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药品的主要作用及用途
常见急救药品的作用与用途

7、盐酸洛贝林注射液
◆ 规格与用法:1ml:3mg/支 ;肌注、静注、皮下 ◆ 作用: 神经系统用药物。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
抑制。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阿片中毒等。 ◆ 副作用: 可有恶心、呕吐、呛咳、头痛、心悸等。 ◆ 注意事项: 剂量较大时,能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
吸抑制甚至惊厥
◆ 过量时由于蓄积性小,一般于停药后1~2天中毒表现可以消退。用药 期间应注意随访:血压、心率及心律;心电图;心功能监测;电解质 尤其钾、钙、镁;肾功能;疑有洋地黄中毒时,应作地高辛血药浓度 测定
6
6、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 规格与用法:5mg/1ml/支;肌注、静注、静滴
◆ 作用: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药、肾上腺皮质激素药:
10
10、氨茶碱注射液
◆ 规格与用法:0.25mg/2ml/支。静注
◆ 作用:作用于呼吸系统的平喘药。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 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缓解喘息症状;用 于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哮喘。
◆ 副作用:恶心、呕吐、易激动、失眠等;当血清浓度超过 20μg/ml,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发热、失水、惊厥 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 注意事项 :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高热者禁用
3
3、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 规格用法:100mg/5ml/支;表面麻醉、静注、静滴
◆ 作用:局部麻醉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包 括在胸腔镜检查或腹腔手术时作黏膜麻醉用)及神经传导阻滞;用于急性心肌梗 死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 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无效。
◆ 规格及用法:250ml、500m/瓶,静滴。
急救药品的作用与用法

急救药品的作用与用法急救药品是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疾病或伤害的药物。
它们的作用是迅速缓解疼痛、控制感染、止血、保护伤口、以及提供紧急治疗等。
然而,使用急救药品需要谨慎,因为错误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急救药品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1.核心急救药品:-心肺复苏药物:在心脏骤停等情况下,心肺复苏药物可以恢复心脏跳动和呼吸。
常见的心肺复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等。
使用心肺复苏药物需要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所以在急救药物使用中应尽量遵循医生或急救员的指示。
-阿托品:阿托品可用于处理心脏病突发的副交感神经反应,如突发性心律失常、突发性心悸、突发性血压升高等。
-美托洛尔:美托洛尔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和高血压的药物。
它能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来保护心脏。
-葡萄糖酸盐:葡萄糖酸盐可以快速提供能量,用于各种休克、低血糖、中毒等。
2.创伤类急救药品:-抗生素:抗生素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创伤感染,常见的抗生素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伤口类型和感染程度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止血药物:含有凝血因子的药物,如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可用于止血并促进创伤愈合。
在创伤中使用止血药物时,必须注意正确的剂量和用法,以避免出血并发症。
-碘酒/碘伏:碘酒/碘伏可用于消毒伤口,防止伤口感染。
在使用碘酒/碘伏前,应先将伤口清洗干净,然后使用棉球涂抹在伤口周围,避免直接涂抹在伤口上。
-外敷药膏:外敷药膏可用于治疗皮肤擦伤、烧伤和烫伤。
常见的外敷药膏包括烧伤药膏、抗生素软膏、结痂剂等。
在使用外敷药膏前,应先将伤口清洗干净,然后使用干净的棉球涂抹在伤口上。
3.呼吸类急救药品:-雾化药物:当急性哮喘发作或严重呼吸困难时,雾化药物可以通过呼吸道给药,缓解呼吸道痉挛和炎症。
常见的雾化药物包括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
在使用雾化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嘱咐使用正确的药物和剂量。
急救药品的主要用途及用途(小)

一、抗休克、血管活性药1、肾上腺素作用:兼有α受体和β受体激活作用1) 兴奋心脏β1受体,加强心肌收缩性,使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加快,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2)α受体激活引起收缩皮肤、粘膜血管,对内脏血管收缩尤其是肾血管作用。
3)激动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
用途:1)心脏骤停的复苏。
2)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的抢救3)控制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
4)局麻佐药和局部止血。
2、异丙肾上腺素作用:β1、β2受体激动剂1)兴奋心脏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
