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工艺

合集下载

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

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

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
1、采购原料:调味料生产涉及到大量的原料,采购时要求原料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确保调味料的质量。

2、原料筛分:采购的原料需要经过质量检验和筛分,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才能进入下一步处理。

3、原料试验:采购的原料需要经过试验,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

4、原料储存:需要将原料存放到温、湿度合适的仓库,确保原料环境合适,以减少原料的质量变化。

5、配料加工:根据调料配方,将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容器中,用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使原料形成调味料液。

6、调味液分装:将配制好的调味液装入小包装容器中,封口完成包装。

7、调味液灭菌:将分装完成的调味液置入特定灭菌环境中,进行灭菌处理,消除营养损失的风险。

9、成品检验:灭菌完成后,检验调味液的各项指标,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方可进入下一步处理。

10、调味液灌装:将经过检验的调味液按照要求灌装入成品容器中,完成成品的包装。

11、装箱验收:将灌装完成的成品调味液装入箱中。

调味工艺的基本规律

调味工艺的基本规律

调味工艺的基本规律一、原料选择原料选择是调味工艺的第一步,其直接影响调味的品质和味道。

要选择新鲜、品质优良的食材作为调味的基本原料,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更好的味道和营养价值。

同时,要注意食材的搭配,以达到口味和营养的平衡。

二、调味料的搭配调味料的搭配是调味工艺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口味要求和食材的特点进行选择和组合。

常用的调味料包括盐、糖、醋、酱油、料酒、香料等,需要根据食材的口感和烹饪方法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预期的味道效果。

三、调味的步骤与顺序调味的步骤与顺序是影响调味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要先加主要的调味料,如盐和糖,再加入其他调料,如酱油、醋等。

此外,对于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法,调味的步骤与顺序也需要相应调整。

四、调味的时机与温度调味的时机与温度也是影响调味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烹饪过程中,要掌握好调味的时机,过早或过晚加调味料都会影响味道。

同时,温度也会影响调味的速度和效果,有些调料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五、味与味的调和味与味的调和是调味工艺的核心原则之一。

要通过合理的调味,使食材的味道相互协调,达到口感平衡、美味可口的效果。

例如,甜味和咸味的调和可以使口感更加协调;酸味和辣味的配合可以使味道更加丰富。

六、调料之间的协同效应调料之间的协同效应是指不同调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更好的味道效果。

例如,在烹饪过程中,盐可以促进食材中的蛋白质溶解,从而增加食物的鲜味;醋可以软化食材中的纤维,提高口感。

因此,合理利用调料之间的协同效应可以提高调味的效果。

七、风味的形成与维持风味是指食材或菜肴独特的味道和口感特征,是调味工艺追求的目标之一。

要通过合理的调味和烹饪方法,使食材的风味得以充分释放和展示。

同时,要采取适当的保存措施,以保持食材和菜肴风味的持久性。

八、调味的标准化与量化调味的标准化与量化是实现调味工艺稳定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调味标准操作程序和量化调味配方,可以确保每次烹饪出的菜肴味道一致,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稳定性。

调味品加工工艺ppt

调味品加工工艺ppt
蛋黄酱 芥末油和芥末酱
原料处理 淀粉糖化及液化 酒醪制备 制备蛋白水解醪 醋酸发酵 压滤 制成品
第三节 黄酒
1.原辅料:水、小麦、米类 2.麦曲和酒药 3.酒母 淋饭酒母 纯种酒母
黄酒的生产工艺
传统摊饭法 大米精白 浸米 蒸煮 糖化发酵 压滤 澄清 煎酒 成品包装
大罐发酵新工艺
第四节 其他调味品
1.食醋的酿造原理 淀粉水解(糖化)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2.固态发酵法制醋
一般固态发酵 ①原料选择与处理 ②淀粉糖化和酒精发酵 ③醋酸发酵 ④淋醋、熏醋 ⑤陈酿 ⑥配制及杀菌
酶法酿制 ①原料选择与处理 ②淀粉液化及糖化 ③发酵: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 ④加盐 ⑤淋醋 ⑥类
1.酱油 概述 ①稀醪发酵 ②固稀发酵 ③固态发酵
固态低盐发酵 固态无盐发酵
固态低盐发酵
原料的准备:豆饼粉碎,麸皮混合 润水、蒸料 制曲 发酵 浸泡、过滤 加热和配制 包装
2.大豆酱的生产工艺 原料的淘洗、浸泡 蒸煮 制曲 配制食盐水 制醅 发酵
第二节 醋

