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热电式-热电阻-集成温度传感器2013
温度传感噐(传感器教学课件)(共116张PPT)

水的冰点定为零度,水的沸点定为100度,在这两
固定点之间划分一百个等份,每一等份称为摄氏
一度(摄氏度,℃)。摄氏温标是工程上最通用的温 度标尺。一般用小写字母t表示。
❖ 华氏温标〔℉〕
❖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华氏度,水的
沸点为212华氏度,两固定点间等分为180份,每一等
份称为F华=氏1.一8t+度3,2 单位用℉, 它和t摄= 5氏/9温(f度-32的) 关℃系:
热电偶测温的主要优点
❖ 1、它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测量时可以不需外加电源
,可直接驱动动圈式仪表;
❖ 2、测温范围广:下限可达-270C ,上限可达 1800C以上;
❖ 3、各温区中的热电势均符合国际计量委员会的标 准。
温度传感器——热电偶
一、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热电极A
热电势
测量端
工作端
A
热端
热电极B
Temperature Scale of 1968)
❖
ITS-90(1990年1月1日起全世界范围采用)
❖
国际实用温标规定热力学温度是根本温度。
❖ ● 1K定义为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即 热力学温标规定水的三相点温度为273.16 K,这是建 立温标的惟一基准点。
❖ ● 摄氏温度分度值与开氏温度分度值相同,即温 度间隔1℃=1K。
使电子反方向移动,最后到达动态平衡。这样,导体
两端产生电位差,即温差电动势。
❖ 。
温差电动势大小取决于导体材料及两端温度
温度传感器——热电偶
❖ 热电偶回路的总电动势 ❖ 由导体材料A、B组成的闭合回路,如果导体A的电子
密度大于导体B的电子密度,且两接点温度不相等,分 别为T、 T0,如果T>T0 ,那么必存在着两个接触电势 和两个温差电势,回路总电势: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分与被测对象有良好的接触,又称温度计。
利用物质各种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把温度转换为电量的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这些呈现规律性变化的物理性质主要有体。
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
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
按照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模式,可大致划分为三大类:数字式温度传感器、逻辑输出温度传感器、模拟式温度传感器。
进入21世纪后,智能温度传感器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
智能温度传感器的总线技术也实现了标准化、可作为从机可通过专用总线接口与主机进行通信。
温度传感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温度计。
1201030?0 TO •卫2080 H温度计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分与被测对象有良好的接触,又称温度计通过传导或对流达到热平衡, 从而使温度计的示值能直接表示被测对象的温度。
一般测量精度较高。
在一定的测温范围内,温度计也可测量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
但对于运动体、小目标或热容量很小的对象则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常用的温度计有双金属温度计、玻璃液体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和温差电偶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等部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使用这些温度计。
随着低温技术在国防工程、空间技术、冶金、电子、食品、医药和石油化工等部门的广泛应用和超导技术的研究,测量120K以下温度的低温温度计得到了发展,如低温气体温度计、蒸汽压温度计、声学温度计、顺磁盐温度计、量子温度计、低温热电阻和低温温差电偶等。
低温温度计要求感温元件体积小、准确度高、复现性和稳定性好。
利用多孔高硅氧玻璃渗碳烧结而成的渗碳玻璃热电阻就是低温温度计的一种感温元件,可用于测量 1.6〜300K范围内的温度。
