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课件
贝尔面瘫医学课件

康复方法创新
传统的康复方法如理疗、针灸等得到改进和 创新,同时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如面神经重 建手术、肌肉移植等,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
恢复。
THANKS
感谢观看
鉴别诊断
在诊断与鉴别诊断过程中,医生还需 要注意以下几点
充分利用各项检查手段,包括神经电 生理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以获 取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便发 现可能的病因和诱发因素。
在诊断过程中,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 通,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患者 的信心和配合度。
04
贝尔面瘫的治疗
05
贝尔面瘫的康复与预后
Chapter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在贝尔面瘫的康复阶段,物理治疗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电刺激、按摩、热敷等手段,可以促进面部肌肉的血液 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有助于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
康复训练
针对贝尔面瘫患者,定制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面部肌肉运动、表情训练等,以提高面部肌肉的力量和灵 活性,促进面部功能的恢复。
瘫。
病理生理
面神经炎症
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神经炎症是贝尔面瘫的主要病理生理过 程。炎症导致面神经肿胀,神经传导受阻,从而引发面瘫 症状。
面神经缺血
面部创伤或手术可能导致面神经血液供应受损,缺血缺氧 条件下,面神经容易发生功能障碍,导致贝尔面瘫。
面神经轴索损伤
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攻击面神经轴索,导致轴索损伤和传导 功能障碍。这种损伤通常是可逆的,但在严重情况下可能 导致持久性面瘫。
鉴别诊断
需与中耳炎、腮腺炎、后颅窝肿瘤等可能导致面神经麻痹的 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和预后
药物治疗
主要是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 和神经营养药物。
最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课件(2)教学讲义PPT

五.治疗
1、激素治疗:强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口服,连续7-10天。
2、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1/d,连续7~10天。烟酸、复方丹 参片。
3、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维生素B1、B12,胞二磷胆碱, 辅酶Q10等。
检查法
• 重金属检查法方法的变革 现行方法是有着100年历史的比色法:
USP<231>,重金属限度检查法,10种元素 (Ag、As、Bi、Cd、Cu、Hg、Mo、Pb、Sb 和Sn)与硫代乙酰胺生产硫化物沉淀,产 生的有色沉淀物与标准品(10ppmPb)进行 颜色对比,以确定重金属含量是否超限。
检查法
取而代之的是<232>和<233>。 USP <232>包括催化剂在内的广泛分析物,并
且最大许可限是根据分析物的毒性,而不 是方法性能而制定的。 USP <232>规定了样品制备方法选择,包括密 闭容器微波消解,并且推荐使用现代仪器, 如多元素ICP-MS和ICP-OES技术
USP232
• 介绍:由于砷、镉、铅和汞在自然中普遍存 在,在采用基于风险的控制策略时必须包括 对这四种元素的考虑。不论采用何种方式, 所有药品均需符合指定的限度。
• 重金属检查法方法的变革(续) 问题: 1.专属性差,是基于10种元素总和的限度检测
方法,不能给出单个元素的浓度,也不能 测定许多感兴趣的元素,如生产催化剂中 常用的铂系元素 2.不灵敏、费时费力,通常回收率很低或根本 没有回收率 3.世界上很多地区都不允许使用硫代乙酰胺和 HS
检查法
• 重金属检查法方法的变革(续) USP36版(2013年5月)起,不再收载<231>,
第二节 一面神经炎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8
3
病因和发病机制
❖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 ❖ 一般认为由于部分面神经位于面神经管内有限空
间,多种原因即免疫变态反应造成面神经水肿肿 胀,受面神经管所限而遭压迫,轻者神经受压髓 鞘损伤,重者压迫造成不同程度神经损伤,轴索 变性;较轻者水肿解除,神经再生,功能部分或 全部恢复,重者轴索损伤重且持久,则轴索严重 变性,再生差造成功能恢复差,留下严重后遗症 。
11
治疗要点
❖理疗 急性期可用局部红外线照射﹑超短波透热﹑ 茎乳孔周围热敷﹑局部按摩等,有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的作用。
12
针灸
❖ 急性期不宜使用,以免引起继发性面肌痉挛。恢 复期可选用,取穴太阳﹑下关﹑颊车﹑地仓等穴 位。
13
功能锻炼 ❖恢复期可嘱患者对镜做皱眉﹑举额﹑闭眼
﹑露齿﹑吹口哨﹑鼓腮等动作,并辅以按 摩瘫痪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
8
辅助检查
❖ 在发病后1~2周内进行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 查,可依神经损害情况提供预后信息。
9
治疗要点
❖ 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和水肿消退,加 速面神经功能恢复。
10
治疗要点
❖ 药物治疗
发病之初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给予强的松 30~60mg/日连服5~7天,逐渐减量停药,或用 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5 天后改用强的松口服,渐减量至每日5mg,疗程 以2周为宜。可配合使用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
面神经炎PPT精选课件