2)扩张血管,主要扩张骨骼肌血管,冠脉轻度扩张。
3)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用途:1)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2)心脏骤停的复苏。
3)控制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
3、阿托品作用:1)抑制腺体分泌。
2)缓解内脏平滑肌痉挛。
3)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提高心率。
4)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5)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用途:1)缓解内脏绞痛。
2)麻醉前给药。
3)有机磷酸脂类农药中毒的解救。
4)抗感染性休克。
5)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缓慢心律失常。
6)眼科方面应用,如虹膜睫状体炎,检查眼底,扩瞳验光。
7)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
二、抗心律失常药4、2%利多卡因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1)抑制心室肌、浦氏纤维细胞的自律性。
2)缩短有效不应期,抑制浦氏细胞Na+内流,减慢心室传导,消除折返激动。
用途: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者基本无效,在终止室速治疗中保留为可接受药物,不再是首选。
不推荐用于预防性治疗,在心肌梗塞后治疗室速首选让位于胺碘酮,如无胺碘酮,则可换用利多卡因。
三、正性肌力药5、西地兰作用:选择性的作用于心肌,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1)增强心肌收缩性,应用目的是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2)控制(减慢)心房颤动时的心室率。
3)通过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减慢心力衰竭时过快的窦性频率。
四、呼吸兴奋类6、洛贝林作用: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急救药品的定义与作用详解

急救药品的定义与作用详解急救药品的定义与作用详解引言:急救药品是应对突发状况、处理意外伤害或疾病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们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紧急治疗,缓解病患症状,并为救援行动提供更多的时间。
本文将深入探讨急救药品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它们在不同疾病和伤害情况下的具体运用。
第一部分:急救药品的定义与分类急救药品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药物、设备或其他医疗用品。
根据其作用和用途,急救药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类:1. 呼吸道管理:包括口罩、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等设备,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2. 心脏复苏:如心脏除颤仪、胸外按压和人工心肺复苏等设备和技术,用于处理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
3. 创伤处理:如止血药、消毒剂、绷带和夹板等,用于处理创伤、出血或骨折等伤害情况。
4. 呼吸道刺激:如氢氧化钠和阿托品等,用于应对喉咙肿胀、过敏或哮喘等呼吸道紧急情况。
5. 过敏反应:如肾上腺素和抗组胺药物等,用于处理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等状况。
第二部分:急救药品的作用和重要性急救药品在紧急状况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迅速缓解病患症状、稳定患者状况,并为救援行动提供必要的时间。
以下是急救药品的一些重要作用:1. 救命:急救药品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心脏除颤仪可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呼吸机可以维持呼吸功能,有效地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
2. 缓解症状:急救药品可以迅速缓解病患的症状,减轻其痛苦。
止血药可以迅速止血,止痛药可以减轻疼痛,呼吸道刺激药可以减轻呼吸道痉挛。
3. 稳定状况:急救药品可以帮助稳定患者的状况,防止病情恶化。
在创伤处理中使用的绷带和夹板可以保护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伤害。
4. 提供时间:急救药品可以为救援行动提供更多的时间。
在等待专业救援到来之前,急救药品可以提供临时的治疗和支持,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控制。
第三部分:急救药品的具体运用急救药品在不同的疾病和伤害情况下有着具体的运用方式。
急救药品的作用及副作用

急救药品的作用及副作用一、急救药品的作用急救药品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疾病或缓解症状的药物。
它们通常用于急性疾病、创伤、中毒等紧急情况下,以迅速控制病情、稳定患者状况,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
急救药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快速止痛:急救药品中常含有镇痛成分,可以迅速缓解疼痛症状,提供舒适感,使患者能够在等待救援或转运过程中得到缓解。
2. 控制出血:在创伤等紧急情况下,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
急救药品中的止血药物可以帮助止血、减少出血量,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3. 维持呼吸道通畅:在窒息、窒息等紧急情况下,急救药品中的呼吸道通畅药物可以迅速扩张气道,保证患者的呼吸畅通,维持氧气供应。
