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精选)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人教部编版(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训练卷第六单元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基础知识。
(46分)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后面打“√”。
(6分)富饶.(ráo yáo)理睬.(cǎi chǎi)板凳.(dèng dèn)嫩.绿(nèn lèn) 海鸥.(ōu uō) 瑰.丽(guīguì)2.看拼音写词语。
(5分)(1)高大的树木dǎng zhù()了人们的shìxiàn()。
(2)西沙群岛biàn dì()是bǎo guì()的资源。
(3)叔叔划着yúchuán()出海了。
3.多音字组词。
(6分),参cān() ,臂bì() 舍shè()shēn() bei( ) ,shě()4.词语天地。
(14分)(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6分)五十有有成结千百各各四朝(2)把近义词、反义词分别连起来。
(8分)近义词反义词苍翠漂亮松软丑陋诱人汇集严严实实渺小美丽青翠美丽坚硬汇成迷人巨大松松散散5.句子训练营。
(8分)(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含解析)

【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积累运用。
1.用“____”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注音。
人云亦.云(yìyí)相逢.(fónɡfénɡ)榕.树(rónɡyónɡ)鲫.鱼(jìjí)瑰.丽(ɡuìɡuī)乳.白(yǔrǔ)2.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这座hǎi bīn 的城市,景色yōu měi ,渔业发达。
勤劳的渔民经常出海,总是mǎn zài 着银光闪闪的鱼归港。
(2)月光下yáo wànɡ 大海,海面像一块没有经过dǎ mó的yín pán 。
3.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选出来,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A.磨.刀(mó)B.富饶.(náo)C.抹.布(mā)D.鲫.鱼(jì)( )(2)A.海参.(shēn)B.参.加(cān)C.瑰.丽(ɡuī)D.胳.膊(ɡè)( )(3)A.兴.旺(xìng)B.高兴.(xìng)C.树梢.(shāo)D.舍.得(shě)( )(4)A.记载.(zài)B.海鸥.(ōu)C.膝.盖(xī)D.相逢.(fénɡ)( ) 4.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用“ ”画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
(1)楚江初夏遥望忧美()(2)孤帆交错严秘断开()(3)整洁丰副灰色树洞()(4)药才挡住花坛显得()5.“浸”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
“浸”在字典里的解释主要有:①泡,使渗透;①逐渐。
“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中的“浸”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6.给下列句子中的“深”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填序号)(1)海水有深.有浅。
( )(2)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 )(3)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单元目标◐复习重点一、字1.易错字梳理断:左部竖折不封口。
帆:右部是“凡”,不是“几”。
初:左部是“衤”,不要写成“礻”。
镜:右部不要写成“竞”。
遥:右上部注意是“爫”。
盘:下面是“皿”,不是“血”。
优:右部是“尤”,不要多加一撇。
浅:第七笔的撇不要忘记写,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挺:右边是“廷”,不是“延”。
刺:第三笔是横折钩,第六笔是点。
鼓:注意左下部不是“豆”。
贵:上部不要写成“虫”。
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滨:右部宝盖头下面是“兵”。
载:半包围结构。
注意第三笔是个长横,第七笔是提不是横。
靠:上部是“告”,写得扁一点。
下部是“非”。
夏:下部是“夂”,不要写成“攵”。
脑:注意右下部是“凶”。
袋:上部的“代”不要忘记写点,不要多写撇变成“伐”。
视:左部是“礻”,不是“衤”。
单元目标课文目录考查重点能力要求1.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诗句的默写与应用⭐⭐⭐⭐⭐找到文段中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围绕中心意思来写作⭐⭐⭐⭐⭐概括文章段意⭐⭐⭐⭐好词好句赏析⭐⭐⭐整体感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推断解释能力评价赏析能力实际运用能力楚:上部的“林”的最后一笔是“点”。
下部“疋”的写法要注意。
孤:左部最后一笔是提。
右边是“瓜”,不是“爪”。
未:上横短,下横长,不要写成“末”。
躺:第七笔“撇”不出头。
洁:右边的“吉”,上面是“士”,不是“土”。
2.形近字梳理断(判断)继(继续)饮(饮水)软(软硬)遥(遥远)摇(摇晃)盘(盘子)盛(盛开)银(银盘)很(很多)错(对错)惜(可惜)载(满载)栽(栽树)亚(亚洲)业(作业)除(除法)涂(涂抹)遍(一遍)篇(一篇)线(白线)浅(深浅)显(明显)晃(摇晃)楚(苦楚)禁(禁止)至(至少)到(到达)狐(狐狸)孤(孤单)软(软化)欣(欣喜)【温故知新】(1)看拼音,写词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一、诗意山水:《古诗三首》(18分)1.长江美:《望天门山》(1)填写。
(4分)①天门山:今安徽________山与________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________________。
②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________地,所以叫楚江。
(2)理解诗意作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①“断”与“开”,“流”与“回”,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
()②“孤帆一片日边来”形容风急浪高,一叶孤舟高得像从日边而来。
()③作者描写的天门山给人雄奇的感受。
()2.西湖美:《饮湖上初晴后雨》(1)理解诗中前两句写景的诗句,连线。
(2分)水光潋滟细雨迷茫,群山缥缈山色空蒙碧波荡漾,波光闪动(2)说说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洞庭美:《望洞庭》(1)了解洞庭湖,填写。
(2分)洞庭湖:位于今________北部,是________流域的湖泊。
(2)理解前两句,选择。
(2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①“和”字表现的是()之美。
A.潭水映月B.水月交融②“镜未磨”表现的是()之美。
A.宁静朦胧B.混杂清朗(3)理解后两句,填写。
(2分)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句中,“白银盘”“青螺”从形与色上描写了__________与________,表现出秋夜中的山水给人的感觉,比喻贴切,耐人寻味。
