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非纸笔测试内容
一年级上册科学非纸笔测试内容

一年级上册科学非纸笔测试内容
一、能说会辨(共4题,最多可得8个★)
1.从图中找出对黑猩猩进行了38年观察的科学家,用手指出。
(正确得1个★)
屠呦呦
2.选两张植物的叶,说出它们的三个不同点。
[提供真实树叶] (说对一点得1个★,说对三点得3个★)
(1)
(2)
(3)
(4)
我选择的是()号和()号树叶,我发现它们的不同点有……
3.用拃和小方块测量桌面的长,哪个更准确?请说明理由。
(选择正确得1个★,理由恰当再得1个★)
4.种子变变变——说说我的种植发现。
(说出种过什么植物得1个★,有精彩分享再得1个★)分享形式:我种过(),我发现……
二、快乐实践(共3题,最多可得7个★)
1.按从长到短的顺序,给恐龙排队。
[提供恐龙模型] (全部正确得2个★)
2.用塑料尺测量科学书的宽。
[提供科学书和塑料尺] (非常准确得2个★,基本准确得1个★)
汇报形式:我量出科学书的宽是()厘米。
3.小纸蛙,你能跳多远?我来帮你量。
[提供尺子和纸蛙]
(非常准确得3个★,比较准确得2个★,能测量得1个★)
三、课堂积累(共2项,最多可得5个★)
1.对活动手册进行评定,分3★、2★、1★和无★四个等级。
2.科学教室星星记录单上的数据,有★加★,有△减★。
实践反思:测试内容较多,可适当精减。
或安排多组考核人员。
低年级无纸化考试总结与反思

低年级无纸化考试总结与反思《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深化我省义务教育学校的评价改革,倡导一、二年级期末考试和考查推广非纸笔测试形式。
从国家教育部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对教育评价做出了新的指示,特别是浙江省,正在积极引导低段的“非纸笔”测试。
但是许多学校并未真正弄清评价的含义,还未领悟“非纸笔”测试的真正目的,因此,现实中就出现了许多“形改而神不改”的评价改革。
一、“非纸笔”测试在现实中的异化自2015年起,省内许多学校开始尝试低段的“非纸笔测试”。
但是在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考试改革的背后,我们却发现了与“评价改革”相背离的东西。
1. 只追求形式,不关注内容在许多学校,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很多老师和家长不清楚“非纸笔”测试的真正意图。
有认为“非纸笔”测试是一种作秀,更多人则认为“非纸笔”测试,仅仅是为了落实“减负”。
在这样的理解下,“非纸笔”测试的内容不再有人关注。
搞个游园现场,把简单的口算测试,做成大卡片,贴在地面上,就是“跳石过河”;把拼音过关题,做成一张张小书签,学生抽到一张,拼出词语,就又过了一关。
这样的“非纸笔”测试情景比比皆是。
热热闹闹中,忙坏了老师,忙坏了志愿者家长,但是“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大大降低。
2. 只注重活动,不关注结果评价,一直以来都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检验。
在测评中,教师可以分析测评结果,去发现自己教学中欠缺的地方;而家长和孩子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找到自己的薄弱点,从而“补短”。
但是现在很多游园式的“非纸笔”测试,大家关注的往往是活动过程,而忽略内容,“测试”结果,更是没人统计。
3. 只检测知识,不关注素养因为未能正确理解“非纸笔”测评的用意,因此,大多数学校测评的关注点仍是普通的学科知识点。
而那些指向学生情感与态度,文明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测评项目并未出现在测评中。
二、“非纸笔”测试的校本化推进及思考笔者所在的学校,也与省内许多学校一样,从2015年起开始尝试“非纸笔”测试。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面哪些特点不属于植物?()A.会开花结果B.会运动C.会制造氧气2.下图中画圈的部分属于植物的()。
A.根B.茎C.叶3.下面()活动用不到尺子。
A. B. C.4.银杏树叶像()。
A.扇子B.手掌C.针5.判断两片叶子是否属于同种植物,主要看()是否相同。
A.颜色B.大小C.形状6.在用纸带帮助测量时,要注意()。
A.用的手指不用相同B.每拃的指尖不用相连C.一拃一拃要相连7.枫叶的形状像()。
A.手掌B.心形C.方形8.()是松树的叶子。
A. B. C.9.下面各图中,()是柳树的叶。
A. B. C.10.下列合适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的是()。
A. B. C.二.填空题(共10题,共54分)1.在比较纸蛙跳远的距离时,需要标出()、()再()进行比较。
2.我知道大自然的事物有()、()、()、()等……3.长度的国际单位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4.想要直观地比较测量结果的长短,需要用()(填“相同”或“不同”)的标准物来测量。
5.青蛙从(1)位置跳到(2)位置,请标出青蛙跳远的起点和终点。
(1)()(2)()6.我们学校里的植物有()、()、()。
(任意写三种植物)7.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
8.测量需要让作为标准单位的物体()相连,需要选定()点和()点。
9.测量纸带的优点有:()、()、()。
10.除了手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等物体来帮助测量。
(任写三个)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软尺可以测量身高。
()2.比较就是比较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
()3.同一种叶子的颜色不一定都一样。
()4.植物是不会生病的。
()5.所有的蔬菜都是植物。
()6.预测结果对活动一点作用都没有。
()7.用不同的物体测量得到的结果不能比较。
()8.我们在比较测量结果时要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比较。
XX小学校一二年级无纸笔测试指导意见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表

