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共22页PPT资料
合集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5.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 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 • 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 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主要是反对它买办性、封建性和 垄断性的一面,而不是反对它资本主义的一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
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 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 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日益走向破产,是革命的动力之 一。 • 小资产阶级不是剥削者,是劳动者。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为什么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 • 第一,这是由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条件所决定的。 第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过 于软弱,无力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取得胜利。 • 第三、十月革命后的中国无产阶级,迅速成长为一 支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能够肩负起革命的重任。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3.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性质 • 一方面,官僚资本是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反对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 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从反对资产阶级的意义上 来说,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4.保护民族工商业 • 与封建主义相比,资本主义是一种进步的生产关系, 中国需要经过一段资本主义的发展才能走向社会主义。 • 毛泽东指出: “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 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 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 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
第二讲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 基本纲领

制作者:赵建伟
任务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本讲关键词: 总路线、三大法宝、基本纲领
教学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教学难点: 中国革命的两步走理论理解
导入思考: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友? 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 成效甚少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团结真正的 朋友,去攻击真正的敌人。” —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 中国共产党为团 其主要形式是在中国共 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 结全国各民族一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 产党领导下,尽可能团 要目标 ,只包括工人、 切抗日力量 ﹐打 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 结所有倾向革命或反对 农民和小资产阶级 败日本侵略者而 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 独裁专制的民主党派和 国民革命时期 制定的政治路线 进步人士、团体,使国 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 的国民革命联 和基本策略 民党反动派完全孤立, 合战线 国统一的爱国者,还有社 土地革命前中 最终推翻其反动统治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组成 1923期的工农民主 年6月中共三大决定在保持 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 统一战线 土地革命后期 和抗日战争时 解放战争时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 期的抗日民族 期的人民民 1949年-今 党,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 统一战线 天 爱国统一 主统一战线 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合作,在 战线阶段 此基础上形成了国民革命的联 合战线
革 命 性 、 软 弱 性
1.没有彻底的革命勇气 2.不敢发动广大的工农 群众 3.革命关键时刻摇摆不 定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是从娘肚子里带来 的老毛病。 ——毛泽东
任务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本讲关键词: 总路线、三大法宝、基本纲领
教学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教学难点: 中国革命的两步走理论理解
导入思考: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友? 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 成效甚少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团结真正的 朋友,去攻击真正的敌人。” —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 中国共产党为团 其主要形式是在中国共 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 结全国各民族一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 产党领导下,尽可能团 要目标 ,只包括工人、 切抗日力量 ﹐打 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 结所有倾向革命或反对 农民和小资产阶级 败日本侵略者而 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 独裁专制的民主党派和 国民革命时期 制定的政治路线 进步人士、团体,使国 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 的国民革命联 和基本策略 民党反动派完全孤立, 合战线 国统一的爱国者,还有社 土地革命前中 最终推翻其反动统治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组成 1923期的工农民主 年6月中共三大决定在保持 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 统一战线 土地革命后期 和抗日战争时 解放战争时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 期的抗日民族 期的人民民 1949年-今 党,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 统一战线 天 爱国统一 主统一战线 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合作,在 战线阶段 此基础上形成了国民革命的联 合战线
革 命 性 、 软 弱 性
1.没有彻底的革命勇气 2.不敢发动广大的工农 群众 3.革命关键时刻摇摆不 定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是从娘肚子里带来 的老毛病。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一) 政治纲领
2、国体(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工农联盟为 无产阶级 工农联盟 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的共和国。
(一) 政治纲领
3、政体(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 形式组织政权机关) 实现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制定了“公私兼顾、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制定了“公私兼顾、 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新民 主主义经济政策,简称“四面八方”政策。 主主义经济政策,简称“四面八方”政策。 四面八方”政策, “四面八方”政策,是处理各种经济成分 之间的关系及其他关系的准则。 之间的关系及其他关系的准则。它符合中 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形成的社会现实, 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形成的社会现实,有利 于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优势, 于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优势,使社会经济 得到快速发展。 得到快速发展。这是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的惟一正确的方针。 的惟一正确的方针。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①它衔接了两个革命阶段;②它扩大了人民 它衔接了两个革命阶段; 民主的范围; 概念表达准确。 民主的范围;③概念表达准确。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 要纲领 。 它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中国革命的具 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 期革命斗争中的独特创造, 期革命斗争中的独特创造,是中国特色的无 产阶级专政。这一理论的形成, 产阶级专政。这一理论的形成,丰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新中国政权的 建立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建立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之——政治纲领 PPT

族
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
政
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
权
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 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
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为
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
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
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
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
(2)“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 式,即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 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新民主主义 共和国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我国的国家 制度
对极少数敌视和破 坏社会主义事业的 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国体 政体
人民民 主专政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 面对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 和人民解放;一是实
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 辛亥革命后中国资本主 义一定程度的迅速发展 以及工人阶级队伍的壮
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俄 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造 就了中国由旧民主主义 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 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 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分水岭。
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
义的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
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
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
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
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
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
而久远的影响。
•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朱宣咸作品《争阅土地改革法》.1950年作
(二)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 义的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之义
军管会接 收江南造船厂 命令 军管会没收 中央银行命令
民谣:接收大员本领高,仓库装进小皮包。
民谣:天上来,地下来,老百姓,活不来。 民谣: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三洋开泰: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
2.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时期土地政策的 变化
土地革命时期: • 《井冈山土地法》(1928) • 《兴国土地法》(1929) 抗战时期: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 •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
土地革命时期
《井冈山土地法》 (1928)
•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 “禁止土地买卖” • “打土豪,分田地”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 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一)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 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依靠贫农,团结中 农,有步骤地有分 别地消灭封建剥削 制度,发展生产。
1.土地改革中的两种形式 •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政策,变 封建地主的土地为农民所有 • 削弱封建剥削制度的减租减息政策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 经济纲领
文化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 立一个无产阶段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 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政治纲领
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 其他反帝反封的人民在内的各革命阶级 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 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文化。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内容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 独立的; 形式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 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新民主主义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 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 指出:“国体——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 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保护民族工商业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 色的一项内容。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 民族资本主义。对于前者,由于它代表的是当时中 国的反动生产关系,而采取的是无偿剥夺的政策; 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主义则采取保护政 策。