二、祖国河山:地大物博(14分)1.海洋:《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景色和____________的物产,表达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3) 文中加点的“冲”和“急急忙忙”表现出花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急急忙忙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给不是同一类的词语画“——”。 (2 分) (1) 蝴蝶 猴子 小鸟 课堂 (2) 做饭 拍球 跳绳 做操 (3) 鞋子 裤子 帽子 服装 (4) 傣族 阿昌族 布依族 少数民族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 分) (1) 她穿着一件红色的礼服和一顶小红帽站在台上发言。 (修改病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 在绿草上跳舞、 狂欢。(仿 写拟人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飘着朵朵白云的天空中 从树上 许多小鸟 从湖边 飞来了 (排列词语成 句,并加上标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下面的句子排队。 (5 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一、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饮水( yǐn yǐng ) 瑰丽( guī guì ) 淡妆浓抹( mǒ mò )海滨( bīn bīng ) 胳臂( bei bo ) 小兴安岭( xīng xìng )二、看拼音,写词语。
xiǎn shì gū fān sōng ruǎn bǎo guì hòu zhòng ( ) ( ) ( ) ( ) ( )yōu měi huī sè jiāo cuò tǎng xià kào àn ( )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梢( ) 遍( ) 挡( ) 未( )悄( ) 编( ) 档( ) 末( ) 四、将下列词语充完整。
物( )丰( ) ( )妆( )浓五( )十( ) 成( )结( ) 瑰丽( )( ) ( )( )发光 ( )( )斑斓密( )透( )五、照样子,写一写。
(1)银光闪闪:(2)津津有味:(3)自由自在:六、句子练习。
1.按要求,写句子。
(1)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用加点词写句子)(2)树叶挡住了视线。
(扩句,至少两处)(3)这棵大树枝叶十分茂密,像。
(4)秋天到了,苹果红了。
(改成拟人句)2.看到下面的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懒洋洋慢吞吞兴冲冲闹哄哄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首先总述小兴安岭的树多;然后按、、、的时间顺序分述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全文,指出小兴安岭是一座,也是一座。
2.《海滨小城》一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海滨小城。
3.本单元,我们饱览了祖国各地的山水风景。
我们看到了天山门前一叶孤舟从天水相接处驶来,那是“,”的壮观景象。
我们还去了洞庭湖,看到“,”的平静湖面。
我们更忘不了长江三峡两岸的猿声,那是诗人写的“,”。
【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层训练A卷(基础篇)-(含解析)

【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层训练A卷(基础篇)积累运用。
基础训练营。
1.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树梢.(shāo)玫瑰.(gui)B.富饶.(ráo)装载.(zài)C.脑袋.(dɑi)海滨.(bīn)D.胳臂.(bì)浸.入(jìn)2.下列四组字中不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请情清晴B.鲤鲫鲨鲍C.乱甜辞舔D.妈蚂吗玛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深】①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①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1)海水有深.有浅。
( )(2)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 )【封】①封闭。
①量词,用于封起来的东西。
(3)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 )(4)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 )4.读拼音,写词语。
ɡū dúbǎo ɡuìxià tiān yào cáihǎi bīn nǎo dai shì xiàn zhuānɡ zài5.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舌____( ) ____( )见____( ) ____( )欠____( ) ____( )戋____( ) ____(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物产( )的山河( )的条纹( )的天空( )的海洋( )的宝库7.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各( )各( )( )( )摇摇成群( )( )( )( )辈辈( )光( )瑰丽( )( )(1)霞光把天空映得_____________,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图景。
(2)_____________的蜜蜂在花丛中飞上飞下,忙个不停。
8.判断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
(1)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 )(3)松鼠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5、6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0年秋学期三年级语文阶段性练习(测试范围:第五、六单元)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w án shu ǎ y án sh í b ǎo gu ì ji āo cu òsh èng k āi r óng m áo pi āo y áng y ú f ū二.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2分)2.“朝辞白帝彩云间, ▲ 。
▲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的题目是《 ▲ 》,作者是 ▲ 。
3.小兴安岭一年四季 ▲ ,是一座 ▲ ,也是一座 . ▲ 。
4.“欲把西湖比西子, ▲ 。
”这两句诗出自宋朝诗人 ▲ 的《 ▲ 》。
5.李白在《望天门山》中描写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的诗句是“ . . ▲ , ▲ ”。
三.选择正确序号。
(20分)6.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读音不是正确的,请找出来。
(2分)( ▲)A.埋怨..(m ái ) B .嘴唇.(ch ún) C . 冲.着(ch òng ) D.蒲.公英(p ú) ( ▲)A.兴.旺(x ìng) B.树梢.(sh āo ) C. 膝.盖(x ī ) D.磨.盘( m ò) ( ▲)A.抹.布( m ā ) B.海参.(shēn) C.瑰.丽(guì) D . 数.不清(sh ǔ) ( ▲)A.海滨.(b īn) B.理睬.(c ǎi) C.满载.(z ài z ǎi) D.胳膊.(b ì) 7.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找出来。
(2分) ( ▲ )A.观察 B.钩鱼 C.合拢 D.一本正经 ( ▲ )A.堆积 B.宝贵 C.孤帆 D. 成群集队 ( ▲ )A.海滨 B.街道 C.初夏 D.来来住住 ( ▲ )A.名贵 B .裁树 C.满载 D.银光闪闪8.下列词语不是一类的一项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卷面书写。
(3分)
要求:做到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二、积累与运用。
(45分)
1.选择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2分)