调味品工艺

调味品工艺
15
第一节 酱油
(二)酱油的分类
(8)辣酱油:是在酱油中加入辣椒、生姜、丁香、砂糖、红枣、 鲜果及上等药材,经加热、浸泡、熬煎、过滤而成的酱油。其色 酱红,具有咸、鲜、辣、甜、酸、香等多种味感。多用于蘸食及 调拌冷菜。另外在西餐中较多使用。 (9)加料酱油:此类酱油是在酿造过程中加入动物或植物性原料 ,制成具有特殊风味的酱油。如草菇老抽、香菇酱油、虾子酱油 、蟹子酱油、五香酱油等。
2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酱类
二、大豆酱酿造工艺
(一)传统豆酱生产工艺
1. 工艺流程
食盐水

大豆→除杂→浸泡→蒸熟→制曲→豆瓣曲→发酵→成品
2. 操作要点 (1)大豆浸泡;(2)蒸煮;(3)制曲;(4)发酵。
30
第二节 酱类
(二)现代豆酱生产工艺
豆酱的现代化工艺主要表现在制曲工艺上,实现了人工接 种,制曲和发酵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和可控。 1. 制曲 (1)工艺流程
13
第一节 酱油
(二)酱油的分类
(4)复制红酱油:是在酱油中加入红糖、八角、山柰、草 果等调味品,用微火熬制,冷却后加入香味剂制成的酱油。 可用于冷菜及面食的调味。 (5)白酱油:是未经调酱色或酱色较浅的化学酱油。风味 与普通酱油相同,只是色泽呈浅黄色或无色。多用于要求保 持原料原色的菜肴及食品,如白蒸、白煮、白拌等。
21
第一节 酱油
2. 操作步骤
(9)酱油的浸出(提取):浸出是指在酱醅成熟后,利用浸泡及 过滤的方式,将有效成分从酱醅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浸出包括浸 泡和过滤两个工序。浸出原则是尽可能将固体酱醅中的有效成分 解离出来,溶解到液相中,并保持绝大部分浸提成分快速分布到 成品中去。浸出方式有原池浸出和移池浸出两种方式。

调味料加工工艺流程

调味料加工工艺流程

调味料加工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调味料的原料包括各种香料、调味品以及辅助材料。

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和处理,确保其质量和纯净度。

然后根据配方要求,按照一定比例将各种原料称量并混合均匀。

二、研磨和粉碎将混合好的原料送入研磨机进行研磨和粉碎。

通过研磨,可以将原料颗粒细化,增加表面积,有利于提取有效成分和增加调味料的溶解度。

三、提取和浸泡将研磨好的原料放入提取设备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如水、酒精等)进行提取。

通过浸泡,可以将原料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形成浸提液。

四、过滤和澄清将浸提液通过滤网或滤纸进行过滤,去除固体颗粒和杂质。

然后使用澄清剂对液体进行澄清,去除悬浮物和浑浊物,使液体清澈透明。

五、浓缩和蒸发将澄清的液体放入浓缩设备中,通过加热和蒸发的方式,将溶剂蒸发掉,使浸提液浓缩。

浓缩后的液体中含有更高浓度的有效成分,味道更加浓郁。

六、调配和配方根据产品的需要,将浓缩后的液体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调配和配方。

这些辅助材料可以用于调整调味料的口感、颜色、稳定性等特性。

通过精确的配方,可以确保调味料的质量和口感的一致性。

七、杀菌和灭菌为了确保调味料的安全性和延长其保质期,需要对调味料进行杀菌和灭菌处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温杀菌、紫外线杀菌、微波杀菌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保证调味料的卫生质量。

八、包装和储存对处理好的调味料进行包装,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以确保调味料的品质和保存期限。

