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武汉大学新闻传播专硕考研经验分享啦

合集下载

2013年武汉大学新闻学学硕考研履历分享

2013年武汉大学新闻学学硕考研履历分享

lz是吉林大学09级新闻系学生,2013年1月考研,报考武汉大学新闻学新闻业务方向学术研究生,初试成绩359,政治74、英语56、专业一112、专业二117。

现在调剂到了山东大学。

虽然没考上武大,但是依今年总体情况来看,我专业课还是考的不错的。

如果英语再多考点,就过线了。

所以写点经验(英语除外),供学弟学妹借鉴。

首先总结两点吧,第一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考武大新闻,那不管你本科是什么学校的,只要下功夫,过初试线没有你想的那么难(虽然我没过哦),第二考试是有应试技巧的,在基础知识过硬后,一定要分析真题。

虽然很多人都不建议押题,但是我猜了很多题,其中就有一些命中的。

下面具体说一下我的复习经验一我用的教材和资料书教材郭庆光《传播学理论》(重要)、石义彬《单向度》(没看)。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新闻传播学解析》(重要)、李良荣《新闻学概论》(一般)、李卓钧《新闻理论》(一般)。

《大学语文》(重要)。

周叶中《法律基础》(重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般资料自己收集的分专题的论文(重要)、网上下的唐朝才子论文摘要(重要)、买的专题笔记(一般)、网上买的传媒人网传媒考研热点解析1~24期(重要)、还有一本师姐复印的资料很有用但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上面有分专题的新闻理论和传播学理论总结,还有历年各校新闻考研题目选编和答案。

《中国文学史》(重要)、《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一般)、买的一份手写笔记和两份电子档笔记(一般)《政治大纲》(重要)、任汝芬系列之历年真题解析,考前四套题(重要)、启航20天20题,考前五套题(重要)考研花费买教材和英语政治资料400左右在网上买全套笔记220,但是只有新闻专题笔记和大学语文笔记有用,所以买笔记买这两样就行,因为书是要自己看的。

在网上买传媒人热点解析和传播小王子热点解析的电子版60(真心划算)没有报班,几乎没有听考研讲座二时间表7月8月《大学语文》书看两遍,看《中国文学史》和买的笔记,并且做好自己的非常全面的笔记。

写给2014届的你们:武大13年三跨生的网络传播之路

写给2014届的你们:武大13年三跨生的网络传播之路

写给2014届的你们:武大13年三跨生的网络传播之路13年,武大新传经历了严酷的缩招以及抬高的分数线,经历了漫长的复试时间,又经历了4天的等待,15号下午总算是尘埃落定。

告诉我结果的是同方向的一个女孩,我们方向我也就和她有联系,而且都是河北的考生,她说我被录取了,她被淘汰了。

那一刻真心觉得复试好惨烈,比初试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己的努力总算是换来了结果,然而还有一部分人付出努力后只能踏上别的道。

之前一直想,确定录取后会感恩一切,会写一个帖子,或许没有多少价值,但还是希望我所说的能对14年的考生有所帮助。

一、初试先说一下初试成绩,不是很高,就高分数线几分,比那些380、390的差很多,但也简单说一下吧。

说实话,去年7月份我还在准备考国际贸易,当我抱着高数课本连第一章的极限都看不懂时,实在是没一点动力。

8月份回家就想,也许自己不该选择与本科相关的专业,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也许会更好,然后就重拾了心底关于传媒的旧梦,定下了考传播学。

但是一开始选学校还是选错了方向,选的是中传的传媒经济学,专业书买好了,还花了400买了份资料,然后开始苦逼的啃那些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中传的书真是又碎又杂,传播学和《文史要览》折磨了我一个月,在十一放假前一个礼拜,突然感觉一点希望都看不到,笔记连一半都没有整理,于是我用了半节课的时间选择放弃中传,又用了半天的时间定下了武汉大学,选择武大一是因为位置离家比较近,二是因为我看到了武大传播学有网络传播的方向,这个让我眼前一亮,似乎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接下来开始正式奋斗的三个月了。

(一)新闻传播基础主要的参考书目有五本:传播:《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传播学引论》李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石义彬。