4. 抗过敏:急救药品中的抗过敏药物可以迅速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荨麻疹、呼吸困难等,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5. 恢复心脏功能: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急救药品中的心脏复苏药物可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提高生存率。
6. 解毒:在中毒紧急情况下,急救药品中的解毒药物可以迅速中和或排除有害物质,减少毒性对身体的伤害。
7. 控制感染:在创伤等紧急情况下,急救药品中的抗生素可以预防或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急救药品的副作用急救药品虽然在救治疾病和缓解症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副作用的发生可能因药物种类、剂量、途径等因素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药品副作用:1. 药物过敏反应:某些人对急救药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对于已知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该药物。
2. 胃肠道反应:一些急救药品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的,但对于胃肠道疾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加重病情。
3.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某些急救药品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晕、嗜睡、昏迷等症状。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患者的警觉性和反应能力。
4. 心血管系统反应:一些急救药品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如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
急救药品的作用及副作用

常用急救抢救药品作用一、肾上腺素( 1mg/ml/ 支)1 、药理作用:可兴奋心脏,收缩血管,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
2、适应症: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心跳骤停的抢救。
3、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面色苍白,心慌,头痛,心律失常,停药后消失,剂量过大注射入血管使血压骤升,反复局部注射易引起局部坏死。
4、禁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心源性哮喘,出血性休克等患者。
二、异丙肾上腺素( 1mg/ml/ 支)1、药理作用:为拟肾上腺素药,对B 1与B2受体都有很强的作用,对a受体无作用,加快心率。
2、适应症:用于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心跳骤停,抗休克与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尖端扭转性室速。
3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心悸,头痛,头晕,喉干,恶心,软弱无力,出汗,可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可引起心律失常。
禁与碱性药物合用。
甲亢,洋地黄中毒,心肌炎患者禁用。
舌下含服应咬碎。
三、阿托品( 0.5mg/ml/ 支)1 、药理作用:抗胆碱药,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加快心率,消除心脏传导阻滞,可解除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
2 、适应症: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症,胃肠道,胆绞痛,散瞳,有机磷农药中毒。
3、注意事项:心动过速,青光眼者禁用。
四、洛贝林( 3mg/ml/ 支)1 、药理作用:本品刺激颈动脉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2、适应症:用于新生儿窒息,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期呼吸衰竭。
3、注意事项:大剂量可兴奋迷走神经而导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特大剂量可引起惊厥,呼吸麻痹,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心悸。
五、可拉明( 0.375/2ml/ 支)又名尼可刹米1、药理作用:本品可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对大脑皮质血管运动中枢和脊髓有微弱的兴奋作用。
2、适应症:中枢性呼吸麻醉药和中枢神经抑制药中毒,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辅助治疗。
急救药品的作用及副作用

急救药品的作用及副作用引言概述:急救药品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药物,它们可以迅速救治病人,挽救生命。
然而,急救药品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急救药品的作用及其副作用,并在总结部分对其进行概括。
正文内容:1. 急救药品的作用1.1 快速止痛作用急救药品可以迅速缓解病人的疼痛,例如麻醉药物能够暂时阻断病人的疼痛神经传导,使其感到舒适。
1.2 心肺复苏作用心脏骤停时,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能够刺激心脏收缩,恢复心脏功能。
同时,急救药品还可以通过增加氧气供应,促进肺部功能,帮助病人恢复呼吸。
1.3 止血作用在外伤出血的急救过程中,止血药物可以迅速凝结血液,阻止出血。
例如,凝血酶能够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块,起到止血作用。
1.4 抗过敏作用急救药品中的抗过敏药物能够迅速抑制过敏反应,减轻病人的过敏症状,如过敏性休克。
1.5 解毒作用某些急救药品能够中和毒素,减轻或消除中毒症状。
例如,解毒剂可以与毒物结合,降低毒性。
