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方式——信息推送

合集下载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数字资源的建设与管理
数字资源建设
图书馆购买或自建各种数字资源,如电子书籍、数据库、在 线课程等。
数字资源管理
对数字资源进行存储、备份和更新,确保数字资源的可用性 和安全性。
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
共享方式
图书馆之间通过合作、联盟等方式实 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 利用率。
共享内容
共享的信息资源包括纸质书籍、电子 书籍、数据库、在线课程等。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种类
信息检索服务
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检索服务包括馆藏书 目检索、电子资源检索、数据库检索等 ,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源。
信息咨询服务
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包括参考咨询、 学科咨询、科技查新等,为用户提供专 业的信息分析和解答服务。
信息传递服务
图书馆的信息传递服务包括文献传递、 馆际互借等,帮助用户获取其他图书馆 的馆藏资源。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4-01-09
目录
• 图书馆信息服务概述 • 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 •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式 •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目录
• 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图书馆信息服务案例分析
01
图书馆信息服务概述
信息服务的定义与特点
01
信息服务的定义
信息素养教育合作
图书馆与学校、社区等机构合作,共同推进信息素养教育,扩大服务 范围和影响力。
案例三:某社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创新实践
个性化信息服务
该社区图书馆根据读者的借阅历史、阅读偏好等信息,提供个性 化的图书推荐、定制化的信息服务。
社区参与式服务
图书馆鼓励读者参与社区活动,如读书会、亲子阅读活动等,增 强图书馆与社区的联系。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维普资讯

