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K12教育文档)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K12教育文档)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一、选择题:1.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8,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或7 B. 7或9 C 。

7 D 。

92.与3—2相等的是( )A.91 B 。

91- C 。

9 D.-9 3。

当分式21-x 有意义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x <2 B 。

x >2 C.x ≠2 D 。

x ≥2 4.下列长度的各种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

1,2,3B.1,5,5 C 。

3,3,6 D 。

4,5,6 5。

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A 。

3232a a a =+ B.632a a a =• C. ()623a a = D 。

326a a a =÷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

6 B 。

7 C 。

8 D.97。

空气质量检测数据pm2。

5是值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已知1微米=0。

000001米,2.5微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米. A 。

2.5×106B 。

2。

5×105C.2.5×10—5D.2.5×10—6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50° B 。

2008–2009(上)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2008–2009(上)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2008–2009(上)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一、1.A 2.D 3.B 4.B 5.A 6.C 7.C 8.A二、9.0,1 10.30 11.-2 12.(-7,-4)13.y=180-2x 14.2 15.略 16.100a+10b 17.58,5518.10三、19.原式=()2-12+-1+1 (2分)=2-1+-1+1 (4分)=1+ (6分)20.①整理得8x+3y=-13 ……③(1分)③+①×3得:14x=-19 x=- (3分)把x=-代入①得y=- (5分) 即x=-、y=- (6分)21.s=100-60t(0≤t≤) (3分) 图象看情况扣分(6分)22. ① 70.5 (2分) ②70 . 80 (6分)23.∵∠AEB=900 AB=BC=2BE ∴∠EAB=300∴∠B=600 (1分) ∴∠C=1200 (2分)又∵∠ABD=∠B=300 (3分) ∴AC=AB=6 AC=12 (5分) BD=6 BD=12 (6分)四、24. ①∵L2与y=2x+2平行∴K=2 (1分)又∵L2过(4,7)∴b=-1 (2分)②所围三角形的底长1+3=4,高是4 (5分)∴面积=×4×4=8 (7分)25.(略)不要求严格推理。

26.设……(1分)得(5分)解得(6分)答:(7分)五、27. ①当a≥4时无面积(1分)②当2≤a<4时直线y=-x+a与正方形CD交点E(2,-2+a )直线y=-x+a与直线y=x交点F(,)真的不掉线吗??、????????????∴EC=2-(-2+a )=4-a △CEF的高为2- ∴S△=··(4-a)=(4-a)(3分)当0≤a<2时直线y=-x+a与直线y=x交点F’(,)此时S△=×2×2-··a=2-a2 (5分)2008–2009(上)期末考试八年级英语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Ⅰ.共20分,每小题1分。

八年级期末考试试题数学卷有答案

八年级期末考试试题数学卷有答案

A DBE C F2008—2009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卷)说明: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计算:25的平方根是 。

2.计算:=÷⋅6323)(x x x 。

3.计算:=÷+-x x x x 3)3129(23 。

4.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1+x ,2+x ,3+x ,当x = 是,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共有 条对称轴。

6.要使一个矩形成为正方形,则需增加的条件是 (填上一个条件即可) 7.已知:ABCD 中,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E ,且AE =2,DE =1ABCD 的周长 。

8.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 ⊥BD 于D ,△ABD可以看做由△ACD 绕D 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的,旋转的角度是 。

