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电阻或电阻率测试的主要因素
电阻率与电阻计算

电阻率(1)定义或解释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常用单位是欧姆·平方毫米/米。
(3)说明①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
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即ρ=ρo(1+at)。
式中t是摄氏温度,ρo是O℃时的电阻率,a是电阻率温度系数。
②由于电阻率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对于某些电器的电阻,必须说明它们所处的物理状态。
如一个220 V 1OO W电灯灯丝的电阻,通电时是484欧姆,未通电时只有40欧姆左右。
③电阻率和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电阻率是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电阻是反映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
影响电阻或电阻率测试的主要因素中国静电信息网a.环境温湿度一般材料的电阻值随环境温湿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对而言,表面电阻(率)对环境湿度比较敏感,而体电阻(率)则对温度较为敏感。
湿度增加,表面泄漏增大,体电导电流也会增加。
温度升高,载流子的运动速率加快,介质材料的吸收电流和电导电流会相应增加,据有关资料报道,一般介质在70C时的电阻值仅有20C时的10%。
因此,测量材料的电阻时,必须指明试样与环境达到平衡的温湿度。
b.测试电压(电场强度)介质材料的电阻(率)值一般不能在很宽的电压范围内保持不变,即欧姆定律对此并不适用。
常温条件下,在较低的电压范围内,电导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材料的电阻值保持不变。
超过一定电压后,由于离子化运动加剧,电导电流的增加远比测试电压增加的快,材料呈现的电阻值迅速降低。
由此可见,外加测试电压越高,材料的电阻值越低,以致在不同电压下测试得到的材料电阻值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导致材料电阻值变化的决定因素是测试时的电场强度,而不是测试电压。
对相同的测试电压,若测试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同,对材料电阻率的测试结果也将不同,正负电极之间的距离越小,测试值也越小。
电阻率检测标准

电阻率检测标准电阻率是指物质的导电性能的量化指标,表示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下通过物质的电流密度与施加的电场强度之比。
电阻率是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常用于评价材料的导电性能和质量。
电阻率的检测标准是为了确保电阻率的准确度和可比性,从而在工程和科学应用中提供可靠的数据。
一、电阻率检测标准的意义电阻率是描述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航空航天、材料科学等领域。
电阻率的准确度和可比性对于材料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电阻率检测可以确保不同实验室和企业之间获得的数据具有可比性,能够提高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的可靠性。
同时,标准化检测还能够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度,有效避免因操作不当、仪器误差等问题导致的测试误差。
二、电阻率检测标准的内容电阻率检测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电阻率测量的方法和原理:标准应明确电阻率测量的方法和原理,包括不同类型材料的测量方法,如固体材料、液体材料和气体材料等。
2.电阻率测量的装置和设备:标准应规定电阻率测量所需的装置和设备,包括电源、测量电路、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
3.电阻率测量的条件和环境:标准应规定电阻率测量的条件和环境,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这些条件和环境对电阻率测量结果有重要影响,应予以标准化。
4.电阻率测量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标准应规定电阻率测量结果的计算方法和表示方式,常用的表示方式有科学计数法、国际单位制等。
5.电阻率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标准应做出电阻率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和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6.电阻率测量的质量控制:标准应规定电阻率测量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仪器的校准和验证、试样的制备和处理等。
三、电阻率检测标准的制定过程电阻率检测标准的制定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制定电阻率检测标准需要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了解当前的研究和应用状况。
