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冶金物理化学1》试卷(A)
河北省石家庄市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

石家庄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化学(A卷)第I卷(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B.合成橡胶C.合成纤维D.蛋白质2。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A.最外层电子数B.核电荷数C.电子层数D.核外电子数3。
考古学常用14C来确定文物的历史年代,146C原子核内中子数是6A.6 B.8 C.14 D.20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B。
能量变化可以体现为热能、光能、电能等C。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多少无关D。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5。
下列电子式中,书写正确的是6.在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A。
中子数逐渐增大B.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C.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D。
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烃类的是A。
乙烷 B. 苯 C. 乙烯 D. 乙醇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 ·L 1-·s 1-,是指1s 时,物质的量深度为0.8mol ·L 1- C。
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化学现象越明显D。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9。
下列鉴别棉花和蚕丝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灼烧 B.滴加浓硫酸 C。
滴加酒精 D.滴加碘水10。
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A。
Na B。
Al C.Fe D。
Ag www.k@s@5@11。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23N ()3H ()2NH ()g g g +,下列说法中,表明这一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223N H NH 、、的浓度相等B. 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C. 223N H NH 、、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D. 223N H NH 、、的浓度不再变化12。
冶传2009-2010考试题

注:1.第1大题和第2大题只做一道题,最后的题都做.2。
此题目为去年题目,仅供参考。
1-1 截面积为30厘米2的活塞,以60牛顿重的力作用在液面上,试将活塞对液体产生的压力用大气压、牛顿/米2及米水柱高为单位来表示。
1—2 如图示加热炉出钢口炉门开启机构,开启炉门时,由气缸上端导入压缩空气;关闭炉闭时,由气缸下端导入压缩空气,若压缩空气的压力为2大气压,炉门重550牛顿,配重为250牛顿,求活塞面积应为多少,摩擦不计。
1—2 题图 2—1 题图1—3 如图示,比重计重0。
4牛顿,其球泡体积15=υ厘米3,管外径d=25毫米,问在用比重计测定水与煤油(密度为760公斤/米3)的比重时,比重计的管子淹没在液面下的深度h 各为多少?1-4 如图示,水管直径d 为15毫米,管路内水的表压P M 为2.5大气压,若a=100毫米,b=500毫米,问浮球的直径最小应为多少,才能保证将阀门关住?1—4 题图 1-5 题图1—5 如图示,将一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后,倒置在水槽上;若大气压为735。
6毫米汞柱,水温t=4℃,求此时玻璃管内的水柱高h 为多少?又若将水温升高为20℃与80℃,则水柱高h 又为多少?水在4℃,20℃,80℃下的密度与汽化压力见下表。
P 与ρt=40℃ t=20℃ t=80℃ 汽化压力P v 牛顿/米2 617 2310 47300 密度ρ公斤/米31000998。
2971。
81-6 已知海水重度随海水深度变化的关系为h K +=γγ0,试导出确定海洋中深为h 的任一点压力的表达式。
1—7 如图示,气柜1与2内充满空气,若压力表A 的读数为2。
1大气压,真空计c 的读数为78毫米汞柱,若大气压为10米水柱,试问安装在气柜1上而露在气柜2中的压力计B 的读数是多少?1-8 如图示,U 型管水银压力计原先的读数为h 毫米,现将压力计向下移动距离a 毫米,压力计的读数为h+△h 毫米,试求出压力计读数的改变值△h 与a 之间隔关系。
0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试题A卷化学理(附答案)

试卷类型:A卷河北冀州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考试时间 90分钟试题分数110分所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S=32, N=14,Na=23, Cl=35.5 K=39, Ca=40卷Ⅰ(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为迎“绿色上海世博会”,某同学提出了下列环保建议,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①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②使用无汞电池③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④分类回收垃圾⑤使用无磷洗涤剂;⑥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⑥ D.