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高考必备的文学常识

高考必备的文学常识

高考必备的文学常识一、古代部分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

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鲧[gǔn]禹治水”、“夸父追日”、“愚公移山”、“黄帝战蚩(chi)尤”等。

※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经》《尚书》《周易》《仪礼》《春秋》.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相传为孔子编成,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分风,雅,颂三类.《诗经》较有名的篇章有《关睢》、《鹊巢》、《静女》、《君子于役》、《硕鼠》、《蒹葭》、《鹿鸣》、《伐木》、《采薇》、《氓》。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共计十六篇。

主要以屈原为主,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

※风骚为《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7章》、抒情长诗,※宋玉,屈原弟子,主要有《九辩》、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0)《战国策》是国别体散文,共33篇。

杂记东西周、《荆轲刺秦王》等名篇。

、《说苑》等。

11、《论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2、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指儒家、阴阳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高考必考文学常识

高考必考文学常识

高考必考文学常识高考必考文学常识高考的时候一些文学常识是不行少的,大家可以一起看看下面的高考必考文学常识哦!高考必考文学常识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斗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提携、垂髫:小孩17、桑麻:农事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23、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二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提倡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6、屈原:我国最早的宏大诗人,他制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赞扬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闻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闻名小说家蒲松龄。

高考语文常考的文学常识汇总(整理)

高考语文常考的文学常识汇总(整理)

高考语文常考的文学常识汇总(整理)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一、称谓系列1.人物姓名称谓(1)直称姓名①用于自称: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指南录〉后序》)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指南录〉后序》)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柳敬亭传》)④尊者对卑者称名:求,尔何如?(《论语》)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夫子何哂由也?(《论语》)(2)称字、号、谥号、斋名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①称字: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送东阳马生序》)②称号: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③称谥号: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左忠毅公逸事》)④称斋名: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3)称官爵①称官名: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

②称爵名: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

(《柳敬亭传》)(4)称籍贯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5)兼称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6)特殊称谓①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②职业+人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庄子·养生主》)③姓+之+人名: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左传·僖公三十年》)④封地+人名:商鞅姓卫,商为其封地。

2.谦、敬及贱称(1)谦称①王侯自称:孤不度德量力。

(《隆中对》)②臣子自称: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③一般人自称: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某自幼熟读兵书。

(《失街亭》)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中山狼传》)④女子自称: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并序》)(2)敬称①称君王: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1、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3、新中国第一位赢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就是:《龙须沟》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9、先秦时期的两尽显学是:儒墨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存有两小词派遣,以元稹,岑特勒克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静疏朴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有礼教,倡导崭新道德,反对旧有文学,倡导新文学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15、世界文学中存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21、岁寒三友:松竹梅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二甲和自的第一名(解元,可以元,状元)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25、中国三小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29、三别:成婚别垂老别无家别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31、茅盾蚀三部曲:破灭松懈崇尚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造湘果棠棣之花38、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40、三代:夏商周41、三原色:红绿蓝42、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43、三从四德:三从:未婚从父既娶从夫夫死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文辞仪态女工44、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高考必背文学常识

高考必背文学常识

1.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2.贫贱之交指贫困时结交的好朋友。

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4.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5.竹马之交是指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6.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享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7.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在阴历7月15日,以祭鬼为主。

8.进士及弟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及状元,榜眼,探花。

9.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0.弹劾是指君王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11.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正事务,职务高于总督。

12.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

13.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直观,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14.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有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15.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

16.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17.移民有亡国之名,沦陷区的百姓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劫后余留的人民等义。

18.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19.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0.汉字的形成经历了由甲骨文经文大撰,小撰,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
乐府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在全国收集民间歌谣。
○2后人把这些经过乐府机关整理的民间歌谣也称为乐府即乐府诗。
○3再后来就把后人仿照乐府诗创作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
诗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
峰。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为“乐
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楚辞”是一种诗体因《楚辞》一书而得名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
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
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二、两汉文学
1.两汉散文
【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主要作品为《新
书》58篇。《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
【列子】名御寇(圉寇)战国时郑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要作品为《列子》
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
三先秦诗歌
1【《诗经》】本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
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亦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
和“颂”三个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大都为各地民歌。“雅”分“大雅”和“小
春秋》。《曹刿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是我国第一部叙
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对后世影响
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
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3诸子散文