(1)海参.(shēn√cān)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2)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我参.(shēn cān√)加了四百米接力比赛。
(3)工人宿舍.(shěshè√)门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4)我们依依不舍.(shě√shè)地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2.看拼音,写词语。
(8分)
3.照样子,换偏旁写新字,再组词。
(6分)
吹——__饮__( 饮用) 结——__洁__( 洁白)
运——__坛__( 花坛) 根——__银__( 银盘)
4.看图,照样子连一连。
(3分)
5.选词填空。
(4分)
(1)宝岛台湾风景( 优美),物产丰富,令人向往。
(2)我们比父辈有着更( 优越)的学习条件。
(3)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的生活也越越( 富裕)了。
(4)我的家乡美丽( 富饶),吸引了很多有志青年回乡创业。
6.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3分)
五光十( 色) 各( 种)各样酸甜( 可)口
瑰丽无( 比) 成群( 结)队银( 光)闪闪
7.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
嫩:①初生而柔弱,娇嫩;②颜色浅;③食物烹调时间短,容易咀嚼;
④阅历浅,不老练。
(1)妈妈炒的肉片又嫩.又滑,很好吃。
(③)
(2)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鲜嫩.的蘑菇和木耳。
(①)
(3)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②)
8.读句子,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填在括号里。
(5分)
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
(1)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C)
(2)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A)
(3)这些鱼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
(A)(D)
(4)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临。
(B)
9.按要求写句子。
(7分)
(1)岩石上长着珊瑚。
(扩写句子,两处以上)(2分)
__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美丽的珊瑚。
__
(2)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2分)
__小兴安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__
(3)围绕下面的开头写几句话。
(3分)
我家的小花猫长得真可爱。
__圆圆的脑袋上,一对小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透亮灵活的眼睛瞪得像两盏灯。
长长的尾巴像小鞭子似的,左右摇摆。
__ 1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4分)
(1)《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湖”指的是鄱阳湖。
(×)
(2)《望洞庭》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这种停顿是正确的。
(×)
(4)《望天门山》描写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
三、阅读与理解。
(17分)
(一)海滨小城(节选)(8分)
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照样子,写词语。
(2分)
许许多多__严严实实__ __密密层层__
2.读画线句子,完成练习。
(4分)
(1)“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么?
__不能,因为“一棵棵、一顶顶”说明了榕树的多。
__
(2)“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特点,下面(A)不是这句话所描写出的特点。
A.数量多B.颜色绿C.树冠大
3.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分)
(二)吐鲁番盆地(9分)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每年六月到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所以有“火洲”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
在盛夏(猛烈强烈√)的阳光(照应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 只要)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就)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
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细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
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荫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
据说这是一位20世纪50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
他想让后人( 既)有遮阳蔽日之处,( 又)有解热止渴的桃、梨。
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
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荫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
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画“√”。
(2分)
2.在短文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分)
3.短文用什么例子说明了吐鲁番夏季热的特点?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1分)
__鸡蛋在沙坑里一埋就熟。
__
4.吐鲁番人用__植树造林__的方法,改造自然环境。
在林荫道栽种钻天白杨,可以
为行人__遮阳蔽日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为行人__解热止渴__。
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智慧和创造力__。
(4分)
四、表达与习作。
(35分)
1.读下列旅游城市宣传语,完成练习。
(5分)
①东方古都,长城故乡。
(北京市) ②最忆是杭州。
(杭州市)
③椰风海韵,南海明珠。
(海口市) ④世界的重庆,永远的三峡。
(重庆市)
(1)以上宣传语中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3分)
__示例:我最喜欢第③个,因为这个宣传语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海口比作明珠,突出了它的美丽。
__
(2)你能给自己所在的城市写一条宣传语吗?试一试吧。
(2分)
__示例:悠悠长江水,沧桑黄鹤楼。
(武汉市)__
2.习作乐园。
(30分)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可以写一处美丽的公园,可以介绍某一座有名的建筑物,还可以描写一个迷人的风景区。
要写出这个地方的风景怎样吸引人,让别人读了也会对这个地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