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技术精选 课件

合集下载

《激光的基本原理》课件

《激光的基本原理》课件

利用光子学技术,可以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医学成 像和诊断。同时,光子学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科学研究, 如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间的相 互作用和动力学过程。此外,光子学技术还可以用于光热 治疗、光动力治疗等领域,为癌症治疗等提供新的手段。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超快激光技术可以用于超快光谱学、 超快成像等领域,为物质科学研究提 供新的工具。同时,超快激光技术还 可以用于微纳加工、光刻等领域,提 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光子晶体激光器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词
光子晶体激光器是一种新型的激光器件,具 有高效率、高稳定性等优点,在光通信、光 计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激光技术逐渐拓展 到工业、医疗、通信、军事等领域,成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 成部分。
激光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激光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 性和高相干性等优点,因此在科学研 究、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军事等领 域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激光还在通信、测量、军事等 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 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标志着激光技 术的诞生。
激光的英文名称是“Laser”,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缩写,意为“受激发射光放大”。
激光的发展历程
激光技术经历了从初步实现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各种不 同类型的激光器也不断涌现,如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 液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等。
例如,在工业领域中,激光可以用于 打标、切割、焊接、热处理等;在医 疗领域中,激光可以用于治疗眼科疾 病、皮肤病、口腔疾病等。

激光技术课件ppt

激光技术课件ppt

ppt课件
11
激光器图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二)激光器的种类
• • • 按运转(工作)方式分,有连续波、单 脉冲、重复脉冲和波长可调激光器等; 按激励方式分,有光激励、电激励、热 激励、化学激励和核激励激光器等; 按工作物质的不同,分为固体、气体、 半导体、染料、化学和自由电子激光器 等。
ppt课件
3
二、激光的产生
受 激 吸 收
ppt课件
4
自 发 辐 射
处于激 发态上的 原子很不 稳定,回 到基态后 即会放出 原子,称 为自发辐 射。
ppt课件
5
受 激 辐 射
两个 光子在频 率、相位、 传播方向 上完全一 致。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三、激光的特性
激光具有亮度高、单色性好、方 向性好、相干性好的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pt课件
43
ppt课件
44
ppt课件
45
激光致盲武器
“军刀”(Saber)203的 激光照明系统,主要用于 照明、致盲和瞄准目标。 该装置采用镍镉电池供 电,工作波长为670纳米, 功率400毫瓦,有效照明距 离300米,重1.5磅,每枚 电池可连续运行30分钟, 100米处的光斑尺寸可在 1~10米之间变化。
ppt课件
14
激光器的种类
1、固体激光器。用固体材料作为激 光器的工作物质。这类激光器的特 点是小而坚固,功率较高。 2、气体激光器。用气体作为激光器 的工作物质。其特点是能以脉冲和 连续两种方式工作。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激光器的种类

2024年度激光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2024年度激光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4
激光的相干性比普通光 强很多,可用于精密测 量和全息照相等领域。
激光器组成及工作原理
激光器组成
激光器一般由工作物质、激励源和光学谐振腔三部分组成。
2024/3/24
工作原理
在激励源的作用下,工作物质中的电子被激发到高能级,形 成粒子数反转分布。当这些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 会辐射出与激励源频率相同的光子,并在光学谐振腔内得到 放大和反馈,最终形成稳定的激光输出。
激光雷达
测距、成像、识别等多元化应 用
激光显示
高清晰度、大色域、节能环保
激光制造
高精度、高效率、无接触加工
2024/3/24
10
激光器类型及其特
03
点分析
2024/3/24
11
固体激光器
01
02
03
工作原理
通过激励固体增益介质( 如晶体、玻璃等)中的粒 子,实现粒子数反转并产 生激光。
2024/3/24
根据实际需要,还可选择佩戴耳塞、手套 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降低激光对其他部位 的危害。
2024/3/24
24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6
与挑战分析
2024/3/24
25
新型激光器研发方向探讨
2024/3/24
新型材料激光器
探索新型增益介质,如量子点、二维材料等,提高激光器的性能 。
微型化与集成化
发展微型激光器,实现与其他光电器件的集成,推动光电子集成技 术的发展。
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 梅曼制造出第一台红宝 石激光器
现代激光技术突破与创新
光纤激光器
高功率、高效率、光束质量好
量子级联激光器
覆盖中红外到太赫兹波段
2024/3/24