全部2.将苯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换成一个氮原子,得到一种类似苯环结构的稳定有机物,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78 B.79 C.80 D.813.下列分子式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CF2Cl2B C6H12O6C C12H22O11 D(C6H10O5)n4.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金属是()A、Na Mg Al CaB、Na K Zn FeC、Zn Fe Cu AgD、Mg Al Zn Fe5.若某Ⅱ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A.ⅢB族B.ⅢA族 C.ⅠB族D.ⅠA族6.元素X的一种核素a b X,元素Y的一种核素c d Y,已知a>c,b>d,则元素X和Y含有的中子数的大小关系为()A.X>YB.X=YC.X<YD.不能确定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 .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 .形成原电池后,阳离子向正极移动8.下列反应中,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C 2H 5OH 浓H 2SO 4───→170℃C 2H 4↑+ H 2O B . 2CH 3CHO + O 2 催化剂───→ 2CH 3COOHC3CH=CH 2 + Br 2 ─→CH 3—CHBr -CH 2BrD +Br 2 Fe ──→Br + HBr9.在合理的膳食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者提供热能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 .糖类、蛋白质、脂肪B 、 脂肪、糖类、蛋白质C 、 蛋白质、脂肪、糖类D 、 糖类、脂肪、蛋白质1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系物间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A卷答案

一 、 填 空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30 分 )
1、 阴极,阳极 2、 相同;不同 (或填“是”“否”)
3、 4、 φ =φΦ- RT/F lnα1 5、 一定温度下,氢气的分压为标准压力,氢离子活度为 1 6、 正,氧化态 7、 红,蓝 8、 ﹦﹥ 9、 发生有效碰撞的两个相撞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所必须超过的临界值; Ea=Ec+1/2 RT 10、 一 11、 12、 13、 14、 15、 1:2:3 12.5% k=A exp(-Ea/RT) ;A、Ea 较高 势能;势能面
ln
c A,0 cA
kt
lncA=-kt+lncA,0 (1-0.0979 所以 k=0.0979 h-1 ②t1
2
ln 2 =0.693/0.0979 h-1=7.08 h k
③t=1/k ln
c A,0 cA
=( -0.14 - ln0.37)/ 0.0979 h-1=8.68 h
Λm∞(HAc)= Λm∞(HCl)+ Λm∞(NaAc)- Λm∞(NaCl)
二 、 选 择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36 分 )
C B D CA ABDBB CADBB DCC
三 、 判 断 题 ( 每 小 题 1 分 , 共 10 分 )
对 错 对 错 错 错 对 对 错 对
四 、 解 答 题 ( 每 小 题 6 分 , 共 24 分 )
第 1 页 共 2 页
电池反应 2H2(p1) + O2(p2) = 2H2O(l) - (3)Cd(s)︱Cd2+ (a1)‖I (a2)︱I2(s),Pt - 验证:左边负极氧化 Cd(s)- 2e = Cd2+ (a1) - - 右边正极还原 I2(s)+ 2e = 2 I (a2) - 电池反应 Cd(s) + I2(s) = Cd2+ (a1) + 2I (a2) 2、证:d[CH4]/dt= k2 [CH3][H2] + k3 [C2H6] [H] 由稳态近似,d[H]/dt= k2 [CH3][H2] - k3 [C2H6] [H] =0 (1)+ (2):d[CH4]/dt=2 k2 [CH3][H2] 因为 K=[CH3] 2/ [C2H6] ,即[CH3] =K1/2[C2H6]1/2 代入(3),即得 d[CH4]/dt=2k2K1/2[C2H6]1/2[H2] (1) (2) (3) (1.5 分) (1.5 分) (1 分) (1.5 分) (0.5 分)
高一下册化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真题32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审核:王斌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可能使用的原子量:H-1 C-12 O-16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9年三位科学家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因为“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该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核糖体含有的元素除氮、磷等元素外,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C、H、O B.C、Fe、H C.C、H、Na D.H、O、K2.所谓“地沟油”是从一些饭店、酒店的下水道里捞出来的残油剩渣、饭店的“泔水油”以及垃圾猪肉加工成“食用油”。