9.如图所示,△DEF 是由△ABC 经过平移得到的,︒=∠30A ,︒=∠45B ,则=∠F 。

10.梯形ABCD 中,AD ∥BC ,AD =3,AB =4,BC =5,则腰 CD 的取值范围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30分)A B C D1.下列各题计算正确的是A 、632632x x x =⋅B 、923)(a a =C 、9336)2(a a -=-D 、n n b 226)(=- 2.下列各式中,运算结果等于42-x 的是A 、)2)(2(-+x xB 、)2)(2(----x xC 、)2)(2(x x -+D 、)2)(2(+--x x3.如图,将图中的正方形图案绕中心旋转180°后,得到的图案是4.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矩形B 、等腰三角形C 、平行四边形D 、线段 5.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A 、60B 、50C 、48D 、30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B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C 、全等三角形能重合D 、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用两块对称的含︒30角的三角形拼成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最多可以拼成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下列性质中,菱形具有的是A 、四个角都是直角B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C 、对角线垂直且互相平分D 、对角线垂直且相等 9.正方形具有面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 、四条边相等B 、对角线互相平分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 、对角线相等 10.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A 、对角线相等B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角线互相垂直 三、解答题(共70分)1.(12分)分解因式(或利用分解因式计算)(1)22363ay axy ax +- (2)114351156522⨯-⨯2.(8分)如图所示,AC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DAC BAC ∠=∠2,求BAC ∠和DAC ∠的度数。

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
10.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y随x的增大而增大B.直线y=2x+4经过点(0,4)
C.当x<0时,y<4D.坐标原点到直线y=2x+4的距离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题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1.实数 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_.
21.某种机器工作前先将空油箱加满,然后停止加油立即开始工作,当停止工作时,油箱中油量为 .在整个过程中,油箱里的油量 (单位: )与时间 (单位: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机器每分钟加油量为_____ ,机器工作的过程中每分钟耗油量为_____ .
(2)求机器工作时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1)在下列各数中,任意选取三个无理数,并判断这三个数为边长的线段能否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的无理数;
、 、 、 、 、 、 、 ;
(2)在解决(1)的问题时,你所运用的定理名称是.
A.勾股定理B.勾股定理逆定理
(3)在下面方格上画出(1)中你所确定的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且顶点都在格点上.
(3)直接写出油箱中油量为油箱容积的一半时 的值.
22.如图,△ABC中,∠C=90°,AB=10cm,BC=6cm,动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按C→A的路径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出发2秒时,△ABP的面积为cm2;
(2)当t为何值时,BP恰好平分∠ABC?
(3)当t=时,△ABP等腰三角形.
23.如图,已知函数y=x+1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B(0,﹣1),并且与x轴以及y=x+1的图象分别交于点C、D.

