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物理二轮 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专项培优

备战中考物理二轮 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专项培优
备战中考物理二轮 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专项培优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建筑工地上需要将6块相同的砖从地面运送到楼顶,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三次运送,第一次运1块,第二次运2块,第三次运3块。每次运送时,砖都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高度,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这三次拉力依次为F 1、F 2、F 3,拉力做的功为W 1、W 2、W 3,有用功率为P 1、P 2、P 3,机械效率为η1、η2、η3,则( )

A .F 1+F 2=F 3

B .W 1+W 2=W 3

C .η1+η2=η3

D .P 1+P 2=P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为2股;绳重,摩擦不计时,用F=1

(+)n

G G 动 分析F 1,F 2,F 3之间关系;再依==

+W Gh G

W G h G G η=有总

总动

。通过计算特殊值,判断等式是否成立。 【详解】 A .由题意得

F 1=11

(+)=+2

G G G G n 动动(); F 2=

11

(2+)=+2

G G G G n 动动(2); F 1+F 2=

111

(+)++(3+2222

G G G G G G 动动动(2)=) F3=11

(3+)=+2

G G G G n 动动(3)

因为

11

(3+2)>(3+22

G G G G 动动) 所以

123(+)>F F F

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物体升高均为h ;

W 1+W 2=F 1h +F 2h =(F 1+F 2)h

W 3=F 3h ;

因为(F 1+F 2)>F 3 所以

123(+)>W W W

故B 不合符题意; C . 依=

=

+W Gh G

W G h G G η=有总

总动

,说明滑轮组一定时,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大,即123<<ηηη ,故C 不合符题意;

D .由W 有=Gh ,P =

Gh

t

可知 1223++Gh Gh Gh

P P t t t

=

= ; 33Gh P t

=

所以P 1+P 2=P 3,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

一个不加条件成立等式,可以用某种情况时不成立来判断它不成立。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120N 的物体匀速提升2m ,拉力为50N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动滑轮重为_____N ,额外功为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答案】30 60 8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知,n =3,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拉力

F =

1

3

(G +G 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

G 动=3F ﹣G =3×50N ﹣120N =30N

[2]拉力做的有用功

W 有用=Gh =120N×2m =240J

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3h=3×2m=6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50N×6m=300J

额外功

W额=W总- W有用=300J-240J=6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240J

300J

W

W

=

有用

=80%

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绳与滑轮的摩擦),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N,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N。一段时间内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了 5m,拉力F 做功_____J。

【答案】126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n=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拉力为6N,摩擦力

f=2×6N=12N

摩擦力为12N。

[2]拉力移动的距离

s′=2s=2?5m=10m

拉力做的功

W=Fs=6N×10m=60J

拉力做的功为60J。

4.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当被提起重物的重力是15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若忽略绳重、滑轮摩擦,则动滑轮重________N。

【答案】100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不计绳重和摩擦,由题意可知,效率

=60%G G G η=

+物

物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150N

=

-=

-150N=100N 60%

G G G η

动物 故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

5.小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货物。已知货物重G 物=720N ,在t =5s 内货物被匀速竖直提升了h =1m ,小李始终静止在地面上,并且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400 N 且竖直向下。求在此过程中:

(1)动滑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 (2)拉力F 所做的总功; (3)拉力F 做功的功率;

(4)使用该装置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η。

【答案】(1)720J ;(2)800J ;(3)160W ;(4)9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动滑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就是货物上升克服重力势能做的功,为

720N 2J m 170W G h ==?=物有

(2)动滑轮与2股绳子接触,故n =2,拉力F 所做的总功为

2400N 1800J m W Fs nFh ===??=总

(3)由功率公式,可知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

800J

160W 5s

W P t =

==总 (4)该装置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为

720J

100%90%800J

W W η=

?=

=有总

答:(1)动滑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为720J ; (2)拉力F 所做的总功为800J ; (3)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160W ;

(4)使用该装置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为90%。

6.小明在实验室内尝试用四种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如图所示,其中所用动力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物体重力为G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A 图中为斜面,由功的原理可得

F 1×4m =

G ×2m

解得F 1=0.5G ;

B 图中为滑轮组,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n =3,所以F 2=

1

3

G ; C 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则F 3=2G ; D 图中是杠杆,设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则有

F 4×4cosα=

G ×1×cosα

解得F 4=

1

4

G 。 由此可知动力最小的是D 。 故选D 。

7.如图所示,物重为G 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大小错误..

的是( ) A .

1F G =

B .

21

3

F G

= C .

312

F G =

D .