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互不接触,又称非接触式测温仪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04电数字式体温计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测试项目描述•数字式体温计是利用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将温度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显示器(如液晶、数码管、LED矩阵等)以数字形式显示温度,能快速准确地测量人体温度。
与传统的水银体温计相比,具有读数字方便,测量时间短,测量精度高,能记忆并有提示音等优点,尤其是数字体温计不含水银,对人体及周围环境无害特别适合于医院,家庭使用,如图4-1所示。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主要给•大家介绍电阻式温度传感器•(也称为热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常见的热电阻传•感器。
一、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温度标志着物质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越高,表示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模拟图: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气体分子在高温时的运动速度比低温时快!二、温标1、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称为温标。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的起点(即零点)以及温度的单位。
各类温度计的刻度均由温标确定。
2、国际上规定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热力学温标等。
几种温标的对比正常体温为37 C,相当于华氏温度多少度?知识准备•一、热电阻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电阻两大类,前者通常简称为热电阻,后者称为热敏电阻。
下面介绍金属热电阻传感器。
•(一)金属热电阻的工作原理•金属热电阻是利用电阻与温度成一定函数关系的特性,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感温元件。
当被测温度变化时,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变化的大小而得出温度变化的情况及数值大小,这就是热电阻测温的基本工作原理。
取一只100W/220V 灯泡,用万用表测量其电阻值,可以发现其冷态阻值只有几十欧姆,而计算得到的额定热态电阻值应为484。
•(二)常用热电阻及特性•常用热电阻材料有铂、铜、铁和镍等,它们的电阻温度系数在(3~6)×10−3/℃范围内,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使用特性。
•1.铂电阻•又称白金,是目前公认的制造热电阻的最好材料。
它的优点是性能稳定,重复性好,测量精度高,其电阻值与温度之间有很近似的线性关系。
热电式传感器讲课文档

第三十二页,共69页。
使用补偿导线时注意问题:
补偿导线的作用是对热电偶冷端延长。 补偿导线只能用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0~100℃); 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的两个接点处要保持温度相同;
第章热电式传感器
第一页,共69页。
第一节 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偶是工程上应用最广泛的温度传感器。
优点有: 构造简单,
使用方便,
具有较高的精度、稳定性及复现性好, 温度测量范围宽(100~1600℃),
在温度测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页,共69页。
一、热电偶测温原理
1、热电偶的结构
图中的闭合回路称为热电偶,导体A和B称为热电偶的热电极。热电 偶的两个接点中,置于被测介质(温度为T)中的接点称为工作端或热端, 置于温度为参考温度T0的一端称为参考端或冷端。
第五页,共69页。
热电偶两接点的接触电势 e A B (和T ) e A B (T大0 )小可表示为 :
eAB(T )
KT e
ln NAT NBT
eAB(T0)
KT0 e
ln
NAT0 NBT0
式中: K——波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 e——单位电荷电量,e=1.6*10-19C;
第十八页,共69页。
(2)参考电极定律 当结点温度为T、 T0时,用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的热
电势等于AC热电偶和CB热电偶的热电势的代数和。
