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工程BIM技术的综合运用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体结构工程进度计划表

分部分项工程 名称 医教研中心
一层 二层 三层 2#住院楼 一层 二层 三层 避难层 四-六层 七-十六层 m2 m2 m2 m2 m2 m2 2411 2073 2073 1342 4032 13500 519 7 7 7 6 18 60 6 m2 m2 m2 7 7 7
工期:天
工程量 单 位 数 量
进度(天数)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屋面(十七层) m2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体结构三标段工程进度计划表
工程地点:第一人民医院内
分部分项工程 名称 工程量 单 位 数 量
工期:天
工 进 度(天数) 作 天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数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体结构工程进度计划表 (一标段)
工程地点:第一人民医院内
分部分项工程 名称 门急诊医技楼
一层 二层 三层 四层 专家公寓1# 一层 二层 三层 四-二十二层 屋面 专家公寓2# 一层 二层 三层 四-二十二层 屋面 专家公寓3# 一层 二层 三层 四-二十二层 屋面 m2 m2 m2 m2 m2 7 7 7 ## 8 m2 m2 m2 m2 m2 7 7 7 ## 8 m2 m2 m2 m2 m2 7 7 7 ## 8 m2 m2 m2 m2 17403 16237 16237 14049 7 7 7 7
BIM技术在大型综合医疗项目中的运用

BIM技术在大型综合医疗项目中的运用1.引言建筑行业正由传统劳动力密集型发展向“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随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运用越来越广,通过BIM为抓手工具,使得项目前期策划、实施、维护等全生命周期得以有序运行,及时反馈各种建筑信息给建筑工程领域技术人员,为项目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后期运维人员等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平台,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返工、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1-3]。
1.工程概况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疗科研综合楼工程(图1),地处徐汇区核心地段,周边环境极为复杂,处于上海市枫林路200号,基地南邻斜土路,东侧为枫林路,西侧为已建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尚谊小区,建成后将成为徐汇区又一地标性的医疗建筑工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疗科研综合楼工程地上包含外科手术室、ICU、病理科、妇产科、外科病房、临床验证平台病房等功能。
地下室主要设置放射科、放疗科、体外碎石、全科医师培训中心、机电设施设备机房等和小型汽车库。
是一所设施完善的综合性高等级医疗建筑。
由于本项目基坑开挖深、结构体量大、结构复杂,混凝土标号多、强度大,机电专业比较复杂等特点,BIM的运用有助于提高设计和工程质量,加强现场管理,对总包及分包的协调管理也有较大提高。
图1 BIM总体图1.BIM辅助施工图深化设计在项目施工之前总包单位根据设计CAD图纸分别创建建筑、结构、机电BIM模型,建模期间如遇到CAD图纸问题,及时向设计院反馈3D模拟问题,设计人员针对3D模拟问题做出相应回复。
项目深化设计实施流程总体包含模型深化、会议协商、确定方案、各方签认、二维出图、指导施工模型深化;针对所需深化专业的工作内容,将基础模型深化为可以反映复杂节点或工序的有针对性的模型,出具相应问题报告,提前将施工困难与问题暴露出来并加以解决;应用BIM软件进行三维模拟,可以更直观地发现问题,便于协商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出具的最终方案会成为可留档的深化图纸,总承包单位按照所深化图纸科学合理地协调安排各专业分包进场顺序,指导现场不同工种施工。
BIM技术在住院综合楼结构施工中的实践与研究

91一、工程概况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2687m 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50182m 2,地下建筑面积为12505m 2,主楼18层,裙楼11层,其中地下二层为机械停车位与设备机房,1~5层为医疗科室用房,6层为设备层,7~18层为病区病房,共17个病区,534张床位。
该工程主要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总高度73.5m。
二、在工程结构施工前运用BIM 技术进行碰撞实验分析研究在传统工程项目中,前期图纸问题很多,施工过程中与设计缺乏沟通,长期存在依靠经验而不依靠技术的现象,这种现状不仅带来成本和时间的损失,更是为工程施工质量埋下了隐患。