四、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社会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 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早在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就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一 个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的思想。秋收起义时,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工农政权的思想。 1935 年中共瓦窑堡会议为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要求,决定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 国”。1936年8月,又提出“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 。 194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 出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基 本胜利 。
新民主主义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 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 指出:“国体——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 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保护民族工商业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 色的一项内容。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 民族资本主义。对于前者,由于它代表的是当时中 国的反动生产关系,而采取的是无偿剥夺的政策; 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主义则采取保护政 策。
四、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社会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 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早在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就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一 个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的思想。秋收起义时,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工农政权的思想。 1935 年中共瓦窑堡会议为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要求,决定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 国”。1936年8月,又提出“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 。 194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 出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基 本胜利 。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 基本纲领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 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 要标志。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产生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 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945年,他在党的七 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 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 济、文化,由于其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缘故,就都 具有社会主义因素,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 些社会主义因素,保证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 转变。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应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 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 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 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谢谢欣赏
3、保护民族工商业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 色的一项内容。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 民族资本主义。对于前者,由于它代表的是当时中 国的反动生产关系,而采取的是无偿剥夺的政策; 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主义则采取保护政 策。
四、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 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文化。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丈量分配土地
翻身农民的土地执照
2、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 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一方面反官僚 资本就是反买办、反封建,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另一方面就是剥夺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 命的性质。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的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 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新民主主 义政权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整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经 济的领导。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 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 要标志。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产生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 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945年,他在党的七 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 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 济、文化,由于其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缘故,就都 具有社会主义因素,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 些社会主义因素,保证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 转变。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应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 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 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 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谢谢欣赏
3、保护民族工商业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 色的一项内容。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 民族资本主义。对于前者,由于它代表的是当时中 国的反动生产关系,而采取的是无偿剥夺的政策; 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主义则采取保护政 策。
四、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 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文化。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丈量分配土地
翻身农民的土地执照
2、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 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一方面反官僚 资本就是反买办、反封建,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另一方面就是剥夺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 命的性质。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的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 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新民主主 义政权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整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经 济的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二)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爆发与失败
1、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义和团运动 —农民革命 2、洋务运动—地主阶级“自强”运动 3、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4、辛亥革命(1911) —资产阶级革命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 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力量 ; 第二,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成为近代中国 的社会基础; 第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 第四,民族资本有了发展,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 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 第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存在着极大不 平衡性; 第六,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 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是世界上少有的。
(三)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 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三、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1840-1919)
(二)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第一、从时代特点和条件来看,五四运动发生在 十月革命之后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属 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第二、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 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使得 中国革命开始有了新的领导力量。 第三、从指导思想看,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他们据以指导运 动的武器,已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失败原因:
1、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义和团运动 —农民革命 2、洋务运动—地主阶级“自强”运动 3、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4、辛亥革命(1911) —资产阶级革命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 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力量 ; 第二,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成为近代中国 的社会基础; 第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 第四,民族资本有了发展,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 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 第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存在着极大不 平衡性; 第六,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 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是世界上少有的。
(三)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 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三、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1840-1919)
(二)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第一、从时代特点和条件来看,五四运动发生在 十月革命之后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属 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第二、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 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使得 中国革命开始有了新的领导力量。 第三、从指导思想看,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他们据以指导运 动的武器,已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失败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主要内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土地所有制极不合 理,要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废除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行土地改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以扫除封建的剥削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发展农民的 个体经济,解放农村生产力。
1938年4月,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 院讲演
朱德、毛泽东与八路军总部科技 人员在一起
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大众性: 所谓大众的文化,是指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 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把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
1940年春节,一二九师文 工团在太行王堡村军民联
毛泽东 视察上 海申新 九厂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 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讲的是生产力问题,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 的问题;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讲的是生产关系问题, 是如何处理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以至企业内部的关系 问题。这是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惟一正确的方针。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总结)
