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风系统、水系统

合集下载

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四风”与“三水”

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四风”与“三水”

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四风”与“三水”空调:就是空气调节,就是利用空调系统将空气的湿度、温度等处理到我们需要的状态,在I-D图上可以表示出来的!那么通俗的讲,送风:就是利用空调箱的送风口(空调箱的前段),将处理好的空气,比如说22℃相对湿度60%啊,人体正常情况下感觉很舒服,也就是这些让我们感觉很舒适的空气通过送风管道,传到我们需要的房间,比如办公室啊。

送风管的截面积是直接影响到送风的风速的风速大了当然我们就感觉不舒服了!呵呵!然后是回风:若一直让送风管里的风吹进房间,则房间的由送风产生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所以要考虑到回风,之所以叫回风,就是由回风口,通过回风管到空调箱的末端,再次经过空调箱内部增除湿啊,增减温啊等措施,达到我们需要的空气温度,通过送风口再送到房间里,如此循环。

这只是简单的说明下,那为什么有新风:因为室内都是我们呼吸的空气,由于空气的污浊,循环风的尘埃,以及一些泄露等等,就要有室外新风的补充,新风也是通过新风管来到空调箱的,一般在回风端和回风是垂直的那段风管!排风嘛,就是一些腐蚀气体,有害气体,不能用回风回到空调箱重新换气,就要排到室外,当然有些还要经过处理!整个过程就是:回风+新风=送风。

冷冻水是把空调机组制出的冷量通过管道、水泵送入房间,再由房间的风机盘管交换给空间,简单讲,冷冻水就是把冷量从空调机房传送到使用房间的运输工具。

(补:冷冻水循环系统:该部分由冷冻泵、室内风机及冷冻水管道等组成。

从主机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冷冻水由冷冻泵加压送入冷冻水管道(出水),进入室内进行热交换,带走房间内的热量,最后回到主机蒸发器(回水)。

室内风机用于将空气吹过冷冻水管道,降低空气温度,加速室内热交换)。

冷却水是空调机组在制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通过管道、水泵送入室外冷却塔进行冷却,也就是讲,冷却水就是把空调主机产生的热量送出室外的运输工具。

(补:冷却水循环部分:该部分由冷却泵、冷却水管道、冷却水塔及冷凝器等组成。

中央空调水系统以及风系统的测试与平衡调整

中央空调水系统以及风系统的测试与平衡调整

中央空调水系统以及风系统的测试与平衡调整通则1.01 范围A. 测试、调整及平衡风管系统。

B. 测试、调整及平衡水管系统。

C. HVAC系统最后运作情况下之量测。

D. 设备运作情况下影响之量测。

E. 设备运作情况下振动之量测。

1.02 参考资料A. AABC –系统平衡之国家标准。

B. ADC –风口测试指标。

C. ASHRAE 111 - 建筑物空调冷冻系统实用测试、调整及平衡。

D. SMACNA –空调系统之测试、调整及平衡。

1.03 检查A.确定系统已完工并可运作,确认下列情况。

1.系统已启动并运转在安全正常情况下。

2.温度控制系统已安装可运作。

3.电气设备之热过载保护皆已装妥。

4.后置过滤网已清洁装妥,如有需要,在后置过滤网前装上暂时滤网。

5.风管系统已清洁。

6.风机运转正常。

7.防火及风量闸门已装上并开启。

8.空气盘管鳍片已清洁。

9.维修门已关上风管末端已加罩。

10.出风口已装妥接上。

11.风管系统之漏风率已达最小值。

12.水系统已冲洗、灌满、释气。

13.水泵运转正确。

14.滤水器已清洁装妥。

15.阀及平衡阀已开启。

B. 送现场报告,列缺点及运转时发现防碍系统平衡之缺陷。

C.开始工作即表示对现有之情况验收。

1.04 准备A.准备测试、调整及平衡工作之仪器,在测试时仪器可让建筑师,监造工程师作定点检查。

B.必要时要供应更多之仪器。

1.05 安装误差A.空气系统:送风系统调整至±5%设计值,回风及排气系统±10%设计值,除特别注明应使空调空间维持正压状态。

B.进出风口调整总量在+10%, -5%设计范围内空间内,风口在±10%设计值。

C.水系统:±10设计值。

1.06 调整A.确定纪录为实际量测或是观测值。

B.在阀、风门或其他调整装置上作出永久记录使设定可以复旧,设定并锁定记录停格。

C.调整后纪录读数以确定平衡,未受干扰或干扰已修正。

D.使系统正常运作,装上皮带护罩,关上维修门,关上电气开关箱之门,恢复Thermostats之设定。

中央空调有哪些种类

中央空调有哪些种类

中央空调有哪些种类1、全空气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由集中空气处理设备对空气进行处理(制冷或制热),处理后的空气送至房间,这种系统称为全空气系统,由于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设置,便于维护管理,一般适合用于需要空调的大空间区域如餐厅、宴会厅、商场等。