BIM 技术的碰撞实验是在整体工程项目设计结束后,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暖通、电气等相关专业图纸进行整体建模后进行分析和碰撞实验,并将相关碰撞数据反馈给设计团队,排查错误和优化设计,运用BIM 技术的碰撞实验能发现问题和解决矛盾,优化工程设计,在施工期间优化项目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工程造价。
三、建筑设计碰撞检查的发展史在近代工程设计进行碰撞检查时,设计人员往往将各个专业的图纸结合对照,在某个关键轴线点上进行检查、讨论、分析、问题汇总,这种工作方式均由设计人员完成,工作效率低下,图纸的错误率也很高。
到了现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设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对 CAD 图纸或者3DMAX 建模进行审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图纸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但此项工作仍然由设计人员操作,人工操作的准确性有诸多不利因素,例如人的精神状态、工作态度和工作投入度等,设计图纸仍然存在很多错误,另外三维空间形态用二维图纸体现,对于常规的形态尚能适用,对于形态复杂的建筑,二维图纸模式的碰撞实验是不科学的。
BIM 技术在住院综合楼结构施工中的实践与研究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BIM TECHNOLOGY IN THE STRUCTURECONSTRUCTION OF INPATIENT COMPREHENSIVE BUILDINGVolume 19 September 2018工程建设 | CONSTRUCTION到了今天,BIM技术得以实现发展,在各专业图纸设计完成后可利用计算机进行碰撞实验,并在BIM模型下进行碰撞研究,使图纸的准确精度加以提高,在施工中具有有效的指导性。
人民医院BIM实现方案深化落地应用汇报提纲资料

1.4 已建模型及本年度过程资料
1.4 已建模型及本年度过程资料
序号
1 2 3 4 5 6
楼栋名称
门急诊医技楼 病房楼
感染病楼 后勤综合楼 值班宿舍楼
地下室
模型完成情100%.
建筑、结构、机电模型建立完成; 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模型完成90%.
确定计算数据来源
Pathfinder
n 确定模拟峰值人数与模拟时间
原句容市人民医院年门诊量超100万人次,计算 日均门诊量2740人次;以就诊时间7小时计算时 均门诊量为400人次。
析
题的追溯有迹可循。
土 l 施工方案优化 建 施 l 三维场地布置 工
l 质量安全管理
医 l 轨道物流模拟 疗 专 l 结污分流可视化表达 项
l 医疗科室模块化设计
机 l 前期技术深化 电 工 l 施工技术管理
程
l 物资设备管理
其
它 l 人流运动模拟
方
面
l 可视化漫游
3.2 机电工程BIM应用 ① 前期技术深化
② 三维场地布置
全景文件
720yun
3.1 土建施工BIM应用 ② 三维场地布置
基础施工阶段 主体施工阶段
3.1 土建施工BIM应用 ③ 质量安全管理
发现问题
记录问题
BIM技术在某大型医院项目的应用

BIM技术在某大型医院项目的应用发表时间:2017-11-22T14:39:12.48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作者:潘志忠[导读] 将BIM技术与施工总承包管理相结合,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为同类项目的施工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以深圳大学学府医院项目为例,探索BIM技术在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中的应用,从BIM实施策划、BIM技术专项应用、BIM5D综合管理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BIM的实施内容及管理方式,以BIM模型作为信息枢纽,将BIM技术与施工总承包管理相结合,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为同类项目的施工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医院项目;施工管理1工程概况深圳大学学府医院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学苑大道旁,总建筑面积13.8万m2,包括门诊医技楼、病房楼、后勤楼、高压氧仓、污水处理站等。
门诊医技楼总建筑面积53584m2,其中地下室一层,地上建筑为四层;病房楼建筑面积67261.44m2,地上14层,地下2层,属一类高层建筑。
安装工程主要包含给排水(给水、热水、排水、雨水、直饮水、纯水)、电气、弱电智能化、消防水、消防弱电、防排烟、空调、蒸汽、燃气、轨道物流、医用气体、人防战时给排水、电气、空调系统(见图1-1~1-3)。
图1-2 土建BIM模型图1-3 机电BIM模型2 BIM实施目标及方案2.1实施目标(1)项目策划阶段,集成进度、成本、资源等信息,实现多维虚拟施工与优化,提升项目实施策划的科学性;(2)深化设计阶段,集成单专业深化设计与多专业设计协调,减少设计变更与返工,实现资源节约;(3)施工管理阶段,应用模型信息集成应用平台,支撑项目总承包管理,实现多专业、多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发挥BIM技术在项目建造中的优势。
2.2实施方案项目设置 BIM 工作室,分包方配备了BIM工程师,统一明确了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总包方、分包方及监理方的主要职责及BIM工作室人员职责、建模标准、培训计划等工作制度,保证各分包在统一架构下进行 BIM 工作。