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08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08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式子有意义的条件是( )A.x≥3B.x>3C.x≥﹣3D.x>﹣32.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3.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A.B.4C.D.4.一粒花粉的质量约为0.000037毫克,那么0.000037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3.7×10﹣5B.3.7×10﹣6C.37×10﹣7D.3.7×10﹣85.若x2+6x+k是完全平方式,则k=( )A.9B.﹣9C.±9D.±36.把x3﹣2x2y+xy2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x(x+y)(x﹣y)B.x(x2﹣2xy+y2)C.x(x+y)2D.x(x﹣y)27.化简结果正确的是( )A.ab B.﹣ab C.a2﹣b2D.b2﹣a28.解分式方程+=3时,去分母后变形为( )A.2+(x+2)=3(x﹣1)B.2﹣x+2=3(x﹣1)C.2﹣(x+2)=3(1﹣x)D.2﹣(x+2)=3(x﹣1)9.2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A.﹣12B.﹣6C.9D.3610.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若∠BAD=∠CAD,AB=6,AC=3,S△ABD =3,则S△ACD=( )A.3B.6C.D.1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纸片ABC中,AB=AC,∠A=40°,折叠该纸片,使点A落在点B处,折痕为DE,则∠CBE的度数是( )A.20°B.30°C.40°D.70°12.如图,以∠AOB的顶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大于C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E,过点E作射线OE,连接CD.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射线OE是∠AOB的平分线B.△COD是等腰三角形C.O、E两点关于CD所在直线对称D.C、D两点关于OE所在直线对称13.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已知点P(a,5)在第二象限,则点P关于直线m(直线m上各点的横坐标都是2)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a,5)B.(a,﹣5)C.(﹣a+2,5)D.(﹣a+4,5)14.将边长分别为a+b和a﹣b的两个正方形摆放成如图所示的位置,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化简后的结果是( ).若分式的值为.计算:( +﹣)÷..解方程: +1=..先化简,再求值:÷(x+3﹣),其中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式子有意义的条件是( )A.x≥3B.x>3C.x≥﹣3D.x>﹣3【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作答.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过来,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只有A沿任意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都不能重合.故选:A.【点评】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3.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A.B.4C.D.【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计算出各个选项中式子的正确结果,然后对照即可得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解答】解:∵,故选项A错误;∵,故选项B错误;∵,故选项C错误;∵,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4.一粒花粉的质量约为0.000037毫克,那么0.000037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3.7×10﹣5B.3.7×10﹣6C.37×10﹣7D.3.7×10﹣8【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37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7×10﹣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5.若x2+6x+k是完全平方式,则k=( )A.9B.﹣9C.±9D.±3【考点】完全平方式.【专题】方程思想.【分析】若x2+6x+k是完全平方式,则k是一次项系数6的一半的平方.【解答】解:∵x2+6x+k是完全平方式,∴(x+3)2=x2+6x+k,即x2+6x+9=x2+6x+k∴k=9.故选A.【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6.把x3﹣2x2y+xy2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x(x+y)(x﹣y)B.x(x2﹣2xy+y2)C.x(x+y)2D.x(x﹣y)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此多项式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再对余下的多项式进行观察,有3项,可采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解答】解:x3﹣2x2y+xy2,=x(x2﹣2xy+y2),=x(x﹣y)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般来说,如果可以先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分解.7.化简结果正确的是( )A.ab B.﹣ab C.a2﹣b2D.b2﹣a2【考点】约分.【专题】计算题.【分析】首先将分式的分子因式分解,进而约分求出即可.【解答】解: ==﹣ab.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约分,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8.解分式方程+=3时,去分母后变形为( )A.2+(x+2)=3(x﹣1)B.2﹣x+2=3(x﹣1)C.2﹣(x+2)=3(1﹣x)D.2﹣(x+2)=3(x﹣1)【考点】解分式方程.【分析】本题考查对一个分式确定最简公分母,去分母得能力.观察式子x﹣1和1﹣x互为相反数,可得1﹣x=﹣(x﹣1),所以可得最简公分母为x﹣1,因为去分母时式子不能漏乘,所以方程中式子每一项都要乘最简公分母.【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1,得:2﹣(x+2)=3(x﹣1).故选D.【点评】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对一个分式方程而言,确定最简公分母后要注意不要漏乘,这正是本题考查点所在.切忌避免出现去分母后:2﹣(x+2)=3形式的出现.9.(3x+4y﹣6)2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A.﹣12B.﹣6C.9D.36【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分析】把3x+4y当作一个整体,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展开,最后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整式乘法法则展开,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x+4y﹣6)2=[(3x+4y)﹣6]2=(3x+4y)2﹣2(3x+4y)•6+62=9x2+24xy+16y2﹣36x﹣48y+36,常数项为3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能熟记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完全平方公式有(a+b)2=a2+2ab+b2和(a﹣b)2=a2﹣2ab+b2.10.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若∠BAD=∠CAD,AB=6,AC=3,S△ABD =3,则S△ACD=( )A.3B.6C.D.【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过D作DP⊥AC交AC的延长线于P,DQ⊥AB于Q,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P=DQ,根=AB•DQ=•DQ=3,求得DQ=1,得到DP=1,即可得到结论.据S△ABD【解答】解:过D作DP⊥AC交AC的延长线于P,DQ⊥AB于Q,∵∠BAD=∠CAD,∴DP=DQ,=AB•DQ=•DQ=3,∵S△ABD∴DQ=1,∴DP=1,=•AC•DP=,∴S△AC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纸片ABC中,AB=AC,∠A=40°,折叠该纸片,使点A落在点B处,折痕为DE,则∠CBE的度数是( )A.20°B.30°C.40°D.7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如图,证明∠A=∠ABE=40°;证明∠ABC=∠C=7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得:△ADE≌△BDE,∴∠A=∠ABE=40°;∵AB=AC,∴∠ABC=∠C==70°,∴∠CBE=30°,故选B.【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牢固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12.