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学设计8: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指的是细胞结构的多样和结构上的部分统一,其核心是细胞的结构特点, 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生已经学过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
由于它还与整个高中生物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是学好微生物和发酵工程以及基因工程的基础。
教学的重点是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理解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
二、目标及其解析目标定位: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记住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细胞很小,看不见摸不着,加之原核细胞很多,结构有所差异。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总结归纳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其中关键是让学生分析总结出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的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资料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600多种。
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很大,这反映了细胞的多样性,但是都有基本相同的结构,这又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
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问题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设计意图:认识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为使用高倍显微镜打下基础。
例1:辨析比较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玻璃透镜的大小镜头的长短看到的视野亮度看到的物像大小低倍镜小短亮小高倍镜大长暗大例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指的是细小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变式练习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共39张PPT)

C 7、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也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用高倍显微镜 观察几种细胞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操作步骤: 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用低倍镜找到
低倍镜反之。 6.污点位置判断 污点常见位置有:目镜、物镜、玻片 方法:转动目镜、物镜、玻片其中一方, 若污点动则就在那一方上。
课堂练习
(1)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 欲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A、左上方 C、右上方
B、左下方 A
D、右下方
(2)将“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
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 细菌(杆、球、 弧、螺旋) 原核 放线菌(链霉菌)
细胞 支原体
细胞
衣原体
结构
立克次氏体
真核 细胞
动物 植物(除蓝藻外) 真菌(如蘑菇、酵母菌、青霉菌)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
阅读P10—11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ﮕ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ﮕ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ﮕ细胞学说建立的大致过程?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学习目标:
1、在回顾低倍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基础上,通 过观察和倾听,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2、通过观察和比较,能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 细胞的区别。 3、阅读教材,能说出细胞学的内容。
血细胞
染色体
人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洋葱内表皮细胞
请观察下列图片,找出他们相同的结构和最大的区别,并说出 它们分别是什么细胞
1.2节细胞的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拟核)
(拟核)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1μm~10μm) 较大(10μm~100μm)
细胞核 不 同 点 细胞质
无核膜、无核仁、 有核膜、有核仁, 无染色体,有环状 DNA与蛋白质组成 DNA分子,称为拟核 染色体
有核糖体,无其 有核糖体、线粒 他复杂细胞器 体等多种细胞器
核仁)其他细胞器有无统源自判断方法染色体有无
一
主要内容
性 细胞学说 意义
建立过程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 )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 ⑤水绵⑥青霉菌⑦ 葡萄球菌
A①⑦ B①②⑥ C①③④ D①②⑥⑦
2.对原核生物的正确描述是( D ) A.原核生物无核糖体 B.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膜结构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RNA D.原核生物无染色体
过渡的采挖破坏了 生态
再这样发菜真的要绝了
原核生物——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
放线菌 支原体
结论:原核细胞也具 有多样性
衣原体
3、原核细胞的结构
细菌细胞模式图 细胞壁
蓝藻细胞模式图
细胞膜
原核细胞 细胞质:仅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的结构
无核膜、核仁 拟核:
由一个环状的DNA分子形成——
无染色体(质)
染色体有无
原核细胞
遗传物质:DNA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一)细胞学说提出的时间和科学家? (二)细胞学说建立过程: (三)细胞学说的内容: (四)细胞学说揭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无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核 仁,DNA不与蛋 白质结合
DNA 拟核:大型环状 质粒:小型环状 DNA
有核膜核仁,DNA与蛋 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细胞核:和蛋白质形成 染色体 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 DNA
无
双链DNA或单链RNA
遗传 物质
DNA或RNA
举例
细菌、蓝藻、放线 菌、支原体、 衣原体
动物、植物、真菌
动物、植物、真菌
注:判断:带“藻”的除了蓝藻以外都是真核生物;带“菌”的 除了酵母菌和霉菌是真核生物外其余的都是原核生物;变形虫、 草履虫等原生生物属于真核生物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病毒
大小
本质 区别
较小
较大
最小
无细胞结构 无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 细胞核 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 植物细胞有,成分是 类和蛋白质 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 胞无细胞壁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肌肉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
神经细胞
噬中性粒白细胞
卵细胞
精子
红细胞
红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正在分裂的 洋葱表皮细胞 植物细胞
这些细胞相似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 较小 较大 大小 (一般为1~10 μ m) (一般为20~30 μ m) 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 核 无核膜、无核仁、 有核膜、核仁和染 无染色体、有拟核。 色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 细胞 除核糖体外无其他 质 细胞器 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生物 放线菌、细菌、 类群 蓝藻、支原体等
RNA病毒:的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共46张ppt)

21Βιβλιοθήκη (一)问题探讨1.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种细胞,它们分别是:红细 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和
洋葱表皮细胞。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 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提示: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 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 化的结果。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 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 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 起到保护作用。
• 木霉菌具有拮抗、竞争作用,木霉菌可以通过快速生长和繁殖而夺取水分和养分、占有空间、消耗
氧气等,以至削弱和排除同一生境中的灰霉病病原物;有重寄生作用,研究发现木霉菌会在特定环境
里形成腐霉对灰霉病菌;具有重寄生作用,它进入寄主菌丝后形成大量的分枝和有性结构,因而能抑制
葡萄灰霉病症状的出现;还具有诱导抗性、促生作用,经实验人员发现,木霉菌在使用过程中,不
2020/6/12
2
衣藻
酵母菌结构图
水绵
洋葱表皮细胞
泥鳅的细胞
草履虫
2020/6/12
3
真菌细胞:酵母菌
单细胞生物 植物细胞:衣藻
动物细胞:草履虫
生物
多细胞生物
植物细胞
低等植物细胞:水绵
高等植物细胞:叶肉细胞、 洋葱鳞片页表皮细胞
动物细胞:鱼的红细胞、人的上皮细胞
4
(二)实验