高考文学常识

高考文学常识

高考文学常识1.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最早的形态,始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论语等,发展至汉朝的《史记》、《汉书》、《汉乐府》等,唐代的诗歌、唐传奇、唐话本、唐小说等,宋代的唐宋八大家、宋元词、宋话本、宋小说等,元代的全唐诗、元杂剧、元小说等,明代的明史、四大名著等,清代的《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2. 世界文学名著世界文学名著是指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中经典、权威、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

如希腊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等;法国大文豪雨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海上风云》;俄国文学巨匠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白痴》、《战争与和平》等等。

世界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艺术品。

3.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并影响广泛的文学作品风格、思想倾向、表现手法等统称。

常见的文学流派有现代主义、洛可可风格、新浪潮、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文学流派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文学发展趋势和文学思潮,也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探索上的贡献。

4. 文学史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发展历程、流派演变、作品创作和传播、作家思想和创作心路等历史现象的一门学科。

文学史可以分为各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

各国文学史主要研究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的文学历史,如中国文学史、英国文学史、法国文学史等;世界文学史则是对全球文学史的整体性和联络性的探究。

文学史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各种文学流派的演变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5. 文艺理论文艺理论是对文艺作品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和探索的一门学科。

文艺理论涉及到文学、电影、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

文艺理论研究内容包括:艺术创作方法、艺术表现手法、艺术创作思路、艺术思潮、艺术哲学等。

高考文学常识

高考文学常识

1.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祝福;范爱农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梁秋实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国散文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

崇尚浪漫主义。

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

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

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

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3.朱自清荷塘月色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毛泽东评价他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郁达夫故都的秋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21与郭沫若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曾主编《大众文艺》,发表小说《迟桂花》。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故都的秋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5.罗森塔尔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苏联哲学家。

