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商业地产专业术语及解释
商业地产常用名词解释

商业地产常用名词解释1、商铺:商铺是专门用于商业经营活动的房地产,是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交易、服务及感受体验的场所。
广义的商铺,其概念范畴不仅包括零售商业,还包括娱乐业、餐饮业、旅游业所使用的房地产,盈利性的展览馆厅、体育场所、浴室,以及银行、证券等营业性的有建筑物实物存在的经营交易场所。
2、商业街商铺:商业街指以平面形式按照街的形式布置的单层或多层商业房地产形式,其沿街两侧的铺面及商业楼里面的铺位都属于商业街商铺。
3、市场类商铺:在这里特指在各种用于某类或综合商品批发、零售、经营的商业楼宇中的店铺位。
4、社区商铺:指位于住宅社区内的商用铺位,其经营对象主要是住宅社区的居民。
5、住宅底层商铺:指位于住宅建筑底层(可能包括地下1、2层及地上1、2层,或其中部分楼层)的商用铺位。
6、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商铺:指百货商场、各种类型购物中心里面的铺位。
7、商务楼、写字楼商铺:指诸如酒店、商住公寓、俱乐部、会所、展览中心、写字楼里面用于商业用途的商业空间。
8、交通设施商铺:指诸如地铁站、火车站、飞机场等交通设施里面及周围的商铺,以及道路两侧各类中小型商铺。
9、商业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
10、城市综合体(HOPSCA):HOPSCA是指在城市中的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
HOPSCA为HOTEL、OFFICE、PARK、SHOPPINGMALL、CONVENTION、APARTMEN T构成。
HOPSCA包含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休闲娱乐、交通及停车系统等各种城市功能;它具备完整的街区特点,是建筑综合体向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的结果11、商圈:商业设施涵盖其潜在消费群所在的区域范围,此范围称其为商圈,近来商圈渐不以距离为量,而以顾客到店所需时间为尺度。
房地产行业40个常用专业名词及术语列表

房地产行业40个常用专业名词及术语列表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经济支柱,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于从业者而言,掌握行业的常用专业名词和术语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列举房地产行业中40个常用的专业名词和术语,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1.供需关系(Supply and Demand):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着市场价格和交易量。
在房地产行业中,供需关系也是影响房价和销售情况的重要因素。
2.房地产市场(Real Estate Market):指房屋、土地以及相关产权在市场上的买卖交易活动。
房地产市场根据需求和供应情况,决定了房价和销售状况。
3.房地产投资(Real Estate Investment):指购买、持有和经营房地产以获取收益的行为。
房地产投资是一种常见的投资方式,可以通过租金收入、升值等方式获取回报。
4.房地产开发(Real Estate Development):指购买土地并进行建设、改建或重建以开发新的房地产项目的过程。
房地产开发包括规划、设计、建筑和销售等多个环节。
5.房地产经纪人(Real Estate Agent):指在购房、售房和租房等交易过程中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士。
房地产经纪人可以协助客户找到合适的房产并进行交易。
6.房地产估值(Real Estate Appraisal):通过专业评估方法确定房产的市场价值。
房地产估值对于购房、抵押贷款和税务目的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7.房地产抵押贷款(Real Estate Mortgage):指将房产作为抵押物以获取贷款的借款方式。
房地产抵押贷款可以帮助购房者获得更大的资金流动。
8.楼盘(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指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房产项目。
楼盘通常包括住宅、商业和办公等类型的房产。
9.商品房(Commercial Housing):指由开发商建设并按市场价格销售给个人或单位的住宅。
商业地产专业术语

商业地产专业术语商业地产专业术语是商业地产行业中常用的术语。
这些术语涵盖了商业地产投资、开发、运营以及交易中的各个方面。
在商业地产行业中,理解和使用这些术语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商业地产专业术语的解释和说明。
1. Cap Rate (Capitalization Rate):资本化率Cap Rate是评估商业地产投资的一种指标。
其定义为净收益与房产价值之比。
Cap Rate越小,表示资产的价值越高,因为房产的收益相对更高。