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1)首先用 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 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提示: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不同生物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基因不同。 同一生物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体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分类依据及常见种类 (1) 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___以__核__膜__为__界__限__的__细__胞__核__。 (2) 常见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a. 原核生物 ቊ定种义类::由主_要_原_是_核_广_细_泛_胞_分_构布成的的各生种物__细__菌___ b. 真核生物 ቊ种定类义::_由植___物__真__、__核__动__细__物__胞__、___构真__成菌__的等生物
2. 原核生物 (1)细菌
富营养化
蓝细菌和绿藻
水华
拟核
细胞膜
细胞质
核糖体
藻蓝素
叶绿素
自养
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
发菜等
营腐生或寄生
异养 细胞壁
核糖体
环状DNA分子
染色体
(2)其他原核生物:支原体、衣原体和放线菌。
新陈代谢类型:同化作用(自养型、异养型),异化
作用(需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
只有裸露的环状DNA)
代表生物
蓝细菌,其他细菌,支 原体,衣原体等
动物、植物,真菌
共同点
结构上: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物质上:都有遗传物质DNA。
3. 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体现 (1)多样性: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与原 核细胞又不一样。 (2) 统一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__细__胞__膜___、细胞质、核糖 体,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 √ √
D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红细胞 白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正在分裂的 植物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单细胞植物—衣藻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拟核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真核细胞 细胞 原核细胞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等)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等)
•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细胞学说主要是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 统一性? • 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从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可以领会科学研究的 方法:
• 科学家先从宏观——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
• 借助显微镜——迚入微观世界
• 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结合——不断总结创新; • 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迚——科学无止境。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多样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各 异。
• 统一性: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 细胞质,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有一个环状 DNA分子,位于拟核内。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 分也是DNA。
阅读P10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思考讨论:
•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练习:P12 第3题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即真核细胞有 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 拟核的结构比细胞核要简单。
• 这种区别里是否包含着共性?
共性:细胞核和拟核的共同点是都有遗传物质 DNபைடு நூலகம்,体现了彼此之间在生物迚化上的联系。
细菌细胞模式图
拟核
蓝藻细胞模式图
拟核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类别
细胞大小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如图为某同学在“目镜10X,物镜40X”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
若装片上的细胞呈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
况下,换用10X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
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____8__0_______个。
1
2Leabharlann 543根据题意,物镜由40X换成10X,放大倍数减少4倍,面积则 减少16倍,即5X16=80(个)。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描述细胞的增殖)
细胞学说体现了细胞的__统__一____性。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__细__胞____ 水平。
√ (4)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移动方向与实际物体移动方向相反。( ) × (5)显微镜镜头脏了,可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 )
2.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 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
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 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 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和 统一性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 显微镜的使用 内 容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 细胞学说的建立
红细胞和白细胞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细胞具有多样性。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细胞具有统一性。
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补充: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人体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D
2.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 被64个分生 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则在 视野中可观察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目为 ( A.20个 ) B .4 个
C .8 个
D.16个
解析:细胞充满视野时,变换放大倍数 时,视野内所观察到的物像数目与放大 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答案:B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填空] 选好目标 :在 低倍镜 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 视野中央 ↓ 换用高倍镜 :转动 转换器 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 调节亮度 :调节 光圈 ,使视野亮度适宜 ↓ 调焦 :缓慢调节 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清晰
1.回忆初中阶段对显微镜的学习,思考:
(1)观察写有“b”字母的玻片,你能看到 的物像是什么?试总结物像与实物之间的位置 关系。 提示:物像是“q”。实物旋转180°与物 像相同。
[跟随名师·解疑难]
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
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
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度。
(2)要移动物像时,物像位于哪个方
向,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
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的放大倍数。 (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 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 老细胞 中产生。
细胞为什么具有多种多样、各不相 同的形态结构? 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 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 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 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 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蓝藻: 指原核生物中多种水生、光合、产氧的一类 自养生物的总称。
一般来说,我们用肉眼是分辨不清蓝藻细胞的, 但是当它们以细胞群体的形式存在时,你可能见 过——水域污染、富营养化,会长出讨厌的水华, 其中就有多种蓝藻. 因为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能 进行光合作用.但当它们死亡时释放出的藻蓝素有 剧毒,严重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甚至人类的生活.