图 书 馆I l lI 纵横
浅谈数 字图书馆 的服 务创新
王 艳 芬
( 尔滨 市 图 书馆 , 哈 黑龙 哈 尔滨 100 ) 5 0 1
摘 要: 创新是人 类活动的普遍行 为, 存在于人 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 当前信 息资源 日益丰富、 在 用户需求 日益多样化 的现 实奈件下 , 数字图书 馆要在 时代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 , 就要 实现服务的创新。 关键词 : 数字图书馆 ; 服务 ; 创新
1 服务创薪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永恒主题 动 的个性化的信 息推送成为创新服务 的重要 内 的网 E 共享和网 E 服务的有机组织, 避免各自为 创新是 ^ . 类活动的普遍行为, 存在于 ^ 类生 容。 政。 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升 , 提供了良l机 子 活的每—个 领域 面对科学技术 日 新月异, 知识量、 网 络环境下 ,图书馆用户范围的广泛化 , 用 会 , 并对信息资源的收集、 加工、 、 整理 服务赋予新 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现实 , 谁能感觉敏捷 , 抓 户信息需求的多样化 , 促使数字图书馆还要采用 的内容和方式。图书馆的组织管理、 人员安排 、 业 住时机, 先行一步 , 谁就会在竞争 中获得成效。在 新的服务方式 , 提供内容广泛的多样式服务 , 直接 务流程都要不断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图书馆服 当前信息资源 日益丰富、用户需求 日益多样化的 面向用户需求对繁杂无序的信息进行感知、 捕获 、 务工作和售 息 服务人员将越来越重要,原来意义 现实条件下, 数字图书馆要在时代的竞争中生存 分析 、 重组、 及应用, 传递 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 上的图书馆分工将被重新整合 , 采编部门、 咨询人 并发展 , 就要实现服务的仓 。 嘶 更加充分 、有效的发挥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潜能。 员要参与信息资源的收集, 成为 “ 网上信息标引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仅仅是软硬件环境的 如:网络信息咨询不仅仅是将传统参考的内容搬 员”“ 、网上信息导航员”等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 搭建, 更重要的是信息内容的建设。 无论是数字图 上了网络, 还增加 了许多新的内容 , 如网上查新、 员。_ 7 2要有创新服务的超前意识。 1 强化图书馆网 书馆的技术、 资源, 还是服务 , 都需要有一种源于 网上专题 咨询、 实时咨询、 镜像数据库服务 、 远程 络的优化组织与协调 , 促使因特网上的电子信息 自 身的、 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力, 来推动它不断的改 检索服务 、 网络导航、 网络检索工具介绍与评估 、 资源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 进、 更新和完善。这个作用力就是“ 内在创新力” 网上用 户培训 等 。 , 涉及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和最优化问题。也就是 它表现在办 馆理念 、 规章制度、 技术开发及应 用、 l 3个性化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 说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要在 占肓信息资源租 环境条件 、 管理模式、 人员素质、 服务品质等诸多 馆进一步的服务目标 资源的二次甚至多次开发上做文章。一方面要想 方面, 并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力 , 影响和决定着数 日渐丰富的多元化信息资源和方便快捷 的 方设法从宏观上建构数字图书馆网络与科技 、 教 字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潜力。服务创新是数字图书 网络环境, 激发了用户更深层次的信息要求 , 并对 育 、 经济等专网及其网络的关系, 实现国内信息资 馆“ 内在创新力 ” 的—个重要因素 , 由于其以隐 图书馆寄予更高的服务期望。数字图书馆的出现 源的共建共享。 但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加强与世界 性方式发 挥作用并体现其存在价值 , 加之其价值 祢补了 传统图书馆是种种限制和不足, 可以利用 各国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的国际合作, 加快各数字 难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衡量 , 因此, 常常易 网络环境下 的优势, 运用新技术、 新方式, 对数字 图书馆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向世界展示中 文 于被发现, 或者被作为可轻可重的环节来对待。 事 化信息进行知识化挖掘和链接,为广大用户提供 信息; 把世界 匕 更多更好的信息介绍到中国, 更好 实上, 图书馆永远不变的主题是服务 , 服务创新是 高效的、 有特色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开展信息 的深 地为我国的用户服务。 另一方面, 要强化网络条件 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制 加工服务 , 满足广大用户的深层次的信息需要 , 如 下图书馆文献售窟 资源的配置优化 , 实现资源的 约数字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定题跟踪服务 、 网上专题信息服务 、 个性化链接、 二次开发与综合信息服务。 1 . 1网络信息 的开放型模式,决定数字图书 代查 、 代检 、 代翻译 、 联机检索 、 光盘检索 、 联机 目 2 服 务机 制的创 新 . 2 馆是一种更加开放的服务竞争 录查询等。 数字图书馆实现服务效益和社会价值的根 信息时代是不断产生新思想 、 新理念、 新技 2当 前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措施与对策 本途径, 是通过不断的机制创新, 形成面向社会公 术、 新知识 的时代 , 数字图书馆运行的外部环境已 网络环境下信 息需求综合化、 信息供给开放 众的、 相对完善的数字信息服务体系, 提高社会公 发生并将还要发生巨大的变化。信息高速公路的 化 、 信息形态集成化、 信息传递高效化等特点, 使 众和专门用户获取信息、 交流信息的能力。因此 , 出现 , 络信息的开放型模式 , 网 改变了传统的图书 数字图书馆服务形成了新的模式,一是服务定位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要有长远规划, 克服短期行为 , 馆模式 , 给图书馆的发展空间带来了新的契机 , 也 从“ 图书馆服务” 转向“ 资源共享服务”二是 图书 要在技术 、 ; 服务、 知识产权等方面建立起有效的可 决定了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开放性和竞争性。传统 馆的服务形象从热情 、 周到的“ 服务员” 转变到迅 持续 发展机制。 传统服务与数字服务的有机结 的、 封闭化的图书馆服务模 式受到严厉冲击 , 使其 速、 方便的“ 信息导航员” 。服务模式的变化, 决定 合。信息社会要求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重心从传统 不得不突破传统服务的自身限制 ,对传统的服务 了其服务观念 、 服务机制的变化 , 同时也直接影响 的借借还还等基本服务 ,转移到多层次信息知识 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和取舍 , 在信息的采集 、 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效益价值评估。以下从 服务 , 但并不是—提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就要 加工 、 组织、 服务方面, 面向网络环境 , 建立更加开 观念、机制、人才、效益四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探 抛弃传统服务而单纯发展数字化服务。由于数字 放的服务系统。图书馆服务工作从传统的满足文 讨 。 图书馆 与传统 图书馆在知识信息服务上各有所 献需要的书刊借阅为主 ,转到满足知识信 息需求 2l服务观念的转变 长,所 以应将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传统图书馆建设 的知识开发服务为主的模式、 新的方式组织 、 以 控 创新意识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客观 相结合。 —方面, 通过数字图书馆建设来推动传统 拓展传统服务的运行模式 , 通 制、 选择、 传播信息, 满足这个社会越来越强烈的 事物刺激下,自觉产生的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愿 图书馆 的服务能力 , 知识信息需求 。 望和意念 。 创新意识之所以成为重要的基本素质 , 过数字化服务提升传统图书馆的资源水平,满足 1 . 2主动服务和多样式服务 ,已成为数字图 是由社会发展 的要求 与信 息服务 的职能决定的。 用户对信息的多层次需求 。 另一方面 , 通过传统图 书馆的服务主流 没有超前的意识和思维,就不会有超前的行动和 书馆在文献资源、 建筑设施和服务体系方面的建 面对社会 日 益强烈的信息需求, 信息的开发 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 ,观念转变是最根本的转 设 ,为数字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和有效服务提供基 钧硼屁 务与数字服务的有机结合, 共同构 与利用成为信息服务的楱 问 。图书馆必须在 变。服务观念的创新艘 数字图书馆能够在经营管 础条件。f 题 更新服务方式 E 下工夫 ,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 息 技 理过程中以敏锐的观察力窟 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 建可靠的、面向多元化社会需求的文献服务和知 术和网 的发展优势, 络 拓宽服务空间, 摆脱传统文 趋势 、 新动向, 打破常规, 改革管理工作流程 , 提高 识服务 的创新服务体系。 献处��

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创新模式——手机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创新模式——手机图书馆

办公室业务·文/党焕珍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创新模式【摘要】本文结合近年图书馆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手机图书馆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手机图书馆服务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的拓展展开论述,最后结合高校图书馆和读者需求设想了手机图书馆服务未来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工作经验;高校图书馆;手机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传播信息的新兴媒体。

2009年3G 技术的出现,为手机用户彻底打开互联网的大门,这使得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服务模式成为可能。

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移动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高校图书馆未来服务的发展拓展出一片崭新的天空。

一、手机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手机图书馆的兴起及发展现状。

手机图书馆是以手机为载体,利用移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为手机用户提供数字信息服务的传播媒介。

手机图书馆作为数字图书馆的一个新的分支,除了具有数字图书馆特有的功能外,它还具有获取信息及时、不受时空限制、接收的服务个性化等特点,使手机的双向交互功能得以实现。

国外发达国家很早就推出手机图书馆服务,而且应用已经普及。

我国对手机图书馆的研究比较晚,2000年以后才慢慢兴起,一些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相继推出自己的手机图书馆应用服务,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以简单的短信服务为主等。

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最早推出手机图书馆服务,至此以后,我国是手机图书馆服务慢慢发展起来。

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手机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功能也渐渐完善。

(二)手机图书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问题。

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是手机图书馆系统设计初期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手机用户访问手机图书馆大都是通过事先分配好的IP 地址登录手机图书馆系统,没有分配的手机用户无法访问该系统,更享受不到手机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

处理好以上几个技术问题,手机用户只需事先注册成手机图书馆系统的用户,使用时通过身份验证登录该系统,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手机图书馆系统提供的各项服务。