BIM技术在医院综合楼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在医院综合楼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作者:史君汝来源:《项目管理评论》2021年第02期BIM技术被认为可以极大地提升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因此近年来得到政府和建筑企业的持续高度关注,其带来的价值也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枣强县中医医院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实际探索,分析了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应用的优势,为后续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深入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项目概况枣强县中医医院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项目(下称“医院综合楼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4 814.16m2,总建筑面积18 779.92 m2。
其中,地上主楼9层,裙房3层建筑面积17 271.92 m2;地下1层,建筑面积1 508 m2。
医院综合楼项目为民生项目,社会期望值较高,单体建筑较复杂,涉及专业较多,如果采用原有施工管理模式很难满足施工现场需求。
另外,该项目的业主要求较高,室内净高控制及各专业协同控制标准比较严格,且工程造价控制较严,需施工单位预先发现问题,并在施工前解决,以降低风险、节约成本。
瑞和安惠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管理集团”)作为承建单位,决定引进BIM技术,以此来突破传统施工管理的局限性,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校核施工图纸错误,优化设计图纸医院综合楼项目各个专业在建模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发现了设计图纸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节点图与平面图、平面图与立体图尺寸不一致,建筑图与结构图做法不一致,结构图梁柱与建筑图门窗构件冲突等问题。
在以往的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根据经验只关注图纸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能面面俱到,使很多问题无法在施工前被发现。
该项目通过BIM技术建模识图、三维可视及局部碰撞,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清晰地发现部分设计问题,并直接反映给设计部门,提前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减少了返工。
三维技术交底,直观地论证复杂节点的可造性施工技术人员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或采用新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施工指导措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提高施工计划的可行性。
BIM技术在医疗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张一

BIM技术在医疗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张一发布时间:2021-08-20T02:29:07.729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张一[导读] 在我国经济水平稳定发展背景下,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此背景下,建筑市场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也引进了很多新兴建筑手段和技术。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摘要:在我国经济水平稳定发展背景下,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此背景下,建筑市场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也引进了很多新兴建筑手段和技术。
BIM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运行多年,因此近年来我国政府重点项目也加强了对BIM技术的创新和探索。
其中,医疗建筑领域对BIM技术的应用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但是研究发现,当前项目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施工期间发生与原有管理模式脱节情况。