3.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 之间的关系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 离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装
片距离越远,如H2。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 放大倍数越大。
4.视野中细胞的数目与亮度的比较
物像 看到细 视野 物镜与载玻 大小 胞数目 亮度 高倍镜 低倍镜 大 小 少 多 暗 亮 片的距离 近 远 视野 范围 小 大
观察到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目镜相
反。
3.下图1和图2分别是在目镜放大倍数为 10×、物镜放大倍数为10×时观察到的细胞 数,若将物镜转换为40×,观察到的细胞数 分别是多少?总结两种情况下,观察到的细 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提示:图1,2个;观察到的细胞数与 放大倍数成反比。图2,1个;观察到的 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元贝驾考 元贝驾考2016 科目一 科目四 金手指考试 金手指驾驶员考试
植物、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哪些结构?
这些细胞却又有着相似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
类别 细胞 大小 细胞核
原核细胞 较小 (一般为1~10 μ m)
真核细胞
较大 (一般为20~30 μ m) 有真正的细胞核, 有核膜、核仁。
无真正的细胞核,
(无核膜、无核仁) , 有拟核。 细胞质
除核糖体外,
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
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染色体
无
有
你熟悉蓝藻和细菌吗?
谈谈你们所了解的原核生物!
2.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3. 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 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 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 进程。
显微镜的使用
1.低倍显微镜的使用 取镜→安放→对光→安放玻片→调焦→ 观察
红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白细胞
正在分裂的 植物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2)原核生物示例:
名称:蓝藻 拟核 ,[⑤]为核糖体 组成:[①]为 生活方式:因其细胞内含有叶绿 素和藻蓝素,所以能进行 光合 作用 ,为 自养 生物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填空] (1)细胞 是一个有机体,一切 动植物 都由细胞发育 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 相对独立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
发 菜
颤 藻
念 珠 藻
[例1] ①颤藻 绵 ⑥HIV
对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②酵母菌 ⑦大肠杆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
) ⑤水 ⑨
⑧甲型H1N1流感病毒
肺炎双球菌
A.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
B.具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C.①⑦⑨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
D.①④⑤是自养型生物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选项 分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病毒无核糖体, ⑥、⑧为病毒 真核生物有核膜,②、③、④、⑤都是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①、⑦、⑨为原 核生物
[例2]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
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 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
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
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
A项正确
B项错误 C项正确
D项正确 蓝藻和植物为自养生物,①是蓝藻,④、⑤是植物
[答案] B
1.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解析: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特点,可以把细胞 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动物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植物细 胞等类型。变形虫和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其 细胞结构相似;香菇、酵母菌、灵芝为真菌; 水绵属低等植物;大肠杆菌为细菌,属原核生
物;小麦、番茄、大豆、烟草及豌豆均为高等
植物。
答案:C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从人体解剖和观察入手
2.显微镜的重大发现 3.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4.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1.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 现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 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 正和发展的过程。
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属于这两类呢?
原 核 细 胞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两大类:
原核 细胞 细 胞 真核 细胞
原核 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 生物 蓝藻、支原体、放线菌
(绝大多数)
真核 植物、动物、 生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1)你认为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还是 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哪些区别 ?
(2)若左眼注视着物像,向上、下、左、
右四个不同方向稍微移动玻片,视野中的
物像分别会向哪个方向移动?试总结物像
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提示:物像分别向下、上、右、左移 动。物像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
2.物镜和目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 观察细胞数目多少及视野亮度的关系是 什么? 提示: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丙图是乙图放大后的物像,
应选用甲图中②③⑤组合。由低倍物镜转换成 高倍物镜的操作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 调节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 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的放大倍数。 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面移动装片 才能使其居于视野中央。