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材胡寿松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胡寿松.

第一章
控制系统导论
要把数吨重人造卫星送入数百公里高空的轨道, 使其所携带的各种仪器能长期使用、准确地工作, 就必须保持卫星的正确姿态,使它的太阳能电池一 直朝向太阳,无线电发射天线一直指向地球;
第一章
控制系统导论
• 要使数控机床能加工出高
• 精度的工件,就必须保证 • 其工作台或刀架的进给量 • 准确地按照程序指令的设 • 定值变化; 要想使轮船安全顺利 的航行,就必须按照 领航员的命令改变尾 舵的方向;
2. 《自动控制原理》高国燊,华南理工大学出版 社; 3.《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 ,夏德钤,机械工业 出版社 4.《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版,文锋、贾光辉,中 国电力出版社。
第一章
控制系统导论
主要内容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控制系统导论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控制系统的校正
第一章
控制系统导论
信息控制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自动控制原理
电子信息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课程组
第一章
控制系统导论
学时安排: • • • • 总学时:60学时 理教学时:54学时 实验学时:6学时 考核方式:闭卷
第一章
控制系统导论
★参考书
1.《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胡寿松,科学出版 社;(使用教材)
控制系统导论
家用电器:
• 电扇:控制转速
• 洗衣机:控制水位、强弱、时间等
• 电冰箱、空调、电饭煲:控制温度
第一章
控制系统导论
智能建筑:
通信 电梯 供水 通风
空调
安防
抄表
…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第5章详解

bm1s bm an1s an
➢ 惯性环节:1/(Ts+1),式中T>0
➢ 一阶微分环节:(Ts+1),式中T>0
➢ 积分环节:1/s
➢ 微分环节:s
➢ 振荡环节:1/[(s/ωn)2+2ξs/ωn+1];式中ωn>0,0 < ξ <1 ➢ 二阶微分环节:(s/ωn)2+2 ξ s/ωn+1;式中ωn>0,0 < ξ <1
线性分度,单位是分贝(dB);对数相频曲线的纵坐标按 φ(ω) 线性分度,单位是度(°)。由此构成的坐标系称为 半对数坐标系。
ω和lgω的关系表
① ω轴为对数分度, 即采 用相等的距离代表相等的 频率倍增,在伯德图中横 坐标按μ=lgω均匀分度。 ② ω=0在对数分度的坐标系中的负无穷远处,ω =0不可能 在横坐标上表示出来,横坐标上表示的最低频率由所感兴 趣的频率范围确定。 ③ 从表中可以看出,ω的数值每变化10倍, 在对数坐标 上lgω相应变化一个单位。 频率变化10倍的一段对数刻度 称为“十倍频程”, 用“dec”表示。
arctg
2
曲线起自幅角
为-v90°的
无穷远处。
1. 极坐标图的起点
2T T 2
2
tan
1
2T T 2 2
1
0 L 0dB
-40
0 90
0
180
L 20 lgT 2 40 lgT
180
n
1 T
90
1 10 TT
40dB dec
(a) (b)
➢ 延迟环节
Gs eTs
G j e jT G j 1 G j T
精确曲线
自动控制原理_胡寿松_第五版_第一章_绪论(简)

ua u0 ke
图1-12 直流电动机转速闭环控制方框图
闭环控制的特点:
① 控制作用不是直接来自给定输入,而是系统的偏差信号,由
偏差产生对系统被控量的控制;
② 信息的传递路径为一个闭合的环路,称为闭环。 ③ 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闭环控制系统的典型方框图如图所示。
输入 偏差 输出
+
-
控制器
人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控制能力的闭环系统。比如,人可以用 手拿到放在桌上的书等物,体现了闭环控制的原理。图1.11是直流电动机转 速闭环控制的例子。
电 位 器
功率 放大器 M 电动机 测速发动机 F 负载
图1-11 直流电动机转速闭环控制系统 负载扰动 给定位置 电位器 ur +uf 测速发动机 e 功率 放大器 ua 电动机 转速
优点:结构简单,调整
方便
缺点:精度差,抗干扰 性差
图1-6 直流电动机转速开环控制
当调节电位器滑臂位置时,改变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从而改变电动
机的电枢电压,最终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以上的控制过程,用方框图简单直 观地表示出来。
控制精度取决于所用 元件性能的优劣及校准的
滑臂位置 电位器 转速
功率放大器
对象
测量变送元件
图1-5 控制系统典型方框图
1.2.3 自动控制中的一些术语及方框图 1.常用术语 控制对象:被控设备或物体,也可是被控过程(炉温)。 控制器:使被控对象具有所要求的性能或状态的控制设备。接收输入或偏差信 号按控制规律给出操作量,送到控制对象。
系统:一个整体,是一些部件的组合,完成一定任务。
产生影响。“防患未然”, 起到抗干扰的作用。
控制过程可用方框图表示成如图1.9所示的形式。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胡寿松