Cap Rate越大,表示资产的价值越低,因为房产的收益相对更低。
2. NOI (Net Operating Income):净营业收入NOI是商业地产产生的所有收入减去其所有相关费用(比如租金、税费、维护和运营成本等)后所得到的净收入。
NOI是计算Cap Rate的关键因素。
3. Leasing Commission:租赁佣金租赁佣金是指由房东支付给房屋经纪人的费用。
通常情况下,租赁佣金是基于签订租约的租金收入计算的,一般约为租金收入的一到两个月。
4. CAM (Common Area Maintenance):公共区域维护费CAM是商业地产中业主支付的公共区域维护费用。
这些费用通常用于维护房屋的公共区域、停车场、道路、景观等。
CAM通常也包含管理费、保险费以及物业税等。
5. Tenant Improvements:承租人自行装修Tenant Improvements是房客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要求在出租物业内部进行的装修工作。
这些工作通常包括结构和装修等方面的改进。
6. Ground Lease:土地租赁地租赁是指把土地的所有权从所有权者中分离出来,然后按照约定向地租赁人提供使用权,同时收取租金。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商业地产租赁中,一方拥有土地,另一方负责建筑。
7. Build-to-Suit:量身定制Build-to-Suit是建筑物地租者的解决方案。
房东与承租人合作开发建筑物,根据承租人的特殊需求度身定制。
商业地产知识

商业地产知识大全(名词、术语阐释)1、商业地产商业地产是包括购物中心、大卖场、商业街、shoppingmall、主题商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折扣店、工厂直销店、娱乐类商业地产、住宅和写字楼的底层商铺等与住宅类有很大区别的房地产产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便是社区商业、大卖场以及现在新兴的shoppingmall三种业态。
2、商圈商圈是零售学用语,现商用物业开发也借用该词,意指商业圈或商势圈,指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某一购物或消费频率的顾客群,以其所处的最远距离为半径,划定的一系列圆形或方形区域,简言之,即为优先选择到某商店或商业聚集中心消费的顾客分布区域范围。
商圈一般按层次分为核心商圈(离消费地最近,吸纳总量50-80%顾客的范围)、次级商圈(吸纳15-25%顾客的范围)、边缘或辐射商圈(吸纳5-25%顾客的范围)。
商圈就是指店铺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那些优先选择到该店来消费的顾客所分布的地区范围,换而言之就是店铺顾客所在的地理范围。
3、CBDCBD的全称是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我国现有三种译法:中央商务区、商务中心区或中央商业区。
其概念最早产生于1923年的美国,当时定义为“商业会聚之处”。
随后,CBD的内容不断发展丰富,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枢。
一般而言,CBD应该具备以下要素特征:它是城市的功能核心,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商业等高度集中;它交通便利,人流、车流、物流巨大;它白天人口密度最高,昼夜间人口数量变化最大;它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地价最高;它高楼林立,土地利用率最高。
4、购物中心世界购物中心协会对购物中心的定义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地产进行设计、开发、拥有和管理的零售和其他商业设施的组合体。
”包括地区购物中心、中型购物中心、零售公园、专业购物中心等多种形式。
通常说的Shopping Mall,音译“摩尔”或“销品贸”,意为大型购物中心,属于一种新型的复合型商业业态。
商业地产名词大全

商业地产名词大全1、商圈是指零售店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简单的说,也就是来店顾客所居住的地理范围。
2、业态定位根据当地的市场条件和商业项目的规模、面积、物业现状,进行业态定位及市场定位,科学的确定项目的经营形态和目标市场。
3、楼层定位根据商业项目的面积、形状、层数,合理确定各楼层的商品经营类别、面积、区位,确定各楼层服务设施的配套及分布。
4、环境设计对商业企业的室内共享空间、灯光效果、商业氛围、购物环境以及外立面、外广场、橱窗、广告位进行设计。
5、防火分区在建筑中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分隔物将建筑物空间分隔成若干区域.6、防烟分区是通过设置挡烟设施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用排烟设施将其排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工作顺利进行。
7、店面是商店建筑物本身的整体物质面貌,包括商店招牌,入口处、橱窗、商店规模及高度、建筑材料等内容。
商家通过门面向消费者呈现最基本的形象。
8、柜台柜台是供营业员展示、计量、包装出售商品及顾客参观挑选商品所用的设备,柜台或全部用于展示商品,或上部展示商品,下部用于贮藏。