茎乳孔
指茎乳孔以上 面神经管内段 面神经的急性
非化脓性炎症。
颅神经疾病中面神经病变所致的面神经麻痹症状最常见;
周围性面瘫中40%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率26~34/10万人,患病率258/10万人。 2
发病机制
血管痉挛
骨管壁
面神经循环障碍
结缔组织
动脉
静脉
神经外膜
管内水肿嵌压
面神经
吹口哨不能 (口轮匝肌、颊肌无力)
同时查体可见:同侧角膜
21
22
23
24
一侧表情肌瘫痪
Hunt syndrome:
•乳突、耳后和耳内疼痛
•外耳道及耳廓部位疱疹
•同侧唾液、泪腺分泌障碍
•听觉过敏
•舌•前听2觉/过3味敏觉减退或消失 •患•侧舌表前情2/肌3瘫味痪觉减退或消失
7
面神经分支与分布
8
面 神 经 分 布 区
9
面神经:第七对颅神经(混合神经)
1、运动神经纤维:占大部分,支配面部表情肌
2、感觉神经纤维 (1)一般感觉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耳后皮肤 (2)鼓索神经:支配味觉 (3)镫骨神经:支配听觉
3、副交感神经纤维 (1)支配泪腺 (2)支配唾液腺
10
上半部(核上部): 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
我们今天要探讨的:
内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 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判断 重点: – 周围性面瘫的查体表现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预后判断 难点:面神经不同部位损害的临床表现
1
概述
内耳门
面神经管示意图 facial nerve tunnel
面神经管 面神经
特发性面神经 麻痹又叫面神 经炎或Bell麻 痹(Bell palsy)
面神经炎

Page
3
流行病学
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年发病率11.5/10万--40.2/10万人 (23/10万)。 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高发年龄15-45岁,平均年龄40-44岁。 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生育期女性发病率较高。
左右两面发病率一致,1%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双侧面神经 麻痹。
总体
静止
运动
III
中度
明显减弱,无损害性不对 称,可见不严重的连带运 动挛缩和半部面部痉挛 明显减弱和损害性不对称
正常,对称,张 力正常
IV
中重度
正常,对称,有 张力 不对称
额不动,眼不能完 全闭合,用力时口 不对称 额不动,眼不能完 全闭合,口轻微运 动
V
重度
很少有运动
VI
完全麻痹
无运动
Page
8
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
患侧 眉毛低 眼裂大 下睑外翻 鼻唇沟浅 口角向下
皱额无力
Page
9
病史特点
急性起病 3~4日达高峰,约一周内可进行性加重
病前多有受凉史
首发症状常为患侧耳后或乳突区疼痛
主要表现为一侧表情肌瘫痪
Page
10
一侧表情肌瘫痪的查体表现
患侧上视额纹变浅或消失 (额肌无力)
Page
5
Page
6
病
因
内因
岩骨发育异常使面神经管更为狭窄
面神经本身受凉 外因
病毒感染:单纯疱疹I型病毒(HSV-1)
茎乳突孔内骨膜炎 危险因素:糖尿病、怀孕、家族史
Page
7
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House-Brackmann系统
医学专题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GBS指南22812

