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名校高中物理竞赛模拟试题(六)(Word版包含答案)
浙江省2023届高三全真演练物理选考综合测试卷(六)(基础必刷)

浙江省2023届高三全真演练物理选考综合测试卷(六)(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蚂蚁由静止从高空落下,其受到的空气阻力会随速度的增加而变大,落地前会以一定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速度称为终端速度,由于蚂蚁身体构造特殊,蚂蚁落地时能承受此撞击而不会摔死。
据研究,一只普通蚂蚁的体重约为40mg,从高空落地时的动能大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蚂蚁落地前先处于失重状态,再处于超重状态B.整个过程中重力对蚂蚁做的功等于阻力对蚂蚁做的功C.蚂蚁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机械能守恒D.蚂蚁落地前的终端速度大小约为5m/s第(2)题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R=0.5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B点,轨道左侧紧靠一个等高的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在二者最高结合点A处装有一个光滑的轻质小滑轮。
平行于斜面的轻绳两端分别连有质量m1=2kg的小球P和质量m2=1kg的小物块Q,小球P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轨道最高点A处紧靠小滑轮,小物块Q紧靠斜面最底端的固定挡板放置,细绳恰好伸直且无张力,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撤去作用于小球P上的外力,当小球P运动到圆弧轨道的最低点B处时,小物块Q未与滑轮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g取10m/s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P运动到圆弧轨道的最低点B处时的动能大小为2(4-)JB.小球P运动到圆弧轨道的最低点B处时的动能大小为4(2-)JC.小球P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绳子对小球P做的功为2(+1)JD.小球P从A点与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绳子对小球P做的功为2(2+1)J第(3)题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上分别固定一个点电荷,四个点电荷的电荷量相等,正方形中心O点的电势为正,电场强度不为零,分别为的中点,P点场强比Q点场强大,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则正方形四个顶点的点电荷中( )A.有两个带负电B.有三个带负电C.两点的点电荷带同种电荷D.两点的点电荷带同种电荷第(4)题如图,相距为r、长度均为L的两根平行直导线,通以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电流I,导线b处于导线a的磁场中,同时,导线a也处于导线b的磁场中,两导线之间的作用力满足,在国际单位制中,安培这个单位就是利用上式来定义的:放在真空中的两根平行直导线,通以相同的稳恒电流。
2023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高效提分物理试题

2023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高效提分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摩托艇静止在水面上,时刻,摩托艇在恒定牵引力作用下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随速度v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已知摩托艇受到的阻力与运动速度成正比,即(k为常数,大小未知)。
则( )A.摩托艇从开始运动到速度最大过程中,牵引力对摩托艇做的功为B.摩托艇从开始运动到速度最大过程中,牵引力的冲量为C.牵引力的最大功率为D.常数k的大小为第(2)题地震监测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了地震发生后横波与纵波的时间差,由监测站发出的电磁波赶在监测站监测仪记录的地震横波波形图和振动图像,已知地震纵波的平均波速为6km/s,两种地震波都向x轴正方向传播,地震时两者同时从震源发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横波的周期为B.用于地震预警监测的是横波C.若震源位于地表以下,则纵波、横波到达震源正上方的地表时间差为D.若将监测站显示的地震横波看成简谐横波,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则该振动图像的振动方程为第(3)题如图所示,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B.物体受不一定等于fC.物体受mg、N、f、F1、F2五个力作用D.F1、F2二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重力mg的作用效果相同第(4)题为了节省能源,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
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
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仅在加速过程受摩擦力的作用B.顾客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与扶梯的加速度大小无关C.乘扶梯匀速上楼的过程中,顾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方向先与速度方向相同,再竖直向上第(5)题如图,在匀强电场中,有边长为8cm的圆内接等边三角形ABC,三角形所在平面与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O点为该三角形的中心,三角形各顶点的电势分别为,DE是平行于AB过O点的直线,DE是直线与圆周的两个交点。