如图,以∠AOB的顶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大于C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E,过点E作射线OE,连接CD.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射线OE是∠AOB的平分线B.△COD是等腰三角形C.O、E两点关于CD所在直线对称D.C、D两点关于OE所在直线对称【考点】作图—基本作图;轴对称的性质.【分析】连接CE、DE,根据作图得到OC=OD、CE=DE,利用SSS证得△EOC≌△EOD从而证明得到射线OE平分∠AOB,判断A正确;根据作图得到OC=OD,判断B正确;根据作图不能得出CD平分OE,判断C错误;根据作图得到OC=OD,由A得到射线OE平分∠AOB,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OE是CD的垂直平分线,判断D正确.【解答】解:A、连接CE、DE,根据作图得到OC=OD、CE=DE.∵在△EOC与△EOD中,,∴△EOC≌△EOD(SSS),∴∠AOE=∠BOE,即射线OE是∠AOB的平分线,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作图得到OC=OD,∴△COD是等腰三角形,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作图不能得出CD平分OE,∴CD不是OE的平分线,∴O、E两点关于CD所在直线不对称,错误,符合题意;D、根据作图得到OC=OD,又∵射线OE平分∠AOB,∴OE是CD的垂直平分线,∴C、D两点关于OE所在直线对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轴对称的性质,从作图语句中提取正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3.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已知点P(a,5)在第二象限,则点P关于直线m(直线m上各点的横坐标都是2)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a,5)B.(a,﹣5)C.(﹣a+2,5)D.(﹣a+4,5)【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分析】利用已知直线m上各点的横坐标都是2,得出其解析式,再利用对称点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直线m上各点的横坐标都是2,∴直线为:x=2,∵点P(a,5)在第二象限,∴a到2的距离为:2﹣a,∴点P关于直线m对称的点的横坐标是:2﹣a+2=4﹣a,故P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4,5).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对称点的横坐标是解题关键. 14.将边长分别为a+b和a﹣b的两个正方形摆放成如图所示的位置,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化简后的结果是( )A.a﹣b B.a+b C.2ab D.4ab.若分式的值为【解答】解:分式的值为时,轮船往返两个港口之间一次需 小时.【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假设A到B顺流,则B到A逆流,轮船往返两个港口之间需要的时间为:=小时,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代数式.三、解答题(本题共8道题,满分60分)19.计算:(2x+1)(x+3).【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分析】直接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法则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2x+1)(x+3)=2x2+6x+x+3=2x2+7x+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0.计算:(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解答】解:原式=(4+3﹣2)÷=5÷=.【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1.解方程: +1=.【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4x+2x+6=7,移项合并得:6x=1,解得:x=,经检验,x=是分式方程的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22.先化简,再求值:÷(x+3﹣),其中x=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x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x+3﹣)===,当x=3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化简求值的方法.23.已知:如图,AB∥CD,E是AB的中点,CE=DE.求证:(1)∠AEC=∠BED;(2)AC=B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CE=DE得出∠ECD=∠EDC,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即可;(2)根据SAS证明△AEC与△BED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解答】证明:(1)∵AB∥CD,∴∠AEC=∠ECD,∠BED=∠EDC,∵CE=DE,∴∠ECD=∠EDC,∴∠AEC=∠BED;(2)∵E是AB的中点,∴AE=BE,在△AEC和△BED中,,∴△AEC≌△BED(SAS),∴AC=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SAS证明全等.24.如图,△ACB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C、E、D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求证:CE=B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D=AE,AB=AC,∠DAE=∠BAC=60°,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得出∠DAB=∠EAC,就可以得出△ADB≌△AEC而得出结论.【解答】解:∵△ACB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AD=AE,AB=AC,∠DAE=∠BAC=60°,∴∠DAE﹣∠BAE=∠BAC﹣∠BAE,∴∠DAB=∠EAC.在△ADB和△AEC中,,∴△ADB≌△AEC(SAS),∴CE=B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等式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5.随着城际铁路的正式开通,从甲市经丙市到乙市的高铁里程比普快里程缩短了90km,运行时间减少了8h,已知甲市到乙市的普快列车里程为1220km.高铁平均时速是普快平均时速的2.5倍.(1)求高铁列车的平均时速;(2)某日王先生要从甲市去距离大约780km的丙市参加14:00召开的会议,如果他买到当日9:20从甲市到丙市的高铁票,而且从丙市火车站到会议地点最多需要1小时.试问在高铁列车准点到达的情况下,它能否在开会之前20分钟赶到会议地点?【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1)设普快的平均时速为x千米/小时,高铁列车的平均时速为2.5x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可得,高铁走(1220﹣90)千米比普快走1220千米时间减少了8小时,据此列方程求解;(2)求出王先生所用的时间,然后进行判断.【解答】解:(1)设普快的平均时速为x千米/小时,高铁列车的平均时速为2.5x千米/小时,由题意得,﹣=8,4小时>PB=AO,即可解题.【解答】解:(1)如图1,作CD⊥BO于D,∵∠CBD+∠ABO=90°,∠ABO+∠BAO=90°,∴∠CBD=∠BAO,在△ABO和△BCD中,,∴△ABO≌△BCD(AAS),∴CD=BO=2,∴B点坐标(0,2);故答案为:(0,2);(2)PB的长度不发生改变,理由:如图3,作EG⊥y轴于G,∵∠BAO+∠OBA=90°,∠OBA+∠EBG=90°,∴∠BAO=∠EBG,在△BAO和△EBG中,∴△BAO≌△EBG(AAS),∴BG=AO,EG=OB,∵OB=BF,∴BF=EG,在△EGP和△FBP中,,∴△EGP≌△FBP(AAS),∴PB=PG,∴PB=BG=AO=3即:PB的长度不发生改变,是定值为3.【点评】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是解本题的关键.。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查答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查答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查数学科 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1、B 2、B 3、A 4、A 5、C 6、A7、D8、C9、B10、D二、填空题:(每题2分,计20分) 11、-4 12、35° 13、at+bt -t 2 14、±2115、25-7 16、20°17、x<218、419、512cm20、y=-2x+6三、解答题:21、解:原式=-21xyz·4x 4y 2÷(53x 3z) (1分)=-2x 5y 3z÷(53x 3z) (2分)=-310x 2y 3 (4分)22、解:原式=9x 2-4-2(1-4x+4x 2) (2分) =9x 2-4-2+8x -8x 2 =x 2+8x -6 (4分) 当x=2时 原式=(2)2+82-6=2+82-6 =82-4 (6分)23、(1)解:原式=3a 2(b -a)-6a(b -a) (1分) =3a(b -a)(a -2) 公因式(3分),括号内(4分)(2)解:原式=(a 2+1)2-(2a)2=(a 2+1+2a)(a 2+1-2a) (2分)=(a+1)2·(a -1)2(4分) 24、画CD 的中垂线(2分) 画∠AOB 的平分线(4分) 得交点,写结论。