2、全水系统:各空调房间内均设置空气处理设备,这时就需要将由中央制冷机组制出的低温冷冻水(或采暖热水)送至各个房间。

一般用于房间较多并且使用时间不尽相同的场合,如酒店客房、KTV、小会议室、饭店包间等等。

显而易见的是,由于空气处理设备较多,增加维护及管理的难度,另外水管在室内走管也增加漏水和凝结水的隐患。

全水与全空气相当于两个相反方式吧,一个化整为零,一个化零为整。

3、空气-水:介于1和2之间,即大空间用全空气系统,小房间用全水系统,灵活性高,是目前用得最多的中央空调系统。

如冷水机组加风机盘管系统,非常常见的4、冷媒式:也就是一般的分体机、多联机(一拖多)之类,与一般中央空调的最大区别是其制冷介质是冷媒(即氟利昂)而不是水,一般用于家用、及小型商用的场合,缺点是室外机较多影响美观、效率低、影响室内天花造型.目录制冷装置(图)制冷剂是制冷装置中进行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其工作原理是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中将所吸收的热量传给周围的空气或者水,而被冷却为液体,往复循环,借助于状态的变化来达到制冷的作用。

常用制冷剂有氨(R717)、氟利昂(氟氯代烷)(R22、R134a、R410A等)。

制冷剂分类低压高温制冷剂冷凝压力Pk≤2~3㎏/㎝(绝对),T0>0℃ 。

如R11(CFCl3),其T0=23.7℃。

这类制冷剂适用于空调系统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

通常30℃时,Pk≤3.06 ㎏/㎝。

中压中温制冷剂冷凝压力Pk<20 ㎏/㎝(绝对),0℃>T0>-60℃。

如R717.R12.R22等,这类制冷剂一般用于普通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中。

中央空调系统风冷与水冷的对比与区别

中央空调系统风冷与水冷的对比与区别

中央空调系统风冷与水冷的对比与区别传统中央空调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冷热源、供冷与供热管网、暖通空调用户系统。

所谓的冷热源就是通过管道将各种设备组成制备冷媒或热媒的热力系统;供冷与供热管网是输送冷媒与热媒的大动脉,将冷热源制备的冷、热媒输送到用户;暖通空调用户。

它通过主机产生出空调冷(热)水,由管路系统输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而消除房间空调冷(热)负荷,实现制冷、制热的目的。

一般分为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和水冷冷水机组制冷空调系统。

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原理:在传统中央空调系统中,通过风机冷却主机冷凝器制冷剂后,制冷剂在主蒸发器里吸收媒介水的热量,使媒介水变成低温冷冻水(或温水),冷冻水(或温水)用水泵循环至室内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水冷冷水机组制冷空调系统原理:将水冷冷水机组制出的冷冻水,通过供回水设备和管网送往空调末端装置的系统。

水冷冷水机组冷凝器的冷却方式和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冷凝器的冷却方式不同,水冷机组是由冷却水来冷却冷凝器。

通常将冷水机组和供回水设备(水泵、分水器、集水器、水过滤器和水处理装置等)同装一机房内,就是制冷站。

而将制冷站与空调末端装置(即室内空调设备)相连的管网称为制冷管网。

系统优点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1、它是一种具有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空调冷热源方式;2、设备利用率高,一机两用;3、省去水冷冷水机组的冷却水系统(冷却塔、冷却水循环水泵和冷却水管路等),不用建供热锅炉房;4、主机可置于屋顶,不占建筑有效面积;5、设备安装和使用方便;水冷冷水机组制冷空调系统1、应用范围广,造价较低;2、技术最成熟,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空调系统;3、冷、热源一般集中设置,运行及维修管理方便。

风冷中央空调系统和水冷中央空调系统有什么区别风冷热泵是冷暖型空调,通过空调与外界空气换热,一般为氟机,也有风冷模块水机;水冷机组一般说的是螺杆水机,单冷型,靠冷却塔提供冷却水来使机组制冷,一般为水机;能效比较高:选型则因建筑物大小与用途不同而选不同机型。