浙江名校高中物理竞赛模拟试题(六)(Word版含答案)

浙江名校高中物理竞赛模拟试题(六)一,(15分)蛇形摆是一个用于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仪器(如图)。
若干个摆球位于同一高度并等间距地排成一条直线,它们的悬挂点在不同的高度上,摆长依次减小,设重力加速度2g=,m.9s801,试设计一个包含十个单摆的蛇形摆(即求出每个摆的摆长),要求满足:(a)每个摆的摆长不小于0.450m,不大于1.00m;(b)初始时将所有摆球由平衡点沿x轴正方向移动相同的一个小位移xo(xo<<0.45m),然后同时释放,经过40s后,所有的摆能够同时回到初始状态,2,在上述情形中,从所有的白球开始摆动起,到它们的速率首次全部为零所经过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二,(20分)距离我们为L处有一恒星,其质量为M,观测发现其位置呈周期性摆动,周期为T,摆动范围的最大张角为θ∆,假设该星体的周期性摆动是由于有一颗围绕它做圆周运动的行星引起的,试给出这颗行星的质量m所满足的方程。
若L=10光年,T=10光年,θ∆=3毫角秒,M=Ms (Ms 为太阳质量),则此行星的质量和它运动的轨道半径r 各为多少?分别用太阳质量Ms 和国际单位AU (平均日地距离)作为单位,只有一位有效数字,已知1毫角秒=10001角秒,1角秒=36001度,1AU=km 8105.1⨯,光速C=s km 5100.3⨯三,(2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分布的刚性螺旋环质量为m ,半径为R ,螺距R H π=,可绕竖直的对称轴O O ',无摩擦地转动,连接螺旋环与转轴的两支撑杆的质量可忽略不计,一质量也为m 的小球穿在螺旋环上并可沿螺旋环无摩擦地滑动,首先扶住小球使其静止于螺旋环上的某一点A ,这时螺旋环也处于静止状态,然后放开小球,让小球沿螺旋环下滑,螺旋环便转轴O O ',转动.求当小球下滑到离其初始位置沿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 时,螺旋环转动的角速度和小球对螺旋环作用力的大小。
2023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2023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析万物之理,判天地之美”,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麦克斯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B.牛顿用实验方法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他是第一个“称”地球质量的人C .磁感应强度,运用了比值定义法D .通过单位运算,的单位为m/s²(其中m为质量,v为速度,p为压强,t为时间)第(2)题两种单色光a和b,a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b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则( )A.水对b光的折射率较大B.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全反射C.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D.用同样的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第(3)题一种离心测速器的简化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光滑细杆的一端固定在竖直转轴上的O点,并可随轴一起转动。
杆上套有一轻质弹簧,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套在杆上的圆环相连。
当测速器稳定工作时,通过圆环的位置可以确定细杆匀速转动的角速度。
杆与竖直转轴的夹角始终为60°,则()A.角速度越大,圆环受到的杆的支持力越大B.角速度越大,圆环受到的弹簧弹力越大C.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圆环的向心加速度为D.突然停止转动后,圆环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一直减小第(4)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如图所示,书法家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
书写“龙”字“一”这一笔画时,在向右行笔的过程中镇纸和白纸都保持静止,则()A.毛笔对白纸的摩擦力向左B.白纸对镇纸的摩擦力向右C.桌面对白纸的摩擦力向左D.桌面对白纸的摩擦力小于毛笔对白纸的摩擦力第(5)题如图所示,A、B、C是真空中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O为该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在A、B两点分别固定一个带电荷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B.C.D.第(6)题如图,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一轻弹簧,下端悬挂了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正在竖直方向做振幅为的简谐运动,当达到最高点时弹簧恰好为原长。
2023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2023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共7题)第(1)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半圆球A放置在水平面上的墙角处。