《激光技术与应用》课件

《激光技术与应用》课件
激光与其他光源相比,具有高强度、单色性好、定向性强的特点,能够实现 高效能的能量传递。
激光的应用领域
科学研究
激光技术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如量子物 理学和原子物理学等领域。
制造业
激光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如激光切 割、激光焊接等。
医学
激光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如激光手术、 皮肤美容等。
通信
激光器研究的主要内容
激光器的研究主要包括新型激光器的设计与制备、激光器性能的提升和激光 器的应用等方面。
可调谐激光器的原理与应用
可调谐激光器通过改变激光器的工作条件,实现激光输出波长的调节,被广 泛应用于光纤通信和光谱分析等领域。
高功率激光器的原理与应用
高功率激光器利用高能激光的特性,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和加工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加工和国防等领域。
激光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激光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有着巨大 的发展潜力。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激光器是通过激发介质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使之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然后通过受激辐射产生光的放大。
激光器的分类
激光器根据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等多种类型。
激光技术与应用
激光技术是一种利用受激辐射原理产生的高强度、高单色性光束的技术。它 在众多领域展示出了卓越的应用潜力。
什么是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是利用受激辐射原理产生的高强度、高单色性光束的一种技术。
激光的特点
激光具有高强度、定向性强、单色性好、相干性强的特点,使其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激光与其他光源的区别
激光在测量领域中的应用
激光技术在测量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如激光测距和激光测速等。

激光ppt课件

激光ppt课件
利用激光的特定波长和能量对物质进行光谱分析,研究物质的组成和 结构。
激光雷达
利用激光的反射和散射特性对大气进行探测和研究,用于气象预报、 气候变化等领域。
激光冷却和囚禁原子技术
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和偏振特性实现对原子的精确控制和囚禁,用于研 究量子力学和量子计算等领域。
激光操控和微纳加工技术
利用激光的强光束和高能量密度对微小颗粒和纳米材料进行精确操控 和加工,用于制造微型机械、传感器、集成电路等领域。
信、卫星还原度等特点,未来将逐渐取代传 统的显示技术,成为主流的显示方 式之一。
医疗领域
激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更加 广泛和深入,如激光手术、激光治 疗等,为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加 先进和安全的技术手段。
04
CATALOGUE
激光的安全与防护
激光的危害
激光辐射对眼睛的危害
01
高强度激光辐射直接照射眼睛,可能导致视网膜损伤、黄斑病
变等严重眼病。
激光辐射对皮肤的危害
02
激光辐射长时间照射皮肤,可能导致皮肤灼伤、色素沉着、皮
肤老化等问题。
激光辐射对其他生物体的危害
03
激光辐射可能对其他生物体产生影响,如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影响动物的视觉和行为等。
激光的安全标准
激光焊接
通过激光束的高能量密度实现 材料的快速、高效焊接,提高 焊接质量和效率。
激光打标
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密度在各种 材料表面进行永久性标记,广 泛应用于产品追溯、防伪鉴别 等领域。
激光清洗
利用激光的强光束和高温去除 各种材料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具有环保、高效、无损等优点

医疗美容
01
02
03
04

激光技术和应用-PPT课件

激光技术和应用-PPT课件

1 激光发展史
心脏动脉血管支架 1064nm激光 医疗设备(去斑等)
1 激光发展史
激光之母。受控核聚变很久以来都是人们认为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发电方式。1962年,劳伦斯 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约翰·纳科尔斯(John Nuckolls)在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 提出用激光脉冲加热和压缩的重氢同位素块实现受控核聚变。从那以来,利弗莫尔实验室 一直追寻着这个理念,他们使用的激光器也越来越大,终于在美国国家点火实验设施中达 到巅峰。 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同时发出192束激光,去年,在十亿分之几秒的时间内, 产生了能量达到100万焦耳的激光脉冲,使之成为有史以来能量最强的激光器。 (美国国家点火实验设施 (NIF)是美国出于研究核聚变反应设想而建造的试验装置。)
美国(包括北美)占55% ,欧州占22%,日本及太平洋地区占23%。 在世界激光市场上日本在光电子技术方面占首位,美国占第二位; 在激光医疗及激光检测方面则美国占首位;而在激光材料加工设备 方面则是 德国占首位。因此我们选择美国、日本、 德国三个国家, 介绍他们激光产业发展情况,也就反映了世界激光市场的基本情况 及其发展趋势。
1 激光发展史
国产激光焊接机
1 激光发展史
激光数控切割机
1 激光发展史
进口高精度激光雕刻机
1 激光发展史
激光外科手术。激光在医学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是进行眼内手术,但是不需要切开眼球。早在 1962年,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将病人脱落的视网膜与眼球重新连接,使他恢复了视力。更大的 成功在1968年到来,外科医生弗朗西斯·莱斯佩朗斯和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使用氩离子激光 器破坏异常的血管,以避免这些血管在视网膜中扩散,致使糖尿病人失明。这种治疗方法已 经挽救了数百万人的视力。如今,激光也被用来切割角膜,以矫正视力,或者使胎记和刺青 褪色。

