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国家农发项目可行性恩施州利川市万亩道地药材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恩施道地药材发展战略研究

’ /4 ℃ 1
维普资讯
一
大批 国内外 久负 盛 名 的道 地 中药 材 ,主要 有鸡 爪
七姊 妹与鹤峰木林 子 ) ,县市 级 自然 保 护小 区 3 4个 , 总面 积 1. 39万 h m ,这 些 保 护 区 的设 立 ,从 法 律 、 源头上对这 块原 生态 环 境 的保 护起 到 了非 常 重要 的
3 % ,这些 濒危 珍 稀 物 种 中很 多 有 药 用 价 值 ,如 黄 0
连 、天麻 、八 角 连 、银 杏 、杜 仲 、厚 朴 、紫 草 、连
翘 、续 断 、天 师 粟 、窑 归 、板 桥 党参 、竹 节 参 、七
叶一枝花 、江边 一碗 水 、头顶一 颗珠 、文 王一 枝笔 、
独活 、缬 草 、三 叶木通等 品种 。
样 ,北部 为 谷 地 ,西 部 为 高 原 ,中部 为 丘 陵 和 河谷 盆地 ,全 境 高 山 占 2.% ,二高 山 占 4 .% ,低 山 94 36
和盆地 占 2 % 。 7
群落 、 莼菜群落等 ) ,濒危珍稀特有药材较多。据统 计 ,全州 濒危 珍 稀 物种 约 占湖 北 省 的近 6% ,占国 o 家重点保 护野 生 药材 物 种名 录所 收 载 的植 物物 种 的
市 ,人 口 33万 ,被 誉 为 “ 植 物 黄金 分 割 线 ” 的 8 动
气候类 型多样 ,小气候 明显且 差异 较 大 ,身 临其境 , 真有 “ 间 四 月芳 菲 尽 ,山寺 桃 花 始 盛 开 ” 之感 。 人 高 山地 区气 候 寒 冷 ,雾浓 雪 大 ,涝 多旱 少 ;二 高 山
恩施州 是我 国乃 至 世 界植 物 、动 物 区 系量 丰富 的地 区之一 ,更 是我 国 中药资源 最 富集 的地 区之一 。 据不完全 统计 ,全 州约有 中药资源 250种 , 占武陵 0 山 区中药 资源 的 5 .% ,其 中药用 植物资源 228种 95 5
利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2020)第一、二部分

项目名称:利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委托单位:利川市人民政府承担单位: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92院长:李玉堂教授项目负责人:龙元教授博士生导师技术负责人:万艳华副教授注册规划师项目组成员:肖铭副教授博士刘兰君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胡娟城市规划师博士研究生朱海波城市规划师博士研究生罗丹助理规划师硕士研究生陈涛助理规划师硕士研究生卢彧助理规划师硕士研究生杜锦助理规划师硕士研究生协编单位:利川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利川市规划设计院利川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参加编制人员名单:孙福民局长刘志德副局长杜兴华副局长凌秀伦书记冯智华总工程师规划设计院院长向海峰规划局办公室主任牟彦军规划局城乡规划科科长冉长清规划局规划管理科科长向峰规划局监察科科长龚安安规划局科员第一部分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第一节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2)第二节市域人口与城镇化发展 (3)第三节市域城镇体系结构方案 (4)第四节市域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目标与要求 (5)第五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要求 (6)第六节市域旅游发展战略 (8)第七节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10)第八节市域空间管制原则 (10)第三章中心城区规划 (11)第一节中心城区城市职能、性质、规模与发展目标 (11)第二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与建设用地范围 (12)第三节中心城区空间管制区划 (12)第四节中心城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13)第五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14)第六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体系规划原则与建设方针 (17)第四章附则 (2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利川市域城镇以及中心城区的建设与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城乡与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创建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特编制《利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文本(2009- 2020)》(以下称本规划)。
万亩九叶青花椒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万亩九叶青花椒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万亩九叶青花椒园项目万亩九叶青花椒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基本简介为响应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计划通过流转撂荒土地、闲山荒坡亩,集中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的九叶青精品鲜花椒基地,以此模式来为农村经济发展培育主导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打造拳头产业,最终实现强镇富民的终极目标。
一、项目名称万亩九叶青花椒园二、创建年限。
5年(2012、2013、2014、2015、2016年)。
三、项目规模从2012年开始,到2016年建成亩九叶青花椒园。
四、项目投资五年累计投资9500万元。
五、资金筹措国家贷款、土地入股、火锅店注资。
六、经济效益万亩九叶青花椒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亩花椒园年总产量为7500万公斤、年总产值为万元;一个周期(20年)总产量为万吨、总产值22.5亿元。
七、运作模式“公司+农户”模式,流转土地,集中开展;“XXX”模式,订单种植,集中供货;“行业专家+种植能手”模式,技术精专,包管品质;“精品+绿色+有机”模式,走中高端市场门路。
八、终极方针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实现强村富民。
第二章项目市场分析一、产品市场分析及定位(一)、市场供需分析1、国际出口市场。