细绳一端系在墙壁上的P点,另一端拉住放在半球A上的小球B,绳子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绳子长度与P点到水平面的距离相等,已知小球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可视为质点,则半球A对水平面的压力为( )A.B.C.D.第(2)题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该系统包括5颗地球同步卫星和30颗中圆轨道卫星,中圆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比同步卫星的小,关于北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圆轨道卫星线速度比同步卫星线速度小B.中圆轨道卫星的发射速度比同步卫星发射速度小C.通过调整,可使同步卫星定点在北京上空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时向心加速度小第(3)题已知通电直导线在其延长线上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零,通电环形导线在其圆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与电流大小成正比,与环形的半径成反比,即,k为比例系数。
现有两段四分之一圆弧导线和两段直导线组成的闭合回路如图所示,O为两段圆弧的共同圆心,大、小圆弧的半径分别为和,回路中通有电流I,则圆心O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垂直纸面向外B .,垂直纸面向里C .,垂直纸面向外D.,垂直纸面向里第(4)题小明同学利用APP测量手机运动过程的加速度a。
手机由静止向上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则( )A.时刻,手机速度最大B.时刻,手机速度为0C.时间内,手机向上运动D.时间内,手机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第(5)题如图所示,一单摆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摆线拉力的水平分量提供摆球的回复力B.从A到B的过程,摆线拉力的冲量为零C.任意半个周期内,合力的冲量一定为零D.任意半个周期内,合力做的功一定为零第(6)题现利用固定在潜水器体外的一个密闭气缸做验证性实验:如图,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轻质导热活塞可自由移动。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精选高考模拟命题比赛物理试卷(6)(含标准答案)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取2m/10s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 届第三次联考改编)下列哪个仪器测量的物理量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A.弹簧测力计B.刻度尺C.秒表D.托盘天平【命题意图】本小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物理量及其相对应的测量工具,需要学生掌握国际单位制的基本物理量为长度、时间、质量,其对应的基本单位为米(m)、秒(s)、千克(kg),对应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托盘天平。
2、(原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机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如图所示为百度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0分钟,5.4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B、10分钟表示的是某段时间间隔C、5.4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命题意图】本小题通过智能手机上装载的百度地图app软件中的一张截图,需要学生能从中提取出物理信息,考查了学生对于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也考查了学生对于平均速度的理解。
3、(原创)为了缓解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学校往往会在高考前夕举行拔河比赛,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激情迎考,如图所示。
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我们把拔河比赛简化为两个人拔河,如果绳质量不计,且保持水平,甲、乙两人在“拔河”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拉力始终大于乙对甲的拉力B.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C.只有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才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命题意图】本小题通过趣味“拔河”比赛,考查了学生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掌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也考查了摩擦力的有关知识。
浙江省2024届高三全真演练物理选考综合测试卷(六)(基础必刷)