2. 急救药品的副作用2.1 过敏反应急救药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药物过敏、呼吸困难、皮疹等。
因此,在使用急救药品时,应注意病人的过敏史,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2.2 毒副作用有些急救药品可能会对病人的身体产生毒副作用,如肝脏、肾脏功能受损等。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剂量进行合理选择。
2.3 心血管系统副作用某些急救药品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如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心血管指标,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结:综上所述,急救药品在紧急情况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快速救治病人,挽救生命。
然而,急救药品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毒副作用和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等。
因此,在使用急救药品时,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剂量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同时,对于病人和家属来说,了解急救药品的作用和副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在急救过程中能够参与和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提高救治效果。
常见急救药品的作用与用途

肝肾损伤
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急救药品 可能对肝肾造成损伤,应定期
检查肝肾功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抗心绞痛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 血,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发作时的 胸痛、胸闷等症状,预防心绞痛复发。
抗高血压药的用途
总结词
抗高血压药主要用于降低血压,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
详细描述
抗高血压药通过扩张血管、减少心脏输出量等机制降低血压,长期使用可降低心血管事 件的风险,保护靶器官。
抗休克药
总结词
补充血容量,升高血压,改善微循环 。
详细描述
抗休克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 的休克症状,通过补充血容量、升高 血压、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挽救休克 患者的生命。
抗哮喘药
总结词
舒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
详细描述
抗哮喘药通过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有效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 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抗心绞痛药
总结词
缓解心绞痛症状,增加心肌供氧。
详细描述
抗心绞痛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有效缓解心绞痛发作 时的疼痛和不适感,改善心肌缺血状况。
抗高血压药
总结词
降低血压,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详细描述
抗高血压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扩张血管等机制,降低血压水平,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词
镇痛药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痛苦。
详细描述
镇痛药通过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 生活质量。
04 急救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急救药品的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一.兴奋延胸呼吸中枢的药物
1.尼可刹米(可拉明)0.375mg 极量:1.25g/次
药理作用: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也可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临床用途:用于这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
2.山梗菜碱(洛贝林)3mg 极量:6mg/次20mg/日
药理作用:不直接兴奋延脑,而是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临床用途:常用于治疗新生儿窒息,小儿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及CO中毒。
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α受体激动药
1.去甲肾上腺素2mg :对α受体有强大的激动作用,对心脏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无作
用。
2~8ug/分
药理作用:①收缩血管;②增强心肌收缩;③兴奋心脏使收缩压升高。
临床用途:①主要用于各种休克(出血性休克禁用);②药物中毒性低血压;③上消化道出血。
2.间羟胺(阿拉明)10mg:直接激动α受体,对β1受体作用较弱。
药理作用:①收缩血管;②升压
临床用途:用与各种休克早期,手术后或脊椎麻醉后的休克。
B.α、β受体激动药
1.盐酸肾上腺素(副肾素)1mg:能激动α、β受体,产生较强的α型、β型作用。
药理作用:①加强心肌收缩;②收缩血管;③升压(收缩压升高)④舒张平滑肌;⑤提高机体代谢。
1~4ug/分
临床用途:①心脏骤停;②过敏性休克(首选药);③支气管哮喘;④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