(5分) 25、解:(1)设y -1=k·(3x+4) (1分) ∵当x=-1时y=3∴3-1=k·(-3+4) ∴k=2 (2分) ∴y -1=2(3x+4) y=6x+9 (4分)(2)令6x+9>0x>-23(6分)26、添加条件“∠B=∠E”(2分)答案不唯一 证明:∵BF=CE∴BF+FC=CE+FC 即BC=EF (4分)在△ABC 和△DEF 中⎪⎩⎪⎨⎧=∠=∠∠=∠EF BC E B D A∴△ABC ≌△DEF (6分) 27、(1)50 (2分)(2)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其图象过(250,180),(300,230)∴⎩⎨⎧+=+=b k b k 300230250180 ∴⎩⎨⎧-==701b k∴y=x -70 (4分) (3)令x -70≥120,得x≥190 ∴至少要售出190份早餐 (6分) (4)该店每出售一份早餐,盈利1元 (8分) 28、解:(1)∵△BOC ≌△ADC∴∠1=∠2 CO=CD∵△ABC 是等边三角形 ∴∠1+∠3=60° ∴∠2+∠3=60° 即∠DCO=60° (1分) ∴△COD 是等边三角形 (2分) (2)∵△COD 是等边三角形∴∠ODC=60°又∠ADC=∠BOC=α=150°∴∠ADO=∠ADC -∠ODC=150°-60°=90° ∴△AOD 是直角三角形 (4分)(3)∠AOD=360°-(∠AOB+∠BOC+∠COD) =360°-(110°+α+60°) =360°-170°-α =190°-α ∠ADO=∠ADC -∠ODC=α-60° (5分) ∴∠OAD=180°-(∠AOD+∠ADO) =180°-(190°-α+α-60°) =50° (i)令190-α=α-60 (ii)令190-α=50 (iii)令α-60=50 α=125 α=140 α=110 ∴当α=125°或α=140°或α=110°时△AOD 是等腰三角形 (8分) 29、解(1)∵直线y=-x+3与x 、y 轴分别交于A 、C 两点∴A 点坐标为(0,3) C 点坐标为(3,0) (1分)DCBA F Eα110︒321DCB A O∴OA=OC∵CD ⊥AB∴∠2+∠B=90°又∠1+∠B=90° ∴∠1=∠2 (2分) 在△AOB 和△COE 中 ⎪⎩⎪⎨⎧︒=∠=∠=∠=∠9021COE AOB COAO∴△AOB ≌△COE(3分)(2)∵AO=CO ∴∠OAC=∠OCA=2180︒=45°∴∠BAO=∠BAC -∠OAC=75°-45°=30°∴在Rt △AOB 中,OB=21AB=21CE=21×23=3 (4分)∴B 点坐标为(-3,0) (5分)(3)∵S △COE =S △CEA ∴OE=EA=21OA=23(6分)∴OB=OE=23 ∴E 点坐标为(0,23),B 点坐标为(-23,0)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直线CE 解析式为:y=-21x+23直线AB 解析式为:y=2x+3 (过程略)由⎪⎩⎪⎨⎧+=+-=322321x y x y 得⎪⎪⎩⎪⎪⎨⎧=-=5953y x ∴D 点坐标为(-53,59) (8分) ∴S 四边形DBOE =S △CDB -S △COE =21×(23+3)×59-21×3×23=1.8 (9分)x。