制作过程:①捞去废油中的悬浮杂质;②加入双氧水进行漂白;③加入工业消泡剂(内含铅、砷等元素及苯环、杂环等化合物);④高温炼制;⑤包装成成品油出售到不法的火锅店、饭店、工厂和学校餐厅。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地沟油”外观与普通食用油一样,经过以上处理的“地沟油”具有固定的熔沸点B.“地沟油”可用来作化工原料,如制作肥皂等产品C.“地沟油”在加入消泡剂后,消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D.“地沟油”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还含有较多微量元素3.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A.催化剂B.农药C.半导体D.新元素4.下列各组微粒的半径比较中,正确的是()①F<F-<Cl-②O2-<Mg2+<Al3+③Na+<Na<Rb④P<S<Cl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5.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A.A2+3B22AB3B.2AB2+B22AB3C.2A2B+5B2===4AB3D.2AB2+B2===2AB36.以下推断或现象错误..的是()A.离子化合物可能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B.邻二氯苯没有同分异构体,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相连的结构C.A、B两种金属用导线相连接浸泡在稀硫酸溶液中,形成原电池,金属A作负极,金属B表面产生气泡,但同样金属A直接与该稀硫酸溶液反应时,溶解腐蚀的速度会更快D.在3 mL 5%的H2O2溶液中,滴加2滴1mol/L的FeCl3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到红褐色,当溶液无气泡产生后,溶液颜色又恢复至黄色,FeCl3在催化过程中可能参加了化学反应7.用铝单质还原下列化合物,制得金属单质各1mol,需消耗铝最少的是()A.MnO2B.WO3C.Co3O4D.Cr2O38.如右图所示,对A生成C的反应,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反应进行时,一定有能量放出C.A物质比C物质稳定D.该反应肯定很容易,不需要加热就可以进行9.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①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②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③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④恒温恒容下的反应,体系压强不再改变;⑤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百分含量都不再改变;⑥恒温恒压下的反应,密度不再改变;⑦正反应速率v(H2)=0.6mol/(L·min),逆反应速率v(NH3)=0.4mol/(L·min)()A.全部B.②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⑥⑦D.③④⑤⑥⑦10.工业生产中物质制备时,通过下列的反应原理一步完成获得产物,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反应原理是()A.加成反应B.分解反应C.取代反应D.置换反应11.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A.海带灼烧成灰B.过滤得含I—溶液C.从下口放出碘的苯溶液D.分离碘并回收苯12.分子中有3个-CH3的C7H16,其可能的结构有()A.3种B.4种C.5种D.6种13.等物质的量的乙醇、乙烷、乙炔(C2H2)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6∶7∶5B.1∶1∶1C.35∶30∶42D.3∶5∶414.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 ,现有①水;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乙醇;④纯碱溶液;⑤酸性KMnO4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组合是()A.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5.(8分)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①NO 2和N 2O 4 ②12C 和14C ③K 4019和 Ca4020④⑥甲烷与丙烷 ⑦乙醇(CH 3CH 2OH )和乙二醇(HO —CH 2—CH 2—OH ) 注意:以上七组物质,不一定是每组物质都能找到对应填空⑴互为同位素的是 ▲ ;⑵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⑶互为同系物的是 ▲ ;⑷同一种物质的是 ▲ 。
冶金物理化学试卷(A)

(1)
J Mn
=
kd ([Mn]− [Mn]∗)
=
−
1 S
⎜⎛ dnMn ⎝ dt
⎟⎞ = − ⎠
V S
⎜⎛ ⎝
d [Mn]⎟⎞
dt ⎠
=
−h⎜⎛ d[Mn]⎟⎞
⎝ dt ⎠
(2)
[Mn]和 [Mn]∗ 分别为 Mn 在钢液和渣-钢界面的浓度,Kd 为 Mn 在钢液中传质系数。由于高
温反应速率很快,可以认为在钢渣界面反应[Mn]+(O)=(MnO)达平衡,钢渣界面 Mn 浓 度为定值,不随时间变化,
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为了数学上的处理方便,将分子扩散(D)和湍流传质(ED)折算成稳态的分 子扩散,为此由浓度为 Cs 的固体表面点作浓度曲线的切线,使之与本体浓度 Cb 的延 长线相交于一点,过这点作一平行于固体表面的平面,该平面与固体表面之间的区域 称为有效边界层,其厚度用δc′表示。
4)=1)-2)-3)
ΔrG0(4)=(633000-299.8T)-(-131500-17.24T) =764500-282.56T=764500-(282.56*1800)=255892
ΔrG0(4)=-RTlnK=-8.314*1800lnK=-14965.2lnK lnK=-17.1, K=3.746X10-8
自
1. 试用热力学原理说明在氧势图上为什么位置低的金属元素可以还
觉
遵 装 原位置高的氧化物?