水系统中央空调原理

水系统中央空调原理

水系统中央空调原理
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通过管道将冷热水传送到不同的房间,实现空调和供暖的一种系统。

它利用水的热传导性和稳定的温度特性,将热能从热源处传输到需要冷却或加热的区域。

中央空调系统由冷却水源、冷却水循环泵、冷却水管道、末端设备和控制系统组成。

冷却水源可以是冷水机组、冷却塔或地下水系统。

冷却水循环泵通过泵将冷却水从冷却水源处抽取,并通过管道输送至不同的末端设备。

末端设备可以是风机盘管、蓄冷或蓄热设备等。

在夏季,冷却水通过末端设备将室内空气的热量带走,实现降温。

而在冬季,中央空调系统利用蓄热设备将热能输送至末端设备,加热室内空气。

控制系统起着关键的作用,它通过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调节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实现对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

当室内温度过高时,控制系统会启动冷却水循环泵,将冷却水输送至末端设备进行降温;当室内温度过低时,控制系统会启动加热装置,将热能输送至末端设备进行加热。

中央空调系统的优势在于可以统一管理和控制整个建筑物的温度,提高室内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由于采用了水作为传热介质,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几乎没有噪音和风扇的吹拂感,提供了更为安静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总之,中央空调系统利用水的热传导性和温度稳定性,通过管
道将冷热水传输到不同的房间,实现空调和供暖的功能。

其利用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控制,提高室内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为建筑物提供了更佳的空调解决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中央空调系统通常由以下 5 个部分组成:1. 空气处理设备空气处理设备的作用是将空气处理到一定的状态,有集中处理空气的空调机组、集中处理新风的新风机组和设在空调机房内处理空气的末端设备——风机盘管机组等。

2. 冷源和热源冷源和热源是实现空气处理过程所必需的。

冷源是为了空气处理设备集中提供一定温度的冷媒水。

工程中常见的空调用冷水机组。

热源是为了空气处理设备集中提供一定温度的热媒水,工程中常见的空调热源有:锅炉房、城市热网和热交换站、燃油或燃气的中央热水机组及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3. 空调风系统空调风系统的作用是将来自空气处理设备的空气通过送风风管系统送入空调房间内,同时从房间内抽回一定量的空气(即回风)。

经过回风风管系统送至空气处理设备前,其中少量的空气被排至室外,而大部分被重复利用。

空调送风系统包括通风机、送回风风管、风量调节阀、防火阀、消声器、风机减震器和空调房间内的送风散流器、回风口等。

4.空调水系统空调水系统包括冷媒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两部分组成,另外还有热媒水系统。

冷媒水系统是将冷水机组制出的冷冻水通过水泵输送到空气处理设备,将冷量经过热交换后返回到冷水机组进行第二次循环。

该系统通常采用闭式循环系统。

主要设备有:冷冻水水泵、膨胀水箱、分水器、集水器、自动排气阀、水过滤器、水量调节阀和排污阀和控制仪表等。

对于冷媒水要求高的冷水机组还要相应的设置软化水设备、补水水箱和补水水泵等。

冷却水系统是将冷水机组冷凝器的出水送到冷却塔,在冷却塔内散热后经水过滤器过滤杂质后进入冷却水泵,送入冷凝器对冷凝器进行降温散热。

形成冷却回路。

在冬季运行时,冷源机组和热源要经过切换。

5.控制、检测和保护系统为了保证空调系统制冷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在室外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自动或人工调节运行参数,确保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

当系统内发生故障时系统的保护系统动作,停机保护,确保安全。

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普通集中式空调是全空气、低速、定风量、单风管的系统,也是工程中最常见的。