同时,要注意包装过程中的卫生和密封性,防止外界因素对调味料造成污染和氧化。

九、质量检验和出厂对包装好的调味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指标检测等。

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通过合格的质检后,调味料可以出厂销售,并提供给消费者使用。

十、研发和创新调味料加工工艺也需要不断的研发和创新。

随着人们对食品口感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调味料的加工工艺也需要不断改进。

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可以提高调味料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调味料生产工艺

调味料生产工艺

调味料生产工艺调味料是一种能够为食物提供口感、增加食欲和调节风味的食品添加剂。

调味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调配、混合、加工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原料准备是调味料生产的第一步。

调味料的原料主要包括香料、食盐、糖、酱油、醋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采集、筛选、清洗和除杂等步骤,确保原料的纯净度和质量。

第二步是调配。

在调味料的生产中,不同的原料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进行调配。

这个过程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和市场需求,精确计量和调配各类原料,确保调味料的品质和口感。

第三步是混合。

混合是调味料生产的核心环节,也是制作出高质量调味料的重要步骤。

在混合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将调配好的原料进行搅拌和混合,使之均匀分布,确保调味料的整体口感和均一性。

第四步是加工。

加工是将混合好的原料进行处理,以确保调味料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加工过程包括加热、蒸馏、烘干等步骤,以杀菌、去除水分和增加产品的持久性。

最后一步是包装。

包装是将生产好的调味料装入适当的包装材料中,以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包装过程需要遵守卫生标准和包装规范,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调味料的生产工艺需要依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更高要求,调味料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例如采用低盐、低糖、无添加剂等技术,以生产更为健康和安全的调味料。

总之,调味料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原料准备、调配、混合、加工和包装等环节,确保调味料的品质和风味。

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调味料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调色、调味和调香工艺

调色、调味和调香工艺

调色、调味和调香工艺
( 3) 酱品的使用
① 豆酱以黄豆为原料发酵而成,色泽黄亮,咸鲜,味 长略甜,香气足,最著名的是腊八豆。
② 面酱又称甜酱、甜面酱、甜味酱,经面粉加盐发酵 制成,呈糊状,色红褐或黄褐,味厚鲜甜
③ 豆瓣酱由面粉和蚕豆或大豆发酵而成,色红褐或棕 红,酱香浓,咸口,味鲜醇厚,以四川郫县豆瓣著名。
调色、调味和调香工艺
( 3) 兑色法及其原理
兑色法就是用相关调料,以一定浓度或一定比例调配 出菜肴色泽的方法。兑色法多用于水烹法,如烧、焖、烩 等菜肴的调色。常用的有色调料如酱油、红醋、番茄酱、 红糖、各种酱类等。兑色法的关键是以浓度大小控制颜色 深浅。
调色、调味和调香工艺
( 4) 润色法及其原理
④ 味噌是一种大豆和谷物的发酵制品,也称发酵大豆 浆。
调色、调味和调香工艺
调色、调味和调香工艺
1. 基本味的种类及性质
咸味 酸味 鲜味 麻味
甜味 辣味 苦味
调色、调味和调香工艺
2. 各种基本味相互间的作用关系
1
咸味
4
甜味
2
苦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3
鲜味
酸味
调色、调味和调香工艺
3. 常见调味料的正确使用
调味料是形成菜肴口味特点的主要因素。各种基本味料 在使用中应遵循一个总原则,这就是:咸不过头,酸不过 性,甜度适中,辣得合适,麻得宜人,鲜得合理,巧用苦 味。
项目
调色、调味和调 香工艺
调色、调味和调香工艺
1.1调色工艺
调色的作 用
菜肴色泽 的来源
菜肴调色 的基本要

菜肴调色 的方法和
原理
调色、调味和调香工艺

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

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

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
一、概述
调味料是食品行业的重要配料,它可以为食品提供新鲜、特殊的口味,以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偏好。

调味料生产工艺涉及到多种原料,包括天然调
味料原料、增味和防腐剂等。

调味料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原料准备、
凝固物熔融、分离、精制、调味剂制备、防腐剂加入等。