激光原理与技术PPT课件

激光原理与技术PPT课件

激光手术
阐述激光手术在眼科、神 经外科等领域的应用及优 势,如精度高、创伤小等 。
05
CATALOGUE
激光测量与检测技术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1 2
干涉测量原理
利用激光的相干性,通过干涉条纹的变化来测量 长度、角度等物理量。
干涉测量系统组成
包括激光器、分束器、反射镜、探测器等部分。
3
干涉测量技术应用
时间特性
激光束的时间特性包括脉冲宽度、重复频率和稳定性等。其中,脉冲宽度决定 了激光的峰值功率和能量,重复频率则影响了激光的平均功率。稳定性则是确 保激光束在长时间内保持一致性的关键因素。
激光束的调制与偏转技术
调制技术
通过对激光束进行幅度、频率或相位等调制,可以实现信息 的加载和传输。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 相位调制等。这些调制技术使得激光束能够携带更多的信息 ,并在通信、传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对皮肤的危害
长时间或高强度激光照射皮肤, 可能导致皮肤烧伤、色素沉着、 皮肤癌等严重后果。
激光安全标准与防护措施
激光安全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美国激光产品安全标准(ANSI)等制定了激光产品的 安全标准,包括激光等级分类、安全警示标识、使用说明等。
防护措施
使用激光产品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或面罩,避免直接照射眼睛或皮肤;同 时,应在激光工作区域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偏转技术
激光束的偏转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激光束的传播方向来实现 。常见的偏转方式包括机械偏转、电光偏转和声光偏转等。 这些偏转技术使得激光束能够灵活地指向目标,并在激光雷 达、光学扫描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激光束的聚焦与整形技术