浙江省2024届高三全真演练物理选考综合测试卷(六)(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越野车在冰原上留下的车辙如图所示,则越野车转弯做曲线运动过程中( )A.惯性变大B.速度不变C.可能处于平衡状态D.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第(2)题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叠放在竖直弹簧上并保持静止,用大小等于mg的恒力F向上拉B,运动距离h时,B与A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和A刚分离时,弹簧长度等于原长B.B和A刚分离时,它们的加速度为gC.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D.在B和A分离前,它们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第(3)题电荷量Q、电压U、电流I和磁通量Φ是电磁学中重要的物理量,其中特定的两个物理量之比可用来描述电容器、电阻、电感三种电磁学元件的属性,如图所示。
类似地,上世纪七十年代有科学家预言Φ和Q之比可能也是一种电磁学元件的属性,并将此元件命名为“忆阻器”,近年来实验室已研制出了多种类型的“忆阻器”。
由于“忆阻器”对电阻的记忆特性,其在信息存储、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QU的单位和ΦI的单位不同B.在国际单位制中,图中所定义的M的单位是欧姆C.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导电性质D.根据图中电感L的定义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推导出自感电动势的表达式第(4)题有一种瓜子破壳器如图甲所示,将瓜子放入两圆柱体所夹的凹槽之间,按压瓜子即可破开瓜子壳。
破壳器截面如图乙所示,瓜子的剖面可视作顶角为的扇形,将其竖直放入两完全相同的水平等高圆柱体A、B之间,并用竖直向下的恒力F按压瓜子且保持静止,若此时瓜子壳未破开,忽略瓜子自重,不计摩擦,则()A.若仅减小A、B距离,圆柱体A对瓜子的压力变大B.若仅减小A、B距离,圆柱体A对瓜子的压力变小C.若A、B距离不变,顶角越大,圆柱体A对瓜子的压力越大D.若A、B距离不变,顶角越大,圆柱体A对瓜子的压力越小第(5)题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则时刻的波形图正确的是( )A.B.C.D.第(6)题A、B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它们的图像a、b如图所示,可知( )A.A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时刻B车追上A车C.时间内B车的速率不断增大D.时间内B车的平均速度大于A车的平均速度第(7)题如图所示,把线圈(内阻不计)、电容器、电源、电阻和单刀双掷开关连成图示电路。
浙江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浙江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2.998×10^8 m/sB. 3.000×10^8 m/sC. 3.002×10^8 m/sD. 3.008×10^8 m/s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
A. 相等B. 不相等C. 相等但方向相反D. 不相等且方向相反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若该力的大小为10N,方向向右,则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A. 10NB. 5NC. 0ND. 无法确定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那么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
A. 2m/sB. 4m/sC. 6m/sD. 8m/s5.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要使其停止,需要施加的力为()。
A. 2NB. 4NC. 8ND. 16N6.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h的平台上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下落时间t与高度h的关系为()。
A. t = √(2h/g)B. t = √(h/g)C. t = 2h/gD. t = h/g7. 一个电容器的电容为C,当其两端电压为V时,储存的电荷量为()。
A. C*VB. V/CC. C/VD. V^2/C8. 一个电路中,电阻R1和R2串联,总电阻为R,那么R1和R2的关系是()。
A. R = R1 + R2B. R = R1 - R2C. R = R1 * R2D. R = R1 / R29. 一个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则原线圈和副线圈的电压比为()。
A. 1:2B. 2:1C. 1:1D. 2:21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封闭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
A. 系统对外做的功B. 系统吸收的热量C. 系统对外做的功和系统吸收的热量之和D. 系统对外做的功和系统放出的热量之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______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名校高中物理竞赛模拟试题(六)一,(15分)蛇形摆是一个用于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仪器(如图)。
若干个摆球位于同一高度并等间距地排成一条直线,它们的悬挂点在不同的高度上,摆长依次减小,设重力加速度2g=,m.9s801,试设计一个包含十个单摆的蛇形摆(即求出每个摆的摆长),要求满足:(a)每个摆的摆长不小于0.450m,不大于1.00m;(b)初始时将所有摆球由平衡点沿x轴正方向移动相同的一个小位移xo(xo<<0.45m),然后同时释放,经过40s后,所有的摆能够同时回到初始状态,2,在上述情形中,从所有的白球开始摆动起,到它们的速率首次全部为零所经过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二,(20分)距离我们为L处有一恒星,其质量为M,观测发现其位置呈周期性摆动,周期为T,摆动范围的最大张角为θ∆,假设该星体的周期性摆动是由于有一颗围绕它做圆周运动的行星引起的,试给出这颗行星的质量m所满足的方程。