信息推送服务在数字图书馆中的系统应用探讨

信息推送服务在数字图书馆中的系统应用探讨
技术应用
《 中国教育信 息化》编辑部 :i o.d . m s e eu c @m a
信息推送服 务在数 字图书馆 中的 系统 应用探讨
王 娟 . 辛玲 田
( 京 师 范 大 学 珠 海分 校 图 书馆 , 东 珠 海 5 9 8 ) 北 广 1 0 5
摘 要 : 文介 绍 了信 息推 送 服 务 在 数 字 图 书馆 发 展 中的研 究 背景 及 信 息推 送 技 术 原 理 , 细 论 述 了信 本 详
信 息 推送 服 务 作 为一 种 主 动 性 和个 性 化 较 强 的信 息 服务方式 . 一方 面具 有 新 颖 、 时 性 强 的 特 点 , 一 方 面 及 另
图 1 信 息 推 送 的 工 作 原理
2时 间驱 动推 送 和 事件 触发 推送 技 术 原理 .
常用 的信 息 推 送技 术 包 括 时 间 驱 动 推送 技 术 和 事件 触发 推 送 技 术 . 者 的 T作 原 理 是 相 似 的 , 是 达 到某 个 两 都 条件 ( 定 的 时 间或 某 个触 发 事 件 ) 服务 器启 动 推 送机 指 后 制 , 信 息 推送 给 用 户 。其 丁 作原 理 如 图 2所 示 。 将
1 息推 这 的 工 作 原 理 . 信
三 、 息推 送 系统 信
信 息 推 送 服 务 系统 逻 辑上 包 含 三 个 子 系 统 : 户 管 用
理 子系 统 、 台处 理子 系统 及 服 务子 系 统 。 后
1用户 管理 子 系统 .
用 户 管理 子 系 统是 该 系 统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是 实现
图 2 时 间 驱 动 推送 和事 件 触 发 推 送 原 理
现, 因此 , 文谨 对 信息 推 送 技 术 在 系统 应 用 层 面 做 以下 本 探讨 , 体 服务 内容不 再 赘 述 。 具

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服务与图书管理员的角色

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服务与图书管理员的角色

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服务与图书管理员的角色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服务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图书馆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图书馆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图书管理员的角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服务与图书管理员的新角色。

一、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定义数字图书馆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相关技术,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和信息数字化呈现,方便用户在线浏览、检索和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的服务方式。

二、数字图书馆服务的优势数字图书馆服务带来了许多优势,使用户能够更方便、更高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源。

1. 资源丰富多样:数字图书馆服务能够提供大量的数字化资源,包括电子书籍、期刊文章、学位论文等。

这些资源种类繁多,满足了用户在不同领域的需求。

2. 全天候访问:数字图书馆服务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图书馆资源。

这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的使用方式。

3. 检索便捷:数字图书馆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检索工具,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用户所需要的资源。

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作者、主题等进行检索,大大提高了查找效率。

4. 跨媒体连接:数字图书馆服务不仅提供了文字资源,还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

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获取全方位的信息,深入了解并学习所需领域的知识。

三、图书管理员的新角色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发展给图书管理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其角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1. 数字资源管理:图书管理员需要学习和掌握数字资源管理的技能,包括数字化收藏、数字化编目和数字资源的版权管理等。

他们负责维护数字图书馆平台的正常运行,确保用户能够顺利访问和利用数字资源。

2. 用户培训与指导:图书管理员需要对用户进行数字资源的培训和指导。

他们应该熟悉数字图书馆平台的使用方法,能够为用户解答问题并提供帮助。

通过培训和指导,他们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数字资源。

3. 信息素养教育:图书管理员还应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工作。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因此,对于图书馆工作来说,传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图书馆的发展,所以需要在未来的发展道路当中,结合网络时代的具体特点进行服务创新,本文基于实际工作经验,认为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通过服务创新等方式,从而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

【关键词】网络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1 引言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创新的时代,而在这种趋势的引导下,各级图书馆也顺应这种趋势,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方向发展,这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上的要求,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结合网络时代的具体特点进行服务创新,因此,本文基于网络时代的发展特点,对网络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问题探讨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国内许多图书馆开始进行数字化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大量问题也随着出现,对于我国图书馆来说,面临着一定的发展问题,这种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图书资源、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上,所以,要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的工作,在建设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建设后,更需要配套的设备和技术,才能真正的投入使用,而在建设过程当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和服务的优化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在新的数字化设备投入运用后,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数字化图书馆的具体特点,并在向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当中,向读者提供更贴心、更先进的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基本策略3.1 图书馆服务创新,首先要更新思想作为社会中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和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之一,我们发现,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性质和收入来源等方面相对稳定,这就使许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往往存在着“养尊处优”、“懒于竞争”的工作态度,对于“服务阵地日益缩小,阅读率连年下降”的情况,图书馆工作人员往往未给予相关的重视,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对于图书馆自身来说,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首先便是要完全转变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意识,如果图书馆自身仍然保有“外危不惊,安于现状”的观点,未能从工作出发,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来进行工作改革和创新,便无法迎接网络环境下的种种挑战。