即: E A B ( T ,T 0 ) E A C ( T ,T 0 ) E C B ( T ,T 0 )
证明过程见课本。
导体C称为标准电极
(一般由铂制成)。
用在许多工业部门中。
第二十七页,共69页。
(3) 薄膜热电偶
第4章热电传感技术

电阻
rc Rt
Rt
rc Rt//rc
温度
并联补偿电路
图中热敏电阻Rt与补偿电阻rc并联,其等效电阻R= Rt 因此可以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得到线性的输出特性。常由 于电桥测温电路:
// rc 。由图可知,R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便显得比较平坦。
当电桥平衡时,
R1R 4 R 3 (rc // R T )
2 3
:温度为t 0C时的电阻 R 0 :温度为0 0C时的电阻 t :任意温度 在ITS—90 中,这些常数规定为 A,B,C :分度系数,
Rt
A=3.96847×10-13/℃
B=-5.84×10-7/℃2
C=-4.22×10-12/℃4
铂电阻体结构
材料多为纯铂金属丝(0.03~0.07mm),也有铜、 镍,绕制在云母板、玻璃或陶瓷线圈架上,构成热 电阻。
1. 铂电阻 铂电阻是铂热电阻的简称。是用导体的电阻 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测量温度的。 铂电阻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稳定、电阻率高、 线性度好、测量范围宽(-2000C~8500C)等特 点。 铂电阻广泛用作工业测温元件或作为温度标准。 按国际温标IPTS-68规定,在-259.34℃~630.73℃ 温域内,以铂电阻温度计作基准器。
4. 双金属片热电开关自动控温原理
常闭式保温器(电饭锅)就是通过两个触点接通又 脱开(即闭合-断开-闭合)的方式,达到了自动保 温的目的。
双金属片控制恒温箱
双金属温度计敏感元件
4.2.2 陶铁磁体式热电开关
1.陶铁磁体式热电开关的结构原理
主要由硬磁、软磁,动作弹簧、抵紧弹簧、拉杆、杠杆、银触点、 操作按键等组成。 特点:动作灵活、经久耐用、安全可靠,比双金属片式热电自动开 关的控制性能好。
温度传感器

热电式温度传感器的优点是:实现了非接触式测值,不为红外线的 波长所左右,可获得稳定的检测灵敏度。可以实现对高、低温物体以及移 动中的气体、液体、固体状态的检测对象的远程温度测量。另外,这种温 度传感器使用简单、价格便宜。
机电一体化
图3-19 热敏电阻器的各种形状 表3-3示出了常用热敏电阻器的种类和特性,可以看出,随着温 度的升高,有在特定温度下阻抗急剧增加的PTC型,有在特定温度下阻 抗急剧减小的CTR型,以及阻抗随温度按指数规律减的NTC型等。PTC 型不能在宽广的温度范围内作为温度传感器使用,但是与NTC型相比 较,其温度系数高出接近一个数量级,因此常作为定温温度传感器使用。 作为定温温度传感器使用的还有CTR型,只是其阻抗在特定温度下不是 急剧增加,而是急剧减小。由于PTC型热敏电阻器具有特异的阻抗一温 度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饭锅、干燥机、干燥器等很多种工业制品中, 作为温度传感器使用。
作为定温温度传感器使用的还有CTR型,只是其阻抗在特定温度下 不是急剧增加,而是急剧减小。由于PTC型热敏电阻器具有特异的阻抗 一温度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饭锅、干燥机、干燥器等很多种工业制 品中,作为温度传感器使用。
表3-3 热敏阻器的种类与特性
种类 特性
NT 随着温度升高阻抗值 C 减小的负温度系数
热电偶具有以下优点:比较便宜、容易买到,测量方法简单、测 温精度高,测量时间上的滞后小,可以实现很宽范围内的温度测量( 与热敏电阻等相比)。可以选用与灵敏度和寿命等状况相适应的热电 偶类型。利用热电偶可以进行小型被测物和狭窄场所的测温,可以进 行较长距离(即被测物体与测温仪表之间的距离较远)的温度测量,对 于测量电路到测温仪表中间的电路,即使局部的温度发生变化,也基 本上不会对测定值造成影响。图3-22示出了典型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温度特性。
常用温度传感器比较

常用温度传感器比较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 热电偶:(1)测温原理: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
热电偶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介质温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端);冷端与显示仪表连接,显示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通过查询热电偶分度表,即可得到被测介质温度。