主要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美学和哲学史,尤其注重辩证逻辑的研究。

著有《反对文学理论中的庸俗社会学》、《唯物辩证法》、《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法》等,曾主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到列宁阶段之前》和《哲学辞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礼.古”代为男1子5岁有。名D有项字应,是字班是固出编生撰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 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 B.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父亲。皇考,就是在位的 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 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 “考妣”。
• C.冠,即帽子。免冠,就是脱帽。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 满18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 是年满16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 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1解7说.下D,列戍不漕对正,文确是中指的加水一点路项词运是语输(的军)(3相需分关物) 资内。容的
• A.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官,主要掌管宫殿 门户等,属于九卿之一。虽然级别不算很高,但 是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
• B.禁中,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 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 D.《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 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语言庄严工整, 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B1解1通说.下过,列最不对后正文一确中级的加中一点央项词政是语府(的)朝(3相廷分关考) 内试容者的。
• 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 于西周。
• C.“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 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工部。
• D.“敕”,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 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
7正.下确列的对一A文项。言是股文(指)知(3的分识就)的是有大关理腿解不
• D.故表后: 封世即建以时年代号称作为臣皇子帝给的君称呼主,的如奏永章, 用乐以皇陈帝说、忠乾隆心皇和帝愿、望康熙。皇如帝《等出。 师表》 《陈情表》等。
1B 0(A.项下应列为对“名文是中出生加后点不久词父语亲的起的相,关字是内二容十 的岁举解行说冠礼,后正才起确的的。一C项项“冠是礼(”)(为32分0岁) ,“笄
B.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 指宫内、朝内之官。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称阉人人, 内官,内臣等。
C.“出为湖广左参议”中的“出”指京官外调。《琵琶行》 中的“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 谪意”中的“出官”也是这个意思。
D.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 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 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
•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 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
• 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 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 D.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 级,称责授。其它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 迁、迁谪等。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
的解C说户,籍不应正该确的是一由项户是部( )掌(3分管)
• D.《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 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 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 理皇帝执掌国政。
• B.“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 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 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说A ,改是不改正任确,的表一调项动是;兼(是)(3兼分任) ,同时监管。
• A.文中 “授”“迁”“起”“擢”“进”“改”“兼” 均指升官。
• B.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刑部、都察 院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
•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 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 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 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 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 一种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 让给的帝位。
• D. 嗣在古文里常作动词,意为继承、继位等。 如嗣王,意为继位之王;嗣君,意为继位的君 主。
4的D.下弑解:列说封对,建文时不代中正称加确子点杀的父词一、语臣项杀的是君相(为)关(“3弑分内”)容。
• A.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 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 史”之意。
• B.大业、义宁:隋代年号。年号是我国从 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 纪年的一种名号。
• B.优元朔诏。,此由后皇形成帝制颁度发。的历代褒帝美王嘉凡奖遇到的 诏“书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 • C.至要 用事 年德,号,都少唐要则肃更பைடு நூலகம்改 个宗一 ,在下 多位年 则时号 十。 几的一 个一个。个皇如年帝唐所高号, 一宗个有皇14帝个在;明位清皇期帝间大只多使一人用一一个个年年号,号。
• C.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 诏书能系狱的案子。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
• D.“夺哀”犹“夺服”,也叫“夺情”,指古代 官员丧服未满而被朝廷强令出仕。
1解• A5.说.明下职经不列,办1正对5汉公.确D文朝。视的出中多现事一加之指,项点选政旧是词举事时(官语)(言员指3的分的。官相科)吏关目到,内始容于的汉武
• C.“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 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 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 D.“遗民”有亡国之民、沦陷区的百姓、改朝换 代后不仕新朝的人、劫后余留的人民等义,文中指金 亡后不愿归顺元的百姓。
C3解“.下说薨列不”对正是文确指中的诸加一侯点项或词是有语( )爵的(3分位相)的关大内官容死的去。
•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 作,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
9一 • A.下项.C的 帝刺面是年一 继史关号种位(,),名后于(3原是号始分文为我。有)言国先 年朝常历秦 号廷代至 的识所封汉 出的派建初 现解王无 ,督释朝年 始察用不号创地来,年正方纪汉号确年武元之的 官狩,,唐并肃追宗建元时狩期以州前郡年号长为官建为元刺、元史光。、
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 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 B.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 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 第二种释义。
•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 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 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 C.关中,指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因为西 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 所以取四关之中之意。
• D.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 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
1说8,.下不C列正对左确文迁的中是一加项点贬是词官(语)(。3的分相) 关内容的解
•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 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 称。
• A.股指的是大腿及小腿上部;而肱是指胳膊 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 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 B.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 称,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
• C.自始皇起,古代君主自称为朕,“朕” 意思是天下皆朕、皇权独尊。
• D.《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 部政论性史书。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 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 C.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 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 D.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侄杀 叔、甥杀舅等为“弑”。
5B.“对悬文壶中”加,即点悬词壶语济的世,相人关们内对容医生的行解医说的,尊 不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 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 测某些事项。
• A. 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 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 体。
• B. 古代举行仪式,授予官职称作“拜”。如 《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相如为上 大夫”。
• C. 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最常见的是 “卒”,早亡一般用“殇”,而“薨”则专指 帝王之死。
•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 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 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 升官。
•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 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
1说9A游,.下肇此不为列处正廷对的尉确“文,的曲中帝笔一加私”项敕点意肇是词思有(语是所)(3徇的降分情恕相)枉,关法肇内执。容不魏的解 • A从.曲,笔曰,:“这陛里下是自指能恕古之代,的岂史可令官臣有曲所笔顾忌 或也殉。情”译避文讳:,北而魏时不游直肇书任其廷尉事,的魏记宣载武方式。 • B“唐帝 说 臣.幸幸时私: 徇东”指下“ 情都敕陛枉洛;历令下法,阳史游自呢旧。上肇己?”时有就有封所能多宽宽建地恕恕帝被,他王游,定到肇怎为执么达东意可某都不以地从叫,称,隋
• B.“及沙门法秀谋逆事发”中“沙门”,泛指 所有出家修行的宗教人士,对年长的当尊称悬 壶、法师、师父。
• C.“赠卫大将军”中“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 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 高的官职或称号。
• D.“诏班乐府”中“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 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 创作音乐等。
• C.故事,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旧日的 典章制度,先例。
• D.封百户,指皇帝赐予某人有百户人家 的封地,这百户人家的租税供其世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