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研究的创新:前沿、热点及趋势

合集下载

总结教育技术的前沿研究方向

总结教育技术的前沿研究方向

总结教育技术的前沿研究方向引言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的一门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拓展。

本文将总结当前教育技术的前沿研究方向,探讨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人工智能与教育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可以用于个性化教育、智能化评估、作业自动批改等方面。

未来,人工智能将会进一步应用于教育智能化管理、学生行为分析和预测、教育内容生成等领域。

1. 个性化教育传统教育模式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和学习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2. 智能化评估传统评估方式往往依赖于教师的主观判断和经验,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自动化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提供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从而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指导。

3. 作业自动批改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耗时费力,并且容易出现批改不公平的问题。

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自动分析和评估学生的作业,提供即时反馈和个性化建议,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二、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两种新兴的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

1. 虚拟实验室和场景模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实验操作,无需真实的实验器材和场地,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安全性。

同时,虚拟场景模拟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抽象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2. 三维交互式学习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将学习内容与真实场景结合,实现三维交互式学习。

教育技术的前沿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教育技术的前沿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教育技术的前沿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技术作为将科技与教学相融合的重要领域,正不断推动着教育的创新与转型。

本文将探讨教育技术的前沿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个性化学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应用。

1. 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潜能,为其提供定制化、个别化的学习体验。

在传统教育方式中,学生往往被迫按照相同的进度和方式学习,而个性化学习通过利用技术解决方案,使教育变得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通过使用个性化学习软件和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风格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1.1 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学习平台正在成为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工具。

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自适应学习路径,使用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来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1.2 数据分析和学习评估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分析变得更加精确和及时。

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信息,教师和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反馈。

学习评估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为学生提供更准确的评估结果和学习建议。

2.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是一种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并让用户身临其境的技术。

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1 互动式学习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通过穿戴式设备,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观历史遗址、探索宇宙等。

与传统的图片和文字相比,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2 实践与模拟训练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用于实践和模拟训练。

例如,在医学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手术模拟,提高技能和决策能力。

这种虚拟实践可以在无风险的环境下进行,减少了实际操作的风险和成本。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前沿与趋势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前沿与趋势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前沿与趋势在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促进学生的学术成长,不断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前沿与趋势。

一、技术应用与教学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应用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资源,支持创造性的教学实践。

例如,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和互动地呈现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高校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和应用各种技术工具,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术成果。

二、跨学科研究与教师合作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前沿趋势之一是跨学科研究和教师之间的合作。

在高校教育领域,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多学科的研究,借鉴不同领域的理论和经验,提供更全面和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案。

同时,教师之间的合作也是促进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通过合作,教师可以共享资源和经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三、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和认知发展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前沿趋势还包括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和认知发展。

传统上,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内容。

然而,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关注他们的学习体验和认知发展。

通过运用适宜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业成果和全面发展。

四、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另一个前沿与趋势是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推动者,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术成长。

因此,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通过学术研究、教育培训和专业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新需求和挑战。

论文文献综述近五年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论文文献综述近五年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论文文献综述近五年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进展近五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日新月异,国内外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就近五年来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

国内外研究者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打造逼真的仿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

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育技术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人工智能在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教育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个性化教育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精准监测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建议。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

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技术在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将会成为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智能化,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逐渐受到重视。

国内外研究者们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和应用,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打破了传统学习时空的限制。

然而,移动学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习内容的质量保障、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等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如何更好地利用移动学习技术,提升学习效果,将是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

四、在线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近年来,在线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热点之一。

国内外研究者们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

教育技术的前沿发展

教育技术的前沿发展

教育技术的前沿发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演进,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从数字化学习平台到虚拟现实教学,从智能教育软件到在线协作工具,教育技术的前沿发展正在重塑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体验。

一、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普及数字化学习平台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和学习管理系统,使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知识。

无论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平台,如 Coursera、EdX 等,还是学校和企业内部使用的专属学习管理系统(LMS),如Moodle、Blackboard 等,都为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优势在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学生不再局限于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需求,选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此外,这些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功能,如在线讨论、作业提交与批改、在线测试等,增强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然而,数字化学习平台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带宽限制可能会影响学习体验,部分学生可能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律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此外,数字化学习平台上的课程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筛选和评估能力。