(2)测温范围: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C均可连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 C(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 C(如钨-铼)。
(3)常用热电偶型号:(4)实例:T型热电偶,测温范围-40~350C,详细信息见T型热电偶实例。
2. 热电阻:(1)测温原理: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
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R=R o[1+ a (t-t 0)]式中,R为温度t时的阻值;R o为温度t0 (通常t o=0C )时对应电阻值;a为温度系数。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R =Ae B/t式中R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A 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
(2)测温范围:金属热电阻一般适用于-200~500C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其特点是测量准确、稳定性好、性能可靠。
半导体热敏电阻测温范围只有-50~300C左右,且互换性较差,非线性严重,但温度系数更大,常温下的电阻值更高(通常在数千欧以上)。
(3)常用热电阻: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热电阻材料是铂和铜:铂电阻精度高,适用于中性和氧化性介质,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非线性,温度越高电阻变化率越小;铜电阻在测温范围内电阻值和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线数大,适用于无腐蚀介质,超过150C 易被氧化。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特点

-167~40℃ ±2.5℃
-200~-167℃ ±1.5%t
-67~40℃
±1℃
—
-200~
-67℃
±1.5%t
Φ0.3 700~ 800 Φ0.5 800~ 900 Φ0.8 1.0 900~ 1000 Φ1.2 1.6 1000~ 1100 Φ2.0 2.5 1100~ 1200 Φ3.2 1200~ 1300
□廉金属热电偶丝直径的标准形式(mm)
分度号 保护管
外径
单支式
K 1
20 6 2 . 3.2 5
N 1
20 6 2 . 3.2 5
E 1
20 6 2 . 3.2 0
J 1
20 6 2 . 3.2 5
T 20
3.2
1
1
1
1
双支式 . 2.5 . 2.5 . 2.0 . 2.5
2.5
2
2
2
2
热电偶热电阻保护管 □ 金属保护管材料及特性
□ 置入深度 ●热电偶最小置入深度 对陶瓷保护管而言,应不小于保护管直径的 10~15倍; 对金属及合金保护管,应大于保护管直径的 15~20倍。
□ 热电阻最小置入深度
lmin = ln+15D lmin—最小可用置入深度 ln — 感温元件长度 D — 保护管外径
□ 绝缘电阻
●装配式热电偶绝缘电阻
·适于远距离测量和控制。
·无需参考点。温度值可由测得的电阻值直接求
b、缺点
出。
·测量准确度难以超过0.2℃,
·输出线性好。只用简单的辅助回路就能得到线性
·必须有参考端,并且温度要保持恒定。
输出,显示仪表可均匀刻度。
·在高温或长期使用时,因受被测介质影响或 b、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性好,价格低, 适用于无腐蚀性介
质
精度高,价格贵, 适用于中性和氧化 性介质,但线性度
差
4.3.2 热电阻的种类及特点
思考:
如果用分度号为Pt100的铂电阻测温,在计算时错 用了Cu100的分度表,查得的温度为 200 ℃,则实际 温度比 200 ℃大?还是小?说明原因。
4.3.2 热电阻的种类及特点
进一步的发展依赖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制造工艺水平的 提高。
4.3.3 热电阻测温电桥 4.3.3 热电阻测温电桥
说明:为了消除金属热电阻(几欧~几十欧范围) 中的引线电阻和连接导线电阻受温度变化而改变其 阻值大小,从而影响热电阻测温。 测温电桥——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接法。
4.3.3 热电阻测温电桥
4.3.2 热电阻的种类及特点
热电阻按材料分类
(1) 铂热电阻
特点:精度高、稳定性好、性能可靠、易于提纯、复制性好、 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可以制成极细的铂丝、电阻率较高;在0C 以上,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接近于直线(其电阻温度系数为 3.9×10-3/C )。 作用:工业测量,温度的基准、标准仪器。ITS-90国际温标规 定,在13.81K~961.78℃的标准仪器为铂电阻温度计。 缺点:电阻温度系数小;在还原气氛中,特别是在高温下,易 被污染变脆;价格昂贵。 常用铂电阻分度号: Pt1000,Pt100和 Pt10