我国青花椒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美国等地,纽约市场代价高过15~20美元/千克;东南亚地域花椒年需求量1万吨以上,其中75%左右都是从中国万亩九叶青花椒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敷陈入口。
仅日本市场年需求鲜花椒就达500吨以上,保鲜青花椒代价达80元/千克。
2、海内卖方市场。
海内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喜食花椒,按4.3亿人口计算,每人每月蚀用25克,天下每一年对花椒的需求量在13万吨左右,而目前天下花椒的总产量在6—7万吨左右,市场缺口大,求过于供,青花椒的市场代价也高居不下,每千克在15元左右,仍属卖方市场。
3、重庆火锅市场。
重庆菜系以麻辣著称。
尤其重庆火锅的麻辣着名中内外。
一家日均20锅范围的“鲜椒锅”火锅店,每月青花椒的用量在250千克以上。
5万头养猪场项目可研报告

利川市五洲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规模万头生猪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摘要一、项目名称利川市五洲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规模万头生猪养殖场改扩建项目二、主管单位湖北省农业厅三、项目概况⑴项目业主:利川市五洲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唐黎⑵建设地点:利川市农业科技园(汪营镇苏家桥村11组)⑶改扩建规模:由原年出栏生猪20000头改扩建后达到年出栏生猪50000头。
⑷改扩建内容:1、建设内容:新增种猪舍22810平方米、商品猪舍13000平方米、围墙2600米、仓库2800平方米、观察室600平方米、选种中心150平方米。
防疫消毒室、人工采精室、注精室、兽医室、隔离舍、加热锅炉房、生活区等配套设施。
2、仪器设备购置:防疫、消毒、配种设备,饲料加工及运送设备,水、电、暖配套设施等。
3、养殖规模:新增生产母猪1500头,仔猪3000头,保育猪3000头,育肥猪13000头,年出栏50000头。
⑸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
资金构成:厂房及设备购置1600万元,其他400万元。
(6)、资金筹措:申请银行贷款1000万元及向相关部门争取扶持解决。
四、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为6个月。
自2011年6月起开始建设,2011年12月建成投产。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成后,年出栏生猪50000头,实现销售总收入6000万元,获得利润500万元。
六、编制依据⑴、《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⑵、《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财政厅关于申报省级标准化规模养猪小区(场)建设项目的通知》(鄂农牧发[2007]105号):七、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该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全市,并带动周边乡镇生猪养殖。
该项目采取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养殖,资源节约,效益显著,促进合作社各社员规模化养猪,带动周边15000养殖户规模化、科学养猪,为全乡乃至全市生猪产业发展其到带头和推动作用。
恩施市简介

(代项目策划草案)辛立道2009年6月于北京恩施生态旅游开发之我见一、充分利用富集的生态资源恩施位于湖北省西部,是中国的中心腹地。
东临荆楚,与三峡、赤壁一衣带水;西通黔渝,为重庆、巴峡旅游景区必经之路;南连潇湘,与著名景区张家界一脉相连;北齐神龙架,原始森林隔江相望。
神秘的北纬30度穿越整个恩施。
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和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构成了恩施气候的多样性。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造就了恩施生物的多样性。
因秦岭和大巴山的阻隔,使这一地区免遭第四纪冰川的洗劫,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
这里动植物繁多,其中40余种植物和70多种动物属国家级珍稀物种,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
号称中国的“三大后花园”之一,是全国生态旅游理想地区。
大巴山、巫山和武陵山的余脉在这里融合,造就了恩施多特质的山脉文化。
由于岩溶地貌发育,山间谷地星罗棋布,或雄奇俊秀,或佳境荟萃。
国家级森林公园坪坝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七姊妹山,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特质的奥陶纪梭布垭石林,特别是恩施大峡谷,内有世界上最秀美的地缝和最长的暗河,有最壮美的万米绝壁画廊,群峰如屏,云霞如海。
它们孕育了世界上许多最为珍贵的天地物种,隐藏着土家山民无数生命玄机。
神奇美丽的清江,传说是人间最清的江,故名清江。
清江养育着一个个特殊的民族,从远古的清江放排,到如今的清江闯滩,流淌着一串串古今漂流的神话。
恩施是洁净能源基地。
这里水能蕴藏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拥有大小河流60多条,总流域面积2.1万平方公里。
水资源总量为300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达500万千瓦。
岩溶发育,暗河伏流多,地下水储量丰富,岩溶水储量64亿立方米。
恩施是绿色食品王国。
特种绿色食品资源如莼菜、薇菜、蕨菜,云豆、摩芋、葛仙米、凤姜、百合、山药、野山菌等稀有品种,斐声海内外。
恩施是鄂西林海。
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是华中森林宝库之一,享有“天然植物园”美称。
森林覆盖率67%,林材蓄积量3000万立方米左右。
恩施州利川市万亩道地药材基地扩建项目可研报告

恩施州利川市万亩道地药材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业主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恩施自治州百亿元畜牧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

恩施自治州百亿元畜牧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第一章总论一、前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83年8月19日,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唯一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适用范围的地区。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地处湘、鄂、渝三省市的交汇处,具有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畜牧产业的资源优势。
