城区D.乡村5.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图5(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
图5(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
完成6-7题。
6.根据图5(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5(a)中的A.①B.②C.③D.④7.图5(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顺序是A.Ⅰ、Ⅱ、ⅢB. Ⅱ、Ⅰ、ⅢC.Ⅲ、Ⅰ、ⅡD.Ⅲ、Ⅱ、Ⅰ(2011年大纲全国卷,9~10)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如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
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回答8~9题:8.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9.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2010年山东文综,3)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等值线专题b

36°
我国东部沿海等高线分布图
①
a
b
②
N E
36°
500
D 甲 丙 乙
c
A
丁
35°
200
B
35°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 ①、②,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 ①更合理。 因为从①处引水,河水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36°
我国东部沿海等高线分布图
①
a
b
②
N E
36°
500
D 甲 丙 乙
C A
-18 B -12
4、说明C地发展葡萄生 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18 国界 河流
D ⊕E
地形平坦,气温的日较差大,气候干燥,光热充足
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
(十三)规律总结实际应用
(新坐标22页) (单位:度)
15
1、据等温线数值变化特点判断南北半球:
20
度数向北 递减 为北半球
25
陆地
海洋
ab线可能发育小河,由西南流向东北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线;由高值指向低值)
潜水补给河水
河流剖面等流速分布图 (新坐标29页1题)
a b
水流流向
d
c
船
长江两岸谚语: “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
比较:1、垂直方向:河底与水面的流速 2、(水面)水平方向:岸边和最大水深处
谢谢 再见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等值线专题
1、等高线概念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用线连接起来 所组成的线
2、其他等值线的概念
在地图上,把……相等的点用线连接起 来所组成的线
3、思考:在地理上还有哪些等值线呢
高三地理等值线专题(习)

高三地理等值线专题一、高考链接:等值线图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出题,以选择题或读图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并且题目能很好地体现高考指导思想。
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在中学所学这些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1.等值线的判读一般需掌握“五读”①读数据②比大小③看稀密④析弯曲⑤判方向2.立意角度①等值线的数值判读②相对差值的判读③等值线走向及分布规律的描述④分布变化及成因分析⑤弯曲方向判读及成因分析⑥地理事物的运动方向判断三、方法领悟:1、读数据(1)读等值线(面)上的点:规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2)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闭合线内大于大的,小于小的.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稀密: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①、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关系:等高线凸出的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河流流向是等高线数值变小的方向②、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关系: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③、等温线弯曲与纬度或南北方向的关系:高——高,低——低;1——陆——南,7——陆——北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
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常见等值线影响弯曲的因素:1、等温线(1)水平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太阳辐射逐渐递减②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热岛效应”)原因: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释放大量热量③我国等温线:夏季稀——直射北半球,北方昼长,多晴天,南方多阴雨,太阳辐射相差较小。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等值线专题

等 值 线
等值线基础知识:
•
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等值线图则 是在地图上利用一组等值线显示地理现象的地面 和空间的连续分布,及其均匀渐变的现象。
等值线图能用来反映地理要素的时空 分布特征的示意图。它能说明所表达事象 在地图上任何一点的数值或强度。
等值线图判读基本方法汇总
1.读图名, 1.读图名,读出什么事象的等值线图 读图名 ——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2.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2.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等值线的疏密代表数值的变化幅度大小 等值线的疏密代表数值的变化幅度大小; ——等值线的疏密代表数值的变化幅度大小; 3.读数值 最大值、最小值、递变规律、 读数值, 3.读数值,最大值、最小值、递变规律、成因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 并分析其成因; 并分析其成因; 4.等值线走向可以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4.等值线走向可以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要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来判读并解释成因 要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来判读并解释成因; ——要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来判读并解释成因; 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只能相同或相差一个等值距离; 5. 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只能相同或相差一个等值距离; 6.等值线的弯曲方向用 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等值线的弯曲方向用“ 6.等值线的弯曲方向用“凸低为高、凸高为低”来判别
★重难点突破——等值线问题解题技巧几例 重难点突破 等值线问题解题技巧几例
1、等值线图上数值高低的判读法——切线法: 等值线图上数值高低的判读法——切线法: ——切线法
具体应用,总结归纳出: 具体应用,总结归纳出:
等值线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等值线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