所以医疗建筑作为复杂建筑工程,更需要加强对BIM技术应用问题的有效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医疗建筑;项目应用我国运行的医疗建筑是一种主要由政府推进施工的特殊公共建筑类型,这类建筑工程往往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在施工期间专业性特点显著,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此背景下更需要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融合。
BIM技术主要是对目标建筑开展数字化建模管理,从而实现项目设计、施工和后期效果的全新建筑技术,该技术发展不仅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的延长,还可以为管理者工作项目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
因此为保证建筑工程使用便利性,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开始加强了对BIM 技术的建模管理,这也在根本上提升了我国医疗建筑的使用价值。
一、在国内外医疗建筑领域中对BIM技术的应用(一)在国外医疗建筑中对BIM技术的应用国外BIM技术中医疗建筑是最常见的建筑类别,施工中技术方式存在明显的复杂性特点。
在对BIM技术应用过程中,应该保证该技术覆盖整个建筑生命手气中,涵盖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和后续运营等等[1]。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国外建筑领域中有一半以上的公共建筑均采用了BIM技术,且仅次于商业建筑使用量。
BIM技术在医院类项目综合管线深化设计应用

BIM技术在医院类项目综合管线深化设计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已有成果和文献,结合实地调研,以某医院为例,对BIM技术在医院建筑管线综合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BIM技术在类似项目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管线综合;深化设计1、BIM技术特点(1)BIM技术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可视化特点。
其能够将二维平面的线条式构件进行三维立体实物图性的构建和展示,真正做出实物效果图,使项目形式更加立体和直观。
所有的构件之间的连接、各个结构细节都能够做到可视,整个建筑信息模型都是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2)BIM技术有着很好的协调性。
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当中,设计师的设计方案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完善的部分,这需要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与设计师保持紧密的沟通。
在铝合金模板工程中,设计师就能够通过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和研究来进行模板构建中所出现问题的及时解决。
(3)模拟性特点。
BIM技术的模拟性特点不但能够实现工程项目模型的模拟,同时还能够对无法在现场进行的操作进行模拟,尤其在设计阶段就需要进行合理性优化和设计完善的节能模拟、重点环节模拟、光线、热能传导模拟等等,为企业提供科学化的数据和优化依据,极为有利于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
2、医院综合管线设计2.1、设计原则综合管线设计原则如下:1)在满足室内净高要求下,管道水平布置时,应均匀、平行敷设。
尽量不要分层,以便于安装、维修。
在平面空间紧张必须分层敷设时,应将检修概率低、防水要求高、卫生要求高的管线置于检修概率高、防水要求低、卫生要求低的管线之上,比如空调风管、强弱电桥架应置于给排水管道之上。
2)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先布置管径较大的管线,如先布置风管,再布置墙弱电桥架、消防干管、喷淋干管、冷热水管等。
3)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
压力管线特征是管道内有一定压力,驱动介质沿一定方向流动,主要包括给水管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水管道和消火栓管道。
重力自流管线中的介质主要依靠重力作用,由高处流往低处,要求设置一定坡度,管线设置尽量短捷,避免过多转弯,与其他管线交叉时,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8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工程BIM 技术的综合运用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UQIAN CITY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规划建设的一所大型公立医院,北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古黄河生态公园,占地330亩,总建筑面积265000㎡,设计床位2000张,工程一次性规划、一次性建设、一次性配套,总投资超21亿元。