若L=10光年,T=10光年,θ∆=3毫角秒,M=Ms (Ms 为太阳质量),则此行星的质量和它运动的轨道半径r 各为多少?分别用太阳质量Ms 和国际单位AU (平均日地距离)作为单位,只有一位有效数字,已知1毫角秒=10001角秒,1角秒=36001度,1AU=km 8105.1⨯,光速C=s km 5100.3⨯三,(2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分布的刚性螺旋环质量为m ,半径为R ,螺距R H π=,可绕竖直的对称轴O O ',无摩擦地转动,连接螺旋环与转轴的两支撑杆的质量可忽略不计,一质量也为m 的小球穿在螺旋环上并可沿螺旋环无摩擦地滑动,首先扶住小球使其静止于螺旋环上的某一点A ,这时螺旋环也处于静止状态,然后放开小球,让小球沿螺旋环下滑,螺旋环便转轴O O ',转动.求当小球下滑到离其初始位置沿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 时,螺旋环转动的角速度和小球对螺旋环作用力的大小。
四,(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作角速度为 ,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一长直线导线位于圆周所在的平面内,离圆心的距离为d(d>R),在导线上通有随之间变化的电流I。
t=0时刻,粒子速度的方向与导线平行,离导线的距离为d+R。
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电流i,的磁场对粒子的作用力,试求出电流i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不考虑变化的磁场产生的感生电场及重力的影响。
长直导线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表示式中的比例系数k已知五,(20分)如图所示,两个故定的均匀带电球面,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半径分别为R和2R,小球面与大球面内切于C点。
两球面球心0和0 的连线MN沿竖直方在MN与两球面的交点B,O和C处各开有足够小的孔因小孔损失的电荷量忽略不计,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为q(q>0)的质点自MN线上离B 点距离为R的A点竖直上抛。
设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
1,要使质点从A点上抛后能够到达B点,所需的最小初动能为多少?2,要使质点从A点上抛后能够到达O点,在不同条件下所需的最小初动能各为多少?六,(20分)由单位长度电阻为r的导线组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络系列。
n=1时,正方形网络边长为L,n=2时,小正方形网络的边长为3L;n=3时,最小正方形网络的边长为9L,当n=1,2,3时,求各网络上A,B两点间的电阻分别为多少?七,(15分)地球上的能量从源头上说来自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假定不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一部分被地球表面反射到太空,其余部分被地球吸收。
被吸收的部分最终转换成为地球热辐射(红外波段的电磁波)。
热辐射在向外传播过程中,其中一部分会被温室气体返射回地面,地球以此方式保持了总能量平衡,作为一个简单的理想模型,假定地球表面的温度处处相同,且太阳和地球的辐射都遵从斯忒潘—玻尔兹曼定律: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J 与表面的热力学温度T 的四次方成正比,即4T J σ=,其中σ是一个常量。
已知太阳表面温度K T 3s 1078.5⨯=,太阳半径km R 5s 1069.6⨯=,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km d 81050.1⨯=,假设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集中形成一个均匀的薄层,并设它对热辐射能量的反射率为p=0.381,如果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a=0.30,试问考虑了温室气体对热辐射的反射作用后,地球表面的温度是多少? 2,如果地球表面一部分被冰雪覆盖,覆盖部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85.01=a ,其余部分的反射率处25.02=a ,问冰雪被盖面占总面积多少时地球表面温度为273K八(20分)正午时太阳的入射光与水平面的夹角︒θ,有一座=45房子朝南的墙上有一个直径W=10cm的圆窗,窗口中心距地面的高度为H,试设计一套采光装置,使得正午时刻太阳光能进入窗口,并要求进入的光为充满窗口,垂直墙面,且光强是进入采光装置前2倍的平行光,可供选用的光学器件如下:一个平面镜,两个凸透镜,两个凹面镜;平面镜的反射率为80%,透镜的透射率为70%,忽略透镜表面对光的反射。
要求从这些器件中选用最少的器件组成采光装置,试画出你所设计的采光装置中所选器件的位置及该装置的光路图,并求出所选器件的最小尺寸和透镜焦距应满足的条件九,(16分)已知粒子1和粒子2的静止质量都是m,粒子1静止,粒子2以速度0V 与粒子1反生弹性碰撞。
1,若碰撞是斜碰,考虑相对论效。
试论证:碰后两粒子速度方向的夹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