初中八年级的期末考试试卷试题数学卷有包括答案.doc

初中八年级的期末考试试卷试题数学卷有包括答案.doc

2008— 2009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说明:本试题(卷)共 6 页,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计算: 25 的平方根是。

2.计算: x3 ( x2 ) 3 x 6 。

3.计算: (9 x3 12x2 3x) 3x 。

4.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x 1, x 2 , x 3 ,当x=是,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共有条对称轴。

6.要使一个矩形成为正方形,则需增加的条件是(填上一个条件即可)7.已知:ABCD 中,ABC的平分线交 AD 于 E,且 AE= 2,DE =1,则ABCD 的周长。

8.如图,△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 ⊥BD 于 D,△ ABD可以看做由△ ACD 绕 D 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的,旋转的角度是。

9.如图所示,△ DEF 是由△ ABC 经过平移得到的, A 30 , A DB 45 ,则 F 。

10.梯形 ABCD 中, AD∥ BC, AD =3, AB= 4, BC= 5,则腰 B E C FCD 的取值范围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题号1 2 3 45 6 7 8 9 10 选项1.下列各题计算正确的是A 、 2x 2 3x3 6 x6 B、 (a 3 ) 2 a 9C、 (2a3 )3 6a 9D、 ( b n )2 6 2n2.下列各式中,运算结果等于x2 4 的是A 、 (x 2)(x 2) B、 ( x 2)( x 2)C、 (2 x)(2 x)D、 (x 2)( x 2)3.如图,将图中的正方形图案绕中心旋转180 °后,得到的图案是A B C D4.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矩形B、等腰三角形C、平行四边形D、线段5.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A 、 60 B、 50 C、 48 D、 30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C、全等三角形能重合D、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7.用两块对称的含30 角的三角形拼成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最多可以拼成A 、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8.下列性质中,菱形具有的是A 、四个角都是直角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C、对角线垂直且互相平分D、对角线垂直且相等9.正方形具有面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 、四条边相等B、对角线互相平分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相等10.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A 、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互相垂直三、解答题(共70 分)1.( 12 分)分解因式(或利用分解因式计算)( 1) 3ax 26axy 3ay 2(2)565211 435 2112.( 8 分)如图所示, AC 是矩形 ABCD 的对角线,BAC 2 DAC ,求BAC 和DAC 的度数。