二、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在教育中的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教育带来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通过创建虚拟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探索历史事件、科学现象、地理景观等。

例如,在历史课上,学生可以“穿越”回古代,亲身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在生物课上,学生可以通过 VR 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和生物的进化过程。

增强现实技术则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摄像头,学生可以在现实的教材上看到三维的动画、视频和注释,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尽管 VR 和 AR 技术在教育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限制。

高昂的设备成本、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内容创作的难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广泛应用。

教育学科研热点及趋势分析

教育学科研热点及趋势分析

教育学科研热点及趋势分析近年来,教育领域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其研究范围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到学生发展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结合当前国内外的教育学科研热点,探讨教育学科的研究趋势。

一、教育技术的创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技术被认为是教育学科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教育技术的创新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

例如,人工智能辅助教育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水平,智能化地推送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适应学习。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真实感和体验。

二、学习环境与学生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育学科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教育学科研究的焦点之一是如何提供适合学生成长的学习环境。

个性化教育已经成为热点研究方向。

个性化教育主张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点,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教育资源。

此外,学校教育环境的变革也备受关注。

在现阶段,学校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样重要。

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跨学科研究的兴起通过跨学科研究,可以拓宽教育学科的研究范围,促使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例如,心理学在教育学科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心理需求,也可以为制定教学策略和学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也与教育学科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通过跨学科研究,可以从多个维度分析和理解教育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解决方案。

四、教育公平与多元化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学科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当前社会,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

因此,如何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多元化成为教育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

教育公平不仅仅是财富的平等分配,还包括教育质量的均衡和教育机会的平等。

教育技术的前沿发展

教育技术的前沿发展

教育技术的前沿发展教育技术是指将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一门学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教育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将围绕教育技术的前沿发展展开探讨。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技术,它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拟环境,使用户可以通过特殊的交互设备,如头戴式显示器、手柄等,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它可以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地理学科中,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身临其境地探索各个地区的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生物学课堂上,学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观察和研究微观的生物结构,比如细胞的构造和功能,这对于理解生物学知识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拓展到实验教学领域。

传统的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有限,很难满足学生进行各种实验的需求,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出各种实验环境,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安全性。

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也在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可以个性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智能化的教学和评估。

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进度,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以提高学习效果。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和预测,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其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相匹配。

这种个性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教学评估。

传统的教学评估通常是通过考试和测验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这种评估方式有时会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在的学习价值。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从学习行为、学习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更准确的评估结果。

三、移动学习在教育中的应用移动学习是指利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进行学习的方式。

教育技术的前沿应用

教育技术的前沿应用

教育技术的前沿应用引言: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而技术的不断进步则不可忽视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如今,教育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着教育的革新和改善。

本文将探讨教育技术的前沿应用,分析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虚拟现实教育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一种能够创造出仿真环境的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穿戴式设备,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虚拟场景中,从而获得更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在科学实验、历史考古、地理探索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方式。

二、人工智能教学辅助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技术的快速崛起,为教学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辅助。

通过智能教学系统,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被精准地记录、分析和评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同时,人工智能教学辅助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潜能。

三、移动学习移动技术的普及使得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简称M-learning)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进度自主学习。

同时,移动学习还提供了多种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四、大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学生学习数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教育工作者可以挖掘这些数据中蕴含的规律和趋势,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兴趣,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和评估方式的教育模式。