全州辖6县2市,88个乡镇,2539个村;耕地总面积30.8万公顷,其中基本农田11.4万公顷;总人口3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3.23万人。
自治州成立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目前,国家扶持建设的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项目也正式启动,这一切都为恩施自治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生态环境和丰富牧业资源的禀赋,制定和实施好恩施州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实现恩施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提升畜牧产业生产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
根据州委、州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州发展改革委员会编制的恩施州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有关内容,制定《恩施自治州百亿元畜牧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
二、编制规划的目的意义编制本规划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认识和掌握恩施州畜牧产业的发展基础,从本州的实际出发,结合国内畜牧业发展的现状,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因地制宜地推进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打造百亿元畜牧产业,实现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产业兴经济,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州畜牧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按照“兴产业、打基础,建基地、增后劲,优结构、促发展,创特色、树品牌”的工作思路,摸清全州畜牧产业的发展底数,编制和组织实施好未来7年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全州形成产业特色日渐鲜明、结构布局日趋合理、科技水平日益先进、综合产值最终逾越百亿元的畜牧产业格局,为推进“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发展战略,实现全州城乡协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药材生产基地可行性报告

中药材生产基地可行性报告一、项目概述项目规模:建设25000亩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药材科技推广中心。
项目总投资:共计500万元,其中:申请扶助150万元,企业筹措350 万元。
项目建设期:三年。
项目的主要品种:杜仲、白术、车前子、白花蛇舌草、夏枯草。
二、申报单位基本情况申报单位:修水宁红万春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地址:江西省修水县义宁镇西摆街153 号(宁红集团办公楼二楼)企业法人:熊健邮编:332400联系电话:0792-******* 注册号:3604240140199 开户行:中国银行修水支行帐号:26841568091001三、意义和必要性中药材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瑰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药材是中医药的物质基础,中药材生产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化与建设中药材GAP生产基地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积极发展中药材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GAP中药材生产基地,将是中药材发展的一个趋势。
中药材GAP亦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是对中药材生产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准则,是药学与农学结合的产物,从产前(如种子的品质标准化)、产中(如生产技术管理各环节标准化)至产后(如加工及储运等标准化)都遵照规范加以实施,形成完整的管理系统。
中药材GAP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我国GAF工作正在启动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和拟出了中药材GA《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条例》其主要是通过对药材生产全过程的规范管理,以达到保证药材质量的目的。
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50 万亩,以龙头用户企业为主导的药厂+公司+基地+农户的GAP 中药材生产基地为类型模式在全国各地兴起。
目前我省中药材生产存在规模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品种混乱、质量下降、产量低、生产不稳定、收获加工不规范、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高等问题。
只有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实现中药材农业产业化、生产科学化、规范化,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模式,才能保证中药材生产健康、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2009年恩施州利川市万亩道地药材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利川市正圆药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9月,注册于2004年10月,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营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生态型中药农业生产经营,有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白酒酿造、药材加工等产业配臵,主要产品有:中药材品种15个,畜产品3个,酿造品一个。