浅谈新时期图书馆服务模式

浅谈新时期图书馆服务模式

浅谈新时期图书馆服务模式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播的普及,图书馆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以借书还书为主要形式,读者需要亲自前往图书馆,通过查找目录和书籍,办理借阅手续,借阅所需图书,再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

而在新的时期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随之改变,图书馆开始引入数字化技术,推出了“数字图书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创新,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新时期图书馆服务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数字化服务:数字图书馆是指将图书馆馆藏的文献、资料、图书、报纸、期刊等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提供给读者使用的一种服务模式。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得读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到所需的图书资料,无需亲自前往图书馆;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线上借阅:借阅服务是图书馆最主要的服务形式之一,传统的借阅需要亲自前往图书馆办理手续,而现在则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网站或者手机App进行线上借阅。

读者只需登录账号,搜索所需图书,点击借阅即可,方便快捷。

借阅期限和借阅数量也可以进行个性化设置,更加符合读者的需求。

三、图书推荐服务:以读者为中心是新时期图书馆服务的宗旨,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开始推出图书推荐服务。

通过分析读者的借阅记录、兴趣爱好等信息,为读者精准推荐合适的图书。

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推送系统,将最新的图书资讯、图书推荐等信息推送给读者,方便读者获取最新的图书动态。

四、数字化学习资源: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各类教材、学习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提供给学生和教师使用。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平台,在线学习、查找资料,提高学习效果。

五、休闲娱乐功能:传统的图书馆以借阅为主,读者在图书馆内通常需要保持安静,不允许进行娱乐活动。

而在新的时期里,图书馆鼓励读者在馆内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设置了阅读区、休息区、咖啡厅等,为读者提供更舒适的服务环境。

浅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

浅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

浅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服务模式等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贴近读者需要,提高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不断探索创新服务的方式和方法。

一、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数字化资源的丰富化、多样化,更加便捷的获取方式推动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数字化资源的发展也要求图书馆从传统阅览服务转向数字资源服务,提高服务层次。

二、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要以读者为中心,不断完善读者服务体系。

以往读者主动到图书馆查询资料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需求,因此要探索没有边界的、主动服务的读者服务新模式。

如开展“送书到床边”、“送书到教室”等服务,主动提供服务,提高读者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另外,还要探索满足不同读者群体需求的新服务方式。

如开设异地文献传递、电子书包、数字资源服务等,为读者提供更完备、便捷、个性化的服务。

三、创新空间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创新服务方式,另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创新空间建设。

基于学科特点,高校图书馆可以打造服务空间、学习空间、交流空间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增加读者阅读、学习、交流的舒适感。

此外还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智能化设施等方式,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

例如,部分高校图书馆引入了自助借阅、智能家具、智能会议室等智慧设备,以优秀的硬件配置提升服务水平。

四、多元服务提供服务内容的多元化是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另一个方向。

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展线上学术讲座、线上主题展览等多样化活动,让读者在图书馆以外的环境中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学术服务。

此外,还可以创办阅读推广、书法展览、书展等活动,以各种形式增进读者与图书馆的感情交流。

总体而言,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需要立足于读者需求与服务质量,从数字化建设、读者服务、创新空间、多元服务等多个方面加以深化与优化,提高服务水平与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 o u h i j a f rr fc mm n yp o d d srie , a d f al u n  ̄ n p s n a d t1 b ay o o i o l r d e vc s n n l s mme 叩 te c mp e i oma o u h s ri e , a e i y d h o l ̄ n r t n p s e vc s f i n mb ro su e ut g atnin u e fi e rq i n t t . ss i e o
2 数 字 图书馆 中的信 息推送 服务 方式 2 1 数 字资 源检 索 系统 .
为了用户 ,为了一切用 户 ,为 了用户 的一切 ,做 好信息推 送工 作 ,最大 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
14 一 站式服 务理念 .
信息推送提供一站式服 务 ,用户通 过简 单的操 作 ,一 步到位得到所 需资 源的全方 位服务 。在 信息服务 中实 现一
12 主动服 务 理念 .
送服务要 引进 和吸 收全新 的服 务理念 、根据 用户 的不同特
务中 为本 的服务 理念 .
信息推送服务着 重强调用 户需求满 足的最大 化 ,就是
在服务过程 中要坚 持以用户 为本 ,尽量达 到用户 与图书馆 之间 ,用户与信息资 源之间 的和谐。在 图书馆数 字化 建设 过程 中,要从充分满 足一切用 户的利益 和愿 望 出发 ,一切
2 1 4月 00年 第3 0卷第 4 期