(3) 热敏电阻的特点
测温范围:-100~300℃ 优点: ① 电阻温度系数大,灵敏度高,约为 (3 ~ 6 ) 1 2 0 (1 / C ) ② 电阻率大,利于小型化,连接导线的影响可以忽略; ③ 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用于测量点温度; ④ 热惯性小,适用于表面温度及快速变化温度。 不足:热敏电阻温度特性分散、互换性差、非线性严重。
4.4 集成温度传感器
4.4.1 集成温度传感器基本原理 4.4.2 集成温度传感器举例(AD590)
4.3 热电阻 4.3.1 热电阻测温原理
原理: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性质 来测量温度。 实验证明:
多数金属导体在温度升高1℃时,阻值变化 0.4% ~ 0.6%; 多数具有负温度系数的半导体在温度升高1℃时,阻值 变化 3% ~ 6%; 多数导体或半导体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为:
得
E A ( T , B T 0 , 0 ) E A ( T , B T 0 ) E A ( T 0 , B 0 )
方法:测T0 →查表EAB(T0, 0)→测EAB(T, T0) →计算EAB(T, T0, 0)→查表求T。
第四章 热电式传感器
4.1 概述 4.2 热电偶
4.3 热电阻
4.3.1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 4.3.2 热电阻的种类及特点 4.3.3 热电阻测温电桥
测温R 范t 围 :R -2 01 0 ~500T ℃ T 0
4.3.2 热电阻的种类及特点
1、热电阻的材料
dR
① 电阻温度系数要大:单位1/℃,定义为: R 1 dR
α越大制成的温度计的灵敏度越高测量结果越准确;dT R dT
一般非常数, 不同温度数值不同 α=f(T) ;
材料越纯,α越大。
E A B T , T 0 E A B T E A B T 0
内容回顾
冷端温度补偿
3)冷端补偿器法(补偿电桥法)
不平衡电桥
0C 恒温 T0=f (时间, 环境)
R4(铜丝)
R1=R2=R 3 =1Ω( 锰 铜 丝) Rg(限流)
调整Rg电阻→ Uba=E(T0, 0),
E E(T,T0)Uba E(T,T0)E(T0, 0) E(T,0)
(3)其他类型热电阻
上述两种热电阻对于低温和超低温测量性能不理想,而铟、 锰、碳等热电阻材料却是测量低温和超低温的理想材料。
铟电阻用 99.999% 高纯度的铟丝绕成电阻,可在室温至 4.2K 温度范围内使用。实验证明:在 4.2~15K 温度范围内,灵 敏度比铂电阻高10倍;缺点是材料软,复制性差。锰电阻测温范 围为 2~63K,电阻随温度变化大、灵敏度高。但材料脆,难拉成 丝。碳电阻适合用液氦温域的温度测量,价廉,对磁场不敏感, 热稳定性较差。
(2) 铜热电阻
优点:线性度好,电阻温度系数大、价格低、精度适中; 缺点:机械强度较差,热惯性大, >100℃时,易被氧化; 测温范围:-50~+150℃。 常用铜电阻分度号:Cu100和Cu50
铜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方程为:
R t R 01 A t B t2 C t3
由于B、C 比 A 小得多,所以可以简化为:
② 要求有较大的电阻率:因为电阻率越大↑→电阻体积越小↓→ 热容量和热惯性越小↓→温度变化的响应越快↑。
③ 在测温范围内,要求物理化学性质稳定。
④ 复现性好、复制性强、易得到纯净物质。
⑤ 电阻值与温度间近似为线性关系,便于测温的分度和读数。
⑥ 价格低。
综上所述:铂、铜、铁、镍和一些半导体材料比较适合做热电阻。
R0
式中, R 1 0 0 表示水沸点 (100℃) 时的铂电阻的电阻值;R 0 表
示水冰点(0℃)时的铂电阻的电阻值。
目前技术水平已达到 W(100) =1.3930 ,与之相应的铂纯度为
99.9995 %,工业用铂电阻纯度为 W 1 0 0 1 .3 8 7 ~ 1 .3 9 0。4.3.2 热ຫໍສະໝຸດ 阻的种类及特点片状、柱状和珠状
4.3.2 热电阻的种类及特点
(2) 半导体热敏电阻实物照片
MF74超大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
应用范围:适用于大功率的转换 电 源 、 开 关 电 源 、 UPS 电 源 及 各 类大功率照明灯具、电加热器的 浪涌电流抑制。
MF52珠状测温型NTC热敏电阻器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空调设备、 暖气设备、电子体温计、液位传感、 汽车、电子台历、手机电池。
—参考温度计算修正法的理论依据,为热电势分度奠定理论基础
(4)标准电极定律:E A ( T , B T 0 ) E A C ( T , T 0 ) E B C ( T , T 0 )
内容回顾
4、热电偶冷端补偿:
为什么要进行冷端补偿?