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新闻理论纲要》李卓钧。

把书买全后大概用了四五天先翻了一遍,由于之前啃了中传的传播学,所以感觉传播学看起来好接受一些,新闻开始看感觉蛮简单,细看的话发现还是有很多东西不了解。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详细经验——2012年记得在这多半年的复习中,论坛上的学姐学长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如今我也希望可以帮助到学弟学妹或是有考研意向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先自我介绍一下,本科为普通二本,物流管理专业,报考12年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下设媒介经营管理方向研究生,初试成绩政治73,英语54,综合知识128,新闻传播学基础118,很遗憾英语没有上线,目前准备公务员中,很多人问我调剂是事儿,或许因为一直抱着武大的梦,觉得调剂的学校不太如意吧,最终没有选择调剂。

一、做出适当选择言归正传,其实我在确定考研还是工作时也纠结的一下,面对着一年后未知的结果、面对着各种工作的诱惑,确实要好好想想。

当时我的想法就是——本科学校一般,专业不太适合女生,就业不是我理性的职业;而且大学期间过多经历投入学生会,想利用读研时间弥补四年的不足,同时还有了名校的踏板。

对于是否考研,我的建议就是:给自己一个相对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到底要不要考研,一定要问问自己,那是不是真的自己想要的。

没有明确的心意,在考研这场战斗里,是非常容易放弃的。

不论你是为什么而考研,一但确定考研,那么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你放弃的原因;请记住,考研的路是孤独的,没有朋友,没有爱情,没有热闹,只有一个人背影...我喜欢那句话,用于考研很贴切:既然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P.S:我这里说的没有朋友是指学习的时候最好自己一个人,这样效率高,当然有个可以互相督促的研伴是非常好的,即使没有,平时也要多和考研的聊聊天,大家多沟通沟通考研咨询)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有时间看看论坛,翻翻帖子,很多问题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

里面有很多资源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对于资源和一些说法,不要完全迷信哦。

(当年我每周都会拿出不到半天时间逛论坛还有一个固定网站,后者我会在复习专业课中具体说到。

)确定考研,下一步就是要选择院校。

三跨,意味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怎么选,很重要。

我当年看了很多学校,人大、中传、复旦、南京...全部有去看他们的真题,考什么、怎么考、招生人数、录取比例、经验等。

2013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学位)科目代码:440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B卷)一、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电视新闻中联线“本台特约评论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逐步成为受众喜爱的环节。

试述“本台特约评评论员”成功的条件和因素。

二、分析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分析“真实电视”的类型特征及其传播基础。

三、写作题(共3小题,共110分)1.(40分)以如下标题写一篇短评:“限娱令”限什么?2.(40分)请根据下面的新闻资料,拟写一份400字左右的电视采访报道提纲。

近日,武汉、西安、南京等多所高校运动会中取消了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引发社会关注。

而原因是现在学生体质下降越来越明显,校方害怕发生猝死现象。

同时本报记者走访广州学校,发现广州的中小学与大学大多仍坚持中长跑,不过需要赛前做好准备,如医生在场,参赛者心电图要合格等。

但也有部分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了。

深圳中小学:市里要求取消长跑昨日,南山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南头中学举行。

南都记者注意到,与往年不同的是,在比赛项目中,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不见了”,最长是1500米。

相关负责人回应,这是依据市里下发的有关竞赛规程而设置的项目。

事后,南都记者了解到,他们所指的是本学期深圳市学生体育联合会下发的今年秋季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通知,在项目设置上,首次取消了这两个项目。

至于取消的原因,通知中未作解释。

而各区的学生运动会则依照市里下发的竞赛规程通知设项,影响是从上而下的。

多所学校体育老师分析,取消原因跟现在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有关,长跑拼的是耐力,而现在的学生锻炼少体质差,取消是为了避免学生“受伤”。

记者注意到,采访中,不少老师称“学校是弱势群体”。

深圳市学生体育联合会是深圳市学校学生群众性体育组织。

武汉大学传播学389分得主考研成功经验

武汉大学传播学389分得主考研成功经验

武汉大学传播学389分得主考研成功经验一点小小的经验给后人一些参考。

(我08年考过一次,09年初试成绩是389分,复试成绩专业第二。

本科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和新闻双学位。

一.失败经验谈之前发帖说过我考了2次,所以也有不少人问我第一次成绩如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我第一次的成绩是326分,主要就是专业课的分数太低,专一98专二99。

这个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一个是因为我当时还在准备我的双学位考试, 加上大四上学期还有十几门课,时间上跟不上。