2008-2009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8-2009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 二 年 级 数 学 试 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90分钟) 命题人:李冬青 审核人:丁新华1. 在327,131313.0,5,2-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2. 下列一次函数中y 的值随着x 值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A .43-=x y B .38-=x y C .x y 1.02+-= D .4--=x y3.以下列各组数为三角形的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8,12,17; B. 1,2,3; C. 6,8,10; D. 5,12,93n9HmSCmUm4.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 ≠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x+k 的图象大致是< )3n9HmSCmUm5.下列图案是中心对称而不是轴对称的图案的个数是< )H W S ZA. 1B. 2C. 3D. 46.为筹备班级的新年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3n9HmSCmUmA.中位数B.平均数C.众数D.加权平均数7.若532+y x b a 与x y b a 2425-是同类项.则< ) A.⎩⎨⎧==2,1y x B.⎩⎨⎧-==1,2y x C.⎩⎨⎧==2,0y x D.⎩⎨⎧==1,3y x8.甲、乙两人相距42km ,若相向而行,2h 相遇;若同向而行,乙14h 才能追上甲.则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走< )3n9HmSCmUm A. 12km, 9km B. 11km, 10km C. 10km, 11km D. 9km, 12km3n9HmSCmUm 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C.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D.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10.如图中的图象<折线ABCDE )描述了一汽车在某一直线上的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M )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①汽车共行驶了120千M ;②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0.5小时;③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80千M/时;④汽车自出发后3小时至4.5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在逐渐减少.其中正确的说法共有< )3n9HmSCmUm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27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12.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 .13.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6和8,则菱形的面积是 . 14. 若⎩⎨⎧=-=12y x 是方程2x+3my=1的一个解,则m= .15. B<0,-4)在直线b x y +-=图象上,则b = .16. 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两条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17.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080°,那么这个多边形为 边形.18.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过D 作DE ∥AB 交BC 于点E ,若AD=6cm ,ΔDCE 的周长为21cm ,那么梯形的周长为 cm. 3n9HmSCmUm19. 已知A (a,2>与B (-3,2>关于y 轴对称,则a =____ .20.如图,正三角形ABO 以O 为旋转中心,旋转120而得到的图形是 .三、解答题AD21.计算:<每题5分,共10分)<1)23652045⨯-+ <2)()()22126262⎪⎭⎫ ⎝⎛---+22.解下列方程组:<每题5分,共10分)<1)⎩⎨⎧+==+31423y x y x <2)⎩⎨⎧=-+=-+0519203637y x y x23.如图,在离旗杆15M 的E 处,用测角仪测得杆顶的 45=∠BCA ,已知测角仪高CE=1M ,求旗杆的高AD. <共5分)3n9HmSCmUmEC24.某校招聘一名教师,对三名应聘者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下面是绩分别赋予权2、3、4,三人中谁将被录用?(共5分>3n9HmSCmUm 25.如图 ,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的中点,F 是DE 延长线上的点,且EF=DE ,请找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仙桃市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检测
八 年 级 数 学 试 卷
命题:仙桃市教研室 郎绍波
一、选择能手——看谁的命中率高(每小题只
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
1.4的平方根是( )
A .2
B .±2
C .2
D .±2 2.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正三角形
C .矩形
D .等腰梯形 3.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中,对角线相等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则k 、b 的值为( ) A .k >0, b >0 B .k >0, b <0 C .k <0, b >0 D .k <0, b <0
5.若532+y x b a 与x y b a 2425-是同类项,则( )
A .12x y =⎧⎨=⎩
B .21x y =⎧⎨=-⎩
C .02x y =⎧⎨=⎩
D .31x y =⎧⎨=⎩
6.计算28-的结果是(