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活检可 见神经节细胞消失,神经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厚, 轴索变细或消失。部分(bùfen)患者颅后窝见异常小血
管团压迫。
第一页,共二十一页。
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老年人。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一 或两个分支分布区。表现历时短暂的电击 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数秒(shù 至 miǎo) 1~2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 有扳机点。
理疗、针刺(zhēn cì)或电针以及康复治疗。 2年后可行面神经吻合术,以及整容手术。 预防眼部合并症。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急性(jíxìng)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
本病又称为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可能与感染有关 和免疫机制参与的急性(或亚急性)特发性神经病。
恢复正常时出现瘫痪,常累及一侧下肢, 无感觉障碍及脑神经受累。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表GBS与低钾型周期性瘫痪鉴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GBS______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____
病因
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 低血钾 甲亢
病前感染史 多数病例有
唯一使疼痛加重因素,见于抑郁症、疑病及人格障碍的病人。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治疗(zhìliáo)
抗痫药物 卡马西平首选,始量0.1g,2次/d;每日增0.1g,最
大剂量1.0~1.2g/d;苯妥英钠:0.1g口服,3次/d;氯 硝西泮:6~8mg/d口服。 其它药物 也可用氯苯氨丁酸:起始剂量5mg口服,3次 /d,常用剂量30~40mg/d;大剂量维生素B12;哌咪清。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一侧面部表情僵硬,无法正常微笑、皱眉,甚至连眼睛都闭不上?这可能就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在作祟。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被称为贝尔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它通常会突然发作,让患者感到措手不及。
这种疾病的发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那么,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它是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的。
面神经就像是一根电线,负责传递面部肌肉运动的信号。
当这根“电线”出了问题,信号无法正常传递,面部肌肉也就无法正常工作了。
导致面神经受损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完全清楚,但有一些可能的因素。
病毒感染是其中之一,比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
当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病毒就可能趁机入侵面神经,造成损伤。
另外,自身免疫反应也可能是一个原因。
有时候,身体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面神经,导致其功能障碍。
还有,寒冷、风吹等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比如,长时间对着冷风吹,或者在寒冷的天气里没有做好面部保暖。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症状表现是比较明显的。
患者通常会在一侧面部出现表情肌瘫痪,比如不能皱额、蹙眉,眼睛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口角歪斜,流口水等。
而且,患者在吃饭的时候,食物容易残留在患侧的齿颊之间。
不仅如此,有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味觉障碍、听觉过敏等症状。
当怀疑自己得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时,及时去医院就诊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
比如,面神经电图可以帮助医生了解面神经的损伤程度。
一旦确诊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就要及时跟上。
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在疾病的早期,通常会使用糖皮质激素来减轻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
同时,还会配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营养神经的药物。
物理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比如热敷、按摩、针灸等,可以促进面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帮助恢复功能。
对于那些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者面神经损伤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面神经麻痹护理查PPT课件

口眼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舌红苔黄 脉浮数。
正虚型
口眼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疲倦乏力 舌淡红苔 薄白,脉 虚无力。
小续命汤±
桑菊牵正散±
.
补阳还五汤±
9
面神经炎的辩证要点
发病初期
恢复期或 病程较长
风寒型 风热型 正虚型
.
兼有风寒表证 多有面部受凉史
兼有风热表证
多继发于感冒发热
Guillain-Barre Snydrome、 颅底广泛粘连、多数脑神经炎
Bell palsy
周围性面瘫
Hunt
特发性面神经炎、 听神经瘤、颅底炎症、
syndrome
中耳炎、乳突炎、岩骨骨折
.
7
面神经炎的辨证要 点
辨证分型
风寒型
风热型
.
正虚型
8
面神经炎的辨证用药
风寒型
风热型
口角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
3
面神经麻痹的诊断要点 面瘫
周围性面瘫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表现同侧上下面肌瘫 常见核或核以下病变
中枢性面瘫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病灶对侧下部面肌瘫 常见于脑血管病、肿 瘤
.
4
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区别要点
▪ 1.周围性: 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 病灶同侧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 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线, 不能露齿,鼓嘶,吹口哨,口角下垂。多见于受 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等。
.
17
.
18
.
19
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
▪ 1.见于任何年龄 ▪ 2.无性别差异 ▪ 3.多为单侧 ▪ 4.病前常有面部受凉史 ▪ 5.病初常有患侧的耳朵道,耳后或下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