9、货架货架是营业员工作现场中分类分区的陈列商品并少量储存商品的设施。
10、中庭是指某大中型综合商场,特别是大型商场的公众活动空间,历久不衰的空间形式。
11、竖井是指井状竖向空间(内设管道、通风、电缆)等。
12、店铺切割是商场业态定位规划设计的用语,在平面图上划分若干个单元、供商户租用。
13、动线商业地产中,动线是指商场的布局使顾客自然行走、购物的轨迹,是顾客在商场里流动的线路。
良好的动线设计可诱导顾客在店内顺畅的选购商品,避免卖场产生死角,提高卖场坪效。
动线设计对购物中心、大卖场及超市尤其重要。
动线分主动线和次动线,主动线一般在2以上到3米左右,次动线一般在2米以下到1.2米左右。
14、通道分为主通道与副通道。
主通道是诱导顾客行动的主线,而副通道是指顾客在店内移动的支流。
九十二个常用商业地产项目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九十二个常用商业地产项目专业术语名词解释商业地产(专题阅读)中有很多专业性的术语,初入商业地产的人往往对这些术语感到困苦。
下面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们在商业地产中常见的专业术语。
希望为大家今后的商业地产道路起到帮助的作用。
1. 零售:是一种交易形式,可定义为将商品或劳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也是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商品的一种商业活动环境,使消费者从零售商店里获得消费品及其与消费品有关的无形服务的满足,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最后阶段。
2. 零售战略:是零售商打算如何集中其资源来达成其目标,确定其主要服务于哪些顾客和将提供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并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系统性谋划。
具体上它包括企业使命目标,竞争对手分析,顾客的细分、定位,商店的选址,服务策略,与供货商的关系,信息管理和分销系统,低成本经营,以及零售活动组合等等。
3. 商圈:是指零售店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简单的说,也就是来店顾客所居住的地理范围。
4. 全过程商品管理:是指一个零售商从分析顾客的需求入手,对商品组合、定价方法、促销活动,以及资金使用、库存商品和其它经营性指标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计划,通过高效的运营系统,保证在最佳的时间、将最合适的数量、按正确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商品,同时达到既定的经济效益指标。
5. 市场化经营商场化管理:指采取“整体规划、招租经营、统一管理、自收自付“,各柜相对自主经营,并以规范化的商场管理形成专业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
6. 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点的全面化的管理模式。
全面化是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
精细化管理包括:精细化的操作、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核算、精细化的分析、精细化的规划。
7. 购物中心交通规划:购物中心交通规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周围道路把交通引入购物中心,另一部分是购物中心自身用地范围内的交通组织和规划,以及建筑内部的人流组织。
商业地产专业术语

1.专业术语一、零售:是一种交易形式,可定义为将商品或劳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也是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商品的一种商业活动环境,使消费者从零售商店里获得消费品及其与消费品有关的无形效劳的满足,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最后阶段。
二、零售战略:是零售商打算如何集中其资源来达成其目标,确定其主要效劳于哪些顾客和将提供什么样的商品和效劳,并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系统性谋划。
具体上它包括企业使命目标,竞争对手分析,顾客的细分、定位,商店的选址,效劳策略,与供货商的关系,信息管理和分销系统,低本钱经营,以及零售活动组合等等。
三、商圈:是指零售店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围,简单的说,也就是来店顾客所居住的地理围。
四、全过程商品管理:是指一个零售商从分析顾客的需求入手,对商品组合、定价方法、促销活动,以及资金使用、库存商品和其它经营性指标做出全面的分析和方案,通过高效的运营系统,保证在最正确的时间、将最适宜的数量、按正确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商品,同时到达既定的经济效益指标。
五、市场化经营商场化管理:指采取"整体规划、招租经营、统一管理、自收自付",各柜相对自主经营,并以规化的商场管理形成专业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