守
考订 试线
解:M 和 N 为两种金属单质。
规 则内
(2x/y)M+O2=(2/y)MxOy , ΔG0M (1) 氧势图上位置高
,
诚不
(2x/y)N+O2=(2/y)NxOy, ΔG0N (2) 氧势图上位置低
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及答案

光明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2010. 06)高一化学试卷提醒考生:1、选择题的答案请用H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2、考试结束时,只上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自己保管好试卷,以备评讲之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氨水C. 纯碱D. 二氧化碳2.造成大气污染的SO2主要来源于()A. 自然界含硫化合物的分解和氧化B. 火山喷发C. 大量燃烧含硫燃料D. 工厂排出的废气3.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B. 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C. 将氮转化为硝酸,再转化为其他含氮化合物D. 豆科植物把含氮化合物转变为蛋白质4.从硫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提取硫,最合理的方法是()A. 用磁铁吸去混合物中的铁粉B. 将混合物溶于二硫化碳后过滤C. 将混合物溶解于稀盐酸后过滤D. 将混合物加热升华5.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将甲溶于水后得到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时溴水褪色,乙变为丙;在丙中加入硫化钠又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溶液乙得到沉淀戊。
物质甲、乙、丙、丁、戊中均含有硫元素,它们依次应是()A. SO3H2SO4H2SO3H2S SB. SO2H2SO3H2SO4H2S SO3C. SO2H2SO3H2SO4H2S SD. SO2H2SO3H2S H2SO4Na2S2O36.下列物质:①干燥C12 ②NaCIO ③SO2 ④活性炭⑤O3,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A. ③④⑤B. ②③④C. ①②⑤D. ①②③④⑤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40 g氢氧化钠溶于2 L水中,得到溶液的浓度是0.5 mol/LB. 在200 mL的硫酸溶液中,溶有19.6 g H2SO4,此溶液的浓度为1 mol/LC. 将1.12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制成200 mL的盐酸溶液,得到溶液的浓度是0.25 mol/LD. 将1.17 g氯化钠溶于水,配制成50 mL溶液,得到溶液的浓度为0.000 4 mol/L8.既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又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 NH3B. SO2C. H2SD. HCl9.向50 mL 18 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A. 小于0.45 molB. 大于0.45 mol,小于0.9 molC. 等于0.45 molD. 等于0.9 mol10.下列能够确定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的事实是()A. 取少量试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 取少量试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C. 取少量试液,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 取少量试液,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产生,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1.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不活泼,其原因是()A. 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B. 氮分子中的化学键很难破坏C. 氮原子的半径较小D. 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12.在标准状况下,在一个容积为V L的圆底烧瓶中收集满NH3,配上塞子、导管等进行喷泉实验后,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V/22.4 mol/LB. V/33.6 mol/LC. 1/22.4 mol/LD. 1/33.6 mol/L13.