另外我的复习方向也偏了一些,尤其是综合部分,拿到卷子几乎什么也不会。

传播学这门课就是复习的不够扎实,早上考完综合以后心情奇差,下午到了考场上,本来会的东西忘了大半。

分数也很低。

不过第一年的时候我本来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考的,没有考上也在意料之中。

所以就毕业以后准备再考。

二.2009年初试经历09年我的各科成绩分别是,英语64政治77综合124传播学124,我会分别谈一谈各科的复习要点。

1.综合(大学语文,法律,政治与经济)综合这门课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总结整理以及背诵了。

08年我综合的复习不到位主要就是因为所用的资料有问题。

这份资料是我向前一年考专业第一的学姐买的,但是我不得不说,这个资料的全面性有很大问题,文学部分只有所谓的重点篇目,而且她注明了资料里没有收录的篇目被考到的几率很小。

我当时就是按照这份资料复习的大学语文,但是08年的题既考了往年已考的,也考了偏门。

政经部分更是考了2题政治,所谓的“当代政治与经济只考经济部分”的传言又害了不少人。

我的复习方法就是从头开始,认认真真的翻透书本,把每一篇课仔细研究,做了一份详细的笔记。

除了大学语文这本书,大学语文导读和古代文学史,以及现当代文学三十年都很有用。

笔记做完后,我从9月开始背第一遍,等到考试时已经背了有10遍以上。

虽然很多人说文学部分贵在积淀,理解为主,但是我的背诵习惯是要么不背,要背就背熟。

所以是那种一个字不差的全部背住。

武大新闻考研传播学真题2000~2013最全面、最准确、反复综合版

武大新闻考研传播学真题2000~2013最全面、最准确、反复综合版

武大新闻考研传播学真题2000~2013最全面、最准确、反复综合版第一篇:武大新闻考研传播学真题2000~2013最全面、最准确、反复综合版2013一、辨析1、大众传播是一种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这种单向传播的性质赋予了它强大的社会影响力2、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制度化传播。

二、论述传播制度是社会结构和传播关系的一种反映,分析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对大众传播的的制约三、分析传播学部分一、观点辨析1.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系统。

(15分)2.大众传播是一种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这种单向传播的性质赋予了它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15分)二、论述(20分)论述社会制度以及制度性因素对传播媒介及其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三、材料解析(25分)(前面一句记不清,大意为网络中公众参与的作用)以郭美美和微笑哥等事件为例,分析网络事件中的公众参与。

2012 【传播学部分】75分一、辨析10分人的自我并不是封闭和孤立的,而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自我的社会性和互动性体现了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二、问答30分1.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环境双重性”特征就越突出。

2.阐释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社会科学理论”。

三、论述20分给出一段与“使用与满足”有关的材料,分析受众多重社会属性与“积极参与者”的关系。

四、15分给出一段有关微博高速发展的材料,分析微博传播模式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冲击和影响。

2011一、辨析1.“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前提是受众的选择和使用行为是理性的,受众有自身特定的需求。

因此受自身动机的驱使,受众的媒介选择和使用行为具有必然性。

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传播学主流范式秉持多元主义社会观,认为不存在阶级对立与阶级压迫,只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与平衡就能消除社会矛盾。

所以说,传播学主流范式总是主张在体制内寻找问题的对策,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研究范式。

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一个考上武汉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的心得与体会

一个考上武汉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的心得与体会

一个考上武汉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的心得与体会一个考上武汉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的心得与体会武汉大学,心得,研究生,专业,体会很久以前,当我可能正在复习时,我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与后来的研究朋友分享我学习新闻理论的一些感受,但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推迟。

我刚刚和许多参加今年考试的朋友在一个小组里聊了很长时间,这增强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决心。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这些经历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让参加武汉大学新闻考试的朋友少走弯路,仅此而已。

本文主要针对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新闻理论的学习。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辞掉了工作,开始集中精力复习研究生入学考试。

那是三月的一天。

我记得吴大英刚刚开业,天气很好。

当然,因为我刚刚开始学习,对复习有着很高的热情,但我当时预计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考新闻这个专业,是因为主要它不考数学,同时就业前景比较好,而且当时看了前一年的指定参考书以后,觉得难度不大,呵呵,因为我一直觉得任何理论学习,除了最优秀和最差的人以外,中间档次是很难拉开差距的。

当然,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很幼稚的。

参加考试的原因更简单,因为它离我家相对较近。

你也可以挤出时间在早上吃早餐。

我是大专毕业,学的电子商务,一个不怎么样的学校毕业(据说现在是三本),大学基本没怎么学习,在决定考新闻以后,我对新闻理论的了解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无所知,总之基础就是等于零。