系统开环频率响应相位在临界 频率处的值与180度之间的差值 。
带宽频率
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等于0.707时 的频率。
剪切频率
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等于0.707时 的频率。
稳定性与性能的关系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 标,它决定了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
系统的稳定性与其性能指标密切 相关,如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胡 寿松
目录
• 自动控制概述 •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 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 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补偿 • 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01
自动控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自动控制是利用控制装置,使被 控对象按照预设规律自动运行的 系统。
分类
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等。
通过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 ,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带 宽和阻尼特性。
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方法
状态空间法
01
基于系统的状态方程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适用于线性时变系
统和非线性系统。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02
通过优化性能指标,设计最优控制律,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
统。
滑模控制
03
设计滑模面和滑模控制器,使得系统状态在滑模面上滑动,适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算法,实现无人机的稳定飞行 和精确控制。
卫星姿态控制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实现卫星的稳定指向 和精确姿态调整。
航空发动机控制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通过调节燃油流量和点火时间等参数,实现 发动机的稳定运行和性能优化。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 制和优化。
带宽频率
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等于0.707时 的频率。
剪切频率
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等于0.707时 的频率。
稳定性与性能的关系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 标,它决定了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
系统的稳定性与其性能指标密切 相关,如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胡 寿松
目录
• 自动控制概述 •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 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 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补偿 • 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01
自动控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自动控制是利用控制装置,使被 控对象按照预设规律自动运行的 系统。
分类
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等。
通过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 ,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带 宽和阻尼特性。
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方法
状态空间法
01
基于系统的状态方程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适用于线性时变系
统和非线性系统。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02
通过优化性能指标,设计最优控制律,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
统。
滑模控制
03
设计滑模面和滑模控制器,使得系统状态在滑模面上滑动,适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算法,实现无人机的稳定飞行 和精确控制。
卫星姿态控制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实现卫星的稳定指向 和精确姿态调整。
航空发动机控制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通过调节燃油流量和点火时间等参数,实现 发动机的稳定运行和性能优化。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 制和优化。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三版第1章

群时延
系统对信号的延迟时间随频率的变化, 反映了系统对信号速度的影响。
稳定性
通过判断系统的极点和零点分布,分 析系统的稳定性,即系统在受到扰动 后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
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和分析
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
开环系统是指没有反馈控制的系统,其频率特性由系统的开环传 递函数决定。
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方法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总结词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包括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 性。
详细描述
稳定性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是指系统 在受到扰动或输入信号变化时,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平 衡状态或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性能。快速性则是指系 统能够快速地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减小调节时间和 超调量。准确性则是指系统能够准确地跟踪输入信号 的变化,减小误差和提高控制精度。这些基本要求相 互关联,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 优化。
构建方法
通过将系统各部分表示为方框, 并使用信号线连接,构建出整个 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应用
动态结构图便于对控制系统进行 直观分析和设计,可以用于模拟 系统的动态行为和输出响应。
梅森公式
定义
梅森公式是控制系统分析中的一种重要公式,用 于计算系统的传递函数。
公式形式
梅森公式以级数展开的形式表示传递函数,可以 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频率响应等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三版 第1章
•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 控制系统的频率分析法
0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总结词
自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器、受控对象和反馈通路组成,通过自动调节输入信号,使输出 信号按照预定规律变化。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三章ppt

非线性控制系统
非线性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数学关 系不能用线性方程描述的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 具有非均匀性和非叠加性,分析和设计较为复杂 。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稳定性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指系统受到扰动后能够回到原始平衡状态的能力。系统稳定性的判断依据是系 统的极点和零点分布情况。
实验法
通过系统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实验测量,采用系统辨 识的方法得到系统的数学模型。
混合法
结合解析法和实验法的优点,先通过机理分 析建立部分数学模型,再通过实验数据进行 系统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分类
线性时不变系统
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最常 见的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非线性系统
描述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其数学模型通 常较为复杂。
时变系统
描述时变系统的动态特性,其数学模型中包 含时间变量。
离散系统
描述离散时间系统的动态特性,其数学模型 通常采用差分方程或离散状态方程。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转换与化简
01
线性化处理
将非线性系统通过泰勒级数展开 等方法转换为线性系统,便于分 析和设计。
化简模型
02
03
模型降阶
对复杂的控制系统模型进行化简 ,如采用等效变换、状态空间平 均等方法。
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根据系统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 的控制算法。
控制器设计
基于系统模型设计控制器,满 足性能指标。
确定系统要求
明确控制目标,确定性能指标 。
系统建模
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为 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系统仿真与调试
通过仿真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并进行实际调试。
非线性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数学关 系不能用线性方程描述的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 具有非均匀性和非叠加性,分析和设计较为复杂 。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稳定性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指系统受到扰动后能够回到原始平衡状态的能力。系统稳定性的判断依据是系 统的极点和零点分布情况。
实验法
通过系统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实验测量,采用系统辨 识的方法得到系统的数学模型。
混合法
结合解析法和实验法的优点,先通过机理分 析建立部分数学模型,再通过实验数据进行 系统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分类
线性时不变系统
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最常 见的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非线性系统
描述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其数学模型通 常较为复杂。
时变系统
描述时变系统的动态特性,其数学模型中包 含时间变量。
离散系统
描述离散时间系统的动态特性,其数学模型 通常采用差分方程或离散状态方程。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转换与化简
01
线性化处理
将非线性系统通过泰勒级数展开 等方法转换为线性系统,便于分 析和设计。
化简模型
02
03
模型降阶
对复杂的控制系统模型进行化简 ,如采用等效变换、状态空间平 均等方法。
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根据系统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 的控制算法。
控制器设计
基于系统模型设计控制器,满 足性能指标。
确定系统要求
明确控制目标,确定性能指标 。
系统建模
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为 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系统仿真与调试
通过仿真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并进行实际调试。
《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专业教学)