中央空调系统简介水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简介水系统
• 开式冷却塔是利用循环水与空气接触直接冷却循环水, 其优点是具有换热效率高,体积小,容易管理,能减少 初投资;其缺点是由于循环水直接与空气接触而容易受 到污染,产生水垢、藻类、生物污泥,使主机性能降低 并腐蚀管道。须配置水处理装置对循环水水质进行处理。
• 闭式冷却塔让循环水在密闭回路的铜盘管内流动,循环 水不直接与空气接触,循环水不会出现浓缩、污染而发 生水质变化,提高了冷却系统的安全性,是循环水的管 理变得容易。其缺点是体积大,初投资高。
• 二级泵系统:冷/热源侧与负荷侧分别配备循环水泵。一 般冷热源侧设置定流量一次水泵,以维持一次环路水流 量基本不变;负荷侧设置二次泵,组成二次环路。复式 泵可实现水泵变流量,节省输送能耗,能适应供水分区 不同压降,系统总压力低;但系统较复杂,初投资稍高。
一次泵水系统图
6
4
3
7
1-一 次 泵 2-制 冷 机 组
b.按水路流程分类 • 同程式系统: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同,
经过每一环路的管路长度相等。水量分配、调节 方便,便于水力平衡;但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 增加,初投资稍高。 • 异程式系统: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反, 经过每一环路的管路长度不等。无须回程管,管 道长度较短,管路简单,初投资稍低;但水量分 配、调节较难,水力平衡较麻烦。 • 水系统立管或水平干管距离较长时,通常采用同 程式布置;建筑层数较少、水系统较小时,可采 用异程式布置,但所有支管上均应装设流量调节 阀以平衡阻力
3-末 端 装 置
4-电 动 阀
5-压 差 旁 通 阀
6-膨 胀 水 箱
7-自 动 排 气 阀
5
集水器
1
2
分水器
软化水补水
二次泵水系统图

中央空调常见四种系统

中央空调常见四种系统

中央空调常见的四种系统
目前在国内使用的空调形式上主要有直燃型溴化锂空调系统、风冷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冷式冷水机组+锅炉系统和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以下分别就直燃型溴化锂空调系统、风冷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冷式冷水机组+锅炉系统和地源热
总结,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1. 直燃型溴化锂空调系统,需要专用机房和储油罐。

系统复杂,维护保养要求也高,因此必须配专人管理和维护。

该系统初投资较低,但运行费(制冷/制热均采用一次能源,效率低)和维护保养费用高。

制冷受环境温度影响小,制热时不受环境温度影响。

但系统对气密性要求高,即使漏入微量的空气也会影响冷水机组的性能,一般制冷量年衰减量高达10—20%。

2. 风冷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在控制方面可实现无人值守,系统简单、成熟;目前在世界上属于普及性空调系统;但初投资高,运行费用适中,且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

3. 水冷式冷水机组+锅炉系统,需要专用机房和锅炉房,还需专人值守;初投资较低,运行费用高(制冷时系统效率高;但制热时采用锅炉,效率低)。

制冷受环境温度影响小,制热时不受环境温度影响。

4.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属于环保性系统,目前在世界上属于最流行的空调系统受各国政府的推荐使用;需要专用机房和埋管场所;初投资较高(主要为埋管费用),运行费为四个系统最低的(目前最节能的系统),且几乎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却水系统
排气阀
(置于水系统最高处)
15
13 4
1 2 34
6
7 8 9 10 11 12
空调末端装置
6 14
5
冷冻水系统
冷冻水系统:
闭式系统:水系统不与大气直接接触(防腐性能好) 开式系统:水系统与大气直接接触(要求经常清洗过滤器)
两管制、四管制
热水
供回水空调机源自水空调机供 水
热水
回 水 空调机
空调机
冷冻水
空调风系统、水系统应用
风系统
风系统设计的任务:合理的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使室内 工作区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地满足工 艺要求及人体的舒适要求。
风系统设计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及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
风管材料 一般采用镀锌薄钢板、不锈钢风管、铝钢板风管、
PVC/NBR复合风管(橡塑复合风管)、玻璃钢风管、 螺旋风管等,亦可根据建筑空间或地沟采用钢筋混凝 土或砖砌风道.
ρ-空气密度kg/m3.
局部阻力
在风道系统中,总安装一些管件用以控制或调节风道内空 气的流动。当气流流过管件时,由流量和流动方向的改变, 由此产生了局部阻力(如过滤网、弯头、送回风口等局部 阻力)。
Z=ξ(ρv2/2) 式中 ξ-局部阻力系数;
v-与ξ对应的断面流速。
风道内空气流动阻力 风道内空气流动阻力,等于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之
矩形风管大边长(mm) ≤500 630-1000 ≥1250
支、吊架间距(m) <3 <2.5
2
风管阻力计算
空气流动阻力=摩擦阻力+局部阻力。
摩擦阻力: Δpm=λlρv2/(2*4Rs) 式中 λ-摩擦阻力系数;
Rs-风道阻力半径 m; 对于圆形管:Rs=D/4(D为圆管直径m), 对于矩形管:Rs=ab/2(a+b)(a、b分别为 矩形长与宽,m) V-风道内空气平均流速,m/s;
对于普通工艺性空调,通常新风量取总送风量的10-15%即可。
注意事项:
1.新风入口应布置在室外较洁净的地方. 2.新风入口的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低于2m. 3.进风口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 4.新风入口还应考虑设置防水百叶、金属网和风量调节阀
等配件。 5.远离室外机、排气口
回风系统 自由回风、通过风管集中回风
除开机组本身运动部件产生的原因外,在应用中:
机组的机外余压比风管系统阻力大 过滤器械受污染(局部阻力增大) 皮带紧张度不足
减少噪声措施: 选择合理的机外余压; 合理的安装设计; 增加消声器;
消声弯头 ZK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管式消声器
风系统中节能措施: 舒适性空调系统,应设置新风节能措施,通过手动或自动方 式对回风和排风进行联动控制来改变新风比。过渡季节可采 用全新风。
风管壁厚
管的壁厚直接关系到风管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下表是钢板风管厚度推荐值(mm)
圆形风管的直径或 ≤320
矩形风管的大边长
低速风管(矩形) 0.5
高速风管(矩形) 0.8
圆形风管
0.5
连接方式
340-450 480-630 670-1000 1120-1250 1320-2000
0.6
0.8 1.0 1.2
风管安装
回风管的安装
风管安装示意图
风管加固
当矩形风管力长大于等于 630mm和保温风管边长大于 等于800mm,且风管的段长 度 大 于 1 2 0 0 mm 时 , 风 管 应 加固。
风管支、吊架间距
水平与垂直风管须设置支、吊架,保温风管的支、吊架与 保温层之间应加垫木,支、吊架间距可依下表确定 :