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立体栽培、生态链接、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坚持产品的‚道地性..安全性‛的行业准则;坚持富民优先理念;坚持科学管理,使企业在短短的六年发展中取得了长足进步,2007年、2008年获‚恩施自治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获中国科协、财政部‚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在人民银行全国统一标准信用评级中被评为A+级信用企业,具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川续断生产技术规程‛已申报为‚湖北省地方标准‛,公司生产的‚川续断‛2008年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
公司坚持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行为,制定了‚用工管理制度‛、‚农业劳作项目工价管理制度‛、‚生产质量技术标准监督验收管理制度‛、‚牲畜饲养暨疫病防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收购、加工、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企业运行制度,保障了公司的稳健运行。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从生产第一线培养人才,把有知识、有经验、有能力、人品好的提拔到高层管理岗位,从药材产区招募工人,保障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公司管理层具有中高级职称的4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人,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湖北省农科院中药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有力保障了公司高起点运行。
1.1.2 财务状况利川市正圆药业发展有限公司2006年完成基本建设,2007年步入收益期,当年实现总产值675万元,利润51万元,2008年实现总产值761万元,利润87.7万元;到2008年底,企业资产总额达到4118.2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819.57万元,流动资产1603.11万元,净资产2159.16万元,负债总额90.2万元,所有者权益2159.16万元,净资产收益率6.4%,投资报酬率7.65%,资产负债率4.0%,目前尚无借贷,资产质量保持增值状态,与一般企业资产比,具有可持续增值的潜能。
这就是农业区别于一产业的自然优势。
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人朱嫦娥,女,1964年9月生,高中文化程度,湖南省常德市人,原系湖南省航运局常德分局职工,企业改制后自主创业,2002年来利川投资兴业。
1.2 项目建设方案1.2.1 项目名称:利川市万亩道地药材基地扩建项目;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地点:利川市团堡镇兴隆坪村。
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建设规模:发展林下种药12000亩,其中辐射农户7000亩;主要品种厚朴12000亩,288万株;续断12000亩。
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优质川续断1496吨,其中辐射农户产量816吨;厚朴叶7200万张,其中辐射农户产量4200万张;优质青饲料3740吨,其中辐射农户产量2040吨;链接发展生态养殖业。
1.2.3 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1.2.3.1 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行性公司创立的中药材‚立体栽培‛技术已经成熟,厚朴林下种植川续断是公司的技术创新,《川续断生产技术规程》已申报为湖北省地方标准,公司生产的川续断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
同时,一如既往的与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完全能满足基地建设的技术要求。
1.2.3.2 主要设备名称、数量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必须相应增加种植质量控制所需的检测设备: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土壤养分测定仪、污染物检测仪、多参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仪、饲草水分检测仪、笔式pH计;同时,配套完善300KVA输变供电系统。
共需购进各种仪器、设备九台套。
1.2.3.3主要建筑物(主体工程)类型、面积和数量等川续断加工需使用无硫炕房、发酵场和仓库,公司现有炕房、发酵场、仓库能满足扩建后的生产之需,不需要重新建造。
须开通农用道路20公里,开通排水沟渠15公里,平整土地1000亩。
1.2.3.4 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一年,投产期(含建设期)三年。
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1.3.1 投资构成项目建设总投资910万元,其投资结构为:土建工程198.00万元,设备投资39万元,科技投资20万元,增加流动资金653万元。
1.3.2 资金来源项目投资规模910万元,资金来源构成为:申请中央财政补贴1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补贴50万元,向农业发展银行申请贷款230万元,公司自筹530万元。
1.4 项目效益1.4.1 经济效益本项目经济效益可从多层次分析:即短期、中期、长期、企业、农民、农业、农村等。
综合看:项目建设期短,受益持久;企业、农民共同受益;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企业增加销售收入2739万元,农民增加收入1521万元,农民人平增收3105元,人平纯收入增加1683元;企业增加利润377.3万元;为国家增加税收94.33万元。
项目建设15年后,每亩厚朴价值72000元,总价值达到8.64亿元,相当于项目辐射区农民人平拥有10.28万元定期存款。
这就是公司发展立体中药农业的核心价值所在。
1.4.2 生态效益项目区利用宜林荒山12000亩,发展厚朴、川续断立体栽培,链接发展生猪养殖,循环利用土地产出物,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小区,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
1.4.3 社会效益项目区的建设,科学利用自然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落后生产方式,有效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为项目区1680个富余劳力找到了出路。