XX小学校一二年级无纸笔测试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的具体要求,基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数学学习的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体现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用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评价原则1.全面性原则:评价必须全面考虑学生素质的构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
2.导向性原则: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充分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学习潜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对学生学习加强针对性指导。
3.多元化原则: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师评与生评相结合,加强学生自评与互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坚持评价内容多样化,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坚持评价方法多样化,做到定量与定性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
4.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考察孩子活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具有不同特质的孩子都有机会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5.差异性原则: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如学习能力差异、个人体验差异等,通过纵向比较去评价每个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多鼓励、表扬。
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让人人体会到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三、评价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语文组:XX XX XX数学组:XX XXX XX四、评价对象小学一、二年级在校学生五、评价内容与方式评价内容分为基础性评价(权重20%)和发展性评价(权重80%)两个板块,基础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学期课堂表现和作业表现进行评价。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解析答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用纸带帮助测量时,要注意()。
A.用的手指不用相同B.每拃的指尖不用相连C.一拃一拃要相连2.下图铅笔图形长度从长到短的排序是()。
A.(1)(2)(3)B.(2)(3)(1)C.(1)(3)(2)D.(2)(1)(3)3.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A.可以B.不可以4.在观察植物时一般不会用到()。
A. B. C.5.观察比较下图,合适的方法是()。
A.比较长短B.比较高低C.A和B6.在照顾植物时,错误的做法是()。
A. B. C.7.选择小立方体作标准物的原因不包括()。
A.每边一样长,方便使用B.只用一个小立方体,会降低测量的速度C.方便粘在一起D.比较小,可减少最后一个单位的读数问题,减小误差8.讲桌只有一个,我们这么多小组要怎么快速准确地测量它的长度呢?()A.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轮流测量B.制作多条与讲桌长度同样长的纸带,各小组测量纸带即可C.选一个小组为代表进行测量,其他小组等着就行D.老师测量,学生观察9.下图中的叶子可能是哪种植物的叶子?()A.桑树叶B.银杏叶C.牵牛叶D.枫树叶10.下列选项中,()不是植物。
A.塑料花B.水稻C.杨树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通过()和()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
2.你认识的植物有:()、()、()、()和()。
3.—拃通常指()指尖和()指尖之间最长的距离。
4.绿头发,长又长,天天河边梳头忙。
谁来梳,风来梳,小河当镜亮光光。
梳好了,风走了,谢谢风儿来帮忙。
猜一猜。
它是谁呢?()5.使用纸带和尺子测量,()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6.确定()点和()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7.一拃是指()和()之间的距离。
8.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尺子的名称。
9.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和()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称为光合作用。
10.车厘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是由()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果实。
小学语数英美术音乐非纸笔测试评价方案