四月初,我买了指定的参考书,开始通读。

一般来说,在晚上,我每天复习专业课程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

这项法律持续到考试结束。

我记得当我花了两周时间阅读《儿童兵》的介绍时,我觉得这本书是用中文写的。

当然,我能理解。

至于书中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对我来说仍然非常抽象。

我甚至花了10多秒钟才想起“新闻是对最近事实的报道”这句话,我断断续续地背诵了一遍。

在这个时候,唯一幸运的是,我不急于研究这些年来真正的问题,否则我想我会继续工作,放弃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定要看!学姐的心血,武大新传专硕干货贴

一定要看!学姐的心血,武大新传专硕干货贴

昨天复试成绩出来,学妹们纷纷给我截图发祝贺,我才真的意识到,今年,成了。

我想用文字记录下这段宝贵的成长,也希望能给19届考武大新传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点参考吧。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

武汉普通本二,商务翻译专业,英语底子和文字功底还不错,至于新闻专业方面嘛,零基础。

报考新传并不是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我从小就在广播台工作,大学的实践也大多与传媒相关,所以一直都很喜欢很想学这方面,于是就毅然选择了跨考。

我的一战零零散散大概有五个月,二战准备了三个月吧。

一战总分381,政治66,英语84,专一124,专二107,而当年的专硕分数线是380,所以我很险的进入了复试,然而垫底的我没能侥幸到最后。

今年总分也是381,政治64,英语73,专一121,专二123,初试复试分数均方向第三,整体情况比去年好一些,所幸成功上岸。

我备考的过程其实是一直在做减法,把每个科目板块化,然后分别分配时间去做,因为不是很喜欢上课,所以也没有报班什么的。

虽然一开始我也看了很多的经验贴,跟着列了很多计划,规定哪个阶段要做什么,但后来发现根本不行。

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具体的复习计划还是要在实践中自己慢慢做不断调整出来,我觉得对于经验贴中的方法论,参考看看就好。

考研的任务很难精确化,所以只要在时间线上不是偏得太离谱,把每个阶段该做的事都做了,就已经很棒了。

初试各科目备考重点英语:背单词+做真题英语我做的练习相对较少,一战主要是7-8月份早上背英语单词,然后从8-12月把英语一+英语二真题做了三遍。

二战时间太赶,所以真题一遍都没做完,最后考得就不是很好,所以英语一定一定要重视真题,英一墙裂推荐丁晓钟的真题,英二的话,老蒋或者张剑的都行~A. 第一遍真题只做阅读,然后一篇篇自己翻译,对照后面解析,看自己哪里翻译得好或不好,这其实就是在锻炼自己的翻译能力了。

(8月底争取完成)B. 第二遍的话,就把翻译加上去一起训练,阅读也还是一篇篇翻,如果时间上不够,可以只翻译错的多的篇章,把不认识的单词按真题年份归类,循环反复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窝是13年考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硕士新闻方向的。

大一入学时,遇到武汉大学的同学会心生羡慕,听他们讲武大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曲径通幽的樱花大道、潇洒恣肆的教授;大二时,深入新闻专业课的学习,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中外名记者等等课程是自己第一次系统接触新闻这门综合性学科;大三,开始和好朋友时不时地去图书馆坐坐,美其名曰是要看专业书背单词准备考研,实际上也只是磕着话梅优哉游哉看杂志;大四,终于,我的考研征程拉开序幕。

复习的这两个半月是我对在湖大四年学习与成长的回答,所幸最终不负初衷。

既然是跟学弟学妹们讲讲自己的考研历程,当然要有始有终,接下来就我个人粗浅的准备以及思考经验做系列阐述。

一、决定是否考研就我个人以及和身边考研的同学交流所知,大部分人考研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几种:1、希望自己到更高一层的平台去深造2、本科专业不喜欢,换一个专业考研增加自己的专业复合度3、不想那么早就业或者恐惧找工作,希望再到学校待几年4、周围的同学都要考研,不明确自己的去向,好吧,那就随大流。

其中抱有学术目的的1、2类同学是有很大的可能性考取心仪院校的。

第3种同学后来也有过迷茫和彷徨,在跟我的交流中曾经谈到,读研也不想他想象的是一个避风港,如果当初能试着去找工作,也许结局会不一样。

实用主义的最佳检验者也只是自己的努力和实践。

但是,我想对第4种同学说,千万不要因为觉得没事做才去考研,正如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如果只是把考研当做备份选择的话,半途而废导致的竹篮打水一场空或者是准备过程中不拼尽全力带来的煎熬和懊恼是非常痛苦的。