2.召开专家会议进行讨论和研究:组织相关专家和学者召开会议,就电阻率的测量方法、装置、条件等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确定标准的编制方案。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要点及影响因素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要点及影响因素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电力企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电线电缆是我国重点工业产品之一,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很多领域。
电线电缆的产品质量关系到国计民生和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而导体直流电阻是表征电缆导电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导体直流电阻超过国家标准技术参数时,使用过程中,电流通过导体,就会加大线路上的损耗,使得电线电缆发热加重,从而加速包覆在导体外面的绝缘和护套材料的老化,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供电线路漏电、短路,引发火灾事故。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便是考核电阻超标的一项重要试验。
检验仅是依据国家产品标准,在生产中及生产完成后的成品进行的质量检测。
产品质量属性是客观存在的,检验后仅是明示,不检验,也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词: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要点;影响因素引言在日常的检验检测工作中,检测电线电缆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导体直流电阻值,只有准确的测量数据,才能正确评价产品是否合格,因此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尤为重要。
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评定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确定扩展不确定度,才能对测量结果正确评价。
下面就以GB/T5023.2-2008/IEC60227-2:200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为例做具体介绍。
1导电线芯直流电阻试验导电线芯直流电阻是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电性能很重要的指标之一。
一般要求导线电阻小,以减少线路损耗。
个别特殊产品要求电阻在某一范围内(如高压阻尼点火线),也有的产品没有严格的电阻要求(矿工帽灯线、爆破线等)。
导线的电阻在标准中规定为直流电阻不大于某一个值或直流电阻率不大于规定值。
金属导体材料直流电阻的测量已有比较成熟的试验方法,但在应用到电线电缆产品时,由于导电线芯大多是绞线,特别是大截面积绞线结构时,沿用一般的直流电阻测量方法,常不易得到正确的测量数值,故在探讨通用的试验要求外,还将进一步分析影响测量正确性的因素。
绝缘电阻的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无关, 不用进行温度的换算, 便于比 i。在图 1 中表示了设备绝缘在直流
较。可以较好地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电压 作 用 下 通 过 的 电 流 和 时 间 的 关
适用于电容量较大的设备。
系曲线。
极化指数。采用 10 min 和 1 min
用初始电流和稳态电流之比,
的绝缘电阻的比值。同样该值和温 可以表示绝缘的受潮程度, 在工程
电阻、吸收 比 、极 化 指 数 的 区 别 是 在
泄露电流 iL。它包括表面泄露电
读数的时间上, 这 3 种参数各有用 流和容积泄露电流。这是绝缘中带
途和特点, 可以互为补充。测量电气 电质 点 在 电 场 力 的 作 用 下 发 生 移 动
设备 的 绝 缘 电 阻 时 , 应 把 被 测 设 备 而形成的。电流增加, 绝缘电阻就减
题。它可以发现绝缘的整体和贯通
吸收电流 ia。它是由缓慢极化而
性受潮的集中缺陷, 对局部缺陷反 形成的( 自由离子的移动) , 随时间
映不灵敏。
的增长而缓慢地减小, 它和被测试
吸 收 比 。 采 用 读 数 为 1 min 和 设备的受潮情况有关。
15 s 的绝缘电阻的比值, 该值和温度
这 3 种电流的合成便是总电流
《农村电工》2006 年第 5 期
农电技术
栏目主持 柳 鸣
绝缘电阻的测量 及 影响因素分析
( 274400) 山东省曹县供电公司 申卫民 王付生
1 测量方法
然后缓慢地减小到接近恒定值。总
测 量 电 气 设 备 的 绝 缘 电 阻 使 用 的电流由泄 露 电 流 、电 容 电 流 、吸 收
一台兆欧表就可以进行。测量绝缘 电流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接地电阻的正确测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控制

接地电阻的正确测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控制摘要:接地电阻表是一种常用的安全保护测量仪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设备的测量。
电阻表作为测量仪器的人身安全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操作人员的安全。
由于铁路现场恶劣的运行环境等因素,接地电阻表经常出现各种故障。
Zc-8型手动接地电阻表是电气测量检定中常用的型号。
以该仪表为例,介绍了日常检定中的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快速维护方法。