现 代 情 报
Ju om ̄ o d m noma o f Mo e Ifr f n i
Ap . 2 1 r, 00 V0. O N . 13 o 4
信 息 咨 询 与 服 务 ・
数字 图书馆服 务创新的新方式—— 信息推送
王 白 晗 娟
点和具体要求 ,量体裁衣 ,定 做或 由用 户 自己订制个 性化 的信 息产 品 ,吸引具有特定 需求 的用户 ,获取 和利用 图书 馆个性化 的特色信 息资源和特 色服务 。在 网络环 境下 ,图
书馆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就是要提供个性化 的信息产 品 , 以全新 的观念去指导和开拓信息服务 。
( 京师范大 学珠海 分校 图书馆 ,广 东 珠海 598) 北 105
[ 摘 要]本 文介 绍了信息推送服务的研 究背景及服 务理念 ,详 细介绍 了信 息推 送在数 字图书馆 中常见 的服务方 式。最后
总 结 了完 善 信 息推 送服 务 需要 注 意 的 一 些 问题 。
[ 关键词]信 息推送 ;信息推送服务;数 字图书馆
[ 中图分类号]G 5. [ 207 文献标识码]c ( 文章编号]1 8 02 21) 4 0" — 3 0 — 81( 0 0 — 06 0 0 0 1
Diia br r e vc sa d I o a ie Ne W a s— n o m a in Pu h gt lLi a y S r ie n nn v tv w y —I f r t s o
信息推送服务是 一种 主动性服务 。所谓 主动服务 ,是
指图书馆主动发现 、挖掘并 满足用户需 求的过程 。主动服 务能让用户感受到 图书馆热 情友好 的服务态度 ,从 而有效
站式服务 , 就是 借用 “ 一站 式服务 ”的理念 , 读者 “ 让 进
入一个网站 ,就能满 足所有 的需求 ,联 系一个人 就能 得到 全面的服务 ” ,以最快捷 、最简单 的方式得到信息需求 的最
大满足。
激发信息反馈 ,最终形成与用户之间 良好的互 动沟通关 系。
因此 图书馆要 善 于主动 发现 和深 入挖掘 用户 的潜在 需求 ,
收 稿 日期 :20 —0 09 9—1 6 基金项 目: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科研基金资助项 目 ( 目编号 :20303 项 09 31 )
作者简介 :王
13 个性 化服务 理念 .
图书馆个性 化信 息推送 服务 是针 对不 同的用 户需 求 ,
了服务可以有效满足 用户需求 ;缺 乏正确 的指导思想 ,则
无法 提供 用户满意的服务 。在 数字 图书馆开展信 息推送服
采用不同的服务 方技术 ,提供 不同 的信 息 内容 ,实现信 息 服务方式 在时间、空 间、内容多个层 面 的个性化 。信 息推
W agJ a B i n n u n a Ha
( i ay e i o a U i rt Z ua,Z u a 5 98 ,C ia Lb r,B rn N r l n esy hh i h hi 10 5 hn ) r g m v i
[ btat Iiatl dsr e ei o ao uhsrcsr er cg udads v ecnet e i e n r A s c]" s rc ecbdt f m tnps v e s c b kr n n r c cp,dtl t o— r b ie i h nr i ei eah a o ei o as i h f
[ e od]io ao s; nrao h rc; it ry K y rs n r tn u io tn u v d 8h a w f m i ph f m i p s i s e e lbr
而不是被动地让用 户诉说需求 。
1 信 息推 送服 务应 具备 的服务 理念
理念决定方 向,思想 指导行 动。服务理 念明确 ,决定

娟 ( 8 一) 1 0 ,女 ,馆员 , 9 研究方 向:数字图书馆 , 发表论文 2 。 篇
76 —
00 1 第2 0 年 4月 3 卷第 4期
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 的新方式——信息推送
A r,2 1 p. 00
V 13 N . 0.0 04
息 ,如课程名称 、课程代 码 、授课 教师姓 名及 课件 等 ,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