《激光的基本技术》课件

《激光的基本技术》课件
《激光的基本技术》PPT 课件
激光的基本技术: 激发您对激光技术的兴趣!本课件将深入探讨激光的定义、 产生、性质、应用、安全以及未来发展。
1. 激光的定义
• 激光的发明和应用历程 • 激光的定义和特点 • 激光与其他光源的区别
2. 激光的产生
• 激光的基本原理 • 激光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 激光的发射和调制
3. 激光的性质
• 激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 • 激光的方向性和聚束性 • 激光的功率和能量密度
4. 激光的应用
• 激光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 激光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 激光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5. 激光的安全
• 激光的辐射特性 • 激光的安全标准 • 激光使用时需注意的ຫໍສະໝຸດ 全事项6. 激光技术的未来
• 激光技术的发展前景 • 激光技术的未来趋势 • 激光技术的应用新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68年,巴索夫还利用大功率激光器产生了热核反应; 麦道公司全固态Nd:YAG 1064nm激光器1.4mW。
✓ 1970年, TEA CO2激光器(横向激励);Xe2准分子激 光器;气体动力激光器;室温连续半导体激光器;光激 励远红外振荡。
✓ 1971年,环形染料激光器。 ✓ 1972年,波导激光器。 ✓ 1973年, DFB半导体激光器(分布反馈)。 ✓ 1974年,连续色心激光器。 ✓ 1976年,自由电子激光。 ✓ 1977年世界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器问世。 ✓ 1980年,光孤子。
钕玻璃激光器 ;1963年 ,王守武等 ,GaAs同质结半导 体激光器 1964年 ,万重怡等 ,脉冲Ar+激光器 ;用激光演示传送 电视图像,实现3~30公里的通话。 1965年 ,王润文等 ,CO2分子激光器 ;激光打孔机成 功地用于拉丝模打孔生产,获得显著经济效益;激光视 网膜焊接器进行了动物和临床实验 ;研制成功激光漫反 射测距机(精度为10米/10公里)
✓ 1984年,BBO晶体(硼酸钡)透紫外非线性晶体(中国 人发明);
✓ 1984年,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BBO晶体(硼酸 钡)透紫外非线性晶体(中国人发明)
✓ 1989年, LBO (硼酸钾晶体)非线性透紫外(中国人发 明)
一、激光器的基本组成 谐振腔
工作物质
激励源 1. 激光器的组成:工作物质+谐振腔+激励源
✓ 1986年,光纤放大器;钛宝石连续波长可调激光器。
✓ 1990年,美国研制成功畸变量子阱激光器,开关速度达 280亿次/秒,这是激光器有史以来达到的最高速度。
✓ 1989年, LBO (硼酸钾晶体)非线性透紫外(中国人 发明)。
✓ 199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研制出当时世界上 最小的半导体激光器,直径只有2至10微米。在一个大 头针的针头上,可以装下1万个这样的新型半导体激光器。
➢ 1973年5月首次在低温固氘靶、常温氘化锂靶和氘化聚乙 烯上打出中子。
➢ 1974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多程片状放大器,把激光输 出功率提高了10倍,中子产额增加了一个量级。
➢ 在国际上向心压缩原理解密后,积极跟踪并于1976年研 制成六束激光系统,对充气玻壳靶照射,获得了近百倍的 体压缩。这一系列的重大突破,使我国的激光聚变研究进 入世界先进行列,也为以后长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 1964年,首次实现全固态激光器输出;离子激光器;染 料饱和调Q;锁模激光;CO2激光器;高温YAG连振荡; 电子束激励CdS激光器。
✓ 1965年,化学激光;光参量振荡;色心激光;第一台可 产生大功率激光的器件——二氧化碳激光器诞生。
✓ 1966年,染料激光器问世;第一台X射线激光器研制成 功,亚皮秒脉冲(fs)。
小结
工作物质是核心;激励源:实现粒子数反转;谐振腔:正反馈+选模
2. 激光器的分类 ✓ 根据工作物质的形态分类:固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气体激
光器、准分子激光器、染料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 器、自由电子激光器等 ✓ 根据运转方式分类:连续激光器、脉冲激光器(电光调Q激光 器、声光调Q激光器等)、锁模激光器等
量子振荡器。
3. 激光理论 ✓ 1958年,肖洛和汤斯提出了“激光原理” ,发表了关于激
光器的经典论文,奠定了激光发展的基础 。 ✓ 1958年,巴索夫提出利用半导体制造激光器的可能性 4. 各类激光器的首次研制成功 ✓ 1960年,梅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四能级机
制;He-Ne激光器;全固态激光器思想(LED、LD泵浦) ✓ 1960~1965年间,巴索夫实现了p-n结、电子束和光泵激发
4. 半导体激光器(LD)的优缺点
➢ 优点:效率高(大于50%)、寿命长(连续1~2万小时)、
体积小、重量轻;尤其是可以直接电调制,适于作光
纤通信光源
缺点:光束质量差。
Mira-900D器为泵浦源的固体激光器。
Output Beam
LBO Doubling Crystal
✓ 1981年,飞秒脉冲激光。
✓ 1982年,阵列半导体激光器。
✓ 1984年,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BBO晶体(硼酸 钡)透紫外非线性晶体(中国人发明);自发辐射调射 线放大 。
✓ 1985年,D. L. Spies第一台高效全固态激光器。利用单管 LD作端面泵浦源,激光介质Nd:YAG棒长1cm,采用平 凹腔结构,泵浦功率220mW时,得到80mW的1064nm TEM00激光输出,光—光效率37%,总的电光转换效率 8%。
各种类型的激光器。 ✓ 1961年,调Q振荡。
✓ 1962年,玻璃体激光器;拉曼激光;GE公司的Hall第一 台GaAs半导体激光器问世。
✓ 1963年发明光纤激光器 。瓦级光纤激光功率输出的技术 飞跃在1990年得到了实现,当年一台4瓦的掺铒光纤激 光器被报道 。
✓ 1963年,N2激光器;及紫外激光器。
✓ 1992年,日本推出一种高输出半导体激光器,特点是服 务寿命长,在室温下可连续工作5000小时。
✓ 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制出第一台原 子激光器。
二、中国激光技术发展
1. 初期发展 1961年夏,王之江主持,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研制
成功(在长春光机所) 。 1963年 ,邓锡铭等第一台He-Ne激光器 ;干福熹等掺
一、国外激光技术研究历史和现状
1. 相关概念的提出 ✓ 1893年,布卢什提出简单的平面镜谐振腔概念。 ✓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受激辐射”的概念。 ✓ 1942年,汤斯 产生微波激射的想法。 ✓ 1950年,光泵。 ✓ 1951年,核自旋能级反转 。
2. 微波器件的研制成功 ✓ 1953年,汤斯造出第一台微波激射器。 ✓ 1954年,巴索夫 与普罗霍罗夫合作,制出一台氨分子束
Diode Pump From ProLte
Nd: YVO4 Gain Medium
Diode Pump From ProLite
6. 全固态激光器的优点:效率高(>30%)、(功率和频率) 稳定性高、光束质量好、寿命长、结构紧凑、体积小、 重量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