医院于 2013年2月开工建设,2015年9月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医院获得2016~2017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一、BIM 技术运用的意义BIM 技术的应用使工程施工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内容包括深化设计、施工组织、进度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等各个环节,更好地控制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
该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对建筑规模大、工期紧、主体异形结构多、管线纵横交错等诸多难点,如何合理有序组织施工、安排进度、配备人员机械成为工程建设的一大挑战。
二、BIM 系统应用软硬件配置为了更高效率地完成BIM 体系各项工作,工程从软硬件两方面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采用了在 BIM 技术中使用较为成熟的 Revit、Inventor 和Navisworks 等专业软件,同时为了支撑各项软件的顺畅运行,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项目中还尝试运用Revit 软件自带的 Revit Server 技术,解决跨地域的协作问题,实现远程支持、多方配合的工作方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BIM 应用情况(一)BIM 实施前策划1.BIM 协同平台建立作为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与设计院、施工单位保持密切的信息沟通,另一方面还要管理好各分包单位以及供应商的大量信息,所以如何解决好远距离协作,实现信息的快速处理,来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当前项目管理的难题。
通过利用BIM 平台全新的Revit Server 结合互联网技术建立了能够跨地域的协作平台,实现远距离、信息无差❶ 医院鸟瞰图❷ 工程整体建模效果图❸地下车库管道综合排布建成图❹BIM 三维模型中查找到梁标高问题共13处❺ BIM 三维模型中查找到柱上下层错台问题共6处❻ 坡道1 二维CAD 图纸❼ 坡道1 三维BIM 模型89异传输及同步,通过网络共享,项目部各部门实时进行信息共享和协作,颠覆了以往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模型建立标准为了提高建模的效率和质量,项目各专业共同建立具有特色的BIM 建模标准,做到所建模型信息清晰、准确,为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基础。
3.主要工作流程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工程BIM 系统的协同主体主要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院、总承包商、专业分包等,所以,梳理和建立好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对BIM 工作的开展极其重要。
(二)土建类BIM 技术应用点1.图纸三维可视化检查见图4、5。
2.坡道模型创建地下车库坡道梁为上返梁,梁的标高沿着坡道曲线起伏,各个标高不规整,其计算难度大,现场施工不方便,通过Revit 建立坡道三维模型,利用软件自带的注释工具能够轻松读取坡道边界各点的高程信息。
(三)机电类BIM 技术应用点1.管线综合排布及管线优化传统的管线综合设计是在CAD 软件平台下,以二维图纸为基础的建筑、结构以及机电等各系统叠加。
设计人员依靠规范和经验对管线进行排布与调整,设计成果以传统平、立、剖面二维形式加以表达。
传统的设计方式和图纸表达方式,无法彻底解决设计过程中错漏碰撞问题,难以保证设计高质量。
同时在一般的深化过程中只对管线较为复杂的地方绘制剖面,但对于部分未剖切到的地方,不能完全保证局部吊顶高度、操作空间等。
因此,在本项目中,改变传统的深化设计方式,利用 BIM 的三维可视化,将建筑、结构以及机电等专业的模型进❷❸❺❼行叠加,并将其导入到 Navisworks软件中进行碰撞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加以调整,以弥补传统设计方式和图纸表达方式的不足,实现复杂区域管线合理高效排布。
在三维环境下,可以对模型从任意角度观察任何位置。
所以,通过BIM 软件对管线排布方式进行方案比选,结果更为合理美观,并可以对机电管线空间进行优化调整。
同时,利用高效的现场资料管理工作,即时反馈到模型中,获得一个与现场情况高度一致的最佳管线布局方案,有效提高一次安装的成功率,减少返工。
2.基于BIM的图纸深化通过Revit Mep管线综合和优化后,将三维模型导入Navisworks软件进行碰撞测试,找出碰撞点并不断加以修改完善,在确保模型“零”碰撞的情况下,利用模型直接导出二维深化设计图纸。
在管线较为复杂的区域通过BIM模型的综合、修改、调整,形成更多方位剖面图,使得设计图纸更加可视化。
3.辅助图纸会审、技术交底项目施工前,要初步熟悉与复核各专业施工图。
BIM三维模型的应用,有助于施工单位深入了解设计意图与系统情况,有利于查找项目重点、难点部位,有利于发现施工设计中不明确、不全面的问题,为编制施工进度与施工方案提供支持,为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讨论创造了便利条件。