六、精细化管理:是以"准确、细致、深入、规"为特点的全面化的管理模式。
全面化是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
精细化管理包括:精细化的操作、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核算、精细化的分析、精细化的规划。
七、购物中心交通规划:购物中心交通规划分为两局部,一局部是周围道路把交通引入购物中心,另一局部是购物中心自身用地围的交通组织和规划,以及建筑部的人流组织。
八、购物中心的步行人流购物中心的步行人流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停车场到购物中心的运动;另一种是从购物中心到购物中心的运动。
商业地产专业术语

商业地产专业术语【商业地产概念】商业地产: 作为商业用途的地产,用于各种零售、批发、餐饮、娱乐、健身、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国外用的比较多的词汇是零售地产的概念。
1.商圈:是指商业中心以其所在地点为圆心,沿着一定的方向与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
2.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的权利。
3.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与处置权。
4.经营权:经营者对其经营财产的一种占有、使用与收益的权利。
5.零售业:是一种交易形式,可定义为将商品或劳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也是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商品的一种商业活动环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商业行为的最后一步。
6.开发商:开发项目,做为项目的第一承担人、所有人。
7.商业用地:商业用地是指规划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所规定该宗地块的用地性质是用于建设商业用房屋,出让后用地的使用年限为40年。
8.国内一线城市:指对本国经济、政治具有重要作用的大都市。
在城市规模、基建、财政收入、消费、对人才吸引力等各层面,领先于其他城市。
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9.国内二线城市:指除一线城市以外,省会、旅游城市,京广、京沪等主要干线旁边的城市等,如:成都、重庆、武汉、南京、苏州、无锡、济南、长沙、郑州、西安、哈尔滨、杭州、沈阳、青岛、大连、宁波、厦门等10.国内三线城市:昆山、江阴、常熟、张家港、义乌、洛阳、柳州、株洲、长春、温州、佛山、东莞等其它较发达城市。
11.五证一书:“五证一书”指的是商品房屋预售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项目选址意见书。
【商业物业】1.占地面积: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一般按底层建筑面积。
2.建筑面积:建筑展开面积,它是指建筑外墙外围线测定的各层平面面积之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地产是一个综合的领域,涉及商业、经济、建筑、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
刚入门的小白常常会被一些专业术语弄得一头雾水。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份商业地产相关术语及解释,助你快速掌握该领域,给你最全面的指引。
商业地产概念
商业地产: 作为商业用途的地产,用于各种零售、批发、餐饮、娱乐、健身、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国外用的比较多的词汇是零售地产的概念。
1.商圈:是指商业中心以其所在地点为圆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
2.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4. 经营权:经营者对其经营财产的一种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5.零售业:是一种交易形式,可定义为将商品或劳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也是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商品的一种商业活动环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商业行为的最后一步。
6. 开发商:开发项目,做为项目的第一承担人、所有人。
7.商业用地:商业用地是指规划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所规定该宗地块的用地性质是用于建设商业用房屋,出让后用地的使用年限为40年。
8. 国内一线城市:指对本国经济、政治具有重要作用的大都市。
在城市规模、基建、财政收入、消费、对人才吸引力等各层面,领先于其他城市。