412

F G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像可知l 1=l 2,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得F 1=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图像可知滑轮组n =3,则21

3

F 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像可知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则32F G =,故错误,符合题意;

D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斜面为理想斜面,满足FL=Gh ,即41

2

F 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8.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甲、乙滑轮组,分别将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 .甲、乙的拉力之比是2∶3

B .甲、乙的机械效率之比是1∶1

C .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是3∶2

D .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之比是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

()1

F G G n =

+物

轮 由图知,n 甲=2,n 乙=3,所以绳端的拉力分别为

()1

2

F G G +甲

物轮 ()1

3F G G =

+乙物

轮 则甲乙拉力之比

()()1

=323

21F F G G G G =

++甲乙轮轮物物∶∶∶ 故A 错误;

D .将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提升物体的速度相同,由图知,n 甲=2,n 乙=3,所以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分别为

v 甲=2v v 乙=3v

所以,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之比

v 甲∶v 乙=2v ∶3v=2∶3

故D 错误;

C .由P Fv =可得,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

32

:1:123

F v P P F v ?=

==?甲甲乙乙乙甲 故C 错误;

B .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由W 额=G 轮h 、W 有=G 物h

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拉力做的总功相同,由W W η=有

可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即甲、乙的机械效率之比

1::=1ηη甲乙

故B 正确。 故选B 。

9.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物体A 、B 均重为20牛。当用力F 2匀速提升物体B 时,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 是______ 的 (选填“静上”或“运动”),此时力F 2大小为_______牛。若F 1和F 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 、B 移动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当绳子自由端上升1米时,力F 2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

【答案】静止 10 1:1 10 【解析】 【详解】

[1]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 相对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2]B 物体使用的是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拉力:

F 2=

12G =1

2

×20N=10N [3]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当F 1和F 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 B 重力相同,移动的距离相同,故距离之比是1:1。

[4]当绳子自由端上升1米时,力F 2所做的功为:

W=Fs =10N ?1m=10J 。

10.小明用如图的滑轮组提升重为100N 的物体,使其在5s 内匀速上升2m ,动滑轮的重为10N ,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拉力F 为50N

B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m

C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9%

D .拉力的功率为40W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由图知,通过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 =2,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

物动1

()(

100N 10N )=55N 2

F G G =+=?+ ,

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绳端移动的距离:

2224s h m m ==?= ,

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所做的有用功:

有物100N 2m=200J W G h ==? ,

拉力做的总功:

总55N 4m=220J W Fs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有用总200J

100%=100%90.9%220J

W W η=

??≈ , 选项符合题意;

D .由C 可知,拉力做的功:W 总=220J ,拉力的功率:

220J

=44W 5s

W P t =

= ,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1.如图所示,重300N 的物体在20N 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以0.2m/s 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B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

C .拉力F 的功率为4W

D .有用功为120J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知n =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绳=3s 物=3v 物t =3×0.2m/s×10s =6m

故A 错; B . 因为

=

100% =100%=100%=100%=80%33W fs fs f

W Fs F s F

η????有物物绳总物 所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380%320N 80%48N f F =?=??=

故B 正确; C .拉力做的功为

W 总=Fs 绳=20N×6m =12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120J

12W 10s

W p t =

==总 故C 错误; D .有用功

W 有=fs 物=fv 物t =48N×0.2m/s×10s =96J

故D 错。 故选B 。

12.如图,某同学旅游时,发现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当地人借助这种装置可以将较重的物体很轻便地搬运到二楼上面。他借助该装置提升100N 的重物(不计摩擦和装置的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把A 、

B 简化看成动滑轮 B .人将绳拉过1m 时,物体也上升1m

C .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的拉力为20N

D .利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知道,提升物体时,A 的轴固定不动,即属于定滑轮;而

B 和物体一起移动,属于动滑轮,故A 错误;

B .由图知道,A 、B 组成的是滑轮组,且n =5,所以,拉力端移动距离

s =5h

当人将绳拉过1m 时,物体上升的高度h =0.2m ,故B 错误; C .不计摩擦和装置的自重,人对绳的拉力

111

100N 20N 55

F G ==?=

故C 正确;

D .由以上分析及图示知道,利用该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 错误。 故选C 。

13.利用质量相等的滑轮,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同一重物提升相等高度。若绳重和摩擦不计,下列分析中正确是( )

A .甲图中绳自由端移动距离较小

B .乙图中绳自由端作用力较小

C .两种方式所做的额外功相等

D .增大提升高度,机械效率都会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若物体升高高度为h ,则拉力移动的距离为2s h =甲,2s h =乙,则s s =甲乙。故A 错误;

B .甲中:2=+F G G 甲动,乙中:2=F G G +乙动,所以=F F 甲乙。故B 错误;

C .甲中:=W G h 甲额动,乙中:=W G h 乙额动,所以=W W 甲额乙额。故C 正确;