本项目中,利用BIM模型的设计能力与可视性进行技术交底,完成结构设计不合理查找、管线系统优化、机电完成标高以及施工关键方案的确定等工作,减少各方的沟通障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BIM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一)工程量多算对比当前,工程量计算多使用专门的造价软件根据图纸CAD文件重新进行建模后由计算机自动统计,少数依靠人工根据图纸或者CAD文件进行测量和统计。
软件计算会因为设计方案调整后模型更新的时效性影响工程量统计数据的有效性,而人工计算会消耗大量人工成本和存在不可避免的人为误差。
另一方面,对于脚手架、模板等较难统计的工程量,采用估算的方法。
若采用BIM进行工程量的统计,其精确度以BIM模型建立的准确度为主,因此,其工程量的统计往往非常准确。
而采用不同的方案,便也会得到不同的工程量,从而可以实现工程量的❾❽❽管线优化前后对比图❾机房管道深化设计效果图 机房管道深化设计剖面效果图 机房管道深化设计二维出图❾90多算对比,不仅计算效率高,得到的工程量准确,还可以为施工方案的策划以及工程造价成本的管理提供很好的数据支持。
(二)现场施工材料管理根据现场进度计划采用flash进行现场4D进度模拟,通过对建筑每层每个分区每道工序施工的工程量统计,精确计算各道工序所发生的施工成本,包括材料、人工、机械等需要投入的成本。
实现任意时间段内计划的工程量的动态计算,通过计划用量与实际用量之间进行对比和分析,实现动态成本管理。
同时也为材料采购、人员调配、机械设备的进场计划等提供依据。
以风管制作为例,本工程通过完成机电安装建模,通过BIM材料工程量清单数据来制定相应的材料计划,避免过多或过少、漏加工等情况出现。
通过BIM运用使得工程量统计偏差小于3%,材料损耗率降低到5%(定额损耗率11%),很好地节约施工成本。
五、BIM应用效果评估(一)经济效益1.提高信息协调和沟通效率采用BIM模型作为与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方进行沟通协调平台,改善了沟通方式,提高了沟通效率,以直观清楚、可视化的三维模型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各方理解上的一致性。
2.辅助图纸审查、促进设计优化通过Revit三维模型的建立,可以直观地查找出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等工作提供三维可视化的辅助。
本工程主体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组成,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异形柱、异形梁构造多,同层标高多,所以在原设计图纸上存在不少的设计问题,通过BIM三维模型查找后发现地下室一层15处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3.综合布线及碰撞检查对比工程进度的要求,本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图纸显得相对粗糙,机房、廊道管线标高均未明确,给后期安装造成很大的施工难度。
项目通过利用BIM技术、Revit Mep三维综合布线后,利用三维可视化来逐步深化施工图纸,在确认模型无碰撞的情况下,导出二维的施工图纸,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这样不仅避免了返工,减少人力和财力的浪费,也缩短了施工工期。
4.工程量统计及材料管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利用BIM技术采用分层分区的方式进行工程量的统计,与现场施工紧密结合,实现材料的限额发料和领料。
通过利用BIM 三维模型,计算出精确的材料需求计划,并进行精确的放样下料,控制材料损耗,避免材料浪费。
钢筋损耗率控制在0.8%以下,混凝土损耗率为0.8%(定额量1.5%),通风空调管材制作损耗量控制在5%(定额量11%)。
5.三维交底对于工程中较为复杂的节点,通过BIM技术自动生成细部节点剖面,更加直观地将细部节点中的重点和难点表现在三维模型中,实现可视化三维交底。
(二)社会效益BIM技术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项目上的有效应用,是对BIM技术应用探索和实践的成果。
通过BIM信息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建筑、结构以及机电等专业的信息整合,对工程施工、设备采购、分包管理、图纸资料整理等相关信息进行统一集成,从而提升了后期建设的运营管理水平。
六、结束语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项目的策划、施工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BIM技术,提供了一个信息、数据共建共享平台,明显地改善了建设、设计、施工等各方的协调方式,提升了沟通效率,大大缩短了工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材、机浪费,为方案优化、施工组织提供科学依据。
(编辑 刘鲁)参考文献[1]金晔.世博会浦西片区机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4.[2]潘健.上海中心大厦机电工程建造技术综述[J].安装,2014(11):22-27.[3]宋玉石.BIM技术在公共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戴磊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宿迁 223899刘胜亮宿迁市规划局宿迁 223800崔前进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