1.5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主要依据了中央、省、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政策规定:一是国家十六个部委2007年产3月联合颁布的‚振兴民族医药发展纲要‛;二是省、州政府‚十一五‛规划关于加快中药材板块经济建设的产业政策导向;三是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视察恩施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为落实李克强副总理的指示,就加大支持恩施州发展所出台的一系列特殊政策;四是国家农发办关于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五是利川市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创新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编制的十年规划。
1.6 综合评价1.6.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1.6.1.1地道药材基地建设项目是现代大农业复合技术运用的必然要求,它以农民利益最大、风险最小为趋动力,依法完成资源重组和集约利用,为现代生态农业复合技术的运用搭建了基础平台。
1.6.1.2 地道药材基地建设为地方工业发展找到了突破口,使地方工业发展有了稳固的资源基础,它把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地方工业、增加地方财力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1.6.1.3地道药材基地建设项目以‚立体栽培、生态链接、循环利用‛为理念,走出一条‚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山区农业产业发展路子。
1.6.1.4地道药材基地建设项目,把产品开发与全人类的消费需求科学的统一起来,它以地道性为产品优质的先天条件,以无害化种植向社会的产品安全承诺,以多品种、生长周期差异和生态工程技术目标优先等企业经营战略来化解市场风险。
1.6.1.5问题与解决方案:地道药材基地建设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个适合其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和企业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只有‚环境‛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项目实施才会成功。
1.6.1.6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地道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具有起点高,规模大,是科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民族工业、壮大地方财力、弘扬光大民族医药文化的好项目,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批准该项目实施。
第二章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地道药材基地建设项目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背景和依据:一是当人类跨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农业状况怎样呢?众所周知,当沙尘暴频频袭来的时候,当贵州省石漠化一眼望不到边的时侯,当‚鄂西林海‛悄然远离,大地不再绿的时侯,当频频水害报复人类的时侯,当‚艾滋病‛、‚癌症‛、‚非典‛、‚禽流感‛肆虐人类的时侯,人们不禁会想起东方文字——‚农‛的演变历史,‚辳‛——‚農‛——‚农‛,古人把‚辰‛寓为‚水‛和‚土‛之库,水土之上有林木覆盖,这是原始农业,这个‚辳‛字是最具科学精神的符号;当‚农耕文明‛到来时,‚辳‛演变成了‚農‛,人们砍掉林木,开垦土地,修渠灌溉,年复一年,水土流失。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的1958年,钢铁元帅升帐,毁林烧炭,全民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以后,全民毁林开荒,加上煤炭工业和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农产品烘干全以木材作燃料,森林毁之殆尽,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干脆把‚農‛改成了‚农‛,这个农‚衣不衣、家不家、辰不辰‛,但它却形象地反映了满目裸石的农业生态状况。
当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你还能无动于衷吗?利川市正圆药业万亩道地药材基地扩建项目的提出,旨在率先走出一条‚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路子;二是为光大民族医药文化、振兴民族医药事业找到突破口。
中医是因为中药确有疗病作用才存续了几千年历史,这是中医药互根原理决定的。
应该看到,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中药材资源减少,加上人们为了满足市场供应,大量发展中药材野转家种植,在高额利润的推动下,盲目跨区引种,盲目施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缩短生长年限,导致药材品质降低,而且有残毒;为了不与粮食争地,毁林种药,给生态环境带来新的破坏。
凡此种种,由于药材品质差,疗病作用低,给传统的中医文化蒙上了不白之冤。
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中草药有它独特的生长环境,按道地性选择中药野转家生产,并实行无公害种植,是保障中药材品质唯一科学选择。
药材品质稳定了,中医作用就能得到彰显。
因此,发展道地药材生产,是振兴民族医药事业的基础,势在必行;三是国家十六个部委制定了宏伟的民族医药振兴计划,省、州政府已把中药材发展确定为优先发展的产业,纳入了地方‚十一五‛规划;四是规范化种植中药材,目前还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谁抢占了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的科学高地,谁就抢到了未来市场的先机;五是农业基础条件相对较差,敢投资到落后山区农业项目上的勇士太少,在世界范围工业浪潮的荡涤下,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涌向发达地区,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再次社会大分工,他(她)们变成第二和第三产业工人,永久的离开了农村,脱离了农业。
在相对落后的鄂西南山区,农村成了老人和儿童留守的乐园,农业生产成了年老农民自给自足的一般劳作活动。
大量的资源被闲臵,大量的资金通过金融部门流回城市,退出农村市场。
现代大农业的发展需要资源的合理配臵,特别是过去几十年农村建设欠帐太多,只有增加对农村的投入,才能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正圆药业通过六年多的艰苦创业,总投资超过4000万元,发展过程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