只要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综合老师、家长、以及朋友的意见做出的决定,一旦达成,就付出百分之百的热情吧。

二、考研的心态每到三月四月,总会有大批的大二、大三、甚至大一的同学开始思考自己是否要考研这个问题,我曾经看到还在准备四级的学妹拿着考研政治在做笔记,我只想跟这些十分努力的同学们说一声,努力没有错,可是要分时段,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这就涉及到考研的心态问题,很多学弟学妹抱有这样的想法:只要我准备的足够早,那就一定没问题,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考研就只有几门课,政治、英语、专业一、专业二,最佳准备时间是大三的7、8月份,只要充分利用每一天,时间是绰绰有余。

过长的时间消耗会使你们身心俱疲,考研是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不像高考还有老师帮你安排复习计划,如果把自己逼得太紧,不懂得劳逸结合,很容易走火入魔。

我有几个很优秀的朋友,在大三时候的一月份就开始复习,前面一直很顺利,到了大三的12月份,离考试仅有1个多月时由于战线拉得太长,一直埋头复习心绪得不到舒缓,愣是复习不下去,我们劝过他们很多次,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铩羽而归。

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回顾那些知识点的时候突然觉得什么都不会,很紧张,也睡不着觉,甚至告诉妈妈说我不想考了。

到考场之后直到拆开信封开始答题我才开始放松,看到卷子上的题目大多数都会才感慨之前的紧张兮兮都是多虑了。

考研,是对生活多一种的体验。

心中要把考研成功作为最终目标,握紧双手永远不放。

但是绝对不要把考研当做生活的全部,你要懂得合理分配时间,要懂得休憩,要懂得和朋友聊天。

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做任何事都是这样,有张有弛,方成大事。

三、考验过程的甘苦谈这一部分是重点了,我也会尽我所能详尽介绍的。

O(∩_∩)O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我是在家里而非学校图书馆完成自己的全套复习的。

中间只是因为毕业论文的事来过几次学校,跟学校朋友的交流也仅限于通过手机、网络以及少数几次回校的面对面交流,关系要好的同学和朋友也一直相互鼓励,有什么资料大家都会共享。

大三升大二的暑假是复习的黄金期,我的很多战友都在这个时候报了各种辅导班,而我却在家里的襄阳晚报实习,白天各种跑新闻,晚上累得够呛,就在偷懒看电视。

顺便说一下,我个人是没有报什么辅导班的,政治跟英语都是买的资料自己做(具体资料之后详述),战友们对辅导班也是褒贬掺半,有的认为梳理了头绪,有的则认为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时间,把自己的复习计划打乱了。

我认为辅导班还是要根据自己情况来定,基础好的可以自学,自我总结能力稍弱或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酌情报班。

实习结束就进入九月份了,我一直准备的是武大的学硕。

(学硕和专硕的政治一样;学硕考稍难的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学硕的专业一是大学语文+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法律基础,专业二是新闻+传播;专硕的专业一是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二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大学语文是大头,我就整理好了大学语文的笔记,什么都没管就一门心思的背,背到10月20号,第一遍才背完。

我当时很着急,因为第一遍背完之后很不熟练,100多篇课文要过一边也需要1个月左右,而且因为全力准备大学语文,其他的政治、英语什么的每天也顶多只看了2个小时,在这样下去就效率太低了。

没办法,我当时就决定,改报专硕,放弃大学语文。

当时心里很纠结,毕竟已经到了十月末,大学语文说扔就扔,新闻跟传播的东西当时还一点没看,转报专硕就相当于从10月26日从零开始复习,况且武大的专硕也很灵活,当时心里真的一点底都没有。

不过既然做了决定,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当时刷微博什么的,看到其他的战友进度都比我快,有的人甚至专业课已经在过第三遍了,心里很着急。

这里我想告诉学弟学妹们,自己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节奏,不能轻易被别人打乱,扎扎实实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是最重要的,不要一味的求快,我们要做的,是求稳。