若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结果又如何? 2,若碰撞是正碰,考虑相对论效应,试求碰后两粒子的速度!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参考解答:1.以i l 表示第i 个单摆的摆长,由条件(b )可知每个摆的周期必须是40s 的整数分之一,即i i402T N ==(N i 为正整数) (1) [(1)式以及下面的有关各式都是在采用题给单位条件下的数值关系.]由(1)可得,各单摆的摆长i 22i 400πgl N =(2) 依题意,i 0.450m 1.000m l ≤≤,由此可得i N <<(3) 即i 2029N ≤≤ (4)因此,第i 个摆的摆长为i 22400π(19i)gl =+ (i 1,2,,10)=L (5)2.20s评分标准:本题15分.第1小问11分.(2)式4分,(4)式4分,10个摆长共3分. 第2小问4分.二、参考解答:设该恒星中心到恒星-行星系统质心的距离为d ,根据题意有2L d θ∆=(1) 将有关数据代入(1)式,得AU 1053-⨯=d .又根据质心的定义有Mdr d m-=(2) 式中r 为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即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222πMm G Md r T ⎛⎫= ⎪⎝⎭(3)由(2)、(3)两式得()23224π1md G TM m =+ (4) [若考生用r 表示行星到恒星行星系统质心的距离,从而把(2)式写为Mdr m=,把(3)式写为()222πMmGMd T r d ⎛⎫= ⎪⎝⎭+,则同样可得到(4)式,这也是正确的.] 利用(1)式,可得()()3222π21L mGTM m θ∆=+ (5)(5)式就是行星质量m 所满足的方程. 可以把(5)试改写成下面的形式()()()3322π21m M L GMTm M θ∆=+ (6)因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3S22(1AU)(1y)4πGM = (7)注意到S M M =,由(6)和(7)式并代入有关数据得()()3102S 8.6101S mM m M -=⨯+ (8)由(8)式可知S1mM << 由近似计算可得3S110m M -≈⨯(9)由于m M 小于1/1000,可近似使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即3322(1AU)(1y)r T = (10) 代入有关数据得5AU r ≈ (11)评分标准:本题20分.(1)式2分,(2)式3分,(3)式4分,(5)式3分,(9)式4分,(11)式4分. 三、参考解答:解法一一倾角为θ的直角三角形薄片(如图1所示)紧贴于半径为R 的圆柱面,圆柱面的轴线与直角三角形薄片的沿竖直方向的直角边平行,若把此三角形薄片卷绕在柱面上,则三角形薄片的斜边就相当于题中的螺线环.根据题意有π1tan 2π2R R θ==(1) 得sin θ=cos θ= (2)设在所考察的时刻,螺旋环绕其转轴的角速度为ω,则环上每一质量为i m ∆的小质元绕转轴转动线速度的大小都相同,用u 表示,u R ω= (3)该小质元对转轴的角动量2i i i L m uR m R ω∆=∆=∆整个螺旋环对转轴的角动量22i i L L m R mR ωω=∆=∆=∑∑ (4)小球沿螺旋环的运动可视为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沿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的合成.在螺旋环的角速度为ω时,设小球相对螺旋环的速度为'v ,则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的速度为cos Rθω'=-P v v(5)沿竖直方向的速度sin ⊥'=v v θ(6)对由小球和螺旋环组成的系绕,外力对转轴的力矩为0,系统对转轴的角动量守恒,故有0m R L=-P v(7)由(4)、(5)、(7)三式得'v cos θ-ωωR=R (8)在小球沿螺旋环运动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有()222i 1122mgh m m u ⊥=++∆∑P v v(9) 由(3)、(5)、(6)、(9)四式得图1()2222sin gh =R R θ-ωθω2''++v v 2cos(10)解(8)、(10)二式,并利用(2)式得ω (11)'v =(12) 由(6)、(12)以及(2)式得⊥=v(13) 或有2123gh⊥=v(14) (14)式表明,小球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13⊥=a g(15) 若小球自静止开始运动到所考察时刻经历时间为t ,则有212⊥h =a t(16) 由(11)和(16)式得3=ωgtR(17) (17)式表明,螺旋环的运动是匀加速转动,其角加速度3=βgR(18)小球对螺旋环的作用力有:小球对螺旋环的正压力1N ,在图1所示的薄片平面内,方向垂直于薄片的斜边;螺旋环迫使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2N '的反作用力2N .向心力2N '在水平面内,方向指向转轴C ,如图2所示.1N 、2N 两力中只有1N 对螺旋环的转轴有力矩,由角动量定理有1sin ∆=∆N R t Lθ (19)由(4)、(18)式并注意到∆=∆ωβt得 13sin mg N θ==(20)而222N N m R '==Pv(21)图2由以上有关各式得223=hN mgR(22) 小球对螺旋环的作用力2221221453h N N N mg R =+=+(23) 评分标准:本题22分.(1)、(2)式共3分,(7)式1分,(9)式1分,求得(11)式给6分,(20)式5分,(22)式4分,(23)式2分. 解法二一倾角为θ的直角三角形薄片(如图1所示)紧贴于半径为R 的圆柱面,圆柱面的轴线与直角三角形薄片的沿竖直方向的直角边平行,若把此三角形薄片卷绕在柱面上,则三角形薄片的斜边就相当于题中的螺线环.根据题意有π1tan 2π2R R θ== (1)可得5sin 5θ=,25cos θ=(2) 螺旋环绕其对称轴无摩擦地转动时,环上每点线速度的大小等于直角三角形薄片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向左移动的速度.小球沿螺旋环的运动可视为在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和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合成.在考察圆周运动的速率时可以把圆周运动看做沿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结果小球的运动等价于小球沿直角三角形斜边的运动.小球自静止开始沿螺旋环运动到在竖直方向离初始位置的距离为h 的位置时,设小球相对薄片斜边的速度为'v ,沿薄片斜边的加速度为'a .