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
9. 国内二线城市:指除一线城市以外,省会、旅游城市,京广、京沪等主要干线旁边的城市等,如:成都、重庆、武汉、南京、苏州、无锡、济南、长沙、
郑州、西安、哈尔滨、杭州、沈阳、青岛、大连、宁波、厦门等
10. 国内三线城市:昆山、江阴、常熟、张家港、义乌、洛阳、柳州、株洲、
长春、温州、佛山、东莞等其它较发达城市。
11. 五证一书:“五证一书”指的是商品房屋预售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项目
选址意见书。
商业建筑
1.占地面积: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一般按底层建筑面积。
2. 建筑面积:建筑展开面积,它是指建筑外墙外围线测定的各层平面面积之和。
它是表示一个建筑物建筑规模大小的经济指标。
3. 经营面积(实用面积、柜台面积):它是“建筑面积”扣除公共分摊面积后的余额。
4. 地上面积:指自然地面以上各楼层的建筑面积总和。
5.地下面积:指自然地面以下的(如地下室的)建筑面积总和。
6.建筑红线: 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
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在红线内不允
许建任何永久性建筑。
8.建筑密度:等于占地面积除以土地面积,密度越低舒适度越高。
9.容积率:指总建筑面积除以用地面积的值,容积率越低舒适度越高。
10. 绿地率:各类绿地总面积除以总占地面积乘以100%。
11.公摊率:公用建筑面积(即分摊面积)除以建筑面积乘以100%。
12.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
如:购物中心等
13. 砖混结构:指建筑物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
凝土结构。
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
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
如:商业街等
14.钢结构: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
如:建材城等
15.配套设施:综合硬件配套设施 1)方便或吸引消费者来此购物消费的外部配套;如:室外广场、下沉式广场、停车场 2)输送消费者至各个商业结构称的引导配套;如:手扶梯、观光梯等 3)留住消费者在此消费和享受的综合功能配套。
如:娱乐设施等室外广场:居民休闲、健身、集会的场所。
绝大多数shopping mall都拥有一个相应规模的室外广场。
室外广场已成为一个充分发挥商业功能的场所,一方面展现了丰富的商业促销和展示活动,另一方面又形成室内商业外部化的活广告效应。
室外广场已成为购物中心吸引人流的一个重要手段。
16.下沉式广场:下沉式是城市休闲广场的一种设计手法,应当与邻近地下空间串连融合,成为整个空间序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围合式的开敞公共空间,将人流往下吸引,极大地提高了地下商场的租赁价值。
17. 临街面:与街道相临的一面;
18. 裙楼:一般指在一个多层建筑的主体下半部分,修建的横切面积大于建筑主体本身横切面积的低层附属建筑体。
19. 层高:下层地面到上一层地面的距离。
20. 净高:层高减去楼板厚度,商业上通常指吊顶后天花到地面的距离。
21.柱距:柱距就是两根柱子中心线到中心线的距离。
22.大堂:建筑内部宽敞开阔的空间,用于会客、活动、礼议、展览等。
23.中庭:建筑内部的庭院空间,形成具有位于建筑内部的“室外空间”,现代购物中心商业结构的大橱窗,将各个商业功能在一个空间内展示出来,一方面
引导消费者在商场内消费和购物、另一方面又通过展示作用提高各层商业价值。
24.回廊:在建筑物内设置在二层或二层以上曲折环绕的回形走廊。
25.开间:空间的宽度,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
26. 进深:空间的纵深长度。
大门一面的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
27. 动线:意指人在室内室外移动的点,连合起来成为就成为动线。
超市与百
货的动线设计要更特别加强迂回,以便消费者能多看到各个销售点。
28. 垂直动线:各楼层的垂直联系如楼梯、电梯和自动扶梯。
29.平面动线:是指同一水平面或楼层内的通道、大堂等。
30. 外联动线:商场与外部连接的通道等。
如出入口、汽车入口、地铁接驳站、公交接驳。
31. 导示系统:在公共场所设置的指引标示牌,如洗手间、收银台、服务台、
楼层品牌分布图。
32.一次商装:指商场为其所经营的各种业态提供基础的物业基础、条件及硬件环境,主要涉及天、地、柱、墙、水、电气、空调、消防、安防、广播设备、
通道、照明、美陈、促销设施等方面。
(通常开发商负责)
33. 二次商装:指以一次商装为基础,为展示品牌和商品形象,按照商场要求
的标准,进行的二次装饰装修,主要涉及壁柜、柜台、货架、陈列、形象、灯光、色彩等方面。
(通常经营商负责)
34.挑檐:楼顶或门楣平面凸出墙体的部分,主要是为了方便做屋面排水。
其次挑檐起到美观得作用。
35. 柜台:柜台是供营业员展示、计量、包装出售商品及顾客参观挑选商品所
用的设备。
36.货架:货架是营业员工作现场中分类分区地陈列商品并少量储存商品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