(1) “平均地权”。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 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中心内容。 (2) “节制资本”。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 行、大工业、大商业归人民共和国所有。这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之义。 (3)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经 济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获得发展。这 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 容。
新民主主义纲领(提出)
1940 年 1 月,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详细 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的 特点。他指出:无产阶级 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 政的民主共和国既不同于 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 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 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 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论
一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内容)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解决国体和政体两个问题
一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1)国体:各革命阶联合专政
(2)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一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 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决定了人民 当家作主,由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一切权利。
欢会上演出的收割舞
话剧白毛女
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总结)
种文化孕育了革命的动力,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人类自身的 解放和发展,因此,它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就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民 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 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小组分工: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 民主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经济、文化,由于其都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缘故,就都具有社会主义因素,而且 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些社会主义因 素,保证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 变。
三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民族科学大众文化的提出 毛泽东于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
论》一文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指的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 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
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名族性:
所谓民族的文化,是 指它是反对帝国主义 压迫,主张中华民族 的尊严和独立的。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提出)
1947 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 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 大经济纲领,即“没有收封建阶级的土 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 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 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内容)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
要有“中国作风和中 国气派”;对外来文 化必须“经过自己的 口腔咀嚼和肠胃运 动”,不能搞所谓 “全盘西化”
1943年春节毛泽东同志与延安军民在一起 欢度节日这是和秧歌队员合影
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科学性: 所谓科学的文化,是指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 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 践一致的。 不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 承”的态度,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
一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机关的 组织形式。新民主主义的 国家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 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能够最直接、最 全面的体现由人民当家作 主,由人民行使管理国家 的一切权利的新民主主义 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准 则。
一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总结)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一种带有 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它既有社会主义 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但无 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 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等将保证新民主主 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因此,新民主主 义政治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的。
军管会接收 江南造船厂
命令。 军管会没收 中央银行命令。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 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 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 民主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 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同官僚资产阶级相比,民 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系较少。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主要内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土地所有制极不合 理,要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废除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行土地改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以扫除封建的剥削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发展农民的 个体经济,解放农村生产力。
1938年4月,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 院讲演
朱德、毛泽东与八路军总部科技 人员在一起
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大众性: 所谓大众的文化,是指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 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把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
1940年春节,一二九师文 工团在太行王堡村军民联
毛泽东 视察上 海申新 九厂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 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讲的是生产力问题,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 的问题;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讲的是生产关系问题, 是如何处理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以至企业内部的关系 问题。这是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惟一正确的方针。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总结)
(1) “平均地权”。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 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中心内容。 (2) “节制资本”。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 行、大工业、大商业归人民共和国所有。这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之义。 (3)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经 济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获得发展。这 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 容。
新民主主义纲领(提出)
1940 年 1 月,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详细 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的 特点。他指出:无产阶级 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 政的民主共和国既不同于 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 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 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 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论
一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内容)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解决国体和政体两个问题
一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1)国体:各革命阶联合专政
(2)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一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 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决定了人民 当家作主,由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一切权利。
欢会上演出的收割舞
话剧白毛女
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总结)
种文化孕育了革命的动力,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人类自身的 解放和发展,因此,它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就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民 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 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小组分工: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 民主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经济、文化,由于其都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缘故,就都具有社会主义因素,而且 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些社会主义因 素,保证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 变。
三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民族科学大众文化的提出 毛泽东于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
论》一文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指的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 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
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名族性:
所谓民族的文化,是 指它是反对帝国主义 压迫,主张中华民族 的尊严和独立的。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提出)
1947 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 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 大经济纲领,即“没有收封建阶级的土 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 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 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内容)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
要有“中国作风和中 国气派”;对外来文 化必须“经过自己的 口腔咀嚼和肠胃运 动”,不能搞所谓 “全盘西化”
1943年春节毛泽东同志与延安军民在一起 欢度节日这是和秧歌队员合影
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科学性: 所谓科学的文化,是指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 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 践一致的。 不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 承”的态度,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
一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机关的 组织形式。新民主主义的 国家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 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能够最直接、最 全面的体现由人民当家作 主,由人民行使管理国家 的一切权利的新民主主义 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准 则。
一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总结)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一种带有 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它既有社会主义 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但无 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 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等将保证新民主主 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因此,新民主主 义政治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的。
军管会接收 江南造船厂
命令。 军管会没收 中央银行命令。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 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 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 民主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 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同官僚资产阶级相比,民 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系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