接下来,从十月二十六日开始,我的复习就全面开始啦。

政治——红宝书配合肖XR讲真题、肖XR1000题做平时巩固知识点用。

这个时候的政治是熟悉各种知识点,不用背,就是一遍一遍的看。

我当时买了五种颜色的荧光笔,分别做不同的记号:蓝色是时间,橘黄色是概念,枚色是任务,黄色是事件,绿色是易错点等等,红宝书都被画成彩色的了,不过很有成就感。

看完一章节就对着1000题做,对着讲真题看就行了,因为我复习的晚,所以保证每天2个半小时的政治,看不下去也要看,绝对不能耍性子不看。

如果你复习的早,每天一个半小时就行。

一定要关注肖老师的微博,肖老师很可爱的,会在微博解答问题,同步会告诉你他这一系列书的使用方法。

肖XR考点冲刺是必备的,也是必背的,11月出,拿到了就死背就行,之后12月又配合启航的20天20题查漏补缺。

肖四和肖八也是最后冲刺阶段必备的练习卷,我又配合买了任RF四套题。

感觉政治都是大同小异,基本知识点掌握牢固就没问题了,就是背大题的时候辛苦点,不过都是一些套话,多看几遍也就没问题了。

英语——专硕考的是英语二,但是我一直按照英语一的套路复习,只是在十二月末买了英语二的真题而已,单词和阅读是重中之重。

单词我用的新东方的绿皮单词,很厚实,天天背,50个list至少要过8遍,后来我把随书附送的单词光盘灌到我的mp3里,刷牙的时候,洗脸的时候一直听,把零碎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了。

阅读买了张剑的英语阅读150篇提高冲刺版,这个做起来有点涩,错的不少,不过不要紧,主要是理解文章里的生单词和长难句。

阅读推荐丁~晓~钟的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超精解,他会用意群来分析文章,和以往我接触过的阅读分析法截然不同,考研英语阅读难度较大,丁晓钟的方法把每一题和每一个选项分析的很精准。

英语真题十分重要,一定要多做,我当时做了英语真题三遍。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我推荐做到6遍左右,真题十分经典,多做几遍对单词、长难句以及阅读思维的训练大有裨益。

专业课——专硕的334和440都是关于新闻和传播的,我就放在一起说吧。

推荐用书石义彬的单向度、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李彬的传播学引论、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童兵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李卓钧的新闻理论纲要、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及其每年的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传播小王子的新闻传播学考研热点梳理、马少华的新闻评论、郭光华的新闻写作。

推荐电视节目锵锵三人行、新闻1+1。

只有把这些融会贯通才能取得考成绩,我的专业课不比大神那么高,但算是达到了自己的预期。

专业课中单向度和传播学教程都是要做好笔记之后直接背的,新闻就是结合书本和老师的论文整理专题,我结合学姐的笔记整理了40个专题,例如新闻的定义、新闻与宣传、新闻价值、新闻与舆论、新闻策划、虚假新闻、自媒体、网络新闻等等,然后也是背。

当然,新闻不是光这些理论就够了,还要会写,毕竟报考新闻专硕的同学都是希望将来做一位具有新闻理想的媒体人的,且专业硕士对实践技能的要求也较高。

在家里复习的时候,我每天会抽出六到七个小时看专业课。

每天也都会布置任务,当天一定要完成。

第一轮复习时,每天一章传播学教程、两节新闻专题,十一月末完成。

第二轮复习时每天一章传播学教程、三节新闻专题、一章单向度、再加上其他论文和书籍的温习,历时半个月。

第三轮就是每天两章传播学教程、四节新闻专题、一章单向度。

到了一月份也就只有四五天的复习时间了,进入第四轮,每天五章传播学教程、六节新闻专题、两章单向度。

终于到了考试那天了。

考研时间安排——8:00起床8:30吃完饭8:30~9:00英语单词9:00~12:00新闻专题12:00~12:30英语单词13:30~15:30 传播学15:30~17:30政治17:30~18:30英语阅读20:00~22:00单向度22:00~23:30专业课杂烩23:30~1:00扫尾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间表,在不同复习阶段会有相应的调整。

可以看到我的复习是非常紧凑的,这是因为我只有2个半月的时间复习,如果不抓紧是完成不了复习任务的。

同时我是在家,所以可以无拘束的熬夜。

但是我并不提倡,因为熬夜伤身,过强的复习进度会让人很压抑,我也是因为在家爸爸妈妈很关心我经常疏导我的情绪以及给我做各种各样的补品才能扛得住。

希望你们引以为戒,有充足的时间复习,不要因为考研搞垮了身心。

推荐阅读: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武汉大学2013考研复试分数线武汉大学(2004-2012年)各专业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以及录取比例武汉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武汉大学大学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