二、原料准备
2、清洗:对原料进行洗涤,清除外部污染物。

3、粒度:根据不同的调味料特性,制定适当的粒度规格,以确保生
产的质量和条件的一致性。

4、包装:根据产品规格要求,按照要求的方式将原料装入包装袋或
容器中,以确保产品的口感和可口性。

三、凝固物熔融
凝固物熔融是调味料生产工艺的重要步骤,它的目的是将调味料原料
中的凝固物从固态转变为液态,以便进一步继续生产制备过程。

1、原料表面处理:将原料进行表面处理,以降低原料粒度的大小。

2、熔化:将处理过的原料放入加热的容器中,并将加热温度调节至
适当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掌握原则:做到“酸而不酷”
– 代表调味品:果酸、柠檬、醋
• 四、辣味
– 特点:刺激性强,辣味分为香辣、辛辣。
– 掌握原则:“辛而不烈”辣味过重会压抑鲜香味。
– 代表调味品:香辣味——辣椒系列原 芥末。
辛辣为——胡椒、姜、葱、蒜、
• 五、麻味
– 特点:芳香辛麻,常与辣味配合运用。
– 掌握原则:掌握好使用量,以达到麻味刺激效果为佳。
• 六、美化菜肴色泽达到欣赏烹饪艺术的重要手段
3
第二节 基本味和复合味
• 基本味
– 又称单一味,指只一种味觉的反应。 – 例如:咸、甜、酸、鲜、辣、麻、香(苦)。
• 复合味
– 指两种以上的味觉反应。 – 例如:酱油 醋 辣豆瓣
4
基本味与代表调味品(一)
• 一、咸味
– 特点:在烹调中是能独立成味的,是基本味中的主味。 – 掌握原则:调味中掌握的原则“咸而不减”……。 – 代表调味品:精盐 酱油
• 一、使菜肴获得滋味 – 例如:鱼香肉丝 家常豆腐 麻辣牛肉干 凉拌鸡等
• 二、增加滋味 – 例如:鱼肚、海参、蹄筋、笋子、豆腐等。
• 三、协调滋味 – 例如:奶汤杂烩、砂锅豆腐、青笋烧肚条、回锅肉等。
• 四、使菜肴更加多样化 – 例如:鱼香味 家常味 咸鲜味 麻辣味 糖醋味等类菜肴。
• 五、突出地方风味 – 例如:提到麻辣、鱼香味就会联想是川菜的特色。
• 配方:白糖200克 清水500克
• 工艺流程
白糖、精盐 果酸


清水→ 熬溶化→ 搅匀→ 备用
精盐1克
果酸2克
16
七、咖喱油
• 特点:色泽姜黄,香辛辣味浓。
• 配方:咖喱粉50克 胡椒粉4克 姜粉10克
洋葱末15克 食用油25克
• 工艺流程
所有原料 咖喱粉