i 1
j1, j x
= 180 + 1 + 2 + 3 1 2 3
=180 + 56.5 + 19 + 59 技1术0教8育.5 37 90 = 79 23
n
m
zx 180 (zx p j ) (zx zi )
j 1
i1,i x
=180 117 90 + 153 + 63.5 + 119 + 121 =149.5
1)劳斯判据法 应用劳斯判据求出系统处于稳定边界的临界值K’, 由K’值求出相应的ω值。
2)代数法 把 s j 代入特征方程 1 G( j)H ( j) 0
1 1 1 0 d 0 d 1 d 5
3d 2 + 12d + 5 = 0
d1 = 0.472 d2 = 3.53(不在根轨迹上,
舍去,也可代入幅值方程看Kg>0否?) 分 离点上根轨迹的分离角为±90°。
d1 = 0.472
d 180 / k
如果方程的阶次高时,可用试技探术教法育 确定分离点。
j1, ji
p j zi
j 1
;
k 0, 1, 2,
z1
(p1-z1) ( p1-p2 )
( p1-p3 )
p3
0
p2
Im
A
a
s1
pa
3 p3
1 z1
1
0 p1
Re
p2 2
p1 180 (2k 1) ( p1 z1)
(( p1 p2 ) ( p1 p3))
例:起始角 技a 术教育180 (2k 1) 1 (1 2 232)
实轴上的交点 n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一张

时间离散:系统中存在某些信号,仅在特定旳时间点上有定义。 离散系统描述旳特点:用差分方程来描述。
•非线1-4 对自动控制系统旳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旳提法 2.经典外作用
怎样评价系统?
•基本要求旳提法
1.稳定性:系统在没有外加信号鼓励条件下,能否最终停留在一种 固定旳位置上。
位置测量
•电阻炉微型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
控制目旳:电炉温度在设定旳范围内。 工作原理:电阻丝经过晶闸管主电路加热。温度依托电阻丝中旳电
流大小来调整。
温度检测:热电偶。 控制器: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控制器特点:微型计算机采用数字量,按节拍工作。
设定温度
微型计算机
D/A转换
晶闸管
炉温
电阻丝
A/D转换
热电偶
•锅炉液位控制系统
控制目的:锅炉内水位在设定范围(进水量与蒸发水量平衡)。
调整量:经过调整进水阀门开赌旳大小,变化进水量。 工作原理:由液位测量装置(变送器)测出液位信号,与设定值比
较,若液位降低,则加大阀门开度,反之则减小。
设定水位
调整器
阀门
干扰 水位
锅炉
液位测量
§1-3 自动控制系统旳分类
1.线性连续控制系统 2.线性定常离散控制系统 3.非线性控制系统
1.函数统计仪 2.飞机自动驾驶仪 3.电阻炉微型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 4.锅炉液位控制系统
•函数统计仪
控制目的:纪录笔按要求到达要求位置。
控制量:纪录笔位置。 控制对象:纪录笔。
纪录笔运动原理:给定一种电压信号,设定位移量。在输入作用下 开启电机,带动齿轮、绳系,拖动纪录笔运动。
位置精度考虑:为了使纪录笔能精确到达指定位置,应将纪录笔旳 位置测量出来,用来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材胡寿松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控制系统导论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1-2 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习题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2-2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2-3 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2-4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2-5 数学模型的实验测定法
习题
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习题
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4-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4-3 广义根轨迹
4-4 系统性能的分析
习题
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5-1 频率特性
5-2 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频率特性5-3 频域稳定判据
5-4 频域稳定裕度
5-5 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习题
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3 串联校正
6-4 反馈校正
习题
第七章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
7-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7-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7-3 z变换理论
7-4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7-5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
7-6 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习题
第八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8-1 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
8-2 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8-3 描述函数法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