A .6
B .2
C .2
D .1.4
7.某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年龄情况如下:
则这12名队员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A .19,20
B .19,19
C .19,20.5
D .20,19 8.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如果将线段BD 绕着点B 旋转后,点D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的D ′处, 那么A D ′为( ) A .10 B .22
C .7
D .32
9.一次函数(0)y ax a a =-≠的大致图像是(
A .
B .
C .
D .
10.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2、3
B .2、3、4
C .3、4、5
D .4、5、6 二、填空能手——看谁填得既快又准确
(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
12.3(2)--的立方根是 . 13.比较大小:
14.一个多边形的外角都等于60°,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15.菱形ABCD 的边长为5cm ,其中一条对角线长为6cm
则菱形ABCD 的面积为
cm 2. 16.如图,△ABC 向右平移5cm 之后得到△DEF ,
如果EC =3cm ,则EF = cm .
17.点P (4,-3)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18.从双柏到楚雄的距离为60千米,一辆摩托车以平均每小时35千米的速度
从双柏出发到楚雄,则摩托车距双柏的距离y (千米)与行驶时间t (时)的函数表达式为 . 19.如图,是由16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的,
任意连接这些小格点的若干个顶点可得到一 些线段,则线段AB 、CD 中,长度是有理 数的线段是 . 20.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的四边形
是 .
三、解答能手——看谁写得既全面又整洁(共60分)
21.计算:(本小题10分,每小题5分) (1)5

C E F
(2

22.(本小题6分)解方程组:
257 231
x y
x y
-=


+=-⎩
23.(本小题8分)已知:一次函数4
y.
=x
2-
(1)在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一次函数4
=x
y的图象.
2-
(2)求函数4
y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x
2-
(3)当x取何值时,y>0.
x
24.(本题共8分)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AB=OA=4cm ,
求BD 与AD 的长.
25.(本小题8分)如图,按要求画出图形.
(1)将△ABC 向下平移五格后的△111A B C . (2)再画出△ABC 绕点O 旋转180º的△222A B C .
A
D
B
O
C
26.(本小题8分)在平形四边形ABCD中,E、F为对角线BD上两点,并且BE=DF,则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D
27.(本小题12分)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 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 追赶(如图1),图2中l 1,l 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 (海里)与追赶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那条线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 (2)A 、B 哪个速度快?
(3)15分钟内B 能否追上A ?
(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能否追上A ?
(5)当A 逃到离海岸12海里的公海时,B
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 能否在A 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
图1
图2
海 岸 公海
仙桃市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检测
八年级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能手——看谁的命中率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B 2.C 3.C 4.A 5.B
6.C 7.A 8.D 9.A 10.C
二、填空能手——看谁填得既快又准确(每小题3分,共30分)
11.-0.9 12.2 13.>14.六15.24 16.8
17.(-4,-3)18.y=60-35t 19.CD 20.正方形
三、解答能手——看谁写得既全面又整洁(共60分)
21.(本小题10分)22.(本小题6分)解方程组:
5
5651
10
==-=
=
=
=
解:原式
解:原式
2571
2312
1288
1
11
1
1
x y
x y
y
y
y x
x
y
-=


+=-

--=
=-
=-=
=


=-

()
()
解:()()得

将代入(1)得
所以
23.(本小题8分)
解:(1)略(2)4 (3)x>2
24.(本题共8分)
解:因为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互相平分且相等,所以BD=AC=2AB=8cm
在Rt△BAD中,
==
25.(本小题8分)略
26.(本小题8分)解:连接AC交BD于点O,因为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A=OC,OB=OD,又知BE=DF,所以,OE=OF,因此,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AECF是平行四边形。

27.(本小题12分)解:(1)l1 (2)B的速度快(3)15分钟不能追上A
(4)B一定能追上A (5)B能在A逃入公海前追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