薄片相对地面向左移动的速度为u ,向左移动的加速度为0a .u 就是螺旋环上每一质元绕转轴转动的线速度,若此时螺旋环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有u R ω= (3)而0a 就是螺旋环上每一质元绕转轴转动的切向加速度,若此时螺旋环转动的角加速度为β,则有0=a Rβ(4)图1θm 'v小球位于斜面上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重力mg ,方向竖直向下,斜面的支持力N ,方向与斜面垂直,以薄片为参考系时的惯性力f *,方向水平向右,其大小*=f ma(5)由牛顿定律有cos sin mg θN f θ*--=0 (6) sin cos *'+=mg f ma θθ (7) 0sin =N ma θ(8)解(5)、(6)、(7)、(8)四式得2sin sin '1+2a =g θθ (9) 2cos =1sin +N mg θθ (10) 02sin cos 1+sin =a g θθθ (11)利用(2)式可得'a =g(12)N =mg (13) 013=a g (14) 由(4)式和(14)式,可得螺旋环的角加速度1=3βgR(15) 若小球自静止开始运动到所考察时刻经历时间为t ,则此时螺旋环的角速度=ωβt (16)因小球沿螺旋环的运动可视为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沿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的合成,而小球沿竖直方向的加速度sin ⊥⊥''==a a a θ(17)故有212⊥h =a t (18)由(15)、(16)、(17)、(18)、以及(2)式得231=ωghR (19)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螺旋环提供,向心力位于水平面内,方向指向转轴,故向心力与图2中的纸面垂直,亦即与N 垂直.向心力的大小21N mR=Pv (20)式中P v 是小球相对地面的速度在水平面内的分量.若a P 为小球相对地面的加速度在水平面内的分量,则有a t =P P v (21)令a 'P为a '在水平面内的分量,有 00cos a a a a a θ''=-=P P- (22) 由以上有关各式得123=hN mg R(23) 小球作用于螺旋环的力的大小2201N N N =+(24)由(13)、(23)和(24)式得202453mg h N R=+ (25)评分标准:本题22分.(1)、(2)式共3分,(9)或(12)式1分,(10)或(13)式5分,(11)或(14)式1分,(19)式6分,(23)式4分,(25)式2分.四、参考解答:以v 表示粒子的速率,以B 表示电流i 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根据题意粒子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粒子受到的磁场洛仑兹力,因此有2q B m R=v v (1)而R ω=v (2)由(1)、(2)两式得Rqω tOxyim B q ω=(3)如图建立坐标系,则粒子在时刻t 的位置()cos x t R t ω=,()sin y t R t ω= (4)取电流的正方向与y 轴的正向一致,设时刻t 长直导线上的电流为()i t ,它产生的磁场在粒子所在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i t B kd x t =+ (5)方向垂直圆周所在的平面.由(4)、(5)式,可得()(cos )m i t kd R t qωω=+ (6) 评分标准:本题12分.(3)式4分,(4)式2分,(5)式4分,(6)式2分. 五、参考解答:1.质点在A B →应作减速运动(参看图1).设质点在A 点的最小初动能为k0E ,则根据能量守恒,可得质点刚好能到达B 点的条件为k03/225/2kqQ kqQ kqQ kqQmgR E R R R R -+=+-(1) 由此可得k0730kqQE mgR R=+(2) 2. 质点在B O →的运动有三种可能情况:i .质点在B O →作加速运动(参看图1),对应条件为249kqQmg R≤(3) 此时只要质点能过B 点,也必然能到达O 点,因此质点能到达O 点所需的最小初动能由(2)式给出,即k0730kqQE mgR R=+(4) 若(3)式中取等号,则最小初动能应比(4)式给出的k0E 略大一点. ii .质点在B O →作减速运动(参看图1),对应条件为24kqQmg R≥ (5)此时质点刚好能到达O 点的条件为OCABRRQMqN 图1OCBRRQMDxk0(2)/225/2kqQ kqQ kqQ kqQmg R E R R R R -+=+-(6) 由此可得k011210kqQE mgR R=-(7) iii .质点在B O →之间存在一平衡点D (参看图2),在B D →质点作减速运动,在D O →质点作加速运动,对应条件为22449kqQ kqQmg R R <<(8) 设D 到O 点的距离为x ,则()2(/2)kqQ mg R x =+ (9)即2kqQ Rx mg =- (10) 根据能量守恒,质点刚好能到达D 点的条件为()k0(2)/225/2kqQ kqQ kqQ kqQ mg R x E R R x R R -+-=+-+ (11)由(10)、(11)两式可得质点能到达D 点的最小初动能为k0592210kqQ E mgR kgmqQ R=+- (12)只要质点能过D 点也必然能到达O 点,所以,质点能到达O 点的最小初动能也就是(12)式(严格讲应比(12)式给出的k0E 略大一点.)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小问5分.求得(2)式给5分.第2小问15分.算出第i 种情况下的初动能给2分;算出第ii 种情况下的初动能给5分;算出第iii 种情况下的初动能给8分,其中(10)式占3分. 六、参考解答:1n =时,A 、B 间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 A 、B 间的电阻11(2)2R rL rL == (1)rLrLAB图 12n=时,A 、B 间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A、B间的电阻21141233R rL R⎛⎫=+⎪⎝⎭(2)由(1)、(2)两式得256R rL=(3)3n=时,A、B间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A、B间的电阻3211331233229443R rL R⎡⎤⎛⎫=++++++⎪⎢⎥⎝⎭⎣⎦(4)由(3)、(4)式得379R rL=(5)评分标准:本题20分.