2.多巴胺20mg:主要激动α、β受体和多巴胺受体。
药理作用:①增强心肌收缩力及心排出量;②增加收缩压及脉压;③舒张肾血管,排钠利尿作用。
临床用途:用于各种休克,如感染性中毒休克,心源性及出血性休克等。
常用量:5ug/kg/分 2~5 ug/kg/分多巴胺受体:使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尿量增加
5~10 ug/kg/分β受体: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心排出量血压、心率增加
11~20 ug/kg/分α受体:血管收缩,心排出量、心率增加,可致心律失常。
3.多巴酚丁胺:兴奋β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
5~20ug/kg/min
三.抗心律失常药
1. 利多卡因0.1mg:钠通道阻滞药。
药理作用: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速度,延长不应期,用于局麻;
临床用途:对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主要用于轻度和预防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急性心梗患者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可作为首选药。
2. 可达龙(胺碘酮)150mg: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
首剂150mg+NS 40ml ,维持300mg+NS 44≤6ml
药理作用:能阻滞钾通道,明显抑制心肌复极过程,延长APD及ERP。
临床用途:用于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能使阵发性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及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位窦性心律。
四.强心药
1.西地兰(去乙酰毛花苷)0.4mg:属于洋地黄类强心苷。
药理作用:①正性肌力作用;②改善神经内分泌异常的作用;③影响心肌电生理特性;④对心衰者有明显的利尿作用;⑤对心电图的影响。
临床用途:主要治疗慢性或充血性心衰(CHF)与房扑,房颤。
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
1.阿托品0.5mg 药理作用:①抑制腺体分泌;②扩瞳;③升高眼压;④调节麻痹;⑤松弛内脏平滑肌;
⑥;治疗量阿托品可使心率减慢,较大剂量阿托品可使心率加快;⑦用于房室传导阻滞;⑧大剂量阿托
品可扩张血管;⑨较大剂量阿托品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用途:①解除平滑肌痉挛;②抑制腺体分泌;③眼科应用;④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解除迷走神经对内脏的抑制;⑤抗休克(多用于感染性休克)改善微循环;⑥解救有机磷中毒。
六.利尿药
1.速尿(呋喃苯胺酸)20mg:
药理作用:抑制髓袢的Na-K-2cl通向转运系统,减少Nacl的重吸收,降低肾对尿液的稀释和浓缩功能。
临床用途:①严重心、肝、肾性水肿(利尿,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清除脑水肿,促进毒物的排泄);②治疗急性肺水肿的脑水肿。
七.平喘药
1.氨茶碱0.25mg:
药理作用:松弛平滑肌,兴奋心肌,兴奋中枢,利尿作用,扩张支气管,抗炎,免疫调节。
临床用途:①用于治疗急慢性哮喘,喘息型慢性气管炎;②心源性哮喘及胆绞痛。
八.激素类药
1. 琥珀氢考50mg:
药理作用:①抗炎作用: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②免疫抑制作用:防止或抑制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
③抗毒,抗休克作用:能对抗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刺激反应,减轻细胞损伤,发挥保
护机体的作用。
临床用途: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中毒性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结缔组织病,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并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
2. 地塞米松5mg:
药理作用: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
临床用途:多用于结缔组织病,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
严重支气管哮喘,严重皮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等,也用于某些严重感染及中毒,急性淋巴瘤的综合治疗。
九.镇痛药
1.纳洛酮:属于阿片受体拮抗剂
药理作用:本身并无明显药理效应及毒性,但对吗啡中毒者,小剂量肌注或静注能迅速翻转吗啡的作用,1~2分钟就可清除呼吸抑制现象,增加呼吸频率;对吗啡成瘾者可迅速诱发戒断症状。
临床用途:适用于吗啡类镇痛药急性中毒,解救呼吸抑制及其他中枢抑制症状,可使昏迷患者迅速复苏;也可用于对吸毒成瘾者的诊断。
十.降压药
1.立其汀(酚多拉明):属于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①对血管平滑肌α1受体的阻断作用;②直接舒张血管;③兴奋心脏,使心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④有拟胆碱作用,使胃肠平滑肌兴奋;⑤有组胺样作用,使胃酸分泌增加。
临床用途:①用于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如肢端动脉痉挛性病等;②降压;③在静脉滴注去甲肾发生外漏时,可用立其汀10mg溶于10~20ml生理盐水中,作皮下浸润注射;④抗休克;⑤治疗心衰及心梗。
十一。
脱水药
1.50%葡萄糖:药理作用:静脉注射50%葡萄糖也有脱水和渗透性利尿作用,但因其可部分地从血管弥散
进入组织中,且易被代谢,故作用弱而不持久。
临床用途:主要用于脑水肿及急性肺水肿,一般与甘露醇合用。
十二.水电解质平衡药
1.碳酸氢钠:药理作用:能增加机体碱储备。
临床用途:用于防止和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感染性休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