D .机械效率公式:

=

=W Gh Gh G W Fs Fnh nF

η==有总, 所以机械效率跟物体升高的高度无关。故D 错误。

14.关于图中的简单机械,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剪铁片剪刀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

B.图乙中旗杆顶端装有动滑轮,利用它来升国旗,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利用图丙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省功但费距离;

D.利用图丁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省力又能改变力方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剪铁片剪刀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

B.图乙中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利用它来升国旗,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B错误;C.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C错误;

D.利用图丁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方便,故D正确。

1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4个结论:①F1做的功等于F2做的功;②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③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④F1做功的功率等于F2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做的功等于提升物体和动滑轮做的功,因为物重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所以两次拉力做的功都等于

()=W Fs G G h =+总动

故F 1做的功等于F 2做的功,①正确;

②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都为

()W Gh G

W G G G G h η=

==++有用总动

动 即机械效率相等,故②正确;

③甲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重,拉力为

()11

2

F G G =

+动 乙滑轮组由三段绳子承重,拉力为

()21

3

F G G =

+动 所以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③正确; ④两次拉力做的功,用时也相等,根据W

P t

=知,F 1做功的功率等于F 2做功的功率,④正确; 故选D 。

16.如图,小华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900N 的物体,人拉绳的力F 为350N ,不计绳重和摩擦,若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2100N 的物体,绳未断裂,人的拉力为( )

A .650N

B .700N

C .750N

D .80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n =3,

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自由端拉力:

F 1=

1

3

(G +G 动), 由此可得动滑轮重:

G 动=3F 1-G =3×350N-900N=150N ,

当提起2100N 物体时,人的拉力:

F 2=

13(G 1+G 动)=1

3

×(2100N+150N )=750N . 故选C .

17.如图所示,小华用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 的物体,人拉绳的力F 为250N (不计绳重和摩擦)。若用这个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1200N 的物体时,人的拉力F 为( )

A .400N

B .450N

C .500N

D .600N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n 为3,提升一个重为600N 的物体时,拉绳的力F 为250N ,根据()1

F G G n

=

+物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为 33250N 600N 150N G F G =-=?-=动物

当提升一个重为1200N 的物体时,人的拉力为

()

()11

1200N 150N 450N 3

F G G n ''=

+=+=物动 综上所述,ACD 项不符合题意,B 项符合题意。 故选B 。

18.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木箱重600N ,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 ,用力F 拉动木箱使它匀速直线运动了2m (不计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 的大小为100N

B .拉力F 的大小为200N

C .绳自由端移动了4m

D .绳自由端移动了1m

【答案】C 【解析】 【详解】

AB .由图知,n =2,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

11

300N 150N 22

F f =

=?= 故A 、B 错误;

CD .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22m 4m s s ==?=物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19.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10N 的力F 沿水平方向拉滑轮(不计滑轮重力)木板B 静止,木块A 在粗糙木板B 上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5s 内木块A 移动了0.5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A 受到的摩擦力为5N

B .地面对木板B 的摩擦力为4N

C .5s 内绳子拉力对木板B 做的功为2J

D .拉力F 的功率为0.5W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根据公式2=

W F s

W F s

η有绳总

拉=

可算出绳子上的力为 80%10N 80%

=

=4N 22

F F ??=拉绳 木块A 在粗糙木板B 上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摩擦力等于绳子上的力,为4N ,A 错误;

B .木板B 静止,受力平衡,对其受力分析,受到绳子的拉力为5N ,方向向右,还受到木块A 的摩擦力为4N ,方向向左,因此地面给木板B 的摩擦力大小为1N ,方向向左,B 错误;

C .5s 内木板B 静止,绳子拉力对木板B 做的功为0J ,C 错误;

D .5s 内木块A 移动了0.5m ,则拉力拉着滑轮移动了0.25m ,拉力F 的功率为

10N 0.25m 0.5W 5s

W Fs P t t ?=

=== D 正确。 故选D 。

20.如图所示,水平拉力 F 1(6N )将物体(G =9N )沿直线匀速拉动s 1的距离,做功 W 1,借助滑轮组,F 2 使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距离s 1,F 2所拉绳端的上升距离为s 2,做功为 W 2,则( )

A .W 2 一定小于 W 1

B .s 2 一定小于 s 1

C .F 2 一定大于 G /3

D .F 2 一定大于 F 1/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水平拉力F 1将物体沿直线匀速拉动做功:

111W F s =;

借助滑轮组,使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距离,拉绳端的上升距离为s 2,做功:

222W F s =;

A .做功21W W W =+动,故A 错误;

B .有3股绳子承担213s s =,故B 错误; CD .()211

3F G F =+轮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