关键词:接地电阻;正确测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1接地电阻的影响因素1.1土壤电阻率耗散电阻是指现有的地面接触与下半身在围绕地面以半球形形式耗散时产生的总电阻值。
因为基体上的半球标记越接近,电阻值越低,反之,电阻值越低。
根据验证确认,发现单个停止体的距离超过20m,无论底层大小,估计的电流质量、电阻和所有电位都为零。
此时,扩散电的接地电阻不是恒定的,而是与接地电阻和测量值相对应,而不是接地线的大小。
由于土壤电阻是影响电气保护系统基本电阻的主要因素,因此土壤电阻取决于土壤性质、含水量、温度、化学成分等细节。
系统只有通过准确测量接地电阻,才能在设备的设计中设置符合相应标准的电气保护系统。
1.2 下半身的大小、形状和对齐方式因为地板的阻力等级与土壤的结构、地面阻力和土壤的体积大小密切相关。
因此,适当的分支可以通过增加下体尺寸来有效降低抗质量成本。
为了防止相邻下体之间的保护作用,造成输入线的电流分布产生间隙,影响限位器的使用速度,设计人员通过降低电步来提高限位器的使用速度和接触电压。
1.3 反对沟通接触阻力是指它从下半身表面延伸到周围地面时遇到的阻力。
该值与当前在世界上流动的两个通道的接口可以产生差异的连接值相同。
接触电阻不仅是接地电阻的量度,还与接地特性的类型和电气保护装置的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有关。
例如黄黏土的复合效果比砾石好得多。
电力系统保护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在施工大到足以承受地面计算后测量接地电阻,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将地体周围的土壤连接起来,以提高着陆体周围的地面密度。
电阻率法的基础知识1

矿物名称
赤铁矿
锡石 辉锑矿 软锰矿 菱铁矿 鉻铁矿 闪锌矿 钛铁矿
电阻率值 (.m)
103 ~ 106 108 ~ 100 100 ~ 102 100 ~ 108 100 ~ 103 100 ~ 106 103 ~ 105 103 ~ 105
b、岩、矿石的电阻率
• 矿物电阻率值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同种矿物可 有不同的电阻率值,不同矿物也可有相同的电阻率 值。因此,由矿物组成的岩石和矿石的电阻率也必 然有较大的变化范围。
计算公式如下:
Rs/L
注
(U / I ) (s / L)(.m)
电阻率(ρ)单位是欧姆·米,记作Ω·m。 用电导率σ表示时,其单位为西门子每米,记作s/m。 电导率和电阻率互为倒数,成反比性。
a、矿物的电阻率
固体矿 物按导 电机理 分为:
各种天然金属均属于金属导体 金属 导体 较重要的天然金属有自然金和
几种常见岩石的孔隙度
分类 沉 积 岩
变 质 岩
岩石名称 土壤 砂 粘土
砾石 页岩 砂岩 灰岩 结晶石灰岩 片麻岩 大理岩
空隙度/% 20.0~69.4 15.0~63.2 10.1~62.9
20.2~37.7 1.5~44.8 2.0~18.4 0.7~10 0.9~8.6 0.4~7.5 0.1~2.1
为了表征层状岩石的平均导电性,定义其平均电阻率为
m n • t
⑵、岩(矿)石的电阻率
——与所含水分的关系
地下水及其他天然水的电阻率均较低,通常小于 100Ω.M,并且含盐分越多,电阻率值越低。岩、矿石中 所含水分的多少(或湿度大小)对其电阻率值有较大影响。
一般含水量大的岩石电阻率较低,而含水量小或干燥 岩石的电阻率较高。岩石含水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岩石 本身的孔隙度及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在潜水面以下,岩 石孔隙通常被地下水所充满,此时,岩石的湿度便等于其 孔隙度。
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23导体的电阻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由 ρ=RlS得出,电阻率 ρ 与导体的电阻 R 成正比,与导体 的横截面积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对吗?
提示:不对.
课堂讲练互动
考点一 对电阻定律的理解
1.公式 R=ρSl 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1)ρ 表示材料的电阻率,与材料和温度有关.反映了导体的 导电性能,在数值上等于用这种材料制成 1 m 长、横截面积为 1 m2 的导线的电阻值,ρ 越大,说明导电性能越差,ρ 越小,说明 导电性能越好.
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 R=ρSl 中各 量的含义和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其次,要根据题意建立 起相应的物理模型,再运用有关的规律进行求解.
【例 2】 A、B 两地相距 40 km,从 A 到 B 两条输电线的 总电阻为 800 Ω.若在 A、B 之间的某处 C 两条线路发生短路, 为查明短路地点,在 A 处接上电源,测得 A 处两端电压为 10 V, 导线中电流为 40 mA.求短路处距 A 多远?
(2)l 表示沿电流方向导体的长度. (3)S 表示垂直于电流方向导体的横截面积. 如图所示,一长方体导体若通过电流 I1,则长度为 a,横截 面积为 bc;若通过电流 I2,则长度为 c,横截面积为 ab.
2.R=UI 与 R=ρSl 的区别与联系
3.应用实例——滑动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 (2)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 结构简图如图所示,要使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正确的 连接是接 A 与 D 或 C,B 与 C 或 D,即“一上一下”;要使滑 动变阻器起到分压作用,要将 AB 全部接入电路,另外再选择 A 与 C 或 D 及 B 与 C 或 D 与负载相连,当滑片 P 移动时,负载 将与 AP 间或 BP 间的不同长度的电阻丝并联,从而得到不同的 电压.