Δp=Σ(Δpm+ Z)=Σ(l·Rm+ Z)
估算方法
风管阻力 Δp =RmL(1+k) (Pa),
Rm=0.8-1.5Pa/m, L:最不利环路风管的总长,m , k 局部阻力损失与摩擦阻力损失的比值。局部构件
少,k=1-2。局部构件多时,k=3-5.
也可按阻力:5-10Pa / 米估算。
噪声产生原因:
3.5~5.0 4.0~6.5 5~9
4.0
5.0
7.0
3.25~4 4~6
5~8
风管断面尺寸设计 F=3600 Q/v m2 式中 F-风管断面积 m2 Q-通过断面的风量 m3/h v-通过断面气流的流速 m/s
计算出风管断面积后,可根据《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 算表》优化出最佳的长宽尺寸。也可根据现场的要求制作 所需的风管。
镀锌风管 复合风管 螺旋风管 PVC风管
风管形状 风管的断面形状一般为矩形或圆形。
风管应用:
圆形风管通常用在新风管、小风量送风支管等方面;
矩形风管由于占用空间小、易于布置、明装较美观等特 点,目前被广泛采用。
风管推荐风速:
部位
风管入口 风机出口 主风道 支风道 新风入口 支管接出风管
推 荐 风 速(m/s)
0.8
0.8 1.0 1.2
0.6
0.8
1.0 1.2
插接
法兰
风管的保温材料:
风管系统的保温层应采用不燃或难燃的绝热材料,一般可 采用玻璃棉或PE棉(聚乙烯泡沫塑料材料)等材料。
风管的保温厚度:
橡塑PE板厚度一般为25mm,普通玻璃棉的厚度不应小 于50mm。保温层应平整密实,并与风管及配件紧密相 贴,无冷桥,保温层还应注意保护防水,免遭外界划伤。
送风口型式
侧送风口:百叶风口、格栅送风口 和条缝型送风口能调节风量,又能 调节方向。
散流器:散流器是安装在顶棚上的 送风口,自上向下送出气流.
气流组织形式 侧送上回
上送上回
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引入的方式:
大致有自然渗透 单独引入 集中引入
单独引入
新风量的确定:
卫生要求; 补充局部排风量; 保持房间内正压要求;
住宅 公共建筑 工厂
3.5
4.0
5.0
5~8 6.5~10 8~12
3.5~4.5 5.0~6.5 6~9
3.0 3.0~4.5 4.5
3.5
4.0
5.0
2.5
3~3.5 4.0
最 高 风 速(m/s)
住宅 公共建筑 工厂
4.5
5.0
7.0
8.5 7.5~11 8.5~14
4~6 5.5~8.0 6.5~11
1 2 3 4
新 风
送 风
器 器器
感 感感
传 传传
风行风 风 焓器温 焓 值 度值
回执混 新
回 风
风系统中节能措施:
对空调负荷率变化大而且频繁的场所,如商场宜采用变风量 系统,使送风量能随空调负荷的变化而自动增减。
不同使用时间,建筑朝向等差异较大的房间,宜划分为不同 的空调系统。
水系统
水系统: 冷冻水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