新郑市小学语文学科非纸笔测试评价方案为了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稳步发展,我们需要加大对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及评价工具的改革力度,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
每学期期末除了进行一份综合试卷的笔试,更要加强非笔试类的实践操作,为此特制定小学语文非纸笔评价方案。
具体事宜如下:一、测评对象:全市1—6年级的小学生二、测评时间:5月25日——6月10日(各单位自主安排)三、测评内容:内容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现行教材为依据,具体包括“识字、朗读、背诵、口语交际、课外阅读”五个方面。
四、试题命制5月25日前,市教研室将统一提供各年级非纸笔测试题及评价标准,各单位要以此试题为主,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部分测评内容。
(如,“背诵”要适当补充课外内容;“课外阅读”要根据本校或本班阅读情况自主命制试题。
)五、测评项目与组织形式(一)识字(1—5年级)目标:正确认读教材中要求会认的字。
内容:把全册教材中要求会认的生字,以字、词、句相结合的形式编排成5份试卷。
每份试卷中均含有本学期所学生字(低年级80—100个,中高年级60-80个),难易有度。
形式:1.让学生用抽签的方式认读其中一份试卷。
认读前可稍作准备,认读时教师不提示,只对读错的字作记号。
学生开始读错,后又自行纠正,应视为正确。
没学过的字加注拼音,学生如果读错,不在统计之列。
2.测试可由教师进行,也可培训几个优秀学生帮助测试。
(二)朗读(1—6年级)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课文。
内容:从本册课文中精选若干片段,组成10份测试卷。
形式: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朗读内容。
(三)背诵(1—6年级)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背诵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诗词、文段。
内容:从本册教材要求背诵的所有课文中选取若干片段(包括全文),还要从本期要求课外背诵的优秀诗文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里选取若干片段,组合成若干份测试卷,完成课标要求的背诵量。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含答案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含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
1、用纸带测量桌子的高度和直接用手测量相比()。
A.没区别B.更麻烦C.更准确2、“黄色的、长长的、有点香,有点软,很甜”,最有可能是()。
A.梨B.苹果C.香蕉3、下面这两种物体,比较光滑的是()。
A.B.4、测量作业本的宽度,最合适的物体是()。
A.B.C.5、下面对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不能流动。
B.空气是一种白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C.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6、纸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
A.食物B.材料C.垃圾7、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人会说话B.人会思考C.人能制造复杂的工具8、在做“玩小车”游戏时,要()一下小车才会使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A.压B.推C.踩9、下面哪个现象和空气没有关系?()A.篮球鼓鼓的B.风筝能飞起来C.白天能看清小草10、下面()的观察行为是不对的。
A.B.C.二、判断题。
1、夏天阳光和雨水充足,植物生长缓慢。
()2、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用测量纸带比用小立方体更准确。
()3、机器人会走动,会说话,就是人。
()4、刚出生的小白兔吃白菜长大。
()5、科技产品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不会产生副作用。
()6、汽车轮子是圆的。
()7、我们可以用多种感觉器官来观察小猫。
()8、苦瓜、土豆、南瓜、西瓜都是蔬菜。
()9、大人和小孩的“一拃”长度是一样的。
()10、金鱼、兔子和蚂蚁都会爬树。
()三、连线题。
1、连线题(请把你认为是同一种植物的叶子连起来)四、尽可能多地描述空气的特点。
五、请将序号标在蜗牛的对应位置。
①口②眼③触角④腹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C2、C3、B4、A5、C6、B7、C8、B9、C10、B二、判断题。
1、×2、√3、×4、×5、×6、√7、√8、×9、×10、×三、连线题。
1、四、尽可能多地描述空气的特点。
2022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

2022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一般要测量()次。
A.1B.2C.32.下面纸带上画的刻度不正确的是()。
A. B. C.3.纸蛙跳远比赛中,画起跳线是为了()。
A.公平B.跳得更远C.跳得更高4.同一棵树上的叶()。
A.一模一样B.不完全一样C.完全不同5.如果我们要测量教室的长,最适合的工具是()。
A.卷尺B.体重秤C.温度计6.在观察植物的时候,不容易直接观察到植物的()。
A.茎B.根C.叶7.测量纸带上每一个小格的大小相同吗?()A.不同B.相同C.不确定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种植物的叶都一模一样B.不同植物的叶的形状不同 C.叶是植物的一部分9.不可以吃的是()。
A.大葱B.西红柿C.马蹄莲10.下面画圈圈的部分是植物的()。
A.茎B.根C.叶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我们把用植物的叶子拼成的画叫做()。
2.写出校园内的三种植物()、()、()。
(任写三个)3.车厘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是由()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果实。
4.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和()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称为光合作用。
5.绿头发,长又长,天天河边梳头忙。
谁来梳,风来梳,小河当镜亮光光。
梳好了,风走了,谢谢风儿来帮忙。
猜一猜。
它是谁呢?()6.观察叶子时,要观察它的()、()、()。
7.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通过()和()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
8.共同的()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9.测量需要让作为标准单位的物体()相连,需要选定()点和()点。
10.“拃”是指张开的()到()间最长的距离。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在观察植物时,我们只用眼睛看就可以了。
()2.大树和菊花相比,更高。
()3.植物不会运动,所以植物不是活的。
()4.玉米的生长需要水分。
()5.植物的叶是会慢慢生长变化的。
()6.我们要注意平时可不能随意践踏草地!()7.比较距离时,起点必须在一条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种子变变变——说说我的种植发现。
(说出种过什么植物得1个★,有精彩分享再得1个★)
分享形式:我种过(),我发现……
二、快乐实践(共3题,最多可得7个★)
1.按从长到短的顺序,给恐龙排队。[提供恐龙模型]
(全部正确得2个★)
2.用塑料尺测量科学书的宽。[提供科学书和塑料尺]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非纸笔测试内容
一、能说会辨(共4题,最多可得8个★)
1.从图中找出对黑猩猩进行了38年观察的科学家,用手指出。
(正确得1个★)
屠呦呦
珍妮*古道尔
2.选两张植物的叶,说出它们的三个不同点。[提供真实树叶]
(说对一点得1个★,说对三点得3个★)
3.用拃和小方块测量桌面的长,哪个更准确?请说明理由。
(非常准确得2个★,基本准确得1个★)
汇报形式:我量出科学书的宽是()厘米。
3.小纸蛙,你能跳多远?我来帮你量。[提供尺子和纸蛙]
(非常准确得3个★,比较准确得2个★,能测量得1个★)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堂积累(共2项,最多可得5个★)
1.对活动手册进行评定,分3★、2★、1★和无★四个等级。
2.科学教室星星记录单上的数据,有★加★,有△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