影响电阻测试的五大因素

影响电阻测试的五大因素
本文介绍影响电阻或电阻率测试的五大主要因素,包括:环境温湿度、测试电压(电场强度)、测试时间、测试设备的泄漏和外界的干扰。
a.环境温湿度
一般材料的电阻值随环境温湿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对而言,表面电阻(率)对环境湿度比较敏感,而体电阻(率)则对温度较为敏感。
湿度增加,表面泄漏增大,体电导电流也会增加。
温度升高,载流子的运动速率加快,介质材料的吸收电流和电导电流会相应增加,据有关资料报道,一般介质在70C时的电阻值仅有20C时的10%。
因此,测量材料的电阻时,必须指明试样与环境达到平衡的温湿度。
b.测试电压(电场强度)
介质材料的电阻(率) 值一般不能在很宽的电压范围内保持不变,即欧姆定律对此并不适用。
常温条件下,在较低的电压范围内,电导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材料的电阻值保持不变。
超过一定电压后,由于离子化运动加剧,电导电流的增加远比测试电压增加的快,材料呈现的电阻值迅速降低。
由此可见,外加测试电压越高,材料的电阻值越低,以致在不同电压下测试得到的材料电阻值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导致材料电阻值变化的决定因素是测试时的电场强度,而不是测试电压。
对相同的测试电压,若测试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同,对材料电阻率的测试结果也将不同,正负电极之间的距离越小,测试值也越小。
c.测试时间
用一定的直流电压对被测材料加压时,被测材料上的电流不是瞬时达到稳定值的,而是有一衰减过程。
在加压的同时,流过较大的充电电流,接着是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电阻或电阻率测试的
主要因素
一、环境温湿度
一般材料的电阻值随环境温湿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对而言,表面电阻(率)对环境湿度比较敏感,而体电阻(率)则对温度较为敏感。
湿度增加,表面泄漏增大,体电导电流也会增加。
温度升高,载流子的运动速率加快,介质材料的吸收电流和电导电流会相应增加,据有关资料报道,一般介质在70C时的电阻值仅有20C时的10%。
因此,测量材料的电阻时,必须指明试样与环境达到平衡的温湿度。
二、测试电压(电场强度)
介质材料的电阻(率)值一般不能在很宽的电压范围内保持不变,即欧姆定律对此并不适用。
常温条件下,在较低的电压范围内,电导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材料的电阻值保持不变。
超过一定电压后,由于离子化运动加剧,电导电流的增加远比测试电压增加的快,材料呈现的电阻值迅速降低。
由此可见,外加测试电压越高,材料的电阻值越低,以致在不同电压下测试得到的材料电阻值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导致材料电阻值变化的决定因素是测试时的电场强度,而不是测试电压。
对相同的测试电压,若测试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同,对材料电阻率的测试结果也将不同,正负电极之间的距离越小,测试值也越小。
三、测试时间
用一定的直流电压对被测材料加压时,被测材料上的电流不是瞬时达到稳定值的,而是有一衰减过程。
在加压的同时,流过较大的充电电流,接着是比较长时间缓慢减小的吸收电流,最后达到比较平稳的电导电流。
被测电阻值越高,达
到平衡的时间则越长。
因此,测量时为了正确读取被测电阻值,应在稳定后读取数值或取加压1分钟后的读数值。
另外,高绝缘材料的电阻值还与其带电的历史有关。
为准确评价材料的静电性能,在对材料进行电阻(率)测试时,应首先对其进行消电处理,并静置一定的时间,静置时间可取5分钟,然后,再按测量程序测试。
一般而言,对一种材料的测试,至少应随机抽取3~5个试样进行测试,以其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四、测试设备的泄漏
在测试中,线路中绝缘电阻不高的连线,往往会不适当地与被测试样、取样电阻等并联,对测量结果可能带来较大的影响。
为此:
为减小测量误差,应采用保护技术,在漏电流大的线路上安装保护导体,以基本消除杂散电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高电压线由于表面电离,对地有一定泄漏,所以尽量采用高绝缘、大线径的高压导线作为高压输出线并尽量缩短连线,减少尖端,杜绝电晕放电;
采用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绝缘材料制作测试台和支撑体,以避免由于该类原因导致测试值偏低。
五、外界干扰
高绝缘材料加上直流电压后,通过试样的电流是很微小的,极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造成较大的测试误差。
热电势、接触电势一般很小,可以忽略;电解电势主要是潮湿试样与不同金属接触产生的,大约只有20mV,况且在静电测试中均要求相对湿度较低,在干燥环境中测试时,可以消除电解电势。
因此,外界干扰主要是杂散电流的耦合或静电感应产生的电势。
在测试电流小于10-10A或测量电阻超过1011欧姆时;被测试样、测试电极和测试系统均应采取严格的屏蔽措施,消除外界干扰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