(1)式4分,(3)式6分,(5)式10分.七、参考解答:1.根据题意,太阳辐射的总功率24S S S4πP R Tσ=.太阳辐射各向同性地向外传播.设地球半径为Er,可以认为地球所在处的太阳辐射是均匀的,故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总功率为A B图3B图2242S I S E πR P T r d σ⎛⎫= ⎪⎝⎭(1)地球表面反射太阳辐射的总功率为I P α.设地球表面的温度为E T ,则地球的热辐射总功率为24E E E 4πP r T σ= (2)考虑到温室气体向地球表面释放的热辐射,则输入地球表面的总功率为I E P P β+.当达到热平衡时,输入的能量与输出的能量相等,有I E I E P P P P βα+=+ (3)由以上各式得1/41/2S E S 121R T T d αβ⎫-⎛⎫=⎪⎪-⎝⎭⎝⎭(4)代入数值,有E 287K T = (5)2.当地球表面一部分被冰雪覆盖后,以α'表示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根据题意这时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E 273K T =.利用(4)式,可求得0.43α'= (6)设冰雪覆盖的地表面积与总面积之比为x ,则12(1)x x ααα'=+- (7)由(6)、(7)两式并代入数据得%30=x (8)评分标准:本题15分.第1小问11分.(1)式3分,(2)式1分,(3)式4分,(4)式2分,(5)式1分. 第2小问4分.(6)式2分,(8)式2分. 八、参考解答:方案一:采光装置由平面镜M和两个凸透镜L1、L2组成.透镜组置于平面镜M后面,装置中各元件的相对方位及光路图如图1所示.L1、L2的直径分别用D1、D2表示,其焦距的大小分别为f1、f2.两透镜的距离12d f f=+(1)直径与焦距应满足关系1212f fD D=(2)设射入透镜L1的光强为10I',透过透镜L1的光强为1I',考虑到透镜L1对光的吸收有1100.70I I''=(3)从透镜L1透出的光通量等于进入L2的光通量,对应的光强与透镜的直径平方成反比,进入L2的光强用20I表示,即2220112122I D fI fD⎛⎫== ⎪'⎝⎭故有212012fI If⎛⎫'= ⎪⎝⎭(4)透过L2的光强2200.70I I'=,考虑到(3)式,得2121020.49fI If⎛⎫''= ⎪⎝⎭(5)由于进入透镜L1的光强10I'是平面镜M的反射光的光强,反射光是入射光的80%,设射入H南图1M装置的太阳光光强为0I ,则1000.80I I '= 代入(5)式有212020.39f I I f ⎛⎫'= ⎪⎝⎭(6) 按题设要求202I I '= 代入(6)式得2100220.39f I I f ⎛⎫= ⎪⎝⎭从而可求得两透镜的焦距比为122.26f f = (7) L 2的直径应等于圆形窗户的直径W ,即210cm D =,由(2)式得112222.6cm f D D f == (8) 由图可知,平面镜M 参与有效反光的部分为一椭圆,其半短轴长度为1/211.3cm b D ==(9)半长轴长度为1(2sin 22.5)29.5cm a D ==o(10)根据装置图的结构,可知透镜组的光轴离地应与平面镜M 的中心等高,高度为H .评分标准:本题20分.作图8分(含元件及其相对方位,光路),求得(7)、(8)两式共10分,(9)、(10)式共2分.方案二:采光装置由平面镜M 和两个凸透镜L 1、L 2组成,透镜组置于平面镜M 前面,装置中各元件的相对方位及光路图如图2所示.对透镜的参数要求与方案一相同.但反射镜M的半短轴、半长轴的长度分别为2/2 5.0cmb D==和2(2sin22.5)13.1cma D==o评分标准:参照方案一.方案三、采光装置由平面镜M和一个凸透镜L1、一个凹透镜L2组成,透镜组置于平面镜M后面(也可在M前面),装置中各元件的相对方位及光路图如图3所示.有关参数与方案一相同,但两透镜的距离12d f f=-如果平面镜放在透镜组之前,平面镜的尺寸和方案一相同;如果平面镜放在透镜组之后,平面镜的尺寸和方案二相同.评分标准:参照方案一.九、参考解答:H南图2MWH南图3WM1.假设碰撞后球1和球2的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见图),则由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可得22220000102m c m c m c m c γγγ+=+ (1)()()()()()2220000110220110222cos m m m m m γγγγγα=++v v v v v(2)其中02211/cγ=-v ,122111/cγ=-v ,222211/cγ=-v .由(1)、(2)式得2101γγγ+=+ (3)2222012121212(/)cos c γγγγγα+=++v v (4)由(3)、(4)式得222220121212121212111cos 02()()()c c γγγγγαγγγγ+-+--==>v v v v (5)π2α<(6) 即为锐角.在非相对论情况下,根据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可得2202100212121v v v m m m +=20 (7) ()()()()()22200010201022cos m m m m m α=++v v v v v(8)对斜碰,1v 的方向与2v 的方向不同,要同时满足(1)和(2)式,则两者方向的夹角π2α=(9) 即为直角.2.根据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可得m 0v 1v 0 m 0α22220m c m c m c m c +=+(10)=+(11)令0γ=1γ=2γ=则有0=v,1=v2=v代入(10)、(11)式得2101γγγ+=+(12)111222120-+-=-γγγ(13)解(12)、(13)两式得11=γ 02γγ= (14)或01γγ= 21γ=(15)即10=v , 20=v v(16)(或10=v v ,20=v ,不合题意)评分标准:本题16分.第1小问10分.(1)、(2)式各2分,(6)式4分,(9)式2分. 第2小问6分.(10)、(11)式各1分,(16)式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