通过大数据分析,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为他们提供精准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实现教育的差异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IME由全体研究会、分论坛、海报讨论、圆桌会议四部分组成,并由AECT会长、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尤金·G.库奇、台湾“中山大学”陈年兴、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刘炬红、日本神户大学殷成久进行主题发言。与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各抒己见,对当前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ICIME主题包括增强现实、数字媒体工程、虚拟现实、大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中介传播、社交媒体与技术,如表1所示。其中社交媒体与技术约占总录稿数的28.97%,计算机中介传播约占24.30%,通信技术约占20.56%。三者合计占了整体的七成,构成ICIME讨论的核心重点,它包括以虚拟现实技术与大数据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研究,基于社交媒体与计算机传播的教育理论、应用及策略的研究,依托通信技术与数字媒体工程的技术与教育整合研究。
教育技术研究的创新:前沿、热点及趋势
作者:赵福政李哲张海刘炬红
来源:《数字教育》2019年第04期
摘要:为应对教育技术研究新近出现的问题,信息、媒体与工程国际联合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f Information,Media,and Engineering)于2018年12月在日本大阪举办。本文从教育技术研究的历史脉络、基本指向、重要挑战、关键趋势四方面,对会议进行评析。研究内容包括:(1)借助应用技术接受模型、SECI模型、ETIAS编码系统等多元视角,考察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影响因素、发展特征及方法策略;(2)通过对不同学习平台与新型学习资源的分析,以多元化与跨学科的分析方法,探究激励策略的学习动机与个性化学习方式的重要性;(3)以CDIO理念的教学设计、数字化的学习空间、假设验证的方法为研究重点,解决教学资源有效性和利用率低等问题;(4)借助学习分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生理指标技术,促进教育的变革发展。研究成果显示:关键趋势层面,研究领域呈现长期性连续与阶段性再现特征;整体趋势层面,在整体平稳的现状中,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字媒介技术的跨学科融合现象日趋明显。
近年来,教育技术研究发生了诸多革命性的变化,台湾“中山大学”陈年兴认为“基于机器人教育与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实践应用已经反映出了技术对教育革新的巨大潜能”(Cheng,Sun & Chen,2018)。为掌握近年来教育技术研究关键趋势,本文以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地平线报告》(Johnson,Levine&Smith,2009;Johnson,et al.,2010,2011a,2013b,2014c,2015d;Johnson,Becker&Cummins,2012,2016a;Becker,et al.,2017,2018a)为参考,将2009年至2018年十年间教育技术研究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如图1所示,从2009年到2018年间,根据不同年份20个教育技术研究热点被关注的情况,本文以年份为横坐标、研究热点为纵坐标,将研究热点被关注的年份标记为黑色实心点,表示出20个研究热点的兴起年份、持续年份、中断及消失年份的整体趋势。分析图1中研究热点的演变趋势,可以推断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媒体网络工具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新型“教与学”方式提供强大支持,促进了新学习方式的兴起,如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二、脉络Leabharlann 进展:21世纪后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
为梳理教育技术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本文尝试总结当下研究热点背后所潜藏的理论内在衍生路径,并与本次ICIME的研究成果进行溯源式对比分析,围绕当前教育技术研究发展的关键问题、重要挑战及未来可能,进一步探究会议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对21世纪以来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分析后认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學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四个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发生很大的变化”(何克抗,2009),同时认为21世纪后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研究发展起了积极的支持作用。在建构主义哲学理论及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影响下,何克抗认为“教育技术研究呈现三大主流趋势,即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的变革,并衍生出新型‘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受‘以学生为中心’转向‘主导—主体相结合’研究指向的影响,研究内容开始集中在教育设计与学习环境;评析分析则处于纯主观主义转向主客观统一转向”(何克抗,2009)。
关键词:教育技术;国际会议;重要挑战;进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69(2019)04-0001-08
收稿日期:2019-04-16
一、引言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 Technology,简称AE-CT)主席尤金·G.库奇(Eugene G. Kowch)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参与教学活动的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学习活动,并改变教学原则,这已成为一个既定事实”(Eugene G. Kowch,2018)。受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教育技术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特征呈现出新的进展,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研究热点的更迭与其所支撑的理论与方法的迁移。
在此背景下,信息、媒体与工程国际联合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f Information,Media,and Engineering,简称ICIME)于2018年12月在日本大阪举行,主要探讨教育技术、媒体及信息工程领域的新动向、面临的挑战及实践案例。会议由日本大阪大学知识媒体动力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主办,日本大阪大学与中国武汉大学联合承办,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日本关西分会、日本教育工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学会、日本教育支援机构和日本信息媒介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协办。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俄罗斯、立陶宛、中国等多个国家及部分地区的学者和研究人员积极投稿,经过同行评审,会议最终从146篇论文中选取了69篇论文予以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