不
冷端补偿的方法有哪些?
稳
✓ 热电偶测温原理:只有参比端温
定
度恒定时,回路总热电势EAB(T,T0) 才是温度T的单值函数!
工业用常用线路
① 两线制
特点: 接入一个桥臂; 引线与连接导线随环境温度变化全部加 入到热电阻的变化之中; 简单,仍有应用; 引出线的电阻值特性:铜:<=0.2%(R0); 铂: <= 0.1%(R0) 。
Rt:热电阻; r’:引线; r:连接导线; Rr:调整电阻
不平衡电桥
Rl
R a c 2 ( R r r r ') R t 2 R l R t
4.3.2 热电阻的种类及特点
CMF贴片式NTC热敏电阻器 应用范围:半导体集成电路、液晶显 示、晶体管及移动通讯设备用石英振 荡器的温度补偿、可充电电池的温度 探测、计算机微处理器的温度探测、 需温度补偿的各种电路。
MF55系列绝缘薄膜型NTC热敏电阻器 应用范围:电脑、打印机、家用电 器等。
4.3.2 热电阻的种类及特点
内容回顾
3、热电偶基本定律: (1)均质导体定律:均匀导体(或半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不 产生热电势;
(2)中间导体定律: E AB ( T ,T C 0 ) E A( T B ,T 0 )
—接入导体和仪表测量热电势的条件和基础。
(3)中间温度定律:E A ( T , T B n , T 0 ) E A ( T , T B n ) E A ( T n , B T 0 )
R t R 01A t
式中, A4.28103为常数。
热电阻名称 铜电阻 铂电阻
分度号
Cu50 Cu100
Pt50 Pt100
R t R 0 1 t t 0
0℃时阻值(Ω) 测温范围(℃)
特点
50±0.05 100±0.1
50±0.003 100±0.006
-50—150 -200—850
热惯性小!
4.3.2 热电阻的种类及特点
3、 半导体热敏电阻
半导体热电阻——热敏电阻。 材料:常用一定比例的锰、镍、 铜、钛、镁的氧化物混合制成。 负温度系数NTC 正温度系数PTC 临界温度系数CTR
测温特点: 变化剧烈
变化剧烈
近似线性关系
4.3.2 热电阻的种类及特点
(1)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形状
对满足上述关系的热电阻,其温度系数约为 3.940103/℃。 由上式可见,电阻值Rt与 t 及R0有关,当R0 值不同时,即使在同样 的温度下其Rt 的值也不同。因此作为测量用热电阻必须规定R0值。
4.3.2 热电阻的W 100 R100
Rl
4.3.3 热电阻测温电桥
② 三线制
方法: 热电阻有三个引线; 其中两根+连接导线的电阻分别加到电 桥相临两桥臂中; 第三根接到电源线上; ≡电源与电桥的连接点a从仪表内部的桥 路上移到热电阻附近。
4.3.2 热电阻的种类及特点
铂电阻的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在0~850℃范围内: R tR 01A tB t2
在 -200~0℃范围内: R t R 0 1 A t B t 2 C t 1 0 0 3
式中, R t 为温度为 t ℃时的铂电阻的阻值; R 0 为温度为0℃ 时的铂电阻的阻值; A、B、C 均为常数,且 A3.94010 3 /℃,B 5 .8 0 2 1 0 7 /℃, C 4 .2 7 4 1 0 1 2/℃。
相近(0~100C):
0~100C
E A B T , T 0 E A B T E B Q T n E Q C T 0 E C P T 0 E P A T n E A B T ,T n E P Q T n ,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