锅中烧油 → 炒香 → 炒香 → 备用
• 二、甜味
– 特点:甜味也是能独立成味的,运用较广范。 – 掌握原则:⑴ 单纯表现甜味做到“甘而不浓”
⑵和味要表现调味感,做到恰如其份 ⑶调和诸味,增浓复合味感,不表现甜味。
– 代表调味品:白糖 冰糖 蜂蜜 饴糖
5
基本味与调味品(二)
• 三、酸味
– 特点: 不能独立成味,需在咸味的基础上调制复合
9
辣椒油(二)
• 操作要领
– ⑴选用色红质优的辣椒粉;植油选用菜油、花生油等。 – ⑵辣椒粉和油的比例1:4 1:5 1:6 1:8 – ⑶烫制的油温根据辣椒粉是否生或熟来确定。 – ⑷炼制好的红油辣椒需要存放后使用。 – 温度控制在120℃—— 130℃或140℃ ——150℃
10
二、热菜辣椒油(老油)(一)
• 特点:色泽红亮,香辣味特浓。 • 配方:
– 辣豆瓣250克 辣椒粉50克 豆豉茸20克 蒜粒20克 洋葱粒20克 芹菜粒15克 胡萝卜粒15克 生姜粒15克 白糖50克 香叶3片 八角3粒 小茴5克 豆蔻5克 百里香3克 迷迭香3克 罗勒香3克 鸡精10克 植 物油 2000克
11
热菜辣椒油(老油)(二)
22
一、调味的方法
(一)一次性调味 (二)多次性调味
23
(一)一次性调味
• 通过一次就能决定复合味的调味方法。
– 1、加热前的调味
例如:粉蒸肉、咸烧白
– 2、加热中的调味
例如:回锅肉、盐煎肉、姜汁热味鸡、酸辣蛋花汤、八宝锅蒸、红烧 肉等。
– 3、加热后的调味
例如:凉拌菜肴或炖菜。
24
(二)多次性调味
调味工艺
调味概念
– 调味 —— 就是把组成菜肴的主辅料与多 种调味品恰当配合,在不同温度条件下, 使其互相影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理化变 化,去其异味,增加美味,形成各种不同 风味菜肴的工艺。
– 风味——是一种感觉现象,包括食物入口 以后给与口腔的触感,温感、味感、及嗅 感等四种感觉的总和。
2
第一节 调味的作用
油 ↓ 豆豉→ 压成茸→炒香→ 存放→ 备用
14
五、复制酱油
• 特点:色泽棕褐,咸鲜带甜,香味浓郁,汁浓稠。 • 配方:酱油500克 清水30克 八角2粒 香叶2片 丁香1克
桂皮5克 香果1个 味精5克 • 工艺流程
清水、香料 ↓
酱油→ 熬香浓稠→ 存放→ 备用
15
六、果酸甜汁(又称珊瑚汁)
• 特点:色泽洁白,甜酸味浓。
– 代表调味品:花椒系列调味品
6
基本味与调味品(三)
• 六、鲜味
– 特点: 鲜 – 掌握原则:在咸味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表现。 – 代表调味品:味精、鸡精、牛肉精、鱼露、蚝油等。
• 七、苦味(香)
– 特点:清香的苦味或芳香的嗅觉味。 – 掌握原则:力求突出清香的苦味和方香。 – 代表原料:代表清香苦的原料——苦瓜、苦笋 代表芳香的原料—
—陈皮及各种香料。
7
第三节 复合调味品的配方及制作
辣椒油 油酥豆豉茸 咖喱油 花椒油
热菜老油 复制酱油 芥末糊 椒麻糊
油酥豆瓣 果酸甜汁 椒盐
8
一、辣椒油(一)
• 特点:色泽红亮,香辣味浓。
• 配方:辣椒粉500克 植物油2500克 可选用八角 香叶 姜
• 工艺流程

油→加热
↓ 150℃左右
辣椒粉→装入容器内→ 烫制→ 静放→ 备用
辣椒粉色泽黄,冲味浓。 • 配方:芥末粉50克 白糖15克 醋30克 食用油20克
开水50克 • 工艺流程
所有调味料→ 搅匀→加盖激发冲味 →备用
18
九、椒盐
• 特点:咸鲜香麻 • 配方:精盐5克 花椒粉1克 味精1克 • 工艺流程
花椒粉、味精 ↓
精盐→ 炒香→ 拌匀→ 备用
19
十、花椒油
• 特点:咸鲜香麻 • 配方: 生花椒20克 食用油50克 • 工艺流程
热油(120℃) ↓
花椒粒→剁细→ 拌匀→ 备用
20
十一、椒麻糊
• 特点:色深绿,清香带麻 • 配方:生花椒5克 葱叶10克 • 工艺流程
花椒、葱叶→ 剁细→备用
21
第四节 调味方法与基本原则
一、调味的方法 二、调味的基本原则
• 通过两次以上调味才能决定复合味的调味方法。这种常用于滑炒、鲜 熘、爆等烹调方法。 – 1、加热前的调味 (码味) – 2、加热中的调味 (兑芡汁、调味) – 3、加热后的调味 (辅助调味:麻婆豆腐)
• 工艺流程
辣椒粉 所选原料


辣豆瓣、油入锅→ 炒香出色→炒香→ 静放→过滤→老油备用
12
三、油酥豆瓣
• 特点:色泽红亮,香辣味浓。 • 配方:辣豆瓣100克 植物油200克 • 工艺流程
油 ↓ 豆瓣→ 剁细→炒香出色→ 存放→ 备用
13
四、油酥豆豉茸
• 特点:色泽棕褐,香味浓。 • 配方:豆豉 100克 植物油100克 • 工艺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