当氨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铂催化剂时,下列物质不可能产生的是()A. H2B. NO2C. HNO3D. NH4NO314.下列检验铵盐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加水溶解,再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其溶液B. 加热试管,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上方C.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上方D.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再滴入酚酞试液15. 实验室制取下列各组气体时,所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相同的一组( )A. NH 3和O 2B. NH 3和CI 2C. NH 3和H 2D. NH 3和CO 216.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2C CO CO +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和CO 2不再反应B. 外界条件不变,平衡混合物中CO 和CO 2的浓度不变C. 在平衡混合物中CO 的浓度一定是CO 2的两倍D. 平衡混合物中C 、CO 2、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1:1:217. 对下列平衡体系,改变外界条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 32()()()CaCO s CaO s CO g Q +- (增加CaCO 3的量) B. 2()()2()C s CO s CO g Q +- (增大压强) C. 223()3()2()N g H g NH g Q ++ (减小压强)D. 2232()()2()SO g O g SO g Q ++(降低温度)18. 下列情况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打开啤酒瓶盖,瓶口冒出大量气泡B. 对密闭容器中的NO 2气体加压使体积缩小,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 对H 2(g)+I 2(g) 2HI(g)平衡体系加压,混合气体颜色加深D. 如果人体发生酸中毒,血红素的输氧能力下降。
2009-10冶金物理化学2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格式

(1 分)
fCr=0.9515
aCr=0.9515×18= 17.127
C Cr Ni lg f C eC w[C ] eC w[Cr] eC w[ Ni ]
=0.14×0.15-0.024×18+0.012×9= -0.303 (1 分) (1 分)
fC=0.4977
aC=0.4977×0.15=0.0747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相应地加入硅铁=
六(10 分). 溶解于钢液中[Cr]的选择性氧化反应为 2[Cr]+3CO=(Cr2O3)+3[C]。试求钢液成分为 w[Cr]=18%、w[Ni]=9%、w[C]=0.15%及 p'CO =100kPa 时,[Cr]和[C]氧化的转化温度。 已知: 解: (1)求[Cr]-[C[氧化的转化温度,根据反应 2[Cr]+3CO=(Cr2O3)+3[C],Δ Gθ =-819989+448.59 T J/mol
= 1460 + 8314 lnJ ≤0
(2 分)
(2 分) (1 分) (2 分)
+ φ
CO
CO
=100%,
CO2
所以 :φ
= 54.4%,φ
= 45.6 %
三(15 分). 在真空中向含 Cr18%,Ni9%的不锈钢吹氧,使含碳量降低到 0.025%,钢液的温度不高于 1650℃,问需要多大的真空度? 已知:4[C]+Cr3O4(s)=3[Cr]+4CO,Δ Gθ =934706-617.22T J/mol 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K 1650℃
C[A] C(A) / K 1/ k[A] 1/ k(A) .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 选用(1) 纯硅(液态), (2) 假想纯硅,(3) 质量 1%Si 的溶液为标准态时,SiO2(S)在 1600℃时的标准生成 Gibbs 自由能。
A-1(共 2 页)
……………………………… 装 ……………………………… 订 ………………………………… 线 ………………………………
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性渣中 Al2O3 浓度增大时, aSiO 2
9.脱 S 反应分子方程式为(CaO)+[S]=(CaS)+[O],则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10.当 Δ[O]>0 时,氧由 二、热力学计算题(45 分,每题 15 分) 向 中传输;当 Δ[O]<0 时,氧由
1.溶解于铁中的硅的氧化反应为[Si]+O2=SiO2(S),1600℃时液态 Si 在铁液中的 Si 0.0013 。已知:Si(l)+O2=SiO2(S), G =-946350+197.64T J.mol-1。试计算
计算所需数据:
C Si P Si C C Si P eC =0.140, eC =0.080, e Si 0.18 , eC = - 0.053, eP = 0.13, eSi =0.110, eP =0.120, eSi 0.11
原子量:Ca : 40,Si: 28,Fe:56,Mg: 24,V: 51,Mn:55,P: 31,Al: 27,S: 32,O: 16,Ni:58.7
……………………………… 密 ……………………………… 封 ………………………………… 线 ……………………………… 安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徽
六
工
七 八
业
九
大
十
学
十一 十二
试
十三
题
十四
纸(一)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总 分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冶金物理化学 1》试卷(A)
x S 10.0 10 3 时 硫 的 蒸 气 压 为 12.05×10-5atm , 以 假 想 的 纯 硫 蒸 气 压 为 标 准 态 , x S 1.0 10 3 硫 服 从 亨 利 定 律 , 则 x S 6.0 10 3 时 的 活 度
是 、活度系数是 。
2.在 1600℃,测得与含磷量为 0.65%和含氧为 0.0116%的铁液平衡的气相的
2
2
。
0 Si
4 . Ni-Si 系 在 1853K 时 , x(Si) 0.022 ( [ % Si]=1.06 ) 的 lg Si 3.99 , 当 x(Si) 0 时 , lg Si 4.08 , 则 e Si
Si Si
,
。 。 。 离子形式存在。 。 。 向 中传输。
5.由炼钢渣系 1600℃等活度图上查得 aFeO=0.53,则此渣与含氧 0.1%的钢液接触时,钢液中氧含量将 6.渣中 SiO2 浓度低时,渣中 Al2O3 显 7.Al2O3 在碱性渣中以 8. 碱性渣中 Al2O3 浓度增大时, aSiO 2 性,当渣中 Al2O3 浓度增大时,渣中 SiO2 活度 离子形式存在;在酸性渣中以 离子和
……………………………… 装 ……………………………… 订 ………………………………… 线 ………………………………
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熔渣的三元相图(25 分)
阅读假想的三元相图后回答下面问题:
1.在图中标出各初晶区析出的物质;
2.在图中标出 f=1 的线上的冷却方向;
3.写出 e1K,e3E 和 KE 线上的结晶反应;
4.写出点 K 和 E 的结晶反应;
5.说明化合物 D 在二元系和三元系中的稳定性;
6.写出点 O 所代表的体系冷却到液相消失所有的结晶过程反应;
已知:2/3Cr(s)+1/2O2=1/3 Cr 2O3(S)
(1)
G1 =-370047+82.44T J.mol-1
G2 =-117110-3.39T J.mol-1
1/2O2=[ O ]
(2)
3.用空气吹炼成分为 1%Si、4.3%C、0.086%P 的铁水时,生成的熔渣成分为 40%CaO,20%SiO2,15%FeO,12%MnO,10%MgO,3%P2O5,渣中 SiO2 =0.075(纯 液态 SiO2 的标准态),试计算铁水中的碳开始氧化的温度,即反应 2[C]+(SiO2)=[Si]+2CO(PCO=101325 Pa)的 G =0 所对应的温度。 已知 SiO2(S)+2C(gr)=Si(l)+2CO
7.点 O 所代表的体系,其液相点到达 l 点时,固相点在何处(图中标出)?
用线段比表示 wl / ws(液固质量比)的值,这时哪几个相平衡共存?
A-2(共 2 页)
一、基本概念题(30 分) 1.1903K,Fe-S 系 x S 1.0 10 时硫的蒸气压为 1.45× -5atm、 x S 3.0 10 10
3 3
时硫的蒸气压为 4.36× -5atm、 x S 6.0 10 时硫的蒸气压为 8.15× -5atm、 10 10
3
PH 2O PH 2
O 0.0494 。已知 lg f O 0.2[%O] , 反应 H2+[O]=H2O(g)的平衡常数 平
K 3.855 ,则 f OP
。
P 3.1540℃时,与含有 2.1%C 的铁液平衡的气相中 P
则 fC
Si
CO
/ P P / P 1510 ;如果在此铁液中加入 2%的 Si,而 C 的浓度仍为 2.1%时的平衡气相中 CO 2260 , PCO2 / P CO2 / P
(1)
G1 =720594-370.67T J.mol-1
G3 =22590-42.26T J.mol-1
SiO2(S)=SiO2(l)
(2)
G2 =9581-4.80T J.mol-
Si(l)=[Si] 1%
(4)
G4 =-131500-17.24T J.mol-1
……………………………… 密 ……………………………… 封 ………………………………… 线 ……………………………… 安 徽 工 业 大 学 试 题 纸(二)
2.利用固体电解质电池 Cr,Cr2O3|ZrO2+CaO|[O]Fe 测定 1600℃钢液中氧浓度。测得的电动势 E 为 247mV(0.247V),试求钢液中氧浓度[%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